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德與師愛師德新說心得
著名教育家林崇德先生曾經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作為教師,每天要面對許多“別人的孩子”,要教給他們知識,傾聽他們的想法,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面對“別人的孩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能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興平氣和地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呢?在“教師職業素養和精神成長”系列培訓會議上,范耿泉校長結合當前的教育事件,給全校的老師做了一場關于師德與師愛的講座。
范校長首先提出“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人格的直接體現。“愛崗敬業”是教育事業的基礎,“教書育人”是教育事業的載體,“為人師表”是教育事業的支柱,古人很早就總結出作為教師所需要的職業素質: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這里的每一個詞語都告訴我們,教師的魅力哪里來?來自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來自于自己的的專業素養。教師的人格魅力的核心則源自于對孩子真誠的愛。
范校長希望老師們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愛學生嗎?”“你會愛學生嗎?”“你如何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但是要給第二和第三個問題一個完美的答案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味地表揚學生就是愛學生嗎?緊緊地盯著學生的成績就是愛學生嗎?什么事都親力親為就是愛學生嗎?這沒有絕對的答案,一切都是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為學生更健康地成長作出努力的是“會愛學生的老師”。
公正也是令人信任的師德要素。我們認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實踐教育公正,至少應把握以下五個方面:尊重學生人格是教師公正的前提;體現平等權利是教師公正的基礎;合理進行評價是教師公正的核心;把握差異原則是教師公正的升華;傾聽學生言所是教師公正的亮點。這里的公正不是簡單的平均主義,教師要關注到學生間的差異性,給予學生所需要的。
就如一位家長曾經講過的一個事例,她的孩子一直在默默地和班里一個非常能干的孩子競爭,有一次她的孩子終于和那個孩子一樣考到了100分,但是因為書寫不好,要被扣掉1分,這樣她的孩子又比那個孩子少了一分,所以這位家就主動與老師溝通,能不能先不扣那一分,老師答應了,后來這個孩子一直把這張試卷貼在他的書桌前,這既是自己努力的見證,也是對自己最好的鼓勵。在這個事例里面,老師并沒有嚴格按照扣分標準來評判分數,但我們能說這位老師不公正嗎?不能。孩子健康成長所需要的,就是我們所要努力的。
最后,范校長以“靜心教書,潛心育人,讓師德成為一種陽光心態”一語作為此次講座的結束語,希望通過這次講座,能讓老師們更正確地理解師德與師愛,“讓師愛成為學生心靈的陽光雨露”。
【師德與師愛師德新說心得】相關文章:
師德心得:師愛,教育之魂01-25
“師德”的靈魂在于“師愛”04-30
《師德新說》學習體會04-28
《師德新說》個人學習計劃09-26
“師德,師愛,師風”個人體會06-11
師德師講稿03-07
愛-師德的靈魂05-01
師德與師愛心得體會04-26
愛與責任師德心得體會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