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時間:2023-08-02 12:16:06 飛宇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精選1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精選17篇)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

  今天上午,在政府禮堂,我們認真聆聽了朱彥夫同志的先進事跡,朱彥夫同志就是基層黨員的一面旗幟,學習他的事跡,很受鼓舞。“18年前,我通過《極限人生》這本書,了解了朱彥夫同志的感人事跡。那時我參加工作不久,懷著滿腔激情投入到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拿出《極限人生》看一看,每看一遍都會有不同的領悟,這本書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

  朱彥夫同志是基層黨員的一面旗幟,特別是像他這樣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更應該學習朱彥夫與民心貼心,為民辦實事的精神。聽了報告后,自己會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調整工作思路,帶領村民一起建造更美好的家園。朱彥夫同志始終滿懷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無怨無悔,無私奉獻,反映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追求。我們黨員干部要自覺轉變作風,凝神聚力,真抓實干,為建設生態和諧文明的現代化臨淄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自己深深地感覺到,與朱彥夫同志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榜樣學習,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斷調整思路,進行改進。在朱彥夫的'現實人生中充滿了艱辛與困苦,但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卻從未有失敗和茍且。他外在的殘缺無妨內在的完整,他內在的完整成為這個時代最為打動人心的抒情。與其說朱彥夫高尚,不如說他已早早地感悟到了精神之自由對于活著的樂趣。對于我們這些凡胎肉骨而言,我們眼中的幸福恐怕與朱彥夫內心所理解的幸福相去千里。筆者想,朱彥夫一定自認為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來自凡夫俗子望塵莫及的高度,來自他以強大內心啟發他人的參悟,來自以堅韌的創造生命奇跡的英雄主義,來自他的審美人生激發著更多的人進行一場生命的反觀自照。

  朱彥夫作為一名殘疾人,能夠有這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非常讓人敬佩,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實踐一個人民公仆的忠誠誓言。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2

  看了中央臺播出的“時代楷模”朱彥夫后,很多人哭了,不是因為他做出的事跡有多些,也不是因為他讓人們富起來,而是因為他那種永不退色的共產黨員的本色。

  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他能從一個廢人變成一個比一個正常都強的人;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個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尋常。

  他被追為“時代楷模”當之無愧啊!朱彥夫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起來有三條:

  一是朱彥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一個在戰爭中生存下來的重殘戰士,沒有躺在功勞薄上享福,而是離開休養所回老家,瞞著老人,練習生存本領;用畢生的心血帶領村民致富,從不領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還寫出兩本書。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二是朱彥夫的人品值得我們學習。他當村支書,從不領村里一分錢。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況下,還經常拿出自己的撫恤金幫助他人。自己的女兒出嫁,作為親生父親卻沒出一分錢給女兒買嫁妝,他是不愿意買嗎?不是,他是沒有錢,他的錢用在別人身上啦。

  三是朱彥夫的毅力值得我們學習。朱彥夫的毅力不僅表現在他的身體上,而且還表現在他一生不停地的為人民服務上。他為了實現人生價值,他堅持鍛練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個沒有四肢的人,連吃飯都困難,要達到正常上班、寫書、爬山,這個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彥夫從年輕起,堅持造福于民,一直到81歲,心里還是想著百姓,從沒有想過自己。這種毅力又有多大啊。

  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學習他們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懷。張麗莉、吳斌、高鐵成等時代楷模,都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可以說是大家的同事、鄰居、朋友。他們平平常常、樸素無華,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學習著生活著,默默無聞地堅守著道德標準、涵養著道德情操,以點點滴滴的積累,以持之以恒的追求,成就了平凡中的偉大,匯聚了不尋常的道德力量,鑄就了關鍵時刻的堅強意志。從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無私與善良就在自己身邊,無畏與勇敢就在自己身邊,平凡和偉大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勿以善小而不為”,認認真真做好身邊事,力所能及幫助周圍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舉手之勞做起,崇德尚義、積小成大,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

  向時代楷模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職業精神。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把工作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是時代楷模的一個鮮明特征。張麗莉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的崗位,在車禍瞬間保護自己的學生,詮釋了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吳斌連續十多年安全行駛一百多萬公里,在遭受突如其來的重創后,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高鐵成三次勇闖火海,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展示了當代革命軍人的風采。這一個個壯舉背后,是他們對職業理想的追求,對職業精神的堅守。他們崇高的職業操守,托起了生命的方舟,升華了民族的美德,成為激勵人們奮發有為、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恪守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職、扎實工作,以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在推進改革發展中創造一流業績。

