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17 14:21:39 少爍 資料大全 我要投稿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0篇)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了解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的過程,發現長方體特點,能運用長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其合作意識和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征。

  教學難點:學生熟練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并能運用其特征解決簡單問題。

  教學用具:長方體的模型,搭長方體的小棒學具和橡皮泥、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題目:準備長方體的模型

  觀察長方體模型,說說為什么它是長方體?

  找找生活中的長方體事物。

  二、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師:我這里有些圖形,誰來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按照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進行分類

  師:你們分的非常好,請在你們的本子上畫一個平面圖形摸一摸,然后摸一摸你的書、鉛筆盒等立體圖形。

  生開始操作

  師: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可能說:平面圖形平平的,立體圖形有邊,有角,有點、有面……

  師: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立體圖形——長方體。

  師: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的呢?

  生舉例

  師:你們都拿著長方體模型,是怎么判斷的呢?

  生可能說:它有6個面,12條邊,8個點,它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師糾正邊、點,我們來認識一下面、棱、頂點的含義

  生可能用語言描述不了,用手摸得方式來解釋這三個概念。

  師給出規范的語言:面就是平平的部分,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邊就是棱,三條邊的交點就是長方體的'頂點。媒體演示,并閃爍一個面、一個點、一條棱。

  三、小組探究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說了很多長方體的特點,但不夠全面,接下來我們就以4人小組為單位活動。

  出示活動要求,1、一人組織發言,一人記錄,他生補充

  2、利用好學具

  3、全組要統一意見。

  4、匯報時,一人匯報,一人演示

  師出示活動提綱

  圖 形 頂點 面 棱

  個數 個數 形狀 大小關系 條數 長度關系

  長方體

  生開始活動,師巡視

  師:大家基本完成了任務,我們現在來匯報一下

  師:我們按照表格提示來匯報,好嗎?匯報時,其他同學認真聽,有不同意見舉手補充。

  學生匯報:有8個頂點. 一生數八個頂點。(拿著用橡皮泥和小棒組合成的長方體演示)全班贊同

  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幾生介紹驗證過程)分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一生補充:有時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個面完全相同。

  師說明:長方體擺放的位置不同,前后左右上下面的名稱也不同。

  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驗證用小棒和橡皮泥組合時,相對的棱不相等就組合不成長方體,)還發現:12條棱,分成3組。

  生介紹完后媒體出示完整表格

  師: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小組的合作,對長方體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桌拿著長方體模型互相說說長方體的特征。

  生活動

  四、抽象圖形

  1、按照要求看長方體,你能看到幾個面。

  ①只看一個面 ② 只看一條棱 ③ 只看一個頂點

  生操作,匯報。

  師,媒體出示:一個小兔子把看到的面畫了下來,你認為哪個最能代表長方體。

  生贊同第三個

  師:我們在畫平面圖時,要畫出長方體的三個面,才能代表長方體

  2、觀察從一個頂點看到的三個面有什么特點?

  生觀察后發現:看到的是三個相鄰的面,前面、上面、一個側面,它們分別相對的面是看不到的

  3、觀察長方體平面圖的面得形狀,有什么發現?

  是平行四邊形

  師:平面圖形中雖把上面、一個側面畫成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五、認識長、寬、高

  利用自己的學具閱讀課本29頁內容。

  師擺放一個長方體盒子,讓生分別說出長、寬、高,

  說明:同學們說的真好,每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做長、寬、高

  同桌擺放長方體,互說長、寬、高

  六、課堂總結

  1、說說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利用145頁紙,做一個長方體。

  七、課堂延伸

  師拿著一個魔方,你們認識它嗎?今天我們研究了長方體,請你們運用本堂課學習知識的方法,研究正方體有哪些特征?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3—1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

  2、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的過程,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每桌準備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盒子,四面體、六面體形狀的盒子,白紙,吸管,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一組實物圖片。(教學樓、卷柜、長方體形狀的盒子、裝墨水瓶的盒子等)

  師: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它們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板書“長方體”

  2.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師:老師在每張課桌上都放了長方體形狀的物品,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生: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3、 說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師:你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可以近似的看作長方體呢?

  生:說一說。

  4.抽象長方體形狀。

  師:如果我們只考慮墨水瓶或盒子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呢?

