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讀后感1500字(通用4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后感1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今不敢說后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 “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中統計“君子”一詞在《論語》中共出現了107次,涉及到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足見得孔子對君子形象的著重渲染和推崇。
君子形象,借余秋雨先生之言概括便是,“君子懷德、君子之德風、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君子中庸、君子有禮、君子不器和君子知恥”。在重讀《論語》后,我對當中的君子坦蕩感觸頗深。
《論語·述而》有言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一言蔽之,就是“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我想首先,應該是對自己不知、不足坦蕩,簡言之,就是謙虛。在《論語》中有多處體現。孔子曾教育子路道:“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認為君子應對自己不知之處持待定態度,不可隨意定論。《子罕》中孔子提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四絕,意為切忌臆測、武斷、固執、主觀。再加上《為政》說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由此可得出,君子應要謙虛內省,對自己的不知處有足夠的坦誠。“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同樣地,還要坦蕩于自己的缺陷不足。倘若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就如東施之于自己容貌,井蛙之于自己的眼界,只不過見笑大方之家耳,更不必說修正提升了。
再次,應該對自己所處處境坦蕩,簡言之,就是豁達。在周游列國,四處碰壁時,窮愁潦倒的孔子仍懷坦蕩胸襟,豁達心境。《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坦然承認自己落魄“累累若喪家之犬”。又如《論語·鄉黨》里所記載,孔子對酒“惟酒無量,不及亂。”世人多溺于酒色不可自拔以避世事艱辛,但這寥寥數語便可勾勒出孔子不為酒困,讓酒服從于和諧的內心。雖然生活有困難,理想有挫折,但心中沒有悲情,沒有顧影自憐。借著一點點酒力,笑對自己的處境,也笑對這個顛倒的人間。
《論語·述而》里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從吾所好四字說明還應坦蕩于自己的渴求,簡言之,出于本心。承上述之言,君子坦蕩,是為了內心安定。我們都會面臨“能做的事”與“想做的事”之間的選擇。日夜奔波、左右逢源的人也許是充實的,他們打一開始就放棄了自己的判斷,追求人人趨之若騖的成功,用忙碌代替思考,用別人羨慕的目光遮蔽自己眼中的失落。然而,子曰“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用別人的標準來定義自己的幸福,是犧牲最大的`妥協。《月亮與六便士》的斯特里克蘭為了畫畫拋棄名利,拋妻棄子,拋棄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朋友和朋友之妻,甚至拋棄自己。但他很滿足,在病痛和貧窮中,他一墻為紙,以內心的掙扎,一生的感悟為墨,在創作中得到圓滿,對自己的選擇無愧于心。誠然,孔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家園,但無論如何,他從未改變自己的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僅管宿愿未盡,仍可喟然長嘆:人生如斯,亦可知足常樂耳。從這段詩意浪漫語言中,我們也許可以找到快樂的源泉所在。
“從吾所好,堅持本心”對每個人而言,是最自然簡單,也最坎坷艱難的選擇,在紛亂華麗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坐標,無論知足常樂還是貴在進取就都有了方向。對自己的渴求坦蕩一點,無愧于心,才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當然,不僅要誠實待己,還要誠懇對人。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人。”盡管有人滿口花言巧語,滿臉討人喜歡的偽善神色,但這種人得勢是不多的。唯有“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與人為善,待人坦蕩,推己及人、立己達人者才可值得信賴。
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說“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區別兩者的不同。”我想,不外乎是“坦”一字。可改變的事情需要坦蕩,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不可改變的事情需要坦蕩,對境況的適應和對自己理想的堅持。在這個以信用為基礎發展的經濟體系和社會體系,坦蕩為人者,便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使人心向往之。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
《論語》一書中,關于君子的敘述,還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錢觀”等等,句句都飽含真理,讀來發人深省。這些不因時代更迭、歲月變遷而褪色的真知灼見,對于我們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好處,我們應該多讀讀《論語》。《論語》,作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瑰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這一些,作為一個教師,希望自己“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講的不是關于學習的道理,而是學做人的學問和為人處世的原則,即君子的修養。“人不知而不慍”、“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等講的是如何學做人做事的學問,教導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精進,進而努力修養有“仁”“愛”“孝”“弟”等品德的人,成為真正的君子。作為一名教師,教授學問是重要的`,但是教育或者影響學生的做人做事也是必須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自己先成為一個君子,身正,而后正人,起到行為示范的作用。
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想成為孔子的學生很簡單,一塊肉就行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說只要給我一些薄禮,我從來沒有不教的,來者不拒。這就是孔子的“有教無類”,不論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富人還是窮人,聰明的還是愚笨的。教育各式各樣的學生,就會想到孔子的另一個教育觀點——因材施教,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其實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有教無類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孔子的教育就是把學生都培養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樹立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那么在學識、能力上要達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沒有什么專長,卻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任何一類人才。
人生是一個對自我不斷完善,不斷充實的過程。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內在都有所提升,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人生的起點還是學習。“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領。更重要的是,學習是仁、知、信、直、勇、剛等人生各種素質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到了不少知識,豐富了人生閱歷,基本掌握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和原則,從而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或家庭在社會上做人做事了。
我們在個人品行修養方面追求君子的行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們更應當嚴于律己,正確對待富貴貧賤。子曰:“君子食勿求飽,居勿求安。”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貴,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接受;貧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解決它,就不會逃避。可見,精神上的快樂要遠遠高于物質上的快樂。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地位之高、對每位中國人的影響之深不言而喻。即便是一位沒有讀過《論語》甚至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依然受到了《論語》思想的影響。當我以一個教師的視角去重新翻閱它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孔子作為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高度。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
近日拜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后,感觸頗深……
我想《論語》給予我們的意義就在于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之下圓潤地融合成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的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讓我們每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無愧于自己的一生。
《論語心得》中共講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論語心得》中的第一道,讀這一道時,我的感觸也是最大的。
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就這么簡單。那么,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要實現理想馬上也要想到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叫“仁義”。
讀完這一道,聯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萬分。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蠻橫、無理、霸道,這跟書中相差了多遠啊!我仔細的考慮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寬容、關心愛護他人等。這樣,自己的人生不是才會更完美嗎?
我想的意義就在于,他以簡約的'語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孫或蒙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以個民族的精神。
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靈卻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成語推己及人:推己及人[tuī jǐ jí rén],意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語出晉·《傅子·卷一·仁論》。[源]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昔者圣人之崇仁也,將以興天下之利也。利或不興,須仁以濟。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於溝壑然。夫仁者,蓋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無施于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子者,不失其事親之道矣。推己心有樂于妻子,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歡矣。推己之不忍于饑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無凍之憂矣。此三者,非難見之理,非難行之事。唯不內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哉。[典故]在《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就是說,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加在別人的身上。而在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中,則更進一步將孔子的思想擴大,認為不但要“己所不欲,無施于人”,更要“推己所欲,以及天下”。也就是說,將自己所愿意的事情,施行在其他人的身上,做到“推己以及人”。因此,自己孝順父母,也要讓別人孝順父母;自己家庭和樂,也讓其他人的家庭和樂;自己不愿遭受饑寒,也幫助別人不會遭受饑寒。唯有當一個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才能做到“推己以及人”,達成真正的仁恕之道。後來“推己及人”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成語設身處地:設身處地[shè shēn chǔ dì],意指假想自己處在他人地位或情況中。語本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二章》。[源]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二章》《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巨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朱熹·集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典故]在《禮記》的〈中庸〉篇中有一章是魯哀公向孔子問政的記載,其中有一段孔子的答語是:“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這整段的意思是說:“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種經常不變的綱領,那就是:修養己身,尊重賢人,愛護親人,禮敬大臣,體恤眾臣,愛民如子,招徠百工,安撫遠人,懷柔諸侯。”宋朝朱熹替“體群臣”的“體”所作的注解是:“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意思就是:設想自己處在他人的地位或情況中,來明察他們的內心。後來“設身處地”這個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指假想自己處在他人地位或情況中。
論語讀后感1500字 5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大概是做學生的最高境界吧!這“十年寒窗”應是一生中收獲學習意義最多的時期吧!這句話讓我突想到最近正在閱讀的經典文學《論語》,如果你還是不懂得學習的意義就去閱讀閱讀這本經典文學吧!
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了《論語》,讓我對學習的意義有所領悟。《論語》是中華經典文學之一,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由二十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就關于學習的原則來談談,今天所需講述關于學習意義的內容吧!
學習的態度
古人云“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決定你對這事情是否能取得成功。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的人,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和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說“不知道”。而不是為了那所謂的“面子”,而欺騙別人欺騙自己。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曾經說過,“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對質疑留有余地。”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余地,可以讓后人對質疑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格物致知”,獲得新認識、達到新境界。使科學發展的道路輝煌燦爛。
學習的方法
解決問題時,我們都要通過一些方法才得以解決。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而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由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提出的。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小時候,在他祖父的教導下,他有所領悟并采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他每天規定自己閱讀一定的卷數,并且認真做筆記還寫下心得體會。就因為他的一部分筆記,后來匯成了流傳至今的著名《日知錄》一書,最后,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書筆記。就是因為這樣他不斷的復習,以“溫故而知新”成為了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的學者。老師曾說過“你不是圣人,你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學習時,我們也應該“溫故而知新”,來使自己不斷的進步。
學習的精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一位哲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打開《論語》在我們潛意識里,仿佛見到一位穿著白色的長袍,一臉慈祥和藹可親的長者,并正看著自己的弟子。并且不斷教導他的弟子;做人要做君子儒,應該心懷天下不應有狹窄之心。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反求諾己;對人要有情有義,義于比之;對己要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穿越了歷史,雖歷經滄桑,卻飽含著豐富的知識。孔子設杏壇,修仁德,教六藝,育弟子三千,學而不厭,集為大成;誨人不倦,育七十二賢。因此他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就因為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使他成為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家、教育家。也使他的大成,也不因歷史的遷變,被歷史淹沒。
讀《論語》讓我領悟到學習的意義,讓我懂得了面對“十年寒窗無人問”之時,應懂得怎么樣去面對。面對枯燥的學習,我們應該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學習態度;應該巧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法;應該堅持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去學習。這樣就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覺得學習是枯燥的了。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品讀了《論語》這本經典書籍,使我領悟到了關于學習的一般原則。
論語讀后感1500字 6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它不僅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并且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圣經》,在《論語》中,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孔子誨人不倦和終身學習的精神。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充滿了智慧之光,是我國傳統教育中的寶貴財富,對于我們現代的素質教育同樣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我們在初中時就學過《論語》,可是對其中所闡明的道理只是略懂,最近幾天,我又大致對《論語》進行了一次重新的閱讀,使我對其中的內涵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一)學習之道
一,學習態度。
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學,并且謙虛地說自我都沒有做到學而不厭。他還異常提倡互相學習的態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樂,是與朋友相互學習,研討之樂,是增長學識之樂。最可貴的是孔子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他肯定了學生孔圉不恥下問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正是當今社會中我們所缺少的,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必須得學會不恥下問,僅有這樣你才能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二,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強調溫習的重要。孔子的時代,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僅有溫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默而識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僅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溫故而知新,溫習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為了識,為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僅有有了新體會,新發現,才到達了溫故更深的目的。孔子還特別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為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十分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二)為人之道