  我們的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每一個時代楷模就是一面鮮艷的旗幟。發揮好時代楷模示范引領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風的時代要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以及互聯網等大眾傳媒的作用,把宣傳時代楷模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以發現偉大的眼光和崇尚先進的情懷,挖掘閃光事例、報道先進典型,大力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要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運用文藝作品、宣講報告、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示時代楷模的感人事跡,熱情謳歌時代楷模的高尚情操,讓人們從中汲取精神養分、感悟道德力量。要堅持知行統一,深入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廣泛搭建平臺、豐富渠道載體,把學習時代楷模與精神文明創建、志愿服務、送溫暖獻愛心、扶貧濟困、互幫互助等活動結合起來,使時代楷模的崇高精神轉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要充分發揮政策法規的導向作用,完善相關激勵機制,禮敬時代楷模、關愛時代楷模,褒揚良好道德行為、制約不道德現象,推動形成好人好報的良好風氣,形成尊重時代楷模、學習時代楷模的社會環境。要進一步健全文明委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團體積極配合、各方面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完善工作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學習宣傳時代楷模活動深入持久開展下去,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祥和、更加溫暖和諧。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3

  他是功勛卓著的革命功臣,14歲參軍,身經百戰,屢立戰功,在朝鮮戰場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頑強不屈的生命斗士,18歲重殘,以驚人的毅力,實現了生活自理,主動放棄榮軍院的特護待遇,回到家鄉參加生產建設;他是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帶頭人,24歲擔任村支書,帶領群眾治山種樹,打井修渠,架電辦學,一干就是25年,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當時全鄉的先進村;他是當代中國的保爾,49歲離職后,以特殘多病之軀,創作出版了長篇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這個人就是朱彥夫,一個身體殘缺,卻又無比健全高大的人!

  事跡報告會上的每一個人都給我們展現了朱彥夫的一個側面:他是黨支部書記的好榜樣。他是永遠的戰士。他是父老鄉親的貼心人。他是兒女心中的明燈。他是精神高地的堅守者。而這些連起來就是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朱彥夫。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以苦為樂,朱彥夫創造了人生一個又一個奇跡。

  當黨支部書記的25年間,他自掏腰包辦夜校、自當教員教群眾識字,興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他興修水利、平坡造田、種植林果,修路架電、發展農業,帶領群眾走上致富之路;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堅持特殊家庭每個成員不搞特殊,常常傾已所有接濟病困群眾。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干部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要一心為群眾著想、懷遠大理想抱負,不畏艱難,勇于拼搏,敢于擔當,書寫精彩人生。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4

  朱彥夫,這位參加過戰爭的普通傷殘士兵,當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勞本上、頤養于榮軍院中,平安無險地度過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為共產黨員、革命戰士的朱彥夫,卻全然沒有這樣去選擇,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標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該多大。他決心像蘇聯紅軍戰士保爾柯察金那樣,做一名中國的鋼鐵戰士,做一名純粹的共產黨人。

  回到家鄉去,為生活尚處于貧窮困苦的父老鄉親們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出把力這是朱彥夫的理想,這是他的承諾,更是他不二的選擇。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從此,四肢全無的他開始了與鐵板為伍、與手杖為伴的凄楚而充實的人生跋涉。25年村支書崢嶸歲月,他不知溫暖撫慰了多少貧弱群眾;7副假肢被磨破的生動寫照,他不知流淌了多少生命熱血;二部自傳體小說出爐,他不知滴下了多少英雄熱淚。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所說的他寫字的過程就是一場戰斗,每寫完一個字就如同一名戰士完成了一場戰斗啊!,恰如其分地刻畫出了這位平凡英雄的生動雕像。

  是什么信念、怎樣的力量促使朱彥夫如此地頑強不息、戰斗不止?我想應當是潛入其心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時刻支撐著他一路前行。

  我們學習朱彥夫,就是要學習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著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場所、什么條件下,都要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層級,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牢記心間,把落實群眾路線的要求堅持到底,始終叫響我是共產黨員的口號,及時發出有困難跟我來的倡導,爭做干事創業的急先鋒,爭當人民群眾的好榜樣。況且我們絕大多數黨員是不需要付出滾打25年、磨破7副假肢的代價,就可以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追求目標的。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5

  面對他殘缺而又衰老的身體,聽完他震撼心靈的故事,你會強烈地感覺到,老人的背后,分明矗立著我們的民族之魂、興國之魂。朱彥夫,這位留下無數壯舉的英雄模范,這位歷盡坎坷卻從未向命運屈服的耄耋老人,用他一生的忠誠與執著,奮斗與奉獻,生動詮釋了我們這個民族歷經風雨卻始終生生不息、昂揚向前的精神因子,是踐行偉大中國精神的一面光輝旗幟。

  真正支撐起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是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看似無影無形,卻蘊含著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強大能量,是一個國家的民族之魂、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放眼人類歷史進程,那些在世界舞臺上產生重要影響的國家和民族,在發展繁榮的道路上,無不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把無數個體緊緊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蓬勃向前的精神偉力。回首我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些熔鑄在無數中華兒女血液之中的理想追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努力奮斗拼搏、不惜流血犧牲,歷經百余年的艱辛探索,贏得了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道路,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展望民族復興的燦爛前景,把十三億中國人緊緊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起的中國精神,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底氣所在,志氣所在。

