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4-05-18 16:05:02 金磊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精選11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那么擬定事跡材料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精選11篇)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1

  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間,實現了千百年來人民心中最樸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經絆倒半個地球的難題,讓上億人口擺脫饑餓。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照亮了后來者繼續前行的路,他給世人留下的不僅是豐富的食糧,還有無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兩個夢想耳熟能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發“海水稻”的宏大構想。袁老說,“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后,在我國內陸和咸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兩億人!

  夢想總是屬于敢想敢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種植示范,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中國人再次牢牢端穩了飯碗!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腳踏實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長期奮戰在農業第一線,把自己在一生浸潤在稻田里。他堅信:“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門規”——“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袁隆平曾說:“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干下去,從‘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隱沒于鄉間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為“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奔忙,還在努力帶給中國和世界驚喜。多一些腳踏實地的科學家,多一些鍥而不舍的追夢者,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就會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對英雄的呼喚和尊重。國士無雙,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國民英雄,在他的心里,國家利益重,科學事業重,名利卻最輕。“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特等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人也給了袁隆平的榮譽和禮贊。

  時代需要榜樣,時代呼喚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時代的方向,他們的精神影響著后來人,是為祖國乃至全人類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們展現出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音。我們看到,在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內心的富足。全社會對抗疫英雄的愛戴,對航空專家的敬仰,從國家層面對袁隆平、鐘南山一個個國民英雄的崇高禮遇,也在向社會昭示:人生價值的實現,靠的是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精神。

  我們紀念袁隆平,也是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蕓蕓眾生中一個渺小的存在,我們大多不會成為袁隆平那樣的國民英雄,甚至我們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經濟走勢的商業大佬,也不是時時關心國家大事的`政界領導,但我們每個奮斗的個體,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我們可以像袁隆平那樣,做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堅定目標就能夠堅持下去的人。那么我們便是自己的英雄——愿你我既能做那個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為那個被鼓掌的人。

  最后借用鐘南山團隊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個堅持夢想的人致敬:感念我們在這個時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們的星空因為有了每個不同的你而璀璨。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2

  袁隆平院士是“雜交水稻之父”,他的“東方魔稻”,不知道養活了世界上多少人。他前前后后獲得了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杰出發明家金質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未來科學大獎等諸多獎項,并且獲得“改革先鋒”稱號和“共和國勛章”等等。

  這位“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為國家和社會乃至世界都創造了巨大的財富,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按理說他這樣一位杰出的科學家,自家口袋裝有多少“米”都不為過,也不會遭人非議,可他的生活或者說是他的生活態度卻僅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線上,“身價1008億,卻獨愛15元襯衫”,這讓多少“聰明人”困惑和搖頭!

  細細想來,如果先生當初是為了“日進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間地頭忙碌,先生的身上有著一種強大的信念在支撐,這種信念是孜孜追求人類文明、科技進步的偉大精神,是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深深憂慮和無疆大愛,是反哺社會和人民的生動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淡泊名利、艱苦奮斗”的詮釋,這種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質財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著”,袁隆平先生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米問題已讓舉世驚嘆,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糧,同樣也營養、滋潤著我們浮躁的心靈,影響著這個社會!

  袁隆平有句名言,“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他是這樣說的,而且也是這樣做的,他既是一名科學家,更像是一位農民,于是他風里來,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與大地貼的近,與百姓貼的近,更與實踐貼的近,在貼近中,有他的'理想,為了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為了中國14億人民,他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實踐到了真理,獲得了民生。

  “我夢見我們種的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讓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幾十年。在成功培育了超級稻和海水稻之后,袁隆平帶領他的團隊又開創了新的佳績,他們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畝產超過了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這一成果將為沙漠地區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環境再添“中國貢獻”。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3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的鹽堿地里長出了水稻,這是袁隆平團隊試種的,高寒耐鹽堿水稻,又稱海水稻。這一新的嘗試立即引發國人點贊:了不起!