一,以正確心態應對人生。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能夠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應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我們應當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樂觀的應對人生。僅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夠更有意義,更精彩。
二,做人要三厚。
1、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實、善良真誠,這樣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歡迎。正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
2、做人要厚積薄發。做人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半瓶水逛蕩,有了充足的底氣后才明白分寸、才明白謙虛。
3、做人要臉皮厚一點。那里所說的臉皮厚一點就是有些事情不必要計較太多,在不涉及到原則、利益等前提下,有些方面讓讓又何妨這樣,既不失大度寬容,又能解決問題,何樂而不為
三,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愛己。
現代人一般都期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現代社會中,有的人能夠寬容待人,把自我的愛奉獻給社會,這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然而有的人卻為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臟話粗話,不管他人理解不理解。愛人者之恒愛之,敬人者之恒敬之。如果自我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異常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于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至尊自愛,所以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贊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理解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循循善誘思想的教師,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一面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我的方向,使我們在現代生活的道路上,多了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了一份清涼與閑暇,多了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境。
經過這次對《論語》的學習,使我體會到了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從容,要做到心靈的勇敢,要讓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顆心來,無愧于人、無愧于己,永遠堅持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努力的拼搏,使自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論語讀后感1500字 7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讀書總是能夠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使人的心中開滿繁花,灑滿希望的種子。每次翻開《論語》的篇章,我都感覺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與一位平和、謙恭、智慧的老人在對話。
作為一名社會人,孔子是明禮的典范:他只要看見穿喪服的人,穿戴著禮帽禮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時,一定會站起來;他陪君子說話時,不會沒輪到他說話就插話,不會不看人的臉色而貿貿然說話;他說“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凡此種種,有人會說這是舊思想,舊論調,會束縛人的,現代社會追求的是平等,是自由。我卻以為這些說法實在是為放縱自己找托詞。反觀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讓許多人迷失了自我。人們對自由恣意的吹捧,讓許多人已經失去了“社會人”的概念,失去了應有的“敬畏”意識。該講的道理不講,該遵守的規則不遵守,該崇尚的品質不崇尚,在物欲橫流的經濟潮流中變得越來越自私、任性,變得沒有原則與底線。然而,我們的自由絕不應該是無限放大“自我”,而應該像孔子老先生一樣,記得時刻縮小“自我”, 做到心中有“禮”,舉止有“禮”,將自己放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下,無論有沒有規則都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無論有沒有人監督都舉止若常。這才是“真我”,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我想,無論是兩千多年前,還是現在,我們的社會都需要這樣的文明人,也只有這樣的文明人,才能夠在兩千年后還依舊受到人們的瞻仰與敬佩。
作為一位名師,孔子是謙遜的楷模:他同別人一道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請那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去和他;他說講到圣和仁,我怎么敢當?不過是學習和工作總不厭倦;他還說“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些句子絕不會出自一個高高在上的師者、圣人所言。它就像出自一個溫文爾雅的老人之口,沒有訓誡,沒有滿口的大道理,每句話說出來都是那么自謙,讓人很容易親近。難怪孔子“三千徒眾立,七十二賢人”,誰不愿意擁有一個這樣能與學生平等交流的'老師呢?同為老師,對照自己的言行,是否能像孔子一樣懷揣一顆好學的心,平等的心,謙遜的心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想,只要自己俯下身子,認真、耐心、虛心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讓他們敢說,讓他們愿意說,讓他們喜歡說,那么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也會讓孔子謙遜的品質在我的身上彰顯出非凡的光彩。
作為一名教育家,孔子是智慧的縮影:他對待學生態度溫和但要求嚴厲,舉止有威儀,卻不顯得兇猛,神色莊嚴而又安詳。這不正是我們這些老師想追求的與學生相處的理想狀態嗎?但想要做到孔子這樣,可不是把這句名言背熟就行,它需要下大功夫修煉自己的品行,擴充自己的學識,豁達自己的心胸。有了層次和境界,你骨子里透出來的就是與眾不同的氣質,是一種讓學生喜愛與信服的氣質。孔子教導學生時,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語文教學的課堂,想到了一味的“灌”與“填”給學生帶來的危害。如果我們也能像孔子一樣,讓學生思考,讓學生表達,讓學生創造,給課堂帶來鮮活的生機與力量,那么學生也一定會具有創新力與探索精神,我們的國家必將有光明的未來。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真可以說是亙古不變的警世名言。一個長期從事教育的人,難免會憑借已有的經驗進行懸空揣測,絕對肯定,拘泥固執,唯我獨是。一旦形成這樣的習慣,那他一定會固步自封,難以精進,所以我們要時刻清醒地審視自己,客觀地對待問題,不斷地研究探索,才是一名智慧的老師,一個值得信賴的教育者。
“純真是需要一點固執的,否則難以為繼。”孔子就是一個純樸真誠的人,《論語》就是一本純樸真摯的書,而想求得這點純真也必然是要有一點固執的。我想,做一名老師,或許需要的就是純與真;我想,我也必盡自己所能,努力求得一點純與真。
論語讀后感1500字 8
人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著太多的智慧等待著我們去汲取、領悟;思想是一片寬廣無垠的大海,有著太多太濃太濃的魅力,吸引我們去暢游其中。《論語》的“人生”盡顯思想的魅力,引領我們享受心靈的美麗旅程,體味生命的豐富元素。馳騁與睿智的思想海洋,讓我們的精神變得純凈而通透。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要落實到真是的生命中去,是具有真實感、確切感、客觀感的內容真它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把對理想人格的憧憬寄托彼岸世界的上帝身上,中國文化把希望全身心的寄托在此岸的圣人身上。《論語》的要義就是要培養生命的強度、韌性、成圣成賢。也就是說自《論語》創說之日起,其目的就是為了經世致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論語》注重切己自反的心性涵養。主張人際關系的中正平和,追求出入自在的圣人境界。盡管在追求作圣人之功的過程中,真正成功著寥寥無幾,但儒家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他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規范,特別是其中重禮儀、寬厚待人、自強不息和積極進取等學以致用,不管在中國前賢大者、王公貴族,還是一介書生,布衣貧民的精神風貌中皆隨處可見。
中國文化和論語生命力深厚強韌,曾是中華民族生命的寄托與安頓所在,他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屬于世界屬于全人類。歷史文化是我們最好的寶鏡,觀今鑒古,可以使我們增加堅毅的信心!
剛才我們談到學以致用,但怎樣才能學以致用呢?孔子評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話值得記取。孔子說:“再,斯可矣。”這跟說:“一鼓作氣”有類似的意味,朱福貴借孔子的話說:“再思就可以拉,用不著三思,因為事情都是正反兩方面,第一正思,第二反思,再思第三遍,就容易陷入模糊的矛盾中去了,所以用不著三思,三四十婆婆媽媽的表現,還不夠勇敢,所以慎有時于勇是相對的。”
孔子說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就是希望把“仁”的種子種在世人的心里。今,我們畢生學習,會種怎樣的種子在自己心里呢?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么叫智?孔子說:“知人”。了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么簡單。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希望我們這一代人繼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論語讀后感1500字 9
放下論語時,似乎關于人生、事業、處世,已不再有遺漏的問題需要詢問。
只剩下一個疑問:孔子為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絕非無知之人,世事翻涌、黃鐘毀棄,這都在他為官、行走、掙扎的大半生中張牙舞爪地嘯叫,他堯的額頭之下,子產肩膀抬著的,皋陶的脖頸之上,那孔夫子獨有的慧眼可以見識千般善惡,那孔夫子獨有的頭腦可以判斷萬種臧否。他知道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喪家之犬的身軀而已。
他不是大義的唯一擁躉,這世上原先還有無數大義的忠臣,無數能夠認清一切的人,可是所有人在這世態之前依然只有喪家之犬的模樣,似乎都無可奈何。于是大家四散,歸隱山林,繼續做一條無主的狗,不顧舊主處于何種窘境,只想歸于孑然一身,縱使有百般留戀,
然而無能為力四個字已經反駁了一切。因為無能為力,所以沒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極少數人,和這個依然狼奔豕突的社會。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還沒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沒死那我當然要繼續為大義努力啊!
于是有了孔子,那群圣人中最艱難又最頑強的那個,伏在大義腳下叩拜得最瘋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條便是盲目與努力。盲目在于他飛蛾撲火式自取滅亡的挑戰上,他就像飛蛾,只知道光明,無所謂為了它,毀滅與否,只要活著,我的生命就獻給大義,沒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義必然勝利,而他證明了這件事,所以他知道這是值得的,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為了理想無所謂毀滅與否。努力,便是努力,將生命精準合理地送給理想。
我們是否有必要學習這理性的盲目呢?
我們聽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知道生命至上,我們學著不讓某一件事代替我們的全部價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個海關可以寫明史,一個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個醫生可以是一個短跑冠軍,我們沒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傾注于一件事,滿足奧林匹亞式的或得桂冠,或舍生命。一個頭銜或許真的沒法表示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的全部價值。
但我們中的許多人是不是也因此讓生命逐漸貶值,因為生命的昂貴而變得吝嗇,因為青春只有一次就在努力之外躊躇。作業是你全部的價值嗎?有人反問;考試是你全部的價值嗎?另一個人也問。于是他們牽著手去娛樂。的確我們的價值,尤其年輕的價值不是區區考試、作業可以概括的,但是我們卻往往會讓生命完全失去價值,停止努力因為不值呀!可我們在此時不在奮斗中揮灑生命,難道就要將青春束之高閣,待其腐爛嗎?
例如抗戰時期的沈崇誨,將門之后,清華大學出身,自愿成為空軍飛行員與日寇搏殺。當時教官問:戰斗機裝配了幾顆子彈?他立馬回答:長官,271顆,其中一顆是我和的飛機!最終在戰斗中,他射完機槍里最后一顆子彈后拒絕返航,駕機極速撞向日艦,最終殉國。他就是電影《無問西東》中飛行員沈光耀的原型。有人問,這樣他的生命與一顆普通的子彈是不是毫無區別?我想說,是的,但值得。生命著實可貴,更何況沈崇誨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為一顆飽含著奮斗與憤怒的,民族的復興與自由的,代表了全體同胞的子彈射向敵人,這是一顆與他的生命一樣可貴的子彈,他的價值實現了,他的生命獻給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說,他的生命很值得。還有許許多多抗戰時期、革命時期的英烈,他們中的許多都沒有看見勝利的那天,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的生命終將以勝利賦予價值,這便是值得。
我們和孔子一樣,都只是一個無力的人,我們也有各自的理想。我們又是那么自尊,生怕理想有愧于自己的畢生努力。但是既然知道這件事是正確的,為何不去做呢?無所謂我們能否看見勝利的日子,為何不敢為一件正確的事付出全部努力呢?又有多少人是倒在夢想這個名字前而不是被夢想本身打倒呢?
只求為之,無問西東,這是孔夫子的勇氣,也應該屬于我們。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0
最初接觸論語是中學的《論語十則》,當時只是死記硬背,了解一下字面意思。想象著古代學者搖頭晃腦讀書樣子,很是有趣。借著這次全校的機關培訓,今天再讀來與以前相比卻是另一番思考。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之一。一萬多字的作品,把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剛讀起來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都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簡短的語句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精華;簡短的語句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簡短的語句談論了教育教學、人生滄桑百態、君子、孝道等對后世影響巨大。
作為教師,首先關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學的觀點。孔子是位偉大的教育家,其明確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鑒。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他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才能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來教導學生。當代學生的性格獨立,差異較大,我們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上,孔子提倡教學相長。《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及其眾弟子的對話,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明確提出批評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而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他從未對孔子明確提出疑問,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他有幫助的人。孔子還敢于承認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學問上對自身的啟發,表明孔子向自身的學生學習的勇氣可嘉,精神可佩。而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實之不易。
在學習方面,《論語》對我們啟發也較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話。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虛心向別人學習,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廣結良師益友。
孔子講究孝道,孝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人們卻在褪色,經常會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卻無人盡孝。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納入法律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多對父母盡孝。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100多次談到君子,他強調的是一種人格的自我修養。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身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懷天下,而且能經常反思自身。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到塑造自身道德品質方面,作為君子應該先去做然后再說要有言行的標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當今有些人每當有牽扯到個人利益時,經常互相漠視,甚至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稱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為什么當今全世界那多的孔子學院,可見孔子思想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大師語中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健全自身,包容別人,為成為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而努力奮斗。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1
孔子其實是個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
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里面全是格言,好像孔子不食人間煙火一樣,平常就專門說格言。其實這是誤解,孔子從三十歲教學,一直到七十三歲去世,中間共四十多年,這些年得說多少話,不可能全是格言。《論語》不過是把他這四十多年所講的話,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后把這些精華集中起來,我們才產生了這樣的誤解。
其實仔細讀《論語》,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有趣的情節,讓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真實的一面,他并不是一個古板的教書匠,而是一個愛憎分明、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一,他非常直爽。
《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有個叫孺悲的'人想見孔子。孔子不肯見,就推說自己病了。可是,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就又奏瑟又唱歌,故意讓人家聽見。意思就是說,我其實沒病,就是不想見你!就是不給你面子。
二,他非常可愛。
孔子不但喜歡音樂,還會唱歌。如果別人唱的歌很好,他一定會請人家再唱一遍,心甘情愿給人做伴唱。《論語.述而》中說道: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不會因為自己聲望高,是老師,就端著架子,裝模作樣。他想唱就唱,無拘無束,哪怕給人家當伴唱,也心甘情愿,就這么率性,你說可愛不可愛?
三,他非常坦誠。
有一次子貢問孔子什么叫做“士”。《論語.子路》講到: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的回答是:愛惜自己,懂得羞恥,能夠出使四方而不辱使命,這就可以叫做“士”。次一等的呢?孔子說:族人稱贊他孝順父母,鄉親們稱贊他敬老愛幼,這也可以稱“士”。再次一等的呢?孔子回答說:言必信,行必果。雖然是淺薄固執的小人,但馬馬虎虎也算是最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又問:那些搞政治的人又是怎樣呢?孔子鄙夷不屑的態度馬上溢于言表,從一個“噫!”字當中,c就看出來了。孔子說:哼!那些人呀,算得了什么!意思是說還不如剛才那些“硁硁然”的小人呢!孔子對當政者的蔑視態度毫不掩飾,如此坦誠,還不算是性情中人嗎?
四,他敢于哭。
孔子哭弟子顏回,場面可謂感天動地。《論語.先進》: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四十歲就不幸去世了,孔子那年七十一歲,白發人送黑發人。孔子痛哭流涕地說:哎!老天這是要我的命呀!這是老天要我的命呀!旁邊的人就說:先生哭的太悲痛了!孔子說:難道真的太悲痛了嗎?我不為這樣的人悲痛,還該為誰悲痛呢?