  朱彥夫是偉大中國精神的踐行者。作為橫跨革命、建設、改革三大歷史時期的英雄模范,從革命戰士到一級傷殘軍人,從農村黨支部書記到退休老人,朱彥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生角色不同,具體的先進事跡不同,但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卻是貫穿他整個生命歷程,激勵他不斷挑戰人生極限最可依賴的力量源泉。品讀朱彥夫的事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一個個具體而微的細節,更是那么一股子遇難而上、永不服輸的勁,那么一股子敢想敢干、戰天斗地的氣,是那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無比忠誠與熱愛,是那充盈在天地之間無比堅定的精神信仰。跌倒了,再爬起來,失敗了,再重新來過,朱彥夫幾十年來用鋼鐵般的意志創造了人生奇跡,靠的就是這股勁、這股氣、這種精神。我們今天要戰勝改革發展道路上的種種風險和挑戰,將“兩個一百年”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同樣需要這股勁、這股氣、這種精神。縱覽朱彥夫精神的各個維度,無論是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還是無私的奉獻,勇敢的。擔當,都是中國精神在具體層面的鮮明投射,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具有穿越時代的持久價值魅力,值得全社會永遠珍視學習。

  學習朱彥夫,就要學習他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朱彥夫四肢全無、左眼失明、右眼視力僅有0.3,如此殘缺的身體卻能迸發出如此強大的精神能量,創造出如此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靠的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正如朱彥夫所言,“我心里要不是裝著個黨,不裝著個共產主義,我老朱早就死了。”理想信念,是一切精神的精神源頭,是一切價值的價值原點,是解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關鍵,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就會有什么樣的精氣神,有什么樣的行動表現。當前,個別黨員干部不信馬列信鬼神,對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喪失信心,有的貪圖虛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有的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心里沒有任何敬畏,行為沒有任何底線,出現這些問題,說到底是理想喪失了、信念崩塌了。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有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向朱彥夫學習,首先就要學習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就要像他一樣為信仰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全部精力。

  學習朱彥夫,就要學習他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朱彥夫對群眾的感情是真誠的,是實實在在的。群眾有苦,他自己難甜;群眾受窮,他心里難安;群眾有難,他慷慨相助。正是由于心里裝著群眾,關心群眾勝過關心自己,他才能把父老鄉親緊緊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帶領群眾同甘共苦、不懈奮斗,硬是把一個“連地瓜干都吃不飽”的窮山溝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正是由于對群眾有真感情,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朱彥夫才贏得了父老鄉親發自肺腑的信任、擁護與愛戴。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深入推進,做好群眾工作,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朱彥夫為我們做出了表率。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朱彥夫作為一面鏡子,對照朱彥夫查一查問題,找一找差距,樹一樹形象,以朱彥夫的為民情懷為標尺度量一下自己與人民群眾的感情,以朱彥夫的務實清廉為標桿查擺自己的“四風”問題,用朱彥夫視民如傷的境界來匡正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應當看到,朱彥夫與人民群眾的真感情并非無法復制,朱彥夫的為民情懷并非高不可攀,身為殘疾人的朱彥夫能夠做到,每一名黨員干部更能夠做到。

  學習朱彥夫,就要學習他敢于擔當的實干精神。功崇惟志,業廣為勤。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面對家鄉的落后面貌,朱彥夫沒有去“等靠要”,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勇于擔當,挺身而出,拿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幾十年如一日地艱苦奮斗才換來“山上松樹帶帽、山下林果纏腰”的張家泉。為了記錄、傳承戰友們在戰場上英勇悲壯的歷史,朱彥夫拖著殘軀義務作了千余場報告,苦熬七年一字一句為后世留下百萬字書稿。朱彥夫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切難題,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機遇,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抓住;一切愿景,只有在實干中才能實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發展轉型,化解社會矛盾,保障改善民生,哪一項都需要我們甩開膀子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實干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只要我們像朱彥夫那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與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結合起來,把心思放在實干上,把勁頭放在實干上,踏踏實實,穩扎穩打,就一定能夠干出成績,干出實效。

  偉大的夢想呼喚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支撐偉大的夢想。朱彥夫以一生奮斗拼搏忠誠踐行了偉大的中國精神。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我們像朱彥夫那樣高揚理想信念旗幟,永不停息地奮斗,以每一個人的努力拼搏,形成推動時代進步的巨大力量,去贏得民族復興的偉大輝煌。這就是朱彥夫光榮事跡的時代價值所在。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6

  朱彥夫,一位向人類身心極限挑戰的山東漢子,一個淄博人民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個用極限人生書寫人生極限的中國當代保爾,一位獲得全國首個“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永遠的戰士,今天,他的事跡再次深深的感動了我。

