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31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1919》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1919》觀后感 1
今天我看了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我的919》。這部電影描繪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參加919年巴黎和會時的種.種經歷,以及他的好友肖克儉為了抗爭列強給中國討回正義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電影我不禁驚訝于顧維鈞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肖克儉強烈的愛國思想。與此同時我也記住了個歷史性的年代-----1919年。1919年是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限;1919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
顧維鈞代表個“弱國”去參加巴黎和會,他用自己的機智勇敢和能言善辯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保衛了中華民族的權利。他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了正義,討回了平等。他讓所有人的眼睛都為之亮,正因為他在和會上的正義之舉才讓中國挺起了胸脯,面對切不公平說“不”。
這段歷史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個慘痛的教訓,個“弱國”即使作為戰勝國也會遭到別人的蔑視,也不會擁有應得的東西。舊中國走上了條曲折坎坷的路,但是今天的`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我們離夢想已經不遠了!”因為現在我們有領先的科研成果,現代化的工廠……可以說是個強國了。這切都是那些在和會上蔑視中國的人所想不到的。
我們應該牢記這段歷史,但不能再讓歷史重演!
《我的1919》觀后感 2
壓抑了近80年之久的恥辱與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爆發了,中國人民第次向世界列強說“不”!
在巴黎和會這個分贓的會議上,各國列強只為自身利益考慮,對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聞,無視中國人民的利益,無視中國人民的呼聲,更無視中國人民的憤怒與仇恨,赫然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這是列強對中國人民最大的輕視與侮辱。
是的,弱國無外交,弱國談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人口的中國絕不能是弱國!中華民族有著無與倫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發展,奮起直追。個優秀的中國外交官的`聲“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不屈!
看著列強的士兵舉起屠刀,看著千萬中國英魂埋骨異鄉,看著列強無視中國的主權與利益,看著日本的囂張氣焰,看著全國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諸東流,中國人民的憤怒被點燃了,被引爆了!
確實,看著國內外的人民為中國獲得應有的權力而英勇犧牲,面對列強咄咄逼人的囂張氣焰,我們的憤怒,還能壓抑嗎?不,我們不能了,但我們別無他法,只有努力發展自己,增強國家的實力,盡快地從個被欺的“弱國”這頂沉重的帽子下,掙脫出來。
歷史的車輪可以驗證,中國的人民可以驗證,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驗證,在今日,中國不是弱國!
《我的1919》觀后感 3
看了《我的1919》這部電影之后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的心靈在不斷地被震撼著。這樣的震撼不僅僅來源于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尊,也來源于對那些懦弱虛偽的國民的憤恨,更來源于對顧維均的人格魅力的欽佩。當時的中國從官到民,從內到外,從陸征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么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是一個誰也可以來分一杯羹。誰也可以隨意踐踏一腳的國家。讓我深刻體會到 “弱國無外交”,國強才有說話的權利,只有強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弱國無外交”,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我們必須銘記,并以此時刻提醒自己國家強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話語權。國家要強盛這就需要國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們青年一代去建設。這就要求我們這些有學問、有理想、有體魄的現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勤奮地工作,眾人齊心,心領神會,思想統一,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時刻牢記以國家利益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會最前沿陣地,大膽與為富不仁的現象作斗爭,與貪腐、與弄虛作假、與橫行霸道的行為做斗爭。
中國雖在快速發展,但相對于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我們應以史為鑒,記住弱國無外交!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更需要這句話常響耳畔。須知未雨綢繆,須知居安思危,或許是臥薪嘗膽。
《我的1919》觀后感 4
搭上歷史快車
踩上歷史的風火輪,一路留下滄桑和喜悅的印輒,亦沉淪、迷惘,亦激情、豪邁,經歷了漫長歲月的磨合。曾經一度的積怨和憤慨在歷史的快車上漸漸淡去。但《我的1919》卻像一支火焰點燃了我心底深處那股濃濃的情懷。剪不斷,理不去。
在和諧、太平的今天,是否還記得曾經的硝煙;
在與青春捉迷藏的美好華年,是否還記得奮力抗敵,激情澎湃的五四;
在隨波逐流與世浮華的時尚風中,是否還記得巴黎和會上那個堅定的“不”字。
當你記起這一切時,難道你的心沒有為之一震,沒有為流行在現今社會的一些喧囂哭泣嗎?
曾經一時,因政府的軟弱與不和而讓敵人乘虛而入的歲月已隨那個“不”字,隨著北京上空噴薄而出的那股熱血兒,永遠的消失了。高高飄揚在中華大地、聯合國上空的是那鮮艷的、永不褪色的`五星紅旗。
跨越歷史長河,展望那些令每一個中國人為之吶喊、為之震撼的場面;那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英雄氣概;那些視國如己,拋頭顱、撒熱血,只為保家為國的豪邁。誰還敢說“東亞病夫”,誰還敢在中國的領土作威作福?
光輝的一頁已帶著芬芳留在了歷史的昨天。而現在的輝煌還需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鑄就。放下自掃門前雪的冷漠;收起虛度年華的安逸;放飛愛國情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譜寫中國未來美好的藍圖。
搭上歷史的快車,越過坎坷與泥濘,下一站將會是一片晴朗。
《我的1919》觀后感 5
壓抑了近80年之久的恥辱與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爆發了,中國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強說“不”!
在巴黎和會這個分贓的會議上,各國列強只為自身利益考慮,對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聞,無視中國人民的利益,無視中國人民的呼聲,更無視中國人民的憤怒與仇恨,赫然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這是列強對中國人民最大的輕視與侮辱。
是的,弱國無外交,弱國談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絕不能是弱國!中華民族有著無與倫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發展,奮起直追。一個優秀的.中國外交官的一聲“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不屈!
看著列強的士兵舉起屠刀,看著千萬中國英魂埋骨異鄉,看著列強無視中國的主權與利益,看著日本的囂張氣焰,看著全國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諸東流,中國人民的憤怒被點燃了,被引爆了!
確實,看著國內外的人民為中國獲得應有的權力而英勇犧牲,面對列強咄咄逼人的囂張氣焰,我們的憤怒,還能壓抑嗎?不,我們不能了,但我們別無他法,只有努力發展自己,增強國家的實力,盡快地從一個被欺的“弱國”這頂沉重的帽子下,掙脫出來。
歷史的車輪可以驗證,中國的人民可以驗證,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驗證,在今日,中國不是弱國!
