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時間:2023-10-15 15:13:4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

  做班主任的,總感覺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卻不知道如何去彌補,認真研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惑。起初我是抱著完成學校的任務的態度去看的,可當我閱讀以后,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捧讀《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與李鎮西進行心靈的對話,真是如春風拂面,愜意非常。

  書中第一章就寫到: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尋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過三尺講臺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體重減輕了,臉蛋變黃了,皺紋變多了,脾氣變差了,種種跡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么好當的!李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答案: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很難,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難。我們班主任早來晚歸,可以說事無巨細,但有時,還出現難以預料的難題。所以,我們常常會埋怨班級工作的煩瑣和復雜,感慨工作的忙碌和不值,確實是有多少老師愿意做班主任?書中李教授寫到:教育每天都充滿懸念!他期待著每一天的懸念,進而研究,解決不期而遇的懸念,并享受解開懸念后的喜悅,然后又期待著下一個懸念如此周而復始,這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的奧秘所在。他把無法預料的麻煩看成教育的魅力,成長的必須,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如果說過去我還對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得到有過不滿的.話,那么當我懷著感受教育魅力的心態,開展工作時,我覺得一切的麻煩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記得兩年前剛接新初一,面臨著班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壓力(男生是女生的兩倍),我不知在心里抱怨過多少回,因為男生的調皮好動是出了名的,值日也不如女生自覺,總是狀況不斷,被扣星也是身不由己。給我的管理帶來的麻煩真是從未間斷過,我牢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我堅信每個學生,無論多么調皮甚至搗蛋,他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于是我通過多種渠道喚醒他們的自信,制定最近目標,不斷地刺激學生們有持續地學習動力,所以今天,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班上學生無論好差,沒有放棄學習的。我們班從剛入校的不被看好,到現在成績已名列前茅。我在與他們的斗爭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如果說,成績的進步帶來的更多是功利和虛榮,那么注重情感投入,寬嚴有度,抓住教育契機,做足文章,才真正讓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就拿這次校運會來說,由于我班兩名男生在校內閑逛,讓我們班與精神文明班擦肩而過,我自認為是一個包容心很強的老師,我的教育理念是,無關乎原則,可以視而不見,允許學生犯錯,但不逾距。實際上換平時,恐怕這點違規我私底下說服教育就可以了,可是,這是一年一次學校活動,是對外證實班級管理的機會,我兩天以來的形影不離和我自感兩天以來我們班上的學生良好表現都被一票否決了的委屈和心痛,讓我禁不住的在總結會上聲音哽咽,當時我就強烈地感受到了群情激奮,大家紛紛指責肇事者,我強烈感到肇事者的無地自容,似乎一場戰爭就要開始,我調整情緒,從我個人的期望講到全體的付出到班級的榮辱最后到正確對待犯錯同學的態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講話時我感受到學生從未有過地認真和專注。在事后的周記中,王丹陽這樣寫到:原本我打算放學后找人把他們打一頓,但是杜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讓我認識到什么是寬容和愛,我會永遠記住。許多學生都深有感觸地說:雖然我們失去了榮譽,但我感覺我們班凝聚力更強了。就連我們班最調皮的王磊還在這次周記中寫到:雖然我是老師眼中調皮,搗蛋的孩子,但我絕不會給班級惹事,不會讓一顆星因我而扣。自此一個月了,確實我們班

  沒有扣過一顆心。經過這次,我更加認識到抓住教育契機,把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有一位詩人曾經這么說過: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經過多年的磨礪,學生們確實也一次次感動著我,讓我真切領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學心相印,才能真正領略到人學的美麗。讓我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傾注在我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的熱土上吧!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這一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我們也許不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我們也許無法縱橫天下,轟轟烈烈;我們也許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我們可以立足平凡的崗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為延邊的光輝的未來涂抹上最亮麗的色彩!

  x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那么,看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后,并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實際,我有以下幾點深刻的體會。

  一、選拔一批優秀負責的班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班級和學生聯系的橋梁,是學生的精英,是教師的助手,是自我管理體現最明顯的一部分。在選擇班干時,我遵循兩個原則,首選那些責任心強,辦事公正,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易與他人溝通的學生。其次使用各類特色學生,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展示他們的能力。

  二、積極開展好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班會來澄清是非、提高認識、開展教育,對良好班風的形成,及至學生的健康成長,都起著重要作用。那么根據學校的指導精神,結合學生實際,每學期我都會開展不同類型的主題班會,如誠信、責任、感恩、文明禮儀等不同的主題班會。而實踐證明,它是行之有效的,不僅弘揚了集體主義精神,提高了學生素質,也促進了班集體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溝通。

  三、真誠的關愛每一位學生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所以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所做的一切要向他們負責。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并充分發掘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進而自我肯定;對待優等生,我從不寵愛,不遷就,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不單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好、心理健康;班里的中等生往往被忽略,對他們,我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

  四、及時與家長溝通,反饋學生情況

  對于一些有進步或有違紀、學習不認真等現象的學生,除了及時表揚、耐心教育引導外,我還通過發校訊通、打電話等方式,及時與家長溝通,取得家庭的力量支持。雖然繁瑣,但是效果是明顯的,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問題,而且也拉近了與家長的距離,增進了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以上幾點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當,請大家批評指正。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工作,真誠地對待孩子,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付出,那么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更優秀。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2

  做班主任的,總感覺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卻不知道如何去彌補。今夏認真研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惑。起初我是抱著完成學校的任務的態度去看的,可當我閱讀以后,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

  捧讀《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與李鎮西進行心靈的對話,真是如春風拂面,愜意非常。