  課件演示:墨水瓶上的圖案和顏色飛走,只剩下長方體的透視圖。

  師:為什么這么多物體的形狀都可以叫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點呢?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的認識”

  二、探索發現,歸納特點。

  1.引導學生說出對長方體的認識。

  師:相信同學們對長方體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以小盒子為例,說一說關于長方體你已經知道了什么?可以一邊比畫一邊說。

  生:(可能說出:長方體有6個面,有12條邊,8個角。長方體的面都是長方形。長方體對面相等。等等。)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內容依次寫在黑板上。此時不做任何評價。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同學們的說法都對嗎?哪些是長方體的特點呢?我們來研究研究好嗎?

  2.了解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你們說的面,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板書“面”

  師:你們說的邊指的是盒子的哪一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你們說的邊在數學里叫做棱。板書:“棱”

  師:你們說的角,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你們說的角在數學里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師:課件演示長方體透視圖上的面、棱、頂點。然后指出,我們認識長方體的.特點,就可以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來研究。

  3.進一步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點。

  (1)從面、棱、頂點的數量的角度來認識長方體的特點。

  師:這位同學說“長方體有六個面”,這是不是長方體的特點呢?那就要看一看我們的盒子上是不是都有六個面。

  生:先獨立數,再由一名學生數給大家看。

  師:(學生數前強調)大家看看他是怎樣數的,一會我們來點評他的數法。

  生:點評那名學生的數法。

  師:評價學生的點評。注意數法的有序性,特別是按面的相對關系數的方法。板書“6個”

  (用如上方法引領學生認識“長方體有8個頂點、12條棱”的特點)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點。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知識中,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會有所形成。本節課學習長方體的特征,為后面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等知識做準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立體圖形的認識,達到發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目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等立體圖形,在前面幾冊又逐步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前幾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由于學生是初次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圖形,空間觀念比較差,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一數,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內容: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學習目標:

  1.認識立體圖形,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含義。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重點: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難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準備:課件長方體模型?直尺

  導學流程

  一、創設想象,導入新知

  師:前面我們學習哪些平面圖形?舉例說說。

  師:出示長方形紙?這張長方形的紙的這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么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師:它是一個平面圖形嗎。生;它是立體圖形。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列舉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再由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變,并自然地導入課題。

  二、自主實踐,探究新知

  (一)、游戲中掌握特征

  (1)出示“魔袋”,你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體物體嗎?

  說一說: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驗,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學生能說出棱、頂點、面即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依托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經歷從實物到圖形的認識的第一次抽象過程,在對比中認識長方體,初步感知長方體特征,并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學課本18頁內容,并借助你手中的學具完成學案中的第1題

  2.四人一小組討論,討論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內進行互幫活動。(不能解答的有小組長記錄下來)

  (1)長方體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長方體這些棱可以分成幾組?每組棱有什么特點?

  3、展示交流

  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追問、點撥并用課件驗證(學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

  (1)面:板書??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棱:板書??12條????相對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板書(8個)

  (4)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形的長、寬、高。一般來說,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一條棱叫做“長”,較短的一條棱叫做“寬”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小練習:

  說一說:下面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辨一辯:一張A4紙是長方形還是長方體?為什么?

  認一認:課件出示:學生指出旋轉之前與旋轉之后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小結:實際上長方體的長、寬、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

  想一想: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發生了變化,這個長方體的形狀有沒有變化?(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師小結: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了長方體的大小。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觀察、討論、記錄等不同方式,讓學生更系統深刻地體會長方體特征,突出了重點。

  三、鞏固提升

  1、填一填

  (1)長方體有( )個面,有( )條棱,;有(?)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 ),相對的棱長度( )。

  (3)一個長方體最多可能有( )個面是正方形。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填空,讓學生鞏固長方體特征。

  2、說一說(紙巾盒長24厘米,寬12厘米,高9厘米)

  (1)這個紙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3)哪幾個面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說一說,讓學生從觀察物體的角度出發,更夠清晰地辨認長方體哪些面是相對的,進一步鞏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這一特征。

  2、辨一辯.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

  (2)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3)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共四六二十四條棱。(?)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設計意圖]這里通過辨一辨,再次鞏固強化長方體特征。

  四、思維拓展.

