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
通過參加這次報告會,我從宣講團對張桂梅先進事跡的宣講報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境界,在我們臨縣華坪居然還有這樣一位偉大而平凡的人,這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張桂梅———“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華坪縣女子高中的創辦者,華坪縣孤兒院院長,少年喪失母親,青年喪父,中年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患重病卻始終堅持上課……這就是我對她最初的了解,或許很多人對張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這,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難道她不要命了嗎?她究竟為了什么?但是隨著宣講的不斷深入,隨著心靈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是那些貧困山區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兒的“媽媽”。我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張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崗位,干著不平凡的事,在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桿,生活的磨難沒有擊垮她,病魔更沒有讓她倒下,她擔負起了一個偉大母親的責任。她用赤誠的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女子的人生夢想,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無愧于“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等一身榮譽。
“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三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的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奉獻給學生和孤兒,這些事跡正如他所說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正是因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報,才造就了一片“綠洲”。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張桂梅老師的崇高精神猶如一棵蒼天大樹,供人們歌頌,更是我們黨員學習的楷模。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2
“這根綁帶和我一樣——38歲,它記錄著一個媽媽對兒子全部的愛,現在是我報答的時候了。”
一根再也尋常不過的綁帶,講母子倆牢牢系住了一起。他,陳斌強,他的媽媽患有老年癡呆癥,為了更好的照顧媽媽,他竟騎電瓶車帶著媽媽上班,為了不讓他媽媽摔下來,他用綁帶把媽媽和自己綁在了一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陳斌強叔叔十分清楚這點,把媽媽服飾的頭頭是道,為此,他已經筋疲力盡了,但是他不曾放棄。也許,他的媽媽此時并不了解她兒子的所作所為,但是我想她一定會感受到她兒子那份濃厚的愛。
我們現在已經十四五歲了,都能了解父母了。父母為我們操勞一天,工作下班后,我想我們送上的`應該是一副笑臉還有一杯暖暖的茶。當我們有一段笑話,一件趣事,我想我們可以和父母一起分享一下。
父母的愛,不會一直下去,終有一天。,他們會老,他們會離開我們,有人說:“沒關系,時間還長著呢!”我想說,我們是還有許多十五年,但是父母到底還有多少個十五年可以等你去好好孝敬他們?
陳斌強的母親在陳斌強的照顧下,我想她會十分幸福,十分開心的,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我想只要我們每天用微笑面對媽媽,面對爸爸,那么我們之間就不會有太多的矛盾與沖突,只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
陳斌強叔叔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兒子愛媽媽,媽媽愛兒子的故事,我想我們大家都會努力把這個故事延續下去。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3
在同事們眼里,劉伯明被稱作“小諸葛”,除了學習好,凡是動腦筋的事他都愛摻和。
無論當飛行員還是航天員,每回智力競賽,劉伯明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鉆問題著稱的教官在連續“考問”劉伯明十多個“犄角旮旯”的問題后,也被劉伯明的對答如流所震驚。
短暫輟學打工后發奮讀書
如今,從依安縣城到東升村,是平坦、寬闊的瀝青路,10多公里的路程開車10多分鐘就可以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條路是條泥土路。
晴天,滿是灰塵。雨天,滿是泥濘。冬天,滿是厚厚的冰雪。
當時就讀于依安縣第一中學的高中生劉伯明,每天就是自己一人騎著自行車,風雪無阻的'通過這條路往返于家和學校。
1983年,劉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讀高中時,家里要同時負擔5個孩子讀書,以種地為生的父母深感吃力。
劉伯明知道家里困難,決定不像其他同學那樣住校,而是騎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走讀。
