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細節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細節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細節心得1
本書的第四編“環境創設”中,運用了較大的篇幅來講述了環境在幼兒一日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書中各個案例中老師門充分考慮到了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的一些資源進行了利用,變成了深受幼兒喜愛的教育素材,效果非常的好。其實,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也是這么去做的,經常利用身邊的可利用資源進行活動,有時也能根據教學或活動的需要為幼兒創設相應的環境,一以此來促進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皮亞杰的相互作用論告訴我們,兒童的認識發展是在不斷地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在教學實踐中,我也有相同的感受,環境的創設有著對幼兒的教育和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所以我通過營造濃郁的龍獅文化藝術氛圍,促進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從而提高他們對龍獅文化所蘊涵的美的感知能力,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龍獅作品藝術形象,增強對龍獅文化內涵的敏感性。比如在班級內做了一面龍獅的主題墻,讓幼兒隨時觀看自己在舞龍獅活動中的身影,激發學習興趣;平時課間活動時帶領幼兒敲小鼓掌握鼓點節奏;觀看舞龍舞獅的.視頻,進行相關動作的學習模仿;利用每天的晨間活動帶領幼兒進行舞龍、舞獅,練習隊形變化等等。
不但如此,由于我園處在氣息濃厚的龍獅文化藝術之鄉——雙鳳,不僅能親眼目睹“龍獅館”里的各種龍獅資源,更能與舞龍舞獅的大師們面對面的交流。每年一度的羊肉美食節上的保留節目舞龍舞獅,更是幼兒親近舞龍舞獅的絕好機會。日常生活,我們也會督促家長帶孩子們去觀看各種節日里的舞龍舞獅表演。我常常會想起“生活既教育”這句教育名言,是啊,只要我們肯做教育的有心人,又何怕不能將教育工作出色地完成呢?
教育的細節心得2
細節是什么,可以說我們身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算得上是細節。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老師的工作是很繁瑣的,只有在工作中關注到細節,我們在幼教這行才能走得更遠。
首先,關注細節,培養孩子良好常規。
新區老師都在行動中:睡前聽故事、輕拿輕放、衣服鞋子的擺放、離開位置塞小椅子等等,我們讓孩子把每件小事細化,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讓我們工作越來越輕松。
第二、關注細節、拉近家園的關系。
孩子們在園活的,免不了一些小摩擦,哪位孩子的臉被同伴劃傷了或咬到了,老師們一定要事先弄清原由,與家長及時溝通,相信會得到家長的諒解,家園關系也會更加融洽。
第三、關注細節、可以排除安全隱患。
二號操場的`滑梯,孩子們很喜歡玩,一次孩子們四散開來,爬的爬、滑的滑、鉆的鉆,很開心,一旁的王老師就提醒我說:讀后感。“晃橋下面不要讓孩子去鉆,板子下面全是鐵釘,上面孩子跳,下面的孩子會被釘子傷到頭皮的。”是呀,老師們及時關注到的細節,讓孩子在園安全度過每一天。
關注細節,好處真多,我們不能圖一時之快,而應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育的細節心得3
今天,孫老師給我們推薦了美國羅恩。克拉克寫的《教育的55個細節》一書。我想:這不是老師讀的書籍嗎?為什么讓我們讀呢?我懷著好奇心讀了《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吃飯時保持良好的禮儀》。《飯后要負責清理自己的垃圾》三篇文章。
其中我最喜歡《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一文。它主要講了克拉克記不清多少次了,他把東西給同學,他們都不說謝謝,于是他就把東西拿走。一次,幾個學生考了高分,獎品是書,可一個女孩高興極了,忘了說謝謝。他就只好把書收回了。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很深。我在接過別人遞給的東西時,一直不說謝謝,直到讀了這篇文章,我才知道要改正這個壞習慣,養成良好的文明好習慣。
教育的細節心得4
今天,孫老師一走進教室門,就向我們介紹了《教育的55個細節》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吃飯保持良好的'禮儀》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寫了教師克拉克教育他的學生們就餐的禮儀,并總結了一套禮儀ABC。讀了這本書,我認為這些外國人很注重禮儀。他們在餐館時餐具如果掉在地上,就會揀起來遞給服務員,并要說聲“對不起”,而且他們不會越過別人的餐盤去取東西,而會說:“把鹽遞給我好嗎?”
在我們中國,可沒有外國人他們注意禮儀,不過我們也要好好努力,不要讓別人說我們禮儀差哦!
