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1
作業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情況,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理解、應用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怎樣脫離題海戰術、讓作業不再重復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讓作業發揮應有的效果,釋放學生的學習激情呢?也是“雙減”政策下最重要的環節也是一線教師最苦惱的事情。
今天有幸聽到陳特講座對“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又一次讓我經歷了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領略到名師的精彩,欣賞到名師的獨到的見解,讓我豁然開朗,發現了數學教學的新天地。學習后給我的是心靈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頓悟,思想上的凈化,認識上的升華。通過這次學習,筆記、盤點收獲。
陳特講的作業布置因人而異、作業的分層:
(1)作業量的分層。
(2)作業難度的分層。
(3)作業的自主選擇。
(4)評價的分層。
優點:
1、使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完成作業。在此基礎上,有興趣地去做更高一層次的作業,對于這些學生,采取鼓勵或獎勵的方法。
2、讓學生感到對作業的.完成不是教師規定要做的,而是自己積極想做的,調動學習積極性。
根據數學學科的的特點,講究作業布置的技巧,對提高學生作業的質量,保證課堂裨益不淺。作為數學老師注意積極這一方面經驗有好處。
聽了受益匪淺,平時在上班每天在埋頭苦干批改作業,和同事說一句都不舍得只怕作業批改不完,在教學一直往前沖只想每天把新課時落實,我的教學計劃就完成任務了,聽陳特講座覺得自己真的要慢下來,回頭看看孩子掌握多少,有沒有深層次的掌握。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好了,學生就真正的提質增效了。是我們在探索著、實踐著的,陳特講得經典一句話做人、教書都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2
在當前“雙減”政策下,教師必須適應新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后作業品質,學生的負擔才會真正的減輕。有效作業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本次“雙減”政策下有效作業的設計給我們老師對生物課后作業的實踐運用提供了可參考的范本,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平臺。作業是承載學習內容,體會學習方式,實踐過程性的學習任務,要注重作業與教學的配合,繼續教育培訓中專家提出要把握預習、課堂、周末、單元等不同學習時間的作業功能與特點,設計適宜的作業來促進學生的思考,理解和探究,同時教師要自主提升設計作業能力,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布置,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議教師要多布置分層作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并鼓勵學生選做多做加深理解。
在培訓中聆聽專家的講座《“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汲取專家智慧,收獲滿滿。我們知道在當前“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研究一直在路上,學習中,專家不僅有深度的理論解讀,更有生動的精彩實例,讓我們撥云見日、豁然開朗。“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第一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應在在知識銜接處、經驗接軌處、生成差異處發力,以“快引入、尋突破、后拓展”的教學形式打造高效課堂。第二關鍵在于有效設計作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通過學習,在專家的引領下,打開教研的新理念,有巨人的肩膀,我們方可看得遠。本次培訓不僅提高了我對“雙減”工作的認識,更是為落實“雙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不能僅僅為了減負而減負,“雙減“只是手段和路徑,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才是目的。
“減”不是目的,“減負不減質”才是關鍵所在。
加強課堂研究,“增效才能減負”。有效率、有質量的四十分鐘才是減負的必由之路。必須在課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否則就會依舊陷入“堤內損壞堤外補”的怪圈。完善教學結構,提高課堂的效率。除此之外,“雙減”對作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作業設計,少布置機械的、整齊劃一的作業,盡可能布置分層作業、菜單式自選作業、自主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研究作業設計,擴展作業內容,擴寬作業路徑,改變評價理念,逐步樹立“進步即質量“的評價觀。
“雙減”呼喚教師的快速成長。作為一名老教師,更應肩負責任,繼續秉持初心,扎扎實實立低礪奮進!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3
20xx年5月31日在線上參加了“雙減”背景下六年級復習課研討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如何上好復習課、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數學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的學習建立起來的認識、理解和處理周圍事物時所具備的品質,通常是在人們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紅星小學數學教師為我們帶來了一節復習研討課,她這節課程提問精確,目的明確,給我印象非常深刻。教學理念先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基礎有提升,讓不同的學生有所收獲與提升,重視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從而走向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這次的學習活動,讓我有機會走進名師的課堂,進一步學習了如何上好復習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收獲。同時也讓我深思:怎樣使我的課堂提問更有效,目的更明確,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如何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更讓我體會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我感觸很深。
再次感謝領導搭建了這么一個平臺,給我一個這么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迅速的成長。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4
“雙減”工作的總體目標分為兩個方面。在校內方面,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
一年內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作為一線教師,更是站在了“雙減”工作的主陣地上,更要認真學習領會并貫徹到學習工作中去。
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搖挑子。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
首先,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1、課堂是“減負、增效”的主陣地。如果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流,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不會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二是隨意提問多,激發思維少;三是關注形式多,實質落實少;四是重復作業多,有針對性的作業少。
2、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聚焦課堂,積極改課堂教學,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樂,要結合實際,改課堂教學方式,著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其次,精編家庭作業,構筑反饋體系
1、課后作業是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加速知識內化,形成系統知識結構的有效手段。要因材施教,就要布置有針對性和分層次性的作業。教師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作業,或同時提供兩種以上的作業方案,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利,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真正達到課后鞏固的目標。
2、教師還要注重構筑作業反饋體系,采用合適的方式檢查、評價作業完成情況使教師對教學效果心中有數對學習成果印象深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指導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學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我們教師不是要在課堂上教
