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說課稿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
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說課稿
。《論語選讀》是“文化論著研讀”系列選修課的一種,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正確解讀和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具體學習目標中的第三點,提高個人的精神品格。所以根據這一目標,編排了這一課。本課所選內容就是反映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哲學。孔子對待陳恒弒君一事的態度、隱士對孔子的評價、孔子對待隱士的態度和孔子的喟嘆,都可以反映出孔子這種大無畏的崇高精神。
教學本文,首先應指導學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探討孔子的精神。課堂教學以問答法、文化延伸拓展法為主,創設濃郁的教學氛圍,體會孔子精神,增加感性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掌握課文中出現的常見文言詞語。
2、能力目標:通過改寫的方式,擴充文本中的留白處,提高學生的對文本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標: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樹立堅毅品質。
本章選擇的幾段語錄,表現出孔子堅持理想、堅持原則、認定目標的執著精神。人是需要一種信仰、一種理想、一種精神的,孔子一生堅持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不管多少艱難險阻,甚至明知理想難以實現,但還是盡自己力量堅持到底。
本課中,有接輿、長沮、桀溺、丈人、晨門等隱士,他們身處亂世獨善其身的做法自然無可非議,但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體現了儒家追求理想的執著和奉獻精神。孔子的一生,躬身踐行著這種追求,始終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無視于苦難與死亡的威脅,處處碰壁而不改理想,不改為人處事的準則。這是一種深切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的擔當精神。這種精神照耀了中華民族史,影響深遠。
教學重點:理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內涵。
在理解并積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之后,在此基礎上,通過品讀本課幾個選段,分析人物的行為細節和語言神態,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想象孔子的處境和心境,并通過與隱者的對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分析孔子孤獨、寂寞于亂世,卻鍥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
本課的學習難點主要是認識“不可”與“為”的關系。即使明知結果必定毫無結果,但他認為此事該“為”,明知“不可”也要“為”。
教學準備:選段改寫。
教學方法:
運用啟發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啟發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
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改寫,還原當時對話的場面,來體會孔子的心情。
探討交流法,讓學生交流莊子和孔子的不同人生態度。
教學設想:
本節課在上述切實可行的教法及靈活多變的學法下,將精心設計出課堂教學的環節、程序、步聚,摒棄串講串問,讓教學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做到教學目標以語言訓練為主,教學過程以學生實踐為主,教學方法以指導讀書為主。使學生通過本課入情入景的學習,體會孔子的精神。
學情分析:
根據現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自身素質,很難理解孔子為何知其不可還要為之的心情。
學習方法:
通過改寫的方式,學習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不可”也要“為”的精神。
注重學生課堂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同學投入到交流中,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與孔子精神相契合)
(二)文字疏通,復習上節課的學習情況。(承前啟后,在此基礎學習文章內涵)
沐浴 告夫三子 之三子告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趨而辟之
子路問津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止子路宿 見其二子焉
不仕無義 欲潔其身 果哉!末之難矣
(三)文章研討第一則
1、在得知陳成子殺了齊簡公之后,孔子為何要“沐浴而朝”?(體會孔子對此事的重視)
(明確)沐浴就是齋戒,古代在舉行祭祀或其他典禮前進行齋戒,包括沐浴、潔食、禁欲,以示莊重和虔誠。這說明孔子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2、按理來說,陳成子殺簡公,哀公應該早就知道這件事,但他卻沒表示要出兵,
資料共享平臺
《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說課稿》(http://salifelink.com)。況且殺的是齊國國君而并非魯國國君,為何孔子還要如此隆重地請求魯哀公出兵討伐?(體會孔子對禮的重視,凸顯其品質)(明確)這是因為在孔子的觀念中,臣子應該有自己的本分,應該依禮行事,臣子僭越諸侯的禮節都已經使他很憤怒了,如他就曾說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況竟然有人弒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韙。此種行徑應該天下群起而攻之,不僅是為了簡公,還為魯哀公的統治,甚至為了天下的君主統治的秩序。這是孔子“禮”的體現,所以他才會如此隆重地提出這種要求。
3、文本語言簡單凝練,讓學生在留白處發揮一定的想象,模擬出當時對話雙方的神色和心態。(有助于學生理解孔子和魯哀公當時所處的`處境和心境,為解決4、5題打下基礎)
4、孔子在稟告時為何直呼陳成子為“陳恒”?哀公又為何說“告夫三子”?
(明確)古代稱呼他人,同輩稱字或稱官職。陳成子作為齊國的掌權大臣,地位何其尊貴,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體現了孔子對他弒君行為的憤怒。這與后人所謂孔子的“春秋筆法”是一致的。春秋筆法: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而哀公說“告夫三子”,實屬無奈,因為當時的魯國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強大,三桓握有實權,以致國君沒有實際的決斷權。
這種情況孔子理應知曉,但他首先稟告國君而沒有直接找三桓這種實權人物,也體現了他遵守禮制的思想。
5、報告無效后為什么反復申說自己“不敢不告”?這反映了孔子怎么樣的心情?
(明確)“不敢不告”說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表現他對周禮的虔誠,而且也體現“在其位,謀其政”,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對于魯國君臣實現自己的要求就沒有報多大的希望,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味,反復申告反映了孔子無可奈何的心情。
小結: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一種勇敢的擔當精神。這種積極入世的態度,比一般“獨善其身”的態度更為崇高而悲壯。
(四)文本研討其余幾則,指導學生對“仕”和“隱”進行探討。
通過與隱士的對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1、孔子在聽了接輿的勸說之后,為什么“欲與之言”?發揮你的想象,你覺得孔子會以什么態度對待接輿,又會說什么話?(根據課前改寫,讓學生進行討論,言之成理即可)
(明確)孔子聽完接輿的話后,應該明白接輿的意圖,即認為從政已岌岌可危,應避禍為是,別去救治,要孔子及時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貫追求和主張,他必定不會放棄自己的堅持。
2、如果接輿有一種對話的態度,孔子會說些什么?在原文中找相關語段。(文章相關段落的理解)
(明確)“鳥獸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結:中國向來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如不和天下志士在一起還能和誰在一起?如說“滔滔者皆是”而先下動亂,那么此時正需有人知難而進、知不可而為之,給黑暗以光明,方見君子仁人的分量和質量。
(五)思想總結
試試用簡潔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內涵。(學生探討)
(明確)孔子一心要積極入仕,恢復周禮,平定亂世。雖然自己也知道很難成功,但他仍然表現出堅定的原則性,從不動搖。如果從積極意義角度說,這是一種值得尊敬的社會責任感。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種從政的強烈自信。這種力求用世的態度,比一般“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態度更為積極。)
(六)文化拓展(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楚辭》)
在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和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間,你如何抉擇?
(學生探討)
(明確)“知其不可而為之”并不是執迷不悟。首先,所堅持的必須是正道,而不是歪門邪道。其次,要懂得方法策略,不做無謂的犧牲。
(七)學生周記片段欣賞。
(八)哲理共勉
追求,永遠不會遺憾!
【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