  用鐵絲焊成一個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總結出長方體的棱長和公式,即:長方體的棱長和=(長+寬+高)×4,是對長方體特性的應用。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今天的數學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說一說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小結:處處留心皆學問,其實只要你平常留心觀察,努力學好知識,打好基礎,不久的明天,同學們也能利用你所學的知識,發揮自己聰明的才智,讓數學真正為我們服務。

  六、教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6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對

  棱:?12個??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討論等自主探究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進一步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觀察比較,初步認識長方體。

  師:(出示一張紙)看,這是一張紙。如果不考慮它的厚度,它是一個什么圖形?(長方形)

  師:對,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將大小一樣的紙重疊在一起,變成一本書,現在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師: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出示情境圖。你能從中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嗎?(粉筆盒,茶葉盒,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還有一個物體是什么形狀?(正方體)。今天我們先來學習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初步認識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我們先來認識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第21頁上面的內容。

  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誰來指給大家看一看?

  拿著你手中的長方體同桌之間指一指它的面、棱和頂點。

  2、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探究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特征來認識長方體。一起讀一讀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把小組探究的結論寫在這張紙上。

  小組合作,老師巡視

  (1)面的特征

  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面的特征。

  讓一個小組匯報,另外的小組補充。有序的數出長方體的六個面,可以先數右面一個面,中間四個和左面一個。也可以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這樣去數。重點讓學生按照第二種方法有序的數一遍。

  長方體的六個面一般情況下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課件演示)

  (2)棱的特征。

  長方體有12條棱。(教給學生有序的數出12條棱)。在數棱的條數的時候有的學生將長方體不停的轉動要及時糾正。

  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層來數,也可以按照相等的棱為一組去數。

  長方體有12條棱,可以分成3組,相對的4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的特征

  長方體有8個頂點,

  師:我們把長方體的特征用表格的形式將它梳理出來。對照一下,哪個特征是你們小組自己探究出來的,哪個是同學們共同探究出來的。

  上課的教室,找出它的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嗎。一定要有序的觀察。

  (4)從一個方向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把這個長方體放在你桌子上,從一個方向觀察一個長方體,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另外的三個面哪里去了?(被相對的面擋住了)相對的面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所以我們畫長方體直觀圖的時候,通常把能看到的三個面用實線表示,看不到的三個面我們用虛線表示。一定要記住,還有三個面我們看不到。

  (5)認識長、寬和高。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

  師:如果擦去長方體的一條棱,你還能想象出這個長方體的樣子嗎?

  師:如果再擦去幾條棱(三條虛線),你還能想象出原來的形狀和大小嗎?

  師:我們至少要剩下幾條棱你還能想象出來原來的樣子?這幾條棱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嗎?(學生自己說一說)

  像這樣從一個頂點出發的三條棱,它們的長度在數學上還有專有的名稱。

  我們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通常情況下,水平方向的叫做長和寬,豎直方向的叫做高。這樣放,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長寬高。換一種放法,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放置的方法不同,它的長、寬、高是可以互換的。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長方體,指一指它的長寬高。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一課本23頁第一題。

  (1)墨汁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狀?與它相對的是哪個面?

  (2)前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哪個面與他相同?

  (3)哪個面的長是12厘米,寬是3厘米?

  2、自主練習課本23頁第二題。

  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根據下圖想象出一個長方體,運用所給的數據回答。

  8厘米

  10厘米

  6厘米

  (1)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這個長方體的上面的面積是多少?

  小游戲

  下面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根據所給數據,想想它是什么。如果你答對了,屏幕上就會出現這個物體。回答錯誤則不出現。

  1、電腦出示:長、寬、高分別是10米、2.5米、3米,普通教室、公共汽車、家用冰箱。(電腦出示公共汽車)

  2、電腦出示:長、寬、高分別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數學書、新華字典、文具盒。(電腦出示數學書)

  如果這個長方體的高縮短到0.1毫米,想想可能是什么物體?(一張紙。)

  很多時候,大家的進步就像這一張紙的厚度一樣,微不足道甚至難以發現,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它的存在,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現在想一想今天我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長方體

  面棱頂點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關于面、棱、頂點的特征,理解長方體長、寬、高的含義。

