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佛羅斯特的心得體會
--讀羅伯特·弗羅斯特如果說在美國詩人里,有誰可以不斷給我們帶來安慰和沉思,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的,那個人一定是弗洛斯特。
對于弗洛斯特,品讀他的風味,或者是人們慣常認為最能代表他濃郁的牧場溫暖和寒冷滋味的詩歌,人們經常提及的是他的《牧場》、《沒有走的路》、《雪夜林邊駐足》。自然,他的《牧場》,不僅在詩人自己編定的選集里面放在卷首,甚至絕大多數的美國詩歌選本也將這首詩歌放在卷首;而《沒有走的路》、《雪夜林邊駐足》,也被收入各種選本。
《牧場》短,全文錄在下面:
我去清理牧場的水泉,/我只是把落葉撩干凈。/(可能要等泉水澄清)/不用太久的--你跟我來。//我還要到母牛身邊/把小牛犢抱來。它太小,/母牛舐一下都要跌倒,/不用太久的--你跟我來。(趙毅衡譯)
這首詩是獨白,輕聲地,近乎自言自語。從結構上看,整首詩歌形成了三角關系,兩實:(1)我,(2)水泉、落葉、母牛和牛犢;一虛:(3)你(并不一定真的有一個"你"。這個"你"可以有無限的被想象的空間--雖然詩歌中的"你"更多地給我們一個女性的感覺)。三者之間微妙關聯:
"(1)我"是時間性的,是稍稍的蒼老,但是此刻,"我"的內心是何等的柔嫩。大自然竟然沒能將這個農夫的內心磨礪到粗硬。
"(2)水泉、落葉、母牛和牛犢"是約略寫實的,錯落的,給愛溫潤地撫摸著的。
"(3)你",聆聽者。
這首詩風韻殊絕,在美國詩歌里面,近乎奇跡。
對弗洛斯特的詩歌,人們分析得最多的是詩人的《沒有走的路》!稕]有走的路》無疑是弗洛斯特的重要作品,但它是容易理解的。它也不過是將人生感慨,稍稍"曖昧"地處理了一下。這首詩歌并沒有太多的分析價值,分析它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可分析性。那里面的句子,"多年,多年后,在某地/我將講這件事,嘆口氣",也確實深深感動了我們。還有一首是《雪夜林中駐足》。這首詩歌比起《沒有走的路》,稍稍多了一些感性,比《牧場》則稍稍多了一點恰到好處的理性。尤其是詩歌的結尾一段:"林子真美,幽深,烏黑,/可是許諾的事還得去做。/還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還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含蓄里面潛藏了多少的人生感慨。這是美國式的一個智性詩人的"婉約"。
但是,對于弗洛斯特,只是注意到他這樣一些詩歌是遠遠不夠的--我很少聽到詩人們談他的其他詩歌,比如《摘蘋果之后》、《修墻》、《熄了,熄了》。我們必須清楚的是,人們的閱讀習慣是極其頑固的。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排斥著和我們自己的審美不能吻合的詩歌。對于一個美國人又曾經在英國生活多年的詩人來說,我們可能僅僅欣賞了他那些接近我們詩歌的東西--這是多么糟糕的事情。
《摘蘋果之后》表象上并不復雜,只是詩人在蘋果收獲季節的一些片斷感受:枝頭上殘存的兩三個蘋果,令人瞌睡的蘋果的香味,忽然插入的早晨從水槽里撈出的一片薄冰,蘋果上的褐斑,地窖里隆隆入倉的蘋果的聲音,收獲之后的厭倦,最后是詩人凝視著田鼠的結尾。其實,我真正要說的是:這首詩寫了在充溢著蘋果濃郁香味的收獲季里,一個詩人稍稍滿足之后的厭倦。
弗洛斯特是睿智的。他的睿智,是對人生悲劇和苦難的通透領悟。在艱難的生活中,抵抗艱難除了以強健的體魄,更為重要的是人的通達。古代的智者,他們的通達既表現為哲學,也表現為詩歌。弗洛斯特無疑是這樣的智者。和某些智者不同的是,弗洛斯特在他的睿智里既表現了達觀,也表現了"殘酷"。據說弗洛斯特很不喜歡別人解釋他的詩歌,尤其是他的詩歌中的"黑暗"。雖然,這樣的"殘酷"也可能是更高的善。比如他的詩歌《熄了,熄了》中,一個"干大人的活"的孩子,他的手不幸給鋸木頭的電鋸鋸斷了。詩人寫道:"那電鋸似乎想證明它也懂得什么是晚飯"。詩的結尾,"而他們,因為自己/并非死者,所以各自去干自己的事"。詩人的從容不迫,也透露了他內心的"陰暗"。
詩人也是孤獨的。他在《樹聲》里寫道:
總有一天,當樹開腔,/翻來滾去,氣勢洶洶,/催趕頭上的白云,/我將遠走高飛/我將孤注一擲。我將不多說話,/但是一去不返。/詩人遠走高飛,/但是內心多么孤獨。
他的氣質稟賦,是應該有人繼承下來的。雖然有人悲觀地說,一個大詩人的離去,就切斷了一條詩歌的道路。
【讀佛羅斯特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佛緣》晚會精選09-06
佛系的句子11-28
塵世佛愿作文08-08
佛系的青年作文10-05
佛菩薩的智慧作文07-28
我喜歡佛作文08-06
阿彌陀佛作文12-02
佛系青年作文07-08
作文欣賞:禮佛07-20
佛系人生句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