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
我有幸在日照師范學校參加了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五天的時間里,我們傾聽了于飛老師《信息技術課程專家報告及優秀課例展示》報告會,學習了亓小濤老師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獲取》、王訓波老師的《思維導圖的制作》、李曉飛老師的《圖文設計與處理》、趙鑫老師的《音視頻加工與處理》、王清江老師《PPT的高級應用》,最后傾聽了來自東北師范大學的趙可云老師的《課程整合專家報告會》。
在學習培訓的這幾天時間里,是我感觸較深的是網絡信息資源的.獲取竟然有這么多的方法,這次的學習沖擊了我腦海中那點少得可憐的網絡知識,以前只知道有問題就上百度,輸入想要查詢的內容或者幾個關鍵字就覺得可以了,通過這次的學習我知道了原來還可以有那么多的搜索方法,像:加“”精確匹配搜索、(|)并行搜索、(-)——消除無關性、intitle——把搜索范圍限定在網頁標題中……并且亓小濤老師的授課方式也是比較開放,言談比較幽默,參加這樣的培訓是一種身心愉悅的享受,也是一種學有所得的收獲。
還有就是李曉飛的《圖文設計與處理》和趙鑫老師的《音視頻加工與處理》也使我收獲良多,作為班主任老師難免要在班級活動中拍攝很多的照片,但是由于相機的像素較高,在往博客上傳的時候總是不能成功,通過學習了于老師的《圖文設計與處理》后我學會了用光影魔術手去處理照片,不僅改變了照片的像素還能對照片進行美化處理,添加多種不同的效果。又通過學習趙鑫老師的《音視頻加工與處理》通過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把照片做成電子相冊,并能添加上背景音樂,做成一個簡單的視頻,還能利用貍窩轉換器在不同的音視頻之間進行不同格式的轉化,再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裁減視頻,獲取自己需要的視頻部分。
這次的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使我收獲了很多的信息知識,提高了使用計算機軟件的能力,對于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有了新的認識,相信此次的培訓學習是我教師生涯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2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在慨括教師的職責時,把傳道放在授業之前,意在突出傳道是師者的首要任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到底什么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
師德的最高境界是“愛滿天下”。教育戰線廣大優秀教師共同的特點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師愛更多地溫潤在平凡的日子里。
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洶涌澎湃的今天,有些教育者自覺不自覺地用商業化與功利化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職業,麻木、浮躁、虛華、勢利彌漫在一些教師和學生之間,于是少了耐心,少了愛。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現在的孩子真不像話,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現在的孩子怎么還不如我們小時候能干呢?……老師對學生不滿、責怪、苛求,“想說愛很不容易”。而學生則感嘆:“誰知我心啊!” 師生間缺少理解溝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諧與默契。于是,逃學厭學者有之,離家出走者有之,毆打教師者有之,“師愛”陷入了一種窘迫的境地。
在如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背景下,“師愛”也遇到了新的沖擊與挑戰,我們應以新的視角來思考師德的要求,更應賦“師愛”以新的要義。
首先,師愛應是一種真正的愛,應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愛。教師要真心實意地去愛學生,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把微笑、愛心、溫馨、愉快帶進課堂,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基于親緣關系的愛,也不是出于個人需求的功利的愛,而是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持久而深厚的愛。這種愛要求教師對工作不浮躁,不虛華,不功利,為學生著想,對學生負責。
其次,師愛應是一種平等的愛,是無私廣泛沒有血緣的愛。師愛的最高境界不是母愛,也不是父愛,而是朋友之愛,同志之愛,愛的基礎是平等: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愛學生就應該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感受。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是良好師德的基礎,是為人師者起碼應該做到的。
再次,師愛應是一種公正的愛,是惠及全體沒有差異的愛。在現實的教育中,確實存在師愛不公的現象。有的教師對成績好的學生關愛有加,對成績差的學生則另眼相看;有的老師在學生與別班的孩子發生沖突時,總是偏袒自己班里的學生;還有的教師視學生的家庭差異對其關愛也有所差別。如此種種缺乏公正的.愛,在滋潤了少數學生的同時,卻傷害了更多的心靈。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生命既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極易損傷的珍品,有時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如果教師的語言、行為稍不考慮,就很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響他們的一生。不論出生貴賤,不論學習好差,不論是否本班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都應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下。
作為一名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認真備課,精心組織每一次講稿,認真對待每一次講課,把盡可能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完成古人對教師的教書方面的職責要求:傳道、授業、解惑。任何事情都是雙向的,學生如果看到老師這么努力、這么認真,付出這么多來教他們,我想他們肯定會首先在思想上對這位老師予以肯定,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教學態度持有懷疑,這樣對學生的學習顯然是很有利的。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想學生所想,從心里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平時會主動和老師交流思想,遇到問題,也會主動征求老師的意見。老師遇事要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熱愛學生就等于塑造了學生,培養了學生。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3
3月8日到8月10日之間,我和其他8位同學來到玉樹雜多縣第一民族完小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教育實習。5個月的實習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義的。在第一民族完小的領導、老師及帶隊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專業組老師特別是指導老師李老師和原班主任鐘老師的幫助輔導下,我的實習工作取得了比較圓滿的成功。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無論是帶班還是教課,作為實習老師,都會有一個該校的正式老師帶我們。帶我班主任工作的,當然是我帶的班級的原班主任,而帶我教學工作的是我帶班級的原語文老師,他對我們特好,經常指導我們怎樣才能把內容講清楚,怎樣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前一個星期,實習的主要任務就是聽課,看其他老師是怎樣講課的。這種聽課和我們上學時聽課是不一樣的,因為這種聽課的重點是觀察老師怎樣講課,學習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而并不是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我第一次上講臺時,自我感覺并不緊張,只是課講得有點快,總體感覺還可以。后來的課,越講越熟練,越講越流暢,同學們對我講授的知識都能吸收。有了前幾次講課的經驗,我認為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時間,也能夠適時地調......
