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導游詞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人間仙景 山西介休綿山觀光旅游!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綿山導游詞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年期在每年公歷四月五日前后。這時,萬物沉睡的嚴冬過 去,萬象更新的春天來到。到處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的清明景象。禁火寒食(一種舊俗,時間在清明 節的前一天或兩天。據說這一風俗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賢臣介子推。)
“火焚綿山”的故事許多人都聽說過,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事。據《左傳》和《史記》記載:春秋 時,晉國有個人名叫介子推,他為人正直,是有名的忠臣孝子。在晉國公子重耳被趕出國門在外避難時 ,介子推忠心耿耿隨重耳在外漂泊了十九年。一次重耳途經衛國,饑不能行,眾臣爭采野菜煮食,重耳 難以下咽,這時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動不已,夸介子推有“ 割股奉君”之功。重耳結束流亡生活,到國內當上晉文公之后,流亡時跟隨他的群臣爭相邀賞,惟獨介 子推悄然離去,他說:“我寧愿終生貧困,也不愿貪天功為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進入綿山隱居 起來。此事不久便被晉文公得知,立即前往綿山,但介子推死活不肯出來相見。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 子,決定舉火焚林,他認為這樣一來,介子推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會背母親逃出山中。結果介子推寧 死不出山,和老母相抱,被熊熊烈火燒死在山中。晉文公見狀,痛哭不已。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封 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 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 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后人為紀念介子推,每逢此日都不忍舉火,冷食一日,“寒食節”從此便 流傳下來了。
我們現已到達綿山的第一個重要景區——龍頭寺。龍頭寺是綿山入口處的咽喉,地勢十分險要 ,從這里向南可直插綿山腹地。寺分為上下兩層,上為龍頭寺,。下為關帝廟。從龍頭寺出來,沿途兩 山對峙,怪石磷響,風景絕佳。小路像一條飄帶盤繞山腰。朋友們請繼續向上爬。在這個險要處,有一 個巨石壘堡當道而立,高約7米,寬4米,在堡門里有屋子,供人看守。門前是一條很深的溝,設有門板 吊橋。從上面的了望孔口能看見進山的人。如果放行就將吊橋放下,待來人通過后,便又將吊橋扯起。 門的左右是深淵絕壁,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繼續前行,不遠處就可看到一高數十米,寬三四余米的凹崖,崖根處 有數十個碧綠的石乳倒掛在石壁之上,被稱作“石乳泉”,據說此水可療痼疾。過了石乳泉,山勢愈加 險要,沿途群峰環繞、煙云縹緲、兩山對峙,不知腳下的路在何方。其實“綿山十里山水畫卷”這才開 始。首先看到的是建于懸崖絕壁處的白云洞,洞內有團團白云不斷涌出,據說還能預測陰雨。過了白云 洞,來到一座木橋上,橋上怪石嶙峋,橋下萬丈絕澗,行人都必須貼壁而行,萬分小心,可見橋之險要 ,
資料共享平臺
《綿山導游詞》(http://salifelink.com)。傳說綿山山主田志超最初來綿山時,前有斷崖擋路,后有猛虎追趕,幸有鹿兔以蹄相搭,方才通過。 所以這座橋就被后人稱之為“兔橋”,前面1公里處的另一座橋被命名為“鹿橋”。過“免橋”、“鹿橋”,再攀127級石級便是綿山的主要風景區—— 抱腹巖。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就深藏于這一巨大的巖洞之中,除抱腹寺外,此處還有空王殿、千 佛殿、介推祠、石佛殿和五龍殿等建筑,這些建筑都深藏在抱腹巖的腹中,雨雪無法侵入,這種清幽險 絕的景象實屬罕見。
在空王殿,殿中央是一尊金身塑像,關于這尊塑像還有一段極富傳奇 色彩的故事。據說這就是綿山佛主——“空王古佛”。空王佛是田志超的化名,相傳是隋末唐初人。志 超自幼好學,才華過人,7歲入學,遍讀經、史、子、集,長大后,父親不幸去世,家境衰落,于是到太 原蒙山開化寺拜師學藝,5年之后學業有成,來到了綿山,到達后當天夜里在抱佛寺內找了一間空房住下 ,第二天黎明,志超剛起床,就聽一婦人喃喃自語:“哪里的野人,好生無理,緣何占我房舍?還不快快 離去。”志超尋聲而望,原來是正殿中正襟危坐的龍母。志超見這婦人滿臉刁鉆尖刻,心里老大的不高 興,但又想自己初來乍到,便捺住性子,整理好衣冠,納頭就拜,說:“貧僧冒昧,出家人四海為家, 我見天色已晚,屋內又空著就住了進來,請多多恕罪。”誰知龍母聽后勃然大怒:“好你個大膽的漢子 ,綿山方圓百里都姓龍,誰人不知,哪個不曉?而今我不讓你住,你就住不成!”志超說:“龍母且息雷 霆之怒,咱們慢慢地商量。”龍母依舊大怒,志超又耐著性子說:“佛家慈悲為懷,俗話冤仇還宜解不 宜結呢,況且我們往日無仇,近日無恨,有啥不能商量的!”龍母自覺語失,反問:“有何主意?”志超 說:“咱們對奔,三盤兩勝定輸贏,如果您贏了,我就遠走高飛,假如您輸了,您就讓出介山。”龍母 自信自己棋藝高超,是不會輸的。那么結局如何呢?大家一定猜出是志超勝了龍母。此事很快傳遍了各州 府縣,人們都虔誠地向他頂禮膜拜,奉作神仙。
在抱腹寺內,仍保存著許多重要的碑刻。著名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 》就深藏于此,此碑通高3米,寬1米,厚35厘米,碑兩側刻有唐、宋及金人題記。
鐵索嶺是抱腹巖上面一個高約200米的山嶺,游客手抓鐵鏈斜身而上 ,回頭就是萬丈深淵,使人頭暈目眩。向上可到達綿山的最高峰,如登上峰頂,峰巒迭翠,一片綠色世 界,在東南處草坪上立著三塊矩形巨石,據說那兒就是當年被焚死在綿山的介子推的殉難處。
從抱腹巖下行,我們將看到前方彎道上有五個特殊的山峰,這就是“五龍墓”。傳 說五龍死后就葬在這里。北宋文人為這段山水作了寫照:“路盡山尤險,溪深水愈豪,寺樓今不見,依 舊五峰高”。
朋友們,過“五龍墓”不遠就到了舍身崖,所謂舍身崖,就是指舊時 兒女為父母消災免難,舍身投崖處。這里地勢險要。繼續往前走便到了“一鍋泉”,這里地下埋一鐵鍋 ,水由崖壁流入鍋里,游人常掬水而飲,味道甘甜。參觀完一鍋泉,我們就該往回返了。
女士們、先生們,秀麗壯觀的綿山離我們漸漸遠去,愿今日的綿山之游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希望各位帶著您們的家人和朋友再次光臨介休綿山風景區
【綿山導游詞】相關文章:
山西介休綿山導游詞10-07
崀山導游詞10-25
威海 山導游詞10-18
山陜甘會館導游詞07-29
筆架山導游詞09-10
王屋山導游詞09-29
都勻斗篷山導游詞07-31
秦皇島祖山導游詞06-26
武當山導游詞08-05
武夷山導游詞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