《我的1919》觀后感 6
為迎接五四青年節,106車間團支部組織青年員工觀看電影《我的1919》。一群年輕人圍坐在車間會議室,觀看這部講述一段真實歷史的愛國影片。觀看過程中,我們時而憤慨,時而激動,恨不得投身到那個燃燒的年代,從未體會到愛國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這就是“五四精神”真正的源泉。
1919年中國爆發了倡導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這是中國接觸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歷程,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史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五·四”運動直接的影響下,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團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影片主要通過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維護國家尊嚴、保衛中華民族權益。拒簽“凡爾賽”條約的光輝偉績和肖克儉為國為民請命、抗爭帝國主義列強的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真實地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社會和國際關系。這一幕幕真實的畫面不禁把我們帶回到過去那段燃一燒的歲月,雖然不曾經歷,但卻不能忘記。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和激勵是我們最值得銘記的`。
我們這青年的一代,請挺起我們的脊梁,抬起頭,將這樣的精神傳承。我們都是祖國培養的新一代,努力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燃燒我們的激情,為祖國美好的明天灑下我們青春的汗水。
《我的1919》觀后感 7
20xx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多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北洋政府派遣十幾萬勞工遠赴歐洲戰場,在西方列強的戰爭中流血犧牲,就是為了借此提高國際地位,向列強換回一些支離破碎的主權。然而在協約國勝利后,美、英、法為了安撫日本,竟將同為戰勝國的中國架上案板宰割,把德國戰前在山東霸占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縱使有顧維鈞等人竭力周旋,縱使中國使團最后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中國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還是沒能換來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事件讓中國人民徹底認清了北洋政府和帝國主義列強的`嘴臉,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光陰荏苒,在這一百年間不知有多少中華兒女犧牲在追求主權完整、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道路上,最終換來了如今強大自信的中國。今天,中國不用再為了討好誰而犧牲自己的國民,反而可以在別國的戰亂中安全撤僑;中國不用再看其他國家的臉色行事,反而可以當著美、英、法的面在安理會投下反對票;中國不用再為了一紙條約而終日惶惶,反而可以無視任何傷害中國利益的所謂“裁決”。在這背后,是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世界第一的制造業產值,可以令美國忌憚的軍事實力,以及團結在一起的十四億人民。
顧維鈞的1919是灰暗無助的,我們的20xx是光明可為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局面,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1919》觀后感 8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我的1919》。這部電影描繪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參加919年巴黎和會時的種種經歷,以及他的好友肖克儉為了抗爭列強給中國討回正義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電影我不禁驚訝于顧維鈞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肖克儉強烈的愛國思想。與此同時我也記住了一個歷史性的.年代-----1919年。1919年是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限;1919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
顧維鈞代表一個“弱國”去參加巴黎和會,他用自己的機智勇敢和能言善辯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保衛了中華民族的權利。他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了正義,討回了平等。他讓所有人的眼睛都為之一亮,正因為他在和會上的正義之舉才讓中國挺起了胸脯,面對一切不公平說“不”。
這段歷史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一個“弱國“即使作為戰勝國也會遭到別人的蔑視,也不會擁有應得的東西。舊中國走上了一條曲折坎坷的路,但是今天的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我們離夢想已經不遠了!’’因為現在我們有領先的科研成果,現代化的工廠。可以說是一個強國了。這一切都是那些在和會上蔑視中國的人所想不到的。
我們應該牢記這段歷史,但不能再讓歷史重演!
《我的1919》觀后感 9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主義。有人在戰場上不畏槍林彈雨,有人在學術上盡心盡力,有人在外交的舞臺上面對強權勢力堅守民族氣節。
《我的1919》講述了一戰結束的背景下,各參賽國為了解決戰爭遺留問題而召開巴黎和會,中國派出顧維鈞等五人作為代表團。此時的中國國力尚未從之前的沉重打擊中恢復,在國際會議中得不到基本的尊重,甚至連足夠的席位都無法爭取。為了抗辯列強意欲瓜分中國的野心,顧維昀在會議上勇敢地發聲,這既是他作為中國人悲切的心境、也是中華民族在面對內外各種壓力時的疾呼。最終,他拒簽了凡爾賽條約,留下了中國人在逆境中倔強的身影。
中國需要務實的人,為自己的理想、也為時代的進步;中國也需要一份情懷,鼓舞每一個人心中有祖國。和平時代談愛國是容易的,因為我們個人的發展道路和祖國是一致的;但在社會不穩定的時候,在面對與你對立的強權時,我們是否還能堅定地說出我們的'信仰,愿意承擔這個國家目前的不足并為之奮斗?想必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但對祖國而言,這些可貴的人又是至關重要的。
這段歷史是不應該被忘記的,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顧維昀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命運,至少讓這個國家慢慢回到發展的正軌上。他是真真切切為了祖國而考慮,在浩大的政治糾紛中也承擔外交官的責任。青年人是祖國的希望,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覺悟。
《我的1919》觀后感 10
電影開始,屏幕上現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這個“我”是指誰。就電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畫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個杰出的外交家—顧維鈞。但這個“我”又何嘗不可為中國或世界。我們故且說“中國的1919”吧。
本來就是帝國主義圍繞著爭奪霸權和殖民地展開的激烈斗爭,本來就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本來就是中國許多血肉之軀參與的戰爭,本來就是中國代表在國際法庭上據理力爭起效(注:不清楚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句“弱國無外交”,中國的山東或許還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強的鐵蹄下掙扎了。在個弱國里有幾個精明愛國的有識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愛國青年只有用鮮血來激起什么或證明什么。最后,中國第次拒絕在國際性和約上簽字。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中國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同年,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這是新中國在外交上的些成就,我們看到以后就像鋒利的堅冰慢慢融化了。我們不禁要想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對,是中國在慢慢強大起來。
所以,我們只有銘記教訓,強壯自己,中國才能走好,單靠滿腔的激情是遠遠不夠的。
《我的1919》觀后感 11
今天下午我們整個初二年級在大禮堂觀看了紀錄片《我的1919》。
電影《我的1919》通過中國外交使團在“巴黎和會”上,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云,同時也說明了”弱國無外交”這樣條真理。影片著重表現和描寫;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維護國家尊嚴、保衛中華民族權益。拒簽“凡爾賽”條約的光輝偉績和肖克儉為國為民請命、抗爭帝國主義列強的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真實地再現第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社會和國際關系。
影片充分表現了作為“弱國”的中國,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的艱難。但是,中國終于挺起胸膛,第次面對列強說:不!從此開始了中國上世紀新的篇章,是中國人民覺醒而奮起的出彩華章!“弱國無外交”,又次被提到了案上,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這是深刻烙印在從近代開始所有中國人心上的字。我們必須時刻記住,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銘記!
那么,即使有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如何精彩地運用他特有的機智,幽默,巧取,以塊懷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個人才華和人格舌戰群敵,在世界強權政治的大環境下,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絕對優勢前提下,通通都顯得蒼白無力了。
我們都應該向前進。憤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只能夠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只是懦弱的表現。創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為我們在推動這個社會!
《我的1919》觀后感 12
電影一開始,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坐在車里沉思,他把巴黎和會看作中國歷經半個世紀落后與屈辱后的一次機會,一次重新振新的希望。但電影的最后,代表團一句“日本的外交大勝利了,中國的外交大失敗了!”揭露了無情的事實:國家振興的機會永遠不會來自外力,更不會來自其他大國的同情。
巴黎和會的結果真的是日本外交的`勝利嗎?電影中的日本人是一貫反派的刻板印象,作為外交發言人忘帶稿紙,笑容猥瑣、自鳴得意,作為斡旋者的美方也淡淡承認自己并不喜歡日本人,但彼時日本在亞洲的戰略地位和軍備實力,決定了在國際社交上他們并不會失敗。國際上存在正義的聲音,但永遠沒有一個絕對公平的伊甸園。不忘國恥,砥礪前進,我們自己的權力,我們自己的尊嚴乃至我們心中的公平,只能通過實力爭取。
顧維鈞和肖克儉是兩條線,他們一個以精純的外交能力和赤誠的愛國熱情在世界面前刻下“剪掉辮子的中國人”形象,一個以決絕的自焚抗議唯諾的家國命運,時隔百年,這樣的拳拳愛國之心仍然震撼。影片中溫柔可愛的梅是一段巧妙的穿插,她是動蕩背景下一抹難得的亮色,但正是她的細膩多情,越發襯托出肖克儉至真至純的愛國情懷,國若不國,何以家為?