還沒來得及反應,時間老人卻已在我身邊飄過,用他千百萬年不變的聲音告訴我:“再過五天,你的實習就要劃上句號了,是否圓滿結束,那么只有你知道。”心中百感交集,卻也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在這一個月里,我緊張過、努力過、開心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我進步了、成長了;學會了一些在學校以前從未學過知識,在此我向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以及學生表示深深的感謝。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4
新的一學期到來了,新的打算,新的計劃,新的目標,讓我們渙然一新。在那里我們面臨著兩個問題。
第一,如何去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呢?首先,我們務必要了解到學校哪些制度,并且還要去逐項的遵守,不得違反,其次,規章制度就是為我們學生設定的,我們學生就就應當做到,每一天不得遲到、早退,要做到早到,晚退,關心整個班級體。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老師在上面講課,而你卻津津有味地在看小說書,或者干其他的事,這樣對待自己不負職責的,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要明白時間就是生命,那就就應怎樣去珍惜時間了吧。最后,如果要使同學們進一步的去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話,那就務必團結互助了,看見有人違反的,就立刻上前去制止,并且說服,讓他覺得心服口服。要做一名好的學生干部,就就應處處起帶頭作用,盡自己的一切,去做好每一項工作。
第二,如何使同學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呢?這個問題就靠自己了。同學之間就應互相幫忙,團結友愛。如果同學有什么事找我幫忙,我會二話不說,立即答應。同學也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朋友的事也就是我的事。當然,同學犯錯誤的話,我也會去指責他并教導他,只要我有潛力,不要理會別人說什么。我應當挺身而出,發揮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負,立志為社會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我會自覺遵守上面所說的。以實際行動以身作則。共同為班級的榮譽作出最大的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5
從XX年開始我參加了遠程教育技術培訓起,給我的體會很深,我的教育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隨著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著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余還不時提醒同事抓緊時間,和他們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術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第一天的遠程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致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于不斷地提高。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復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程教育教學觀念,了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程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短暫的30多天學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并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教師專業是動態發展的、終身持續的過程,現代教學應是建立在教師學習基礎上的。必須在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進程,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終身化學習的需要。由此通過對教師專業觀發展歷程的回顧,通過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時代內涵以及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改革原則的論證和闡述,探討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創新的機制,明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的發展性是一種不斷演進、不斷超越的創造發展歷程。因此,努力實施繼續教育工程,加強中小學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面臨新形勢的需要,是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綜合實力的需要,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教育夯實了基礎,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
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通過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觀念: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著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后,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復翻閱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
研究中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獲是非常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并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6
自20xx年8月來到紅小這個大家庭,轉眼已經三年多的時光了。在紅小的每一天,老師和學生們每時每刻都在踐行勞動教育,漸漸地,我們的勞動教育引起了區上,市里,甚至是全國各地學校的關注。然而,若你問我,紅小的勞動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一時還真有點答不上來。
因此,我很感謝學校安排的這次培訓,這次培訓讓我對我校的勞動教育有了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入了解了我校的五農課程,了解了五農課程的背景、目標、內容、路徑、成果以及評價方式。之后,又通過金老師、鐘老師等幾位老師的案例分享,強化了我對勞動教育內涵及意義的理解。
在我看來,真正的勞動教育,一定不是教師講授,而是讓孩子去做,親身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例如:在班級學會掃地,擦窗臺,擦黑板等班務勞動后,在家里同樣也能找到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例如整理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書包、會洗衣服、倒垃圾等。
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能力的任務。但它有獨特的要求,就是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的生活和生產勞動的知識,教師應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勞動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
勞動,是可以讓我們去鍛煉下身體,可以讓我們都體會到勞動的一個辛苦,更加懂得去珍惜別人的勞動相關成果,而這次一個暑假,我也是跟隨家里去參與了一些勞動,在勞動之中,我也是有了一些收獲和感觸。
勞動一天下來,整個人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全身上下都是酸痛的,我以前從來沒有這種的體會,在勞動的時候我雖然也是累,但是也是興奮的,結果回到家里之后也會特別的累特別的痛苦,而第二天都不想起來了,這種感覺讓我也是體會到別人勞動是天天在重復,那么其實是更累的,而我一天就有些承受不了,也是讓我知道我們平時所吃的東西。
所用的東西都是別人辛苦勞動而得來的,更是要懂得去珍惜,勞動的果實并不容易獲得,我還只是一天的勞動,更何況比這更累的事情,我也是聽父母說過,我們的學習自己都是感覺辛苦,但是父母確是也經歷過,告訴我學習其實并不是那么的辛苦,長大后就會發現還有更多辛苦的.事情,只是我現在還不是那么的懂得,不過也是知道,勞動的確是不容易,而自己也是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別人給予的,付出的,自己都是要想到這一天的。勞動,要去珍惜。
同時勞動也是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雖然很累,但是過了幾天之后我恢復了,卻是發現自己的身體更好了,其實也是完全要多去勞動,在家的時候,我也是會幫父母做一些家庭的勞動,并沒有那么的辛苦,但是也是可以減少他們的負擔,自己還得到鍛煉,更加的懂得生活是怎么樣的,而不是埋頭去讀書,那樣對于生活也是有很多的不了解。
而勞動卻是讓我對家里有了更多的了解,清楚做好一個衛生的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父母每天去上班,回來之后還要給我去做飯,打掃一個衛生,他們辛苦,以前我是感覺不那么的深刻,但是此次自己參與了就發現,真的不容易。
