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材料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
李xx,男,1976年12月9日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范莊鎮南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
李xx是一名退伍軍人,在部隊期間多次受到嘉獎,還被評為優秀士兵,由于表現突出,1996年3月在部隊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退役后,回到家鄉,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發展梨果儲藏銷售業,并創辦趙縣鵬承梨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帶領群眾探索梨果科學種植方法,打開銷售市場,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一、基層戰斗堡壘不斷夯實。
20xx年,李xx開始擔任南莊村支部委員兼村委會副主任,他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于心,熱心村內工作,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0xx年換屆當選為南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后,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軍人作風,帶領村“兩委”干部,敢干事、干實事,凡事都爭先進、創一流。李xx深知,基層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村“兩委”干部不僅要在田間地頭與群眾打成一片,了解群眾所需所想,還要有知識、有能力、有眼界,才能帶領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他帶領村“兩委”干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政治敏感性,注重學習政策文件,借鑒先進經驗,確保每一項任務落實有力、方向準確。南莊村“兩委”班子已經成為了一支有戰斗力、有凝聚力的堅強隊伍。
二、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
南莊村地理位置優越,定浚線(G515)和回新線穿村而過,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鄉村創建中,針對村內私搭亂建這一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李xx迎難而上,帶領村“兩委”干部認真籌謀,同群眾擺事實、講道理、宣政策、解難題,共拆除村內私搭亂建30余處,拆除斷壁殘垣3處,拆除廣告牌80余個,清理墻體廣告1300平方,繪制宣傳畫130平方,宣傳標語14條,安裝、維修路燈300余根,原本擁擠雜亂的街道變得寬敞、整潔、明亮,大大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村內老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
三、強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寬。
南莊村在90年代是全縣的富裕村,現在已經大不如前。看著那些發展快的村莊越來越好,李xx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為此,帶領群眾致富成了他長久以來的心愿。李xx響應號召,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趙縣鵬承梨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帶領群眾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拓展銷售市場、創建特有品牌,提高農戶收益,同時激活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另外,通過組織召開鄉賢議事會,廣開思路,向上問計,依托南莊村2800畝千年古樹群,逐步開展古梨樹品牌打造,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內容,進一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現有古梨樹承包到戶合同20xx年到期,村“兩委”班子成員超前謀劃,積極征求承包戶意見,為下一步加快發展爭取力量支持。
在李xx眼里,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引領,有全村黨員干部群眾的支持,只要踏踏實實,認準方向,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能打贏翻身仗,幫助南莊村重現昔日輝煌。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2
張xx,青島市水文局黨委委員、副局長,20xx年10月至20xx年4月在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工作。該堅持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學懂弄通上級黨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拜周邊同事、人民群眾為師,以所學所思指導所作所為,扎實轉變工作作風,主要負責幫包招賢鎮大羅莊村,積極做好五個村的生態振興、脫貧攻堅、對接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堅持下沉到村、腳沾泥土,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工作之初,張xx與同事利用一個月時間下到地頭、走街串戶,摸清吃透所幫包的大羅莊村的`產業發展、脫貧扶貧、組織建設、歷史文化、生態資源、人口結構、清產核資、幫扶需求等情況,走訪全村所有貧困戶,并主導完成調研報告。對五個幫包村在生態振興、脫貧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專項調研,形成專題報告,為鎮村規劃的編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規劃先行、掛圖作戰,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在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的基礎上,張xx逐村走訪調研、查漏補缺,以項目化管理的思維將各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需求細化、實化,明確項目選址、工程總量、預算金額、時間節點、牽頭單位等信息近百條,形成工程推進表和項目作戰圖,并反饋到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等規劃編制單位,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干到底。
堅持立足優勢、發揮專長,用心盡力當好助手。作為水利系統的一員,張xx堅持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對上爭引,對接省移民局為大羅莊村爭引庫區移民資金,計劃全部用來建設鮮切花種植大棚,帶動大羅莊村產業結構由傳統的畜禽養殖業轉向現代化程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特色種植業。同時,積極對接縣水利局、環保局等縣直單位,先后協助爭取多項水利資金投入五個幫包村的水系環境治理,爭取污水治理資金投入王家臺子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3
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干,小布始終不忘組織的要求、為村民服務的宗旨。一場蔓延性的疫情在全國席卷而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處于擴散期的嚴峻形勢下,他始終堅定信念、團結一致、服務群眾,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與全村黨員雙聯戶長等共同組建“黨員突擊隊”“雙聯戶長突擊隊”“人大政協突擊隊””退伍軍人突擊隊”,堅守崗位、服從安排、隨時待命,爭當防控一線的“排頭兵”、為民服務的“勤務員”。
他始終堅定信念、堅守崗位,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關鍵時刻不懈怠、不退縮,在防控疫情斗爭中踐行宗旨意識、錘煉理想信念。
在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組織下,小布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并做藏語翻譯,細致講解、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況知識,勸導村民加強自我防護,不參加聚會活動、無特殊情況暫不外出;引導村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在全村營造濃厚的'防疫氛圍,提高村民的防護意識。
他主動對對近期返鄉人員的工作地點、返鄉途徑等進行詳細登記。每天電話等方式逐一詢問反鄉人員的身體狀況、其中從湖北省武漢市返鄉回鄉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檢測每日體溫,做到精準到戶、精準到人。同時,監督村里各家商鋪,檢查商店商品有無漲價,蔬菜、糧食等群眾日常用的物資供應情況,有無存在供不應求情況。定期安排人員到市區購買生活用品、滿足村里生活必需品,讓“制度與溫度”并存。
他定期對每家每戶進行消毒,對公共垃圾箱、村便民服務中心、村超市等人流量相對多的區域消毒,日夜輪流巡邏。耐心勸導集中聊天、曬太陽消遣的村民回家;提醒不戴口罩就出門的村民做好防護措施。
幾天以來,小布與工作隊和黨員始終堅守在各村出入口,逐一排查、登記外來車輛人員,耐心勸返前來走親、串門、拜年的外來人員,牢牢守住防范疫情輸入性風險的前沿關口。
他說:“我也會同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為“抗疫情”全面勝利作出更多貢獻”。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4
時x,男,1987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王西章鎮西洨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20xx年“兩委”換屆時當選,換屆以后,他牢固樹立起“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理念,將黨建工作與日常村務相結合,以黨建引領各項工作開展。
作為新當選的黨支部書記,他迅速轉換角色、進入狀態,帶領村“兩委”干部積極落實“開門一件事”,以最快速度、最好氛圍、最佳狀態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以實際行動攻堅克難,迅速打開西洨洋村換屆新局面。
抓黨建、提服務、惠民生。上任后,他先從陣地建設入手,整修村委會院內水井及變壓器,修建“為人民服務”黨建文化墻,打造90平米高標準黨員活動室,增添黨員桌牌、電子屏、音箱等硬件設施,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帶動黨員學習,落實“三會一課”及組織生活會制度,黨員、村民代表考勤制管理,黨員群眾的歸屬感增強,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組織陣地在建強,黨員干部管理逐步完善,下一步就是變管理為服務。堅持坐班制,搭建村民議事廳,收集村情民意,落實“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機制,積極推進“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落實“兩會一團”工作機制,建立《村規民約》,完善修訂《紅白理事會章程》,“三治融合”基層治理實踐在西洨洋村深入推行,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和諧善治水平不斷提升,為美麗鄉村建設夯實基礎。