教育的細節心得5
今天讀了蘇州德育的一片文章《良好的教育從細節開始》覺得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很有幫助,忍不住談談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班主任不僅要有足夠的智慧、耐心、責任,還要時時、處處、事事關注細節,把教育做死細、做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今年在教二年級,所以學生來打小報告的特別多,某某打了我、某某不讓我走路、某某偷我的鉛筆……每次解決要花費我很多時間,怎樣讓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讓學生學會寬容別人呢?我給學生講寬容的小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寺院的高墻邊發現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墻到寺外。長老搬走了椅子,憑感覺在這兒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墻,再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經變成了長老,原來他跳在長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來承接他的。小和尚愴惶離去,這以后一段日子他誠惶誠恐等候著長老的發落。但長老并沒有這樣做,壓根兒沒提及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從長老的寬容中獲得啟示,他收住了心再沒有去翻墻,通過刻苦的修煉,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為這兒的長老。我在晨會課上讓孩子們講講身邊的寬容故事,找找別人的優點,慢慢地我發現孩子們變得越來越有禮貌了,打小報告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在教育中班主任要有寬容心,要允許學生犯錯。并給予一定的耐心、等待學生去改正。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里了。陶先生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讓我們班主任學會寬容吧,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寬容是大愛,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教師也不是完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失誤,只有對孩子們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贏得孩子們對自己的寬容,心里互不設防,才能實現真正的心與心的交流。讓我們以博大的胸懷、獨具的慧眼接納我們的學生,賞識與寬容我們的學生。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責備;多一份民主,少一份個人專斷……我們的教育或許會收到更好的成效。因為寬容,紛繁的生活才變得純凈;因為寬容,單調的生活才顯得鮮麗。寬容賦予了生命多么美麗的色彩!
教育的細節心得6
閱讀《優秀班主任99個成功的教育細節》這本書純屬“無心插柳”。這本書是我在網上為學生購書時順便買的,沒想到隨手一翻,卻如同遇到知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不得不承認,在工作繁忙的日子,閱讀那些理論性很強的書籍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而這一本書,與諸多學術著作不同,沒有長篇的教育理論,書中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個淺顯易懂卻引人深思的教育細節故事。書中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了99個真實教育細節故事,對故事中的內在因素進行了深刻挖掘,遠比關于它的各種理性論述包含更多的真理。
書中收錄的都是優秀一線班主任的經典教育故事,我一邊細細品味其中生動的事例,一邊回憶我與學生相處的細節,一邊學習書中的教育方法,真是受益匪淺。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在班里開設了圖書角。圖書角有專人管理,但是因為取閱的人太多,有段時間圖書角狀況百出——圖書橫七豎八沒人整理,剛買的書沒過多久就成了飽經風霜的樣子,有些圖書甚至不翼而飛。我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愛書的大道理,卻收效甚微。讀過朱國紅老師寫的《聽老師講那閱讀的故事》之后,我也動情地給學生講述了自己小時候讀課外書的故事。聽了故事后,孩子們雖沉默不語,卻用后來的行動告訴我,他們也是愛書之人。沒有大動肝火,沒有講大道理,一個深情的故事,充分發揮故事情理交融的優勢,走進了學生的內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學生在鮮活的故事面前,自主反思,自我教育。
書中精彩的細節故事和教育小語不僅讓我創生更多的教育智慧,還給我的工作帶來很多啟發,現總結如下:
一、 用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里
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本書12個愛的教育細節,向讀者展現了愛的內涵,愛的表達,愛的智慧,愛的回報等內容,以真實的故事告訴讀者:師愛,無處不在。《一次情不自禁的擁抱》中,教師用一個擁抱拉近了自己與學生的距離;《退一步,海闊天空》提醒我,在必要的時候,放下老師的權威,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寬容的心態會給予彼此溝通的機會;《愛的“謊言”》使我明白,只要有愛,善意的“謊言”也會美麗,它能喚醒心靈、開啟心智,讓孩子綻放自信的笑顏,讓生命充滿活力……一個個愛的故事,使我對師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愛學生,就是蹲下來看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讓學生在關愛的陽光下健康茁壯地成長。只有手執愛的鑰匙,才能走進學生心靈,開啟孩子心靈的秘密花園,迎接教育的春天。
二、 用心靈滋養學生的心靈