  2. 立足想象與操作,自主探索并發現長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3. 在自主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把握特征,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準備:課件、模型、搭長方體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數學圖形,你認識它們嗎?(認識)

  師:那這個圖形叫什么?這個呢?這個……

  師:在這些圖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嗎?(能)

  師:你上來試一試。請將是平面圖形的拖到左邊,是立體圖形的拖到右邊。

  師:同學們,他做的對嗎? (對)

  師:很好,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立體圖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認識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新授

  1.說一說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師:我們周圍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正方體也叫立方體)。

  2.認識長方體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長方體。請同學們看,在長方體中,老師手摸得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長方體的面,然后面與面相交的這條線就叫做長方體的棱,三條棱相交的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的桌上都有一個長方體的物體。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下面這些問題摸一摸你的長方體。

  (1)長方體有( )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長方體有( )條棱。

  (5)哪些棱長度相等?

  (6)長方體有( )個頂點。

  師:你們有答案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知道了: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制作長方體,認識長、寬、高

  交流: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初步認識了長方體,你們想親自動手用小棒做一個長方體嗎?(想)

  師:那想要搭成一個長方體,需要幾根小棒呢?(12根)

  師:為什么是12根?

  師:給你12根一定能搭成嗎?

  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老師這里有4種方案,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長方體,哪些一定不能,為什么?

  操作:

  師:同學們想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出示任務要求:

  (1)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小組合作搭一個長方體。

  (2)進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為什么?

  (3)思考在搭長方體的過程中自己的發現。

  學生操作

  反饋:

  師:同學們完成了嗎?請問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長方體?

  方案2

  師: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為什么唯獨2號方案不可以搭成長方體?

  預測1:2號方案黃色小棒不夠了,而藍色的多了一根。

  預測2:每種長度都應該是4根才夠,否則搭不成。小結:長方體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都是4根。

  師:哪些學生是按方案1搭的長方體。(拿一個作品展示)你們在用這個方案搭長方體的過程中,你們有哪些發現?

  預測1:每種長度都有4根。

  引導學生指一指模型并板書:分成3組,每組4根。

  預測2:長度相同的4根小棒,放在相對的位置。

  板書:位置相對。

  預測3:每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師:(利用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水平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垂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預測4:每個頂點上有3條長度不等的棱。

  師引導:在這里,相交于一個頂點上有3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把長方體水平放置)一般情況下,底面較長的那條棱是長,較短的是寬,垂直的是高。誰來指出白板上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同學們,請看模型。老師把長方體的前面和后面拆下來看一下,我們會發現它們的長與寬都是用的一樣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樣的長方形,同樣的道理,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長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長方形。我們再一次發現長方體有6個面,并且相對的面大小相同。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長方體,哪些同學是用方案3搭的?

  師:(出示方案3)這個長方體與與用方案1搭的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預測:方案1搭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方案3搭的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

  師:是的,這是方案1的長方體,我們可以將它怎樣變化,得到方案3搭的長方體呢?(課件演示)

  師:再進一步思考,我們能不能繼續把這個長方體變成正方體呢,有什么辦法?

  學生反饋,師動態演示

  師:這么特殊的長方體即正方體,有哪些小組搭出來了?

  師:(展示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體)正方體與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學生交流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師:根據你們的回答,老師畫出了這幅圖,這個圖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學習中有沒有這樣的圖?(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集合圖,體會兩者關系。)

  師:其實,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

  2、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掌握有序觀察、分類比較等學習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烏鴉喝水的故事你們聽說過沒有?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呢?

  因為石頭占了水的空間,石頭的形狀我們稱之為立體圖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立體圖形。

  觀察后回答:

  (1)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圖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哪些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

  (2)你知道這里面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二、揭示課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數學課主要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課我們首先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并板書課題.

  三、教學新課.

  教學例1,拿出一個長方體的紙盒來觀察它們的特征.

  1、認識長方體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幾個面?(注意培養學生有順序地觀察)

  ②每個面是什么形狀?(注意出示也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

  歸納: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2、認識長方體的棱.

  在長方體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1)數:長方體有多少條棱?(要說出數的.方法)

  (2)它的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每組棱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3)認識長,寬,高。

  (4)請學生用推理的方法說出長方體相對的面相等。

  3、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長方體有幾個頂點?(8個)

  4、拿一個長方體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觀察.