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是教和學的`統體,學生的學法直接得益于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愛學習,自覺地去學習,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雙減教師怎么做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積極更新教育理念。
老師們要理解為什么要進行“雙減”?“雙減”之后,我們要朝哪個方向思考和改進教育教學?因為“雙減”,家長、社會對教師工作又有了更高規格的期待,所以,教師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雙減”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切實提升自己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識,才能用更加創新的理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創造新的經驗方法。
2、充分鉆研教材教法,發展素養,提升能力。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的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作為教師,不僅要加強專業學習,提高教師職業技能,還要聚焦“雙減”,加大力度豐富教育教學理念。學習比較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觀摩優秀教師課堂實錄,充分鉆研教材教法,提升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能力水平,以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類型,助力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力,讓學生體會課堂學習的樂趣。
3、以生為本,植根課堂。
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是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通過深度鉆研教材、精準聚焦目標、巧妙設計活動、科學合理實施、理性綜合評價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以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4、提高作業練習的設計水平,降低作業量,提升作業質量。
“雙減”嚴控了考試測驗的次數和規模,全面發展固然重要,但測試也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師們不妨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練習題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創新作業的內容與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課程學習的獲得感?所以,老師們還是要多學習作業管理有成效的老師的經驗和方法,提高作業的設計、批改和反
饋的管理水平。從源頭上降低以刷題為習慣的作業模式,降低作業總量,提高作業的訓練效果。
5、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時時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學這一條“知行合一”的行動研究的道路某某。在這條路某某,我們會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會調整提升。然后我們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循環往復、螺旋提升進而深度發展。
教育教學,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與反思,樂于分享。只有這樣,“雙減”政策下的教師才會有更加清晰的奮斗目標,我們的教育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雙減背景下對學習的思考
“雙減”政策落地,更加需要教師鉆研教學,精心備課,抓住課堂主陣地,切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之一,需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情緒飽滿,積極思考的課堂學習狀態。
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理解學習的過程,把握學科的本質及思想方法,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高級的社會性情感、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成為既具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礎扎實的優秀的學習者,成為未來社會歷史實踐的主人。
剖析深度學習的概念,正與“雙減”政策落地,教師對課堂的孜孜追求不謀而合。在此“雙減”背景之下,語文課堂的深度學習可以這樣開展:
1、確定課堂學習目標,定位于學生,提高備課時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從源頭抓起。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抓減負,要首抓備課。為提高備課實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做到心中有學生,備課時以學生的學情為起點來確定一堂課的學習目標,當堂達成學習目標。
2、設計教學過程,既兼顧基礎,又注重設計深層思維的問題。根據布魯姆學習層級理論,層次越低越基本、越關鍵,層次越高越復雜。我們可以用布魯姆學習分類法的知識來評價、設計教學過程。就像扎實的地基上才能建起高樓一樣,扎實的基礎概念能批判地、創造性地思
考問題,幫助我們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布魯姆的學習分類法有助于選擇適當的學習層次和類型激發學生思維,備課時,設計教學過程除了設計一些記憶、理解的問題外,同時設計一些應用、設計、評價、創造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3、當堂內容當堂清,當堂達成學習目標,做到課內消化吸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當堂學習內容當堂清,不把作業帶回家。回家沒有書面家庭作業,學生多閱讀,從閱讀中汲取知識,開闊視野,培養閱讀能力。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5
5月13日,在區教研中心的精心組織下,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開展作業設計的線上培訓活動。
為了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師作業設計水平,兩位老師從教育政策和課標的分析及教學現狀分析;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課后服務的落地舉措等方面分別對《新時代背景下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和《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個性化精準學習方案》進行了探討。重在指導教師根據學段、學科,以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精心制定作業,調控作業結構,實現精準教學。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布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
一紙“雙減”文件,以雷霆之勢,讓教育回歸正規,讓教育回歸校園。通過觀看講座我們對作業設計有了清晰的規劃。
一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雖然,一二年級不要求參加考試了,但是我們除了抓好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之外,還應創新作業的形式。比如,在學習了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后,可以布置讓學生動手數一數,找一找,看看我們周圍哪些物品的數量都可以用“1~5”來表示的口頭作業。再比如,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這一單元知識前,可以布置一個讓孩子從家中找牙膏盒子、魔方、可樂桶、乒乓球等實物的前置作業,學生通過觀察和感受這些圖形的外部特征,就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它們的特點,這樣就為我們的課堂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但他們在這樣的活動中,課本上的知識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就掌握了,在玩中學、學中思,發展了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是開發了智力。
二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我們可以為學生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特色作業,從而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到愛學習、樂學習、會學習、想學習的行動中來。如:在學習了乘法口訣表后,可以讓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設計、制作了各種精致的、充滿想象力的乘法轉盤。在乘法轉盤的幫助下,孩子們對乘法囗訣記憶的會更加深刻;在周末,孩子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來了一場乘法口訣比賽:利用撲克牌來練習乘法口訣。通過比賽,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成就感。利用親子互動的游戲形式,營造愉悅的家庭氛圍,孩子在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不僅能收獲知識也能收獲快樂。