我們的國家正逐步變強,在民族自豪感勃發之余,我們也永遠不能忘記,歷史上,那些人曾負重前行。
《我的1919》觀后感 13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是電影《我的1919》中的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駁斥日本竊取我國山東主權的慷慨陳詞。在這次會議上,顧維鈞分別從歷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駁斥了日本的種種狡辯,使日本代表啞口無言,狼狽不堪,并博得了在場與會各國的熱烈掌聲。
然而,巴黎和會畢竟是戰勝國的次分贓會議,美、英、法三國竟不顧中國代表的反對,將山東主權出賣給了日本。
為什么美、英、法三國膽敢無視事實出賣中國?是中國的代表團沒有努力嗎?不是。是中國政府自愿將山東拱手相讓嗎?不是!是中國人民神情麻木,沒有抗爭嗎?不是!都不是!那是因為中國國力弱小,國家積貧積弱,使人家小覷!縱有千千萬萬像顧維鈞這樣的外交官又如何!縱有千千萬萬像肖克儉這樣為了國家民族甘愿自我犧牲的志士又如何!縱有千千萬萬憤怒的中國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辯,據理力爭,以死抗議,換來的只是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卻不能換來中國主權的'完整。
弱國無外交!
在當今,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國仍受美國霸權及日本的威脅,我國還尚未完成統,因此我們必須全力發展經濟,才能使中國崛起,民族振興,才能使我國在外交事務中擁有強有力的后盾。
《我的1919》觀后感 14
1919年注定是中國歷史中意義重大的年。這一年,新文化運動興起,廓清蒙昧,啟發理智,使人們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一年,辛亥革命的失敗鞭策著新時代的青年們更加努力地探索新的出路;這一年,五四運動爆發,震撼了國人的心靈,也推進了歷史進程。
電影《我的1919》正是講述了身處這場歷史洪流的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1919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永恒的轉折點,承載了中國人太多的期盼,失望與憤怒,包含了那個時代殘酷的現實和中國近代史無盡的滄桑。
在五四運動的直接影響下,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這部電影通過中國外交使團在巴黎和會上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當時中國的外交風云,謳歌了中華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熱情。同時也揭露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殘酷的真理。
弱國無外交這觸目驚心的五個大字始終震撼著我的心靈。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實,是多么殘酷的真相。二十世紀的中國飽受欺凌,喪權辱國的條約簽了一堆,列強在我國領土上作威作福,讓人人都為之痛心不已。我華夏泱泱大國,擁有五千之久的歷史文化,在當時卻只能任打任挨。因此,顧維鈞代表的新時代青年們卻不甘欺凌,以己微博之力為國為民抗爭到底的勇舉又是多么叫人感動!
《我的1919》觀后感 15
對于九十幾年前所發生的一切,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從各種資料去了解,畢竟都是文字材料,顯得比較單一,無法形成較深的共鳴,而《我的1919》這部影片則從一個親歷巴黎和會的我國資深外交官顧維鈞的視角,帶我們重溫了那個年代發生的一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法、英、美、日等戰勝國在巴黎召開會議,重新瓜分列強在世界的利益。中國作為戰勝國出席了巴黎和會,可是列強卻強迫中國將戰敗國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山東省轉讓給日本,由此引發了對中國現代史產生深遠影響的“五四”運動。“巴黎和會”被稱為北洋政府喪權辱國的恥辱柱。出席“巴黎和會”的以北洋政府外交部長陸征祥為代表的中國代表團被稱為“賣國”。
作為中國電影節揭幕影片的《我的1919》重新改寫了中國現代史教科書重要的一頁,目前中國給予顧維鈞重新評價,中國中央電視臺將顧維鈞列為50名“20世紀中國風云人物”之一,稱他是“弱國無外交”時代的杰出外交人才,一個愛國者。
“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之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表送給了我。”會場開始交頭接耳,顧維鈞彬彬有禮的樣子,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無恥啊?是不是…極端的無恥?!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如果說顧維鈞在和會上對日本代表牧野先生的懷表的借題發揮那精彩絕倫的發言所表現出來的機智不能全面的詮釋一個男人的話,那么讓娜的出現正是成全了他的形象。生活中,他依然是有魅力的男人。他心疼自己的孩子,在收到孩子的信時,表現出來的活潑,體現了一個愛護子女的為人父的形象,而他和他的朋友肖克儉之間的意見分歧體現了他在處理問題分析問題上的'冷靜和有效。
也許,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能為祖國做的不是很多,可是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讓自己強大起來,以最有力的方式來維護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然而空有一腔愛國熱情的中國人民在遭受了鎮壓只后對中國代表團代表的打擊就讓人覺得無奈和心疼顧,上受到北京北洋軍閥的壓力,下不能得到駐法中國人民的支持,在那樣的壓力下,心理的痛苦可想而知。掙扎是一種痛苦,有時候我們也會在逆境中感覺到掙扎下的心力交瘁/可是我現在看來這卻是一種魅力,是一個男人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所作出的努力。讓娜憤怒地說,“他比你們更勇敢,更有責任心。”
如果說第一次和會的亮相是一種陽剛勁健的融化力的話,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種同樣帶著陽剛勁健的凄絕無奈之美,只是這個凄絕無奈不是聶明宇最后倒地的那個婉轉身姿,不是天啟飄飄欲倒的羸弱病體,顧維鈞的“沉痛的低調”映照的是一個國家的凄絕無奈,或者說他個人的沉默寓示著一個大國無聲的憤怒和創痛。
“請你們記住請你們記住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1919年6月28日,中國第一次面對世界列強說:“不。”
《我的1919》觀后感 16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戰剛結束在法國召開凡爾賽會議為背景來講述中國駐美公使,亦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全權代表之一顧維鈞在會議上與法、英、美、日各國斡旋,中去中國主權而卻最終外交失敗的歷史故事。影片詳細地描述了那段歷史和那次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的失敗外交的經過,讓我對那段歷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對于從教科書的簡單敘述中獲取的知識,影片更是為我提供了一個認識歷史,對待歷史人物的視角。
顧維鈞,影片的主人公,年輕,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擁有了一切優秀的品質,而他所作的種種,也足以證明他是一個無可指責的愛國青年。為了爭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五個席位,他和陸征祥總長前去拜訪法國總統克里孟梭,表現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賞識;美國充當“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協商解決山東問題,當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會攫取山東的主權而只是擁有在山東行使經濟特權時,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日本是撿個錢包把錢拿走還給主人一個空錢包,憤然離席;在面對個大國的刁難時(要求中國代表團在下午三點前闡述自己在山東問題上的觀點,二他們接到通知時已是將近兩點),他頂住國內政府的壓力,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斬釘截鐵的指出:“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語出驚人,獲得全場一致的掌聲。