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拆除危舊房屋及私搭亂建6處,治理坑塘1個,安裝200余平米圍擋及5個垃圾點監控,清理小廣告50余處,清運垃圾587方,粉刷主街道外墻3000余平米,繪制文化墻5幅,修建小花園1個,全村衛生廁所率達90%,氣代煤改造率93%,村級綜合服務站功能優化,實現了小事不出門,人居環境有了質的變化,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立足于鄉村振興,他一方面帶領“兩委”干部對集體資產資源全面摸排,重新發包,使集體經濟增收1萬余元;另一方面,通過外出觀摩學習,引導發展特色種植,鼓勵承包大戶實驗性種植藥材150余畝、蔬菜100余畝,建姜窖2個,計劃種植生姜30余畝,不斷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帶動村民致富。
同時,他還積極謀劃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進土地股份化,幫助農民致富、村集體增收;培育特色產業,發展中藥材、生姜、露天蔬菜等特色種植,開辟產業發展新路徑;同有關企業開展有償服務合作,在為農戶提供化肥、農藥、種子銷售等便利服務的'同時,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爭取落實惠民超市建設項目,實現村集體直接增收。
“我做好了迎接考驗、戰勝困難的準備,一定會同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共苦、攻堅克難,為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這是時x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心中所想,也是他對西洨洋村全體村民的一份承諾。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5
李雅文,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斗精神和務實作風
李雅文1993年入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里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說,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李雅文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李雅文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煉,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干事”是李雅文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于創新,老師們的教導李雅文一直記在心里,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脫貧
20xx年6月,李雅文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xx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李雅文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xx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李雅文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衛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李雅文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李雅文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后,李雅文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戶。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戶家里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于當地衛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衛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李雅文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李雅文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李雅文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李雅文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盡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里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斗,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里人也開始講衛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李雅文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采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系,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里的衛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里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李雅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余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臺凈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李雅文打趣道:“頭發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說:“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松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干部們眼里,李雅文一直是特別能戰斗、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干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李雅文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周,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李雅文笑著說:“起初什么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說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眾脫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互聯網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互聯網的形式,通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李雅文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李雅文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能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采用5G信息技術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能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李雅文結合云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系南海區制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李雅文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李雅文說。
扶貧期間,李雅文及其團隊為云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項目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脫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發展。20xx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云浮56條村,助力脫貧攻堅。20xx年底,云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脫貧摘帽。
“看到群眾脫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干事,李雅文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6
小文,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斗精神和務實作風
小文xx93年入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里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說,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小文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小文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煉,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干事”是小文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于創新,老師們的教導小文一直記在心里,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脫貧