學生成長是需要精神養料的,心靈也需要雞湯——了解過父母的不易,才懂得人生艱難;感受過醇美的真情,才會有孝道感恩;欣賞過高尚人格,才會有向上向善的榜樣。《相信你自己》中,教師用信賴讓學生在行動中重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喚起了學生的自信;《假如你是老師》里,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以假想的體驗獲得真切的感知,對學生進行了尊重老師的教育;《榜樣的力量》中,教師借考驗的名義在開學之初尋找班級正能量,樹立了學生的榜樣,激發了學生求真向善愛美的愿望,建立了一個班風純正的集體……我從中得到的感悟是: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平臺、工具、手段給學生積極美好的'東西,讓積極美好占據學生的心,讓他們向上、向善、向真,在悄無聲息中熏陶學生,那么,完成心靈塑造指日可待。
三、 用細節鑄就成功的管理
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可見細節的重要性。教育,應該注重細節,細節是傳遞師愛的最佳手段,感動心靈的教育往往從細節開始。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真正做到細致嚴謹。本書中,《叫出每一個》里,初次見面,教師親切地喊出孩子們的名字,快速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是疏導不是堵塞》里,教師注意到班級中性格特殊學生的周記內容,進行了耐心地疏導,幫助學生完成了心愿;《善待學生的挑釁》中,教師用敏銳的雙眼觀察到學生的挑釁是一種試探,也是一場特殊的考試,用真心善待學生的挑釁,用細心感受孩子復雜的內心,用細膩的感情滋潤了一顆顆年輕的心靈……諸如這些,無一不是細心教育的具體體現。教師把教育做到了每一個細微處,隨時挖掘教育的契機,因此收獲了教育的芬芳。留心每一處細節,會讓我們的教育更精致,因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
上海市特級校長余慧斌評價這本書——本書看似平常的一個個教育細節故事里,展示了教師“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心呵護每一個心靈,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神和智慧。看過這本書,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工作不是訓斥、不是說教,它是一種用愛心、細心與耐心去精雕細琢的一種藝術。今后的教育中,我當結合書中所學,關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細節,用愛心、細心、耐心、智慧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教育的細節心得7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青少年道德素質教育;青少年社會主義公德教育;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人道主義教育。講述關于青少年品德教育的細節的有關內容,使廣大青少年讀者全面認識和樹立現代品德教育觀,不斷提高現代道德素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其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對于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在探討對青少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意義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青少年用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社會公德內容,最后著重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青少年的自身教育四方面探討對青少年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途徑。
教師、校長、青年團和少先隊干部、校外輔導員在內,在進行各項工作的同時,都要注意在教育工作中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從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中汲取營養,改進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同樣應該是改革的模范,要勇于改革:在過去工作成績的基礎上,堅持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了是正確的東西,拋棄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證明了是不正確的東西,大膽進行試驗和探索,總結新的經驗。教育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培養周期長,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我們一定要注意教育工作的.這個特點,在改革中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必須牢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仍是指導我們不迷失方向的指南針。
用人道主義的手段、方式和思想培養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教育。教育首先必須是人道德教育。人道主義教育要求教育要關心人、尊重人,教育是培養人而不是淘汰人,教育是使人成功而不是使人失敗。這是人道主義最基本的要求。就此而言,應試教育是一種非人道的教育,他通過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淘汰人、使人失敗、使人成為應試教育的奴隸。
人道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出會關心人、會體恤人、會同情理解人的人,一個充滿人情味、充滿人文懷的人。應試教育就是單純的追求高分數,而使人變得麻木不仁,單純地追求精神和思想而造成了對活生生的肉體的遺忘和虐待,以致高尚思想和精神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教育的細節心得8
今天,孫老師向我們推薦了《教育的55個細節》一書,并從中選了五篇文章供我們閱讀。其中有《吃飯時要保持良好的禮儀》、《主動幫別人撿起掉下的東西》、《餐后要負責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與別人相碰應說“對不起”》。