只是,正是應驗了那句話,“弱國無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諸東流,舉辦國法國權衡各種利益,最終仍只給予了中國兩個席位,而山東問題,英法美三國左右權衡,最后仍然決定犧牲掉中國來獲取自身的利益,將山東轉讓給日本。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個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結果,盡管直到最后陸征祥總長都灰心喪氣絕望的時候,他還相信“我們還有機會在爭取”,只是局勢,早已不是他顧維鈞一個人便能力挽狂瀾的,無論他再出色,再如何才華橫溢,因為他的背后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
外交失敗,代表團成員成了眾矢之的,更有甚者,說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愿意以三個人頭來換代表團成員的一個人頭,之前的擔憂“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為現實。國內政府叫他們簽字——他們倒像成了賣國賊。
與顧維鈞相對應的另一個人,他的好朋友肖克儉,是個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者,領導工人有幸工,為爭取山東權利為廢除“二十一條”領導法國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行威,最終視死如歸,在凡爾賽廣場自焚,以死來抗議《巴黎和約》的簽訂,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獻給了深愛的祖國,相對于顧維鈞,他的愛國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無數愛國者的共鳴。
似乎肖克儉這個人物的出現就是為了與顧維鈞相對照的,肖克儉的激烈而直白的愛國容易被人們所兒呢和贊同,但是誰又能說顧維鈞不是同樣愛國的呢?他在和會的最后,拒絕和約簽字,在未接到國內政府關于任何拒絕簽字的通知的前提下,僅僅從這里,便可知道他對自己祖國的感情,他與肖克儉不同的只是,他在運用自己的方式與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其實是殊途同歸。
還有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總長陸征祥,某種程度上他是軟弱的,亦如身后那個軟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顧維鈞的資格我立刻辭職”而得以保住顧維鈞的全權代表資格,只是他最后黯然離開巴黎,稱政府叫他在和約上簽字而他的良心不讓自己簽字,由此可見,他也絕非就如以前我所以為的那樣是一賣國賊的形象。只是當時復雜的國際局勢和國內環境,還有他所處的位置的尷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愛國有很多種,愛國的人也有很多種,我至今仍然不能說清顧維鈞和肖克儉的愛國方式究竟孰優孰劣,只是他們身上都具備著那份愛國的熱情,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儉這個人,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存在過我并不清楚,因為查不到真實的資料,但是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說,在我們去判斷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時候,或許該設身處地地去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還原任務所處的特定環境和位置,這樣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歷史的真相,這是我們面對歷史時應有的,也是影片為我們提供的另一個的視角。
《我的1919》觀后感 17
1919,中國史上一個永恒的轉折點,卻承載了中國人太多的期盼、失望與憤怒,包含了那個時代殘酷的現實和中國歷史無盡的滄桑。
重溫《我的1919》這部電影,我的內心仍充滿感動,感動于顧維鈞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執著與堅韌,感動于肖克儉為革命獻身義無反顧的愛國精神,感動于那些為爭取世界和平而犧牲的中國勞工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中國人的錚錚鐵骨,用自己的智慧詮釋了中國人的不屈不撓。但同時,我的內心又是悲憤的,我悲憤于北洋政府軍閥的妥協與懦弱,悲憤與西方列強無恥地瓜分世界的野心,更悲憤于他們對中國人民應有權利的無視。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讓億萬身處水生火熱之中的世界人民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巴黎和會的召開同樣帶給四萬萬中國人民以無限的期待。作為中國代表團的特定公使,顧維鈞的一言一行體現出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意志,他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勇敢、堅定、正直、睿智、沉著冷靜而又有責任心的年輕外交官,他具有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可貴品質,而這些品質正是“中國魂“的體現!巴黎和會上,他身穿秀有中國龍的服裝,并且用漢語而非英語來批駁日本人的無恥輕行,這就向在場的所有人證明他作為一個中國人的立場,每一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國家,失去任何一寸土地都如同失去血肉一般,正如他所說的“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經典而又值得深思的話語,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出自山東,山東承載了悠久豐富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像是中國人的精神支柱,這是絕對不能丟失并且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更讓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機智,他在會前撿到了日本代表的懷表,日本人卻憤怒地認定他是偷盜,而顧維鈞恰恰利用這一點,指出日本對山東的無理搶奪更是一種赤裸裸的盜竊行為,他把日本對山東經濟主權的占據形象地比喻為警察撿到錢包,把里面的錢占為己有,而只把空錢包還
給主人。日本人對中國的山東垂涎已久,他們借助“二十一條”給中方代表施加壓力,并以拒絕簽字威脅最高委員會,但是顧維鈞的精彩陳述博得了世界人民的認可,這讓我們感到振奮和自豪。
然而,一個國家的外交終究要依靠這個國家的實力,當有的中方代表感慨“弱國無外交”時,我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了努力無望的無奈和疲憊,是啊,沒有一個強盛的國家做他們堅強的后盾,他們何來勇氣和自信去爭得本屬于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只能沉默地承受列強的壓迫、歧視與侮辱。盡管在有些人看來,顧維鈞太過年輕氣盛、鋒芒畢露,然而面對當時內憂外患的祖國,他肩負著改變國人命運的重擔,這對于一個青年來說無疑是任重而道遠。如果遇到困難,一個外交官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沒有為國奮斗的意志,沒有盡一切努力去爭取的能力,而只是一個一味的退縮,我只能說他是一個徹徹底底失敗的`人,或許還不如一個滿腔熱血的普通群眾。當看到顧維鈞為陸總長的推出而落淚時,我體會得到他內心的失落與悲傷,雖然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為自己同胞的軟弱和物理掙扎而落淚,我覺得他才是一個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大丈夫。
最后,我們沒能實現收回山東的愿望,顧維鈞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他已不想再同那些丑陋的人爭什么,雖然巴黎和會帶給中國人民的是內心永遠無法彌合的傷痛,但顧維鈞的這一行為不僅代表了中國對于西方列強的反抗,同時也激起了億萬中國人民投身革命的熱情,隨之國內爆發出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人民已經覺醒,中國的命運開始發生轉折。影片中愛國主義激進分子肖克儉在凡爾賽宮廣場上自焚,熊熊的烈火伴隨著剛勁有力的鋼琴聲,那一幕讓我看到了中國無限的希望,就像那大火越燒越旺,中國人追求平等、獨立的熱情也在不斷高漲。在烈火中,一個民族已經崛起;在硝煙下,東方睡獅已經醒來。雖然這些人與事已成為 ,但我們不能忘記,是他們的努力和犧牲讓我們擁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盡管時間的車輪已漸行漸遠,但90年前那刻骨銘心的歷史我們不應該忘記,魯迅先生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從那段血與火的恥辱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服務現在,展望未來。
1919,屬于顧維鈞,也屬于全中國人民,雖然它已成為歷史,但我們會永遠銘記5月4日,這一天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磨滅,五四精神,也將如一棵常青樹,深深駐扎在每個中華兒女心中,頑強、勇敢、堅定不屈的國魂,永遠不會改變!