在大哥劉伯真的印象中,二弟劉伯明上高中時每天早上5點左右起床,吃上母親做的早飯,然后6點左右從家騎車出發,7點左右到學校上課。到了晚上下課,再騎行一個多小時回家。
就這條泥土路,劉伯明來回騎行了3年,一天往返就是20多公里。
劉伯明當年上依安縣第一中學高三時的班主任張福林曾經介紹,在他的印象里,劉伯明一年四季好像沒有穿過新衣服,每天中午帶的飯也只是玉米面大餅子,外加一些咸菜。
由于那時劉伯明家里困難,全班除了劉伯明以外,別的同學都住校,惟獨劉伯明每天騎一輛破舊自行車早晚往返于農村的家里與學校之間。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讀高中時的劉伯明曾經短暫輟學,到附近磚廠打工。
劉伯明的親三舅向極目新聞記者證實,外甥劉伯明在高中時曾短暫輟學,到附近的一家磚廠推板車。
“我到現在都記得,二弟伯明在讀高中一年級時,曾經輟學一個多月到附近一家磚廠推板車拉磚,后來覺得還是讀書好,就又回到依安縣第一中學讀書。”劉伯真說,從那以后二弟劉伯明讀書更用功了。
那一段艱苦的求學生涯,讓劉伯明在收獲好成績的同時,也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格、堅韌的毅力,令他受益至今。
20xx年,劉伯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高中辛苦的跑讀生活,磨煉出了他競爭的性格,特別要求上進,特別膽大、敢于奉獻。
依安縣第一中學,如今還有一個名字為依安縣伯明高級中學,就是用劉伯明的名字命名,在當地家喻戶曉。
當地居民張女士表示,雖然她只是在電視上見過劉伯明這個老鄉,但是對于劉伯明的故事耳熟能詳,所以也一直教育自己在依安縣第一中學讀書的兒子像學長劉伯明學習。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4
云南一位縣級領導在教育局工作的時候,有幸和張老師有了面對面的接觸。
20xx年香港教育工會組織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分享活動”,一行30多人到了兒童福利院看望張桂梅老師。香港教育工會的副理事長李副秘書長臨行前,特意遞了個信封給這位領導,說”張老師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建議每天喝袋牛奶,但沒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儲,上半年我給了她3000元囑咐她買個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沒有買,這筆錢都用孩子們身上了!這里面有2600元,請你在張老師搬到新的兒童福利院時,幫忙用這筆錢給她買個冰箱,拜托了!”這位領導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書長的用心良苦,接受了這個重托。
可還沒等到張老師搬新家,組織安排這位領導到了新的崗位,臨行前他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張老師,一是辭行,二是把李副秘書長的心意告知張老師。他誠懇地對張老師說,“請您不要辜負李副秘書長的心意,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筆錢只能用來買冰箱……”再三囑托后便離開了。半年之后,這位領導到新福利院看望張老師,發現宿舍里除了原有的書和物件外,沒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們卻沒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張老師說到。后來知道張老師把錢用在購買孩子們的.生活用品上了。這位領導深深地自責,覺得辜負了李副秘書長的重托!耳邊回響起秘書長的話“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太弱了,她的工資不用在自己身上,連我們寄給她買藥的錢,她也用在孩子們身上了,請你給她買個冰箱,華坪天氣熱,鮮奶必須放冰箱保鮮,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鮮奶。”
萬般懊悔之后,這位領導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過是平常之事無可厚非,況且身體健康需要,張老師卻視為奢侈,孩子們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說張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真誠贊同。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5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賽場拼搏的運動員,是防疫戰場的醫護人員,是科研一線的研究人員,是講臺上教書育人的教師,是基層服務的社區工作者在剛閉幕不久的東京奧運會賽場上,青年運動員們都是懷揣著夢想,奮勇征戰賽場。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亞洲飛人蘇炳添,他敢于有夢,勇于逐夢,他堅持不懈、勇于挑戰,他嚴于自律、敢于吃苦,他是新時代的青年榜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新時代青年當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逐夢而歌,踏浪而行,爭當排頭兵,跑出時代加速度。
當以人生有夢不覺寒,此心光明萬物生的專注執著堅守初心使命。蘇炳添從練短跑開始,就立下了一個夢想:成為第一個進入奧運百米決賽的中國人、黃種人、亞洲人。在田徑短跑項目上,黃種人想要贏得一席之地似乎太難了,但是奧運史上沒有黃種百米飛人,不代表以后也沒有。蘇炳添堅持自己的目標,并時刻提醒自己一直朝著目標前進,有了這份專注和執著,在訓練中心如止水地蟄伏,在比賽中全力迎接挑戰、克服困難,蘇炳添一步步實現自我突破,創造了屬于自己、第1頁共8頁