  為“鹽堿地種海水稻”打call,贊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拼勁兒。袁隆平院士今年90歲,這個年齡對于一般人而言,應該是兒孫滿堂,頤養天年。而對于袁老而言,現在還是他的事業“青春期”。他幾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帶領他的團隊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刷新了一項又一項記錄,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支持他的是讓中國人吃飽吃好,是對自然科技的不懈追求。黨員干部是干事創業的主力軍,更要以袁老為榜樣,堅守初心,踐行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扎實做好本職工作,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奉獻所有光和熱。

  為“鹽堿地種海水稻”打call,贊的是“敢為人先,創新創業”的闖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將青海格爾木市大棚內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開墾的鹽堿地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黨員干部要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大膽去想,大膽去干,只有這樣才能攻破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困難不要畏手畏腳,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積極尋求辦法,敢于嘗試試驗,在不斷的嘗試失敗中,找到最佳解決辦法。要敢為人先,別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

  為“鹽堿地種海水稻”打call,贊的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干勁兒。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針對格爾木獨特的自然條件,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優化最優配比,運用水稻耐鹽堿試驗、耐寒試驗、耐旱試驗等方法,專門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為后續積累經驗、進而大面積推廣邁出了第一步。無論是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進入新時代,實事求是一直是我們推進工作的重要法寶。黨員干部要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作為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發現真問題,敢于說真話,扎實辦真事,贏得群眾的真滿意。要認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好每一項工作,服務好每一名群眾。

  90歲的袁隆平,柴達木盆地的鹽堿地,長勢良好的海水稻,我們還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4

  所有最普通的中國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而在許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國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極具標志性的存在,是中國數十億人深情愛戴的“國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

  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勞在雜交水稻科學研究一線,只為14億中國人有飯吃。在普通中國人的認識中,“袁隆平”三個字是一個充滿意義和情感的象征,象征著一個國家的人民從饑餓走向溫飽,從貧窮走向富強,從趕上時代走向引領時代。從“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到今天“天問一號”跨越行星際,共和國的科學家們向真理之路不斷探尋,靠著自力更生、頑強執著和大膽設想、認真求證,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這是袁隆平的話。袁老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一生都在追夢,在大地上追夢。袁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測,還有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人類福祉的.使命追求。雜交稻研究是具有開創性的,是對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對中國人民的負責。袁老用雙腳丈量寫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實驗室”就是國民經濟主戰場,他的.科研目標很純粹,就是解決吃飯問題。

  袁老是共和國最不平凡的農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曾經歷過舊中國貧窮落后年代的人,內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變中國的種子。

  這位老人也是最偉大的農民,他留給青年人的話是:你們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我相信你們必定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實踐、厚積薄發并將不會辜負時代的擔當。他躬身力行,在農田里做實驗,90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堅持做科研,實現“高產更高產”。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是他心頭的重中之重,他要解決的不只是當代人的吃飯問題,他想永遠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今天的中國,一項項代表著人類科技前沿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我們深知,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在國際競爭中腰桿子就不硬,正如“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讓中國人民的腰桿子挺起來。今天一位科學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還在深深濡染著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們必將其代代傳承。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5

  20xx年8月21日午時,《致富快報》的記者走進了袁隆平的辦公室。袁隆平熱情地招呼記者坐在沙發上,請秘書給來訪者泡茶,又遞上香煙。他明白來訪者是江西老鄉,又是為“三農”服務的一份實用性很強的報紙的新聞工作者,向農民傳播黨的各種惠農政策,供給信息和可操作的技術,方向很對頭,農民朋友喜歡,長期堅持下去,報紙就有生命力。

  他說:眼下農民朋友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相當一部分農民朋友渴望著脫貧致富而又一時找不到門路,你們這些高參肩上的擔子不輕啊。聽說《致富快報》全年定價不到50元錢,一天不到一包“梅雀”牌香煙錢。我看農民朋友是訂得起的。你們的`報紙是辦給“窮人”看的,是辦給弱勢群體看的,所以注定你們也是“窮人”。也是媒體中的弱勢群體,現階段,這是正常的`,又不很正常。

  當他明白記者代表報社大熱天遠道而來懇請他擔任報紙的顧問,以及請他題詞時,他爽快答應了:“好。我反正有60多個頭銜了,多一個無妨。可是頭銜太多了,好累,反而成了包袱。但你們的報紙是辦給農民朋友看的,我愿意當這個沒有級別的顧問。”