  書中第一章就寫到:"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尋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過三尺講臺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體重減輕了,臉蛋變黃了,皺紋變多了,脾氣變差了,種種跡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么好當的!李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答案: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很難,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難。我們班主任早來晚歸,可以說事無巨細,但有時,還出現難以預料的難題。所以,我們常常會埋怨班級工作的煩瑣和復雜,感慨工作的忙碌和不值,確實是有多少老師愿意做班主任?書中李教授寫到:"教育每天都充滿懸念!""他期待著每一天的懸念,進而研究,解決不期而遇的懸念,并享受解開懸念后的喜悅,然后又期待著下一個懸念……如此周而復始,這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師成長的奧秘所在。"他把無法預料的麻煩看成教育的魅力,成長的必須,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如果說過去我還對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得到有過不滿的話,那么當我懷著感受教育魅力的心態,開展工作時,我覺得一切的麻煩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記得兩年前剛接新初一,面臨著班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壓力(男生是女生的兩倍),我不知在心里抱怨過多少回,因為男生的調皮好動是出了名的,值日也不如女生自覺,總是狀況不斷,被扣星也是身不由己。給我的管理帶來的麻煩真是從未間斷過,我牢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我堅信每個學生,無論多么調皮甚至搗蛋,他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于是我通過多種渠道喚醒他們的自信,制定最近目標,不斷地刺激學生們有持續地學習動力,所以今天,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班上學生無論好差,沒有放棄學習的。我們班從剛入校的不被看好,到現在成績已名列前茅。我在與他們的斗爭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如果說,成績的進步帶來的更多是功利和虛榮,那么注重情感投入,寬嚴有度,抓住教育契機,做足文章,才真正讓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就拿這次校運會來說,由于我班兩名男生在校內閑逛,讓我們班與精神文明班擦肩而過,我自認為是一個包容心很強的老師,我的教育理念是,無關乎原則,可以"視而不見",允許學生犯錯,但不逾距。實際上換平時,恐怕這點違規我私底下說服教育就可以了,可是,這是一年一次學校活動,是對外證實班級管理的機會,我兩天以來的形影不離和我自感兩天以來我們班上的學生良好表現都被一票否決了的委屈和心痛,讓我禁不住的在總結會上聲音哽咽,當時我就強烈地感受到了群情激奮,大家紛紛指責"肇事者",我強烈感到肇事者的無地自容,似乎一場戰爭就要開始,我調整情緒,從我個人的期望講到全體的付出到班級的榮辱最后到正確對待犯錯同學的態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講話時我感受到學生從未有過地認真和專注。在事后的周記中,王丹陽這樣寫到:原本我打算放學后找人把他們打一頓,但是杜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讓我認識到什么是寬容和愛,我會永遠記住。許多學生都深有感觸地說:雖然我們失去了榮譽,但我感覺我們班凝聚力更強了。就連我們班最調皮的王磊還在這次周記中寫到:雖然我是老師眼中調皮,搗蛋的孩子,但我絕不會給班級惹事,不會讓一顆星因我而扣。自此一個月了,確實我們班沒有扣過一顆心。經過這次,我更加認識到抓住教育契機,把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經過幾年的磨礪,學生們確實也一次次感動著我,讓我真切領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和學生"心心相印",才能真正領略到"人學"的美麗。"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我們班有一名學生8,他剛進班時,對我充滿期待,表現特別積極,我也一視同仁,可不久我發現他每一節下課都來找我,而且重復同一個問題,被很多人認為有點弱智,還常常中午在我剛休息后打電話,我感到反感了,電話我故意不接,他找我我也推辭沒時間,他也意識到我的冷落,漸漸與我疏遠,剛開始我覺得沒有什么大不了,直到一次,看到他的周記,我意識到我錯了,他是需要關心的弱者,我口口聲聲說要愛每一個學生,可是我做到了嗎?那天我給這位學生立即回復了一封長信,有自責有期待,當周記本發下去以后,我不一會兒就看到他從未有過的興奮,我知道是我的回信起作用了,他還激動地向我詢問他的筆名起的好不好。自那以后我有意識地贊賞他,發現他自信多了。老師有時一個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可以喚醒也可以扼殺一個純潔的心。我不住地提醒自己"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包括我在內,相信都不愿接手一后進生多的班級,而李老師卻把后進生當作科研對象來研究,提出在轉化后進時享受教育的魅力。讓我再次被他的教育思想所折服。他對"后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后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后進學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寫"每日九問",填"報喜單",安排當班干部,對手競賽,推薦好書……"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這些寶貴的經驗讓我如獲至寶。我也采取過如師徒結對,對手競賽等方法,但我做的遠遠不夠。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試想一下:全國的校長當中(包括副校長)有幾個是做了行政工作后,還主動要求當班主任,又是甚至是三個班的班主任工作。用他自己的話來解釋:不當班主任心里不踏實啊,不回到學校工作自己不舒服啊!

  的確,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么"代溝"。

  在讀李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對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李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我深深知道: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李鎮西老師的這樣幾句話:

  1.神秘的命運之神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到我的生活中,讓我永遠都和童心為伴,與青春同行,因此,我要對我所有的學生說-----你們是我永遠的青春禮物!!

  2.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和學生"心心相印",才能真正領略到"人學"的美麗。

  3.用童心報答童心,這就是我獻身教育的原動力.

  4.享受職業,贏得尊重,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

  5.班主任一定要胸襟開闊,不要斤斤計較,同行之間要互相欣賞互相敬佩,只有生活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中,我們才會幸福.

  6、我的教育理想:為現代化中國培養真正的公民!

  7、生活閱歷賦予我們成熟,社會經驗賦予我們練達,文化知識賦予我們修養,人生挫折賦予我們機智!

  8、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9、教育雜感所需要的,首先不是寫作能力,而是思考習慣。

  每次讀起這些句子,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他與他學生之間感人肺腑的故事,他班級日記里樸實的話語給我的感覺,就像一位鄰家大哥哥在講述。 "做最好的班主任"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說,李鎮西只有一個,沒有人能成為李鎮西,但只要我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為一個綠油油的葉子,在屬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3

  做班主任的,總感覺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卻不知道如何去彌補,專心研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惑。起初我是抱著完成學校的任務的態度去看的,可當我閱讀以后,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美麗文筆與才華折服,班主任的細膩與專心感動著我!捧讀《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與李鎮西進行心靈的對話,真是如春風拂面,滿意非常。

  書中第一章就寫到: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尋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過三尺講臺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體重減輕了,臉蛋變黃了,皺紋變多了,脾氣變差了,種種跡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么好當的!李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知了我答案:享受職業,贏得尊嚴,學生愛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無憂,超越自己。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潔,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很難,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難。我們班主任早來晚歸,可以說事無巨細,但有時,還出現難以預料的難題。