我最喜歡《主動幫別人撿起掉下的東西》一文。里面主要講了一天,“我”的東西掉了,突然,一個男孩跑過來,幫“我”把它撿了起來。我非常高興,于是,我向同學指出了這一點。從此,同學們就有了這美好的`品德。在國外,這些美好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別看這都是些小事,但是,我們能從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中看出一個人的品德是否美好。中國之所以沒有其他國家發達,就是因為有一些人沒有美好的品德。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有良好品德的人。
教育的細節心得9
我讀了朱永通寫的《教育的細節》一書,下面就說說自己閱讀之后的收獲和體會。
書中我讀到了很多生動的故事和作者對這些故事的解讀。比如,可以讀到“一厘米”的故事,讀到賈春英老師改變一個同學著裝的故事;讀到原泉州第二實驗小學林校長對非教育行為說“不”的故事以及他的認識:“學校不是為榮譽而生存的,學校是為孩子健康發展而存在的”。從這些故事中,讓人內心感觸很深。
閱讀本書,使我意識到細節的力量。研究細節可以幫助我們關注細節,從習以為常的細節審視和反思自己整個的教育觀念,研究和改進自己的`實踐操作,從細節入手的改變可以使教育觀念和教育的原理、原則落地生根;提供細節變革的參照可以幫助我們教師找到變革的抓手,使變革變得更加真實可靠。閱讀的本質是閱讀自我,閱讀帶來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閱讀中,我不時審視自己是否關注了這些教育細節,在處理這些細節時自己是否合格。審視的結果不時使自己坐立不安,恨不得重新來過。希望自己重新來過,我把這看成自己讀《教育的細節》的最大收獲。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說,不要因為這件好事是小事而不做。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你不能在細節上影響學生,便不能當好學生的導師。要照亮別人,自己身上必須要有火種。空洞的教育不如言傳身教。教育孩子愛祖國,那么在舉行升旗儀式時,教師首先要做到嚴肅,莊重,不交頭接耳;要求孩子保護環境,教師自己看到校園中的紙屑時,應該第一時間彎腰拾起,而不是漠然走過;教育學生要愛勞動,教師就應該熱愛勞動。教師的勞動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教師的人格和靈魂并不只是表現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里,表現在與學生相處的一點一滴中。這些細節就如同一絲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夜喜雨。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品德教育緊靠講道理,提要求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做到位。
教育的細節心得10
有禮貌是一個人一生保持良好品德的基礎。今天,孫老師推薦大家讀了《教育的55個細節》一書,我的好奇心一下子涌入心田。我看了5個片段,它們是《吃飯時保持良好的禮儀》、《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主動幫他人撿起掉下的東西》、《與人相碰應主動說對不起》、《餐后要負責清理自己的垃圾》。
其中我最喜歡《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文中主要講羅恩。克拉克先生是怎樣教育他的學生養成道謝的好習慣的。克拉克先生還拿出了實際行動。“我”遞給你東西的時候,你要說“謝謝”。如果你在接東西的.三秒鐘內不說謝字,我就把東西拿回來。一個十二年級的男孩回憶說:在他上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根棒棒糖作為獎勵,正當他滿懷欣喜地剛要把糖放進嘴里時,克拉克先生把它搶走了。因為他當時沒說“謝謝”。然后克拉克先生就把棒棒糖放進了自己的嘴里。
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一篇文章嗎?因為每次老師遞給我東西和發給我東西時,我從沒吐出過“謝謝”這兩個字,現在想來真是羞愧難當啊。以后我要養成感謝的好習慣,做一個文明人。
教育的細節心得11
當翻閱到《教育的細節》這本書時,我立刻被作者朱永通先生的溫暖、樸實的文字所激勵,書中的一些故事有如發生在自己的昨天,讀時有重回學生時代之感。平時一些縈繞在心頭的疑問也在書中的案例中得到解答并深深認同,并在心中暗暗對自己說,教育,要在細節處慢慢積淀屬于自己的魅力。
“你是一個會管學生的好教師嗎?”這是我經常問自己的話,朱永通先生也在書中提到了這個令我“敏感”的話題。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常規紀律經常讓我頭疼,我不知道該用什么方法管住他們。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常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讀了這本書之后,我試著從書中解疑,我明白了教育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方法,要讓愛具有教育性,愛得讓學生如沐春風。這也和老教師們告訴我的方法異曲同工,那就是要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學會有智慧、有方法地管理學生。
一次,預備鈴響后,我來到教室準備上課,王同學氣喘吁吁地出現在教室門口,他家離學校最近,可是卻總遲到。我已經找了他談過好幾次話,這次我感到再也無法忍受了,但冷靜想一想:學生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用什么辦法既不挫傷他的自尊心,又能讓他懂得不遲到的道理呢?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是記一件成長中對待錯誤的事,這就是一個好機會。
我啟發孩子們想一想,自己最近是否有過因犯錯感到后悔的經歷,這時下面的學生開始興奮地議論起來,有的學生突然看到站在講臺前的'同學,于是指點著說笑著,這顯然比作文本身更具有吸引力。遲到的學生則低著頭,窘迫地偷偷看著我,最后也舉起了手。我請他發言,結果他竟然把今天遲到的事情敘述主干,并談及自己一貫遲到的原因,和此時心中后悔的心情,接著我就他的發言引導學生們如何將作文寫具體、寫通順。王同學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遲到會受到這樣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同時又為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了最好的案例,此時他竟害羞地笑著。在征求我同意后回到座位上,寫下了一篇優秀的作文,我想這種教育方式一定會令他終身難忘。
智慧管理體現在細節處。用心去觀察學生,用心去思考、總結學生。我想,這就是教育的細節吧!