20xx年6月,小文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xx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小文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xx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小文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衛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小文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小文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后,小文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戶。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戶家里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于當地衛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衛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小文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小文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小文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小文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盡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里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斗,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里人也開始講衛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小文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采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系,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里的衛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里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小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余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臺凈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小文打趣道:“頭發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說:“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松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干部們眼里,小文一直是特別能戰斗、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干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小文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周,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小文笑著說:“起初什么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說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眾脫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互聯網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互聯網的形式,通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小文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小文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能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采用5G信息技術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能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小文結合云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系南海區制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小文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小文說。
扶貧期間,小文及其團隊為云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項目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脫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發展。20xx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云浮56條村,助力脫貧攻堅。20xx年底,云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脫貧摘帽。
“看到群眾脫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干事,小文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7
自“七五”普法工作啟動以來,xx作為xx縣司法局xx司法所負責人,全面負責xx鎮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幾年來,嚴格按照省、市、縣“七五”普法規劃綱要的要求,結合xx鎮的實際情況,扎實推進“法律六進”示范點建設,重點開展領導干部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在省、市級中心村新增和更新法治文化元素,滿足人民群眾對法治的需求。
一、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認識到“七五”普法規劃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十九大精神,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服務“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是黨中央確定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一項重大任務,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
二、強化組織領導,夯實陣地建設
“民主建設 法治先行”。自“七五”規劃綱要出臺后,積極對鎮法宣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借力鎮人大的監督職能,督促鎮黨政辦、派出所、民政辦、財政所、司法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和村(居)書記、主任積極主動參與到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來。20xx年,對已建成的“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xx社區法治文化陣地進行了更新、修繕;在xx社區、xx新村新建法治文化陣地,將現代法治元素和最新的法律條文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融入其中,為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供條件。
三、精心組織謀劃,全面動員部署
xx鎮“七五”普法規劃綱要出臺后,鎮黨委、政府先后多次組織召開全鎮村(居)綜治暨司法行政工作會議,明確黨委、村(居)委書記是普法依法治理的第一責任人。鎮主要領導對綱要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重點對象的普法方法步驟及保障措施等作進一步細化,并對整個“七五”普法綱要的實施注意事項作了強調和要求,特別要求要將“江淮普法行”、“法律六進”、“12·4”憲法宣傳日等活動有機融入到“七五”普法工作中,更好地提升全鎮的法治氛圍,取得預期的效果。
四、廣泛宣傳造勢,形式多彩多樣
(一)開展領導干部帶頭學法
利用領導干部夜學,穿插法治文化內容、黨風廉政知識的講解和政論宣傳片的播放,為全鎮領導干部普及法律知識。聯合鎮人大、鎮紀委在黨委會議上,領學《憲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監察法》等法律條款x次,強化了鎮主要領導、班子成員的法治思維和責任意識。利用干部教育在線學習,組織鎮主要領導干部進行法律知識測試x人次,提升了領導學法、用法的意識。
(二)開展法院庭審旁聽活動
組織部分鎮、村(居)干部參加“以案釋法”活動,通過旁聽xx市管店司法所闞乃軍涉嫌玩忽職守,xx鎮xx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xx套取糧補資金等造成國家、人民財產損失的鮮活案例,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依法履職、依法盡職。
(三)參觀xx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
結合“講嚴立”、“三查三問”等警示教育活動,20xx年先后x次組織鎮、村(居)領導干部x余人次赴縣黨風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通過看身邊人、身邊事及紀委書記現場教學等方式,為廣大黨員干部敲響“對黨絕對忠誠”和“不能腐不敢腐 不想腐”的警鐘。
(四)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
結合“七五”普法規劃綱要的重點普法對象要求,先后多次深入xx中學、xx小學、xx小學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為x余名師生普及了“預防校園暴力”、“健康校園從交通安全開始”等知識,獲得了學校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五)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結合綜治“雙提升”宣傳、計生“滿意度”宣傳和司法行政系列宣傳活動,進村入戶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群眾滿意度”、“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等內容;xx社區還邀請律師到社區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現場為老百姓解答法律咨詢x余人次。20xx年x月,司法所先后到xx社區、xx社區等開展了“婚姻家庭法律常識”宣講,取得了較好的群眾反響。村“兩委”換屆結束后,司法所在xx村組織新一屆“兩委”干部面向憲法宣誓,進一步增強了黨員領導干部尊法、尚法意識。
(六)開展特殊群體的法律明白人宣講活動
不斷創新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教育考核機制,通過組織法律知識競賽的方式,扭轉他們被動式受教的惰性思想,督促他們在思想上樹立“我要學”的意識。借助社區服刑人員集中教育的契機,要求他們在自己學法的同時,充分發揮普法志愿者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在親屬朋友圈宣傳法律法規常識,幫助擴大普法受眾面。
五、成效顯著,普法道路任重道遠
自“七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通過進村入戶宣傳、進校園授課、法律常識測試等方式,對領導干部、青少年、法律明白人開展了眾多的法律常識培訓,得到了鎮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xx年,省司法廳黨組書記、廳長xx,市委政法委書記xx,市政協副主席,縣政協副主席等領導先后蒞臨xx鎮檢查指導“七五”普法工作,對全鎮的普法依法治理和“七五”普法工作開展及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工作的成果來之不易,普法道路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保持高昂斗志,在緊抓重點普法對象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普法形式,夯實普法陣地建設,擴大普法受眾面,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法在身邊”的氛圍,享受到“法潤萬家”的成果。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8