  所以,我們常常會埋怨班級工作的煩瑣和復雜,感慨工作的勞碌和不值,確實是有多少老師愿意做班主任?書中李教授寫到:教育每日都布滿懸念!他期待著每一天的懸念,進而討論,解決不期而遇的懸念,并享受解開懸念后的喜悅,然后又期待著下一個懸念如此周而復始,這便是教育過程的魅力所在,也是老師成長的奧秘所在。他把無法預料的麻煩看成教育的魅力,成長的必須,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假如說過去我還對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得到有過不滿的話,那么當我懷著感受教育魅力的心態,開展工作時,我覺得一切的麻煩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記得兩年前剛接新初一,面臨著班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壓力(男生是女生的'兩倍),我不知在心里埋怨過多少回,由于男生的調皮好動是出了名的,值日也不如女生自覺,總是狀況不斷,被扣星也是身不由己。給我的管理帶來的麻煩真是從未間斷過,我牢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我堅信每個學生,無論多么調皮甚至搗蛋,他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于是我通過多種渠道喚醒他們的自信,制定最近目標,不斷地刺激學生們有持續地學習動力,所以今日,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班上學生無論好差,沒有放棄學習的。我們班從剛入校的不被看好,到現在成果已名列前茅。我在與他們的斗爭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假如說,成果的進步帶來的更多是功利和虛榮,那么留意情感投入,寬嚴有度,抓住教育契機,做足文章,才真正讓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就拿這次校運會來說,由于我班兩名男生在校內閑逛,讓我們班與精神文明班擦肩而過,我自認為是一個包涵心很強的老師,我的教育理念是,無關乎原則,可以視而不見,允許學生犯錯,但不逾距。實際上換平時,唯恐這點違規我私底下勸說教育就可以了,可是,這是一年一次學校活動,是對外證實班級管理的機會,我兩天以來的形影不離和我自感兩天以來我們班上的學生良好表現都被一票拒絕了的委屈和心痛,讓我禁不住的在總結會上聲音哽咽,當時我就強烈地感受到了群情激奮,大家紛紛指責肇事者,我強烈感到肇事者的無地自容,似乎一場戰爭就要開頭,我調整情緒,從我個人的期望講到全體的付出到班級的榮辱最后到正確對待犯錯同學的態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講話時我感受到學生從未有過地專心和專注。在事后的周記中,王丹陽這樣寫到:原本我打算放學后找人把他們打一頓,但是杜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讓我熟悉到什么是寬容和愛,我會永久記住。許多學生都深有感受地說:雖然我們失去了榮譽,但我感覺我們班凝聚力更強了。就連我們班最調皮的王磊還在這次周記中寫到:雖然我是老師眼中調皮,搗蛋的孩子,但我絕不會給班級惹事,不會讓一顆星因我而扣。自此一個月了,確實我們班沒有扣過一顆心。經過這次,我更加熟悉到抓住教育契機,把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有一位詩人曾經這么說過: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全部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全部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經過多年的磨礪,學生們確實也一次次感動著我,讓我真切領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學心相印,才能真正領會到人學的美麗。讓我們把人生最美妙的年華傾注在我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的熱土上吧!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這一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我們也許不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我們也許無法縱橫天下,轟轟烈烈;我們也許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我們可以立足平凡的崗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為延邊的光輝的將來涂抹上最亮麗的顏色!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4

  這個假期,我利用空暇讀了李鎮西的《做個最好的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我真的被李老師那種對教育的滿腔熱誠,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以及對學生深深的愛,尤其是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的精神,所感動。

  在文中,李老師提到解放班主任,就要“更新教育觀念,要求班主任用教育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是的作為一個老師,只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去學習與教學相關的知識,不斷汲取新的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才會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學技能。在讀的過程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老師對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隨手拈來。而這兩位教育家對李老師的教育影響非常大,這正是李老師不斷學習,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李老師之所以成為如此有名的教學大師,正是學習造就了他!

  在《班主任應該有怎樣的素養》中,李老師提到作為老師要成為一個專家:第一,課要上得很棒;第二,還要有某些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或一技之長。”的確是,如果一節課下來,學生覺得特別快過,然后在下課時,跑上講臺滔滔不絕地與你分享、或交流他還未說完的`或者他提出他們的問題時,或者對你說:“我很想在下一節繼續上你的課時,那種喜悅之感不言而喻,這樣的一節課是吸引學生的,此時學生與老師的距離也拉近,當學生喜歡上你的課時,他們會從內心信服老師,自然他們便會聽你的指揮,就會愛戴你!學生對你的愛,這就是教育的幸福!

  所以,我們必須要經常學習專業知識,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的魅力來吸引學生,,不斷想辦法讓自己的課堂生動起來,讓課堂師生間的關系更和諧,當師生間形成朋友的關系時,當學生內心深處信服自己時,學生就不會故意惹事讓你去處理,這時作為一名班主任,不會因為學生惹麻煩常要自己去處理而頭疼煩心,幸福感就是這樣來的!

  在安排座位上,經常把我難倒,而李老師一套成熟的做法,和安排座位的原則“尊重學生,有利學習,小組固定,每周輪換。”給了自己一些參考。其中“小組固定”就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個整體,小組內部可以互相調整,給了我不少的啟迪,我們的生本小組也可以采用這種調位方法,這樣不大的調動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煩,有利于小組的交流與小組間的學習競爭。其次“每周輪換”的方法,讓自己也可以嘗試一下,每星期全班都以小組為單位變化一次座位,讓每個學生在一個學期之內幾乎把教室的每個方位坐遍。他的“每周輪換”對于老是做坐后面的學生家長來說,他們一定很贊成!而且任何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坐教室里任何一個位置,對每個學生來都顯公平,而這樣常調位,讓一些熟絡了的學生少了說閑話的機會。

  《走進心靈的藝術》,使我深受啟發,文中講到一個女孩第一次遠離父母,很不適應,心中的苦悶不能排解,她很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可是老師的一番不解人意的話:你是不是太嬌氣點兒?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戰勝各種困難。……”卻讓這個女孩很失望,從那以后再也不找老師談心了!”李老師同樣遇上這樣的一個女孩,他耐心傾聽,循循善誘,效果截然不同。李老師的做法讓我知道了,跟學生談心,我們要以真誠的眼光給孩子心靈的安全感,才能敞開大家的心扉,朋友式一樣跟學生談話非常重要,在談話中多給學生切實可行的建議,避免訓斥。對學生要尊重、理解,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心靈的隔膜會造成語言的隔膜;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僅靠“真誠”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講究語言技巧;要善于傾聽孩子的訴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在耐心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從而獲得孩子的信任,進而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只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才能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李老師的這本書,還讓我學到了如何科學民主管理班級,如何去轉化后進生,如何形成和諧的團隊教育,讀了這本書收獲真不少!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5