看到自己收拾干凈一新的房子,我也是感到有成就感,勞動是會讓人感覺到有快樂和滿足的,而自己去動手去做的,更是讓我是感觸到,其實平時自己學習完了,也還是要去多幫助父母做一些勞動,去減少負擔的同時,自己也是可以去收獲到快樂。勞動同時也是告訴我們去做一個事情,不能是半途而廢,像打掃屋子,如果只打掃了一半累了,就不干了,其實和沒打掃沒有太多的區別,但是堅持了下去,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去打掃干凈了也是可以看到自己的一個勞動成果,也是會得到肯定的。
通過勞動,也是讓我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懂得做一些事情,不但是要去堅持,同時也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而勞動自己也是要經常的去做,不但鍛煉了自己,也是讓自己得到成長有了收獲。好的習慣是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的,很多的事情,做起來其實都是很辛苦不容易的,但是只有自己愿意堅持下來,那么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7
擔任班主任工作已經x年了,在這x年間學到了不少班級管理方法,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班主任特別是小學班主任是教師當中最難干的活,最辛苦的活。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家訪、班級紀律衛生等,一天忙得團團轉。有人說過:“小學班主任太累了,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干得比牛還累……”對這句話我深有體會。現在我就王老師培訓的課題“今天我們怎樣當好班主任”結合自己這幾年來的班主任工作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小學班主任面對6、7歲--11、12歲的兒童,工作很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勝任這項工作并把自己從繁重中盡量解脫出來,那么,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就至關重要。
一、親近學生,研究學生;展現自我,樹立威望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他們,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研究學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的途徑是通過活動觀察、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需要糾正的弱點;還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了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
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決定的。小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
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小
干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系統,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三、以強化常規訓練帶動教育教學工作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一個學生的常規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以及路隊常規等諸多方面。訓練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良好班風班貌。
小學班主任教育心得體會
班主任肩負著教育和管理學生的重任,要想把學生教育好,把班級管理好,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尤其是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適應“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本人認為,只要觀念更新,班主任工作成效隨之也就會出現。
一、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性是絕對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學生總會有差別。
這就決定了作為班主任,接受每一個學生是無條件的。學生在學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關心、愛護、幫助和教育。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是學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的愛是博大的、精深的愛,它像陽光一樣,灑向大地上每一個角落。喜愛優等生,歧視后進生,是班主任狹隘教育觀的表現。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說:一個人,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不妨借過來說:一個班主任愛優等生是人;愛后進生是神。當然,對后進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勞動,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誠的愛心,就會發現,后進生也有許多可愛之處,也有許多閃光點,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指導,就能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二、構建師生對話平臺“嚴師出高徒”這話沒錯,但這還不夠。
班主任工作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基本任務的。在伴隨學生人生發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所擔當的是引路人的工作,他所扮演的角色是良師益友的角色。因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須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跡,與學生平等對話。建立朋友般的師生關系,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悅納。在學生人生成長階段,自我意識的發展已成為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核心。班主任則是學生自我發展的促進者。中專生即將走向社會,等待他們的是一個五彩的世界,他們腳下的路在哪里?他們將走向何方?班主任是他們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對中專生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聲色俱厲的威嚴,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理解、信任他,與他平等對話,伴他成長的引路者,解惑人。
三、讓學生自主管理學生與學生是處于同一層面的人,對問題的理解會更接近,因而他們更容易溝通。
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把問題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達到了理解、執行班主任意圖的目的。
班主任盡可能減政放權,盡可能把班級管理看做是學生們自己的事情,不是班主任的事情。從組織結構的設計到職責權限的劃分,從活動的組織者到學生干部的教育,我們都應滲透這一思想。我們要通過班級管理這一活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面對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學生,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要做的并不是簡單地堵漏洞,死死盯住學生的言行,隨時以組織紀律管束之,而應當是做細致地疏導。在班級管理中要形成寬松的環境,創設和諧的氛圍,形成開放的班級文化氛圍。以此熏陶和感染學生,以求“潤物細無聲”。
四、讓班級管理科學化出了問題才去解決,這是“亡羊補牢”式的管理。
要想把一個班級管好,隨意是不行的,必須講究科學,講究方法,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在科學管理上,許多班主任創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與方法,使自己不斷地完善。如:班干部輪流坐莊,競爭上崗;師生共議,同樹良好班風;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班紀;建立班級量化考核管理制度;開展“比、學、趕、幫、超”的競賽活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開展班級各類明星評比活動。另外,我們還可以選好主題,定期召開班會;正確使用表揚和批評這一武器,建立問題集體評議制度;按學生類型,召開教導會或個別談話;建立家校聯系制度等。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同時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工程。它需要班主任用心經營,去構建。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8
說起小孩,預計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火詞,小孩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小孩也帶給了我們搞不清的歡樂。
小孩們一每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現在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這個個的驚喜。
其實小孩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里也在不停地成績與進步,真不知曉是我們教會了小孩還是小孩教會了我們?