  最多能看到幾個面?(3個面)

  講解:所以我們通常把長方體畫成這樣.

  5、用填空的形式小結長方體的特征.

  二長方體是由_____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_____形)圍成的____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_____,相對的棱的長度______.

  四、鞏固練習.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展開圖,按要求做一個長方體,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度量的結果,并指出它的長、寬、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長、寬、高)

  2、看圖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

  3、說出下圖表示的物體是什么形狀,并且說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2)它的右側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注意搞清楚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每個面的長、寬之間的關系.)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六、課后作業.

  自己設計一個長方體模型,量一量長、寬、高,然后與同學交流.

  七、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二冊第23頁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尹始,教師出示燈片:由若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童話式的圖形王國城門圖。然后教師談話:"小朋友,在這里你能找出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二、直觀導入,初步感知

  教師拉開燈片的覆蓋片,顯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并提出兩個問題

  (1)老師給大家介紹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有誰認識它們?

  (2)長方體、正方體跟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正方形相同嗎?為什么?

  三、引導探究,理解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動手操作,直觀感知。

  ①教師依次出現兩個長方體(一般的和特殊的)。問:誰認識它?小朋友想不想對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呢?

  ②教師指導學生用長方體展開圖自制長方體,讓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征。

  (2)小組研討,建立表象。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以后,教師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在制作長方體過程中,你發現了長方體的什么秘密?先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匯報發言。

  (3)驗證認識,形成概念。

  ①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長方體特征后,教師播放電視錄相:一個長方體勻速轉動,清晰、布序地顯示長方體六個面,按著六個面一對一分解3排開。驗證學生的認識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②請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數出長方體的六個面。

  2.認識正方體。

  (1)出示正方體模型,問:小朋友認識它嗎?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請朋友帶著這一個問題看電視錄相。

  (2)觀看電視畫面,指名回答:正方體什么特征?

  四、引導辨析,掌握本質

  1.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呢?(先小組合作學習,再請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結果。

  3.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五、巧設練習,拓展新知

  1.數一數。如圖,

  ①圖A中有幾個小正方體?

  ②至少補上幾個小正方體就可以成為一個大正方體?(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電腦操作,圖A→B,添加部分閃爍。)

  2.想一想。如圖:

  (1)這些圖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個長方體?哪些不能?為什么?

  (2)折長方體比賽。

  (3)用12個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有幾種擺法?(在實物投影儀上操作展示)

  4.做一做。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自由上臺展示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思路:

  《位置》是學生在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用兩個數(從兩個維度)來描述一個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初步滲透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它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用兩個數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數學的作用,同時通過多種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1、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的。因此,本課一開始抓住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的特點,讓學生先做自我介紹,再比一比誰能把自己介紹得更清楚,讓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還能知道你坐在哪里的現實活動中,初步感受位置,激發學習興趣。

  2、聯系實際,學習新知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物體的位置,已有較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明確我們習慣上怎樣來分小組的方法后,先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最后再開展“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誰”的游戲,這樣的設計調動了全班的參與意識,變一問一答式教學為全員參與的玩中學,樂中知,同時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此后,通過填寫座位卡并與前后左右的同學的座位卡進行比較。進一步明確:從兩個方面(維度)描述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此環節層層相扣,逐步滲透,深化了知識的內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3、創設活動情境,感受位置

  荷蘭數學家和教育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數學是人的一種活動,如同游泳一樣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我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發現電影院座位的排列規律,然后創設實際活動情境,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學生自己進場找座位,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了本領,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公民的思想教育。

  4、練習應用

  通過小組講座如何合理的給小動物分房子,小組合作幫助小螞蟻設計尋找食物的路線等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學生體驗到了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情感。

  二、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小朋友,今天和你們一起上課的除了劉老師,還有許多領導和老師,他們很想認識咱班的小朋友,你們愿意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嗎?怎樣介紹能讓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還能知道你坐在哪里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示并板書課題)

  (二)聯系實際學習新知

  1、聯系班組實際分組情況,明確習慣上的分組方法。

  2、生生交流,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

  3、游戲: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誰?”請學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小朋友根據描述的位置猜測出他的好朋友是誰。