  李鎮西對于一直堅守在第一線的班主任老師來說肯定是如雷貫耳的。中國教育界一直有“南李北魏”之說,“北魏”是魏書生老師,“南李”就是李鎮西老師,他們是在中國班主任這個團體中做的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兩個人。這兩位老師對于我來說無疑就是傳奇人物,是高高在上的,是很多班主任學習的典范和目標。幾年前魏書生老師來周口講學,我有幸見到了魏老師本人,得以近距離感受魏老師的風采。聽了魏老師的講座后收獲很多,所以在我班主任工作的前幾年里受魏書生老師影響比較大。

  學校發給每位老師三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李鎮西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我就是從讀《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才開始接觸李鎮西老師的,從讀第一章開始,我就感覺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存在讓我有一直讀下去的欲望。我本身也是做班主任的,李鎮西老師在書中所講的一些案例我能感同身受,他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技巧我感覺很實用也很好用。

  每當我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的時候,都會被書里充滿滿他對學生的耐心和包容所感動。整本書的詞匯并不華美,質樸中透出沉著,我讀起來很感動也很舒服,他就像是坐在對面把他與學生的故事和他的帶班方法娓娓道來,感覺自己就像親身去經歷一般,會隨著他的情緒變化而變化。這是我第一次讀李鎮西老師的書,也是第一次從書中見識到李鎮西老師的帶班之道,更是第一次讀一本反反復復讀的.書,就是這個第一次,我就開始崇拜起來李鎮西老師,我感覺他的帶班理念和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正是我夢寐以求的,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就把李鎮西老師當成我的學習的典范和奮斗的目標。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6

  前段時間,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覺得心中涌動著一種不可名狀的情愫,越讀我的心越是無法平靜:上班這么多年,也沒當過班主任,現在才為自己有不愿當班主任的這種想法感到無比慚愧!當然,這本書給我的心靈帶來的最大震撼就是本書的核心……師愛。作者以他的關愛、民主和尊重,讓他的學生都感覺到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學習時光,正是他,從一個更高的層次詮釋了“師愛”的含義。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深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記得斯霞老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說教育是愛的事業。這不僅是博大深沉的愛,而且一種充滿智慧的愛。踏上講臺13年,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我的感覺就像一直徜徉在愛的海洋,常常陶醉得不知身在何處。特別是今年暑假,縣直中小學舉行年輕教師招考活動,我有幸考到實驗小學,執教六年級語文。我深深地知道:來到一個嶄新的'教育陣地,肩負重任,直面壓力,過去的榮譽只是鼓勵和鞭策,前面的道路還很漫長。在我的面前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先進事跡后,更堅定了我對師愛的信念。我認為:讓語文教學成為愛的教育,這是我最快贏得學生的制勝法寶,也是我體驗到教學快樂的最佳捷徑。

  一、關愛學生,需要調動學習的興趣。現在的學生要求高,難伺候。如果哪個老師還那么古板的“填鴨式”教學,學生早就不買帳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學習李老師的優秀做法,積極開發學生潛力,周一到周五開設“課前五分鐘”,內容有古詩背誦、名人名言、成語介紹和才藝展示等;除了平日的作文訓練,我讓學生寫循環日記,已經寫了三大本了;為了增加學生閱讀量,我抽出兩節課,一節讀課外書,一節匯報讀書心得;最近進入復習階段,我嘗試讓學生講題、講自讀文章,有時還男女生對抗賽,輸的一方選代表出節目,復習雖累六三班卻其樂融融!

  二、關愛學生,需要放下老師的架子。李鎮西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李老師在處理學生犯錯誤時,常常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換位思考。以“愛自己孩子”的最高境界,走進學生的心田,不以老師的姿態高高在上,漸漸就會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朋友。我知道:“親其師而信其道”,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主動去幫助他們;當他們有了煩惱時,能用心靈去傾聽。于是我經常和學生談心,有時給他們寫信,還和他們打乒乓球,和小網迷在網上聊天探討問題……慢慢的,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愛又是相互作用的,老師愛學生,學生才會愛老師,對老師傾訴煩惱。

  三、關愛學生,需要批評的藝術。批評也是一種關心、愛護學生的教育手段。作為老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劈頭蓋臉地對學生進行指責,這樣,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李老師說得多好啊,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感情的堆砌,而是要有科學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性格各異的人,我們就不能以一種固定不變的方式去教育學生。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給予慰藉或激勵,不做傷害學生自尊心的事。聰明但調皮的李世鑫上課說話了,我及時拋給他一個問題讓他回答,他馬上能心領神會我的批評;內向又貪玩的呂強沒完成作業,我給他寫一封小信,看到我的良苦用心他會及時補上作業還給我回信;基礎特別差的李新濤呢,我經常在一切能表揚和鼓勵的時候提到他,慢慢也等到他的進步了……

  四、關愛學生,需要公平的對待學生。一個班級總會有優等生,當然也會有后進生。對于優等生我們往往都是寵愛有佳,而對后進生卻缺少關注。其實,后進生才是班級的弱勢群體,他們得不到肯定就不能很好的樹立自信,時間長了思想上容易偏激、產生自卑的心理、更容易心理扭曲,這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們應該給予后進生更真誠的愛,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獲得重視、獲得幸福感。后進生的轉化才是班級管理的重點,也是值得我們所有老師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另外,這本書中最使我感動和反思的是第六輯:《在寫作中成長》。李老師教給我們養成寫隨筆的習慣。想想自己教學多年,除了有幾張級別不等的榮譽證書和十幾篇或發表或沒有發表的教學論文、教學案例外,還為自己留下了什么?課堂上真正閃爍著靈感火花的精彩片斷寫下來了嗎?和學生間發生的曾經感動著自己、感動學生的事情記下來了嗎?其實每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教師都有很多值得記憶,值得研究的東西。他的價值勝過任何榮譽稱號,勝過任何的贊譽。他是一種可以使人豐富和充實的東西,是一個做教師的一生的財富。

  現在當我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才感到一種無與倫比的愉悅,感到一種久違了的充實。我現在才頓悟可能就只有文字才可以幫助自己記錄下和學生曾經走過的日子,曾經的感動,曾經的精彩和心靈的觸動。在靜靜的夜晚,聽著敲擊鍵盤的聲音,一顆激動的心在跳躍,思想的火花在不斷閃現,這真是種享受。

