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狠抓農村“兩轉”工作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狠抓農村“兩轉”工作·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是解決農民增收難、傳統產業提升難、新型產業培育難、城鄉發展差距大等農村諸多問題,實現全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各級組織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農村剩余勞動力輸轉和土地流轉緊密相關,沒有農民的輸出便沒有土地的有序流轉,開展“兩轉”工作對我縣來說盡管時機尚不完全成熟,但作為一項富民的重要措施,這項工作應當從現在開始抓在手上,切實抓出成效。
一、我縣“兩轉”基本情況
1、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緩步上升。據統計,全縣農村人口約6.8萬人,從事農業的人口約7.97萬人(包括季節性務農人員),農業勞動力4.45萬人,其中9個農村鄉鎮農業勞力2.6萬人,農村外出務工經商的勞動力0.24萬人,其中2004年進城務工經商的勞動力為463人,比2003年增長16.9%,全縣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不足100元(浙江省該項指標為2650元)。總體上呈現出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同步增長的特點。近兩年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雖然在不斷增加,但轉移規模小,農村季節性用工增長與總體上勞動力剩余的現象并存。從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渠道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鄉鎮企業成為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渠道。隨著鄉鎮企業規模的日趨萎縮,一些企業用工相繼返回農村從事農業生產。近幾年,因受城市二三產業發展的拉動和城市文明的吸引,青年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逐漸增多,但主要集中在餐飲、理發、零售、小修理、小加工等低層次的行業,而且以幫傭打工的居多,投資置業的很少,工資收入普遍較低,這部分農民在城鎮尚未形成穩定的職業群體。
2、農村土地流轉漸趨活躍。止2004年底,全縣農村耕地流轉4800多畝,涉及農戶603戶,其中:租賃79戶、847畝,轉讓298戶、3300多畝,轉包120戶、723畝。農戶間的土地流轉以零星流轉為主,連片20畝以上的流轉很少;流轉對象主要是人多地少戶和近幾年自發流入的移民。全縣形成百畝以上的小農場53個,其中集體農場23個,個體農場30個,這些農場全部是通過開荒形成的,目前,尚沒有通過土地流轉形成的5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分析影響和制約“兩轉”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安西農民人均耕地較多,農民務農收入相對較高,土地收益年均達到3000元以上,農民生活無憂;二是城市產業規模小,就業崗位稀缺,吸納農村剩余勞力的能力不足;三是城市就業引導、職業培訓、服務機制不完善,農民就業技能貧乏。投資興業無資金,培訓、就業“兩張皮”,打工求職無門路,影響了農民非農產業就業的積極性;四是城市隱性失業問題加劇,城市工與農民工搶飯碗,導致農民工就業空間縮小;五是現行體制影響農村勞力向城市的轉移,如實事上仍然存在的戶籍差別、不完善的醫療失業保險制度以及工資兌付不夠及時等問題,使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存在后顧之憂;六是傳統的觀念是阻礙農村剩余勞力輸轉的最大障礙,主要是一些群眾對客觀不利因素看得太重,很多事情不敢想、想不到和想到辦不到,投資興業怕擔風險,務工經商怕丟地權,因而滿足于守土經營、溫飽有余。
【狠抓農村“兩轉”工作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相關文章:
建設新農村,農民增收是重點04-27
農民增收情況報告03-29
淺談農民增收途徑04-27
開闊視野拓寬渠道04-30
慶陽農民增收問題淺析04-30
淺析慶陽農民增收問題04-30
淺析農民增收困難的原因04-28
拓寬西安畢業生就業渠道04-28
發展庭園經濟 促進農民增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