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1
鄭德榮以身弘揚力行的實踐詮釋了生命意義的更多可能。追隨著鄭德榮嚴謹求實、勤奮求索的人生足跡,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倡導以德樹人,提升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真的應該好好學習鄭先生身上的一種精神——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鄭先生以60歲作為人生新的起點,培育后學、資政育人、創新治學,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學術高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想到他從沒有因為年歲的增長而放緩追求的節奏,不禁讓我肅然起敬。
作為一名教師,今后要以鄭德榮先生為榜樣,學習他“廣其學而堅其守,存一息而不墮志”的'高尚品質,努力學習,不斷鉆研,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計得失,顧全大局,把個人融入時代,把學習融入生命,鍥而不舍,永遠堅守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為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2
說起勞動模范,朋友們知道什么是勞動模范嗎?勞動模范簡稱勞模,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成績卓著的勞動者,經職工民主評選,有關部門審核和政府審批后被授予的榮譽稱號。在當下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為之敬佩以及贊頌,這種精神正是勞動模范精神。每個人都有實現價值的時候,而創造性勞動也可以說是實現人生價值以及理想的最好表現了。如今處于新時代的我們,且有著遠大志向的我們需要保持好堅定的信念,努力走好計劃的每一步,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積極奮斗,展現新時代青年該有的特征。人總是要有意義的活著,這樣才算不枉此生。當下嶄新的時代,勞動楷模的存在,讓我們更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會的暖心以及一股好風尚。勞動模范對社會的貢獻很重要,且腳踏實地。真才實干,這種精神更是值得弘揚及學習。時光匆匆,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面對如此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下的我們更是不能丟棄,時代的可持續發展,其實也離不開這樣的精神維護,所以我們全國人民都要積極地向勞動模范學習,以勞模為榜樣,發揮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勞動創造,弘揚勞模精神,當然這些都不應該是一句兩句的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行動起來。因此我們都好好地腳踏實地地行動起來吧,積極做一個有責任的社會人,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5月20日,在長新小學,我們學習了如皋市吳紅芳老師的優秀感人事跡。我看后深受感動,深深體會到她的平凡的生命所帶來的不平凡的能量,她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學習。
雖然每天服用大量的藥物,但是她并不埋怨上天會她的殘忍,她說,這些藥是用來治病的,所以每次我都是懷著感恩的心態喝下它的'。
即使每天回到家,都累的不想動彈,但是,她說,一到學校,一進課堂,就感覺自己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力量。是呀,都說,講臺就是老師的舞臺,吳老師真正做到了在自己的舞臺上盡情的展現屬于自己的魅力與光芒。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也許作為一個正常人,都無法保證自己每時每刻都在學習。但是,吳老師,一位患者,卻是在學習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腳步。一次次的獲獎,一次次的輝煌,再次給這位平凡的老師貼上了不平凡的標簽。
作為一名教師,吳老師更是愛學生的。如果不愛,為何會奉獻?如果不愛,為何不割舍?如果不愛,為何不放棄?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我仿佛眼前看到了吳老師高大的身影: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她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事,她指導分析原因,并幫助他們改正;她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就如同父母的愛,甚至勝于父母的愛,讓學生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心中有愛,腹中有詩,紙上有金。作為一位腎病患者,她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她的事跡,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從她那里,讓我更加感覺到,當老師是一種辛勞,是一種付出,同樣也是一種收獲,一種享受。現在,我選擇了教師,我就會用我的激情,把這份光和熱盡情地揮灑。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4
其一是平凡的人生,同樣能夠成就偉大的人生。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絞盡腦汁跑關系,搞賄賂,為金錢為地位,從這個行業跳槽到那個行業,從相對較低的職位進步自認為高高在上的層次,從偏僻落后之地調往所謂發達、方便之地,總認為“英雄無用武之地”。然而,葉志平校長卻在安縣桑棗中學一干就是33年,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奉獻在了眾人眼中的偏遠之地,而他就在那偏遠之地成就了偉大的人生。
其二在微小的細節不能忽略,因為它是關乎學生的一切。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有了這顆心,你才有資格去教你的學生。教師愛學生是天經地義的,對學生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用愛的火花去點燃每一個孩子的心燈,相信每一個孩子。鼓勵孩子不斷地、自主地探究,使他們的才華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有愛就有教育”,這句話說得多好啊!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讓我們一起來愛我們的學生,愛我們的孩子吧!