  “愛”是人類的永恒話題,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顆善良的愛心,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孩子,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快樂,用愛伴著孩子們的成長。雖然現在我不是班主任,但我已經有了擔當班主任的信心,有了李老師的人生引導,我前進路上如同有一盞明燈照耀。

  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時刻準備著!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7

  閑暇之余,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剛開始是強迫自己擠時間讀,但是,讀著讀著一種感覺在悄然而生,被迫變成了主動;不耐煩變成了心潮澎湃,我深深的被李老師的才華和他的師愛所折服。他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的還學生民主,他的學生才是幸福的,快樂的,他向我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師愛”。

  從上班的那一天起,我的原則就是用“師愛”去感化學生,讓他們自己體會到老師是愛他們的,進而好好學習,好好生活,所以,我一直感覺自己是“愛”學生的。當讀了這本書后,我在深深的思索:我是真正的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對學生的“愛”是平等的嗎?現在,我無法從內心深處給以肯定的.回答。正是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記得有一次下課,當我正要走出教室時,我們班一個很乖巧、學習也很好的女生淚眼汪汪的對我說:“老師,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問她:“怎么了。”她的回答令我很驚訝——“我覺得你很煩我”。我一愣,說道:“你平時表現這么好,我怎么可能煩你呢,我很喜歡你呀。”她破涕為笑道:“老師,我不煩了,我現在很高興”。但是我的心卻很沉重,我明明是愛她的,可是怎么會出現這種結果?這是一個班主任的嚴重失職。后來,我和她交流,她說她感覺我不太重視她,太重視比她學習好的,上課提問她的次數也很少。我這才發現原來我的“師愛”這么的不平等。

  一個學生平時不寫作業,上課不聽講,被逼的緊了,他就抄抄作業完事,我和他的父母交流過,但是無濟于事。當他又一次抄作業時,我在班上狠狠的批評了他,不留一點情面,結果他比我更“厲害”,當著我的面揚長而去。我不解,我這樣做是對他好,為什么他不買帳?為什么理解不到我的苦心?現在我明白了,愛的基礎是“尊重”,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他們需要的不是牢籠,而是尊重和平等交流下的制約。

  通過李老師對“師愛”的詮釋和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往事,我明白了真正的“師愛”是關愛、民主和尊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和學生做朋友。放下老師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學生民主、平等的交流,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共同探討班級建設中的各項問題,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生本教育為依托,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尊重他們的交流,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三、把愛和公平撒向每一個學生。不但要關注學習好的、聽話的學生,更要給那些中等生和后進生更多的關注和“愛”,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獲得重視、獲得成就感。

  四、講究批評的藝術。當學生犯錯時,在尊重他的基礎上,給予慰藉或激勵,然后分析他的行為,讓他自己意識到自己做的不當的地方。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教育教訓,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的爭取進步,愿我的“師愛”能給每一個孩子溫暖,陪伴他們度過快樂的小學時光,這樣,我才會有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8

  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這句話是寫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序言中的一句話,教育智慧的產生離不開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本書是李鎮西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通過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來說明有關的教育理念。

  在書的一開始寫到了20年前畢業的學生組織的同學聚會,在這場聚會中很多同學都回憶起了當年李老師做過的一些事。

  包括當年李老師暑假出行給每一位同學都寫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導同學辦小報,將同學的故事寫在書中等等。從這一場聚會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師對于學生的熱愛,時時刻刻都想著每一位同學。

  任何一個領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養而不是別人培養的。寫教育隨筆是自我培養提高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從自己的實踐中反思總結。

  書寫教育隨筆的過程就是我們反思、審視、總結、提煉、升華自己的教育過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很容易會出現“厭倦感”,這種現象的產生往往是因為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與學生的距離在不斷加大并且不愿意改變已有的經驗。

  每天生活在一種消極的情緒中,不僅不能改變現實,還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累。如何能夠增加自己教育學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職業,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工作。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遇事冷靜、寬容,對待領導的評價、同事的議論以及家長和學生的意見要胸懷坦蕩,豁達寬容。

  只有自己的情緒調整好了,才能夠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職業。在對待學生時應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以學生的情感去理解學生的心靈世界,回答學生所關心的問題,多想一想學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個新班的學生時,李老師總會設計很多“活動”,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參與到集體的建設中。在一開始與學生見面時,李老師讓每位學生給他寫一封短信,內容包括:你以前遇到過的最好的老師是誰,他最突出的優點是什么、你希望老師向他學習什么;你希望班級是什么樣的集體、有什么好的建議;你可以在哪些方面為集體出力?

  這一封短信不僅能夠給老師提供學習的素材,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們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在書中李老師提到,組織第一次活動時要淡化“教育痕跡”,動員全員參加,利于展示學生個性并且最好能夠讓學生自己設計。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也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展示自己,增加對集體活動的興趣。

  教育中的懲罰最好是學生自己對自己的懲罰,這樣帶有自我約束色彩的懲罰實際上是學生自我教育的一種形式。李老師對于班級的管理是將“人治”變為“法治”。讓學生們自己制定班規,并且與學生們一同遵守班規,實現讓學生們自治。

  在學生自治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們團結了起來,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民主思想。這樣一種同學們自己制定起來的班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學生們基本都能自覺遵守規定,在老師出差時也能夠保持住,讓同學們在民主生活中學民主。

  書中的第三部分寫到如何能夠贏得學生的心靈。要想走進學生的心靈首先要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視來向老師傾訴的學生,要能夠真誠的去幫助學生給學生帶來安全感。當有學生來找老師傾訴時,要耐心的傾聽學生的想法,不要隨意打斷學生的訴說。

  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困惑、悲傷表達出來,老師要用誠懇的態度聆聽,通過一些眼神和動作的示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是理解自己的。

  師生同時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問題,遇到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要多給學生提建議,積極的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少一些對學生的訓斥。并且要認識到每一個孩子的靈魂都是自由獨立的',對學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將學生完全塑造成一個樣子,而是在保持學生個性的基礎上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與學生的溝通不僅僅是在發現了問題之后才進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與學生的交談。

  在對于“優生”的培養中,李老師寫到對于“優生”的定義是指品德、學習和各方面能力都優于同齡人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的培養,首先要引導他們樹立自己的志向,幫助他們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勵他們超越自己并且要訓練“優生”的受挫心理。

  在寫到轉化“后進學生”時,李老師寫到面對這些學生犯的錯誤,要引導學生自己一步一步改變,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氣,多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注重對這些學生的感情傾斜,先幫助他在同學中樹立起自己的尊嚴,融入自己的集體,對自己能夠進步有信心。

  在書中這一部分內容李老師具體舉了兩個學生的例子。從這兩個例子中不難看出,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力,犯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錯誤以后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讓這些學生有所改變。這需要老師耐心去關注學生,并且通過集體的教育來引導學生。

  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在學校,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如果少了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也是很難成功的。如何影響學生家長?