  最早聽說朱彥夫的事跡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朱彥夫是作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成為學習榜樣的并傳遍齊魯大地的。那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殘志堅,用超人的毅力,挑戰自己,挑戰人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淄博齊盛賓館的報告大廳,我通過沂源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黃雪頌,濟南的軍區“沂蒙旅”一營教導員汪祥松,沂源縣張家泉村原主任張茂興,朱彥夫的女兒朱向欣,市委講師團副團長于濤等五位同志不同角度和側面的講述,再次了解了朱彥夫同志的傳奇經歷、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更深切的感受這位特等傷殘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和奮斗不止的人生。我懷著無比敬畏的心情,先后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的“時代楷模--朱彥夫”發布節目以及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山東衛視播出的時代楷模朱彥夫等,心靈再一次受到強烈的震撼。朱彥夫,是在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故鄉涌現出的又一個“焦裕祿”式的先進人物,他和焦裕祿一下,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書寫了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堅如磐石的精神力量,詮釋了共產黨員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1956年,不能自食其力的重度傷殘軍人朱彥夫離開榮軍院回到故鄉時,他說:“我想回家考證一下,我這塊軀干還能不能干點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回到家鄉后,他被村民推薦為村黨支部書記。“為群眾做事,就是守陣地”。他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堅韌奉獻的精神力量以及一副錚錚鐵骨,和鄉親們一起,一次次改寫著張家泉村的歷史,一干就是25年,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先進村。退休后的朱彥夫用嘴銜筆、殘肢抱筆,創作完成了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

  “回看走過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黨!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過去!”“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別人幫,我自己做” --晚年的朱彥夫如是說。在發布會現場,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滿含熱淚,動情的說:他用鋼鐵的意志寫下了一撇,用熱切的情懷寫下了那一捺。今天,不管朱彥夫是什么樣的`姿態,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完整的、大寫的“人”。這樣的人,值得我們為他樹碑立傳!

  “他沒有手,卻把群眾的事辦得更實;他沒有腳,卻把根扎在了群眾的心里;他用殘肢、用雙拐寫下了為民、親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懷”。榮獲“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后的朱彥夫想的還是為人民服務,他說“我是一個最普通的戰士,最普通的傷殘軍人,也是最普通的一個農村支書,我只是在自己的村子里干了一點自己的事情。我將要用自己有限的精神生命,貢獻于偉大祖國的無限生命中,永遠為人民服務。”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朱彥夫精神是人生的動力之源。朱彥夫曾經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朱彥夫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對以愛國敬業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詮釋。朱彥夫就是靠對黨的堅定信念和無限忠誠的精神,譜寫了一曲實現人生價值的奉獻之歌!現在,我們正在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的基層組織是我們的戰斗堡壘,要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廣大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充分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我要利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把焦裕祿、朱彥夫這樣的優秀黨員作為鏡子,虛心聽取廣大干部群眾的意見,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找出自己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及問題,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學習“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結合本職工作,把各項工作做好做細做實,踏踏實實辦事,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7

  戰場上舍生忘死、報效祖國,和平年代堅忍不拔、無私奉獻,近日,朱彥夫的精神讓山東青年學子“熱血沸騰”,紛紛表示要學習“時代楷模”,努力成才報國。

  濟南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大三學生辛寧說,她在朱彥夫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可能。“朱彥夫用信仰撐起了他的極限人生,同時也用信仰感動著當代年輕人。想想朱彥夫,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學給我們創造了好的學習機會和環境,我們不能就把它浪費在上網、睡覺、逛街上,好好利用時下擁有的一切,書寫人生的輝煌。”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組織700余名在校生觀看了朱彥夫事跡。5個自習室里座無虛席、鴉雀無聲。

  李穎同學說:“朱彥夫為國家擔當,歷盡挫折而不放棄,配得上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稱號。”

  制藥1301班王浩同學表示:“朱彥夫同志作為一名戰斗英雄、傷殘軍人,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展示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政治品格。我要以朱彥夫為榜樣,從自身做起,以實際行動,為學校增光添彩。”

  朱彥夫的先進事跡深深震撼了山東理工大學的學生們。大學生記者協會楊準說:“當聽朱彥夫說‘很羨慕那些能自由讀寫的人’時,我感到既汗顏又幸運。我很久都沒有拿起一本書來細細閱讀了。我有健全的身體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運的是當我得知該珍惜這一切的時候還不算晚。”

  山東理工大學校學生會主席譚曉爽說,“朱老經歷了那么多困難,仍能堅強面對,值得我們學習。任何不能擊垮我們的困難都是我們繼續前行的階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奮斗。觀看了朱老的先進事跡,其實也是對自己心靈的叩問:你還有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你最初的夢想呢?我們應學習朱老的精神,從中積極吸取茁壯成長的養分。”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8