  4、填寫、比較座位卡。學生在座位卡上填寫好自己的位置后,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座位卡進行比較、探討,并從中發現規律:自己與前后的小朋友在同一組,與左右的小朋友在同一個(同一排),進一步明確:用兩個數,表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

  (三)創設情間,感受位置

  1、課件出示電影院座位的排列情況。小組討論并匯報:你發現電影院的座位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2、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讓學生在進場找座位的情境中真正掌握找位置的本領。

  3、反饋:通過驗票檢查學生是否在電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練習應用

  1、給小動物分房間。(課件出示動物園一角)

  小組討論:把什么位置的房間分給大象比較合適?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學生各抒己見,只要理由充分就應給予給定。)

  2、小組合作設計出幫助小螞蟻尋找食物的路線。

  這是一個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設計的路線可以有多種,只要各小級能根據小螞蟻及食物的位置,設計出合理的路線就應給予肯定。最后各小組展示設計方案,評選出能讓小螞蟻很快吃到食物的最佳路線,并說明理由。

  (五)全課總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進行的這些活動都和什么有關系?(位置)而且我們還能夠應用有關位置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說明數學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用處很大,你們有決心學好它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

  三、教學評析

  1、聯系學生實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首先,通過師生談話,聯系學生實際做自我介紹的方式,自然引出課題。其次,聯系班級實際,告訴大家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好朋友所在的位置,進一步感受位置,并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要確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說出自己在第幾組,又要說出自己在第幾個。

  2、精心設計活動,使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感受位置。

  首先介紹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創設電影院的情境,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為解決到電影院“找座位的方法”這一難點,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發現電影院座位的排列規律,然后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學生自己進場找座位,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本領。最后,通過課件演示給小動物分房子,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采取適當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是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的理念之一。本節課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多次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研究探討,尤其是在動物分房時大象到底要分到哪間房,初步體會研究性學習形式。

  建議:

  1、電影院座位排列規律是一個難點,能否多結合本節課內容,讓學生感悟到其規律。

  2、能否結合本節課內容把位置的相對性滲透給學生。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2頁的內容,練習十五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重、難點:

  能辨認出不同狀態下的長方體、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多種不同的形狀(邊說邊拿出一個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的實物,如裝墨水瓶的紙盒、火柴盒等)。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能回答可由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以告訴大家,再板書:長方體。教師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長方體形狀的紙盒(教師可將自己預先多帶來的紙盒分發給沒有帶來的.學生),并提問:“大家仔細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大部分學生隨意地一個面一個面地數,個別學生會有順序地數。教師行間巡視時,要注意發現會有順序地數的學生。)

  教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如果有學生回答錯了,讓他再數一數。教師再叫會有順序地數長方體多個面的學生來數一次。

  教師:“我教你們一種不容易數錯的方法,(邊指著長方體的模型,邊說)長方體有上、下兩個面,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一共有六個面。”

  教師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教師問:“這也是一個長方體,它有幾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嗎?”教師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長方體實物(教師注意調配一下學生的長方體,使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不同形狀的長方體)。要求學生看一看長方體實物的各個面和相對的面有什么特點,并按照上面的問題提問學生。

  這樣使學生明確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著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教師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如魔方、正方體的積木塊(或小木塊)和藥盒等。提問:

  “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形狀的?”邊說邊在黑板上板書:正方體。要求學生拿出帶來的正方體實物,讓學生看著實物,教師提問:“正方體有幾個面?”進行觀察、分析,并要求學生分別回答上面的問題。使學生明確正方體也有6個面。

  3、出示長方體圖和正方體圖。

  教師先出示長方體圖,并且將長方體圖跟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模型加以對比。使學生知道這樣的長方體模型畫出的圖應該是教師出示的圖形的樣子。

  學生認識正方體圖的過程同上。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出示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和一個棱柱體、一個圓柱體的實物。提問:

  “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并讓學生從中挑出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平時你還看到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哪些是正方體的?”

  課間活動。

  5、做教科書第72頁上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說一說中間一行的每一個圖形的名稱,再讓學生把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跟它們所對應的幾何圖形用線連起來。

  二、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中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然后集體核對。

  2、做練習十五中的第2題,讓學生列舉自己熟悉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品。

  3、做第3、4題。做第4題時,教師先提問學生,正方體的6個面中每個面的大小怎樣?(每個面都一樣大小。)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擺。

  三、小結

  教師要學生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嗎?