“我叫次XX,是一名鄉村振興專干,2020年春節,是我入職的第一個節日,也是特殊的一個節日。按照組織安排,我本來是有機會回到老家過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但就在這個時期,全國爆發了冠性病毒疫情,通過各個媒體平臺看到每天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激增,我猶豫了,想到入黨申請書里的誓言,我決定,放棄節假日,我要和國措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用身體為群眾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線,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次XX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提前結束假期紛紛赴村到崗,全力投身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和鄉村干部一起,攜手同心、主動作為,當好宣傳員、勸導員、戰斗員、服務員,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百姓。
一、加強輿論引導,身體力行筑長城
接到上級通知后,次XX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連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駐村工作隊3名隊員、黨支部在崗的17名黨員成立巡邏組、值班組、應急組,在村域內開展24小時巡邏工作,禁止群眾外出串門、聚會。在村口搭設簡易帳篷,24小時開展值班登記工作,群眾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次XX和村“兩委”代辦采購,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憑借幾個月來在群眾中打下的基礎,動員帶領大學生組成宣傳隊,一邊學習、一邊宣傳疫情傳染、防范知識,加強群眾對疫情的認知程度。
二、科學管控,以身垂范防疫情
疫情的爆發在藏歷春節時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國措村黨員、群眾將放下所有的工作,歡聚一堂,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慶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勢愈來嚴峻,為保證群眾生命安全,經過與村“兩委”代表和群眾代表多次溝通協商,最終一致決定,取消今年所有慶祝活動,關閉所有娛樂場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短信通訊方式進行,堅決把上級的各項要求和政策落實到位、落實到人,不給病毒有機可乘。
三、知恩圖報,馳援湖北送愛心
通過組織村黨支部17黨員認真學習吳英杰、齊扎拉致廣大黨員干部的一封信后,本村17名黨員主動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學習體會,并紛紛承諾要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勇于擔當、攻堅克難、扎實工作,以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次XX在看到全國人民飽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來一直深受黨中央、國務院的厚愛,值此國難當頭,理應站出來貢獻發揮黨員模范引領作用,在他的倡導下,發起“回報黨恩、馳援湖北、彰顯真情”自愿捐贈活動,籌集善款5450元,交由縣民政局。大家表示,錢雖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國措村群眾的真情厚意,希望這微不足道的幫助能讓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點溫暖和關懷。
他說:“這次疫情是全國各族人民的一場戰爭,也是對我任職鄉村振興專干的一方催熟劑,讓我明白了群眾對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擔子就有多重,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里,我會像千千萬萬的黨員、醫護人員一樣,乘風破浪、逆風而行,守初心、擔使命,完成組織重托,不辜負群眾期望,助力全面打贏此次疫情攻堅戰”。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9
小胡同志自20xx年3月入駐拉伯鄉拖甸村委會以來,按照省、市、縣關于“回頭看”文件精神,扎實開展“四項工作”,以走村入戶了解情況、征求意見為前提,以解決群眾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目的,與當地黨員群眾同學習,同工作,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了拖甸村委會幫扶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訪,準確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47公里。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610戶,2542口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xx1戶,667人。
小胡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駐地當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溫的考驗,起早貪黑、走村串戶,深入農戶調查摸底,訪貧問計,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足跡踏遍了拖甸村委會15個村民小組,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159戶。他還不時與村組黨員干部、農民群眾座談交流,了解生產生活狀況,認真記好民情日記。通過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訪調研,他不僅準確掌握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第一手資料,還清楚掌握了整個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貧對象是否精準
小胡同志剛來,正趕上全省扶貧工作轉入整改階段,按照省、市、縣關于“回頭看”文件精神,先后進行了7次“回頭看”。他先后參與了拖甸村委會易地搬遷工作存在問題的摸底調查、拖甸村卡外農戶的摸底調查和托甸村精準扶貧動態調查等專項活動。小胡與兩委班子一道,及時組織廣大扶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領會,把握政策要點,吃透政策精神,并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六九五六”貧困退出標準,嚴格對標對照,逐戶分析研判。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進村入戶摸底調查等工作任務。
在調查工作中,小胡同志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脫貧目標,深入查找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創業、安全飲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查找扶貧對象是否精準,扶貧措施是否有效,資金管理是否嚴格,貧困退出是否真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評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對村內建檔立卡戶進行核實,擬定貧困戶于組內,經村內評議、村內張榜公示后無異議報鄉政府,確保了全村貧困戶的準確性。
摸底調查結束后,他與其他隊員一道不辭辛苦,認真撰寫出《寧蒗縣拉伯鄉托甸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入戶調查統計表》、《托甸村回頭看整改意見匯總》、《托甸村回頭看統計表》《托甸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增減情況明細表》、《托甸村貧困戶信息表修改》等,準確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員會建檔立卡貧困戶變動情況,著力降低錯評率、漏評率,努力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從而確保了拖甸村委會“整改”活動不走過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謀劃項目,農牧民受益匪淺
小胡同志與云南省社科院駐村工作組,籌建了托甸村委會精準脫貧作戰室,并以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為出發點,同村班子一道,齊心協力,真抓實干,把跑辦幫扶項目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盡最大努力爭取項目資金。
小胡與他的隊友們,在確保托甸村委會貧困戶1萬元掛聯配套資金、家庭助學基金10萬等足額投入外,時刻關注并落實托甸村委會三江口、布落、兩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會文化活動廣場等工程項目推進情況。同時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金幫助村民解決安裝太陽能路燈及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等項目建設。為此,小胡同志親自認真撰寫了《安裝廁所+淋浴室+太陽能熱水器項目立項申報建議書》、《安裝太陽能路燈項目立項申報建議書》等報告。經過小胡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實項目資金27萬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魯甸三個村組試探性地實施了太陽能路燈項目,經評估驗收后進行運營,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時間內辦成了讓群眾看得見,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實事,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贏得了群眾的認可。
小胡還直接參與了《托甸村精準脫貧示范村建設項目》方案的草擬工作。通過深入調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發展現狀,初步確定了以打造4個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態示范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鄉村旅游示范村,建設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燈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環境凈化工程、特色產業、村民素質提升工程、基層黨建創一流工程等為主的10大惠民項目。
艱辛的付出,收獲了累累碩果。如今,拖甸村委會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發展思路明確,農村經濟有了堅實的保障。走進拖甸村,一條條寬敞的路面、一盞盞明亮的太陽能路燈、一間間整齊的民房、完善的各類公益設施,儼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祥和、安康的農村新景象。
牢記宗旨,展現人民公仆形象
在離開昆明時,小胡在他的日志中寫道:說實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項全新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挑戰性,何況是去偏僻的鄉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這次去的地方,卻是生我養我的故土,我能拒絕嗎?我拒絕得了嗎?故鄉時時象一只無形的手,牽絆著我的心,何況我的故鄉還是那么落后、閉塞,我能為她做點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說,那怕只有三分力,我會使出四分勁!就讓我帶著一顆誠心,一份熱忱,故鄉我來了!