三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1.歷年來數學題目越來越長,學生數學閱讀不夠,很難從題目中提取所需信息,所以不能一味的做題,數學閱讀也很重要。利用數學閱讀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傳統觀念中,作業的設計可能主要以知識與技能為主,那現在我們可能需要做一些改變: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多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題目時應結合情景材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而讓學生對數學更有興趣。
3.不妨嘗試每周安排一個“無作業日”“實踐性作業日”,也可以每月一個“零作業周末”“長作業周末”,以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業的功能,不要讓作業成為“要我做”的“負擔”,而是成為“我愿做”的“常態”。
四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1、作業設計應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為主,把控好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時間越長,效果可能越差。
2、越開放的題目,越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作業設計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探究性作業。
3、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解惑。
五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作業類型要多樣: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置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置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置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置游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置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置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置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置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設置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通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六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1.從以前的先教后學到現在的先學后教,作業設計要突出培養學生的素養,學生要從被動型轉變成主動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去探究感悟。
2.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差異性的基礎上尋求共同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發展來完成作業,去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輕松愉快的完成作業。
3.作業的趣味性也很重要,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保證思維的活躍度,并且能夠提高自己的耐心,設計一些游戲化的作業,有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能力。
“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老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
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鉆研之路,而不斷求索,才能帶著孩子一起探究學習的樂趣。我們的每一位數學教師都將立足課程標準,進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力求將核心素養根植到生動的課堂中去,減負增效,提升教師、成就學生。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6
臨近期末,在區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鎮中心學校精心組織下,@@鎮六年級語文教師共聚一堂,在中心小學共同臨聽了紅星小學羅老師的一節詩詞專題復習科,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長的經驗交流,最后是區教研中心語文教研員宋孝老師提綱挈領的講座,深有體會。
枯燥乏味的復習課往往令老師頭痛,令學生厭煩。我從事教學二十余年,也常常為此困惑,在困惑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特別是今天的學習,讓我發現只要精心設計,用心準備,調動學生復習積極性,同樣能把課上到學生心里去,同樣可以實現在雙減背景下的高效優質課堂。
通過學習,我有兩點感觸:
(一)在注重落實雙基的同時,要培養學生深層次閱讀文本的興趣。
語文是一門關于語言的學科,語文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在于“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學習就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生動形象的`描述激發自身的形象思維—想象,在大腦中呈現出相關的具體圖像。語文不是因圖像而形象,而是因語言而形象,所以,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揣摩、體味、聯想、想象,進而對文本信息進行概括、篩選、整理、遷移。這應該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對文字構建的書籍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不能用多媒體一味地以圖像直覺取代語言形象,我們要利用多媒體生動性、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對文本的深層次閱讀的興趣。
(二)在教師引導復習的同時,要注意留出空白,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
運用多媒體來進行復習課教學,可以憑借鮮明的色彩、形象逼真的畫面拓展語文教學的信息通道,來營造氣氛,刺激學生的感官,喚起學生情感,引導想象。在文學審美過程中,人們由于生活體驗、情感經歷的不同,往往“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完全用圖像的方式將它呈現出來,只能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間遠遠大于直觀。教師不能為了突出多媒體的制作效果,而剝奪了學生想象的權利,擠兌了學生思考的空間,用一個樣板去把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體驗格式化。留出一些自學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復習多給學生留一點“空白”,讓學生切實地動起來,真正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聯想力。
在復習的同時,應該遵循語文學科的教學規律和特點。
教無定法,不能對所有的學科都規定統一的操作復習模式,同一教學內容也不能人人都用統一的操作模式。《語文教學大綱》中要求語文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現代化教學用具和技術在視聽方面是有其不可替代的優越性,然而聽說讀寫的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單靠加深理解就解決問題得了,而要通過反復的實踐和長期的積累,才能練就的能力。語文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既掌握大量基礎知識,又要具備靈活運用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在學習中陶冶性情、認知社會、感悟人生。因此語文復習課教學中是要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慎重選擇,靈活運用。
學生不喜歡復習課的原因我通過觀察認為:一是復習內容機械重復,無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為了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反復讓學生抄寫、背誦、聽寫等等,大量的抄寫作業讓學生實在是愛不起;二是形式單調,復習課不外乎是聽寫,背誦,教師一言堂辛辛苦苦累得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是迷迷糊糊暈頭轉向,學生怎么會愛上呢?