我相信只要老師們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認真地對待自己所教的學生,相信幾年之后會涌現出更多的葉志平,那時將是我們學生之福,也將是我們的家長之福,更是我們教育界最令人開心的事。而這些我想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工程,在這里真心祝愿讓銅臭遠離校園,多一些美好的元素,這樣才能使校園達到真正的凈化,才能辦人民滿意教育,才能辦讓家長們都放心的教育!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5
勞模精神是什么樣子的?你們又是怎么理解的?在我理解中的勞模精神是勞動者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和孜孜不倦的埋頭苦干。勞動者的這種精神讓我想到了我國著名橋梁設計專家人字形京張鐵路的設計者詹天佑先生,曾經在國外的報紙上有一篇報道中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但是詹天佑他做到了,他不怕被嘲笑,白天他翻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無畏艱難險阻,并修建起京張鐵路,讓我們中華民族于世界之林的,正是這種追求卓越。艱苦奮斗和孜孜不倦的創造精神。
勞模精神不僅只是存在我們的書本上和新聞中,更是存在我們的身邊,比如和同學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們。老師對學生的安全嚴格管理,事無巨細,苦口婆心,為學生們的的課程設置安排殫精竭慮,并時不時的對學生們進行春風化雨般的深刻思想教育,對學生們的學習更是精益求精,如一個音符的錯誤。一個動作都不到位。一個作品的力度不夠。一個色彩都不均勻,一個讀音的不標準。一個教案書寫的不完美等等一些,這個老師都會細心地一個個糾正與輔導,其實老師不僅是對學生的學習精益求精,而是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想要在自身崗位上盡職盡責,老師想把自身所會的全部教授給學生,這種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的精益求精,不正是勞模精神嗎?勞模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們常說,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的確,我們最好看的樣子好分內的工作,勞模其實都是在我們身邊的楷模,我們就是要學習勞模在處理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么,常常性帶著自己的思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著問題的所在根本之處,這樣才能不斷使我們進步,成長。
勞模的閃光點在于他們能夠把工作當成事業,把付出當成追求,在普普通通的.崗位發揮出耀眼的光芒,學習勞動模范精神首先要冼尊師重道,尊重勞模,更應該帶著一中深厚的情感去學習,帶著真誠的心態去了解,學習他們那種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當代社會人士一直所追求的目標之一,要學習到真的本事,光用嘴巴講往往是不行,更多的是在于實踐當中去摸索,去成長,也許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在我們身邊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如何處理問題,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進而將這一小件的事情做到更加完美,極致。 學習勞動模范就是在宣告,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業上所需的精神,這種吃苦耐勞,百折不饒的精神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該有的表現,而這種勞動模范的精神我相信會一直永遠的傳承下去,同時也會讓這個社會越變越好的。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6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20xx年4月8日晚,央視《朗讀者》第八期迎來“勇氣”的主題,節目現場,與樊錦詩同奮斗在敦煌的研究人員們朗讀了余秋雨的《莫高窟》、季羨林的《在敦煌》、馮驥才的《人類的`敦煌》(均為節選),獻給以樊錦詩為代表的幾代敦煌人。
提起樊錦詩,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可說起敦煌,沒有一個中國人不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1963年,剛從北大考古系畢業的25歲上海姑娘樊錦詩,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此后54余年樊錦詩以敦煌為家,走過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她領銜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考古報告)》第一卷被稱為“精致絕倫、佩服之至”,可以說,沒有樊錦詩,就沒有今天我們看到的莫高窟,季羨林先生都贊她“功德無量”,她為“永遠的敦煌”傾盡了一生的心血,被譽為“敦煌的女兒”。