沒想到,禍不單行,第二年,另外一個最喜歡的學生——子路,也不幸在戰亂中喪生。據《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記載:“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孔子再一次的悲痛欲絕,哭著說:哎呀!老天爺真是要斷絕我的后路呀!欲哭無淚。
五,他敢于罵。
在《論語》中,孔子罵宰予,可以說是狗血噴頭: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孔子說:宰予這家伙,就是朽木,是糞土之墻,都不知道罵他什么才好!為什么罵?就是因為宰予白天睡懶覺。當然這只是表面情況,肯定還有其他原因。所以孔子后面又說:過去別人說什么我信什么,現在別人說什么,我還要看他做什么。可能宰予以前就白天睡過覺,被孔子發現后,他就發誓說以后白天不睡了,結果今天又犯了,所以才氣得孔子對他大罵。
其實很多學生,都挨過孔子罵,尤其是子路,罵的最多,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孔子罵這些學生,正是因為對這些學生非常喜愛,所以這些挨過罵的學生,最后都很優秀,都成為歷史上杰出的人物。
通過以上五點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一個有情有義、坦誠直率、真誠可愛、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2
一提起《論語》,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之乎者也”的儒家思想,我從沒想過要和它親密接觸。但自從聽了幾次于丹教授的講座以后,我卻改變了看法。是于丹教授那激情飛揚的講解和她對《論語》全新的解讀,讓我對《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也走進了《論語》。
起初,我是借著注釋閱讀的,但還是覺得是懂非懂,而且怎么也記不住,于是,這本書就被我放到了書架上,從此它被塵封了。時隔不久,我校開展了“經典閱讀”工程,于是,我重新捧起了它,我還準備和學生一起背誦《論語》。有人懷疑:這是不是太深奧了?讓學生不解其義地死記硬背,有意義嗎?我說“試試吧!古人從小不都是從背誦《大學》、《中庸》開始的嗎?”于是,我們就進行了嘗試,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學生背得很輕松。每周要求學生背誦的三句經典語句,每天只需帶領他們讀上三五遍,一周下來,就能倒背如流了。收益最大的當然還是我,跟著學生一起學,一起背,我覺得輕而易舉,而且對《論語》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我從中還學會了許多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原本以為離我們很遙遠的大道理,卻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明白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要有謙虛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讓我知道了復習舊知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使我懂得了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則向我們解釋了何為“好學”。 原來這些高深莫測、枯燥無味的語句卻是那么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它直接影響著我的工作和學習。我覺得讀《論語》,就像喝咖啡一樣,起初感到很苦澀,但只要堅持,就會覺得越品越香,越品越有味。
我很欣賞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愛待人”的思想,從這本處處體現“以仁為本”的書中,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讓我懂得了我們教師為人師表的重要,使我真正理解了“身正為范”的道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告訴我們誠信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人們重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它仍被人們所信奉;“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則讓我們做“語言的矮子,行動的巨人”;古往今來,君子與小人總是并存的,那么,君子與小人有什么區別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讀完這幾句話,相信你心中就不會有什么疑問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得更好,它適用于任何時候。從大處說,一個國家如此;從小處說,一個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這些短小精辟的古文,向我們闡述了許多有意義的人生哲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過去了,我的學生也積累了不少《論語》短句,我原本以為他們只是小和尚念經,并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沒想到這學期剛開始,就有一個學生給了我莫大的驚喜。那是我在上《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當我講到“夜深了,老師還在伏案工作,她正在為明天上課做準備”的時候,突然從教室的角落里,傳來了一聲拖腔拖調帶有稚氣的聲音“傳不習乎?”我在驚訝之余,更多的是喜悅。我為我當初的選擇而高興,我為我的學生而驕傲。這個學生居然能學以致用,盡管只是一小句,盡管只有一個學生,但是當時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這個聲音給了我動力、給了我信心,我會和學生在閱讀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且我們會將之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們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3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說:“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所以論語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序P3),但卻通篇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么是“仁”。或許后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為了能讓后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先師的生活中截出一個個片斷,整理出一部《論語》。(當然,這純屬我的想象,沒有什么依據)
正是因為《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所以我們才應該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于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么的),一定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么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么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閑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閑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達什么。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解來得好一些。當然,這是讀書的高境界。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么,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沖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幸免。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閱讀了《論語》這部書后,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論語》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并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半部《論語》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閃光的語言光照古今!不必說一代偉人毛澤東,一代梟雄蔣介石,對它情有獨鐘,就連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遠的影響也不勝枚舉!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道理是: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嗎?孔子說的這句深刻而又蘊含哲理的話,告訴(用詞不準,建議改為:不外乎告誡)人們修養是如此的重要。修養好像花兒在寂靜中開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結實。
因為司令部在集合開會時,他總會第一個到,然后走到地圖前,用手指著敵人應在什么地方出現,我軍現在在哪?如何擋住敵人的去路,而將他們一網打盡?他在那似乎總是在自言自語,到會的人都說他什么都不懂,卻在那自言自語一定是發瘋了。
華西列夫斯基聽到大家的非議后并沒有生氣,依舊在那里想著大事……開會時讓他發言,他一會說這兒,一會說那兒,云里霧里,在坐開會的人都聽得稀里糊涂,斯大林來回踱著步子慢條斯理地說道:“坐下吧,我親愛的華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說了,還是讓我來說吧!”斯大林把戰爭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讓人聽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4
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悠悠文明長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顆“星”——儒家的《論語》。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經典,我的成長因它而精彩!
說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作品,不僅在我國廣為人知,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古人曾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多也體現出了《論語》中的禮教思想。由此可觀,《論語》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因此,這更加深了我想去閱讀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論語》的世界里,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熏陶自己的心靈。讀后,其中的很多句語錄都深入我心,影響我至今。
小學的時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學習。雖然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問答互動,會動腦思考,可是卻很少做筆記,課本十分的嶄新,里邊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結果,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我也得到了我的“報應”,那就是復習時總是無法回憶起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于是成績總是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見長勢。到了初中后,由于學業競爭的`激烈,我終于明白了成績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課就一直埋頭做筆記,不肯放過一毫秒,就好像頭頂千斤重,抬個頭都不舍得。可是成績卻還是不怎么理想,而且雖然做過筆記,但都好像是走個形式化,滿足自己的視覺需求,卻從未自己動過腦筋自己思考。這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警示了我。它告訴我只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卻不學就會陷于困境之中。這清楚地反映出我當時的狀況,讓我明白了要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這樣的話,即使是事半也會功倍的。對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老師講解例題、重點時,我就應該放下筆抬起頭仔細聽講、認真思考;當老師停下讓我做筆記時,我再拿起筆書寫。果然,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整,我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淺,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這時,雖然我的成績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卻又出現了問題。
我和一個相處得不錯的朋友鬧起了矛盾,彼此之間相互指責,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后來,因為不想再爭執下去,我主動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卻還是憤憤不平,不能釋懷。也許她也是如此,于是我們之間又進行了不約而同的“冷戰”。但是,她的家長一直在調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與我重歸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們之間的友誼,便趁著學習之余主動來找我互動。時間一長,我的心竟有些被觸動了,就要被她堅持不懈地關懷所感化,卻又礙于自己的面子,無法釋懷往事。這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如雪中送炭,幫助我去解決這塊心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選擇忘記我們之間的不悅,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們之間友誼的橋梁,態度非常的誠懇,若我還計較這件事、避之門外,不就顯得我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小人嗎?于是,我慢慢地主動與她多起了互動,并且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有說有笑,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我的心結也慢慢解開,踱步時如踩在云朵上輕松。
《論語》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國的藝術瑰寶,其中的語錄幫助我改正了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與為人處世的方法。讓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創和諧的社會環境;并且要掌握好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積極做準備,使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強大、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承擔起自己在國家中應盡的一份責任,成為國家棟梁,能夠強國盛國。這正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學生說“愛國”的強烈體現。
在《論語》這部經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壯成長,我要帶著我的中國夢、滿懷著希望地去成長,爭取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論語》,我的成長因你而精彩!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5
《論語》,記載的是孔子與他的學生的對話。它是一部對我們很重要,教我們如何做人,學習,是我們必讀的名著。論語里有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講出了做人的幾個道理和學習的方法,給予我們啟迪,也指引我們學習的方向,目標。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告訴了我們要孝敬父母,盡孝的方法。說明了做人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許許多多,說都說不完。人只要按照《論語》里所要求的,做到其中的一點就比許多人好多了。
總之,《論語》記載了仁,孝,信等道德范疇,是我們須認真閱讀、學習的一部典籍。作為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也正正因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只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么評論。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向到清末,《論語》作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
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正因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正因《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于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并且其中的主角并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因此顯得十分自然。正是正因《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因此我們才就應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于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么的),必須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么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么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閑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閑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明白了他要表達什么。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家長寄語
解來得好一些。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么,我覺得就應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一樣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能夠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僅教會人們就應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因此被后人成為圣人,就是正因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是在注釋的幫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還不明白。公司寄語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明白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明白,個個都渴望明白。人們視明白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系心靈的橋梁。大家都期望人與人的相處就應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復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明白,恐怕是不可能吧。正因,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一樣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明白萬歲?
不被明白又有何妨。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6
最初接觸論語是中學的《論語十則》,當時只是死記硬背,了解一下字面意思。想象著古代學者搖頭晃腦讀書樣子,很是有趣。借著這次全校的機關培訓,今天再讀來與以前相比卻是另一番思考。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之一。一萬多字的作品,把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剛讀起來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都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簡短的語句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精華;簡短的語句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簡短的語句談論了教育教學、人生滄桑百態、君子、孝道等對后世影響巨大。
作為教師,首先關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學的觀點。孔子是位偉大的教育家,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鑒。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他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才能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來教導學生。當代學生的性格獨立,差異很大,我們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上,孔子提倡教學相長。《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及其眾弟子的對話,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提出批評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而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他從未對孔子提出疑問,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他有幫助的人。孔子還敢于承認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的啟發,表明孔子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的勇氣可嘉,精神可佩。而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實之不易。
在學習方面,《論語》對我們啟發也很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話。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虛心向別人學習,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廣結良師益友。
孔子講究孝道,孝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人們卻在褪色,經常會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卻無人盡孝。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納入法律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多對父母盡孝。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100多次談到君子,他強調的是一種人格的自我修養。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懷天下,而且能經常反思自己。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作為君子應該先去做然后再說要有言行的標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當今有些人每當有牽扯到個人利益時,經常互相漠視,甚至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稱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為什么當今全世界那么多的孔子學院,可見孔子思想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大師語中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別人,為成為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而努力奮斗。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7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三字經》中這樣概括“論語”——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這個“善”字中的精妙太多了。于丹是這樣來理解論語的精妙的:“《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于丹讀《論語》,她讀懂了圣人的智慧,也讀出了自己的見解。
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她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同時讓我們領略到有這樣一種智慧,那就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對自己工作和朋友的理智看待。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作為教師,假如我們能感受到這些,那我們的心中肯定會少許多怨言,肯定會是一名快樂而幸福的教師。于丹老師在書中提到“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系講透。”其實想想也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孩子有個別差異,大家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賢人只有七十二”,其余那些學生也是孔子這位千古圣人的缺憾,面對這些情況,我們老師就需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要“愛人”。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對學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個性特長,對發展慢的孩子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待,正確地引導,相信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轉變。
于丹老師說:“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子講求的是“恕”,是心靈上的一種平和。這一講給我心靈上極大的震撼,它像一劑良藥,清涼,讓我有一種直澈心肺的感覺,它告訴我應該如何去生活,如何對待自己。我知道了生活的方向之后才能給孩子們指引方向,才能幫助他們成人、成材。
