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縣農民增收的難點
農業、農村、農民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的核心是收入問題。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縣農民收入、生活水平雖然有了較大地提高,但與其他地區相比,我縣農民收入仍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近年來,由于我縣農民收入基數低、增長緩慢、與其他地區的差距逐漸拉大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盡快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加快推進“三帶兩極一目標”發展戰略、解決我縣“三農”問題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一、我縣農民收入的現狀和特點
1、農民收入構成情況。2004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335.0元,比上年增加254元,比上年增長6.2%,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2.2%,實際增長速度為1991年以來最低(見表一)。從收入內部構成來看,工資性收入1764.23元。占全部純收入的40.7%,與2000年相比,比重增加12.7個百分點;家庭經營純收入2007.65元,占全部純收入的46.3%,與2000年相比,比重下降8.7個百分點,其中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純收入670.44元,第二產業純收入469.48元,第三產業純收入867.73元,分別占全部純收入的15.5%、10.8%和20.0%,與2000年相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比重分別下降6.1和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3.7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421.45元,占全部純收入的比重為9.7%,比2000年下降6.6個百分點;財產性收入141.67元,占全部純收入的比重為3.3%,比2000年下降2.6個百分點。從純收入總量上看,200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0年的3279.5元增加1055.5元,年均遞增7.2%。
表一· 農民人均純收入近年增幅對照表· 單位:元
2、農民收入與其他地區差距拉大。2004年,我縣農民收入與其他地區相比(見表二),仍有較大,不僅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更低于平陽、蒼南、洞頭等縣,僅高于文成、泰順兩縣,位列全市倒數第三;而增長速度方面也僅略高于蒼南和文成,位列全市倒數第三。
3、農民收入地區差異繼續擴大。雖然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鄉鎮由2003年18個增加到19個,但地區差距尤其是沿江鄉鎮和山區鄉鎮相比呈逐年擴大趨勢,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五個鄉鎮平均人均收入7742元,而最低的五個鄉鎮平均人均收入僅為1652元,相差6090元,與2003年相差數5815元和5162元相比呈逐年擴大趨勢。
4、部分農民仍未脫貧,貧困面仍然較大。雖然這幾年我縣扶貧力度不斷加大,欠發達地區農民的收入水平明顯提高,但仍有部分農民仍未脫貧,2004年末,人均年純收入低于1500元的全縣還有7.50萬人,其中低于1000元以下的還有2.11萬人,分別占全縣總人口比例的8.5%和2.4%;其中26個欠發達鄉鎮人均年純收入低于1500元的還有6.32萬人,占26個欠發達鄉鎮總人口的19.1%。
二、我縣農民增收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整體競爭力不強
①農業經營規模小,生產成本高。我縣由于人多地少,而且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絕大部分山地、山場承包到戶,土地分散,加上集中連片、土地流轉困難等客觀上決定了農產品生產規模偏小,雖然近年來土地流轉制度的改革、發展和逐步完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生產上的承包大戶,但從永嘉總體來說,目前我縣農業生產規模仍然偏小。生產規模小,生產成本自然就偏高,農民種田一年畝產收入與支出基本持平,甚至有的支出大于收入,也就是說,農民種田基本上是無利可圖。生產成本過高直接影響了我縣部分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
【我縣農民增收的難點】相關文章:
農民增收情況報告03-29
淺談農民增收途徑04-27
淺析慶陽農民增收問題04-30
慶陽農民增收問題淺析04-30
淺析農民增收困難的原因04-28
影響農民增收因素的問題與對策04-30
建設新農村,農民增收是重點04-27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05-06
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