總之,復習課重的是有效和全面,以及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習之有悟,變“要我復習”為“我要復習”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教師。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7
學生作業是檢測教師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依據,是師生教學交流的工具,是教師常規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從古至今,教育教學過程實施后,教師都要給學生留一定的作業,以幫助學生鞏固、消化、延伸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學生的課業負擔主要是以學生作業(聽、說、讀、寫)來體現,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就得多用一番心思。
在以考試作為學業晉升、人才選拔主要手段的背景下,強化學生知識與能力訓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質措施和手段,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布置作業、布置什么樣的作業,給學生布置多少作業……
從改革開發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實踐狀況來看,教育的期盼日漸高遠,涉及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的體現,各種形式的逼迫,加之家長、學校教師的期盼,不斷增加學生的負擔。
“雙減”政策推進教育深層改革,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都必須及時領會,從內心考量教育的發展,人的成長、社會建設人才的需要、人的素質發展等所需學習內容、訓練策略等多方面,都要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通盤考慮。
從學生成長的基本素質來看,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道德品質、理想信念、自我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強健的體魄,以確保學生家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
從學生的基本素養來看,關注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培養,強化學生社會生活的實踐能力培養,促進學生適應社會,貢獻于社會。
從社會發展建設的需要來看,關注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和認識、學生對自己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彰顯學生人生價值的體現。
上述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不是教師的講解或是基本的形式舉動所能達到的,關鍵是教師要從學生發展角度、人才培養角度、社會需要角度,積極開展學生作業訓練的設計思考,以真正落實教育的實踐本質。
應試教育時代,教育采用“熟能生巧”的理念,強化知識的積累,死記硬背,“題海戰術”,讓很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素質教育、核心素養培養時代,“雙減”政策提醒教育者,布置作業要精選,不得布置重復性作業,不得布置超標的作業,廢除“題海戰術”,盡量減少學生無效勞動。
這是對教師嚴峻的`考驗,陳舊的觀念如何轉變?這是對教育管理者發出的挑戰,如何引領教育向時代的方向發展?新時代教育要用智慧、要用實踐,團隊合作,互相取長補短。
學生作業設計注重實踐形式和訓練試題類型與內容的思考。實踐形式盡量以團隊研究、分層推進;試題類型多樣化、試題內容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獲得感和成就感。
內容上,重視基礎知識和能力技能訓練,基礎知識的儲備是能力技能訓練的前提,基礎知識訓練也應注重層次分類,識記與理解,逐個歸類提煉;能力技能訓練是基礎知識的延展和提升,更是社會生活實踐能力漸進發展,注重操作運用和創新智力培養。
數量上,適量才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激發的保障,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獲得感,數量多了,學生心里煩,做作業毛躁胡亂,考慮學生基礎與能力,精心選擇,合理安排,切記隨意簡單。
形式上,無論是選擇題、理解題、簡答題、運用題,都必須題目新穎有趣,文字適量便于閱讀對學生又有一定吸引力,學生花費的時間不多,又能達到訓練的目的,讓學生做完一道還有一定的掛念,舍不得放棄。
學生作業設計關注人才、關注發展、關注學習內容、關注學生基礎,細心思考,潛心研究,才能發揮學生作業在教育教學中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8
還沒領略秋的風光,已匆匆入了冬,匆匆的可能不是時間,而是忙碌的我們。星星月亮還在值班,太陽還在夢中時,我們就要早起;夕陽西下,太陽忙著下班,星星月亮已到崗時,我們還在教室。終日勞作的我們,疲憊不堪。恰在此時,“雙減”政策猶如一縷陽光,照亮我們的心扉。“雙減”是一把讓基礎教育回歸本真的利器,減掉過多的“零食”,豐富正餐的質和量,讓孩子們成長的更健康。然而,如何在“雙減”的迷霧中突出重圍,成為了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恰逢此時,我鎮與三小共同承辦的“雙減”背景下“教學評”有效統一策略研討教研活動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們的心田,讓教師們在迷惑之中茅塞頓開。
鎮安縣第三小學省級教學名師朱允芳老師為我們帶來的“‘雙減’,我們怎么做”的講座,為我們撥開了迷霧。朱老師在講座中,解讀了“雙減”的具體內容;如何進行“雙減”;如何參與“雙減”,讓我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除了對“雙減”政策的解讀,朱老師著重向我們展示了鎮安縣三小在“雙減”教學中實施的一些具體措施:夯實教研,推進“雙減”生根;搞好培訓,提升教師能力;確保服務,落實“雙減”政策。其中,令人感觸最深的,莫屬富有童趣的作業設計,自己活力四射的社團活動了。朱老師通過多媒體向我們展示了學生們形式多樣的成品作業,一張張富有設計感的作業,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而不止是機械地死記硬背,一次次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發展了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開闊了學生的眼界,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目的,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朱老師聲情并茂的演講,使人醍醐灌頂,讓人不禁陷入深思:該如何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學習效果最優化。
合影留念:此次活動中,讓我受益最深的或許就是:在匯報課的準備、上課、反思等環節中所感悟到的'心得體會。在得知要上匯報課時,內心有些許忐忑不安,既興奮于能夠在活動中提升自我,又惶恐于和名師同講的壓力。但是,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傾其全力去準備,便能從中汲取滋潤靈魂的甘露。
考慮再三,最終選擇了上過的舊課。在曾備過的英語課中,我認為這是自己最拿手的一節課,也自認為這是一節教學環節設計最好的一節,于是,便想從不斷的磨課當中尋找課堂中可能會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提升自身在課堂中的掌控能力。在正式上課之前,進行了兩次磨課,果然,不同的班級,出現了不同的問題。在第一個班上課后,發現學生興趣不高,配合不夠,導致了整個課堂死板不活躍,于是,我便思考,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改進了自身的課堂表現力后,在第二個班中又發現了不一樣的問題,整堂課的氣氛活躍,但是教學效果卻不顯著,于是,只能再次進行調整。
