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橋教學反思1
今天,帶著孩子們學習了小說《橋》,《橋》篇幅極短,不足七百字的一篇小小說卻把一位老黨員老支部書記的光輝形象永遠銘刻在讀者心頭。一場洪水與死神的威脅面前,百十號人要擠過一座窄橋逃生,如果沒有有序的疏導,后果也許不堪設想。將要退休的老支部書記,“像一座山”,挺立風雨與洪水面前,用自己的黨性給眾人上了最后一課,也給自己的人生交了最后一份答卷。文中,老支部書疾講了四次話。可以說,老漢的每一句話都力鼎千鈞,少一句都不行。因為正是老漢的這四句話在傳遞著老漢內心情感的洶涌波濤,也在推動著情節的層層進展,老漢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借助了這極為簡潔的四句話。
危險面前,一位老黨員以自己的鎮定來安撫人心,人心搖動之時他又以黨支部書記的威嚴來給予震懾,親情大義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而納血脈骨肉親情,讓他在最后的關頭還是試圖把生之希望留給兒子。
橋教學反思2
《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上完這節課,我對自己這節課有這樣一些想法,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建議和幫助。
一、以生為本組織教學,抓住課文重點,以“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從孩子們那躍躍欲試的神情,我覺得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機已成熟。在交流“老漢是怎樣一個人?”時,由于這是一個開放型的問題,學生可能從多方面去回答。果然,學生一開始就直接到15自然段,也就是老漢揪出兒子的場面,我馬上調整思路,為更深刻地體會老漢的行為,我緊緊抓住了洪水的變化:老漢揪出小伙子時,洪水已肆虐到什么程度?當洪水沒胸深時,老漢又是怎樣做的?從老漢的一“揪”一“推”中,讓這個人物更豐滿起來,感受老漢平凡中的不平凡。文中還有幾處也對老漢進行了描寫,在學生交流體會老漢是怎樣一個人時,根據學情相機引導學生感受洪水的肆虐、橋的危機、人們的慌亂,從而更能體會到老漢人格的`偉大,老漢做法的可貴。在引導學生了解老漢這個人物的過程中,相機滲透文章的表達方法,如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結尾才交代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感受文章設置懸念的表達方法等。
二、注重朗讀訓練,以讀為本。在課文的學習中,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注重了讀的層次,使讀書扎實有效。比如學習文中描寫洪水的部分,就有四讀:
一讀,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洪水的句子;
二讀,在學生匯報并初步體會后,自由練讀句子,試著把自己感受到的讀出來;
三讀,展示讀,老師及時進行評價。
四讀,師引讀句子,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感受。
三、以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注重培養學生聽的習慣,我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并及時做出恰當的評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要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訓練學生聽能力;“說”,在學生讀文或回答問題時,遇錯及時糾正,鼓勵學生說話不緊張,把話說完整,注意說話的條理性;“讀”在課文的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讀的形式多樣;“寫”,本來設計中有練寫短句的訓練,考慮到時間關系改為練說短句。我感覺這節課中學生對老漢精神的偉大有較深的感受,同時落實了聽、說、讀、寫的訓練。但我對文中短句的處理過簡,沒達到預期的目的。對教材的把握欠靈活,還有很多不足,請批評指正。
橋教學反思3
《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老支書在山洪發時,為了挽救村民們的生命,結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贊美了老支書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高貴品質。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感悟老漢的人物形象,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描寫雨水和洪水的句子體會情勢危急,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洪水肆虐的句子。然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來引導學生感受老漢高大的形象和無私的`品質,通分角色朗讀,表演等方式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情境中去。然后找出村民們是怎么做的,最后老漢是怎么做的。這樣層層深入,一點一點解讀文本。作業部分,我安排了一個練筆,為老漢寫一篇碑文,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寫作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老漢的敬佩之情。
課后反思了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一是對課文朗讀方面指導得不夠到位,沒能把學生引入到那種感人的情境中,學生的情感沒能得到很好的調動;二是給學生自主思考,討論的時間較短,學生回答問題時很迷茫。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課課有長進。
橋教學反思4
《橋》一課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本文故事性強,情節感人。在教學本課時,我注重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感悟。