一天中午,我一進教室門就看見課桌椅七扭八歪的,地面垃圾也不少,只有兩名學生在補作業,根本找不到值日生的蹤跡。我心想:值日生也太不負責了吧!我不在教室,他們就不值日!我真是氣壞了,滿腔怒火不斷往上涌。我沖下樓梯,老遠就看見值日生與同伴們談笑風生!我緊繃著臉,走到他們身旁。其中一個機靈鬼抬起那雙驚恐的雙眼,不知該如何承受我那一噴即出的烈焰。望著那張純真的小臉,我忽然震撼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孩子們是純潔無暇的,他們的心如水晶般透明,他們會犯錯,但是他們是無心的呀!他們正如一株小苗,需要愛的澆灌!潛意識告訴我,我應該用寬大的胸懷去接受孩子,讓孩子們在愛的海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受和啟迪。正在我思索的時候,值日生火速跑到教室,不一會兒,教室被打掃得整潔又明亮。
老師的豁達、寬容能感化學生,促其內疚,這比批評、訓斥的作用大得多。一場疾風化作了細雨灑向了孩子們的心田,是啊疾風雖烈,卻空有折物之能事;細雨綿綿,才能潤物無聲。
因此,要想管好學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用心去了解學生,去愛學生。愛學生不僅是一種教育力量,更是一種教育手段。“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有時面對一些自己認為難管的學生時,不妨反問自己,到底對他們付出了多少“心血”?找他們談了幾次話、做了幾次家訪工作、采取過幾種教育措施方案等等。每一位學生都具備自己的優點和優勢,一名好的教師就是要把它們引導,發揮出來。因此我會把這樣的“細節”運用到我的實際工作當中,少講些空頭道理,多關注學生,以智慧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于漪先生曾說,“魅力是以個人的文化修養為底蘊的,魅力的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育上的細節恰體現了我們教育魅力真正的積淀,一處處細節就像一點點星光,經過慢慢地積浞就會凝聚成耀眼的光芒,那正是教育魅力的光輝。
教育的細節心得12
今天,孫老師讓我們讀《教育的55個細節》這本書。可我想《教育的55個細節》不是一本老師看的
書嗎?那為什么孫老師要讓我們讀呢?于是,我帶著好奇的心情,讀了其中的5個片段:《吃飯時保持良好的禮儀》、《主動幫他人撿起掉下的東西》、《餐后要負則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別人遞的東西要說“謝謝”》、《與人相碰應說“對不起”》。讀了這5個片段,我對《接到別人的東西要說“謝
謝”》一文印象猶為深刻。它教育了我們接到別人遞給的.東西時,要及時說“謝謝”。是啊!在生活中,許多人接到別人遞給的東西時,都不說“謝謝”。我想,我們應該要做一個文明人,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用一句簡單的“謝謝”反映自己的文明素質。“謝謝”,讓我們每天都做好朋友!