作為一名小學的教師,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并用自己良好的素質去影響學生與家長。雖然家長對其子女的影響十分重要,但我們教師應該利用學校這個有力的教育陣地,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來改變學生的基本素質與學習方式。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有責任,首先提高自身的個人素質,做師德的表率,以師風、師魂,堅決抵制一切有悖師德的行為。用自己良好的師德,去感染和帶動周圍的教師,甚至學生與家長,做到一個教師就是一面旗幟。
“道不遠人,溫暖人心”這是于丹教授對《論語》這部偉大著作的評價,在這里我引用于丹教授的名言來表述我內心對《論語》所樹立精神的仰慕,同時對于丹教授可以以如此生動卻又不乏深刻哲理性的方式來對象我這樣的人進行思想上的洗禮表示尊重和感謝。我讀于丹,也讀出了于丹的智慧。于丹將《論語》中抽象精深的道理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俗事結合起來,讓讀者更深入理解接受論語,讓論語走下神壇,走下文壇,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讓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有了論語的提升而更健康、高雅。于丹用自己的智慧,將讓人敬畏的“論語”變得平易近人,于是《論語》由原本的灰色變成了有溫度的彩色,讓我們的普羅大眾溫暖的浸潤其中。
從由關照自己的心靈,去找到內心的安寧。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人內心要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淡定、從容!這的確是充滿智慧的一本人生啟迪書,看完這本書,才不難理解為什么她的這種學者風范,不僅影響了國學愛好者,更打動和挽救了許多彷徨于人生坎途中的人們孤寂無助的心靈。
以上這些是我讀了這本書后心靈產生的一些觸動,觸動著我不得不尋找自我的坐標,觸動著我尋求快樂的生活,觸動著我做淡定從容、心平氣和的教師。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8
《論語》是孔子和學生的對話錄,主要內容是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一名君子。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之別,并非是有沒有知識,而是有沒有高尚的品德、是否愛好學習,所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知識和道德并非是同步的。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涵蓋全社會;知識在舊社會只有少數人才能享有。有知識未必道德就高尚。孔子強調的是一個人要具備“禮”和“仁”。《論語》中孔子對君子的提法有幾十種,但“禮”和“仁”是君子的最高標準,所謂“克己復禮為仁”。孔子非常重視學習,要成為一名君子,就要學習。《論語》開篇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統計,《論語》全書有64個“學”字。可見孔子對學習的重視。孔子對于“學”有精辟的見解,我覺得有下列幾層意思:
一是強調學的重要性。孔子在兩處講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強調君子要學習,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篇》)。孔子問仲由,你聽過六種品德便有六種流弊嗎?仲由答沒有。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陽貨篇》)就是說,即使有好的品德,不學習,也會有很多弊端,就會變得愚蠢、無所適從、被人利用、勇而無謀、膽大妄為等。這里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君子要時時學習,“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對于學習,要“學如不及,尤恐失之”(《泰伯篇》)。不斷學習,生怕落后。而學習要有興趣,要自己樂于學,所以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篇》)。
二是論述了學與思的關系,要把學與思結合起來。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篇》)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受蒙蔽;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沒有理想、沒有信心。也就是說,學習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知識,而是要思考理解。這種學與思的關系,在今天的教學中仍然值得重視。教學不只是把已有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并能進一步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做到孔子講的“舉一隅而三隅反”。
三是論述了學與習的關系。《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字可以有兩種解釋:溫習、實習。這句話也可以有多種解釋。楊伯峻先生翻譯為“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實習它,不也高興嗎?”但還可以有另兩種解釋:一種是,學了常常溫習,不也很愉快嗎?另一種是,適當的時候學習,不是很愉快嗎?我想這幾種解釋都可以。總之,“學”要與“習”結合起來。學了要實習,要學以致用,踐行學到的知識;學了要常常溫習,所謂“溫故而知新”。就如我們讀《論語》,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我們今天的課程設計和教學也要遵循這種規律,許多知識是要反復學習的,做到溫故而知新。
四是論述了學與行的關系。學了要踐行,要化為行動。孔子常常教育弟子要敏于行慎于言,他說:“君子欲訥于言敏于行。”(《里仁篇》)就是說,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不是夸夸其談,而是要有實際行動。所以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又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篇》)。學習要實實在在,不圖虛名。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是顏回,可惜不幸早死了。他哀嘆,可惜現在沒有好學的人了!他還批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篇》)孔子認為,古人學習是為了自己修身,今人學習是裝飾自己,給別人看的。他要求弟子實事求是,不要華而不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知和行是哲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常常認為知難行易,其實行更難,許多人懂得道理,卻不去實行。一個有道德的人更重視他的行動。
孔子在《論語》中關于學習的精辟見解,我想仍是今天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
論語讀后感1500字 19
本學期我讀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這部包羅萬象,詮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經典作品,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
《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為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著,不失為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論語》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論語》教給了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讀《論語》,有許多收獲。
《論語》講學:
《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
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只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么,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
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后,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動力。
《論語》講孝:
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占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占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論語》講政:
政治,自古以來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占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于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為何,儒家的政道并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于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于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所以,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孔子第一次精辟地論述了啟發式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好學”、“樂學”。教師必須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特點進行全面而具體地分析,以發展的眼光區別對待。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應細致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社會背景等。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相應的崗位,讓每個學生真正地做班級的小主人,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上,老師應該看到學生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具體措施。有的學生或善于觀察,或長于記憶,或擅長思維。從思維類型上講,也有長于形象思維和善于邏輯推理之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因人而宜啟發誘導,針對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必須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0
我對《論語》很感興趣,就到《中華經典詩文誦讀》里去找,其中,找到了兩則關于學習的名言,讓我來說一句非常不錯的,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那是出自《論語。為政》中的句子,這句話言簡意賅,我是這樣理解的:學習態度要實事求是,不能一知半解,千篇一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懂道理的人,才是會進步的人。
我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人,對學習上的問題要認真領會,不能一知半解,對不懂的問題要虛心請教,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學有所長,才能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還要溫故而知新,每學一點知識,都要回顧一下,思考今天所問的問題,才能對明天的問題有所準備,復習今天的知識,才能引導自己對明天要學的知識去深刻理解,先為己師,才能為人師。這也是《論語。為政》中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所表達的含義。
這段時間,我們把《論語》這本書學完了。還記得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還寫著非常大氣的兩個字——論語。剛翻開書頁,就看到了人物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中國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師業,被中國人尊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俗話說: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管仲……
再看一看曾經作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話: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耶?”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無違”二字,很容易將孔子對孝的解釋誤解為盲從。其實,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發現,這里的“無違”講的是“無違禮”。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說到這里,應該把“聯系整體,聯系生活地把握”這個原則說得比較清楚了。下面該回到前面沒說完的話題上去。前面講到《論語》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點的特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應該再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作者:若木讀書。開初,認知淺薄,主要認為開篇章是孔子告誡讀者明白讀的意思,為什么讀?讀懂什么?也是為往后讀的最基本要求。并從本人職業角度分析“習”的含義,為會、能、技,會——初步掌握,能——才能,技——技術。通過每次學習,都有不同認知與收獲,最后能為一技之長。
也從三小句認為孔子更多告訴讀者應從別人角度思考問題,反思自己,不斷修行,從為自我心中“君子”,而“君子”為善待與包容別人,愛惜與寬恕自己。
后聽書友見解,大悟,孔子所言不僅對讀者要求,而面向大眾,從人發展三大階段設下三個高境界的總訓,并強調“人不知,而不慍”人之常情心理反應,但如何做到克制、善待萬物,最終超越自己的境界乃為君子。附:默予本為幽默、給予意思,但這為本人認知淺薄,以多保持沉默,向各位書友學習,對己肯定是一種收獲。
孔子說: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道,努力學習它,誓死保全它。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禍亂的國家。天下太平,就出來做工作;不太平,就隱居。政治清明,自己貧賤,是恥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有時候,我們會迷茫,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可能是對自己的三觀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們參考:
1.有一個堅定的信仰。去學習它、實踐它,捍衛它。在深入研究和對比之前,不要別人說哪個好,就信哪個,要自己去選擇和驗證。
2.居住在太平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個地方。
3.在清明之國,不努力以致貧賤,是個人的恥辱;在黑暗之國,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富貴,也是恥辱。
問一問我們自己,我們有一個讓我們堅定相信的道嗎?我們居住在什么地方?我們的貧賤和富貴是如何得來的?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學了知識經常復習或者使用,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所為嗎?
更深入一點其實學而時習之就是告訴我們說遇到問題了該怎么辦?我們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遇到問題,第一種是不學習,第二種是已經開始學習的人,如何去應用和內化呢?很多人學習了短期看不到理想的結果,會誤以為學習沒用,學習無法改變生活,因此會感到焦慮。其實這種焦慮來源于內心,說白了還是想走捷徑。似乎“我看了一本書,就會立刻變得不一樣”,而孔夫子告訴我們,不要那么著急追求結果,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我們與他人合作時要培養開放的心態,這是一種不斷進步的人生態度。最后一句講的是我們修為的境界。如果連起來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人生中面對困難,面對變化,以及面對他人不理解時的應對方法。應對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樂!梁漱溟先生曾說,孔子之樂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勁,不必說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戰。孔子認為“不亦樂乎”,這種快樂是油然而生的。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家庭中是很好的成員,在工作崗位上是非常好的員工,尊敬領導,做事靠譜,與同事溝通順暢,這樣的人去做亂的可能性就很小。在我們今天,作亂可以指做出背信棄義的事。君子務本,指君子做事一定要抓住根本。什么是根本?根本就是孝弟,是家庭倫理。當一個人能夠抓住家庭倫理的時候,本立而道生。何為本?人最應該抓住的根本是孝弟—先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需要面對兩種關系,一種是和父母的關系,一種是和其他人的關系。而你與其他人的關系,其實也是與父母關系的投射。一個人如果跟父母,兄弟的關系處不好,跟其他人的關系也會出現問題。“其為人也孝弟”是一件小事,接下來“而好犯上者”是一件大事,之后“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是一件更大的事。
其實告訴我們:我們行為的最終結果,是由我們初期的微小習慣積累而成的,這叫微習慣。如果我們每天能對自己的微習慣有一點點的改變,那么五年,十年之后將會收獲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而很多人卻沒有耐心去等待長期的結果,卻總期待短期回報。希望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就收獲一個巨大的變化。你下班之后是看電視還是學習,是陪孩子運動還是陪孩子學習,這些微小的習慣,在每天看來似乎差異不大,但五年到十年之后,兩種生活方式肯定迥然有異。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語言;小心你的`語言,它會變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
所以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遠大而虛無的目標,而是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做好。在家庭中,努力成為好父親,好丈夫,或好母親,好妻子。以此為基礎,你跟整個社會的關系便會逐漸理順,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如果花言巧語,油嘴滑舌,表情極其豐富,這種人八成不會太好。孔子不喜歡特別伶牙俐齒的人。他喜歡的是誠懇樸實,剛毅木訥。巧言令色,之所以鮮矣仁,就是因為過分了。所謂過猶不及,凡事一旦超過尺度,就缺乏真誠,它背后一定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目的。對一個人而言,保持真誠的生活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有話說話,無話靜坐。兩個人安靜地坐著,但不會覺得尷尬,這才是朋友相處的最佳境界。見面之后,大可不必為了套近乎而沒話找話,開一些低俗的玩笑,或者故意相互調侃,來顯得兩人之間有話聊。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2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若干學生的言語行事,一字一句都涵蓋了修己立人的人生哲理。古代先圣孔子一生節儉行事,視執政富貴為浮云,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治學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
全書分為二十個篇章,學而篇位居第一篇章,可見孔子對其弟子在求知學道這一方面教育尤為深刻。“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每個人從小即學習孔子所傳授的方法。只有及時溫習老師當天所講的功課,才能將所學知識真正吸收內化。也只有當習得的知識能為我所用時,我們才會領悟到學習的樂趣。
當代大學生也在不斷地求知,為了在將來就業時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于是在校期間拼命地刷題、考證。與其說他們在學習文化知識,不如說是在接受謀生技能的培訓罷了。而孔子求知的目標是什么,僅僅是為了謀生嗎?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應像器皿一樣,只有一定的用途。而現代社會的人們,學習知識只是為了可以有資本去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從而不斷滿足自身無止盡的欲望。殊不知,我們早已在前進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逐漸成為我們使用的工具的工具,也就是孔子口中的器皿。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不能僅僅是一個沒有內涵的軀殼,應該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致力于尋求生命的意義,從而提升自己生命的高度和寬度。而生命真正的意義,我想就是孔子所說的“修己以安人”吧。人首先要學習知識,學習古代先賢的思想來充實自己。現在很多人物質生活過得非常的富裕,可每天還是有很多的煩惱與不開心,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太過空虛。所以說,修己乃第一要務。只有徹底領悟圣賢思想之后,才會求得自身的心安,也不會被塵世的紛紛擾擾所困擾。當自身有一定的積淀之后,我們再通過自己的言行自然而然地影響身邊的人,這樣傳統文化也會得以傳播。
誠然,學習傳統文化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必須放下姿態,謙卑地去學習,并且找對正確的方法,挖掘先賢的言論所蘊含的大智慧。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乃孔子一生的治學追求,他對自己的每個學生都非常了解,對有些學生也作了相應的評論。在解答學生的疑問時,孔子總是以循循善誘的形式,給學生以啟發。至于最終的`答案,則讓學生自己去鉆研,去琢磨,這也就應了他的那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需要有孔子所講的刻苦鉆研的求學精神,要學會對平時所學內容多加思考,遇到疑惑而難以解決的問題再去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而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到那時,更應虛心學習孔子的教學方法。學會以一個引路人的身份,去啟發孩子自主地解決問題,提升他們獨立思考、舉一反三的能力。所以,不論你是什么樣的身份,不論你處于什么樣的階層,都應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學會放低自己的姿態,虛心向身邊的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們才會不斷地進步,才會不斷將生命提升到新的高度。
古人云,知行合一。如果我們只是學習表面淺層次的道理,那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做到孔子說的那樣,“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將它踐行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生活以誠相待,嚴格要求自身,一心求自身的進步,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別人。
風華正茂的我們,都胸懷遠大的抱負,還對未來的生活懷有最赤誠的期許。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面臨社會的各種考驗。趁現在還有大把的光陰,我們必須好好利用大學給我們提供的學習場地和學習資源,來拓寬自己的眼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我們不僅要學好專業文化知識,還要潛心研究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學習修己立人的智慧之學。每天反省自身是否有所收獲,有所進步。古人尚能做到每日三省自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何不也將它作為評價自身的一個準則,自己成長道路中的一面鏡子呢?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3
當我剛會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我的名字“思敬”是出自《論語》。當時我只是知道有《論語》這本書,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但也是因此,才使我對《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知識面的增大,在這個假期里我嘗試著通讀了《論語》,雖然過程有些吃力,但是我覺得自己感悟領會了其中的諸多哲理。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它歷經滄桑,流傳了2500多年,其中無一虛言、句句都落在實處,影響了世代中國人,像里邊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朝聞道,夕可死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等都傳遞了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處處充滿誘惑,容易迷失自我的今天,其中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更能使我們擺脫心靈困惑,修正我們的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
就拿“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話來說,孔子告訴我們:君子有九件要想到的事:看要想到明白,聽要想到清楚,神態要想到溫和,容貌要想到恭敬,言談要想到誠實,處事要想到盡心,疑難要想到詢問,憤怒要想到后患,見到名利要想到大義。它讓我明白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能夠思索其中的含義;君子與人相處,自己的顏色必須注意要溫和,容貌必須注意要謙恭;君子的言行必須忠實,辦事必須認真;說完話、辦完事要自我反省,檢討得失,有所疑惑就要請教他人,有憤怒之事要考慮后果,見到財富名利都要想到是否合乎大義。
如今,已經有近千個以孔子名字命名的傳授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孔子學院遍布在世界各地,作為中華經典文化所蘊含的智慧代表其思想哲理和名言警句早已傳遍世界各個角落。就像《朱子語類》所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和《論語》延續了兩千多年讀書人的夢,更是訴說了千年的理念,讓我們現代人仍然可以得到溫暖,去體悟經典的平凡智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曾經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說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圣與仁,那我怎么敢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說的。
