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密關系》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親密關系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親密關系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親密關系讀后感1
昨晚開始看一本書《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剛開始就被吸引了,書中所寫正是我所缺的,也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我想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我們每個人都有親朋好友,父母、手足、室友等,當然還有伴侶,我們的生活與他們息息相關,大多數時候我們受到傷害、心情低落也都是由他們引起的。同樣的一件事一句話由一個沒什么關系的人去做去說我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但是由我們那些親密關系的人做我們卻會受不了。好像有點矛盾,我們對最親密的人很苛刻,對陌生人卻很寬容。而事實就是如此,因為我們在乎他們我們需要他們。于是我們打著愛的`名義對我們最親密的人有種種要求與期望,一旦達不到我們的預期,我們會不開心,而這種情況在伴侶中最為明顯。
伴侶是我們最親密的人,是陪伴我們最久的那個人,在他們身上我們寄予了太多太高的期望,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我們的一點點改變,我們都希望他們給予回應,甚至他們的表情他們的動作我們都有個預期,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應該這樣,而一旦達不到,我們會失落,我們以為他們不耐煩了不在乎了不愛了,接著我們陷入了痛苦,開始對他們不斷責備開始挑刺兒,于是惡性循環。
所以在每次生氣的時候閉上眼睛深呼吸數十下,讓自己平靜點理智點,換位思考下,想想自己有什么問題,是不是陷入了那種可怕的模式。我們不再是十幾歲的小孩子,不想以后有后悔,我想做得很好,我們都要做得很好,好好經營,互相體諒,好嗎?
親密關系讀后感2
讀《親密關系》這本書是源于自己一直在苦惱怎么與人相處,不僅僅是怎么跟陌生人相處,還有怎么跟認識的并有一定了解的人相處,如孩子與父母,同學,朋友、同事等。
本書主要分析的是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其實還適用于任何的關系中,都可以從中找到相似的問題,情形。對本書中以下幾個章節感觸頗深。
1、我們兒時絕大多數的行為,都以歸屬感和被重視的需求為出發點。
行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壞孩子,而只不過是沮喪的孩子。當確認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感到沮喪,然后導致他們做出某種偏差行為:引起注意,權利斗爭,報復心理,自我放逐。這點可以聯系到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指表面乖張,內心叛逆的孩子,我屬于后者。當我特別想要一樣東西時,而且這個東西絕對是父母能力范圍內的,我沒有得到時我就會覺得我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沒那么重要或者說是父母不夠愛我。
2、期望=憤恨的前身。
我們對朋友不滿或者憤恨的根源就是對他們抱有的期望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值。人們戀愛,交朋友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們自己所想的那回事。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系背后的真正動機,其實在于需求。
3、我們寧愿爭吵也不愿面對傷口,是因為生氣比承受心碎要簡單得多。
這應該就是出自人本能的自我保護吧。不愿正視自己的內心,傷疤,寧愿埋著一顆定時炸彈也不愿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一直覺得親密關系中可以不需要維護,不需要技巧,但是親密關系中偶爾出現的矛盾表明關系親密并不意味著絕對的和諧,親密的關系也并不是永恒的,當然也是需要維護的。
不要企圖讓別人帶給自己快樂,無論是父母還是朋友,并沒有帶給你快樂的義務。
親密關系讀后感3
這本書,之前讀過。我認為是婚姻關系、婚戀類圖書中最值得一讀的書。
什么是親密關系?了解+關心+相互依賴+相互一致性+信任+承諾
親密關系的影響因素:文化、性別比例、個人經歷、個體差異(至少一方雙性化,會更和諧穩定)、人格特質(神經質越弱越幸福)、自尊、人際互動——所以,找對象的重點:中性化+神經質特征弱
吸引(找對象):什么樣的人吸引人?臨近的人,熟悉的人,長得好的人,喜歡我們的人,和我們想象的人。
溝通:詳見《非暴力溝通》
相互依賴(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獎賞):社會交換結果=獎賞-代價;人際關系的滿意度=結果-期望;對于親密關系的依賴度=結果- 容忍目前伴侶的最差結果。保持滿意的親密關系,需要5:1的'獎賞:代價。
友誼:親密和復制,彼此欣賞陪伴。欣賞、尊重、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忠誠與真誠、共同分享、彼此陪伴。