  朱彥夫,一位書寫人生極限的特殘軍人,一位深刻改變家鄉面貌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一位震撼無數人、感動無數人的退休老人。他的事跡正在全社會廣為傳頌,他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致敬。

  時代楷模,標識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高度。朱彥夫身上所展示出來的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長達幾十年的奮斗歷程中,朱彥夫的人生角色不同,先進事跡不同,但貫徹始終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是身殘志堅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奮斗精神。學習朱彥夫,就要像他那樣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強化精神之“鈣”,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去拼搏、去奮斗、去奉獻;就要像他那樣一心為民,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就要像他那樣自強不息,勇于拼搏,不斷書寫精彩人生。

  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面展開。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朱彥夫同志為榜樣,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行動之中,要緊密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把朱彥夫當成一面查擺問題,尋找差距的'“鏡子”,以朱彥夫為標尺量一量與人民群眾的感情,以朱彥夫為標桿查一查自己的“四風”問題,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進一步樹立群眾觀點、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牢記宗旨,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加快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9

  他參加過上百次戰斗,10次負傷,失去了手腳和左眼;他曾任山東省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帶領群眾改變了家鄉貧窮面貌;他用殘肢抱筆,創作了兩部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他就是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的共產黨員朱彥夫。

  “朱老,今年咱村的桃子長得好、賣得好,多虧您當年為群眾鋪下了致富路。”前不久,86歲高齡的朱彥夫接到了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劉文合的電話,非常高興。雖然他早就不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了,但一直都關注著村里的發展。

  張家泉村是朱彥夫的出生地。1947年,14歲的他離開家鄉,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在戰斗中英勇無畏,屢次立功。1950年,朱彥夫加入志愿軍,赴朝作戰,身負重傷,在昏迷93天后奇跡般地醒了過來,但卻失去了手腳和左眼。朱彥夫也曾絕望過,想過放棄。但醫生的鼓勵和社會的關愛,讓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朱彥夫在休養院里受到了專人的護理照顧,可他覺得自己“無手無腳仍是軍人”“要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1956年,朱彥夫毅然回到故鄉張家泉村。回家后,他開始練習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慢慢實現了生活基本自理,也能熟練地裝卸假肢,他終于又重新站了起來。

  1957年,朱彥夫被推選為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當年,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張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窮村,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當支書,就得想法子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朱彥夫拄著拐,拖著10多斤重的假肢,到田間地頭查看生產,逐門逐戶察訪民情。他慢慢拿定了主意:治山、治水、造田。一個個山里人想都沒想過的大工程,在張家泉村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

  朱彥夫帶領村民開進荒地“趕牛溝”,他天天泡在工地上,用兩只殘臂夾著鐵鍬,一點一點培土。“有一天,他實在太累了,摔倒在地,假肢連接處血肉模糊。我趕緊把他背起來,想送他回家。他在我背上大吼‘大家都在干,我能回去嗎?’”和朱彥夫搭檔24年的副大隊長張茂興說起此事仍難掩激動。一個冬天干下來,荒廢的山溝最終變成了40多畝良田,當年就產糧5萬多斤。荒地“舍地溝”“臘條溝”也在大家的辛勤勞動中變成了70多畝良田,不僅解決了當時的吃飯問題,到現在仍在給村民們帶來經濟效益。

  在解決村里“口糧”問題的同時,朱彥夫意識到,要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還必須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于是朱彥夫拿出自己的撫恤金買書,建起了全村第一個圖書室。隨后,朱彥夫又張羅辦起了張家泉村第一所夜校。兩年多的時間里,100多名學生從夜校走出,成為張家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現在村里上了年紀的人,凡是識字的,都是在夜校里學出來的。

  1960年開始,朱彥夫帶著鄉親們翻山越嶺打了9口水井,并在村里打了3口用于灌溉的大眼井,修建了1500米長的水渠,徹底解決了村民用水匱乏和無水澆田的問題。朱彥夫在妻子的照顧下,跑上海、南京、勝利油田等有關單位聯系材料,終于讓張家泉村在1978年結束了點油燈的歷史。朱彥夫還成立村林業隊,建起40畝蘋果園、10萬株的花椒園、兩萬株的桑樹園。如今的張家泉村“山上松樹戴帽、山下林果纏腰”,原來貧窮的小山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模范村。

  1982年,一場大病之后,朱彥夫主動辭去干了2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為了完成當年指導員臨終前的囑托“只要你能活著回去,就要想辦法把我們的英雄壯舉記錄成文”,朱彥夫開始了艱難的寫作。殘疾的身體讓他吃盡了苦頭:他用嘴銜筆、雙臂抱筆、單臂綁筆,三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天只能寫幾百個字,不知多少汗水和血水浸到稿紙上。1996年,朱彥夫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出版發行,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1999年,他又完成了另一部自傳體小說《男兒無悔》。“讀者能從中感悟到先烈的不屈、殘疾軍人的自強、共產黨人的凜然正氣,我就不會因空耗時光而羞愧了。”朱彥夫說。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0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時代楷模朱彥夫身上體現的最寶貴品格就是這種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包心鑒認為,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朱彥夫四肢殘缺但人格健全高大;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為帶領鄉親們走上富裕道路而拖著假肢四處奔走;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用嘴含筆艱難寫作,為我們留下催人淚下的作品。