《我的1919》觀后感 18
今天我們班組織觀看了電影《我的1919》。電影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并震撼到我。影片中有許多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在日本提出不平等合約后,在簽字的會議上,顧維鈞表達了他的憤怒。就如他所說,誰能接受這樣一份喪權辱國的合約,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中國作為戰勝國,卻還要把山東省讓給日本,這恰恰證明了只有國家強盛,才能被國際社會看得起。只有國家強盛了,我們才會有在世界上的'發言權。
今天,我們要銘記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革命烈士,中國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出一份力。
《我的1919》觀后感 19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戰勝故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和會。中國代表團希望通過巴黎和會從德國手中收回山東,廢除中日二十一條,取消外國人在中國分劃的特權。不幸的是,中國本應得到五個席位,卻只分配了兩個。
主人公我國資深外交官顧維鈞的視角讓我了解到那個年代發生的一切。
上世紀的中國是經濟落后的,那個時候的中國就像外國人眼皮底下的一塊肥肉,使中國很不安寧。
在和會上,顧維鈞的演講雖然得到了掌聲,雖然日本對中國的'影響證據特征如山,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我寧愿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寧愿倒在血泊中,但我想問世界,真想男主角說的:“弱國無外交。”那樣嗎?
為什么對我們這么不公平,中國的痛苦還不夠多么?
不論如何,我們不能讓“弱國無外交”在歷史上重生。
《我的1919》觀后感 20
不久之前,在德育基礎課上,老師給我們放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我的1919。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巴黎和會時期,我國北洋政府的時任外交官顧維鈞、陸徽祥等為了爭取祖國東北的合法權益而所做出的鮮為人知的艱辛努力。
看完這部電影后,它所留給我印象最深感受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的話那么一個是心寒,一個是震撼。
1919年,從國家這個大背景上也能推斷出小至個人的生活經歷。當時的北洋政府頭子袁世凱一心只想當皇帝,并為此早已和協約國日本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把當時生活悲慘的老百姓更是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全國一片哀鳴。好不容易等來了中國作為戰勝國而參加的巴黎和會,可結果呢,中國不僅沒能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反而又將落入日本之手!作為一個富有強烈愛國之心而有才華橫溢的年輕外交官,顧維鈞當然不會聽之任之,只會傾盡其所能來維護祖國的利益。但讓人可悲的是當他運用其過人的機智與學識在與日本代表的辯論中大獲其勝并贏得會議全場的熱烈掌聲后,面對的卻是膽小怕事的同事們的非難。和這樣的人共事已經夠心寒的了,可更讓他心神俱碎的是來自政府甚至是同胞們的責難!一面是自己艱辛的為國家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而另一面卻是自己政府發來的一封又一封的催簽電報。終于這一切的一切讓他的長輩陸徽祥徹底崩潰了,只好借出走來躲避,但顧維鈞沒有而且直至后來遭到同胞們的辱罵與挨打時他也沒有選擇逃避,獨自的堅持著、堅持著……但我看出了他的心在滴血、憤怒在燃燒、從未有過的孤獨也在侵蝕著他的心靈。可他最終都沒有讓這種種困難得逞,而是毅然對抗政府的命令,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看到這一幕時,激動的熱淚早已盈滿我的雙眼。
以前的我曾一直堅信“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可看完這部影片后,更確切地說是看到少川(顧維鈞自少川)作為一名外交官所展示出來的翩翩風采后我毫不猶豫地改變了我的觀點在那樣的國際環境中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弱國,如果按照“弱國無外交”的說法,哪顧維鈞應該像以前的李鴻章和以后的何應欽一樣,乖乖在帝國主義的威逼利誘下簽字還談什么我國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為“弱國無外交”嘛。可讓我震撼的.是顧維鈞沒有,在同事們都在回避日本代表團的邀請時,他不僅獨自扛起了這個任務,而且還聰明地利用懷表事件像貓戲老鼠般把日本代表狠狠地耍了一頓,并借此表明了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歐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因此應得了歐洲各國對中國山東權益的肯定。這怎么能說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呢?這就是一次成功的外交!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真正對帝國主義說“不! ”
沒有哪一個國家從一開始便是強盛的。雖然強國往往在外交上起著重要作用,但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不是強國,但卻努力為維護本國應得利益而奮斗的國家實體。因為只有這樣的國家才有希望、這樣的國家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這樣的國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頑強精神動力!
說來可悲,要不是這部電影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在那樣的年代里曾有過少川、肖克儉等等這樣一群優秀的中國人為了祖國的利益義無反顧地犧牲著自己的青春、才華甚至是生命,但從我知道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光輝形象將會永遠地留在我的心里,借此也向所有為了人類高尚事業而奮斗的無名英雄們送上我最誠摯的敬意。
《我的1919》觀后感 21
從外交官顧維軍在和會上義正詞嚴的講演、肖克儉具有愛國性質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視角,來展現影片主題,加之以鮮明的人物形象,龐大有力的意象,從而迸發出五四時期勢不可擋的護國熱浪,或許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歷史與藝術的原因所在。
影片別出心裁的選材于中國五四這一特殊歷史階段,從中國外交群體在國際上的斗爭和慘敗為線索,同時一條暗線貫穿其中,即以肖克儉為代表的群眾自發式舉動,將民族尊嚴、國家利益、兒女私情演繹的淋漓盡致,貼切到位。
顧維軍無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導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調,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膠片攝制的客觀鏡頭,將當時的社會景象與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現,并對人物形象的表達起到了襯托作用。陳道明精彩的演繹更是彰顯出一種大氣,有一種深沉的感覺,肅穆莊嚴,舉手投足都合乎一個外交官的風范。陳在影片中主要行為就是“說”,參與謀劃、密談、發言、辯論。顧維軍性格上與陳性格上的孤鶴鷹隼一般的氣質,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轉,或是不露聲色地演練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氣。
面對日本代表百端的挑釁與排斥,于眾代表的排擠等困難,顧的言行舉止更映襯出他的機智與膽略,他論證有力,措辭得體,一次次怒吼著一個中國人歇斯底里的吶喊。編導通過設置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樂和顧沉重有力的腳步聲,使顧的形象更加豐滿。
在顧的對白與旁白的設置上,導演所設置的人物顧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強烈生動的體現。在第一次與日方正式交鋒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憤怒,吊足與會代表的胃口,繼而旁征博引,摧毀了日本不良圖謀的第一座堡壘!在日本的'引誘下,他巧妙的與之斡旋,他拋棄了清政府的妥協與軟弱。有著自己的立場,他也曾在忍耐、利益、放棄間游弋,卻最終拒簽喪權辱國的條約,在國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是一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
巴黎和會上,中方受到種種擠壓,影片中卻兩次將官員間的相互推卸責任的鏡頭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一方面突顯出國人的麻木不仁,一方面卻也在對顧“敢于直言、捍衛正義”的性格塑造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北洋政府決意屈從于帝國主義的淫威;中方代表團總會長陸征祥進退維谷的境地,斗爭由此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導演在這一組畫面巧妙的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場景,如陰云密布,雷雨交加,這些都一一交接著顧矛盾復雜的心境,渲染了一種壓抑的氛圍。這種給觀眾心靈上的感染,就像讓娜的母親最終脫口而出顧的那句話一樣“中國人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當然,影片中同時也有一組溫和的場景,如肖克儉在受傷后在讓娜家中養傷,與顧在花園中散步,陽光明媚的風景,這既讓人看到顧等外交官抗爭努力后的微妙希望,又前后相應,相輔相成的作用十分強烈。
在人物肖克儉的刻畫中,顧站在與之不同的立場上,有著較大的矛盾沖突。同時肖的行為舉措也影響著顧在外交問題上的認識。當肖克儉獻身于熊熊烈火時,影片采用了一組平行蒙太奇鏡頭,多次切換場景(肖在烈火中絕望的面孔、顧在彈奏鋼琴時麻木不仁的表情,梅的哭泣),將影片的主題推向高潮。肖具有愛國精神的舉動,對顧有側面烘托不可低估的作用。
導演運用電影獨特的審美特征與表現手法,巧妙地調整影片敘事風格,既有效突出了銀幕形象,又強化了戲劇風格。《我的1919》能夠從歷史體裁中找到與藝術的契合點,這確實難能可貴!