愛情:親密+激情+承諾。創造新奇、享受激情、培養友誼。
沖突: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親密關系的解體(分手):持續動力模型有問題;突發危機;幻想破滅。
親密關系的維持和修復:保持忠誠;欣賞伴侶
最后,個人觀點:愛一個人和喜歡一個人不一樣。喜歡一個人是看多喜歡TA的優點,但是愛一個人是多包容TA的缺點。就好像我最喜歡吃土豆,但你不吃土豆,為了和你在一起我愿意不吃土豆。這不是因為自我犧牲,而是因為和你在一起比吃土豆更開心。同樣,為伴侶保持忠誠,也不是因為世界上沒有其他讓人心動的人,而是我覺得這個親密關系很重要,為任何心動讓這段關系冒風險不值得。
親密關系讀后感4
親密關系是通往靈魂的橋梁。
兩個相愛的人
在地球上創造了一座伊甸園,
并開啟了天堂之門。
經驗說:“這是不可能的。”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驕傲說:“這太可笑了。”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謹慎說:“這太冒失了。”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理性說:“這不合理。”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迷信說:“這會帶來霉運。”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遠見說:“這沒有希望。”
愛說:“事無好壞,詮釋在人。”
當你說話時,要讓你的話語發自于愛。
當你沉默時,要讓你的沉默發自于愛。
當你罵人時,要讓你的責罵發自于愛。
當你與伴侶相互保護時,你們彼此的保護也應該發自于愛。
讓愛在你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就會發生。
遇到自己真正的親密導師——靈魂,讓靈魂擺渡我走過所有的荒野。這是一本特別好的書,我認真讀了書中的每個字,也感覺能映射在我的'生活中。了解到投射理論的應用,明白我們對別人的評價都是對自己過去生活經驗的投射,也了解到懷疑理論是自己曾經在某方面遭受到挫折而不相信自己能做好接下來面對的新的伴侶關系,持續的懷疑讓我們不相信自己。到達一個地方最好的辦法是你已經到那里了,生活中希望愛人愛自己就必須按照愛人已經愛我的標準去愛對方,成功的捷徑是按照已經成功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不斷的暗示,這樣你就是在選擇珍惜生命,奔向積極的前方。
親密關系讀后感5
年輕時,每個人都一刻也不得閑,都在忙碌都在追名逐利。可是,當我們追逐的某個自以為很重要的目標達成之后,這個目標便顯得一點兒也不重要了。于是,我們又轉而追逐下一個遙遠的目標。
不管我們有沒有達成追逐的目標,很少有人停下來問問自己:這些目標到底值不值得我花時間去追逐?
年輕時,“做事”就是我們全部的生活,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覺得自己有用、有重要性,人生也才有目的,但我們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但是,自古以來所有的圣賢之人一直在嘗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樣的人。”
在精神導師馬哈拉吉年輕時,有人問他英文中最重要的字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允許”(LET)。在說這話的時候,他一定早已突破親密關系的墻壁,體驗過“墻外的生活”,因為靈魂關系的關鍵,正是“允許”。
當然,這不是要我們整天呆坐著無所事事,而是要讓我們明白:我們所做的事,應該是聽從心的引導而做的事。如果我們能明白“允許”的道理,那么我們所做的事就是出自靈感、創造性的想法,以及啟示。
“為做而做”與“允許”之間,生活的質量有很大的.差異。“允許→→接受→→容納→→愛”,這是我們愛自己、愛家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靈魂關系中,我們所要練習的不是做事,而是允許。溝通不再依循公式來進行,而是讓我們心中的直覺、靈感以及揭露真正感覺的明燈來做我們的引導。
親密關系讀后感6
尋求親密關系的路會很苦,很難。可是當人們在尋求過程中小有收獲的時候,簡直會得意忘形。然而,好景不長:一次又一次的權力斗爭會徹底擊垮改變的信心,再一次陷入絕望的境地。
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止,總會有什么事情發生,使人重又燃起對親密關系的'好奇心。于是,連續三天、多次聽樊登老師的領讀,12遍,一字一句,深深領會,慢慢覺知。并且,再一次拿起《親密關系》這本書,一口氣看完。
“跟我來吧,把昨日忘掉。走出你的心,向外跨一大步。”——哈特
親密關系經歷月暈現象——幻滅——內省——啟示,到達新的起點。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你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每一個階段,最后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親密關系,但事實上,親密關系之旅可能隨時來個大轉彎,躍入完全不同的知覺層次,而讓人直達終點。
而我的看法和感觸是:幻滅、內省、啟示經常往返于你的感受當中。有時讓你興奮,有時又使你沮喪甚至絕望。讓你以為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一句話、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把好不容易有所改善的親密關系,瞬間打回原形。