小孩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端,教育可分為家教、世界教育與學院教育。
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小孩的智力開發,成績成績的好壞。
我視為,家長應注重:小孩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世界道德;意力品質等非智力條件的教育,即家教。
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院教育來完工。
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式,甚至與專業教師的方式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教正是對教師打工的支持。
下面,我就對小孩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兒子陳泰龍今年十二歲,就讀于夾江一小六年級四班,他不是很出色,但也有值得我們驕傲的地區:小孩進展比較公開,成績上進步非常肯定,有一定的自己自主的能力,能主動成績;有一定的使命心與愛心,能體諒、尊敬父母,與小哥們與睦相處,知曉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
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game、做事情慢等。
要說起教育小孩,我覺得談不上有啥成功之處。
可是,小孩從這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這個了略懂人事的少年,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
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
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與心得。
一、經常與教師聯系,了解小孩在學院的成績狀態與表現。
家庭與學院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系,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院去拜訪教師,向教師反饋小孩在家的成績資訊與思想態度,詢問小孩在校的成績態度,聽課是否專心、發言是否積極等資訊,如果小孩在某些地方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小孩。
這地方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教師及時與我們聯系,才避開了在教育小孩地方走彎路及小孩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教是一項繁雜的系統項目。
我家對小孩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式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賣力,汲取別人家教地方的成功經驗,與教師、家長們一起探討,使小孩們能夠公開進展,成為這個“德智體”公開進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公眾服務,做這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這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
要教育小孩達到勤奮刻苦賣力的成績,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梁之材。
為民造福;首先要達到對小孩開展道德的教育,知曉理,明德行,教育小孩能成為這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心癡慢,人心墮落要因。
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領,養成小孩明理重德的
習慣,培養小孩要一切為公著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
要求小孩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世界,要達到愛一切的人事物,更要達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賣力成績,不可懈怠。
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將來踏進世界,不為自己,為民造福。
二、培養自己意識,使小孩不產生依靠思想。
小孩一每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小孩。
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求我們的幫助。
其實小孩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
預計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小孩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么學會的?這正是小孩,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這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間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松,但小孩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這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
我們在家盡量讓小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世界交際能力也很重大,也要重視培養。
我們一是勉勵小孩多與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小孩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嚴”字當頭,抓住小學關鍵期
大教授胡適以前這樣說:“這個人小的時間,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圣大賢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這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教四個字上分別出來”。
現今世界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小孩的現象也多了,在小孩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小孩的嚴格教育,對小孩“錯愛”、“寵愛”、把小孩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素質,本該由小孩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老爺奶奶代辦,一邊做家庭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家庭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
例如,在我所認識的求職者、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
我們絕對不要視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視為這種小孩“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
不見同情心,不見自理能力,不見克服難題的意力。
樹大并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小孩的宗旨:要求小孩知曉理,明德行,成為這個正心、誠意的人。
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領,養成小孩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小孩要多為公著想,盡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
要求小孩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世界,必須達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賣力成績,不可懈怠。
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小孩的習慣采用“小時嚴、大時寬”。
幼兒園、小學時期,小孩還比較聽話,好管教,簡單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
小孩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松一籌兒也出不了格。
這也正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小孩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開展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
小學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成績習慣的最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于抓住了小孩的今后。
四、關注小孩的成長,多與小孩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領小孩。
我們家庭與睦、美滿,為小孩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不與睦,對小孩的傷害往往大于大人,會使小孩失去安全感,簡單形成不良性格與內心,匱乏使命感與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小孩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
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
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兒子不說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小孩的成長而變化。
當然,家長要求小孩達到的,我們首先達到。
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
家長的言行對小孩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還有,對小孩開展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開展;另外小孩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籌兒時刻,關注小孩的成長:家庭作業完工得如何,成績順利嗎?有啥新鮮事,心里有不見不愉快呢?尤其在小孩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小孩溝通,予以正確引領,調整好小
孩的心態。
同時,日常生存中從身邊的人與事說起,潛移默化地對小孩開展命運觀、價值觀教育,使小孩從小樹立起遠大的夢想,從而激起思想深處無窮的動力。
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訓練剝奪小孩玩耍的權利。
在學院要求小孩達到“尊敬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
上課時要達到專心聽課,要按時完工教師所布置的一切家庭作業,團結同窗,要達到取長補短;在學院要爭取多做對公眾有益的事情。
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小孩力爭達到成為這個“德智體”公開進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公眾服務,做這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正是我們家庭對小孩的希望與教育的綱領,教育小孩要立大志。
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
志向是這個人的奮斗目標。
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小孩要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
要求小孩要立大志。
明確方向,賣力成績。
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小孩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9
星期三,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受到了教育。
其中《意外的事件》最令我感動。勇敢的羅貝蒂為了救一個陌生的孩子被馬車撞倒,軋傷了。他沖向了馬車,救了孩子的`舉動,不僅使在場的人驚呆了,也令我感撼,他不顧自己的生命,救了那個孩子,真勇敢!