終于,到了活動日,我滿懷期待地站上了講臺,不慌不忙的完成了整堂課。然而,在課后,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怎么說心中的感覺呢,就好像一碗飯吃飽了,卻吃得不開心,總感覺沒有達到心目中的課堂氛圍。懷著失望的心情,進入了王京老師的第二堂課,由于失誤,王京老師的課件出了問題,在鈴聲響了五分鐘后才進入課堂。然而,王老師卻沒有因為這些突發事故受到影響,依舊精神飽滿的進入了課堂,我想,這也許就是名師異于常人的強大的心理素質。課堂初始,孩子們并沒有進入狀態,老師提的問題聽不懂,課堂氛圍并不活躍,于是,心想:哎!原來名師上課,孩子們也不配合啊。可是,隨著王京老師適時的引導及極強的課堂把控能力,使課堂氣氛逐漸變得活躍,終于,在角色扮演的環節,孩子們給我們帶來了驚喜,整節課堂進入了高潮。孩子們猶如一只只蠶繭一般,在“養蠶人”的呵護下,經過蛻變,終于破繭成蝶,成為了最美的自己。
原來,自以為課堂設計還不錯的一節課,通過和名師課堂對比以后,才發現: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名師的課堂不僅教會了學生知識,更注重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而自己一直以來卻只是為了完成教案所設定的各個環節去完成一節課。我想:這也許就是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的原因了。若有所思的我,在聽了教研室周小榮老師的講座后,恍然大悟。周老師主要為我們講解了逆向設計過程的思路,以及激發小學英語課堂活力的六要素:情與境,思與學,品與用。通過反思自己的課,結合周老師深入淺出的講座,便產生了一些想法:在“雙減”政策下該如何上好一節英語課。
一、創設情境:
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上課的內容,才能產生探究的欲望。整節課堂應由一條情境線和一條德育線串聯,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取知識與技能,在德育中提升思想道德認識。而一直以來,我卻沒有將情境由一條線串聯起來,將情境設置割裂成幾塊,影響了整堂課的完整性,在今后設計課堂時,應適時考慮,該如何用一條主線串聯起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創設適當的情境將學生帶進課堂,從而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激發興趣:
孔子曰:“好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潛力的關鍵,尤其是在“雙減”形勢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成為了重中之重。我發現:在英語課堂中融入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從而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得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讓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如何在課堂中設置合理的游戲,使課堂趣味盎然,讓學生學而不厭學便成為了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三、培養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有效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只有為學生營造恰當的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實效,也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曾經,我總幻想自己要成為一名多么有價值有能力的教師,卻忽略了最基礎的一點:該怎樣成為一名有價值有能力的教師,此刻,我的心中或許已經有了答案。我想:我將會在教育這場漫長的修行中,用心溫暖孩子們的心,用愛啟迪孩子們的愛,和他們互相成為彼此的光,照亮漫漫人生路。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9
今天,市教委再次組織了全體教師進行雙減之下的網絡培訓與學習,由李松林教授主講。李教授在《雙減背景下,通達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培訓講座中深入剖析了“雙減”背景下,通達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的重要性,真讓人受益匪淺。
首先,李教授分析了學生在深度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缺乏情感的體驗,思維的碰撞與智慧的刺激;缺乏深切的體驗、深入的思考、深透的理解和深遠的影響;缺乏內涵與品質總之學生缺乏深度學習。
其次,學生在深度學習中普遍存在著的問題必然會產生的結果:學生課堂喪失活力與意義,教師嚴重制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使學生有知識而缺乏力量;有知識而缺乏美德。
再次,李教授提出改進方向:讓學生的學習動機更有深度(本源),讓學生的學習動機更有深度地學習知識(過程),讓學生學到更有深度的知識(結果),喚醒學生的深度學習。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一個老話題,“雙減”不簡單是一個減輕負擔的事,而是要在減輕過重的課外補習的負擔和作業負擔的基礎上,面向新的發展階段,整體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實際上是要構建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減下去的是作業,增上來的是教育質量和效率。
“深度學習”不同于傳統的被動接受、灌輸式的“淺層學習”,它是基于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互動等活動,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作為老師,我深刻認識到深度學習是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必經之路,那么深度教學則是當前課堂改正的深度學習的保證。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要注重“深度教學”,教學之道,道在心靈,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從身體參與到身心俱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深刻、深度學習,充分相信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全面、深入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從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使我認識到:只有充分的全面的關心學生,了解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的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這時他的求知欲旺盛,思維敏捷,大腦處于積極的狀態。