教育的細節心得13
閱讀朱老師的這部專著,是我們的學習任務。我一直是個乖巧的學生,好好讀了,再寫點,算是作業。
我理解的這本書的核心就是一句話:如何對治我們石化的觀念。文本敘述會有個視角或者叫切入點也可,此書定位在學校教育語境里。
觀念石化絕對是一件壞事,會害自己。同時由于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社會網的某個位置上,你的石化又會因為你所站立的位置輻射出去而造成相應的危害。朱老師在教育言教育而已。沒有痛心疾首的呼吁,只有娓娓道來的溫和的理性。
教會一個老師做老師的是學生,教會一個母親做母親的是孩子。大凡我們能以開放的心面對學生或者孩子這一面鏡子,從全面到具體,你會有不同層次的看見,而且看見會越來越多。譬如定睛凝視鏡子你會看見額頭被剛才圓珠筆不慎滑過留下的一條線,擦拭。有看見就會有行動。這是自然的事。唯一怕的是我們不肯看不肯直面。
秋陽·創巴仁波切在闡述禪修概念的時候說:禪修表示自己面對現實的意愿。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閱讀靈修類書籍以及嘗試著在生活中貫徹,逐漸明白的所謂禪修不關宗教信仰,不是教會頑石,恰恰說的是我們如何活的問題。如何活?保持覺察的心,面對當下,直視自己心智的活動,觀念即在心智里。
禪修既是一個決定,一個開始,也是無比漫長的過程。從不再逃避,回過頭來面對自己面對現實,禪修開始。然后看見心智里無數的念頭如風起,如云涌。有些來來去去,有些盤桓得久些,但總歸會消散會離開。但不止這些,遠遠不止,禪修就是面鏡子,僅僅是面鏡子,越看眼睛的透視力越好,越看見問題,不回避去面對,解決一次就多增加了一點覺察力。僅此而已,僅此而已。禪修不是修仙成佛之路,只是不斷地和自己過不去。甚至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許諾,別信張德芬的那套。沒有完滿,完滿在遠方。遠方,除了遙遠,還有什么?
還是回到朱老師的這本書上。說教師和教育的事。很簡單,我們選擇教師這個行業,就將自己放在這個職業所有的關系網中。
首先整理,以求認識。師生關系,也即教和學的關系,是核心關系,至于其他關系不過是這組關系的派生。然后是一個恰好做了老師的人如何在這些關系中面對現實,修煉自己。克里希那穆提在《論關系》一書中曾強調了關系之于修煉的意義。我所認識的那些證悟了的人,沒有一個是避世的,反而活在最紅塵之中。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無論是最初接觸但很快就拋掉的德芬,還是后來的江本勝、胡因夢、源淼、肯·威爾伯夫婦、榮格、希阿榮博堪布、沙吉難陀、索甲仁波切……叫得出或者已經叫不出名字的,有意思的是大家不約而同地走向了教育這一塊,不止學校教育。也就是創巴所說的造福眾生的大乘佛法的精神。而克里希那穆提更是連宗教佛法信仰都不提了的,他有個觀點是:教育就是解放心靈。教育工作者尤其不能是心靈禁錮之人。
朱老師敘述的就是心靈解放之途——保持對細節的覺察能力,同時迎來“非常開闊、非常美麗且大有可為”的教育境況。
上述這些,就是我解讀的《教育的細節》的內容,拋磚,期待玉來。
教育的細節心得14
讀了朱永通《教育的細節》一書,這本書從五個部分敘述分別是“活在觀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變”、“教育中的習以為常”和“過有思考的教書生活”,文字樸實、真摯。正如網絡評論的那樣“能穿透靈魂、體現育人智慧”,是一本關于教育的有價值值得閱讀的好書。其中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事例給這本教育學專著贏來了很多的吸引力,讓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我產生種種共鳴,作者對我們教育一線中看似平常的現象的深度解讀讓人敬佩,更受其感染愿做那個1厘米的改變者。
在看到《一厘米之變》這一章節時,前引中的這幾句話覺得說得特別好:堅持一厘米之變,即從能改變的地方開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變。小如一厘米的改變,如果它挑戰了習以為常的教育行為中反教育的“習慣無意識”,積少成多,就能引發更多更大的改變。
就拿這次準備迎接鎮江體質抽測來說,開始是為了提高整體成績而對每一個同學,每一項素質,加大運動量,持之以恒的練習。本來學生的體質提高就靠學校幾節體育課,并不能改變多少境況。但經過一個多月的練習下來,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大多得到了明顯的進步。并且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也樂于去鍛煉,去改變自己。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也力求從我能改變的地方開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變。
教育改革悠悠萬難,細思量,并非“頂層設計”不夠美妙,亦非推廣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鏗鏘的改革步伐,幾無例外要止步于觀念性的“習慣無意識”。常聽人說,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就改變自己。事實上,改變自己,也就間接改變了這個世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分子。但改變自己,談何容易!每個人都活在觀念性的“習慣無意識”里,對太多太快的改變,有平天生的恐懼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護的必然反應。
所以,古人概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好在是“難移”,而非不能移。古人所嘆之“難”,一則難在看見自已需要改變的'地方,這需要自覺和反思;二則難在找到改變自已的恰當方式,這需要智慧和堅持。作為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線教師,能在一地雞毛式的工作中,覺察到一個個看似很小的教育行為,可點滴積累并逐步成為難解的大問題,對于我個人只是努力去改變自己,期待今天邁出的一小步,明天可以收獲一片藍天。
《潤澤的座位》,讓我知道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在我們的目光之外成為“邊緣人”“局外人”,應成為每一個教師的基本素質一,一個老師最難做到的事情,并非獲得多高的職稱、多大的榮譽,而是如何做到對人性充分的關注、理解和呵護,并幾十年如一日在“瑣細”的工作中為每一個孩子的未來累積美好的態度。雖然體育教學提倡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但現實很難做到這一點。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感觸頗深。我在體育課的隊形中試著一節課身材高的在前,下一節課身材矮的在前。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是重視他們兩頭的,雖然是這個簡單的隊形變換,學生感到很開心。這或許就是細節的力量。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忽視教育的細節。
