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
在觀賞了后,心中感慨萬千,不禁為作品所深深折服,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紀錄片《鏡子》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1
影片講述的是3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分享了觀看《鏡子》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實,因為這種跟蹤拍攝中間沒有太多的造作......我覺得這部片子值得中國的家長們看一看,因為對于孩子教育的啟示還是蠻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
國內知名實戰派心理咨詢專家張久祥在《鏡子》走進石家莊第二中學活動中表示,"這是我看到央視拍的、與心理有關的節目當中最接地氣的,直入父母、還有成長中的青春期孩子心靈深處的'穴位點,接觸得最近的。"
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評委、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同道說,"現在我們的很多紀錄片提供的是巧克力,而《鏡子》是一味中藥,給人們提供鏡鑒、給生命提供力量,讓社會更加和諧,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2
昨天晚上看了央視教育紀錄片《鏡子》,看后一聲長嘆,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家長卻不一定是好家長。今天看完學生的日記,再次印證我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純真、善良,但家長卻不見得。
陳雪媛的媽媽長期在國外,由爸爸帶著。
劉雨荷的日記寫的非常感人,媽媽的.留言也是愛意濃濃。
江謝語哭得最傷心,從她的日記中可以看出,她完全看懂了《愛心樹》中的那棵樹就是一直在付出的媽媽。
姜淏月的日記讓我一陣唏噓。他說每次考試沒考好,媽媽都打他,但是他一直默默忍受,即使如此,他依舊愛媽媽。多好的孩子啊,可是家長面對孩子純真的愛,又是怎樣的呢?我想,姜媽媽看到這封信,一定會有所觸動。
看完《鏡子》后,結合同學們的日記,我覺得我不能把孩子們逼在讀書這條路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成功地人生設置了唯一的終點,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老祖宗告訴我們,各行各業都有成才之人。這次讀書,不僅孩子們成長了,我也成長了。孩子和父母本是親密無間的關系,自從進入學校,自從有了考試,多少傷痛和眼淚都是圍繞成績而來,我不能改變目前的教育形式,但能最大限度地保護這種親密的親子關系。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3
看過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長一語驚人:有些家長沒有資格當家長
《鏡子》的主創團隊分別于4月1日、5日和11日開啟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首都師范大學和河北省石家莊二中的校園放映活動,在此期間,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引發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烈討論。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級停課半天。三百多名學生列隊進入學校大禮堂,同時,還有一百多名學生家長,他們將在這里觀看一部還沒有公映的紀錄片。在整整九十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每一段對白都牽動著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情緒。
覺醒,一場盛大的成人禮
20xx年4月11日下午4點,在鋼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九百名高三年級的學生和九百名學生家長坐滿了主樓前的噴泉廣場。高三學子將在這里與父母互換家書,宣讀成人誓詞,這是屬于他們的'成人禮。在父母為孩子們帶上領花和領帶的時候,他們給彼此一個深情的擁抱,這是一個家庭最溫馨的時刻。而就在兩個小時前,中國首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鏡子》剛在廣場邊的報告廳播映完畢,國內知名實戰派心理咨詢專家張久祥的一句話仍然余音繞梁。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4
“我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于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我們是如此的相似。”這是一位孩子對自己的父母說出的話。央視10年打造紀錄片《鏡子》,給中國家庭教育當頭一棒!
作為一名資深教師,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接觸過很多的家長和孩子。很多的家長在和我溝通的時候都會和我說一些關于孩子的教育或是學習上面的一些問題,我發現很多的家長在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上面的問題的時候是無力的'。家長認為是對孩子的好的事情但是孩子卻偏偏不會向著家長所規劃的方向去走,當孩子出現問題了,幾乎沒有家長反思過自己的做法是否真確,而是一味的去責怪孩子。其實家長不知道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孩子是家庭的鏡子,而家庭則是社會的鏡子。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我們的家長并不欠缺教育,但是欠缺愛的認知。很多的家長的愛就是控制,將這份愛物化了,導致我們愛已經扭曲了,滿滿的愛最后變成了慢慢的傷害。為了幫助各位家長解答這方面的疑惑,今天我就和各位家長分享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在這部紀錄片里面我相信家長們一定能有所啟發。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5
4月19日晚,央視紀錄片《鏡子》首播,給了中國家庭教育當頭一棒。
這是一部關于心靈回家的故事,一部經過十年策劃、兩年攝制的`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
紀錄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鐘,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20xx年策劃、兩年攝制。內容很簡單,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武漢一所教育機構接受“改造”。
但故事反映的問題卻不簡單。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個“問題家庭”,父母也意外接受了一次啟蒙教育。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俞敏洪看完紀錄片后說。
雖然不能把所有的鍋都甩給父母,但父母的確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網絡首映后,網友思考發言:這是靈魂的共鳴。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6
《鏡子》,是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天網》欄目推出的特別節目。紀錄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鐘,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兩年攝制。
紀錄片講述了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這究竟是為什么?“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紀錄片在充分呈現社會生態復雜性的基礎上,給觀眾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心靈回家!讓愛不再變成傷害。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相關文章:
鏡子的紀錄片觀后感11-12
《鏡子》紀錄片觀后感11-19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11-21
紀錄片鏡子的觀后感10-20
紀錄片《鏡子》觀后感9篇12-03
央視紀錄片鏡子觀后感(通用14篇)08-11
鏡子10-02
鏡子的作文12-21
鏡子的作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