  然后,他伏在辦公桌上,頗認真地在白紙上寫下“祝農民朋友早日致富”和“祝《致富快報》越辦越好”兩幅題詞。

  爾后,經記者請求,袁隆平和來訪者在辦公樓前的臺階上合影留念。

  一位享譽中外的大科學家,多次請辭和推掉了許多聲名顯赫的頭銜,偏偏欣然擔任一張不起眼的小報的顧問,這段佳話很快被傳為美談。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6

  我公司黨委積極響組織開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學習的活動。我認真參加了學習活動,并進行了學習總結。

  通過學習,使我對袁隆平同志有了我了解較全面的了解。袁隆平同志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杰出的農業科學家、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決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科學研究,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水稻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可以說,袁隆平同志是我國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他獻身科學、頑強拼搏、勇于創新,以農業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斷造福人類。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團結協作、甘為人梯,桃李滿天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他還是杰出的無黨派代表人士,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積極參政議政、獻計出力,為統一戰線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袁隆平杰出的科技才華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了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風,為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典范,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第一、學習袁隆平院士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于付出的精神。

  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作為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黨員,身處脫硫環保調試工作第一線,我應該把個人的理想同公司、國家環保事業及民族的奮斗目標統一起來,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事業發展國家富強緊密聯系起來,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和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不斷進取,刻苦鉆研,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第二、學習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

  袁隆平院士認為:“成功的要決在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了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于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鉆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脫硫環保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舍,樂于服務,甘于奉獻,積極投身國家環保事業的建設中。

  第三、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

  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著眼,從難處著手,從全局著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啟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后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為一名調試技術人員,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同志,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理順關系,全力以赴把公司交給的任務完成好。

  第四、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謙遜豁達,不以權威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著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我要盡自己全力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袁隆平是我們黨培養出來的當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他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我國當代知識分子的突出典型,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一面光輝旗幟。可以說,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凈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學習環保專業新技術和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調試技術水平,同時更好地參加政治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跡為榜樣和標準來不斷督促并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7

  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了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于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鉆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職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并弘揚時代精神,樂于服務,甘于奉獻,振興我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第三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著眼,從難處著手,從全局著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啟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

  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后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為一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更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協作,承上啟下,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

  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圍繞公司整體和部門全局決策,加強協調,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為工程項目服好務。努力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以樹環保產業龍頭形象。最后還要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以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著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作為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的`名聲不算顯赫、我們的地位不算尊貴、我們的收入不算豐厚,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卻是極為崇高的,我要盡自己全力來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可以說,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凈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貫徹各級領導的工作布署,積極開展部門各項工作,認真學習節能環保專業新技術和新知識,努力掌握全球環保領域的新動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適應現代化生產和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環保設備質量,做到建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同時更好地組織部門員工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開展好員工的文體活動,關心員工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跡為榜樣和標準來不斷鞭策并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8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了袁隆平爺爺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艱辛歷程故事,現在就讓我來給大家一一敘述吧!

  首先,袁隆平爺爺一年級時一次去郊游,教師帶他到一個農場去參觀,當袁隆平爺爺觀察處處都是芳香的花草和一串串艷麗的果實時,就立志要去學農。從那時開頭,袁隆平爺爺就刻苦學習,高中畢業后,袁隆平爺爺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后來改名為西南農學院)。1953年8月,袁隆平爺爺畢業后,被安排到湖南安江農校當教師。

  1960年的一天中午,袁隆平爺爺走出校門,他遠遠的看到公路邊圍了一群人,走近一看,路邊橫著兩具骨瘦如柴的尸體,圍觀的人們都悄悄無聲,臉上堆滿了悲傷,袁隆平爺爺也特別難受。

  從今以后,袁隆平爺爺帶著學生一起攻克難關,最終討論出了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世界很多國家的糧食問題,成為了雜交水稻之父。

  讀到這里,我想到了全世界的很多國家正在鬧饑餓,而有的.人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

  現在再讓我們來看看袁隆平爺爺的其它故事:2023年10月27日晚,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榮歸母校西南大學。

  場面相當震撼:搖旗子、舉畫像、拉橫幅,學生們冒雨在校門口排了半公里長隊。

  這次回歸的一個花絮是首次披露了袁隆平爺爺在校成績,袁隆平爺爺1950年大一下期期末考試成績單清晰地說明:袁隆平爺爺當時農學課程成績并不很突出,反而英文成績特殊好,高達93分。語文64分,植物學65分,一般化學60分,地質學88分,農業概論88分,氣象學84分,農場實習67分。他的.專業成績在班上僅相當于中等。可為什么當時這個成績并不優秀的小伙子卻能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呢?對此,袁隆平爺爺的答復是:“我成績并不是很優秀,但我會努力去學,由于世界還有很多人挨餓,我不忍心看到他們被活活的餓死!”