剛入村那天,看著從車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鄉黨委書記驚訝地說:“真住啊?”小胡真誠地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從此,一住就是5個月。作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小胡同志首先認真思考了四個問題,一是省委為什么要開展“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為主題的整改活動,二是下派駐村工作隊到村做什么,三是駐村期滿給黨員群眾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獲什么。小胡同志為了回答好這四個問題,他時刻警醒自己,駐村工作隊是一面旗子、一面鏡子,要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
小胡同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堅持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學習”。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教師,他深知脫貧攻堅工作事關黨群、干群關系;事關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他毫無怨言、義不容辭地投入鄉村。時刻把基層黨員群眾的反映做為第一信號,時刻把群眾滿意又不滿意做為標準。他時常對身邊的年輕隊員說,我們工作隊來村是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不是來享福的,要多向老黨員、老干部請教、學習,加強黨性鍛煉和思想改造,自覺把廉潔自律貫徹到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小胡同志善于宣傳教育和政策落實,他不僅帶頭講黨課,而且在深入村組和貧困戶家中時,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解釋政策變動的原因及新政策要點,使群眾理解支持政策調整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幾個月的相處,老百姓把小胡和他的隊友當成了親人,他們的住處也成了村辦公室,一天到晚總會有老百姓來嘮家常,村民誰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來和工作隊商量。小胡感慨地說:“都說群眾工作不好做,通過駐村這幾個月工作經歷,我看只要心里始終有老百姓,帶著感情真正走到群眾中去,老百姓就會把你當自己人,那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寧蒗,回報家鄉,這是本人長久以來的一個強烈愿望。在駐村期間,我一定嚴守扶貧工作紀律,勇于擔當,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項扶貧攻堅工作任務,給組織和當地民眾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這是小胡同志抵達拖甸村委會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話,可也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0
xx,男,漢族,xxxx年x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xx醫院(xx省立醫院)黨政辦副主任,xx市青聯委員。第十屆“xx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沒有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只有實實在在的一舉一動。工作十余年來,他始終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對醫院和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敬仰,默默扎根醫院法治建設基層一線,與醫同路、與法同行,努力為醫院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全省醫療機構法治建設打造“樣板”。
因工作兢兢業業,20xx、20xx、20xx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醫院“優秀管理人員”,20xx年度醫院“優秀支部書記”,20xx—20xx年度醫院“優秀共產黨員”等。20xx年作為xx省健康衛生系統唯一入選者,榮獲xx省“十大法治人物”提名獎,事跡被xx電視臺“法治時空”欄目專題展播。20xx年x月,被xx省衛健委推薦參評全國衛生健康系統“七五”普法先進個人。
一、勇于探路,敢做醫院法治建設的先行者
20xx年,xx省立醫院率先成立xx省醫療機構第一個法制科。xx作為首任科長,上任伊始便面對著醫院法治建設領域的諸多“空白”,面對著一部分人對醫院法治建設重要性的不理解甚至不支持,他有過茫然,有過彷徨,但沒有退縮。
xx堅持系統思維,迎難而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從制訂醫院第一個法治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推動“依法治院”寫入醫院首部章程;從建立醫院重大制度和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制度,到修訂醫院接受公益事業捐贈管理辦法、完善醫院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從規范醫院法律顧問聘任管理到掛牌xx省醫療機構首個法律服務中心、省內率先創新實施法律顧問團隊每周現場輪值制度,他一步步建立健全了醫院法治建設組織框架和制度體系,推動法治建設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促進法治建設與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有機結合,在全省醫療機構起到了示范效應。20xx年至今,已組織開展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x余項,組織審核經濟合同x余份,依法合規接受公益事業捐贈x余次,協調處理綜合類涉案涉訴x余起,有效維護了醫院和職工合法權益。
他大力開展普法用法。推行普法目標責任制,細化任務分解,抓好責任延伸,形成“醫院黨委統一領導、法制科總體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全院職工共同參與”的大普法格局,加大《憲法》、《民法典》、《基本醫療與健康促進法》等重點法律法規宣貫,加強領導干部、重點崗位工作人員、新員工等重點對象學法用法,先后組織各級各類法律法規專題學習或講座x余場(次),組織全院相關法律知識測試x余次。組織拍攝法治宣傳微電影獲xx省衛生健康系統20xx年度“我與憲法”微視頻征集大賽一等獎,被“xx普法網”收錄。
二、忠誠擔當,甘做戰“疫”勝利的護航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xx響應醫院黨委號召,聞令而動,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崗位,全身心投入醫院疫情依法防控各項決策部署,按照院黨委部署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合法性審查、依法依規接受社會捐贈、糾紛化解等大量工作,系統性開展“四個強化”落實疫情依法防控,為醫院率先在全省實現疫情“清零”、成為xx省唯一同時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兩項“至高榮譽”的醫療機構貢獻了法治力量。
他緊扣“內外結合”強化抗疫宣傳教育。第一時間在醫院OA系統開設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專欄,通過釘釘辦公系統向全院xx多名干部職工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全員學習培訓,引導全院醫務人員明確疫情防控責任和義務,筑牢“防疫”屏障;加強預檢分診、候診大廳、住院部等重點場所法治宣傳,引導就診患者客觀理性認識疫情,避免恐慌情緒,凝聚“防疫”共識。
他緊扣依法防控強化科學決策部署。及時組織醫院黨委中心組和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集體學習提高院黨委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的`意識和能力。近一個月,他堅持每天參加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例會,聯合醫院法律顧問團隊組建戰“疫”法律智囊團,為醫院疫情防控各項部署決策提供重要法治參考意見x余條,督促各部門各科室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