樊錦詩把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緊密結合,從壁畫病害防治到崖體加固,從環境監測到風沙治理,她和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工作者一起,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數字敦煌館工程”等十三項文物保護與利用工程,為新世紀敦煌文物的保護與利用構筑了宏偉藍圖。
五十余年扎根大漠,傾全力保護、研究與利用敦煌石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國家與人民不會忘記,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邊陲兒女、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改革開放以來優秀共產黨員代表”等榮譽稱號紛至沓來。面對戈壁黃沙,她無怨無悔;面對榮譽掌聲,她不驕不躁。她說:“我覺得我很平凡。我不能說我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情,從歷史辯證法來看,當時覺得做好的事情,以后未必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我只能說,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從常書鴻到段文杰,再到今天的樊錦詩,在敦煌研究院70年事業發展的背后,凝聚的是幾代莫高窟人的心血—他們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這是屬于莫高窟人獨有的精神特質,這就是“莫高精神”。
樊錦詩年輕時內向沉默,上臺說不出話,照相靠邊站。但她現在說話直來直去,大膽與人爭論,著急時會跟人爭執,有人說她嚴厲、不近人情,但樊錦詩無所謂,盡心盡力解決問題才重要。
“我有責任為敦煌事業的發展留住人才。”樊錦詩說,“如果有朝一日我離開敦煌,大伙兒能說,‘這老太婆還為敦煌做了點實事’,我就滿足了。”
莫高精神,其實有16個字: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第一就是守住文化之根。
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只要對文物有深深的愛,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它。在樊錦詩眼中,敦煌確實了不起,“一千年的古代藝術家的創造,他們默默無聞,給我們留下這么內容豐富的一份遺產,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年輕人,文物的保護、弘揚、傳播和傳承,都需要后繼有人。讓我們共同為祖國悠久的文化盡一份力量!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7
襄湖北襄陽市四十五中的曹美琴老師因患小兒麻痹癥,所以一直拄著雙拐堅守自己的崗位,從教30多年來,曹老師送走的學生一批又一批,其默默堅守崗位的精神感動了無數網友,被親切的稱為“講壇張海迪”。
曹美琴,今年53歲,是襄陽市四十五中一名英語老師。1959年11月,曹美琴出生在山西太原。僅6個月大時,曹美琴發燒不止,被醫生診斷為小兒麻痹癥。1972年,為支援“大三線”,曹美琴隨父母來到襄陽下轄的谷城縣國營紅山化工廠。在封閉的大山溝里,曹美琴努力讀完了高中。曹美琴的父母雙雙向單位申請退職,希望廠區能安排女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終,廠區答應安排曹美琴到廠勞動服務公司做一名臨工。
1979年,聽說廠區有一撥人在通過電視函授學習英語,曹美琴踴躍報名。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曹美琴順利拿到了電視函授英語專科結業證,成為大山溝里為數不多的“文化人”。1981年,廠區子弟學校一名英語老師被借調外地,英語教學頓時出現空檔。學校領導聽說曹美琴的事后,主動找到曹美琴,“你去講兩節課試試吧!”就這樣,曹美琴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
1994年,曹美琴隨學校整體搬遷來到襄陽市區,學校也更名為襄陽市四十五中。堅持20年后,曹美琴終于成為一名有正式編制的老師。此前20年教學生涯,她從未為轉正申請過,更未為每月比公辦教師少數百元工資而叫屈過,盡管由于身體的原因,每上一趟課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
20xx年,已是43歲的曹美琴重新當起學生。她利用周末空余時間,短短兩年時間,在襄陽電大成功拿到了教育管理專業大專文憑。
從教32年,由于長期拄杖教學,使得曹美琴腋下主動脈血管堵塞,雙手手臂疼痛麻木,已不能自如伸縮。即便如此,她仍然不肯離開講臺。20xx年,校領導發現曹美琴身體異樣,這才下達行政命令,要求其迅速治療。身體稍有改觀后,她又主動拾起教鞭重返教室。手腳麻木了,她就拉起抽屜內自備的.軟化血管藥,服上兩粒。但不管有多難受,曹美琴從來不坐著講課。
31年如一日,她的無私付出也換來了一份份學生們金榜題名的喜報。據初步統計,在曹美琴的精心培育下,先后有3000多名學生步入高中及大學深造。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8