《我的1919》觀后感 22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還能聽得到那一聲聲動人心魄的吶喊與口號?驀然轉身的那一瞬,是否還能看得見天邊那一抹如烈火燃燒般的殘陽?母親啊!多少次,多少次輾轉于災難與屈辱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傷痕累累地站了起來,因為你有一群勇敢的兒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兒女!是他們一次次地將中國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他們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震撼著整個世界,一個個堅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軀共同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與驕傲! 當歷史的車輪輾過1919年的時候,巴黎和會的'談判桌前,英、法、美等強權國家不顧及身為戰勝國的中國的利益,在《凡爾賽和約》中,竟決定將本應屬于中國山東半島主權割讓給日本!消息一經傳出,中國憤然了,中華兒女憤然了,如此屈辱怎能忍受?而北洋政府的軟弱無能更是令所有國人感到震驚! 巴黎廣場上那團自焚的烈火,燃起了中華的憤怒。“中國不能沒有山東,一如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于是,一幅幅標語走上街頭,強烈要求中國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為爭主權,內懲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還我青島”……在中國學生的帶動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紛紛走上街頭,加入了拯救中華主權的運動中,出現了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三罷”運動,將整個運動推進了高潮!最終,迫于壓力的中國北洋政府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中國第一次對強權說出了“不”! 這種種舉動,向世界宣告了中國人民堅強、勇敢的一面,中國人民憑借著信念與決心向強權說“不”,中國,不會被磨難摧毀,中華兒女也不會低頭,這是不會被改變的,即使在強權面前,也從不動搖!
在聲聲的奮喊中,體現出了中華兒女大無畏的民族氣節,中國人民是自尊的、自強的,中國的領土主權不是任憑誰宰割的,中華兒女是永遠不會屈服的!
《我的1919》觀后感 23
當某一個事件離你遠去的時候,你意識到這是歷史。
這部電影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在一九一九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代表團由外交才子顧維鈞帶領,在談判中維護國家尊嚴。他童年時好友蕭克儉則領導巴黎華人示x游x,為抗爭列強,為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攻占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我們的話題就從這里開始了。
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陳道明因為影片中的“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由他扮演。影片中有兩段臺詞我記憶深刻,一是顧維鈞用日本代表牧野男爵的懷表為引子來闡述關于山東領土主權該歸日本還是中國的那段話;
“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之前,讓大家看一樣東西。
(掏出金表)
(牧野發言:我的,我的懷表……)
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表送給了我。
(牧野發言:我抗議,這是盜竊,中國代表偷了我的懷表,這是公開的盜竊!無恥!極端的無恥!)
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無恥啊,是不是極端的`無恥!!!
山東是中國文化的搖籃,中國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猶如西方的耶穌,山東是中國的,無論從經濟方面還是戰略上,還有宗教文化,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閣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和高興能代表中國參加這次和會,我自感責任重大,因為我是代表了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國在這里發言,剛才牧野先生說中國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戰勝國,這是無視最起碼的事實,請看,(拿出照片),戰爭期間,中國派往歐洲的勞工就達十四萬,他們遍布戰場的個個角落,他們和所有戰勝國的軍人一樣在流血,在犧牲,我想讓大家再看一張在法國戰場上犧牲的華工墓地照片,這樣的墓地在法國在歐洲就有十幾處,他們大多來自中國的山東省,他們為了什么,就是為了贏得這場戰爭!換回自己家園的和平和安寧!因此,中國代表團深信,會議在討論中國山東省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到中國基本的合法權益,也就是主權和領土完整,否則,亞洲將有無數的靈魂哭泣,世界不會得到安寧!
我的話完了,謝謝,謝謝!”
陳道明用冷峻的目光堅毅的言辭表現出了顧維鈞維護中華民族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而是一個團結奮進的民族。
還有一段是在巴黎和會閉幕的簽字儀式上顧維鈞的一次簡短的發言:
“尊敬的主席閣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我很憤怒,你們憑什么,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人,中國人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我想問問,這樣一份喪權辱國的協約,誰能接受?!所以,我們拒絕簽字,請你們記住,請你們記住,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當巴黎和會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讓給日本的消息傳到北京時,中國公眾頓時陷入一片沮喪和憤怒的情緒之中5月4日中國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國內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中國是在戰勝國中唯一沒有簽字的國家,是民眾是整個國家把你推到一個歷史的坐標位。一九一九中國爆發“五.四”愛國運動,一九一九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一九一九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國人終于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電影《我的一九一九》以1919年“巴黎和會”為背景,通過中國外交使團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云,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影片表現了一個“弱國”(當時的中國),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艱難。但是,中國終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對列強說:“不!”從此開始了中國本世紀新的篇章。衷心祝愿我們的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日新月異,永遠富強。
這是我寫的涉及到陳道明的第二篇文章了,不知道為啥他演的影視作品總能給我帶來新的震撼, 陳道明真有氣質,他面部的輪廓異常獨特,流暢渾成,上帝在畫他這張臉的時候眼沒昏花手也沒打顫,一氣呵成了一根完美的線條。單眼皮,鼻真口方。他并非美男子,美男子往往乏味。陳道明的單眼皮沉靜地蓋住了他一部分的靈魂,使流露出的另一部分更濃郁,意味深長。他多半嚴肅,有時展顏一笑,眼睛里的靈氣閃動,意態十分可掬。演<我的1919>時他四十多,愈加冷峻沉穩,不動聲色,胸有城府,處世的每一寸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好了文章就寫到這兒吧。
《我的1919》觀后感 24
眾所周知,1919年是我國近代史很重要的一年,是新民主主義和舊民主主義的分割線,具有歷史意義的五四運動就是這一年發生的。而電影《我的1919》就是講述了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這部電影是我高中時學校組織看的,今天又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算是重溫一下這段令人氣憤的歷史,也有許多和當年不一樣的感受。
《我的1919》講述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由陳道明扮演的本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全權代表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肖克儉,為抗爭列強,為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參加巴黎和會前,中國以為這是一個機會,作為一戰戰勝國的我們有權利讓他們給我們的屈辱一個公正的判決,可我們得到的是什么?會議開始前,中國參會的五個席位減到兩個。中國代表團希望德國歸還山東省,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可是我們得到的又是什么?遭到拒絕,山東省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這一切只是讓我們深深地感到遺憾和無奈,總結起來只有五個字:弱國無外交!