在《論語》里對曾經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宏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于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贊許他的潔凈,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子的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著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通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于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得益非淺!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4
我讀過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后第一個感觸就是萬物歸一。
這是一個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萬古規律。綜觀人的一生,人這輩子,要么忙著生存,要么趕著去死。生命在逝水流年中悄然凋零,什么是看見的,什么是看不見的?大多數人都在為自己平凡而樸實的生活忙碌打拼,卻忘記適時停下休息欣賞自然之力與自然之美。人有追求與信仰,為實現自己理想進行能動性的創新與改進,以最大限度適應自身生存的環境,但或許就會漸漸迷失自我,迷失人的本性,做出愚蠢瘋狂幼稚傲大的可悲行為。從地球看我們生活的城市,很小;從銀河看地球,微小;從宇宙看銀河,微乎其微。而我們每一個個體,每個人,根本微不足道。可是還是有那么多的人在爭,在斗,為了無休止的利益,為了滿足與吞噬無限膨脹的欲望,在我們生存的小星球上拼命去捕捉原本并不屬于任何人的東西,我記得網絡上有一個簽名:天上的星星,為何象人群一樣擁擠,地上的人群,為何象天上的星星一樣疏遠?我想,這就可以用來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心態問題罷!簡言一句話,人,應該學會看透生命的.本質,看穿亙古廣漠,潮起潮落,看清事物潛在的規則與本質。
如果說把寰宇看得寬闊透明,那么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就應該看得坦然釋懷。四海之內皆朋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則是我的第二個感觸。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維簡單的一首詩十足勾畫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古人以人生得到一知己足以來形容人的一生要找到一個十分了解自己的人有多么困難。在今天,我們仍然也會以擁有一個和多個知己而感到自己人生存在的價值意義。可是,上帝總是帶有一絲幽默,他可以把人相隔千里之外,也可以讓人如親鄰一樣貼近。我們總是期望別人有多么了解自己,然后便有了被充分了解后的感嘆,然而事實上沒有誰能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有認清自己,才會更好去了解他人。否則就會做出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產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地球更象一個小的村落,只要有足夠的旅費,每個人都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當然,如果可能,我們也可以認識任何一個在從前想都不可能想過未曾謀面的家伙,我們所生存的環境被無限地擴大與擴展。而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也因此該得到闊延和釋放,古人所云比較封閉的交友概念現在也已經絕跡,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
與人產生爭執和爭吵再所難免,因為我們的頭腦中存在成千上萬個不同的idea,因此人與人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模式并不相同,對待同樣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和反應程度也不盡相同,于是偏差和誤解便產生。對待這種事情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處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直率去對待所有的問題,我們想讓別人了解和理解我們真正不被歪曲的想法,那么我們就要學會用最簡明最直接的說話方式去將我們的想法陳述給對方去聽。可惜的是,許多人并不愿將他們的直率使用到應該使用的地方,因為我們都很自我,都很主觀。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這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過于自我,過于固執,固執得乃至無法放下偏執。這就嚴重得多了,回頭想想,我們連宇宙都可被認識,那么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頭腦中的idea真實地放映在對方面前呢?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到。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也許無法做到最好,但我們起碼可以用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我們的朋友,家人,愛人和我們所認識的一切善良的人們。孔老夫子說幫人錦上添花不如幫人雪中送碳,能及時帶給別人最迫切的需求,那是我們道義上的責任。
我相信人本善良,只是在成長中受到了種種誘惑吸引,自己定力不夠才漸漸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在人間。把握住內心的尺碼,不論外在怎樣,我本善良。希望自己在學習過此書后能用更高一層的心境和態度來釋懷面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那才是我最終學習此書的目的。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5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訂的《論語》中保存,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璀璨的寶石。現如今在全國上下掀起了再學國學經典的熱潮,當然,《論語》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孔子的思想的影響力使我們不容忽視。雖經千年,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諧思想、仁者愛人的思想以及君子等各方面的思想不僅對古代的中國還是現代社會,乃至是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論語》中對于學習的看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為文也。”(公冶長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中人之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語上也。”
(雍也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學而不及,有恐失也。”(泰伯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篇)“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有教無類。”(衛靈公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篇)孔子的學習思想分析要結合他所處時代背景來看。他之所以被成為偉大的教育家,一方面是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同時他還認為學習要“時習之”、“不恥下問”,也就是說學習者對于學習的態度要端正。雖然“有教無類”的概念現在的.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在孔子那個時代被提出則成了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孔子對人十分謙遜,相傳孔子曾拜比自己小的學者為師,而孔子的弟子顏淵的年紀也比孔子大許多,可見,孔子對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理解并沒有局限于時代,這一點十分不易。
孔子站在岸邊感嘆時間如流水般飛快逝去,告誡自己和弟子們要珍惜時間學習。同時,他認為學習應當處于一種樂知的狀態才會是學習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一點猶如現代社會所提出的要培養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一樣,很有先見之明。并非每個人都是“生而知之”,孔子總結自己可以取得成就的經驗就在于“敏而好學”,借此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應當努力勤奮。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其“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足可見孔子對于學習者的嚴格要求。此外,孔子對不同的學生所教授的內容也不一樣,即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比如說,子張和顏淵在問到孔子關于“仁”的問題時,孔子就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還認為詩、樂對人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彌之事父,遠之事君;多事魚鳥獸草木之名。”等,在當代,我們又一次掀起了學習國學的熱潮,同樣是認識到它們是我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其教化作用仍有一定的意義所在。
其次,再來看看孔子對于君子的看法。“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篇)“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生,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欲訥言而敏于行。”(里仁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篇)“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篇)“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有九思: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6
《論語》,顧名思義,就是議論的話,當然了,準確的解釋是,孔子師徒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錄。前段時間在補習班學習了幾個月的《論語》,如今,就寫篇文章來展現一下我的學習成果,也能體現出老師的教學成果嘛!呵呵!
古人常說,文如其人。那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作者吧。據我所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作為大教育家的他,招弟子從不問出身貴賤與家境貧富,主張“有教無類”。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是“溫故知新”。學習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行了,不羅嗦了,切入主題啊。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漢武帝也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論語》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你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內容嗎?好吧,Let’s go!
老師常跟我們說“學而不厭”,其實,它就出自于孔子之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侮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謙虛如此。他勤學終身,終有所成,不正告訴我們,只要你勤奮學習永不滿足就能把學習搞上去。我們班的桂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不滿足于自己的學業(其實我認為已非常好),不斷向上,我很佩服她,每次我與她搶第一名的寶座,總是失望而歸,懊惱不已的我決定從今以后向她學習,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我還不信這個邪兒了!
不過,學習主要是你要有興趣。“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音樂的癡迷程度,如果我們學習也能這樣,那不就什么都好說了嗎?可我們生活中缺乏的不就是這種興趣嗎?我們班很多同學那叫一個“瘋”呀!中午回家與晚自習出去吃飯的.那點時間,都和網絡約會去了,有的竟還跑到網吧去上網。我無語!如果他們能把這點癡迷轉到學習上,那成績一定名列前茅!該轉變一下癡迷的方向了,我的同學們!
學習搞上去,還要注重學習方法。在《為政》篇里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不學習就會空無所得。所以,我們在學習中,即要學習,也要思考。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從前作文寫不好,喜歡從作文書中硬搬一些好詞好句,爸爸總是說我沒有多少真情實感,我很苦惱。后來,經過漫長的讀書生涯,我終于明白了,別人文章中的各種句型、結構都是由作者情感表達需要而定的。從此以后,我讀書時就會思考一下,我的文章可不可以摻雜這種句子?如果我也這樣寫,應該刪改哪里?讀的越多,思考的也就越多,雖然我的文章還沒有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舉一反三。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如果提示學生一個方面,而他想不出另一方面,就不教他了。孔子最不喜歡什么樣的弟子?學習這一則,你便會明白,孔子不喜歡不會舉一反三的人。你想讓孔子討厭嗎?不想就快學吧!
前文大多談到學習,可學習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志向、目標。孔子說:“匹夫不可奪志也。”連普通人都不想沒有志向、隨意改變志向,難道你連普通人都不如嗎?一個人如果有理想,有抱負,卻又因為衣食不好而羞恥的人,孔子認為不值得與他談論:“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未足與議也。”孔子還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才開始發憤讀書,而他最終有那么高的成就,說明我們發憤還為時未晚。只要肯“不恥下問”“勤勉于學”,我們也可能成為下一代的“孔子”。加油啊,同學們!
我們知道,《論語》中記錄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話,卻那么富有哲理,說明他是一個思想者。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說了很多話,可是有多少有意義的話呢?我們是否應該向孔子一樣,做一個思想者呢?有一句話說的好:“我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讓我們與《論語》同行,厚重我們的生命!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7
《論語》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所記錄孔子的思想對于教學非常重要。難怪有前賢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作為教師,出于職業的敏感,我對學習方面的內容尤其感興趣,讀后更是感觸頗多。
孔子以他的親身經歷用簡潔的語言闡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又“朝聞道,夕死可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不斷創新,思想越來越成熟。又如他自己所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直到晚年,還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博學多能,仍堅持終身學習,不愧為其弟子之師表。他的弟子評價他“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可見他是終生學習的楷模,這就是我們要向孔子汲取的精華之一。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是我們的大多學生仍然有這樣的通病,缺乏大膽地創新。孔子倡導“當仁不讓于師。”“學,思,行。”“學無長師。”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可見他是如此大度,寄希望于他的學生向他的挑戰,超越他。有一次子夏與孔子討論對《詩》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幾句的理解,孔子說了“繪事后素”,而子夏則說出了自己的感悟“禮后乎”,孔子認為子夏的見解有獨到之處,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啟發,便贊揚道:“起予者商也。”此記載說明,孔子總是與學生一起相互切磋,讓他們自由地發表各自的不同見解。這種以討論為主的教學形式體現了師生平等的教學民主精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積極主動的創造精神。而且,孔子還善于營造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他淡化師生年齡差異,老師與學生平起平坐,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并且能激發學生的發言興趣,營造平和寬松的討論氛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中,他絲毫沒有老師的架子,而是坐在學生中間,與他們共同探討問題。“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努力打消學生的心理顧慮,消除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謹,積極鼓勵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然后首先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一句話就激起了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從而創設了談話情境。子路 “率爾而對”,“夫子哂之”,曾皙后來問起,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說話一點都不謙虛,孔子雖然不滿意,但是沒有立即批評他,只是是微微一“哂”,既不讓子路難堪,又小小地挫了一下他的銳氣,可謂處理得恰到好處。而如今我們正在苦苦追求創設的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居然早已被兩千年前的'孔子超前實現,真不愧為一代圣人。
孔子對學生的教誨不是盲目性的,灌輸式的。而是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據學生不同的思想、個性、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育,做到因勢利導,避免一刀切。正因為孔子實施了“以人為本”的因材施教,他的三千弟子中才會出現“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是人才輩出,怎不叫兩千多年后的我們汗顏?孔子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說出了“有教無類”的至理名言。孔子私學的規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三千弟子來自齊、魯、宋、衛、秦、晉、吳、楚等諸侯國,地區廣泛,學生出身五花八門,成份各異。
《論語》第一章《學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站在現代教育者的角度,讀著論語,參照自己,認真反思,孔子留給我們的智慧遠遠不止這些,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仍然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此時,工作累,家務忙,活動多,怎一個累字了得?這些借口都顯得如此蒼白。靜靜地讀《論語》箴言,品人生真諦,不斷反省自己,細細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去采摘教育之樹結出的豐碩之果。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8
想去讀辜鴻銘的譯作,是在讀了幾篇民國時期的野史散文之后。 這世間多是錦上添花,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美麗故事。在讀到辜先生的生平時,總有種孤膽英雄的落寞,讓人不禁想去讀一讀這樣的人,一旦付諸筆端,又是何種傳奇演繹。
這個出生在清朝末期,恰逢改革浪潮疊起,處處都在宣揚西方的月亮更圓的時代,人人都以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而自豪的年代,這一位能說9國語言,學貫中西的“清末怪杰”卻逆著時代的車輪,逆向行駛。說起辜鴻銘,留給國人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那條拖在他腦后的長辮子了。北大的學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譏:"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
辜鴻銘(1857.7.18-1928.4.30),字湯生,號立誠,自稱慵人、東西南北人,又別署為漢濱讀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縣, 生于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獲甚巨;并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這回,我讀的是他的英譯論語。以我而今的英文水平來看,這本《論語》的翻譯水平我難望項背,也不敢評價。打動我的恰恰是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文化的強大自信和從容,他不慌不忙地在兩種文化中切換,認真地向世界宣揚著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在他的筆下不再是頑固不化,而是處處透著一種文化驕傲感。
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 含義: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于某一方面。 英譯: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k. 中文的表達即使翻譯成現代文,也是滿滿的酸腐味,這也是我一直買了論語但很難靜下心里通讀的很大一個原因。孔子在這句話以后還有類似的'表達,大概意思是我既然是一個君子,我貴在我的品行上,而不在于我能去趕個馬車或是能拿個刀。孔子是不屑于成為一個販夫走卒的,他有更高的政治理想,在中文里,器指的是工具。中國的士大夫不愿意才能單一。所以在我們的古代的貴族教養上,琴棋書畫,達則兼濟,窮則獨善。都表達了一位君子應該有的為人處世。
但這點對于追求平權和自由的西方人可能是難以理解的,西方人特別是美式教育一直教給我們的是,人人生而平等,工作不分貴踐。西方文化里是把政客比喻成一條蛇。所以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士大夫對于政治生涯的追求。辜的翻譯版本里直接引入了西方對于器的另一種表達方法,機器。我們即使在現代的日常語言表達中,也會有諸如此類的表達,賺錢機器啊,工作機器啊。這就是純引入西式表達方式的一個應用。而辜在這種表達后,又加了一個定語從句后置:不僅僅限于一個工種。西方的機器很多時候是指流水線上的,單線僅能執行一項工作任務。而人的悲哀在于,在為了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年輕人不斷地投入到就業市場上,長年累月僅會單項操作的產業工人,時刻有被替換的風險。
這種觀點,即使是對于生活在2018年的我們,仍然透著生機和活力。我們一直在討論著,本科教育應該著重于人格和精神文化的養育;我們在強調著,這個社會一直在淘汰著不會跟著時代進步的人。而這些話,早在100多年前,這個拖大辮子的晚清時代的老頑固,已經在他的譯文中進行了討論。
這種無痕跡的中西文化切換在辜的譯作中處處可見。做翻譯不應該僅限于文字的轉換,更多的是對于文化本身的思考。我們做個這個文化的中間人,更希望成為一座橋,直抵人的心靈。
論語讀后感1500字 29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系。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里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么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于《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于我殯。”后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系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后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后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于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0
予觀《論語》,略有所悟,抒感于懷。
今之眾人,皆以污為丑也。河中之物,盡經百日風霜雪雨侵凌,然不為所動,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蝕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況人乎?孔子嘗云:“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凡今之眾人欲靜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異己,于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為之事,不輕諾。凡數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執意親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后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謹言慎行,去污近潔,方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蘇軾之友,于其見謗辱下之獄之際,訪獄而諫書于上者,屈指可數,然懼受遷而敝之者謂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書誹謗于上,譬如沈括,且不言為坡之密友,竟與坡與之離別所贈以為念之辭謗己軾譏諷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圖報罷矣,卻借潮風將恩公推于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安能與之為伍?假孔圣人之言:“唯小人難養也!”古之訓誡,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污,而后則潔其身。是為君子,必將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檜謗岳飛者,今有華人學者辱李鴻章謂之辱國己為國之奸者,皆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當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毀于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憂,也嘗有古今君王,為己一席之位,大舉討伐,于百姓之命于不顧,此雖為一國之君,吾亦謂之小人也!小人雖小,然其力大無窮。如若今之眾人皆以私心面試,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謂之焚他人并已于無形也!此類人物,終其一生活于痛苦之中,雖有所樂而不可謂之樂也。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為誡,結其身旁。
身已潔,還需更其咎。孔子曾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為人,有錯是必然,然錯而不能改之,無必為之愚也,然將錯就錯,終毀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雖歷經磨難,或受盡肌腐之痛,但能磨練心志,脫胎換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樂而不為也?