屬于中國的新奇跡。青年人也當秉持這樣的專注執著,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敢追夢、不放棄。
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自律堅持強化擔當作為。19xx年出生的蘇炳添馬上就要滿32周歲,在田徑賽場沉浮多年,能跑出如此好的成績,離不開他在生活和訓練上的無比自律。他有份一直堅持的自律十不:不文身,不喝酒,不抽煙;不發胖;不染發;不外出吃飯;不瞎嘚瑟,不喜歡逛街;不買奢侈品;不炫耀。隊友和家人對他的嚴于自律都有口皆碑,堅持自律是讓蘇炳添在頂級短跑選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要素。多元化價值觀的今天,時興追求各種自由,但殊不知自律才能自由。青年人亦要如蘇炳添般,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堅持用踏實自律修煉出自己的核心硬實力,做強國有我的時代新人。
當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的刻苦磨礪匯聚奮進力量。蘇炳添善于反思總結,他堅信注重細節、多面打磨,不斷突破自我、創造輝煌。針對自己技術上的不足:起跑姿勢不合理、前7步步長偏小、全程呼吸和速度節奏不佳等這些細節問題,蘇炳添及其團隊認真分析,一點一點加以修正完善。2014年換了起跑腿之后他成功突破桎梏,把成績穩定到了十秒以內,如果沒有對這些細節的極致把控與不斷磨練就沒有如今的亞洲飛人。青年人也要多思考、多總結,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堅持磨煉、不斷戰勝自己、突破自我,在為民服務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方能贏得群眾的口碑,走出屬于自己的趕考之路。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之后,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持在三尺講臺上而敬佩。
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于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傳說,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制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這些英雄就生長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像張桂梅同志那樣為學、為人、為師,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她那樣的教師。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為追求學術鍥而不舍、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她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為戰勝病魔而不屈不撓、積極樂觀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7
“活著就值得慶祝”這句話是從僅有23歲的大哥哥劉偉的口中說出來的。他走過這23個春秋是多么辛苦,也許,他對人生的感悟要比已年過古稀的老爺爺、老奶奶更深。童年,對他來說本應該是無比歡樂的,可一次巨大的災難無情地降臨到了幼小的'劉偉身上:小時候在出游時,被10萬伏的高壓電擊中,因而失去了雙臂。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小劉偉哭了睡,睡了哭。可最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劉偉堅強地戰勝了自己內心的陰影,重新站了起來。他選擇了游泳,經過艱辛的苦練,兩次獲殘疾人游泳冠軍。然而在小劉偉準備迎接20_年的殘奧會時,又一個突如其來的噩耗徹底擊垮了劉偉的母親:因劉偉過于練習導致腎出血,不能在劇烈運動了。可劉偉卻反過來安慰母親,自己一定還有出路。經過再三考慮,他再一次重新開始——彈鋼琴。他每天堅持練習7小時,去年他走進了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的活著!”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問他有沒有抱怨過。而他居然說了一句讓我萬分震驚的話:“雖然我失去了雙臂,,但我要感謝上蒼,因為他想讓我擁抱更大的世界!”看了劉偉的故事,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種對劉偉的敬佩之情。我覺得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種堅定的毅力,才能使劉偉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獲得成功。他總以一種十分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許多的不幸,他認為要么就精彩的活下去,要么就趕緊死,因為他認為一天到晚不做事只哭泣還不如死。
同樣我也是學鋼琴的,卻缺乏他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有一次金老師布置了一首跨度極大的樂曲,因為手指的拉伸而倍感疼痛,所以就向媽媽訴苦不想再彈了。而他,因為大腳趾太大,會帶健,所以他就立起來彈。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克服困難,而我遇到困難就退縮。因此我倍感羞愧。從今往后,遇到困難,我要不退縮不放棄,要有恒心有毅力,盡力去克服!