我印象最深的是顧維鈞在和會上中文發表的演講,他拿出會前撿的牧野先生的金懷表,說是牧野先生進入會場之前為了討好他,爭奪山東的特權送給他的。當牧野先生說他無恥時。他又說“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我想問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無恥?是不是極端的無恥??”后來他又言辭激烈的強調“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看到這段我首先對顧維鈞的外交手段和機智表示欽佩,就像當時會議代表們所說的,他像老鼠一樣聰明,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從他激烈的言辭中我們也深深感到他的愛國情懷和對不公平待遇的氣憤。我為中國有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英雄感到自豪。然后是對日本的無恥行徑表示憤慨,更對列強的行徑表示無奈,和主權完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巴黎和會并不是一次正義的審判而是帝國主義無恥的`分贓場所。我不明白山東省是中國的領土,他們有什么權利把山東送給日本,中國在他們眼中到底是什么?弱國沒外交,那連基本的尊嚴都沒有了嗎?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接近尾聲給時肖克儉在凡爾賽宮廣場的自焚,熊熊燃燒的烈火中英法美三國國旗付之一炬,他用犧牲自己生命的方式表達了對合約的不滿,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獻給了深愛的祖國。
我想到了弱國的悲哀,沒有在國際上占據地位,所以我們連保存自己尊嚴的眼里都沒有,只能任人侮辱,得到的只有拒絕。我們也為當時北洋政府的無能與軟弱表示氣憤,那樣的合約竟然還準備簽字。不過,我們也看到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一直的都在,不論是在哪。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這次會議是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索,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轉折點。
中國這次外交失敗有意義的,他讓我們深刻的明白“弱國無外交”的悲哀,讓我們感受到被列強欺辱的無奈,我們能做的只是讓自己變強,讓他們再不敢輕視。弱國無外交,這五個字教會我們太多,而我們為此也付出了太多,歷史記載的是過去中國為此所付出的代價,而我們要做的是書寫祖國美好富強的未來!
《我的1919》觀后感 25
在《我的1919》影片中描述上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參加1919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華裔留法愛國知識分子肖克儉為抗爭列強,討回正義感人肺腑的.事件。影片充分表現了中國在列強的國際會議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的艱難。但是,中國終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對列強說:“不”。從此開始了中國上世紀新篇章,是中國人民覺醒而奮起的出彩華章!
“弱國無外交”,又一次被提到案上,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就是深刻烙印在所有中國人心上的字。我們必須時刻記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銘記。在這個和平年代,這句話我們需要常響耳畔。須未雨綢繆,須知居安思危。
《我的1919》觀后感 26
歷史讓憤怒又一次出現在了1919年的法國巴黎。只見一群外國貴族正在參加一個室外會議,主持人正在說“中國代表顧維鈞先生因……”,一輛黑色的馬車飛奔而來,車上做的正是這位具有紳士風度的中國人——顧維鈞,中國赴巴黎和會的五個代表之一。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他趕赴巴黎和會,為了中國人的主權,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然而他感受到的卻是落后挨打的悲哀,肩負著弱國子民的悲憤。
作為中國代表的他應以何種態度來面對呢?面對外國代表所提出的“中國在戰爭中未傷一兵一卒”,他從容不迫,拿出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中國人民在戰爭中的付出,一座座的墳墓,滿載著中國人民沉痛的悲憤,滿載著不可改變的既定事實。這一切,使外國代表啞口無言。影片中顧維鈞的發言“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不僅使當時的與會代表掌聲如雷,也使今天的我們為之全場鼎沸。他的言辭鏗鏘有力,包含有憋屈在心的個人憤恨,更是壓抑已久的整個中華民族憤怒的爆發。顧維鈞面對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誘,泰然處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這種不為利誘所動的精神多么可貴啊!法國女士讓娜在顧維鈞被人民的呼吁壓得快要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她說“他和你們同樣愛國”,聽啊!這是出自一位外國友人的憤怒。
“是人民把你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坐標位上的'”,對于影片中肖克儉等人的愛國行為,我們就不難理解,有誰能說肖克儉的自焚犧牲毫無價值呢?沒有人能這么說。雖然他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在努力的喚醒著周圍的人民,喚醒著人們的愛國意識。他有權力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的內心情感。他呼吁著、維護著自己祖國的主權。所以說它是偉大的。“弱國無外交”,這是何等的不公平!巴黎和會中唯獨中國是在戰勝國中沒有得到任何戰爭賠償的國家,也是在凡爾賽和約中唯一沒有簽字的國家。這是中國人憤怒的表現。
“中國人是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沉重的一天”,弱國無外交嗎?弱國更需要用外交手段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巴黎和會上的那一幕,久久地在我的心頭縈繞。弱國無外交,落后要挨打,這一慘痛的教訓,使我明白了許多。就讓這沉痛的教訓停留在歷史的1919吧!歷史已成歷史,憤怒激勵著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也永遠也不敢忘記這慘痛的歷史,回歸現實,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迎接挑戰!
《我的1919》觀后感 27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近代史直接告訴我們的道理,它告訴我們自1840年以后中國如何被迫簽訂一個個不和理條約。甚至在一戰結束后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竟然沒有得到戰勝國應有的待遇,沒有得到在戰前各盟約國給出的承諾。甚至中國的主權也遭到破壞——山東屬于我國領土卻被日本搶去。
《我的1919》這部電影向我們證明,當個人很“要強”,但國家太弱,那么這個人是要吃虧。同時也展現當時帝國侵略者為了自身的利益把中國的利益出賣了,也把中國被日本侵略的事實生動的展現給觀眾。同時也表明了當時中國政府的腐敗,為了自身的利益,向日本妥協把國家的主權出賣了。
但中國也有自己的“脊梁”,也有那些為國家利益,把自己的時間自由,甚至生命獻給國家的人。顧維均是巴黎和會上中國的代表之一,為了中國的利益不斷的掙扎著,與外國侵略者斗智斗勇,不顧個人的安危。同時又不顧但是腐敗政府的命令,以國民的利益為重,拒絕在戰勝國合約上簽字,生動的展現了中華民族那種為民族的利益頑強的抵抗外來的侵略,同時也表現出了中華民族所固有的愛好和平,希望與其他民族友好的相處,熱于助人的傳統美德。
同時也展現了當時熱血的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兒女用不同的方式來保衛中國的利益,顧維均從小到大的兄弟,中國革命的`一位革命者即使在國內被迫離開,但在國外仍堅持自己理想,仍在外國不斷的奮斗,帶領中國華人維護國家的利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忘告訴自己的妻子國家已是一片熱土,中國的覺醒必將帶領中國走向光明,因為中國兒女的血是熱的。他們不愿自己的同胞,國家受到侵略。同時也展現當時新的思想流入中國,中國的思想領域也開始活躍起來。由顧維均與朋友的爭吵可知,思想的活躍必將推動中國革命的進步。
同時這部電影也展現了“美學與史學”的完美結合,在最后顧維均的朋友去世所展現的雄雄烈火,不僅表現了中國人的憤怒,同時也表現了中國革命烈火在雄雄燃燒,中國將在世界的叢林中站起來,中國將會結束受侵略的歷史。因為有那些為了中國利益犧牲自我的中華兒女,他們不怕危險在屈辱的外交上仍用智慧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自強,自尊,自愛。
《我的1919》觀后感 28
"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這堅實激昂,代表著四萬萬人民意愿的聲音在巴黎會上讓世界為之一驚,一位年輕有為、充滿愛國情的中國外交官,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贏得了世界的尊敬。但盡管這樣,在1919年,那血雨腥風、國衰民弱的日子里,中國人民還是只能面對喪權辱國的協議。這是外交的失敗,這是政府的失敗,這是中國的失敗!