更其咎,撥開云霧便可見藍天。我曾求解于人:“曷以人活于世為痛而必活之?”眾人皆謂余曰:“生之求為求樂,雖苦,但也樂!”然余不解,吾也曾求于書,書中有言:“是為活,為其本也,而非為外物也!”余亦不解,吾曾想,世間百態,雖是世殊事異,但性相近,可否有人如我這般惘然?然正有也!覺察人生而為累,于萬物浮沉間時起時落,終歸塵土,便益惘,不知生之為何?故每每受挫,不知焉置身心,于周遭之事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積月累,這是埋怨重重,求生無念,但求一死,以解今生之痛,忽一日偶的一句:“不有博異者呼?為之,猶賢乎已!”頓時大徹大悟,命也,揮之即來,霍之即去,生于塵土,末于江海,其生之本于死也!一生一世,往復紅塵,繁華虛榮咸渡但求不枉今世,走得坦然。故而積怨愈深則求生之念愈深也!方得知:人生本無意蘊,索知一切,皆人附也!若欲究察人生之道,必得于知其不可處而為之;若欲求生無所惑,不若孔圣之行,也必得,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修行數年,便可得也,孔子方四十而不惑,更且常人乎,唯有耐心等待,方得始終,唯有搏擊,方能撥開云霧,打開心靈之窗擁抱藍天。
雖去污,潔身、更咎、撥霧,然不能成仁,俟此四大污、侮、誤、霧皆空,仁可全矣!余深感于懷,抒發其想,然執念之深,不能出也!余生不求能看破紅塵,做個瀟灑之人,但求身臨絕境時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安然。不求前程似錦,但求花開花落我都在為夢想而奮斗,不求家財萬貫,但求在臨時之際可無欲無求。
生而為人,本在為人,為人而活方為人之本性,人生本困乏無味,因為愛人,乃賦予生的意義,愿今之眾人能真認自己的'錯,莫論他人非,并非施惡會生其害,唯因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浮華塵世萬物皆有盡時,若能聞名于世,也是一種重生。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1
在學習教育學課程內容的第一天起,我便心存疑問“教育是什么?”有的人說教育是傳授知識,有的人說教育是使人進步,有的人說教育是使人睿智。也許他們說的都對,但這依舊無法滿足我對教育是什么的好奇,通過《論語》的閱讀,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細細品讀論語,我們不難發現,孔子所說的“學”并不僅僅是指學習知識或者高超的技能,而是指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意思是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然后說出來。孔子在此處的這番言論,意在教育子貢,說得再好都不如做得好更讓人信服。回到教育上也是一樣的,一門心思只學習知識與技能,而不想著如何讓自己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服務于自己,服務于社會,只會成為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的書呆子。一個國家的教育目的一是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二要符合人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應是上述兩種需要與可能的有機統一。教育是首先通過培養人進而服務于社會的,國家與社會需要的絕不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是具有實干精神敢于付諸行動的人。荀子曾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只有能說能干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教育正是要培養這樣不僅具有知識與技能,更具有獨立思考及動手能力的人才。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意思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如果對知識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去思考,那么這樣的學習毫無意義。因為這些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不加以利用,不加以思考,用不了多久就會從大腦中遺忘。我聽過許多這樣的例子,畢業以后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用不了幾年就把大學學的知識遺忘殆盡了,那么辛辛苦苦的四年學習生涯意義何在?享譽全球的教育學家耶魯大學的前校長理查德萊文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后,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大學教育最大的失敗。在他看來,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并為其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孔子與理查德萊文跨越了時間的洪流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教育中思考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大學生通過四年的大學教育,我所要學會的正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技能也許會生疏,知識也許會遺忘,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會伴隨我的一生,使我學習新的知識,領悟新的技能,增長智慧,不斷進步。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的意思是不去培養品德,不去講習學問,聽到義在那里卻不能去追隨,有缺點而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教育是為了讓人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讀整部《論語》之后,你會發現孔子強調的是“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孝、梯、信、愛眾、親仁”都是在做人做事,只有懂得做人之后,才去學習知識。子夏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在當今社會風氣每況愈下,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不良風氣逐漸滋生且愈演愈烈。社會誠信缺失,炫富拜金現象屢見不鮮,社會冷漠心理刺痛人的神經,很難說與如今的教育方式中道德品格方面的教育的敷衍態度沒有關系。我們的學校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卻往往忽略了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養成,以致于有些學生對生命、對世事愈來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教育是對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否則,擁有的知識愈多,對他人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真正的教育絕不應該缺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情懷的培養,一個接受完良好教育的人,應該是一名孝順父母,誠信守諾,常懷仁義之心,樂于助人,尊重他人的人。
《論語》是我國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其中所蘊含的智慧、教育思想、教育原則需要我們細細品讀。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2
于丹的《論語心得》這本書用許多淺顯的故事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則。她在《論語心得》中闡明:《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這是于丹教授給我們講述《論語》的精華之一,她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對待我們的生活中的那些缺憾和不完美。人首先要正確面對那些缺憾和不完美,要在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苦痛。生活不完美而有缺憾,工作不如意而有心酸,這似乎是每個人都曾遇到過的。但是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處理的辦法不同,與其在那里苦苦的怨天尤人,還不如坦然的正確面對。敢于正視和承認那些不完美的現實,敢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彌補那些不足之處,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抱怨。一個人有了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他的內心會變的仁厚,寬和,所以便會忽略很多的小事和細節,不再患得患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內心安靜,釋然。
“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那么什么樣的朋友才時真正的好朋友呢?于丹教授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那么論語中倡導我們交什么樣的朋友呢?很簡單,孔子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是第一種好朋友,就是說我們交朋友為人要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人格魅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有自己的思想,頂天立地,才是一種好朋友。因為他的人格魅力可以影響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猶豫的時候給你做出抉擇,可以在你失落的時候給你勇氣,他是能夠減少你的痛苦而延長你的快樂的人。友諒是第二種好朋友,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寬容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能夠衡量一個人氣度的標準。
生活中,能夠感動別人的不僅僅是金錢和眼淚,寬容也同樣能夠讓人釋懷。懂得寬容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懂得寬容的人是懂得珍惜的人。所以說有一個寬容的朋友不僅相互之間能夠融洽相處,他還能夠感化和改變我們處事方式和不良習氣。友多聞是第三種好朋友,就是說這種朋友能夠旁征博引,見多識廣。選擇一種朋友意味著選擇一種生活,選擇一種朋友意味著選擇一種人生,而選擇一種朋友首先要看我們站在怎樣的一個人生坐標和天平上。
見多識廣的朋友能夠賦予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常識,能夠告訴我們許多不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一起探討人生,一起切磋技藝,一起品味生活。當你在生活中彷徨失落的時候,朋友能夠幫助你做出最終的抉擇;當你在工作中遇到疑惑與不懂得時候,朋友能夠給你最終參考的答案。所以說結交一個見多識廣的朋友就像打開百度搜索一樣,我們總能從他的.人生字典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這即是孔子所說的三種好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修身”是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而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不是苦悶的心態,而是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好好的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成為一個充滿陽光與快樂的人,擁有一顆感恩與快樂的心,像一縷陽光一樣去溫暖和照亮別人。快樂的面對生活,面對家人,面對社會,讓別人能夠在自己的感召下獲得生活的生機與慰藉。“先天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責任,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這大概是《論語》給我們最大的經驗和借鑒。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用淺顯的文字和簡約的語言點出了人生之道,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坐標,學會在生活中一一的去踐行。學習《論語心得》最大的收獲還在于凈化了心靈,調整了心態,使我們懂得用最樸素的情懷去感受快樂,感受生活。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3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說里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說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08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當時,我大聲地跟著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著小小聲的背。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嘗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于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后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么發達的社會都那么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論語》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我們都耳熟能詳,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使我受益很深,下面是我在這次學習中的幾點感觸:
首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個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夠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論語》告訴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也許一個不經意的點化會改變你的心態,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干好了,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其次,如何做人做事。《論語》說出了作為一個社會,作為一個團體,都要為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而服務。所以論語適合于各種群體和個人,論語可以作為每個人的枕邊書來讀。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出了我們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老操心別人的事,在一個單位,每一個員工都像是汽車中的一個小零件,如果本該是車胎上的零件卻安在方向盤上面,那么這個汽車就有啟動不了或出車禍的危險,礦也一樣,員工就像那一個個小螺絲釘,只有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把工作做好,一個企業才能像安全行駛在道路上的汽車一樣,平穩快速的發展。
再次,做人要“兩厚”。一是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實、善良真誠,這樣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歡迎。正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做人要厚積薄發。做人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半瓶水逛蕩,有了充足的底氣后才知道分寸、才知道謙虛。
有才還應有德,學習《論語》,學習經典,就是蕩滌我們的思想浮塵,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一切從修身立德開始,忠誠于企業,忠誠于崗位,達到敬事而信的高度。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世間充滿了誘惑,有時候,僅僅靠人自身的意志做抵抗是不夠的。由于“病毒”無孔不入,所以必須經常性地給自己打“預防針”,并且應隨著“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其實,大多數人缺少的也正是這種自我省察和約束精神。
張瀚初任御史的時候,有一次,他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給張瀚講了一個乘轎見聞,說他某一天乘轎進城辦事時,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有一個轎夫剛好穿了雙新鞋,他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循著干凈的路面走,后來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后總結說:“處身立事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錯誤,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會有所顧忌了。所以,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
這一點對我們是很有必要的。學習生活中,經常性地檢省自己的言行,并及時作出調整和約束,是少犯和不犯錯誤的關鍵所在。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將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好優良的“軟裝備”,凡事皆可善始善終。
“人的生活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痛苦是成熟的催化劑,它能使堅強的人更加堅強,懦弱的人更加懦弱。放眼天下那些英雄人物,沒有一個不是歷經坎坷,嘗盡人世間的滄桑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會發現沒有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挫折和逆境,當逆境降臨到你身上時,用怎樣的一種心態去對待它,則成了人生的重要契機。
那些平凡的人,總是祈盼一生都能平平順順,一旦遇到逆境,他們便表出脆弱的天性,或者聽從逆境的擺布,任年華與時光如水東流,或者不敢面對逆境,逃避困境,為尋求暫時的平安而做無謂的犧牲,聽任逆境的宰割與剝奪,這種人是生活的loser,逆境的犧牲品。但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里為他們的損失而哀嘆,而是去尋找辦法來彌補損失。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不要再怨聲載道,調整好心態,勇敢地面對現在和未來。要知道,悔恨過去,只會損害眼前的生活,不要讓“打翻的牛奶”潮濕了我們的心情。
記住,正是逆境將卓越與平凡鮮明的區分開來,使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從混沌的世俗中脫穎而出。所以,要想活得“不平凡”,就要正視逆境并盡最大的.努力去戰勝困難。
除了學會自省,堅強,我們還要學會愛別人。
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還有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他們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要把愛賦予他們,與他們共同分享快樂,承擔煩惱,只有愛他們,我們的心里才會充滿陽光,在我們付出愛心的同時,也就收獲了人世間最美好的真情。對那些與你擦肩而過的人,我們也要心存善意,在他們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報以真誠的微笑。
一個歸來的美國士兵從舊金山打電話給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而且要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當然好呀!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他的。”
不過兒子又說:“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只有一條胳膊和一條腿,他無家可歸,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很遺憾,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
“不要,爸媽,我要他和我們住在一起!”