  首先可以通過閱讀來讓家長有一些啟發,能夠讓他們在平常對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鑒的好方法。其次,要時常保持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多交流多關注。

  最后可以通過孩子以及其他學生家長來轉化家長。讓家長與學生一起成長,從生活中的各個小事關心著孩子,時刻關注孩子發生的事,及時糾正家長的錯誤做法。同時可以將一些家長的優秀做法分享出來,讓其他家長能夠借鑒,從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9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利用閑暇時間,我拜讀當代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受益匪淺!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愛心智慧的結晶,讀后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來為班級管理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需要愛,教育需要智慧。

  “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做最好的班主任”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說,李鎮西只有一個,沒有人能成為李鎮西,但只要我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為一個綠油油的葉子,在屬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一、播灑愛心,工作幸福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班主任”是辛苦、勞累的代名詞。但是李鎮西老師用他的成就改變了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的理解。“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么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么令人驕傲;作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么令人自豪!獻身于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讓我教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幸運感。讓他們感到,在李老師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驕傲,也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這段發自肺腑的話讓我體會到李鎮西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從書中讀到李老師記錄自己在班級管理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不但讓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師的學生是幸運的,而且也感覺到李老師是一個真正幸福的班主任。當一個幸福的班主任,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復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的一生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這才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

  二、科學管理,民主實施

  李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是科學的、民主的。從第一次見到學生開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學生相處的機會,不放過一次和學生培養感情的機會。比如:從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給學生寫一封熱情洋溢的歡迎信,給學生一份有意義的見面禮,給學生一個做主人的機會以及開一個記者招待會等等,他更是細心準備,讓每個孩子體會到老師的愛心、關心。李鎮西老師連第一次給學生安排座位都不放過,他給學生安排座位的原則是:“尊重學生,有力學習,小組固定,每周輪換。”想想自己,雖說按照學校要求去進行小組的建設,但也會有同學要求小組的成員的調換,這提醒了我一定要盡可能地去搞好小組的建設。

  李老師的班級是一個民主的班級。大到班級干部,小到班級的規章,全部都是同學們一起提議、討論、通過,整個過程包括內容的設定都是學生們真正做主。學生既表現為了班級的小主人,又可以在研討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語言等能力。而且,班級規定一定設立,就是不容忤逆的,甚至李老師自己也不例外。班規規定,李老師對同學們發火,就要掃地一天。有一次李老師對一個男同學發火,第二天一早就來到教室,自覺地拿起掃除工具打掃衛生。學生們看見老師這么遵守規定,也都自覺地遵守了。這再一次提醒我們作為老師,同樣也是身教重于言教。

  李老師在班級管理上,非常會巧借東風。在發現一個學生的缺點或優點,他會動用全班的輿論去影響那位學生。一位男同學經常會和同學打架,李老師就讓全班同學都寫作文:《我眼中的***》。他會把這些作文都給那個男同學看,他看了之后,心里很難受,有了想要改正的欲望,李老師就不斷地幫助他改正。當這位同學有了改變后,李老師又讓全班同學寫作文:《***進步了》。再把同學們夸這個男同學的作文拿給他看,該同學受了很大的鼓舞,繼續堅持改變。這種班里的輿論導向強過老師的批評說教,人都是群體動物。學生也有自尊心,很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李老師這招很高明啊!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讀他的書,使我尋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喜歡的好班主任”。

  寒假,我拜讀了李鎮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很感人。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在讀到李老師對待“優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凌飛是一個從不太優秀走向在在非常優秀的典型。他一開始學習就不錯,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師也許不會太多地給他約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師看到的卻不只是成績,而是他做人的心態和思想,對集體的感受和奉獻。讀過之后感慨良多:1、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優秀的,做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學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導學生做品學兼優的優秀生。2、要正視優秀生的錯誤,不要認為犯錯是差生的專利,優秀生一犯錯老師就覺得不可饒恕,要記著他們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學生中的圣人。3、對優秀生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因為成績優秀而一味縱容。但又不能打擊積極性,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對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師對“后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后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這個“心靈”既是指教師的心靈,也是指學生的心靈。它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創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用學李老師的優秀經驗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

  讀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以后我收獲頗多。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難的',要做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更難。我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不錯,它能夠指導我們如何做好班主任。這本書寫得很實在,書本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書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讓我獲益不少。

  工作已經18年了,每一次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每一次面對不同的學生,我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我也時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而看完這本書,我切身體會到了教育工作中愛的重要性。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走進心靈的藝術》,短短的幾節卻使我心發顫,使我深受啟發,我們對學生要做到尊重、理解,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心靈的隔膜會造成語言的隔膜;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僅靠“真誠”是遠遠不夠的,還得講究語言技巧;要善于傾聽孩子的訴說,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進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請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耐心傾聽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過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進而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平時應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化批評為表揚,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心靈有所感動、有所醒悟,使他們在犯錯誤時能夠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看了書以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寫周記、找學生談話等。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誠、熱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人格魅力一定能影響學生的心靈。只要溫暖學生的心靈,我們就能對其進行“抑其惡,揚其善”的正常引導。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李老師教的是中學,我教的是小學,他的方法我們未必拿來就能用。所以,讀他學他,用他的話說就是要評判與超越。對于我而言,我要學的他尋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說:班主任,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0

  我們常說班主任不是一個以計算勞動力來付工費的活兒,繁瑣和復雜只是它工作結構的表象,往往更多的是算不清、記不住的瑣碎。而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各式各樣難題,少顧任何一方,都無法把教學之路走踏實、走充實。工作室在成立之初,給了我們這樣一份禮物,讓所有班主任欣喜萬分。猶記得拿到書的這一刻,我最先思考的問題是,何為“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想這是沒有固定答案的,但是在書中,李老師給了我們很好的解答。

