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做最好的老師》
與同學聊天,偶爾說起暑期讀書的事,介于她的推薦,我去拜讀了一下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
教師讀書筆記《做最好的老師》
。翻開此書,看到序言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老師的那番“最”字論:“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讀到此,不免有些慚愧!每每看到學校在表揚優秀教師時,會想盡職盡責的老師便是如此了!相反對比自己,對比過去幾年來的工作歷程,哪及得上,更別提李老師所說的“超越自我”,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讀完全書,讓我深切體會到了李鎮西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無比赤誠,以及他那顆對學生無比熱愛的教育者的心。桃李滿天下,這是我對教師最早的認識!以前的想法是你能做個桃李滿天下的教師已經是相當偉大了!而要讓滿天下的桃李都能幸福的去度過一生,這又是多么遠大的志向啊!而李老師此生的教育追求便是“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
正是源于這個追求,李老師首先付出的是他的愛。書中,李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和學生相處時,不要老是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所以,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看到這句話,反觀自己,又是在學生犯錯以后,自己老早就開始“批評 教育”,甚至是火冒三丈了。哪還會心平氣和地去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的去思考問題。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 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 并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
資料共享平臺
《教師讀書筆記《做最好的老師》》(http://salifelink.com)。教育中 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對后進生的教育上,李老師的種種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曾經面對班級中的調皮的學生、不愛聽課的學生、搗亂的學生無比的頭疼,一次次的提醒、甚至訓斥都無法長久,偶爾的好將其放大并表揚,但這一方法僅僅只是短暫的。當看完了這本《做最好的老師》之后,我明白了后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復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后進生教育的“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只是期望一次談心、一次批評、一次電話“告狀”等等就能讓他變好,甚至從此成為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后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讀完了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應該要容忍“后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與此同時,又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并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周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而 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為我們這些教師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