父親又接著說 :“兒子,他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時兒子掛上了電話。
一個月后,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警方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墜樓身亡,而且已排除他殺的可能。當他們傷心地趕去舊金山確認時,發現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只有一條胳膊和一條腿。
這個故事令我非常痛心,究竟是誰釀成的慘劇,難以解釋。學會愛別人吧!只有學會愛他人,我們才能摘到友誼的豐碩果實,才能嘗到親情的佳釀,才能在旁人的簇擁下登上理想的巔峰。其實,付出永遠比索取快樂。
真正做到這三點,你會發現,人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5
《論語》我熟悉,于丹對于我卻很陌生。但是《論語》心得這本書使她進入了我的視線,直至成為我所敬佩的人之一。而我也很幸運地能夠在這樣一位師范大學教授、古代文學碩士的帶領下去發現《論語》的真諦,讓古圣先賢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一個平淡的假期。
本來以為這樣一本解讀典籍的書應該是以一種說教的語氣,用很多晦澀難懂的字句來向我們闡述大道理。我開始甚至懷疑我能不能看懂這本書,能不能理解幾千年前人類留下的精神財富。但是當我翻開這本《論語》心得,疑慮便煙消云散了。正如于丹常說的,《論語》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他自己的解說也帶給我一種簡單而貼近心扉的感受。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在的許多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他們的成就。看《論語》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為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有些也許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對于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釘子的寓言我記憶猶新。在我們這個年齡,常常由于一時沖動而說出一些不經過大腦的話來,傷害了身邊的人還渾然不自知。但是現在于丹提醒了我們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因為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籬笆上也留下了洞,不會復原了。現在我一想起這句話就不覺心驚,好像忽然發現自己做過那么多留下悔恨的事情,只愿今后不會再這樣不謹慎地處世了。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總是放不下,怨恨一時難以消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它呢?然后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看了這段話,我頓時明白了為什么自己會因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開心,原來是自己放大了傷痛而已。一個“恕”字可以使自己擁有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為呢?
全部讀完這本《論語》心得后,我覺得貫穿全書的思想就是注重心靈。那個有抑郁癥的喜劇演員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現代人很大的啟示。在紛繁的社會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們,在職業角色的外衣下,我們還有多少空間留給心靈呢?為什么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生活得不夠歡欣,不夠幸福?那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總是看物質太多,看心靈太少。這大概是這本書最觸動我的一部分。我開始試著拋開與物質的糾纏,聽一聽心的聲音,按照最真實的想法去行事,體驗真正的快樂。那句話已深深烙在我心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同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這一刻,《論語》之于我的意義,我對《論語》的看法已經徹底改變。它不再僅僅是“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熟悉詞句的出處,而是我今后人生的心靈導師。以前我看《論語》是萬萬全全地把它當作文學作品來對待的,雖然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認為只有在那個民風淳樸,物資匱乏的古代才適用,而對于我所處的這個人心不古的時代的意義并不大。可是于丹卻游刃有余地將這部《論語》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發現這本語錄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引導幫助我們。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他就適用于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一件事。而我們這些中國人,更應該為了血液里流動著儒家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我想以序言里的一段話來結束:正因為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才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為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著品味,而多彩保證了活力。這也就是和諧。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6
在初中的學習中,我已經初步接觸到論語:我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讀懂了孔子謙虛的態度;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認識了孔子的實事求是;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到了孔子的樂觀…
今天,當我重新手捧論語開始翻閱它時,讀到的又是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點到為止的應答。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領悟和感受。我從《論語》中認識的是一個誨人不倦、多才多藝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迂闊率性的孔子,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常見癌癥,周游列國的他據說一生有三千弟子。他對學生在教育方面的教導很多都是值得學習的。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抱以不滿足的心態。孔子以好學著稱,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子與人歌兒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這體現的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態度。孔子尚能虛心地請教別人,把歌重復唱一遍,自己認真地去學習,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更加要隨時隨地向別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要為了面子而羞于向別人請教。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柳州分類信息網: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班,這個50多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健將、象棋大師、書法好手,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山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一個長久、艱苦的過程,"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孔子在此勉勵冉求知難而進,這樣才能得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是孔子的思想。迎難而上,無所畏懼,積極地接受挫折和困難,把挫折和困難當作磨礪自己的機會。在困難中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正如孔子所說的"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方法和經驗。
"因材施教"恐怕是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特點。子路問:"聞斯行諸?"在這個問題前,孔子對于冉求和仲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冉求辦事猶豫畏縮,要多多鼓勵他;仲由膽大過人,要抑制約束他。在孔子的弟子問"仁"的問題時,他對弟子們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孔子還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服務,但是如今,有些教師不去研究自己所面對的學生,他們以為了解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了解學生的共性,課就能講好。人是有差異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樣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記因材施教式的教育,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最適合于他們的教育,這才是最大的公平。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愿意拿著十余條干肉為禮來見孔子的人,孔子都會樂意讓他接受教育。這一段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論語》對于為人處世也談到了不少觀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強加于別人生身上,這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讀完《論語》,我不只是單單認識了一個誨人不倦、多才多藝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迂闊率性的孔子,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更學習到了孔子內在的思想和精神。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7
《論語》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保留著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我作為一名教師,在仔細讀了《論語通譯》后,覺得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教育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為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征。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他的目的在于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對教育具有啟示意義的許多智慧精華,都還值得我們這些兩千多年后的教育工作者借鑒學習。
一、有教無類。孔子在幾千年前就說過:君子授學,有教無類。換成我們今天時髦的說法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說教育是不應該分對象的,不分老幼、不分貧富貴賤、不分聰明愚笨、不分善良罪惡,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什么人都教,這就是一個全民終身免費教育的概念。為什么要搞有教無類,是因為有教無類有好處。孔子搞有教無類的目的就是盡量多的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這就體現了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而由什么人來搞有教無類?孔子說了,是君子,君子也就是有道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由此可見,孔子自認自己是君子,也鼓勵別人都來做君子,都來搞有教無類;同時這也有教師素質要求方面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提高自己在道德思想和教學業務方面的素養。對此孔子提出了辦法:學而時習之,也就是說不斷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就是說虛心的向所有的人學習。通過這兩個辦法,老師的水平就不斷提高,就不會誤人子弟,至少不會一直誤人子弟。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通過《論語》我們可以發現,孔子提倡“仁者愛人”,所以他對所有的學生包括那些出身貧苦的學生都不歧視,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且孔子認為“后生可畏,湯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當仁,不讓于師”,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寬大的懷抱,同時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正因為孔子與他的弟子們之間有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孔子的教學態度是非常謙和民主的,經常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呼喚民主的社會里,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學民主化也同樣得到提倡。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熱情引導學生,肯定學生的正確方面,不輕易給學生傷害性或壓抑性批評,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境,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奮學習。
三、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子路問:“聽說人有困難,可以馬上伸出援手嗎?”子曰:“有父兄在的話,應先與他們商量該怎么做?” 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子曰:“好啊,馬上去做。” 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為什么呢?孔子開導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了解學生的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心理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今天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就應該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培養的目的。
在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論語》里處處輝映著中國早期教育心理學的思想火花,民主的色彩、睿智的目光、平等的問答;這種如師如友的互動教育方式,不正是我們當今的素質教育所努力追求的嗎。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8
最近閑來無事,拿出了高中時候買的一本《論語》翻看,突然發現隨著自己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論語》的認識又有了新的認識。
孔子的言行思想被弟子所記錄,著成《論語》,20篇文字鑄就了儒家的經典,融入了中華文化,也讓孔子成為萬世師表。全書滲透著孔子的思想,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都在圍繞著“仁”這一字進行闡述。孔子將“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恕”道是我理解的對“仁”的經典闡述之一。
和《論語》的初次接觸,和很多人一樣,是在初中的課本中,讀著當時覺得非常拗口的文言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時的自己因為年幼,體會不到論語中的奧妙,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將其死記硬背,放入腦中。一直到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看到《于丹論語心得》,翻開后看到于丹的精辟解釋,讓我對《論語》重燃興趣。自己買了一本《論語》,參考著《于丹論語心得》,讀了起來。若論《論語》中哪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無疑是《論語 衛靈公》中的孔子回答子貢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貢問孔子,人一生的修養之道能不能用一句話來進行概括?孔子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用這句話闡述著自己的“恕”之道,“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他人想。便是我們當今常說的“換位思考”、“同理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很多事情都是理所應當,這些理所應當讓我們越發的浮躁,迷失了自己的本心。這時不妨放下這一切,細心體會孔子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一人的索取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若索取者站在付出者的'角度,他的要求是否還會如此?若付出者站在索取者的角度,他的付出是否還會心存不甘?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眼下尷尬的醫患關系,愈發覺得孔子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華所在。因為我們血液中流淌著中華的文明,生活中遵循孔子“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在我身邊,經常會有醫生站在患者角度與我們溝通。在一次會診中,患者嚴重感染,我們建議患者使用效果好的高等級抗生素,在我們制定方案時,醫生卻在查詢藥品的價格,因為患者家庭條件一般,住院費已經讓家里不堪重負,希望有其他方案可以替代,當我們告知其他方案需要更多外科手段輔助時,醫生欣然的答應了,自己加強外科輔助治療以解決抗生素的缺陷,重要的是為患者節約了住院費用。患者康復后滿懷感激的送來錦旗,張貼感謝信,有的甚至和醫生成為了朋友。這樣的例子在醫院屢見不鮮。
在我的工作中有醫患彼此理解的溫馨,亦有互不理解的埋怨。一名門診患者,一早趕到醫院,近3個小時就診過程,和醫生接觸的時間卻不到一刻鐘,于是便心存不滿結束了一上午的門診。而作為醫生,早晨七點半到醫院,交班,查房,上門診。為避免誤診,大多數患者都要做詳細高效的檢查,查問患者情況要客觀準確,患者描述病情要簡明扼要,否則會耽誤后續患者的正常診療。中午十二點醫生疲憊不堪的結束了一上午快節奏高強度的門診工作。部分患者眼中的醫生“態度不好”,“說話不耐煩”,“不負責”;醫生眼中的部分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干擾了正常的診療秩序。
在工作中,醫生和患者嘗試換位思考,是否會讓我們的醫生更負責,更有耐心,態度更好?患者更配合,更理解,更支持醫生的工作?孔子“恕”道的思想是否能夠讓醫患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若你我做到,是否我們就能邁向孔子所講的“醫患大同”!