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富有趣味的深度學習的問題情境,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知識的自我需要,引起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沖突,將思維引入深處,使學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少教多學”,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學習,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少講”,這樣才能使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和足夠多的學習機會;同時,教師學會退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情感共鳴,培養學生思維的沖動。學生學習中有情感的投入,學習就會變得事半功倍,學習就有了動力,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這樣的學習活動才是學生真正參與了的。同時,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深刻理性思維,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反思、質疑,形成正確的判斷,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課堂真正學有所得,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科知識的形成過程,積累學科活動經驗和方法,提供學生深度學習的機會;結合所學知識,大膽聯想,積極創新,注重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知識,學會思考,發展思維。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10
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教學效果,有助于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然而,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僅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令大多數孩子身體素質下降,甚至身心受到傷害。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由于“雙減”政策直擊應試教育的功利、短視要害,因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應,學校、家長、老師對國家的這一重大決策普遍表示了熱烈歡迎和支持。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布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紙筆考試,不布置書面作業。對于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了然于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
有人認為,學生的作業少了,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可以輕松一些了。這種對“雙減”政策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嚴重誤解,雖然不排除有個別教師以“雙減”政策為借口放松自己,但所有學校和絕大多數教師其實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再也不能夠為了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斷給學生加壓,讓學生成為刷題機器。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說,教師必須控制好紙筆作業的總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不能夠安排紙筆作業和書面考試,但并不意味著可以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必須以更生動更活潑的形式,譬如以問答的形式來安排“口頭”作業,這樣既能夠達到紙筆考試相同的效果,更為重要的在于,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然而,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盡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復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盡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復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11
送走了有愛的教師節,今天迎來了名師公益講堂陳加倉特級教師的《“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陳特在數學作業設計這一關鍵問題上給我們帶來了“雙減“政策下數學教學的“及時雨“,讓我受益匪淺。
陳特一直心系小學生該如何學好數學,日日思索教育要在關鍵處發力。指出“兩個關鍵”:
1.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關鍵在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必然知道,有效課堂是數學學習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只有高效、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會“和“會學”是數學課堂的基本要求,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數學課的教學靈魂,課堂上能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討論總結,遷移應用,練習作業,反饋信息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逐步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陳特還向我們提出了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作業布置的'“六個建議“。建議在學生完成書面課堂作業本之后選做“一題“研究作業、“多解題“作業、“題組練習“作業、“變式練習“作業、“操作體驗類“作業、“主題研學“作業。每個作業設計的背后都有“別有用心“。陳特鉆研作業設計帶來的有效課堂,如“繪制標準五星紅旗“這一主題研學課,近準備了一個多月。他堅信作業育人的作用,作業有立德樹人的地方。我被他鉆研精神深深感染。
通過這次學習,我著實轉變了作業觀念,立足課堂,讓作業更有味!需要綜合考慮作業各個關鍵要素,在反思和研討中生根發芽。以下幾點是我今后作業設計努力方向:
一、特色設計,梯度提升。
發展性作業略有坡度,給中等生思考的空間。創造性作業比較難,通過激勵,引領優秀學生發展思維能力。
二、尊重差異,多種選擇。
“作業超市”使自主選擇成為可能。關注學情,實現作業分層,讓弱勢學生也有可行性作業目標,給他們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和創造自我提高的機會。
三、精準輔導,靶向跟進。
有布置就有反饋,有解難答疑,有堵漏補差,有拓展提高。就像陳特說的,作業設計的研究我們一直在路上。我也希望借這次學習之后給自己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做好作業設計。小學生時代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是每個孩子珍藏在記憶深處的
美好時光。陪伴他們學習生活的我們肩負著堅守美好陣地的教育義務。教育的美好,需要我們一起創造!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12
“雙減”政策的落實,當務之急是做好多個維度的“雙增”工作,增強學校的辦學能力和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只要堅持下去,社會、家庭、學校三方合力,就一定能把這件好事做好!