  包心鑒說,時代楷模朱彥夫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跡生動表明,崇高的人生追求,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寶貴的'財富。認真學習朱彥夫,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擔當起人民賦予的責任,應當成為所有共產黨人終身的價值追求。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1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報道,朱彥夫是山東著名的傳奇式英雄,山東廣播電視臺1996年曾報道過他的事跡。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前夕,記者又趕赴沂源采訪朱彥夫,從他艱苦卓絕的人生經歷中,找尋創造這些奇跡的原動力,探索朱彥夫事跡對于當今黨員干部的'啟迪和意義。

  他就是81歲的老兵朱彥夫,幾天前,他和泰安榮軍醫院的老戰友侯方仁通過網絡視頻再次相見了。

  山東沂源縣重殘退伍軍人朱彥夫與老戰友侯方仁進行視頻通話“你看見我了嗎?”“看見了,看見了。”“你有病現在好點吧”“好啊,咱一塊兒的那些老家伙還有幾個活著的,還有活的嗎?”“沒了。都沒了……”

  兩位老兵都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失去了四肢,他們用彼此都能懂的肢體語言,在電腦前久久相談。顫抖的四只斷臂仿佛不斷在告訴人們,他們曾經歷過怎樣不平凡的人生。

  朱彥夫的兒子朱向峰:“我覺得我爸爸是九死一生吧,我覺得他活到現在就是個奇跡。”

  朱彥夫10歲那年,父親被日本侵略者拉去當苦力,并被暴打致死。家仇國恨讓這個要飯娃一心只想參軍,1947年,14歲的朱彥夫如愿以償穿上了軍裝。在人民軍隊,這個苦孩子第一次知道了吃飽的滋味,更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叫平等和溫暖,他于是認定:軍營就是他永遠的家!短短四年,他相繼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上百次戰役、戰斗,三次立功,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冬天,剛剛迎來和平的新中國又面臨戰爭的威脅,朱彥夫和戰友們還沒來得及換上冬裝,就火速踏上了鴨綠江對岸陌生的國土。

  朱彥夫:“我給母親修了墳,因為我不準備回來了,我準備一次性獻出來,把自己獻給祖國,獻給人民。”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2

  信念不倒,精神不垮。生命在顫抖,信念卻閃爍著光輝,“仰不愧大,俯不愧人,內不愧心”,朱彥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崇高追求。作為黨員干部要

  學習朱彥夫堅定理想信念,不失赤子之心,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懈追求高尚情操,對手中權力心存敬畏,慎獨慎微,勤于自省,與群眾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這樣才能信念不倒、意志不減,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不斷強化精神之“鈣”。

  英雄氣概,攻堅克難。“因為共產黨員呢,名實相符的話,你就得這么干,不這么干,這個共產黨員就是假的,就是虛的.。”朱彥夫篳路藍縷,逆水行舟,爬山頭,到田間,用殘臂帶領鄉親們開山劈嶺,治山改水,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終于,滴水之微匯聚成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曾經戰火蹂躪的土地被裝點得秀美而豐腴,曾經貧苦不堪的家鄉也成了先進村莊。實干彰顯魅力,作為黨員干部要學習朱彥夫“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以勇往直前的氣概攻堅克難,以求真務實的精神開拓創新,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贏得群眾口碑。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3

  “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朱彥夫說,生命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腐爛,另一種是燃燒,他寧愿選擇后者。這位鋼鐵戰士、傳奇書記,用赤誠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用苦難和血淚匯聚起了中華民族的正能量,震古鑠今,蕩氣回腸。朱彥夫不愧是現代版的“山東好漢”,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值得廣大黨員干部學習。

  生命不止,奮斗不息。“我就用這半塊軀干,不管是滾,不管是爬,不管是說,不管是寫,我盡上我的職責。”朱彥夫在戰場上英勇頑強,戰功赫赫,在戰火中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面對極端困難的生活,他毅然放棄特護待遇,回到家鄉,在和平年代,用殘臂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書寫極限人生。作為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朱彥夫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以一個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畏艱難,挑戰極限,無私奉獻,困難面前不退縮,重病纏身不離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仆。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4