劉偉這個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堅強鑄就不朽的大哥哥,正是我的榜樣!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8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著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里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床”,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里,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xx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于順利成立。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9
有人記得。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就是這樣一個會被永遠記得的人。
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災,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峰值。陳陸帶領大隊消防指戰員輾轉5個鄉鎮,奮戰96小時,成功轉移和救出群眾2665人,他自己卻永遠留在了抗洪一線。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7月27日,陳陸同志被應急管理部評定為烈士,追記一等功。7月28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黨委追授陳陸同志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7月30日,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7月30日上午9時,陳陸烈士遺體告別儀式上,親友、戰友、社會各界人士和群眾近千人懷著沉重的心情,送別陳陸最后一程。悲痛難抑,唯愿書信能將那些眼淚無法表達的悲痛和思念,靜默訴說……
親愛的兄弟:
你我從此陰陽相隔兩重天,若有愿,夢相托!家里的事兒,你別擔心,我們兄弟必定記在心頭!
聽到你落水的噩耗,我連夜趕了過來,跟你的戰友一起在水面上尋找你,多希望能在某一處的樹岔上、電線桿旁或是洪水中的房頂上看到你沖我揮手。直到24日下午,終于找到你了,卻不想,你已離我們而去。
那一刻,我呆住了。我不知該怎樣面對你的離開,也不知該怎么跟你的至親們開口。
當我再次走進你的辦公室,里面空空蕩蕩,桌上還有一堆治療皮膚傷痛的藥,你走得匆忙,還沒來得及收拾,正如你的離開,也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從7月18日到22日,你在抗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天,你也真是傻,那水里有化肥、糞便、動物尸體等有害物,有嚴重腐蝕性,你還一次次蹚著水,接送被困群眾,結果自己的.膝蓋又紅又腫,幾乎不能正常彎曲和行走,連濕透的褲子都只能請隊友幫忙脫下。當時,他們都不讓你再出去了,可是當接到電話聽說有人被困,你又咬著牙,沖了出去。
你說這片水域情況你熟悉,你的水性好,讓別人去,你放心不下!是呀,你在市里拿過游泳比賽的名次,當時又剛往返一趟解救了幾位被困村民,對路況熟悉,救援艇增加至5條,需要有人帶頭,所以當你提出要再去一趟時,大家雖心疼你的身體,還是讓你去了。
萬萬沒想到,此去,竟是永別!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0
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么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續寫著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跡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總支王從愛書記要求,全校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心系群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態度;學習她厲行節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于黨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干、敢為人先、敢于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著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在當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廣泛深入學、聯系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1
通過這段時間學校組織的對張桂梅先進事跡的學習,同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自感羞愧。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的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的事跡,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她工作30余年來,愛生如子,對待教育事業兢兢業業,即使被病魔糾纏也沒有一絲懈怠,仍然帶病忍受著劇烈的疼痛站在講臺,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學生,無論何時何地,心中仍然牽掛著她最熱愛的教育事業。
作為一名教師,很多無法做到的在張桂梅看來像是舉手投足的小事,其實不然,正因為對她來說是小事,是她心系學生,心系她的工作,無論在什么崗位,她始終一直堅守,不但自己做好,還要樹立榜樣,帶動同事一起做好教育。從她教學取得的成績證明了她對教育事業的衷心。
盡管現實殘酷,她先是喪夫,然后自己幾經病魔折磨,但她始終“不忘初心”,堅持將自己的一生為教育事業作奉獻,她忘我的精神,愛學生如子,愛教育事業勝過愛自己生命的精神讓我十分崇敬。作為一名黨員的教師,盡管我一直以來也在熱愛教育事業,認真對待我的每一位學生,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但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會繼續努力,像張桂梅同志,學習她對待工作的態度,學習她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崗位,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為學校的教育盡一份力,為貧困地區的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2
今天我觀看了中國人的年度史詩《感動中國》,剛進入著20_年個英雄,其人他們的平凡生活。
張定宇是一位處在一線的醫生,她身患漸凍癥,但堅持不懈,依舊搶救他人,日日夜夜的拼命一致,結果導致了她的雙腿病情加重一次,他在下樓梯的時候差一點摔倒了,可他依然埋著所有的一生去救治患者一次他在開會,中才明白自己必須。要將自己的病情告訴一醫生們。終于在20_年沒一群終于松懈了,一些他才肯這聊自己的雙腿。
張桂梅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可她有著遠大的抱負。她決心為山中那些貧窮女子開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花費了五年時間,可以只籌備到了1萬元。一次她在大會上發言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記者,并把志向告訴了他。記者梯口發布了一篇文章。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連兩個政府都愿意。為她幫忙籌集到了100萬元。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將自己的'女子高中開創了下來。他跋山涉水去尋找那些沒有上學的貧窮女子。用自己的錢去幫助他們。日日夜夜。的操勞,讓他生存23種疾病。可他只靠止痛藥維持自己的病情。一次他不是暈倒醒來后還是為學生們著想。當他度過難關后第二天就立馬返回學校上學。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在他的學校里畢業上了高中。