嗚呼,悲哉!悲那 列強的鐵蹄在中國的領土上肆意踐踏;悲那中國政府昏庸無道,軟弱無力,悲那外交官雖然以精彩絕倫的演講博得了喝彩,卻換不來一份平等的協定;悲那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泱泱大國卻不如日本說話更有份量。國人的憤怒,化為烈火在巴黎熊熊燃燒;青年的憤慨化為"五·四"在中華天地上如火如荼,不簽字的中國人才對得起民族,對得起時代。記住這個年頭,1919,飽受辱的中國第一次--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1919,這個中國歷史的轉折點,雖然令人難過,卻并不蒼白。它以鮮活的事實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沒有經濟發展,沒有長治久安,沒有國富民強,就算有100個,甚至1000個顧維均,也會被列強藐視蹂躪。惟有發展才是硬道理!
歷史的車輪轆轆向前,人類文明高速發展,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雖然硝煙不再彌漫,炮火不再轟鳴,鮮花取代荒蕪,笑容驅散恐怖,但新的正義新的形式緊張激烈地進行著,各國的科技、文化和經濟就是新的兵種。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偉大復興的重任,面臨著時代,對于我們的嚴竣考驗,在這風華正茂的時期,我們沒有理由不充實自己,學好知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絕對沒有過時。也許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像顧維均那樣在和會上慷慨激昂,但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激情四溢地宣讀自己的成果,那同樣是自豪的中國之音。有實力,才會有魅力,我們努力要讓祖國富強,祖國的富強才能使我們說話更加理直氣壯,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們今天的一分一秒,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是國家富強的需要。
讓我們記住1919,記住它給我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警示:讓我們回味1919,回味它給我們帶來的痛楚與苦澀,中國的今天來之不易,我們應當乘風破浪,緊扼時代的脈搏,勇于進取,開拓創新,在紛亂的國際格局中,將歷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的1919》觀后感 29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還能聽得到那一聲聲動魄的吶喊與口?驀然轉身的那一瞬,是否還能看得見天邊那一抹如烈火燃燒般的殘陽?母親啊!多少次,多少次輾轉于災難與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傷痕累累地站了起來,因為你有一群勇敢的兒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的兒女!是他們一次次地將中國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他們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震撼著整個世界,一個個堅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軀共同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與驕傲!
勇敢、堅定、不屈、奮斗,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國魂。
當歷史的車輪輾過1919年的時候,巴黎和會的談判桌前,英、法、美等國家不顧及身為戰勝國的中國的利益,在《凡爾賽和約》中,竟決定將本應屬于中國山東半島割讓給日本!消息一經傳出,中國憤然了,中華兒女憤然了,如此怎能受?而北洋的軟弱更是令所有國人感到!
巴黎廣場上那團的烈火,燃起了中華的。“中國不能沒有山東,一如不能沒有耶撒冷!”
于是,一幅幅街頭,強烈要求中國在和約上簽字!“為爭,內懲”,“在和約上簽字”,“還我青島”……在中國學生的'帶動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紛紛街頭,加入了中華的運動中,出現了工人、學生、商人的“三罷”運動,將整個運動推進了!最終,迫于壓力的中國北洋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中國第一次對說出了“不”!
這種種舉動,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堅強、勇敢的一面,中國憑借著與決心向說“不”,中國,不會被摧毀,中華兒女也不會低頭,這是不會被改變的,即使在面前,也從不!
在聲聲的奮喊中,體現出了中華兒女大無畏的民族氣節,中國是自尊的、自強的,中國的領土不是任憑誰宰割的,中華兒女是永遠不會的!
1919年已被歲月鑄成歷史,但5月4日,這個會讓我們銘記一生的日子,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磨滅,五四,將如一棵常青樹,深深駐扎于每個中華兒女心中。頑強、勇敢、堅定不屈,這就是國魂,永遠不會改變!
《我的1919》觀后感 30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還能聽得到那一聲聲動人心魄的吶喊與口號?驀然轉身的那一瞬,是否還能看得見天邊那一抹如烈火燃燒般的殘陽?母親啊!多少次,多少次輾轉于災難與屈辱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傷痕累累地站了起來,因為你有一群勇敢的兒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兒女!是他們一次次地將中國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他們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震撼著整個世界,一個個堅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軀共同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與驕傲!
當歷史的車輪輾過1919年的時候,巴黎和會的談判桌前,英、法、美等強權國家不顧及身為戰勝國的中國的利益,在《凡爾賽和約》中,竟決定將本應屬于中國山東半島主權割讓給日本!消息一經傳出,中國憤然了,中華兒女憤然了,如此屈辱怎能忍受?而北洋政府的軟弱無能更是令所有國人感到震驚!
巴黎廣場上那團自焚的烈火,燃起了中華的憤怒。“中國不能沒有山東,一如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于是,一幅幅標語走上街頭,強烈要求中國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為爭主權,內懲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還我青島”……在中國學生的帶動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紛紛走上街頭,加入了拯救中華主權的運動中,出現了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三罷”運動,將整個運動推進了高潮!最終,迫于壓力的`中國北洋政府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中國第一次對強權說出了“不”!
這種種舉動,向世界宣告了中國人民堅強、勇敢的一面,中國人民憑借著信念與決心向強權說“不”,中國,不會被磨難摧毀,中華兒女也不會低頭,這是不會被改變的,即使在強權面前,也從不動搖!
在聲聲的奮喊中,體現出了中華兒女大無畏的民族氣節,中國人民是自尊的、自強的,中國的領土主權不是任憑誰宰割的,中華兒女是永遠不會屈服的!
《我的1919》觀后感 31
中國缺什么?
洋務者說:“中國缺技藝。”于是他們搞槍炮,煉海軍,但最終不過隨著黃海上的隆隆炮聲,沉于大海。
改革家們說:“中國缺人權,中國沒規矩。”于是他們學習日本和西方的制度,可是他們錯了,或者說不完全正確。
到了魯迅先生時,通過對部影片的思索,他最終選擇了文藝。
中國缺少的`是種精神!
而顧維鈞正是對這種精神的最好詮釋,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憑著腔熱血,他頂住壓力,據理力爭。終于,中國人第次對列強說“不”,但終究,中國的外交還是失敗了,因為——弱國無外交!
一個泱泱大國,引領世界潮流上千年,競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究其根源就在于民族精神的缺失。
中國是有脊梁的,只不過太少了,少到使他們無法撐起中國這座大廈。我們可以設想,倘若巴黎和會上沒有顧維鈞,結果會如何呢?
為了中國這座大廈屹立不倒,我們要做中國的脊梁。
【《我的1919》觀后感】相關文章:
青島在191912-08
《我的1919》觀后感11-12
我的1919觀后感11-06
《我的1919》觀后感01-05
《我的1919》電影觀后感11-19
《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18篇)05-30
我的1919觀后感(7篇)12-06
我的1919觀后感9篇12-06
我的1919觀后感7篇11-27
我的1919觀后感(9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