  朱彥夫,男,漢族,中共黨員,1933年7月出生,1947年9月入伍,山東沂源人。獲全國模范傷殘軍人、全國自強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首位“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中國消除貧困獎感動獎、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等稱號,被譽為“永遠的戰士”、“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他參加過淮海、渡江等上百次戰斗,在抗美援朝戰場失去四肢和左眼,10次負傷,3次立功。1956年,主動放棄榮軍休養所特護待遇回鄉。1957年起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5年,帶領群眾治山治水,使群眾過上了溫飽殷實的好日子。1982年,為弘揚革命傳統,他以超常毅力,歷時7年,創作完成兩部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

  有這樣一位英雄的'老戰士,他的名字叫朱彥夫,被譽為活著的“中國保爾·柯察金”。他的傳奇和事跡感動了無數國人。

  朱彥夫出生于1933年7月,祖籍山東沂蒙山區。他1947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軍后不久,就趕上了兩場著名的大仗——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解放戰爭中,他先后參加大小戰役、戰斗近百次,多次負傷,3次立功。

  1950年12月,在朝鮮長津湖爭奪250高地的戰斗中,朱彥夫所在的連隊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與裝備精良的美軍兩個營進行著殊死戰斗。敵人每天在陣地上拋下數百顆炸彈,山頭被削去幾十厘米,捧一把地上的土就有十幾塊小彈片。在反反復復的陣地爭奪中,全連的戰友相繼犧牲,250高地上只剩下遍體鱗傷的朱彥夫一人。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5

  近日,中央宣傳部授予朱彥夫同志“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并于3月31日,中央宣傳部會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民政部和總政治部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朱彥夫的先進事跡。

  魯迅說過: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而朱彥夫,又是這所大學中災難最為深重的人。就是他,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始終保有對黨的堅定信念,靠著對黨無限的忠誠精神,靠著自己非凡的毅力,自強不息,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美的人生價值的奉獻之歌。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是我們每個共產黨人學習的“精神糧倉”。

  首先,要學習他始終保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朱彥夫,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年代,他毅然選擇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在喪失四肢和左眼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自食其力、奮發進取;在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他能夠在平凡的崗位干出輝煌的業績,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艱難,發展教育,大搞農業開發,把一個窮山區村,變成全鄉的先進村。朱彥夫,一個四肢不全的人,卻能夠經受住來自社會變革帶來的各種嚴峻挑戰和風險考驗,也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始終保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我們才能在任何時候把握人生的正確方向,在任何時候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其次,學習他始終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在抗美援朝的一場戰爭中,他奮勇抗敵,最后陣地只留下他一個人。當昏迷幾十天的他醒過來時,發現自己沒有了四肢,沒有了左眼,但他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選擇了做人生的強者,挑戰人生的極限。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為了不讓別人照顧,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憑著對生命的熱愛,他學會了生活自理;憑著對家鄉有熱愛,他奮發圖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憑著對知識的渴望,他自學知識并寫出了《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代表作。他的生活歷程,就是一部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歷程。

  再次,學習他始終堅守老百姓這塊陣地的'執著。他回到家鄉后,那一天,全村8名黨員齊刷刷地舉起手,選舉他為張家泉村黨支書。很多人眼里他是一個傳奇,但他說:“我這個條件只能是一個字:拼!為百姓,就是守住陣地!”為了改變家鄉的貧困落后面貌,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從那時起,他肩負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寫地的絕世文章!他拄著雙拐,爬山頭,到田間,訪貧問苦到家院;他用殘臂、用假肢支撐著大干苦干,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打機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溝里,育苗、拔草、澆水;他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艱難,把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果園;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產;修道路、搞副業,全村用上了電……”在他的帶領下,一個窮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他堅守老百姓這塊陣地,也就堅守了一個共產黨的精神高地,永遠值得我們共產黨人學習。

  “時代楷模朱彥夫”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活動的“精神食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中的強大“精神武器”!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6

  在長春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朱彥夫先后進行了47次手術、昏迷了93天,流出體外的腸子被塞了回去。因為嚴重凍傷,雙腿從膝蓋下被截去,雙臂手腕以上被鋸掉,除了成為空洞的左眼,右眼的視力也下降到0.3,成了一級傷殘軍人。

  蘇醒之后,朱彥夫痛苦至極,多次想到自殺。想絕食餓死,護理人員就硬往他嘴里灌食物。想偷偷跳樓,因為沒有手腳,不高的窗臺他怎么都爬不上去。謊稱失眠騙來安眠藥,可連吞8片也沒能把自己“解決”掉。最終,醫生的一句:“你的.命是我們用幾個月的時間,硬從死神那里奪回來的,你有什么資格去斷送?自殺就是叛黨叛國。”將朱彥夫點醒,鐵骨錚錚的漢子這才決定,要為黨,為國家,為死去的戰友活下去。

  1952年,傷勢穩定后,朱彥夫被轉入山東榮軍休養院特護療養休息。不甘于自此成為一個躺在床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人,朱彥夫開始刻苦鍛煉自理能力,并軟磨硬泡的想要回到自己的故鄉沂蒙山區,為家鄉的父老盡點力。1956年,朱彥夫最終如愿以償,回到了故鄉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 17

