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地筆記》讀后感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大地筆記》讀后感
。每天的日出給每個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巴金說他看到了上海的偉大奇觀,劉白羽體會了“我們是早上六點鐘的太陽”這一句詩那最優美、最深刻的含意,海涅站在布羅肯高峰又說那是“緋紅的小球”,屠格涅夫則帶著一種肅穆的歡欣,看見“向上飛似的擁出了一輪紅日”。如果時間再往前推移,大詩人杜甫、李白、屈原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歌頌過日出,那是人類文明永存的美好記憶!以前,陸陸續續地讀過劉長春的一些散文篇什,留下了一些朦朦朧朧的印象。那大致是隨意中頗見個人性情,自然中葆有人文底蘊。這次集中閱讀了他的散文新作集《大地筆記》,先前的印象更清晰了,已有的感受也更深刻了。我的感覺是,劉長春那些看似歌吟風花雪月的散文,在贊頌山水之神奇,花木之瑰麗之中,托出的是對自然的造化、天然的情趣的崇尚與留連,背后還常常孕有對景物的日趨頹變與文明的悄然流失的慨嘆與惋惜。因而,那看起來像是“頌歌”的作品,讀著讀著就變成了“挽歌”,引人同他一起由欣忭到悵惘,由若有所失轉入一種若有所思的境界
江南無雪,這在今天人們已習以為常的現象,其實并非正常。劉長春在《江南無雪》里,記敘了他在童年時代的“關于寒冷和飄雪的記憶”:那時候的“故鄉的冬天”,“被風追逐著的雪,上下旋轉著,左右飛舞著,飄飄灑灑,疏疏密密”;“小河結了厚冰,聽不見流淌的聲音”;而現在的江南,“沒有寒冷,也沒有雪”,以至于在孩子那里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冬天怎么不下雪了?”作者在自己過去有雪的冬天和如今孩子無雪的冬天的兩相比照中,寫出的不只是童趣的演變與缺失,而還內含了對“大氣污染”、“地球變暖”等生態失衡現象的憂思與憂慮,
資料共享平臺
《《大地筆記》讀后感》(http://salifelink.com)。與這篇文章恰成反比的,是《三九聞雷又遇冰雹》一文。這篇文章由隆冬時分的先是高溫天氣居高不下,接著是某日“天地忽然黑暗,混沌一片,雷聲大作,風雨撼窗”,描繪了江南天氣日見異常的另一種表現。有意味的是,作者在結尾處寫道,“傾聽驚雷,傾聽冰雹,傾聽暴雨,傾聽大風,其實也是傾聽大自然的教訓。”話語不溫不火,個中自含深意。還有《魚之憂樂》,寫因人們的過度捕撈而使靈河的“將軍魚”幾近“滅絕”;《不見大雁》寫因自然環境的惡化使大雁絕跡從而也使天臺八景之一的“清溪落雁”成為歷史的記憶。在這些篇什里,作者由天氣、景致與物種的變異與消失,就生存環境的現實危機發出了一聲聲嘆息,也就維護環境的時不我待發出了一聲聲呼吁。
更多精彩讀后感推薦:
《走自己的路》讀后感
《我為誰工作?》讀后感
《草長鶯飛時節》讀后感
讀《天藍色的彼岸》有感
【《大地筆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春回大地的唯美詩歌句子(精選300句)03-14
《白鯨》讀書筆記07-18
《童年》讀書筆記摘抄06-21
小學讀書筆記(精選49篇)02-16
祥林嫂讀書筆記12-15
戰爭與和平的讀書筆記07-18
《戰爭與和平》讀書筆記07-18
經典名著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05-25
讀書筆記好詞好句08-30
讀書筆記2000字大全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