首先,我們看看“雙減”背景下,學校管理都減了什么:
1.“減”考試
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得將考試結果在各類家長群傳播,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簽”;除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外,不得組織任何與升學掛鉤的選拔性考試。
在全省積極開展大幅壓減考試次數的探索試驗,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學校和班級不得組織周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
2.“減”作業
在加強學生作業管理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嚴禁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同時,必須提高教學效率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姑且稱之為“雙減”背景下的“雙增”。
一、增加課堂有效教學,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學校要根據學期、學年工作目標,制定專門的教學工作計劃,完善教學調控的各項措施,有效統籌好每一個教學階段的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管理的合理性和規范性。進一步完善以教學認真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教師教學工作規范,落實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優化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教師必須認識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在備課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會多產生一份效果。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備學生、備教材”;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作業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整點,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再次調整、強化認知結構,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習中的疑難,全面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借此找到自身教學的疏漏之處。
二、增加校園延時服務,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指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在于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
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學好、學透,家長們才不會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們報班補習。但孩子們如有個性化的補習需求,學校應該組織優秀教師,遴選高頻和高質量關注點,開展集中線上線下答疑,讓學生在答疑解惑中獲得發展。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該推行課后服務將5+2”模式,即每周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時,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延時服務不僅滿足學習輔導的要求,更要注重開展體育運動、興趣活動,德育美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增: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機會。減下來的時間用來增加學生在體育活動、美術、音樂等藝術類活動上的時間。
二增: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鼓勵學生參加體育、美育培訓。
很多家長對于“雙增”這個新名字可能有點懵,“雙增”到底對學生是好是壞呢?
從學生角度解讀:學校會更加重視體美音課程,特別是體育老師不會再“被生病”了,這些以前不被重視的課程再也不會被主科霸占,學生當然是高興的。但是同時希望學校能夠重視體育課的課程安排,現在很多學校的體育課是為了上課而上課,課程內容較單一。以前體育課很豐富,現在天氣不好就讓學生留在教室,臨近考試趕緊安排學生跑步,如果真的是為了學生好,希望能完善課程體系,讓體育課發揮真正的作用。
從家長角度解讀:學生歡呼的同時家長卻有點擔憂,家長要面對的問題很現實,體育、藝術類培訓班價格不便宜,比學科培訓還貴,增加孩子參加體育、美育培訓的機會意味著家長的經濟負擔也隨之而來。其實家長當然希望培養孩子特長,只是經濟條件有限,希望在增加培訓機構的同時也能適當降低價格,讓更多家長和學生消費得起。
“雙減”和“雙增”同時進行能切實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幫助學生培養一個強健的體魄,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素養。
“雙減“之下需要堅持面向學生群體素養的‘雙增’:一是堅持面向全體,增加對每個學生成長的關注;二是堅持全面發展,增加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關注。”
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溝通力、創新力、領導力、學習力四種能力為目的,著眼于“一人一藝,一生一技”,實施“每天一小時”體藝活動方案。全面整合并優化校本課程資源和形式,規范和完善課程設置與執行,實現了從面向全體、夯實基礎,到面向分層、開闊視野,再到面向個體、豐富個性的課程聯結,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元”、“更精準”的選擇,將家長的“操心事”變成了“暖心事”。
學校要著力通過“加減乘除”法,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量。“加”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加學生自主開放作業;“減”是指老師減教輔材料,減機械重復作業;“乘除”是通過彈性式周末ABC作業,去除孩子的超前培訓和拔高訓練,讓孩子形成“乘”長型思維,真正的做到作業量減少,通過作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之下還需要提升師生能力的“雙增”:一是增老師教學勝任力,二是增學生的學習力。
首先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新課標解讀、備教學評模式的構建,緊扣學科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學,讓課堂高效,讓學生做到真正的當堂“吃飽”。充分利用好延時服務時間,分層異步的布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吃好”。
其次要在教師學科素養真正下功夫。教師在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升學科素養的任務需要教師來完成,最終由學生來展現。教師具備的學科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學科素養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科專業知識這包括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
充分把握教材、發現教材的教學價值及文本本身的閱讀價值。教師必須準確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內容,能自主構建本科教學的知識體系,對于教材的重難點有清晰的把握,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規定教到什么程度,學到什么水平,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能把握好度,并能透徹了解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要求。激發學生學習、探索和創造的欲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品質。
(二)教學的專業技能教師要具備純熟的專業技能,即良好的教學能力。
1.創造有活力的課堂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課堂的活力。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走到孩子們中間去,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融合到他們中間去,打造一個融洽、和諧的課堂。
2.用心上好每一堂課如何上好一堂課才是課程改革的實質,教師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活化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具有開放性,讓學生有充分討論與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實物、多媒體等增強學生的體驗。
3.不斷地自我學習上課的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推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4.良好的科研能力一個不搞科研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名著名教師,教師要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且確立研究課題。通過搜集資料,與人交流,課題實驗等活動,最終以論文的形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研讀各種教育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為科研服務。