  本書是李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闡釋了李老師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李老師20多年前創建“未來班”,今天身為校長兼班主任,李老師以他的愛心、民主和尊重,讓他的所有學生都感覺到度過了最幸福的.一段學習時光,他與他的學生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以及他的班級管理模式,演繹著教師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情懷,令人向往,撼人心魄,發人深省。

  常在一線的老師,都會有些相同的煩惱,任教五年來,這些煩惱也時時刻刻困擾著我。于是,當翻開李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后,第一感覺便是“熟悉”,教學教學場景歷歷在目,讀著讀著有些問題似乎迎刃而解。帶班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能從書中受到啟發。這些內容重在情感抒發和方法引導,非常實用。書中內容很多,啟發也很多,不再一一闡述,今日重點圍繞書中第一輯第三節——班主任應該有怎樣的素養,談一談我的感受。

  李老師用“三心三家”來闡述班主任應該有怎樣的素養,即童心、愛心、責任心、專家、思想家、心理學家。其中我感觸最深的便是,童心: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李老師提醒我們要有兒童般的情感,唯有懷著兒童的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才能看到兒童的真誠。除此之外還要有兒童版般的興趣,當一位老師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便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最后是要有兒童般的思維,書中李老師用了一些例子讓我們明白,孩子總是懷著善良而美好的動機去做事,但是因考慮欠缺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壞事,而這種現象是很自然的。讀完此節內容讓我想到了自己和孩子們相處的點滴。從小喜愛朗讀和講故事的我,每次講故事或者朗讀,都盡量把自己代入到情境中,用兒童喜歡的方式讀給他們聽。無意中發現語文課上學生尤其喜歡聽我讀課文,甚至偷偷學我讀、悄悄跟著讀。借此契機,“故事大王”比賽便應運而生。校本課程展示會上,知道孩子喜歡歌曲,我就帶領孩子們表演花鼓戲《劉海砍樵》。不僅如此,當主任的這幾年,我從談心、班級日記,到各式各樣的班級文娛活動,時刻都在以孩子的視角和他們一起成長,也正如此,讓我深刻明白了李老師所說的童心的重要性。我想,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兒童也是如此。

  讀完這本書后我最想說: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班主任面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孩子,是如何將教育的真諦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他是真正的將孩子的一切放在心中,用心揣摩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成為了最好的班主任!

  本次感悟題目——永遠的的班主任,出自本書之序題。也是我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唯有時刻把自己當成一名成長中的班主任,才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本次的點滴感受僅能體現李老師教育智慧的萬分之一,書中關于如何成為最好的班主任,李老師有著全面的闡述——學會科學管理、贏得學生心靈、培優等生轉后勁生、形成和諧的團隊教育。每一個章節我們都能看到一位學生信賴、家長信任、教師信服的班主任形象。

  教學之路漫漫,經驗加反思才能成長,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時刻提醒自己:多讀、多看、多悟、多行!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1

  《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讀完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后,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苦”中之樂,樂之無窮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班主任”是辛苦、勞累的代名詞。但是李鎮西老師用他的成就改變了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的理解。“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么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么令人驕傲;作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么令人自豪!獻身于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讓我教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幸運感。讓他們感到,在李老師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驕傲,也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這段發自肺腑的話讓我體會到李鎮西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從書中讀到李老師記錄自己在班級管理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不但讓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師的學生是幸運的,而且也感覺到李老師是一個真正幸福的班主任。

  當一個幸福的班主任,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復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的一生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這才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

  二、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

  李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是科學的、民主的。從第一次見到學生開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學生相處的機會,不放過一次和學生培養感情的機會。比如:從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給學生寫一封熱情洋溢的歡迎信,給學生一份有意義的見面禮,給學生一個做主人的機會以及開一個記者招待會等等,他更是細心準備,讓每個孩子體會到老師的愛心、關心。李鎮西老師連第一次給學生安排座位都不放過,他給學生安排座位的原則是:“尊重學生,有力學習,小組固定,每周輪換。”想想自己,別說尊重學生了,輪換座位基本上是兩周一次,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時學生想調位,我總是怕他和新同桌講話耽誤學習而蠻橫地拒絕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三、“嚴愛”優等生,“溺愛”后進生

  每一位老師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而讓我們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們口中的那一部分“后進生”。李老師對“后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后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后進學生”的過程中,李老師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寫“每日九問”,安排當班干部,對手競爭……“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再談優等生。對于他們,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們的意識。因為在我的觀念中,他們學習優秀、習慣良好,甚至在學習之余可以幫助老師分擔管理班級的任務,是老師的好助手。面對這些優等生時,誰會不流露出喜愛之情呢?但是,在李老師告訴我:優等生同樣需要我們去關注,只不過對于他們,我們的側重點應該轉移到品行上來。在李老師的班中,每位優等生都上了一個臺階。可以這樣說,他們在李老師處不僅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健全的人格。這,才是真正的優等生呀!

  四、堅持寫教育日記

  他十幾年如一日的給他的女兒寫成長日記、寫信交流溝通,十幾年如一日的給他的學生寫教育日記,教學隨筆,教學反思,與學生家長通信,為他的學生編輯班級史冊,他把一個個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記錄了下來,讓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輝煌的業績,他的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動我的心。我常感嘆自己的平庸,感嘆自己荒廢時光,而讓自己感嘆遺憾的正是自己,自己總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辛苦,把許許多多美好的時光讓他平庸的流逝,于是自己的生活也變得平庸了。

  書看完了,有一句話永遠銘記在心: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接下去,我準備讀一讀他寫的《心靈寫詩》和《做最好的家長》等其他書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喜歡的好班主任”。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2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李鎮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讀著他的文章,感覺就像是看著一集集連續劇一樣,書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讓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

  書中的觀點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具備“三心”,即童心、愛心和責任心。這對我們低年級的班主任尤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覺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語和學生有一道無形的隔閡,總是不能學生和很好的溝通,換來的是自己感嘆這是一種代溝。

  李鎮西老師在關于童心的論述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和學生同年齡的一個學生,這不但是教師是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所謂把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是指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種意義上盡可能讓自己有同年齡學生般的情感,同年齡般學生的興趣和純真。當我們努力保持這一份童心時,其實我們已經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我們便夠建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發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我想當我們懷著李老師所說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時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們總是懷著善良而美好地動機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總是懷著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贊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當是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自己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使學生覺得你親近,具有親和力。