人們總希望和自己有關的事情是完美的,完美的生活,完美的朋友,完美的工作。這一個個完美的要求卻無形中違背了這個世界不完美的客觀現實,生活有遺憾,朋友有缺點,工作有壓力。當我們面對這一個個不完美時,翻開《論語》,傾聽孔子給子貢說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對生活和他人不再那么苛刻,如果我們換位思考,懷抱同理心,那么我們便可以陪伴這位老人,與他的思想和智慧在華夏文脈的傳承中繼續走下去。到那時你會發現生活充滿陽光,整個世界都變得寬廣,因為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換位思考,釋放自己,善待他人。
論語讀后感1500字 39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采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一個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倆人經常在一起參襌,打坐。有一天倆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后大笑,說:"我看你像攤牛糞。"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虧。回到家,蘇小妹對蘇軾說:"參襌的人最講究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你像尊佛,說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其實,我們想想,為什么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呢我想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兩人的心態不同。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往往會因為有成績差的學生而抱怨:為什么我這么倒霉,遇上這么一個學生,班級因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換一種心態,正是因為她學習有困難,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幫助她,如果每個人都很聰明,還用得上我嗎她的進步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樂地生活!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損矣。”——《論語.季氏》
最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于丹的講評著實讓我佩服,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大家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它讓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張我們交正直、誠實、知識面廣的朋友,而不贊同我們跟那些性情暴躁、優柔寡斷、心懷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決,在自己疑惑時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其實交什么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于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明辨的能力,是寬容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坐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鏡,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當自己因為方向而迷茫時,又可以及時為你指明方向。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0
前不久,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我之所以讀它,是因為它與《百家姓》、《孫子兵法》……書一起來到了我的手邊。
《論語》這本書分有20篇,其中,學而篇、為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等比較有名。有時候,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讀的。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甚至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由此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5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當了愛因斯坦的老師;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我還知道一個關于不恥下問的笑話:有一個人,官位很高,但學問不高,平日喜歡不懂裝懂。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見到桌上放著很多水果,他不認識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問人,就裝出內行的樣子連皮啃。只覺得又苦又澀,就對伙計說:“這饃饃還沒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人,才會遭到別人的冷嘲熱諷。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對這一方面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有完全讀完,但已從中受益匪淺。如果我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的滋味。
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多讀一些文言文,這樣,就能用更多的知識為我們的祖國盡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1
一本《論語》放在書架已有好幾年了,來到新的工作單位,也把它順手帶了過來置于床頭,雖然偶爾翻閱幾頁,卻也沒有讀完。今年寒假總算是完整的讀完了一遍,但總感覺只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而已,其中的好些道理還是參悟不透。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遼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現僅將本書中的孝道就與治學的部分談一下自己的一點淺顯的認識: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有些人們在這一方面卻在褪色,學習孝道并對學生對后人講述孝道是非常必要的,使自己也讓他人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意思是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父母唯其疾之憂。一個人如果能夠使他的父母只擔心他的疾病,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我個人的理解為,能夠在自己控制的范圍內的事情,盡最大努力的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除非是像生病這樣自己沒法控制的事情。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書中注釋為侍奉父母,難在時常保持和顏悅色!人子中年紀少的做事,年紀長的具備飲食,難道這就可以算得孝么!我對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些欠缺,單就色難一句,我認為一個人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有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雖是有些譏諷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讓人深思。這也讓我聯想到自己,父母年事還不是很高,還沒有到子女經常服侍的地步,但老人愛嘮叨,嘮叨多了就有些不耐煩了,其實想來老人的嘮叨就是一種愛的體現,我也應該尊重老人的嘮叨,和顏悅色地傾聽她的嘮叨。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人的孝,只是能養父母。但人們亦養犬馬。如果只養而不敬,則養父母跟養犬馬還有什么不同!充分體現了孔子提倡不僅能養更注重敬的思想。當然針對于我們來說,相信在這一方面都能做得很好。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會時常見到或聽到對老人養而不敬的事例,更有甚者既不養也不敬者。因此不僅我們自己要做到這一點,也要對我們的后代,對我們的學生傳輸對父母對祖父母等不僅要養更要敬的思想。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到遠處去游;如出游,必有一定得地方。社會發展到現在父母在不遠游是不大可能了,但游必有方還是很值得提倡的,必須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并且時常告知父母自己的情況,免得讓父母牽掛。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有時忙隔三五天忽視了沒有打電話回去,媽媽準會打來電話詢問情況。放假回到家中,晚上有時出去玩耍,無論回家多晚,遠遠就能望見家中的燈光,父親總是坐在桌前喝著茶水等我們回來才睡,多次說他卻總是這樣。有一次,晚上我們開車出門正值天氣不好,老公忘了帶手機,我的手機又沒電了,也就沒有跟家中聯系,家中又給我們聯系不上,害得父母擔心,聽母親說父親還發了火,我們也非常愧疚。今年正月十五下了一場大雪,在老家過完了元宵佳節,正月十六,老公單位要上班了,因天氣原因,我們早上6點起床出發趕8點的班,大冷的天婆婆早早起了床,不顧我們的反對又是掃雪,又是遞熱毛巾擦車窗玻璃,站在村口,望著車子遠遠離去。路上經車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非常滑,車開得很慢,不到50里地足足走了1個小時零40分鐘,中途公公打來兩次電話詢問路面怎樣,是否到了。這都是一份份濃濃的牽掛埃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注意生活的點滴,多為父母想想,盡可能的讓父母少一份牽掛,這也是一種孝的做法吧。
治學方面,有好些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是我們非常值得學習的。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2
帶著恭敬的心情去讀這本書,因為是解讀《論語》。我的古典文學學得不好,因此總想好好學一學。對儒家從來沒有深究過,只是偶爾跟朋友一起談談說說,更喜歡道家的超逸飄然。
對百家講壇曾經一度癡迷,總覺得看此節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著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樣炒得火熱的時候,我心里的火熱倒是一下子涼了,總覺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樣缺乏積淀。
《于丹<論語>心得》用BT下載在電腦上,常常拿來欣賞品位女性厚實而充滿自信的演講,只有對自己絕對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鏗鏘有力地講述國學的經典,也只有勤奮的人才有可能練就如此流暢明晰的口才,只有達到這種社會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國人民談論關于“淡定”的話題。
同樣的一部著作,每個人的個性和經歷不同,解讀自然也不同,也許,同樣是《論語》,憤世嫉俗的人讀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讀出了從容淡定,甘于平庸的人讀出了奮發進取,缺乏謀略的人讀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許是過于自信和自我的表現讓我并不欣賞這本書的呈現方式。不多的文字卻用了過于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并不特別和獨到的思想只因為“在圣賢的光芒下”而顯得分外華麗,試想,如果將書中所闡釋的這些觀點和故事聯系在《讀者》或者某些有關心靈雞湯的圖書,也是完全沒有什么不妥的;過于頻繁的簽名售書也讓我感覺到過于急功近利的商業氣息。“在圣賢的光芒下”這樣的語調讓我從靈魂里感到自己的卑賤,用圣賢的思想啟迪心靈是有可能的,但只有當自己的心靈能夠釋放光芒的時候,可能才能快樂,在圣賢的光芒下,便永遠無法自己取暖。
喜歡書中引用的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于平淡”。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更適合于那些已經絢爛之極的人們。當那些曾經為了
功和利追隨不懈,而如今卻發現金錢,權力,美女都不能填補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讓自己快樂的人,當他們有了房、換了車、有了穩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發激情的紅顏知己的時候,再告訴他們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祿,不要奢求太多,內心的平靜才是最高的境界。對于掙扎在生命的最現實狀態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沒有感受到心靈絢爛之極的巔頂,又怎么能真正的歸于平淡呢?
這本書談的是關于心態的話題,書中反復出現的詞語是諸如淡定、平靜、坦然之類。反復提及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她說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里的人,并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這可能會快樂嗎?適應和面對社會是必須的,不適應社會的內心必然是不快樂的,但是,苛責內心決不是適應的方式。心理學講擁有健康和積極的心態,所強調的是我們要能夠從各種不同生存狀態中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到能夠讓我有足夠的生存勇氣和快樂體驗的一種積極的人生觀。而于丹《論語》心得更明顯地闡述恕與忍的調節心理的方式,類似于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漠視生存環境中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有誰能做到嗎?對周遭灰色環境的漠視難道不是一種頹廢的表現嗎?
換句話說,如果照書中所說的那樣,快樂只決定于人對世界的認識態度,是不是過于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讀中國哲學或者說儒家思想的一個關鍵詞,如果我可以解讀“中庸”之美,那么應該是一種和諧,一種融合,如果用新名詞來解釋應該是一種“共贏”,人與社會的共贏,人與自然互惠互利。在這本書中,我卻感到作者過分強調了內省,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所呈現出來的做社會中的人與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狀態是兩種我們都需要體驗和感悟的。
寫到這里,我覺得自己的觀點更加清晰了,不喜歡于丹的《論語》心得是因為我更認為這樣的解讀應該說給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去領悟。而我更需要的是更加充滿激情和磨礪,更加精彩和飽滿的激勵。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于平淡”。而我,沒有體驗絢爛的心靈又怎能真正歸于平淡呢?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3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樸素的語言中無不透露著孔子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蘊含深刻智慧與哲理,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明的偉大財富。
“仁”是本書核心,也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認為“仁”是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好仁者,“無以尚之”。《論語》于此講了兩點:一,“仁”的內涵;二,如何致仁,由此引出“德行”二字。一句話,“克己復禮為仁:要約束自身并使言行合乎禮。孔子還提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即有正確的愛憎觀念,仁者“愛人”、“知人”等觀點。主張愛護、了解、尊敬他人,并把孝悌作為“愛人”的一個根本立足點,“愛人”必須孝敬父母,“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另外,“仁”還包括“剛,毅,木,訥”——剛強,果敢,樸實,謹慎。此外,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靠個人自覺的努力。仁者安于仁道,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還有事奉賢者,結交仁者。
其二,與“仁”相輔相成的是“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認為“禮”是維護國家穩定的根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句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說明“禮”對人民的教化功能。對個人而言,“不知禮無以立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而“仁”和“禮”并非兩個獨立概念,二者結合才是“完美人格”。孔子認為東周后期“禮崩樂壞”的原因在于當時的禮法重形式而薄內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禮和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孔子提出“仁”正是為了糾正周禮的缺陷,“人而不仁,如樂何?”而孔子的每一個行為都以“禮”為重:盡孝時不違背禮的規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學生們厚葬顏淵時孔子認為不符禮的規定;孔子患病無法起身穿朝服見國君,就把朝服蓋在身上;他與國君吃飯時都先主動嘗一下,這些都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除此之外,《論語》中還介紹了大量有關品德修養,待人處事,孔子的教育內容與理論,學習態度與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如孔子的弟子贊譽他的美德時概括為“溫,良,恭,儉,讓”五字。孔子強調的“仁者”“君子”應具備“智、仁、勇”三德,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干,通觀全局,領導全局,謹言慎行,對國家或個人負責任,成為合格的領導人。其次他也多次強調“孝”,孝要依禮而行,對父母和顏悅色,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從內心深處真正孝敬父母。孔子有很多先進的教育方式,甚至如今也還有深遠影響,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啟發學生興趣等,他要求學生能舉一反三,讓學生充分獨立思考。除書本知識詩、禮、樂,道德修養之外,孔子常帶領學生周游列國,注重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全面廣泛的知識和技能。他辦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在學習上,他強調學思結合,及時復習,不恥下問,虛心刻苦,實事求是,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可事物我們還是要批判性地繼承。孔子曾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可見其輕視婦女的思想,后來則演變為“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男權主義,這種思想如今看來是應接受批判的。他“述而不作”的原則反映其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此原則很難有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還有他所說的“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忽視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道理,畢竟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
無論怎么說,《論語》融入了孔子所有的智慧,今天我們仍可以從中汲取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幾千年前的智者尚且如此,如今我們卻有太多太多人與孔子的推崇背道而馳。不妨泡一杯香茗,憶人生點點滴滴,聽圣人暢談人生哲學,收獲心靈的安寧與靜謐。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4
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經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著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為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病的。可能她的媽媽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著。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遠回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
后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到家里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里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著你,你還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請來了牙醫。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正當牙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于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在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不是過去簡簡單單gnp(國民生產總值)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會收獲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愿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么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無止無休。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它呢?然后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5
《論語》內容廣泛,記載了關于哲學,藝術,倫理,文學,政治,教育等幾個方面的言論,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細心地品讀過這享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譽的著作。今年暑假,我就有幸拜讀了一下。說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巨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是中國的立世的歷史呢?細讀《論語》,它不時激發著我思考,使我迸發出一絲絲的感悟。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第一篇:“學而實習之,不意樂呼,有朋自遠方來,不意樂呼,人不知而不蘊,不亦君子呼?”這句話的意思是:意思為學習之后經常去溫習,不也是快樂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值得高興么?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不生氣這不是君子么?
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把學習同樣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好好學習。而當朋友來到你家里,你也應當非常高興,該熱情款待才成。當別人不理解你的時候,你不能生氣,而應該耐心的對別人講明你的理解,這樣你才是個君子。
其次令我印象最深還有一篇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里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父母在,不遠游”,“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為什么在論語里,只看到關于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于父愛,母愛的內容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更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論語沒有關于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講。需要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為什么呢因為“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就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來說吧,這好像是在說費話,子女怎么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但是,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
論語里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關心自己的老父老母。我想我現在做到了,至少比以前好了很多。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意即:“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講的是:“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應竭盡心盡力。”
孔子主張人們恪守長輩與幼輩之禮,這種當時社會上的盡“孝”之舉如今似乎逐步褪色。不少學生認為家長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于是社會上出現漠視父母的案例居然不足為怪。我們要知道,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位學生的自覺行為。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論語》這本書非常好,他告訴我們許多人事間的道理,它能讓你品德高尚,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 《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長,比不上莊子的逍
遙灑脫,卻是一劑樸素的靈丹妙藥,短短幾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輩子。
論語讀后感1500字 46
論語后感《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么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關修身(內圣)、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于語錄的字里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 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著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 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著。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 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 。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于《論語》的 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 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 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 道在逐漸褪色。 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 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 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 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 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 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 這些。 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 教誨行事做人, 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 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 余地。
仁者, 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一也, 非求其報也。 故曰: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所謂的仁, 是說其從心底里欣然地去愛別人; 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報的情感。所以說:“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于作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 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 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 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愛充滿了。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 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 治學的方法他講究 “溫故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 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 “做人” “治學” 乃 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于至善。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備。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圣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 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 《論語》 讓我領略到的 , 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為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 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論語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論語讀后感09-20
《論語》讀后感07-24
《論語》讀后感09-03
論語讀后感08-23
論語人生格言08-15
論語為政讀后感08-26
論語孝道讀后感08-25
論語讀后感范文09-14
論語譯注讀后感07-17
關于論語的名言警句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