社會上無時無刻充滿愛,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等。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世間的“愛”是永恒的,沒有愛,就沒有一切,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為他人著想,并有愛的奉獻。甘愿為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世界不再孤單。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0
朋友們,關于“森林防火“這個話題,我可是研究了半天才研究出來,造成森林火災的原因,如下:
1.經太陽暴曬后的樹葉都沒有水分,十分干枯.反復暴曬,葉子就會產生大氣層的摩檫力,而造成火災,請大家想一想:一次小小的火災就造成一整個家園的損失.那么如果是一個森林呢?那損失不就更大了?
2.因一個不小心,就造成我們家園的大量損失.被曬干的樹葉其實也很容易引起火災.你只須少吸一根煙,就可以使這個世界不受到損失.有的`時候,就在我們家前面,會有幾個外地人在河那邊燒垃圾,濃濃的煙味“撲鼻而來“,這也很有可能造成火災哦!
大家記住:“放火“之心不可有,“防火“之心不可無.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1
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稱,它能夠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不斷制造我們人類所需的氧氣。森林是氧氣制造廠、是粉塵過濾器、是天然氧吧……森林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好處!森林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可是森林卻時刻面臨著火的威脅!火可以使寶貴的資源化為烏有!
20xx年,某國有林場因村民因抽煙引發森林火災。森林草地受害面積1000多畝,4名撲救人員死亡!就在今年春節的時候,幾個小男孩因玩鞭炮,而引發的一場火災。
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種,其中,人為因素比自然因素要發生得多。人為因素主要有玩鞭炮,抽煙亂丟煙頭等。火可無情,不是鬧著玩的,有句古話說得好:玩火者必自焚!人們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可以給森林帶來滅頂之災,給人類自己帶來不盡的傷痛!是人們薄弱的防火意識導致了一次次慘痛的后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關愛綠色活動也越來越多了,那為什么環境還會遭到嚴重的損失呢?因為我們生活中是離不開木材的。這些木材給我們多大的幫助啊!才使我們的家園有今天的輝煌。
森林里的樹木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希望,也是動植物需要的唯一家園。那我們怎樣做才能讓樹木永遠造福人類呢?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為了我們有一個美麗的家園,都要做到森林防火,在不小心之中,燒毀了很多樹木,給森林帶來了嚴重的.損失,有時還會發生洪水或引起沙塵暴,給人類嚴重的懲罰。
保護環境,從而保護森林,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一種綠色的力量使我們可愛的家園變得如此美麗。綠色是生命的源泉,綠色是世界的希望。綠色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綠色是動物和植物的家園,綠色是和平與安寧,綠色是實現與夢想!讓我們多一份綠色的環境,少一份火災的危害,為我們的美好家園增一份綠色吧!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2
近日在《中國德育》讀到這樣一段文字:“道德不是一套咒語,而是一首歌;不是一堵墻,而是一道臺階。假如是一塊布,不是用來遮丑,而是用以顯美;假如是一條繩索,不是用來束縛,而是用于攀登。假如它是目的,就讓我們輕裝上陣去奔向它;假如它是工具,就讓我們輕松自如地去使用它。這樣才是道德的。”說得真好,這是我至今為止看到的關于“道德”最富有詩意的詮釋。
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道德的修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關注個體的道德生長的學校道德教育,必需著眼于個體的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的正當性和必要性。作為社會道德,完全可能自身是并不道德的,所以保守中國才會有“以禮殺人”的問題。作為個體道德就是對于良善道德的個體的掌握和踐履,即所謂“德者得也”。對于學校德育的價值,一位學界同仁說得好:“德育不能布置人的生活,卻能成績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卻能提高生命的質量;德育不能克隆美德,卻能造就‘道德上幼稚的人’”。
關于學校德育實效,普遍認為很不理想。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我們的投入遠遠大于產出,當然還與我們過高的期望有關。我們學校德育實效低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社會缺乏穩定的核心價值。什么叫核心的道德價值呢?所謂核心價值,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自覺地認可,并且自覺去踐履的,是其他價值的根據和理由。比方說在中國保守社會里面,就是仁義禮智信。在西方社會里面,就是自由、平等、民主、博愛、人權。我們今天說什么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大家想想這個能不能作為所有國民的核心價值?在現代西方社會,自由、平等、民主、博愛、人權,那是所有人都會擁護的,因為這些東西對每一個人生命的質量,每一個人的幸福人生密切相關。誰不渴望自由,誰不渴望平等,誰不希望民主參與,誰不希望享受更多的人權,而在我們的文化中“集體”是一個被異化了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們現在要更多的倡議西方文化意義上的個人主義。西方意義的個人主義就是強調個人的責任,強調個人的價值。我們社會為什么落后?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尊重個人,不尊重個人的價值。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的教育脫離同學生活實際,假大空的東西太多。在我們國人的骨子里,有一種“偽高尚”的東西。我們太容易把不是什么事的事當成一回事,太容易激動,太過敏感,太容易將平常的事往神圣上聯想,這就容易導致虛情假意和偽高尚。
第三個原因就是無視我們同學道德主體性的培養。我們總是把道德更多理解成一種規則,一種要求,一種限制。其實,道德還有一個方面:它是個體和諧發展的要素,是一個人自我求取的空間,是好的生命境界的確證和表征。今天我們需要特別強調:“人不是為了體現道德而存在,道德是為了人更好的生活”。
健全的道德教育的目標應該由這樣三點構成:不時提升同學的需要,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協助同學形成普遍化的道德。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情意、認知和行為來說的。