(三)特有的專業情感
具有教師的專業情感是教師成為一個成熟的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要對自己所執教的學科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在這門學科的領域中有一番作為。是要做一名教書匠還是幸福的教育家,都需要自身的思考。正像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所寫的那樣:“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導者和道德的引路人。”
由此可見,要提高學科素養,教師既要具備深厚的本學科的素養,更要練就一身嫻熟過硬的專業基本技能,二者是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的,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方面,才能確保順利完成本學科的教育教學任務。
社會的發展需要創造型的人才,要培養創造型的人才,首先要有一定的學習力。學習力指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科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運用該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力”一般分為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等三方面。但從字面理解,很多人把“學習力”等同于“學習能力”,忽視了“學習動力”與“學習毅力”這兩方面的內容。學生學習力的形成與個人的興趣、學習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密切關系.......
學習力是指學習成果轉化的能力,是人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總和。只有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三者合而為一,才能真正地擁有學習力。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具備堅強的毅力、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一個學生具備很強的學習力起決定作用。學生只有具備真正的學習力,才能真正的成才。
學生學習力的形成與個人的興趣、學習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充足的學習時間與空間、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密切關系。
“雙減“之下更需要實現家校共育的“雙增”:一是增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度,二是增家校雙方的目標的一致度。
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家校共育,關鍵在“共”。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學校教育是主體,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場所;家庭教育是基礎,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首先,老師應當盡職盡責,擔負起教書育人的本職責任。同時家長也不應忘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不應當由家庭代勞,同樣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腦兒推給學校和老師。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才能達到“1+1>2”的效果。那些關注孩子情感的交流、關于教育目的的探討、關乎成長經歷的分享等,都能在教師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橋梁。
家校共育,目標在“育”。說到底,家校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學校盡可能調動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熱情,獲得家長對學校管理和發展的認同,也需要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使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在此基礎上,劃好家校共育的“經緯線”,厘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務分工、職責邊界,才能各負其責、同向而行。
家長與老師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優勢,有助于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各方不缺位、不錯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點,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取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
雙減工作下,學校需要提高課堂效率,開展作業革命,探索多元評價;學生需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家長需樹立正確家庭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孩子天性,形成家校共識,加強家校溝通,實現家校共育,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13
“雙減”政策與“五項管理”均是以“小切口”撬動“大改革”。實驗小學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雙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多措并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一是抓好課堂主陣地,教師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做到每節課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的生命高效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保證學生“吃飽”“吃好”。二是加強課后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發揮本校教師自身優勢,豐富課后服務供給,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科學實踐,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幫助家長解決放學后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三是完善作業管理,深化評價改革。形成并完善學校作業系統,減少作業總量,提升作業質量。同時,探索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跨學科作業。看似一個點切入,實則是需要課前課中課后、學校家庭社會,全鏈條、全過程、全員的系統工程,根本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心實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一名教育人,深刻體會到此次“雙減”工作是我黨為人民服務的`深刻體現。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減負工作,但由于社會現象和一些培訓機構等的虛假宣傳,造成家長焦慮,被裹挾給孩子報補習班,導致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象非常嚴重。此次黨中央關于“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就是要減輕學生校內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徹底治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和部分校外培訓機構借教育之名侵害人民利益的問題。體現了黨中央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決心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雙減”政策落地之后,學生們作為教育的直接參與者與受益者,將會有著更好的成長環境,在學科培訓亂象得到整治之后,憧憬更多的孩子在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展示自己的天賦,激發自己的潛能。
今后,我們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服從國家大局,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一份力量。
【雙減背景下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雙減背景下的家訪總結01-19
雙減背景下聽課心得體會03-29
雙減背景下的研修總結通用06-08
雙減背景下心得體會(精選27篇)05-25
雙減背景下的體育教學心得體會02-24
雙減背景下的教研總結(精選10篇)02-23
雙減背景下總結(通用9篇)03-08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總結(精選22篇)03-29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心得體會(精選6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