  童心決定著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二、愛心

  李老師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可見教育離不開情感。

  常聽到現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說: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給了學生,可我的學生為什么不領我的情,難道我還不具有愛心嗎?其實他們片面理解了愛心的涵義。李老師告訴我們,愛心應該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態的條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種情感和行為。

  對學生的愛,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淚下的“愛的`奉獻”,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說這樣的話的原因或許是他并不懂得“愛心”的內涵,他們把愛心建立在成績的高低的基礎上來,“愛心”化作了分數,不會去考慮學生是是否承受的了這種愛之重……其實質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并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李老師的話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們真心愛學生,從日常教育教學中,把愛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們平常的言行去感動學生,那么,我們就算成功了。所以讓我們真正做到愛學生吧!愛每一個學生。

  李老師書中有一個例子最能說明我們怎樣付出愛心。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一書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孩子出去的快樂,自己攢錢買船帶孩子去旅行,他說“買船是出于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愛心”。

  三、責任心

  常認為責任心就是從早到晚一直陪著學生,學生成績好這就是責任心的表現。李老師讓我明白,所謂真正的責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認真細致和絕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著眼于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

  未來社會需要有責任心的人。為國家培養現代人才,是我們每個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應該是班主任的自覺意識和行為。班主任每天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談誤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進而影響著國家的未來。我們今天怎樣對待學生,今天作學生怎樣的榜樣,明天的學生就怎樣對待他人,我們手中誕生的是未來的人才,我們的責任重大。

  教育者具有怎樣的思想行為就會培養出怎樣的人,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學生培養成為現代化建設有用人才為目標,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責任心,我們才無愧于教師的歷史使命。

  我想當我們真正懂得了“三心”含義,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業時,我們跟優秀班主任的距離就在咫尺之間了。

  我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難的,要做一個好的班主任就更難。書中以班主任作為坐標原點,分別以學生,科任老師,學校,家長為坐標軸來闡述班主任的工作。重點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引導。我覺得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心”,我還總結出三個詞語:師愛,耐心,科學。整本書的思想都是圍繞這三個來展開的。

  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一個班主任,師愛是必不可少的。缺少師愛的老師談不上是一個合格的老師。我認為具有師愛就必須至少做到一下:第一,發自內心地關心,保護每一個學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別是對差生。不要放棄每一個學生(除非超出你的能力范圍之內);第三,要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深入了解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第四,對學生的犯錯要準確到位,但是內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

  耐心也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素質。作為一個班主任,特別是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是根本沒有你想要的效果的。李老師教育學生很有耐心,他從來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的。他認為,要一個平時習慣遲到的同學改掉這個缺點不是一兩天就行的,要讓學生慢慢適應的時間。特別是對一些問題諸多的學生,更應該要有耐心。要知道教育是需要過程的,欲速則不達。

  科學,班主任擁有師愛和耐心還不夠,他還要擁有科學的方法。沒有科學的方法即使對學生多愛,對學生多耐心地教育都沒有很好的效果的。只有在擁有師愛和耐心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方法才能把學生教育好。

  我認為,師愛,耐心,科學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個班主任,就必須擁有這三方面的素質。書中通過例子表達了李老師的育人思想,他的思想就像人們前進的路標一樣給我們指明方向。他指出,要做好班主任光靠和學生打好交道是不夠的,還要和學校,科任老師,家長他們打好交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是,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長共同合作。班主任同樣要和科任老師溝通好,因為他們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的好壞。班主任和學校更要溝通好,因為學校給你一個自由的環境你才有發揮的余地。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每一個想做老師的人讀。

  在讀李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對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李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

  受到書中的啟發,我通過網絡搜尋了一些有關李鎮西其他書籍的資料,還瀏覽了李老師的博客《與青春同行》,以后準備讀一讀他寫的《心靈寫詩》和《做最好的家長》等其他書籍。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李老師教的是中學,我教的是小學,他的方法我們未必拿來就能用。所以,讀他學他,用他的話說就是要評判與超越。對于我而言,我要學的他尋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說:班主任,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3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最近我讀了當代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讓我獲益匪淺!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愛心智慧的結晶,讀后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來為班級管理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從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做一名人民教師,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請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耐心傾聽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過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進而給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平時應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化批評為表揚,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心靈有所感動、有所醒悟,使他們在犯錯誤時能夠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看了書以后,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誠、熱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一定能影響學生的心靈。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最后,摘錄幾段李鎮西教育名言,與大家共勉。李鎮西提出了“四心”:

  奉獻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們要懂得兒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為老師”

  責任之心:“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4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閱讀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一定意義上說,讀書就意味著高等教育,甚至意味著學校。教師的讀書課余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工作的前提。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自己只有連續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師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鉆研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職員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暑假在此期間讀了寫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感受頗深。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終身教育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從這本書中讓我深深體會到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好幾位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待班上的后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的愛。要經常找他們談心,多發現他們的其優點,及時地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見識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動力系統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往下支撐點的動力源泉。為此,我們要尊重小學生的人格、意愿、隱私權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確實學生,賞識學生。

  3、做學生的朋友,走進孩子內心

  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我就讓學生寫《老師我想對你說》,把平時不敢當面跟老師說的話通過所寫形式告訴老師,讓老師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想法,使得更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與平易近人。

  小學生盡管身高體重小,但他們也是感覺敏銳、有獨立想法的個體。教師的為人、責任心和愛心、學識和教學能力水平、對學生的態度等,都會在平日的言行舉止中所傳達纏繞植物給學生。教師付出的助學和奉獻,會得到學生的真情超額回報。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女教師靠小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出去做。這學生家長就決意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知行合一應該讓中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獲得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匯集。

  5、改變自己。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社會活動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優良高尚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為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高中學生,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

  總之,看了這本書,為他的品性所折服。中同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工作中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更多的關愛。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相關文章:

讀《做最好的班主任》之體會12-16

做最好的班主任11-07

做最好的班主任閱讀心得07-03

讀《做最好自己》有感04-02

讀《做最好的自己》有感07-23

讀《做最好的家長》有感02-20

讀做最好的家長有感04-13

做最好的班主任讀書心得09-07

《做最好的班主任》讀書心得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