第一個目標就是不時提升同學的需要。我們所有自覺自愿的行為都是由需要所推動的,你找不出哪一個行為不是由自覺自愿所推動的。人們都有需要,但需要是有層次的,有高級需要,也有低級需要。
但這些不同層次需耍的關系是怎樣的?高級需要的出現是以低級需要的滿足為條件的。為什么那些犯罪的人往往是那些處境不利的呢,就因為他們連生存的問題都沒有解決,他們自尊的、道德的需要就不會出現。高級需要出現后就可以改造或者逾越低級需要。什么叫改造呢?比方吃食物是所有人的正常需要。但對于不同的人來說這個需要在整個生命的系統里意義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吃,有的人吃是為了更好地活著。在人格發展的低層次利己和利他是對立的,而在人格發展的高層次利己和利他是相統一的。比方一個人需要救助的時候,你作為一個有高層次需要的人,你不去救助他,你就會感到很自責、很內疚、很不安,你去救他是你的一種真實的、主體性的需要。這里,我們特別要強調培養同學的感恩,培養同學的一種高級需要――敬畏與感恩。一個總是能夠感動他人和容易被人感動的人,一定是比較善良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比較靈敏,比較豐富,比較細膩,比較純真。所以要培養同學的感恩,假如一個同學對什么都麻木滿不在乎,我覺得這就是道德墮落的開始。
學校道德教育的第二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道德更多存在于有價值抵觸的情境之中。柯爾柏格講:道德其實也是一種推理,道德推理的能力基于你普遍認知的能力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反對道德蒙昧主義。我們要推崇德行,怎么去實行這個目標?那就要靠個人學問的修養。《中庸》中“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講的就是人格修養與學識修養、博與專、偉大與平凡的關系。假如你的學識修養,學問修養很差的話,你要說你道德很高尚,這是很難令人信服的。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同學的道德生長,就需要發展他的整個精神力量,發展他的理智的判斷力,培養他對于學習的興趣,對于人類文明的興趣,培養他對精神生活的興趣。
道德教育的第三個目標,就是協助同學形成普遍化的道德。什么叫普遍化的道德,我覺得有這三個層面,一個是底線倫理。也就是“人之為人”你應該做到的那些最基本的要求。這個往往以法律的形式出現,這是人之為人的底線。否則,你就是衣冠禽獸。我強調底線倫理,就是我們要回到起點,不要那些假大空的東西。要面對實際,因為我們很多人連起碼的東西都沒做到,去過早和過多地強調那些比較高的東西無異于對牛彈琴。
教育是一項價值引導的工作。它必定有逾越性的追求。但這個追求的起點是什么?是不是越高越好?我們應該回到起點,回到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現代社會中倫理的權威已經不可能再是、也不應該再是神或類神的圣賢,而應該是與健全的民主生活相一致的價值觀念。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出:學校德育首先是基于底線倫理的追求。
基于倫理底線的追求的道德教育首先需要拒絕“偽高尚”。假如哪所學校還在慢條斯理地向同學灌輸“一假、二大、三空”的老生常談,還要大張旗鼓、煞有介事地強調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我看那不是教育,而是欺騙和奴役。
普遍化道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核心價值。所謂核心價值就是能夠派生出其他更具體價值的那些更為根本的價值,是與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個人都愿意自覺維護并付諸實踐的價值。我們今天應該倡議什么樣的核心價值?我覺得那就是啟蒙思想家講的那些――自由、民主、博愛、人權、平等這樣一套東西。這是全人類的普世倫理。
普遍化的道德第三個方面就是要有終極關懷。終極關懷是什么呢?中國保守思想家討論的問題都是人應該怎樣活著,而對于一個更高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卻沒有太多的考慮。后者是比前者更為具有形上意味的問題,是一個關于靈魂,也就是關于信仰的問題。其實,我們的好多問題都可以歸結到沒有信仰,沒有信仰人們的眼中就只有利益,所以什么都可以用來做交易,只要對我有利就不論三七二十一,所以我們過去的無神論教育是要對我們今天普遍的道德墮落負責任?現在很多人是天不怕地不怕,沒有任何敬畏感。假如一個天不怕地不怕,那這個人就很可怕。今天,我們需要強調敬畏感,同情心,感恩的心,懺悔意識。其實這都是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我經常想,假如我們的公民,我們的老師有十分之一是真誠的信徒的話,那么我們民族的素質就會大大的提高。其實我們的憲法里面就講思想自由、信仰自由,我覺得基督教還是比較好的,對人有強大的教化和凈化功能。
提升同學的需要層次,旨在強調道德教育要關注同學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為的內在動機;同學的個體道德是自主建構的,而不是通過“灌輸-外鑠”而成的;假如在道德教育中扼殺人的自然本性,而不是努力提升同學需要的層次,道德生活中自律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而當外界約束力力所不及時,行為也就可能失去約束而表示出非道德的行為來,他律的道德是造成雙重人格的根源之一。
目標一: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旨在強調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和主體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本、同時也是實際的途徑;既然主體性道德人格不可能通過“灌輸-外鑠”而生成,那么,發展同學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就應該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標設定;假如說,
目標二:提升同學的需要層次,所要否棄的是脫離同學生活實際和需要的教育的話,那么,目標二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則是要竭力反對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蒙昧主義。
目標三:引導同學形成普遍化的道德,則力圖表征道德人格的確立與達成(既是個體需要層次提升的結果,也是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處于高級階段的確證)是建基于一種逾越的、向上的、能致廣大的道德理念的,它力圖標識在道德教育內容的選擇方面應有的一個基本準則。
