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媒體暗訪要接受道德和法律的雙重約束心得體會范文
時下關于“暗訪”的討論在新聞傳播的領域中很是熱烈,于是不免也想湊一回熱鬧,一寫心中所想。
關于暗訪的利弊,討論者眾多,在此不想多費唇舌。
就個人而言,我并不是很贊成暗訪的形式,至少是在這個階段,暗訪并不是一個向公眾披露真相的好辦法。
很多人支持暗訪是因為他們認為暗訪是為了將丑惡曝光,發揚正義;也有人說暗訪是因為迫于無奈;而最主要的是,新聞事業的基本功能就是聯系與溝通,但很多情況下若不采用暗訪的方式就很難讓人們了解真實情況,不能做好聯系與溝通的工作,新聞事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以下,我將從這三個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對暗訪正義論的看法。
作為新聞事業的工作人員,首先要有的就是職業操守,新聞記者應當尊重個人隱私。隱私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信息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以控制,別人不能擅自加以干預、竊取或者使用。隱私權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的自我,也就是尊重人。但是暗訪和偷拍恰恰是把個人對自己個人信息的控制權給剝奪掉了,替他處分了權利,所以沖突和爭議就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尊重和保護人格尊嚴這個理念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是一種根本的理念,你要尊重你的采訪對象,尊重你的受眾,尊重你的表達者。新聞的責任是披露信息,客觀性是基本要求,它無所謂表揚或批評,但當決定采取暗訪形式的同時,其實已經主觀的帶了有色眼鏡去看問題,這對當事人是不公平的。且不說法律和人權,就新聞的客觀性而言,暗訪就已經受到了挑戰。
每個采用暗訪的記者都聲稱自己是為了維護公眾的利益,我們當然不否定很多暗訪確實讓公眾看清了事實真相。然而,“公眾的利益”究竟具體指了什么?被暗訪者究竟算不算“公眾”?若連基本的隱私權都要受到威脅,要正義何用?“公眾利益”就是一個常用的抗辯武器,因違反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而侵犯他人隱私可以免責。但是“公共利益”這個概念是有很大的彈性的,“公共利益原則”可以為偷拍一些嚴重惡劣的行為提供一些支持,也可能為侵犯隱私、侵犯人格尊嚴開綠燈。
二、對“暗訪是迫于無奈”的看法。
現實的情況是現在新聞記者的采訪遇到了很多困難,記者越來越不受歡迎。有的時候,除此別無他途的話,暗訪可能是最有力量的手段。但是,按照功利主義的道德準則,我們的行為總是和社會正義的總量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通過暗訪揭露了某些事件,這當然獲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但是我們從更長遠、更廣泛的社會效果來看,我們更要注意它的負作用。
魏永征教授認為,暗訪的負面效應至少有兩個:
1、對于媒介和記者來說,你要為暗訪付出代價。
2、就是這種帶有某種欺騙性質的手段在社會引起仿效的效應。
媒介本身傳播的手段和方式比起媒介所傳播的信息內容來,會對社會產生同樣的甚至更為深遠的影響。
所以我覺得,暗訪是一種急功好利的方式,它揭露眼前黑幕所帶來的正面效應,未必有使新聞事業公信力下降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大。由于擔心被暗訪、被曝光而拒絕采訪,又引起無奈的記者被迫采用,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三、 對基本功能的看法
新聞事業的基本功能是聯系與溝通。新聞事業要讓人們盡可能多的知道事情的真相,這看起來無可厚非。但是,我認為這種聯系與溝通價值存在的基本條件是,聯系與溝通的內容是真實的。
本身關于新聞的真實性已有很多爭議,“相對真實”、“絕對真實”的理論都還未得到證實。而暗訪,看上去似乎是在被暗訪者毫無造假可能的情況下進行的,應該有著很高的真實性,但事實未必如此。因為造假的并不一定是被暗訪者,也有可能是采訪者本人。這里所說的“造假”,不是僅僅指惡意的陷害他人,也有可能是采訪者由于主觀因素故意或無意的對所取素材的不完全報道。比如被暗訪者說了兩句話,而采訪者只采用了一句,被報道的那一句肯定是真實,但也許就不是被暗訪者的本意。再比如采訪者理解錯了被暗訪者的意思,被暗訪者或許連辯解的機會也沒有了。由于暗訪是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那么刊登前就不可能與當事人協商,以確保當事人能承受的真實度。
為了追求聯系與溝通的基本功能而做這樣不能體現真實性的新聞,也許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我覺得,暗訪應該接受道德和法律的雙重約束。
從道德上來說,就是要尊重“人的權利”。在采訪和暗訪中,當事人的態度差別是很大的。采訪時,他們知道是公開性說話,會注意言辭,而暗訪的話他們可能只是隨便聊聊。這種平時隨意聊天時的話也會被刊登出來,那么平時說話真該是人人自危了。
而暗訪的不規范主要還是因為法律的不完善。香港有《個人資料(隱私)保護條例》,還設有隱私保護專員,依照法律規定,如果有人認為某家媒體的披露對自己造成了損害,他可以向專員投訴,專員查明屬實,可以給媒體處罰,責令賠償。但是這樣的案件幾乎沒有發生過。保護隱私的目的就是要把隱私隱藏起來,一旦訴諸法律豈不是在更大范圍公開了嗎,他將會面對更多媒體的更加沒完沒了的糾纏,甚至本來沒有的事也會坐實成為真的。所以人們只好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
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說:“無論如何,秘密調查都是一種欺騙。新聞不是欺騙的通行證,我們不能以目的正當為由而不擇手段。秘密調查不能用做一種常規的做法,也不能僅是為了增添報道的戲劇性而采取的手段。只有同時符合下述四條原則,才能采用秘密調查:第一,有明顯的證據表明,我們正在調查的是嚴重侵犯公眾利益的行為;第二,沒有其他途徑收集材料;第三,暴露我們的身份就難以了解到真實的情況;第四,經制片人同意。”
我個人以為,在法律中也應該加入類似原則。比如說,與其等到隱私被侵犯后采用懲罰措施,還不如給暗訪加上一點法律上的風險性:一旦采用暗訪形式,不管結果如何,記者均承擔部分民事責任,并負擔一定的經濟賠償(1);若最終的調查結果不符合事實或給他們造成巨大損失,將另外承擔其他追加責任(2)。但由(1)引起的法律責任,不影響其新聞評獎,所產生的榮譽依然有效。
這個想法是根據“賞罰分明”產生的。暗訪常常是合情不合法,對暗訪的不合法性,就給其相應的懲罰,使記者在采用暗訪形式前三思而后行;而對其合情的正面作用,也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以免挫傷新聞工作者的積極性。
以上僅代表個人想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給予指點或評論。若能引起更多人對這一話題的討論,那實在是對我學新聞傳播這一學科的極大鼓舞。
【媒體暗訪要接受道德和法律的雙重約束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交通環境的法律治理與道德約束04-30
道德的權力和以道德約束權力05-01
法律與道德法律與道德05-01
房屋雙重買賣的法律問題05-01
試論道德接受05-02
論道德約束與犯罪中止04-29
法律與道德05-01
紀律、法律和道德倫理規范的比較分析04-27
論現代道德教育的雙重功能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