  接著回憶正方體有幾個面?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

  長方體:6面,相對的面一樣

  正方體:6面,6個面都一樣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

  2、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掌握有序觀察、分類比較等學習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形成長方體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的模型各一個

  學具準備:禮品袋中有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型物體一宗

  學具帶1:土豆、蘿卜、橡皮泥、紙板、刀子、剪刀等

  學具袋2:長方體框架制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分類比較。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帶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請同學們倒出來看一看。

  你們愿意玩嗎?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類嗎?(生分類)

  師:哪為同學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是怎樣分的,根據什么標準來分的?(讓學生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區別)

  師: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師:這些物體,它們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樣,為什么都是長方體?長方體究竟有什么特征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操作實驗,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征。

  (1)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

  (2)動手制作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請同學們從學具袋1中,選擇你喜歡的材料,制作一個長方體模型,比一比,誰做的又快又好。

  學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小組合作。

  (3)相互評價所制作的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讓展示作品,學生自評,其他同學互評,老師評。隨學生的回答點明:面、棱、頂點(并板書)

  2、抽象概括長方體的特征

  (1)自主學習

  讓學生從自己的學具中挑選一個自己認為最標準的長方體形狀的物體,要求學生通過看一看,數一數,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從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長方體的特征。

  (2)小組討論

  (3)小組匯報,交流辯論

  師:哪一個小組愿意交流一下你的發現?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質疑、辯論。

  可能發生爭執的有:

  1、對“相對”的理解;

  2、一組相對的棱是4條,而不是2條。

  3、長方體每個面的形狀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驗證特征。

  同學們說的特別精彩,老師很佩服,但是你們是怎樣知道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學生回答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1、看出來的;

  2、量出來的;

  3、將長方體物體放在紙上用鉛筆描出一個面的輪廓,再用相對的面去比較;

  4、用剪刀將長方體盒子的一個面剪下跟對面比較。

  5、用稍大的紙蒙在長方體物體的一個面上,四周壓下痕跡,再跟其他的面比較等等。

  提問:你是怎樣驗證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的?

  用 尺子量、用筆桿沿棱比較等。

  (5)師生合作,抽象概括。

  師:剛才我們從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三個方面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的形狀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課件演示:三組相對的面分別重合); 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課件演示:三組相對的棱長度分別相等);另外長方體還有8個頂點。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學習長、寬、高。

  師:請同學們從學具袋2中自己選擇材料,動手插一個長方體框架。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有針對性地參與某些同學的操作,在小組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幾條棱相交于一個頂點?

  師:我們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后方向棱的長度作為寬,豎著的棱的長度作為高。

  (2)練習。

  ①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長方體的長、寬、高。

  ②抽一名學生到臺上指給大家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認識立體圖。

  認識透視立體圖.

  (1)讓學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觀察講臺上的長方體紙盒,(紙盒上各個面分別標上數字1~6)如圖:

  問:最多你能看到幾個面?(讓學生報出所看到的面的號)

  (正面遠處的同學只能看到一個面,還有能看到兩個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個面)

  (2)師:我們把這個長方體如果從右前方觀察,所看到的這個長方體如果畫出來就是這樣的.屏幕顯示立體圖.

  師:這個圖中你們看到了哪幾個面?哪幾個面看不到?教師結合多媒體的演示告訴學生,看不到的面我們用虛線表示.

  (屏幕出現)

  (3)加強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①出示下圖,想象出與之對應的長方體.

  ②出示一組長方體,讓學生說出所想象的長方體是其中的哪一個.

  ③電腦將長方體補充完整,讓學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確的長方體.

  三、巧設練習,拓展新知

  1、基本練習。

  (1)說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2)改變長方體擺放的位置,分別說出它們的長、寬、高。

  (3)說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狀及它們的長、寬。上面沒有標明數據,你們是怎么知道它的長、寬?

  2、變式練習。

  (1)把一個長方體模型切成兩個小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幾個頂點?為什么?

  (2)下面是一個殘缺的長方體,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來是什么形狀,面積是多少?(單位:厘米)

  四、談談收獲,全面總結

  讓學生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可以從基礎知識、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來談收獲,也可以聯系實際談談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