為了發展同學的道德,首先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做一個好人的需要。其實,小朋友很小就會表示出這一點。1998年諾貝爾獎獲者RobertB.Laughlin在談到他的教育經歷時說:“從不告訴我的同學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我只對他們說,你們要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專注于做那些你認為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生命的過程很短。而每個人都有責任通過自身的努力,使這個世界更美好。”相信兒童有自主判斷的能力,相信人性之中潛藏著良知,這是基于倫理底線的追求的道德教育的核心信念。
我們要發明一個溫馨的社會生活環境,要去喚醒人們這些美好的東西。假如一個人經常受到歧視、欺騙、蒙蔽或者壓榨與盤剝,他就會在內心生出一種敵意和仇恨來。為了同學更好的道德生長,我們也要特別強調寬松、寬厚、寬容的社會生活氛圍和學校生活氛圍。另外要創設豐富同學道德體驗的情境。有很多的案例都說明個體的道德是基于體驗而生長的。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3
記得聽過這樣一件事:悲劇發生在8月23日上午11點左右,青田縣拉口鎮7歲的小金杰去張村鄉一個親戚家玩耍。四個孩子一起出去,在離村子不遠的一個小電站的水庫里玩,導致溺水事故。這位朋友跑回家報告后,村民們急忙前去救援,但7歲的肖金杰溺水身亡。這不是一種感覺嗎?一個7歲的.人生,本應該享受到同學的關心,老師的教育,父母的照顧,爺爺奶奶的好,自己的童心,但是他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看這些事故,大部分是因為人們沒有遵守相關規定造成的。有報道稱,中國每天有近40名學生意外死亡,這意味著中國每天都在減少一個班級。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數字啊!
同學們,我們快期末考試了。為了迎接這個學期最重要的時刻,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后我們還應該認真完成作業。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安排時間,按時作息,中午要好好休息,這樣才能保證下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力充沛的學習中,讓學習更有效率。
中午要想好好休息,一定要呆在家里睡覺,不要亂跑,不要參加任何活動,特別是不要私自去游泳。高適鄉沒有專門的游泳池。因為天氣熱,一些學生喜歡在甌江、水庫、游泳池和小溪里游泳。因為水不衛生,不均勻,可能會有暗礁、暗流、雜草等等,不要私自去游泳。
最后,請允許我給你三句話:
少一個嬉水,少一個安全隱患。
不要貪圖一時的淡然,只求一輩子的悲哀。
不要讓生命的火焰在冷水中熄滅。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4
生本自接觸以來,就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接觸過它的師生。它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與驚喜,同時還能讓學生充滿自信與期待。一節好的生本課下來最出彩最吸引人們的是學生的表現,聽課老師都會感嘆生本下學生的自學能力,驚嘆學生大膽自信的言論。似乎教師的作用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下面我就談談生本理念下教師的艱辛。
一、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要求提高了。
相比平常的課堂,教師只要把握重難點,理清教學思路,設計好鞏固練習題,注意一下拓展延伸,這樣這節課就基本上搞定了!但是如果你是生本課案,你還得潛心設計前置作業,這個作業既不能太細碎,也不能太籠統,既要讓學生可以著手,又要有發展空間,這就是大師們所說的“簡單、根本、開放。”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前置作業的問題要出自學生的疑點,切中知識的連接點,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問題不能細碎,不要做成了導學案、習題集,要通過對大問題的探討,有所發現,形成自己的思想,學生才能滔滔不絕的自信的展示,而不是照本宣科,生怕說錯一個字。這就是課堂中老師們期盼的課堂生成。
二、老師除了要做好前置設計,還要有充分的.預設。
學生會出現哪些問題,會使用那些方法?做到心中有數,你才會在學生的突然襲擊中處變不驚,才會加以正確引導。學生是主體,但是教師才是主導,路的方向還在于教師決定和把握。不能讓學生信馬游韁的一陣亂跑。比如《圓的面積》一課,學生準備的很是充分,有轉化成長方形的,平行四邊形的,三角形的,梯形的,都能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但是第一小組展示的第一位同學,就講起來轉化成三角形,于是整節課幾乎就糾纏于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確定上,越講越糊涂。如果教師有充分的預設,那么第一個孩子展示出轉化成三角形時,教師及時干預,先表揚這孩子的方法獨特,但是難度較大,留到后面考考大家!先讓轉化成長方形的展示。這樣使得展示由易到難,梯步上升。學生既掌握了重難點,又得到了拓展延伸。
三、課堂掌控。
生本課的老師,就像一個好的主持人。掌握著課堂的方向,進程的輕重緩急,該強調的時候,借學生之口,他剛才說的什么?學生敘述不清,該幫扶一把的時候,問問:他想表達什么?利用評價激勵學生,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回答恰當的詞或者方法給予肯定和表揚,激勵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是使學生樂于評價,樂于表現自己。
四、總結與提升。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你還有什么疑問?或者你還想知道什么?正如“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達到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學生自己教育自己。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15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理想教育和科學興國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師守紀、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道德,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使學生由技能的學習提高,直至思想的升華。然而,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既講“文”又傳“道”,“文”、“道”有機滲透呢?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三點體會德育滲透的內容很廣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小學語文課的幾百篇課文所涉及的德育滲透內容,方方面面無所不有,但每篇都有側重面。教師要找準每篇課文的滲透重點。如政治教育包括: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的課文有《開國大典》,《圓明園的毀滅》,《難忘的一課》等等。思想滲透包括: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滲透包括: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助人為樂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觸摸春天》,《網上呼救》,《鄉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質滲透包括: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全神貫注》、《父親的菜園》、《魚游到了紙上》等等。有了重點,就能在備課、講課、作業布置等一系列教學環節中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滲透的效率。