《感動中國》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奇人,偉人,他們有著遠大的抱負,不惜自己的生命代價。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可他們并不是什么奇人,英雄。他們只是一位味,平凡的人。有時遠大的抱負和敢做敢當的心。《感動中國》是中國人的年度史詩。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3
張桂梅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欽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模范事跡,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說:“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于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要學習她愛生如子,精心教育學生,;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作為一名彝良的職高教師,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奮斗。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4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一個國家來說教育是一件大事,對一個家庭來講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適齡兒童無法正常入學,對上學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張桂梅,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行動讓1645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了華麗轉身,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對張桂梅來說,她這一輩子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為改變貧困山區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現實情況,她四處奔走,拉贊助,搞募捐,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費女子高中成立了,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無數貧困女孩改變命運的`希望之門,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學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張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義務當政府新建的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再到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這一個個身份的轉變和疊加,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稱謂的改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對當地組織的關心和照顧,都化作了她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努力貢獻的動力,她不為名利,不圖回報,只為讓每一位貧困的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用一雙勤勞的雙手撐起了貧困孩子未來的天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張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過19年的努力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跡,她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用行動向我們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課,是用行動讓貧困女孩華麗轉身的“天使”。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15
狄更斯曾說過:“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這是一個關于責任的名言。可是,責任又是什么?是擔當還是付出?在以前,你如果是這樣問我,我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告訴你:“當然是學習,因為現在我們的責任只有學習。其他的,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考慮。但在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后,我彷徨了。這個直播雖然只有短短的2個多小時,卻讓我明白了什么是——“責任”,責任不只是學習,還有許許多多我們還未去思考過的東西,而他們讓我在感動之余開始思考關于“責任”‘這個名詞的意義。
令我最感動的就是一名老師她是——張麗莉,她為了將車前一名嚇傻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被無情的車輪碾到了下面。因此她截肢了。有人問張麗莉,“你后悔嗎?”她回答:“不后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當張麗莉老師在生命垂危的時候,卻還惦記著她的學生。張麗莉老師是昏迷多天后,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內心震撼了,它不僅感動了我。還感動了所有中國人。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有一首歌最動人,那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天空下,我們用愛散布希望。張麗莉老師正是這樣,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張麗莉老師的壯舉感動天地,教育世人。讓我們學習她的犧牲精神,學習她的奉獻精神,堅守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讓愛心與責任成就偉大的教育事業。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也正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這就是責任,無關乎感動誰,也無關乎感動于誰,只是責任。給人責任,也就給了信任和真誠,履行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沒有責任的人生是空虛的,不敢承擔責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于承擔責任,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獲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責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許過于夸大,但是卻很好的指出,責任于我們是不可缺少的。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07
感動中國劉秀祥人物事跡10-11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3-02
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事跡心得體會03-23
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事跡心得05-31
感動中國人物劉秀祥事跡11-08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1-19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集合03-01
感動中國人物聶海勝光榮事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