學習的路當然曲折,且布滿荊棘。我們必須努力克服時不時都來騷擾的“沮喪”和“絕望”,用愛填滿內心的空虛與無助。“人必須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才能進入天堂。”今天,跨過內省與啟示階段的很多原理與案例,先把作者寫在書籍末尾的短詩送給大家。
因為每次聽到末尾,都會兩眼含淚默下決心:帶上愛,向未來。
親密關系讀后感7
首先,幻想促進了浪漫。洋溢著激情的愛人們往往會將他們的伴侶理想化,縮小或忽略那些使他們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新奇也能為新確立的愛情關系注入興奮和能量。這種新奇對性喚醒的影響稱為“柯立芝效應”。浪漫的夫妻一起參加新奇、興奮的活動會讓他們彼此更加相愛。浪漫因新奇、神秘和危險而繁榮;卻因熟識而消亡。持久的'浪漫不過是自相矛盾的說辭。愛情的激情成分比親密和忠誠會更快地發生變化,這就意味著浪漫的愛情也會發生改變。
浪漫激情的三個重要因素—幻想、新奇和喚醒—一般會隨著歲月流逝而減弱。所以浪漫的愛情亦會日益消退,當然,浪漫在很多愛情關系中并不完全消失,但它的確一般會降低到低于起初夫妻決定結婚時的水平。促使人們結婚的愛情和使人們數十年廝守在一起的愛情并不一樣。親密比激情更為穩定。因此,相伴只愛比浪漫之愛更穩定。你只要投身于同時是好友的愛人。你還可以有目的、創造性地防止可能損害滿足感的任何厭倦情緒。在婚姻生活變得沒有情趣、難以讓人興奮或者沒有挑戰時才會滋生厭倦,厭倦是愛戀和滿意的對立面,如果不再有新奇,就去創造更多的新奇。不要停止尋找新穎、吸引人的共同娛樂的好方法。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為維持愛情關系的基礎。培養與愛人之間的友誼。努力保持新鮮感,把握住每一個與配偶共同進行新奇探索的機會。如果對愛人的欲望漸漸演變為平靜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覺得奇怪或失望。這種幸福結果可能會讓你成為幸運的愛人。
親密關系讀后感8
我覺得這是一本將“親密關系”歸因的書,但在字里行間對如何處理親密關系給出了方向性的指導。具體如何處理,目前我仍然認為NVC是實用性最好的方法,兩者結合著參考、印證、理解讓我收獲很大。
總體感覺書中蘊含了很多個體心理學的影子。作者也表露出親密關系只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他也希望大家通過梳理親密關系,最終達到自身與社會關系的和諧發展。我覺得這點與個體心理學的`最終目標不謀而合。
作者將親密關系分為五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啟示、靈魂。我分為三個任務——擇偶、交流、升華。無論是五個階段還是三個任務,都存在一條看不見的線將它們串聯起來——原生家庭/童年經歷。原生家庭、童年經歷都是客觀存在的,而這些客觀對我們主觀形成的影響后果——信念,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親密關系中的“問題”幾乎都是雙方行為碰撞出來的,行為是由信念指引的,信念是由我們對經歷進行詮釋后得出的結論。按照這個邏輯,解決“問題”的終極秘密武器,最終將導向重新審視兒時的經歷以及當時自己所做的決定。有意思的是,只有當自己的某些意識蘇醒,并接納和承認某些“真理”后,才能進入“審視”階段;同時堅持“審視”狀態也是個需要練習的技能。
親密關系讀后感9
親情、友誼、愛情,甚至是陌生人,常常反思,我們的相遇、結緣,是一件概率多么小的事情啊。每個人都像懸浮在茫茫塵世里的一顆塵埃,原本互不干擾,到底是花費多少運氣,才有幸與那個惺惺相惜的人走一段路,甚至是一聲。
有親密關系的存在,就必然要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段感情需要苦心經營,它并非由始至終都是暢通無阻,毫無波折的。一段關系的結果不是變好就是變差,可我們要努力往好的方向發展呀。很贊同書中的一句話“你幸福和快樂的.最大阻礙就是自尊心”。不置可否,年歲越長,簡單越不易,我們顧慮重重,瞻前顧后,生怕自己所做的一切會讓自己變得十分無價值,哪怕是犯錯時的一次低頭認錯,卻不愿意。殊不知,這才是感情與個人發展的最大殺手。其實我們沒有那么不堪一擊,骨子里的要強需要釋放在一些該一往無前的地方上。當你還在為守著那一份狹隘的自尊心而遲遲不敢向前邁一步時,你失去的是一整片海闊天空,因為究其根源,你最愛的還是自己。
認真的去與另一個靈魂好好溝通,不失為另一種樂趣,因為孤獨感,所以能夠一路兩個人是一種幸運。彼此守候,彼此進步,學習對方身上的優點,然后將成長的課題運用到余生的為人處世上,管他時過境遷,只要你達成目標,用心地珍惜著當下,最后的結局,都該無怨無悔,問心無愧并且更加幸運曾經擁有了吧。
說來容易做來難,但這本書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研讀,借鑒蘇珊和杰夫的幸福秘訣,體會他們走過來的坎坷艱辛,也許我們的怨天尤人,能少一點點。
【親密關系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親密關系11-09
占星與親密關系12-08
《親密關系》讀后感04-30
《親密關系》讀后感01-07
《親密關系》讀后感5篇01-10
《親密關系》讀后感(5篇)01-10
《親密關系》讀后感(精選9篇)03-24
親密關系恐懼癥是如何產生的呢07-25
《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通用23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