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優秀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事跡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材料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優秀1
1996年7月,從內蒙古醫學院畢業后,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放棄了在大醫院工作的機會,帶著內蒙古人的熱情、直爽、善良,不遠千里隨著丈夫來到淮陰這片熱土上,并很快克服因異地生活而語言不通的不便,投入到一個極其偏僻的鄉鎮衛生院婦產科工作中去。工作的十幾年來,曾多次獲得過先進工作者、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區衛生系統醫德醫風標兵等榮譽。她用平凡的事跡詮釋了一名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全部;她就是南陳集中心衛生院婦產科醫生——潘秀枝
因為熱愛所以無比執著
現今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從事繁重且高風險工作的醫務人員,當別人發牢騷或吐苦水的時候,同樣身處“高壓鍋”的潘醫生卻依然淡定從容。在潘醫生看來,工作中總會免不了有些辛苦、委屈,但歡樂和笑聲卻是她看重的,尤其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她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最感神圣和喜悅的事情。潘秀枝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正在晚查房的她,突然聽見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憑著職業的敏感,她奪門而出,迅速跑到跟前,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被家屬抬著的滿臉、滿身血污的孕婦,就聽家屬大聲哭喊:“醫生,救命啊,我家兒媳婦羊角風發了啊!”。她不顧污血染到身上,跪伏在孕婦身旁,經過詢問和詳細檢查,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她,迅速判斷出孕婦是“子癇合并胎盤早剝”。生命危急,時間緊迫,她立即向產婦家屬交待了病情的嚴重性,同時用電話緊急“拽”醒備班的手術護士、麻醉師……,一個科室迅速被調動了起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戰役”就此打響,經過爭分奪秒的搶救,最終母子平安。“熱愛這份工作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雖然忙碌、雖然辛苦,但當看到產婦生產后舒展的眉頭、一個個呱呱落地的小生命和病人家屬微笑的臉龐,心里就特別甜,特別有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好像瞬間被抽走了。”潘秀枝常常笑著與人說。
醫德高尚治病順帶濟貧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潘秀枝便以此作為道德上的追求。時至今日,她也記不得有多少質樸的患者或家屬拿著“紅包”或農產品感謝她,而她總是婉言謝絕。不僅如此,還會自掏腰包,幫助一時拿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先墊付上醫藥費。2012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產婦需要住院分娩;由于家屬來得匆忙沒有帶夠醫藥費,正好被潘醫生撞見,她二話沒說,當即掏出400元幫其墊付了住院費,解了家屬的燃眉之急。這樣的事情很多,她自己都不記得給病人墊過多少次醫藥費了,有的人忍不住會問:
“你不怕他們借錢不還或忘記還嗎?”而她總是大方的說:“那就當是濟貧吧。”這就是潘秀枝,樂觀而快樂,大方而坦然。
內外兼修工作家庭不誤
“一個醫師何時能休息是由病人的病情決定的,”潘秀枝說。工作繁忙的她常常處于24小時待命狀態,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通宵達旦也是常有的事。對于一個女人來說,似乎家庭和事業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但是,雖然工作異常繁忙,潘秀枝還是盡心盡力兼顧好家庭。潘秀枝的婆婆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她就每天早上做好一天的飯菜,留著丈夫下班回來熱著一起吃。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到婆婆身邊問長問短、擦洗身體,不怕臟、不怕累。潘秀枝的.兒子今年正逢高三,關鍵時刻,怕兒子在學校營養跟不上,影響學習,她就湊空做些營養餐遞給兒子補充營養。懂事的兒子十分理解母親的工作,優異的成績也讓潘秀枝心里感到莫大的安慰。在別人眼中,在醫院,潘秀枝是個好醫生;在家里,潘秀枝更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她崇尚一種海一樣深的情感、天一樣闊的人生態度,因此她自然取得了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和諧。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有個夢想,二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潘秀枝的心中,從事婦產科行業就是她的夢想。從一個對社會充滿憧憬的少女到自己的子女即將長大成人,面對彈指已逝的青春年華,她始終選擇默默地奉獻著。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所做的是那樣樸實無華,但點點滴滴卻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優秀2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耳濡目染,從小就希望長大成為一名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見到了各種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償成為一名醫學院學生,在五年的醫學生涯中,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實習的時候,多次受帶教老師表揚。2002年7月他來到了天長市中醫院開啟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職場生涯。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副主任醫師,14年的醫生生涯,他勤奮工作,始終以科學的態度信服別人,以崇高的醫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熱心服務病人。
工作以來,沒有完整的節假日,只要醫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風雨無阻。把苦、累、臟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他曾經持續給一位沒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壓一個多小時,只是源于對職業的執著和對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有時遇危重病人,他以院為家,一夜一夜的守護,直到病人轉危為安。曾經有一次千辛萬苦把病人搶救成功準備出院,病人卻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屬還是非常感謝他,因為家屬能感覺到他的'堅持不放棄,這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親人。”簡單的話語卻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呼吸內科,1年的進修時間中他刻苦學習、虛心請教,深受黃茂主任的贊賞。回到醫院后參加了數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搶救及會診,把一個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與同事們一起開啟了醫院呼吸危重病人搶救的新紀元。與張曉東醫生一起開展了氣管鏡的檢查與治療,提高了醫院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內二科工作,雖然他的專業是呼吸內科,但他們科是綜合內科,什么樣的內科病人都有,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他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主動請教。14年的堅持,不為什么,只因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對。在本科室同級別的醫生中,他始終病人最多,服務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學習,長年累月堅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對病區急危重病人的診治能做到隨叫隨到,對院內急危重病人的會診也同樣如此。一周工作時間70小時以上成為常態化。工作過程中經常遇到病人送紅包的情況,他一概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給病人存在賬戶上。
作為一名醫生,他深深懂得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就是要忠于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全力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極端負責;就是要關愛病人,甘于奉獻。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選擇了神圣,選擇了偉大,選擇了高尚,選擇了奉獻。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優秀】相關文章:
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6-08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11-17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4-07
最美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6-20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9篇11-17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精選9篇11-17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9篇)11-17
優秀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4-26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集錦9篇11-17
醫生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