  是呀,誰都不忍心看到很多人被活活餓死,所以,從現在起,我們每個人都要節省這來之不易的糧食,讓全世界行動起來,一起對抗糧食危機,讓人們不再挨餓!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9

  在人類發展的關鍵時刻,一位“神農”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饑餓的法寶--雜交水稻,創造了一個風靡世界的“綠色神話”。

  這個被冠名為“東方魔稻”的奇跡讓中國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讓世界人民遠離饑餓。

  他就是袁隆平。

  工作后的袁隆平來到了偏遠的湘西農村。

  在農校教書的日子,他利用課余時間走出課堂,親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個普通農民一樣躬耕于田間。

  在長期的研究中,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由此靈感一現,萌生了培養雜交水稻的念頭。

  然而袁隆平的設想與傳統的經典遺傳學相悖,許多權威學者認為他是蚍蜉撼樹,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憑著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下定決心要將自己的想法堅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氣,袁隆平每天帶著水壺和饅頭,拿著放大鏡,一壟壟、一行行、一穗穗的尋找理想中的苗珠。

  艱苦的條件和不規律的飲食,讓他患上了腸胃病。

  正是憑著這種堅韌不拔、勇敢頑強的意志,在勘察了14萬余株的稻穗后,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和研究,他終于寫成了令世界震驚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隨后,袁隆平和助手們整整花了6年時間,先后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都沒有培育出不育度都達到100%的水稻苗來。

  終于在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農校試種的'“南優2號”雜交水稻畝產達到了628公斤,與常規稻畝產150公斤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1976年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關鍵一年。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用勤勞和勇敢揭開了我國雜交水稻大面積制種、推廣的序幕。

  雜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種榮譽紛紛而來: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首個最高科技獎、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袁隆平也從一個躬耕的農業科學家變成了一個身價千億的世界名人。

  但令人感動的是他雖然已經獲得了那么高的榮譽、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雖然他已經是一位八旬老人,但他仍然穿著35元的衣服,晝夜躬耕于稻田。

  他這一輩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培育優良的雜交稻,解決人類的糧食問題。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10

  跟袁隆平很親近的人說,袁隆平穿著很任憑,一點也不講究。

  有一段時間,他的購物欲非常劇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場去購物。可他有一個“怪癖”,專挑廉價貨買,價錢高的東西他不感興趣。有一天,他與夫人鄧哲逛商場,看到貨柜里有打折到10塊錢一件的襯衫,他說,太廉價了,加2塊吧,12塊一件。售貨員笑著說,你這位同志真怪,人家買東西討價還價,你卻往上加,不行理喻,不行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氣買了10多件,“這樣的襯衣好,下田的時候穿起來便利,不用擔憂弄臟了。”他對夫人笑笑說。深知他生活習性的鄧哲不多說什么,只報以莞爾一笑。

  他穿的最貴的西裝,不會超過800元;他買皮鞋不會超過200塊錢,什么意大利的“老人頭”、“鱷魚”牌等大牌服飾,他覺得這些昂貴的“浪費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適、不拘束。但是,中國頗具權威的評估機構報告稱,袁隆平的身價為一千多億。如此看來,就個人的`物質財寶而言,除了他腦袋里的才智和學問值錢,袁隆平的.確是中國最富有的“赤貧者”了。

  然而這位最富有的“赤貧者”對自己清心寡欲,卻對社會極大方、極具憂患意識,至今,他將所獲的12.5萬美元世界糧食獎的獎金,捐贈給了由他發起成立的科技嘉獎基金會,以扶掖新人……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 11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無黨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再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先后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獎項。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感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袁隆平的感人事跡10-18

關于袁隆平的事跡材料07-05

袁隆平事跡材料(精選26篇)12-14

感人的事跡材料11-11

先進事跡材料感人06-21

員工感人的事跡材料(精選6篇)08-16

感人事跡材料范文04-17

小學生感人優秀事跡材料09-24

地震感人事跡材料12-09

抗疫的感人事跡材料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