教育的細節心得15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小學美術教師培訓,在培訓中接受封閉式管理,吃、住、學全在培訓學校,累計集中培訓時間為七天,共分二個階段學習。培訓學習了藝術理論,美術課堂教學設計,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教學的分析,精彩15分鐘的設計,美術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應用,基本技能訓練等。既有理論學習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又有集中學習與分散研修相結合、還有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課題研究相結合等方式,同時突出了我們學員主體地位,也突出課堂教學的效果。通過為期四天的培訓學習,自我感覺收獲多多,現將自己的心得擬寫如下:
一、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深化了本學科基礎知識,加強了對本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理解,掌握了本學科的一些發展動態,了解到本學科理論與技術的新發展,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學基本功和學科教學或教育實踐能力。尤其是聽了丁玉祥老師的有關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及學生能力的培養課,使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更加凸顯自主合作探究,進一步認識到自主學習并不等于學生的自由學習,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有合作休息價值的內容,引導好學生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的本領,提高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
二、教育觀念得到更新
此次“千農教”的全體學員都來自教學第一線。通過集中理論學習,使我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了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在培訓中,我們一道從多角度、多層面對課堂上的各種困惑和行為進行理論的詮釋和深刻的反思,使我們想到了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發現了各自的差距與不足,對原有的教育觀念產生了強烈的沖擊。通過培訓,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需求。
三、提高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水平
在此次培訓中,不僅使我更新了教育觀念,還掌握了一些現代教育技術。李濤老師雖然只給我們上了半天的課,卻使我受益匪淺,在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含網絡技術和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學習中,自己已具有了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會制作適用學科的簡單教學課件。我都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思想在不斷地充實,可以說這些理論是指導我們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必要前提,也為我們的不斷成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通過老師的博客培訓,使我深切的感受到我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是多么的欠缺,為了提高自身的現代技術應用能力。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一個不被社會淘汰的合格教師,我認識到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更新,以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四、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這樣的培訓非常及時,平時忙于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讀書,來到這里一下子聽了那么多課,看了那么多書,記了厚厚的筆記,回去還得慢慢消化。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五、合作學習、共同成長
在四天的學習過程中,全體學員合作學習、共同成長,成為一個親密和諧的學習大家庭。學員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培訓結束,就是我們新的合作開始,以后一定要互通信息,保持聯系,我們的心是永遠連在一起的。都是在這樣輕松、積極、合作、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的,這樣的良好氛圍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了。可以說,我們進行最多的活動就是看活動、評價、討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式,他讓我們將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再讓這些總結后的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幫助我們的成長。
總之,經過這次的學習,我的意志品質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歷練,使我在這短暫的學習中獲得了一筆精神財富!不僅如此,培訓學習所獲得的更是一筆精神財富,我想,雖然我們要畢業了,但是我們仍然會孜孜不倦地學習,充滿熱情地工作,讓這結束之時成為我又一嶄新的開始。
【教育的細節心得】相關文章:
細節決定成敗大班的教育心得09-13
在細節中體驗教育10-02
《教育的55個細節》10-06
教育,于細節處做大文章10-02
教育孩子要從細節抓起12-30
高中體育教育細節淺談12-10
注意細節才能教育好孩子12-30
細節決定成敗心得:細節成就完美08-13
《教育的細節》讀書心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