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期間,中國鋼鐵產業需要深層次調整優化,
鋼鐵行業十三五規劃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鋼鐵工業集中度依然過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布局分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是造成鋼鐵行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鋼鐵企業效益較差的重要原因。”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徐莉穎說。近年來,雖然中國以寶鋼、曹妃甸、鞍鋼鲅魚圈為代表的鋼鐵產業沿海型布局戰略逐步推動。但從總體上來看,中國真正臨海臨江的鋼鐵企業仍然較少、比重小,鋼鐵產業仍是內陸型企業為主導的格局。
與之相應的是,中國缺水地區鋼鐵產能比重大。重點統計鋼鐵企業近60%分布在缺水地區,近30%分布在嚴重缺水地區。華北地區人均水資源少,但粗鋼生產規模卻位居第一,占全國的35%。
中國鋼鐵工業布局多是利用國內資源和靠近鐵礦原料產地的原則展開的,不但分散,而且相當一批鋼鐵產能遠離市場,大量的'鋼材需要經過長距離運輸,企業的物流成本增加。鋼鐵企業中很大一部分位于城市,甚至在省會城市或地區中心城市,“城市型”鋼廠特點明顯。
從地理位置分布的角度來說,鋼鐵的產量和產能都集中于北部和東中部地區,北方地區粗鋼生產規模占全國的60%左右。環渤海地區產量超3億噸,嚴重供大于求,約一半產量需要外部消化。而東南地區則長久缺乏大型鋼廠,供給相對不足。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在生態文明建設及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鋼鐵區域產業布局長期存在的不合理現象愈發明顯。深層次調整優化鋼鐵產業發展布局,對鋼鐵產業轉型、重裝上陣意義重大。
雖然在不少規劃中進行了相應調整,但中國鋼鐵產業區域布局之困局面難言樂觀。2014年,中國粗鋼產量約8.2億噸,鋼產量大于2000萬噸的省份增至12個,東部沿海地區的環渤海區域和中部地區依然是最大的兩個產鋼區域,
資料共享平臺
《鋼鐵行業十三五規劃》(http://salifelink.com)。徐莉穎介紹,2015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過去的四年中國共淘汰落后產能8191.5萬噸,但從總量上看,“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粗鋼產能新增4億噸,“減量調整”和“等量淘汰”的要求都未達到,而西部地區的“適度增量”更是變為快速增長。
一般認為,按照以往GDP與鋼鐵消費強度的關系,GDP增長7%,鋼鐵增長應該在3%。但因為中國當前GDP的構成正在發生變化,隨著投資占比的大幅下降,鋼鐵需求萎縮,同樣GDP中鋼鐵消費強度大大下降,且隨著科技進步特別是制造業的進步,鋼鐵消費強度也在降低,用鋼高強化、用鋼減量化趨勢已越來越明顯。
原國家冶金局局長趙喜子認為,GDP構成和投資構成的變化,使中國鋼材消費強度不斷降低,2005年萬元GDP消耗鋼材200多公斤,2007年降到174公斤,2014年只有110公斤,平均每年降低12公斤。即使按照2014年以前的遞減速度,再把經濟新常態下的GDP構成和投資構成兩個因素考慮進去,“十三五”末將降到20至30公斤。
受訪專家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鋼鐵產業宜進行深層次調整優化。配合“一帶一路”的發展契機,在戰略帶動的區域市場從建設鋼材供應基地開始,逐步推進深加工、物流配送直至建設適度規模的鋼鐵廠。并在產業規模上對鋼鐵產能進行聯合重組,到2025年,前十家鋼鐵企業(集團)粗鋼產量占全國比重不低于60%,形成3—5家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
不僅如此,現有空間布局仍需繼續優化。推進中心城市城區鋼廠轉型和搬遷改造,實現國內鋼鐵產能向優勢企業和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集中。主要依托國內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重大項目優先在中西部資源地布局,主要利用進口資源的重大項目優先在沿海沿邊地區布局,引導生產要素集聚,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企業。
【鋼鐵行業十三五規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