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原物化探高級工程師楊衍忠的感人事跡經國內多家媒體報道后,在國土資源系統、地勘行業和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中國共產黨中*機關刊物《求是》雜志采訪組也專程趕赴江西采訪。在詳細了解了楊衍忠的典型事跡后,采訪組人員感嘆地說:“老先生的儉樸、嚴謹和工整感人至深,這不僅是物質的食糧,更是精神的食糧。他的事跡內涵豐富,讓人震撼。他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是江西地礦的驕傲,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驕傲、知識分子的驕傲。”這一席話,無疑抓住了宣傳報道楊衍忠典型事跡的目的與真正意義。
有的人退而不休,甚至比退休前還更加忙碌,贛南地調大隊高級工程師楊衍忠就是這樣一個人。1993年退休后,他20年來一直堅持在家中編撰《江西南部18個縣(市、區)地質、物化探礦產信息卡片》,幾乎足不出戶,很多人認為他是“躲進小樓成一統”,兩耳不聞窗外事,純粹是書呆子一個,早就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直到他臨終前突然提出來,要把畢生心血無償獻給黨和國家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對黨的忠誠,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他的信仰高地,像他的600萬字文稿,厚實而崇高。
把楊衍忠同志的事跡展現出來,把他身上凝聚的那種看似無形卻蘊含著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強大能量的精神傳播到整個行業乃至全社會,進而把它和每個時期涌現出的'時代精神匯流成河,成為一個國家的民族之魂、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成為地勘行業實現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的力量之源,成為我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大的時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偉大的事業需要榜樣力量的引領。在當今思想觀念價值多元、多變的條件下,以身邊的先進典型凝聚的先進文化來主導社會潮流,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鮮活的人格魅力,不僅可以創造出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寶貴經驗,成為對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行教育的好教材,還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風氣的形成,激勵人們為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隊退休辦于20xx年6月27日上午召開了全體退休黨員大會,收看了楊衍忠同志的先進事跡報告會。觀看之后,感人之深,催人淚下。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六十年代初,我曾和楊衍忠同志在一起工作過兩年多,他年輕時就虛心好學、工作嚴謹、待人熱情。看過他的典型事跡后,給我上了一堂感人之深的黨課。好幾年沒有聽到過地質戰線上老同志這樣的感人事跡。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悟:
一是向楊衍忠同志學習無限對黨的熱愛和忠誠,他無愧于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值得我們學習。二是向他學習盡職盡責、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和偉大的精神。他的身體不太好,體弱多病,忘我的工作使得生活上饑一頓飽一頓。可是,他常年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奮力疾書,終于向黨向人民交出一份價值非凡而長達600萬字的地質文稿。這是多么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三是向他學習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崇高精神,學習楊衍忠同志的先進事跡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他的先進事跡不僅是物質食糧,也是精神上的食糧,必將對青年一代地礦人產生激勵和深遠影響。
讓我們再一次向這位可敬的老人致敬!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9
當前,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記者在抗洪一線看到這樣一些身影,他們在轉移群眾、搶險救災等危急關頭沖鋒在前,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汛救災第一線。
受強降雨影響,流經湖北恩施城區的清江河水漫過河堤,在勝利街一帶,河水逼近沿街商鋪的二樓,不少群眾被困。情況危急,當地黨員干部組成了搶險隊伍,駕著皮劃艇前往救人。
危急時刻,背著群眾轉移的人叫劉本云,是一名有著26年黨齡的.共產黨員。甘做人梯,劉本云把困在二樓的居民一個一個接到皮劃艇上,安全轉移。
當天,劉本云和同事們駕著皮劃艇往返五十余次,搜救被困群眾近兩百人。
最危險的任務黨員先上,最艱難的任務黨員先上。