他緊扣風險防控強化開展合法性審查。組織法律專業力量對醫院疫情防控有關重大決策事項、應急管理措施、制度文件、重大合同、社會捐贈等開展合法性審查。疫情防控期間,審查院黨委會、院長辦公會疫情防控相關重大決策事項x余項、重大專項合同x余項,審核發布《建立院、科(部門)二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的通知》、《疫情期間加強醫療服務管理暫行規定(試行)》等重要規章制度;起草了醫院抗疫物資募捐倡議書,制訂了《接受社會抗疫物資捐贈臨時管理辦法》,保障醫院依法依規接受社會捐贈xx余項并均用于疫情防控,未發生違法違規使用捐贈物資行為。
他組織法律顧問團隊開通線上法律服務。及時接受法律問題咨詢xx余起,對妥善處理疫情初期抗疫物資短期內供不應求造成廠家違約斷貨等事件提供法律服務,確保醫院未發生一起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詐騙防疫物資、制造傳播虛假信息等惡劣事件,保障疫情防控科學有序開展。
三、滿懷敬仰,愿做深化醫院法治建設趕路人
在接受xx電視臺“法治時空”欄目專題采訪時,他這樣談了自己的初心使命,評價自己的工作意義,表達了無悔青春、忠于選擇的決心:“在醫院工作十幾年了,醫院和醫生救死扶傷,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時常感動著我。通過自己的這份工作和所做的事情,來加強醫院的法治建設,推動醫院依法決策、依法管理,能為醫院的健康發展和維護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我感到非常有意義,也很榮幸。如果再來一次,或者說不管再來幾次我都會堅持自己當初的選擇,堅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身在醫院,肩擔法治。xx表示,他將用忠誠堅守初心,用實干體現擔當,繼續不懈努力、探索前行,爭做白衣行者中的法治先鋒、醫療領域里的開路勇者,為推動醫院法治建設,護航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1
王xx,男,198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20xx年換屆后,擔任前大章鄉永安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xx年輕、有干勁,帶領班子成員干實事、強治理、謀發展,村內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村黨組織領導有力。20xx年村“兩委”換屆后,王xx首先對“村兩委”干部進行明確分工,細化責任,20xx年確定入黨積極分子5名,新發展黨員3名,2名黨員按期轉正,村黨支部積極調動黨員、積極分子和志愿者等參與村內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進一步發揮了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基層治理規范有效。目前,村內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一監督”“三務公開”“小微權力清單”“黨建工作年會”等制度規范,完善村規民約,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實現黨組織領導的村級事務運行機制規范有序;進一步完善紅白理事會制度,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出面調解,村內實現白事不穿白、不發煙、不放炮;紅事不使用高價煙酒,有效抑制了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
鄉村發展充滿活力。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中,一方面村黨支部依托村內2個家庭農場、4個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等資源,實現對村內2250畝土地進行統一育種,村黨支部統一購置化肥、種子,發揮好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用,以此來增加村集體收入;另一方面該村通過競價的方式對村內238畝窯坑地進行承包,20xx年度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5萬元,2022年預計達到11.2萬元。
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首先對村內8條主道進行分包,每條街道由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村民代表分包,明確責任人;村內四個大坑實行村干部分包坑塘制度,每個大坑由一名村干部與一名黨員直接分管,對大坑進行機械清理,并進行圍檔,杜絕垃圾進坑,分包責任人每周對坑塘進行檢查,做到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目前坑塘狀況維持良好;村內垃圾日掃日清,村“兩委”干部帶頭清除街內墻體小廣告,在主要街道書寫人居環境、除村霸等宣傳標語,起到了美化和警示教育作用;開展綠化、亮化工作,新種植核桃樹160余棵,更換太陽能路燈120盞,村內面貌整體提升;目前村內改廁率達到93.8%,爭取今年標準化廁所改造完成率達到100%。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2
荔波縣小七孔鎮覺鞏村有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他叫小趙,擁有一個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愛人,還有兩個活潑懂事的女兒。他的家庭也許沒有轟轟烈烈的偉大事跡,但全家人都在用自己的真摯、樸實和寬容守護著平平淡淡、最真實的幸福。
愛崗敬業守底線,愿做鄉村振興銜接人
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他在工作中虛心、勤勞,積極主動,尤其是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鄉村振興銜接的工作上,主動關心脫貧不穩定群眾,積極為脫貧監測戶申請各類項目分紅;對包保網格家庭情況進行全面摸排,發現有突發困難群眾及時制定幫扶計劃精準開展幫扶工作;協助村級開展疫情防控與疫苗接種工作,對于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做到“包接包送”并做好相關疫情防控政策的宣傳。鄉村振興工作開始以來,他積極參與村級項目謀劃,協助村支兩委做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建設等項目的謀劃工作。此外,積極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幫助群眾介紹外出務工、登記好已就業人員的信息臺賬,做好防貧、返貧等相關事宜,為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并獲得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認可。
任勞任怨睦鄉鄰,愿做勤儉節約持家人
小趙的母親一直秉持著中國傳統婦女的樸素和勤勞,盡心竭力地處理好家中瑣事,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和身患重度殘疾的小趙的父親。每天的日常就是騎著一輛電三輪風雨無阻的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到家后又急忙洗衣做飯,一刻不得清閑。為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她嘗試發展生豬養殖產業,每天起早貪黑的勞動,希望通過辛勤勞作,能夠給予一家人最無微不至的關懷,在讓家庭變得更加溫暖的同時讓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在對待鄰里關系上,王母也表現得很積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的'母親就一定會伸出援手,為大家排憂解難。
敢于擔當甘奉獻,愿做傳道授業園藝人