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內容,按照課文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小學語文第九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全文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兒時的巴迪寫了一首兒童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當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正是因為這兩種決然不同的風,讓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對自己,最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親工作那么辛苦,家里那么窮,可母親從不剝奪兒子讀書的權力,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呀!正因為有偉大的母愛,兒子也突然間長大了。用媽媽給的買書的錢買了奢侈的罐頭——給媽媽吃。確實是很感人啊!
針對課文特點,設計滲透方法。
1、“設身處地”的方法。通過采用心理換位的方式,使學生在心理上改變角色,這樣可使其與作者、主人公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容易把對文章中的思想內容學習變成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如《悲壯的一幕》、《大江保衛戰》、《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長》等課文部可用這種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讓學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體會主人公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
2、“身臨其境”的方法。通過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動過程,把抽象文字符號描述的事物還原,形成相應的新形象,可以增強學生置身其中的感覺,激發他們潛在的情感。如《將心比心》、《尊嚴》、《風箏>等文章可用這種方法。這些課文都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黃果樹瀑布》,《富饒的南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中描寫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景物,已經融進了作者贊美之情,不再是純客觀的景物,而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課文中美的內容、美的語言、美的畫面、美的情感,對學生無疑是一種熏陶感染,會情不自禁的贊嘆祖國之美。如《黃果樹瀑布》是作者李有貴被黃果樹瀑布壯麗的景色深深陶醉而寫下的一篇散文。教學時,可放錄像,聽水聲、瀑布聲,還可放錄音,讓學生練讀:自由朗讀、伴樂朗讀、背誦。要求讀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們的心靈得以美化,愛國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祖國有這樣美的大好河山,有誰又會不去熱愛她呢?
3、“直觀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課文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收、理解,這就需要準備充足的掛圖、教具,使教材內容變為直觀的東西,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強印象。只有學懂課文,德育滲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啟示》等文章,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可用這一方法。
4、“課外活動”的方法,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組織興趣小組,開展演講、板報、設計制作、課外勞動、調查報告、知識競賽等活動,建立校內與校外、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在活動過程中去學習、理解,激勵學生學習動機、情感,能夠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
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應針對學生真實思想進行適時教育。好像細雨潤物一樣,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覺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素質培養,并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師應有強烈的“既教書又育人”的意識。“造就一代新人”的責任感必將促使我們去發現,去總結各種方式方法,使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素質培養的嘗試日臻完善。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開辟各種渠道,積極進行德育滲透,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到課外活動中,也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使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 】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心得體會11-19
小學教育心得體會11-12
小學的教育心得體會05-23
小學教育實踐心得體會06-20
小學教育實習心得體會04-17
小學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3-08
小學教育培訓心得體會02-21
小學教育實習心得體會11-02
小學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