江西余干縣信瑞聯圩發現3處泡泉,最大泡泉直徑已有兩米左右,時刻威脅著大堤的安全。險情就是命令,73集團軍某旅立即派出了200百名官兵緊急處置。由于泡泉點在水下,官兵們成立了一支黨員突擊隊,隊長袁魏魏帶領25位“95后”黨員跳入齊肩的水中封堵管涌。
黨員突擊隊中還有一位來自九江都昌的“95后”黨員劉浪,水塘的另一面就是他的家鄉。在此次洪災中,他的家里也受了災,家人已被當地黨員干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經過6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信瑞聯圩的險情被控制住,目前當地工作人員繼續巡查。
在湖南岳陽1068公里的環洞庭湖堤壩和163公里的長江干堤上,1300多個防汛連,超過11萬名黨員日夜堅守,守護家園。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無數共產黨員向險而行,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10
3月14下午,白云三中的劉芳老師在我校多功能報告廳做了一次讓我感動的報告會,當我聽到劉老師現在已經是失明了的,讓我為之一振。可以想象她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難。
她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名堅守在教育最前線的一名普通教師,但是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又有幾個普通老師有呢,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特別是在眼睛逐漸失明后,還能把工作做得這樣好,讓學校領導,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和學生都不就感嘆,她真的很了不起!可想而知,一個人突然失明后的`無助和恐懼,而這些都沒有嚇倒劉芳老師,她吧這些都變成了工作和學習的動力,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更加受到教育,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嗎。
我們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劉芳老師那樣,利用一切空閑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并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用劉芳老師的這種不斷學習,無懼困難的精神作為我工作和學習的后盾,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11
“從小到大,我去哪兒都喜歡帶著妹妹,但今天,我只帶來了她的名字。”講臺上,張小慧忍不住拭去淚水,話語停頓了下來。此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安慰,是鼓勵,更是敬佩。這是12月12日下午,甘南州舉辦的“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發生的動人一幕。
一個人,感動一座城。當天下午的甘南州大劇院內座無虛席,6位報告團成員滿含深情地講述了張小娟生前一個個感人的事跡。
作為姐姐,張小慧心中的妹妹是倔強堅強的向日葵,在日日夜夜不知疲憊中追尋心中的太陽。“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就是小娟心中的理想,她是帶著最深沉最質樸的愛去融入、去奉獻的,她的青春是無悔的青春。”張小慧動情地說。
舟曲縣扶貧辦干部趙冬梅是報告團的一員,她以《你的足跡,我們的夢想》為題,講述了張小娟扎根于基層、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的事跡。“多少天來,她微笑的'臉龐、忙碌的身影,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好像那個有理想、有夢想、有激情、有擔當的小娟從不曾遠去,仿佛我一回頭,就會聽到她對我說‘冬梅,準備好了嗎,咱們下鄉去……’”講到這時,臺上的趙冬梅哽咽了,“親愛的戰友,我們會接過您肩頭的責任與擔當,完成您牽掛的事業,我們的脫貧攻堅事業也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有形的價值觀。舟曲縣委書記石華雄、舟曲縣博峪鎮臥歐諾村黨支部書記薛代花、舟曲縣自然資源局干部毛文娟和舟曲縣坪定鎮人大主席李紅燕也分別作了報告。在他們的報告中,張小娟胸懷大愛、忘我奉獻的感人足跡清晰而完整起來。這種奉獻精神,就是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她把生命獻給了最熱愛的事業,她所做的一切,對我們來說,值得好好地思考。”甘南州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劉芳感慨地說,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像張小娟這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12
多年來,錢海軍為無數人送去溫暖,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即使偶爾回家吃飯,也會時不時響起求助電話。這么多年,他幾乎沒在家吃過一頓完整的年夜飯。
一次,很晚到家的錢海軍又接到求助電話,立馬又要出門。妻子心疼他,實在忍不住了,一把搶過工具包扔了出去:“你今天要是出去就不要再回來了。”