  近日,電影《長津湖》熱映,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勇與犧牲感動了億萬觀眾。

  72年前,就是在這場長津湖戰役中,志愿軍戰士朱彥夫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此后他憑借頑強的毅力重新“站”了起來,回到家鄉山東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用25年的時間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

  他又用殘肢抱筆,創作完成了兩部自傳體長篇小說。2019年,朱彥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將生命投入到未竟的事業中

  1947年,14歲的朱彥夫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先后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1950年12月初,朱彥夫奉命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在長津湖二五〇高地,他所在連隊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與裝備精良的敵人血戰三天三夜。

  朱彥夫在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里回憶:“在這個已被大雪封死的二五〇高地上,在全連覆沒的前沿交通壕里……居然有一條正在極緩慢地復蘇著的生命。”朱彥夫憑借著驚人的毅力,一寸一寸地爬行了3000多米,找到了部隊。

  昏迷93天、手術47次后,朱彥夫奇跡般地醒了過來。然而,慘烈的戰斗讓他的軀體受到嚴重傷害。

  朱彥夫數次陷入絕望,但想到戰友的犧牲,他決定將生命投入到他們未竟的事業中。作為特等傷殘軍人,朱彥夫沒有繼續住在榮軍醫院,而是選擇了回鄉。

  學會生活自理,是他要攻下的第一個“堡壘”,與疼痛斗爭,成了朱彥夫的生活常態。

  一開始,殘臂剛夾起勺子,勺子就掉了;用嘴銜起勺子,又把碗碰翻了;終于舀上了飯,剛要低頭張嘴,勺子又掉了下去。一個動作要反復練上幾十次、上百次。每吃完一頓飯,他都累得精疲力盡。

  一次次練習中,朱彥夫學會了自己吃飯,又學會了捆綁繃帶、裝卸假肢、如廁自理……“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別人幫,我自己做。”朱彥夫說。

  “人活著,就得奮斗”

  1958年,朱彥夫擔任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扛起帶領鄉里鄉親過上好日子的`重擔。

  張家泉兩山夾一河,耕地零星分布在山坡上,干旱貧瘠,產量很低。遇上自然災害,就連年歉收。

  脫貧需要改地。張家泉村有一條荒廢多年的溝,南北長千余米,溝頂溝底落差上百米。朱彥夫決心改造它。上面填土造地,將農田連成片;下面造起涵洞,供汛期泄洪用。

  朱彥夫天天泡在工地上,用兩只殘臂夾著鐵鍬,一點一點培土。張家泉人在他的帶領下,建成了1500多米長的暗渠,這條長期荒著的溝,成了平展展的耕地。當年,張家泉就增產糧食5萬多斤。幾年下來,朱彥夫又帶著張家泉人將其他幾處荒地變成沃土。

  …………

  在朱彥夫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20多年里,張家泉村填平了3條深溝,新增糧田200多畝;先后打出9口水井和3眼大口井,修了1500米水渠。

  整山造田、打井找水、修路架電……張家泉村在周圍村莊中創下多個第一。

  “人活著,就得奮斗;奮斗著,就是幸福;奮斗不止,幸福就不斷。”朱彥夫說。

  “信念不倒,精神不垮”

  1982年,患肝炎的朱彥夫從村支書崗位退下來。卸任后的朱彥夫有了新的目標,他要把戰友們的英勇奮戰寫成書。銜筆寫字、翻閱字典,這并不比學吃飯穿衣、打井整田容易多少。

  要想寫書,先得練習寫字。他摸索出用嘴銜筆和臂上綁筆兩種寫字方法,從寫出碗一般大的字到麥粒般小的字,朱彥夫花了兩年。

  寫作期間,朱彥夫前后翻爛了4本字典。開始時,一天最多只能寫幾十個字,有的字還要重描多次才能讓人認清。但他堅持著,經常一天寫十幾個小時。這位老戰士,硬是用舌頭查字典,寫出了33萬多字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此后又寫下《男兒無悔》。

  直到今天,每當朱彥夫回到張家泉村,老百姓依然會聚集到他的身邊。年長者要與他敘敘舊,中年人要和他講講村里新變化,青年人要看看這位傳奇人物的模樣。

  2014年,村中建起了“朱彥夫事跡展覽館”,目前已接待各地學習訪問團數百個、學員數萬人,成為當地重要的教育基地。

  從拿槍桿子,握鋤把子到用筆桿子,歷經百般磨難,朱彥夫從未向命運低頭。回看過去的人生,朱彥夫說:“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黨!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過去!”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02-14

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朱彥夫先進事跡02-14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1-19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15篇)01-31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15篇01-19

感動中國的人物10-06

感動中國人物盧仁峰先進事跡02-22

感動中國人物蘇炳添先進事跡12-15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先進事跡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