小趙的妻子是一名鄉村幼兒教師,為了能給孩子們上好課,她除了積極向身邊的優秀老師學習,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自學網上優秀教師的課程,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常常觀看視頻,查找書籍,為給孩子們制作教學用具常加班到深夜。她常說“當了幼兒教師,我才知道,真的要會十八般武藝。我要努力勤學習,做我們班孩子的榜樣。”“班上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缺乏父母的陪伴,我更要多關心和愛護孩子們一些”。小趙的妻子從兩個孩子的媽媽,變成一群鄉村孩子的“媽媽”,她心疼班里的孩子,同樣更能切身體會這些村里孩子們對愛的渴望,所以她總是竭盡所能陪伴和愛護孩子們,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尊敬長輩愛學習,愿做舞蹈繪畫追夢人
小趙育有兩個聰明可愛的女兒,“說起女兒,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驕傲”小趙說。他的兩個女兒非常地聽話懂事,雖然小小年紀,但是在奶奶的教育下,平時她們在家也總是互相幫助,一起玩耍,不給奶奶添亂。特別是剛五歲的大女兒,經常幫助奶奶掃地、洗碗、整理玩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三歲的小女兒總是跟在姐姐身邊有樣學樣,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大女兒從小就表現出對舞蹈和繪畫的熱愛,所以四歲時小趙就給她報了舞蹈班,四歲半給她報了繪畫班,每次課程奶奶都會帶著妹妹接送姐姐,一年多下來,姐姐也堅持從未請假曠課或遲到。短短一年時間下來,孩子已經取得中國舞一級資格,繪畫方面獲得了2021年貴州省全省創意書簽設計賽學齡前組一等獎。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3
鄭xx,女,1970年10月出生,20xx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普陀區六橫鎮杜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自20xx年擔任村書記以來,她始終葆有闖勁、干勁、韌勁,著力提升村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整合村莊資源,深挖村莊歷史文化底蘊,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下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途徑。在她的帶領下,杜莊村先后被評為省級善治示范村、省級衛生村、省級綠化示范村、市級文明村。
勇于破題的“闖勁”
20xx年,鄭xx任六橫賀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遇到的最大難題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少,不夠支付村里日常事務支出和村干部工資,無法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鄭xx下定決心,要為村里發展闖出一條路。
“當時村里有大量土地長期荒蕪。國家出臺土地流轉政策,我就挨家挨戶宣傳,通過土地流轉搞活經濟,帶領村民富起來。結果,99%以上村民都愿意把承包的荒蕪土地進行流轉。”鄭xx說。而后,村里流轉土地達300多畝,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體經濟。
“沒想到拋荒的土地也可以帶來好收益,我們的生活條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劉先生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開心極了。
攻堅創富的“干勁”
20xx年,原杜莊、賀家、橫安3個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鄭xx擔任合并后的杜莊村黨總支書記。上任后,她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和建設項目,在峧頭、臺門購買了4間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萬元。“現在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萬元。經濟上去了,更能為群眾辦實事。”鄭xx說。
此外,鄭xx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帶領杜莊村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月老杜莊”文化品牌。每年舉辦的七夕活動都會吸引當地及周邊地區青年男女參加,培育開發的鄉村特色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步步干出了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浪漫經濟”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新事業。
為民擔當的“韌勁”
“群眾的事是首要大事。”鄭xx平常十分注重與村民溝通聯系,建立了黨員聯戶清單,將責任落實到每個黨員,實現村內黨員和群眾聯系的全覆蓋。
在抗擊臺風“利奇馬”期間,鄭xx率先帶頭組織黨員干部轉移受災群眾、清理受災道路。在查看高危地段時,她摔傷手腕骨折仍堅持工作,履行一名黨員干部對村民的承諾,得到杜莊村村民的一致好評和贊揚。
“有一次臺風來了,我家住在低洼地帶,鄭書記帶人幫我搬家具和生活物資,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謝她。”村民陳女士說。也就是在這一次防臺工作中,鄭xx帶著村干部走在約60公分深的水洼地里幫助村民搬東西,盡全力幫助村民挽回損失,獲得村民的認可。
“我要更加努力讓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獲評浙江省“擔當作為好支書”后,鄭xx表示,她要繼續跟隨黨的步伐,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最基層,把杜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帶領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4
何xx,男,xx90年生,黨員,xx縣南城經濟開發區云路口社區人,現任xx鎮鄉村振興辦主任,團委副書記。榮獲2020年度xx縣“優秀團干部”、2021年度xx縣xx鎮“優秀黨務工作者”。
立足平凡崗位,樂于奉獻青春
我叫何xx,現任xx鎮團委副書記、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很榮幸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工作心得,我報告的題目是《立足平凡崗位,樂于奉獻青春》。
20xx年,是我從大學校園進入社會的拐點,這一年我從大學生村官很幸運地考上了鄉鎮公務員,組織分配我到xx鎮政府工作,崗位在扶貧辦任扶貧干事。
xx鎮是我縣北部山區大鎮,版圖面積222。1平方公里,74個村僅貧困村就有9個,貧困戶有5537戶16354人。走上工作崗位,才知道鄉鎮工作難,從事扶貧攻堅工作更難。盡管之前在綠楊鄉有過大學生村官的經歷,也開展過結對幫扶工作,認為自己能夠很輕松勝任這份工作,也想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干出一些成績,但接手以來,看似很輕松的工作,自己卻一直干不好,如何落實好“雨露計劃”幫扶政策,如何做好扶貧項目實施和扶貧資金管理,如何寫好扶貧典型宣傳材料,各項工作任務的難點讓我倍感壓力,對于領導交辦的任務也不能按時完成,看到兄弟鄉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做出來的成績,內心多多少少有些失落,工作上也表現出了消極的狀態,甚至覺得自己干不好這份工作。為了能夠改變眼前的局面,快速投入到工作當中,我開始積極學習上級扶貧相關政策,翻閱大量的扶貧資料,加班加點完成各項任務。通過兩年的不斷堅持,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鍛煉,工作效率也有明顯提高,各項工作取了較好成效。1000多萬的扶貧資金精準到戶,扶貧項目后續管理得到有效完善,扶貧典型得到了較好宣傳,年度村出列、戶脫貧任務如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也得到了鎮領導的肯定。我鎮也于2020年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537戶16354人貧困戶全部脫貧,1000多戶貧困戶通過產業扶持實現了脫貧致富。我鎮也榮獲省級“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稱號。