錢海軍低著頭,默默地拾起工具包,還是走了。
事后,他對妻子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小家庭,這個社會就太冷漠了。”
看到他講述孤寡老人時的哽咽,分享助人為樂時的快樂,妻子漸漸理解了他,也帶著女兒隨他一起幫扶孤寡老人。在他的帶動下,他弟弟為社區居民提供維修服務,做社區醫生的弟媳為老人開展義診……
2012年起,錢海軍所在單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和志愿服務中心,1200多名志愿者發展出25支志愿服務分隊,輻射300多個社區,累計開展服務3萬余次,服務時長超21.3萬工時。
從風華正茂的“小錢同志”到頭發花白的.“老錢師傅”,錢海軍始終牢記一位幫扶過的新四軍老戰士對他說的話:“戰爭歲月,我是扛著槍沖在保家衛國的第一線。和平年代,你是拎著工具箱沖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我們都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在慈溪,在寧波,“錢海軍”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一種象征。從為老人提供電力維修到關愛空巢老人“暖心行動”,再到“星星點燈”未成年人社會體驗、扶貧助學等多種公益活動,匯聚起不滅的心火。
“我們要做一個像錢師傅一樣的‘點燈人’。”志愿者王軍浩的抽屜里有兩個本子,一本是工作手冊,一本是志愿服務記錄本,上面詳細記錄著他服務過的每一位老人的信息,甚至還有每日的用藥時間和用餐時間。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成為“錢海軍”。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 篇13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工作于基層太行山區,為山區林業發展、農民生產致富竭盡全力,奉獻終身永遠離我們而去了。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他的事跡對我感觸較大,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之際,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要向李教授學習,學習他的高尚、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用他的事跡作為精神支柱完成今后的工作,把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
學習李保國同志務實的作風和質樸的品質。李教授生前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奔走在百姓服務中,他用科學和知識帶領太行山區的人們走出困境。李教授每天都出現在田間地頭,大家總是不能一眼認出來,他身穿質樸的服裝和一名普通農民沒有兩樣。李教授總說跟什么樣的人打交道就要用適合的方式方法,才能和他們打成一片,帶領他們走上科學致富的道路。李教授用最真誠的行動和熱誠的心為百姓服務,為太行山區奮斗終身。
學習李保國拼搏進取的創業精神。李教授指導平山縣葫蘆峪園區連篇高規格治理黃山,并探索出“大園區、小業主”的園區經營機制,成為了我國太行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典范。他指導規劃的山區綜合開發“葫蘆峪模式”正在向保定等地的30多個縣、100多個鄉鎮廣泛推廣。李保國用科技的力量,領導基層干部群眾共同把荒山禿嶺變成了青山綠水,他用責任和擔當與基層干部群眾共同奮斗,讓山區人民走上了創業富裕的道路,使成千上萬的人脫貧致富。我們要學習他的務實實干、奮發作為的創業精神,在我們今后工作中也要將他的這種精神發揚。
李教授走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工作者,我們應該向李保國同志看齊,學習他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為民意識,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用真摯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為群眾真心誠意服務,讓李保國精神永存!
【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7-17
學習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8-15
銀行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1-15
學習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3-31
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2-30
袁隆平的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1-08
榜樣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1-06
民警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1-21
勞模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