回首我走過的脫貧攻堅路,可謂步履維艱。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鎮還有121戶234人貧困戶未實現脫貧,剩余的未脫貧戶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再加上疫情影響,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挑戰。“行百里者半九十”,為了能讓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我和扶貧辦人員對未脫貧戶逐個走訪,分析致貧原因,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堅持因戶施策,通過綜合施策、組合幫扶、政策托底,全面落實精準幫扶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貧困群眾紓困解難、增收致富。范坳村單身貧困戶汪月嬋,年近八旬,患有長期慢性病,屬于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最難啃的硬骨頭”,由于缺乏勞動力、居住位置偏遠,年人均收入和“安全飲水”兩項指標未達標,為了能讓其如期脫貧,我多次上門了解情況,將扶貧政策逐條逐項地講解給她聽,幫其樹立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并幫助其申請低保,讓她享受政策紅利,為解決安全飲水問題,我多次協調鎮自來水公司,上門為其免費安裝自來水。如今,兩項脫貧指標均已達標,實現穩定脫貧。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5
譚xx,男,漢族,中共黨員,34歲,20xx年7月入黨,現任xx鎮合旺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農民疾苦,自擔任合旺村支書以來,他就扎根在了村委辦公室,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壓在了他的肩頭。
心系民生,一言一行皆為民
20xx年是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一年,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他從來沒有抱怨,他率先垂范,帶頭領著村、組干部逐戶逐人進行摸排,完成了全村貧困戶的調查摸底,建立貧困戶臺賬,為精準落實脫貧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政策落地有聲,加大幫扶力度,他組織包保干部定期走訪,及時動態調整貧困戶基本信息,駐村干部和村支兩委及包保干部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摸排,時時掌握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和存在的困難。并對接鎮里相關政策,及時提供幫助,對照“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不脫項目”要求,對標查找短板和返貧項目,核查未落實的扶貧政策,建好“回頭看”臺賬,對達標不穩定和存在返貧風險的農戶,研究“回頭幫”措施,完善幫扶計劃,做到脫貧路上不掉隊,不漏一戶一人。
兩年多來,他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硬化通組路、機耕道等15公里,為xx5戶農戶硬化了庭院和串戶路,67戶老舊房和危房改造,新建文化活動廣場2座,組織農業技術培訓145人次,為特殊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等等,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合旺村代表平壩區接受國家第三方脫貧評估,零問題通過評估,同時合旺村被列為20xx年全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示范村,得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嘗新嘗變,闖出脫貧致富好路徑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作為合旺村脫貧攻堅隊的隊長,他進一步完善脫貧制度上墻和責任分工,實現掛圖作戰,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當前全村開展工作的重點納入到村委重要議事日程,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制度保障。除此以外,為建好基層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他嚴格規范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積極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錘煉黨員作風,完善黨員發展流程,積極吸納優秀青年,壯大后備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戰斗力量。與此同時,他深深明白,產業發展是鄉村富裕的必要途徑,單靠村民單打獨斗,種植農作物是很難實現脫貧奔小康的。他守正創新,多次到地里進行考察調研,并派請專家、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調研、外地考察,借鑒多個優秀種植基地經驗,結合合旺村實際,利用交通區位優勢和傳統的蔬菜、瓜果種植經驗基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引進以種植大頂苦瓜,毛節瓜,香芋南瓜等反季節瓜系列蔬菜為主廣東江門鶴山市共和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安順市平壩區天地和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構建產、供、銷一條龍、“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的雙向合作模式,帶動農戶增收。
20xx年,合旺村又迎來了一次歷史發展機遇,省委、省政府決定,以合旺村、高田村為核心,打造萬畝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共涉及3600余塊土地,涉及農戶1100余戶;基礎設施建設需征地100余畝,需遷墳300余井。面對這個“大活路”,他沒有退縮,總是把最困難,最嚴峻的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入戶走訪、協調矛盾、流轉土地、查看產業項目,他的足跡踏遍了合旺村的每一個角落。走訪、考察歸來,連夜在辦公室整理走訪資料,夜深人靜,合旺村村委辦公室總有一盞燈亮至深夜,仿佛是整個村的燈塔;白加黑,5+2的工作機制,讓他本來年輕的臉龐顯得有些憔悴,每次見他總能看的他的`眼圈布滿血絲。但他從不覺得累,總想著再快一點,再努力一點,村民就能早一步踏上小康之路。正是他這種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動了合旺村的許多群眾,漸漸地贏得了他們的理解、信任與支持,紛紛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中來。人心齊,泰山移,一年以來,在他的帶領下,合旺村遷墳幾十井,倒地坎兩萬多米,全村流轉土地4500余畝,完成蔬菜基地供水灌溉保障工作以及產業大道排水溝建設,蔬菜種植不斷規模化,群眾收入不斷增加。
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讓群眾滿意,切實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譚xx奮斗目標和永遠追求。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中,他一直兢兢業業,敢扛事、愿做事,時刻體現著一名青年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真正本色。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1-29
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材料11-22
關于鄉村振興的典型事跡材料11-29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15篇)12-03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11-29
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通用5篇)08-10
鄉村振興專干典型事跡12-21
鄉村振興個人典型事跡11-04
個人鄉村振興典型事跡材料(通用6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