1、反復讀,強調學生多角度的閱讀。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是課標中的要求。對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學生反復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如在解讀“老漢像一座山”我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為什么要把老漢比作一座山。學生解讀老漢沉著冷靜是一座山。引導學生感受“對老漢有話要說嗎?”“很敬佩他。”“真了不起。”“請帶著敬佩之情讀,(學生讀句子)“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我接著引導學生聯系下文體會,學生解讀老漢受人擁戴他公正無私,他是領頭羊是群眾的靠山。教師學生再讀句子,“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反復讀,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讀時,提升學生的感悟。
2、以“讀”為主線,關注學生的“學”。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的理念。語文素養靠語文實踐,讀,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在強化讀書感悟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即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新課程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是其中的一維小學語文主要目的'不是學“道”(指文章內容),而是學“文”(指語文規律和讀寫規則)。在轟烈烈的感悟中,教師要不忘學習方法知識,基本的語法知識和修辭知識。
在閱讀感悟的同時,要學習方法。本課突出體現在引領學生學習人物時,注意讓學生歸納學法,“剛才我們在體會老漢的形象時,大家是通過對老漢的哪些描寫感悟到的。”“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的。”
3、讀寫結合,生發語文能力。
在學習到最后一部分的時候,讓同學們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村子里的人們,這時他們想對老漢說什么呢?這樣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是對交際能力的一種培養。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以讀促說,讀說寫結合,學生才會感到易于動筆,只有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才樂于表達。
但本課當中回想其中,不足之處為過于追求學生自主的回報感悟,作為教師沒有很好的處理課堂上即尊重學生的體驗,又能面向全體的教學藝術。
橋教學反思5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員的光輝形象。講述了老漢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沉著指揮、大公無私,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語文,講求的勝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個人很贊同這樣的說法:語文課,要瑯瑯書聲,更要靜思默想;語文課,要整體感知,更要咀嚼涵詠。將“文”化為“語”,把文章語言內化為自己的感悟,通過交流,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樣的課才是有“語文味”的語文課。
本著這樣的宗旨,試教后,采取許多老師的建議,我刪剪了許多人文性說教的環節,最后緊緊圍繞教學重點——“感悟老漢形象,感受員氣概”展開教學,著力在環境的渲染、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等方面下力氣。并始終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咀嚼體味、反復誦讀來實現文本解讀,引導學生“角色體驗”走進人物內心,與“老漢”進行心靈的對話。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禮和人生的啟迪,爭取讓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諧統一。
一、以“讀”為主線,關注學生的“體驗”。
首先是多種形式的讀,強調學生的自主感悟。讓生自由練讀描寫洪水兇猛咆哮的句子,展示讀最好的一句;串讀咆哮的洪水和人們的慌亂表現;默讀課文7—23段,劃劃描寫老漢表現的語句,你感受到老漢是個怎么樣的人;齊讀送給老漢的贊歌等等,為學生搭建與文本直接對話的平臺。其次反復讀,強調學生多角度的閱讀。對含義深刻的字詞或句子,需要反復引導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我在學生交流了對“揪”字的感受后,帶著自己的理解讀這句話,在讀中加深體驗,感受老漢的精神魅力。
二、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營造與文本內容相似的氛圍。
考慮到文章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有一定差距,我在課前談話中剪輯穿插了洪水的錄象片段,串讀洪水語句時配上洪水洶涌澎湃的聲音,讓學生進入了文本氛圍。這對后面成功地感受老漢形象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
三、尋找語言訓練點,落實寫話訓練。
讀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那說和寫更為關鍵。所以我努力結合文本創設語言訓練點,并落實書面學習感受表達。串讀洪水語句,“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時,出示“這座窄窄的木橋就是”用來提升認知;當人們跌跌撞撞向木橋擁去時,老漢“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老漢像一座山,想象他曾經為村民們做過什么?此時他心里怎么想?從而引出“他得像一座山。”最后對“揪”字的寫批注,讓學生在靜思默想的寫話中提升語文能力,更是豐滿了老漢的人物形象。
教案設計是死板的,課堂是靈動生成的。由于經驗的缺乏,課堂上出現了許多不足之處,最大的不足體現在教學“揪”和“推”的對比感悟人物形象過程中。當問出“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揪”時,很多學生就能夠較好的深入課文去回答。這時未能及時地調整教學流程,直接讓學生寫批注。以至于這里的教學稍顯混亂,環節不清爽流暢。其次,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沒能及時加以肯定,點評語言的恰當和豐富性也值得進一步完善。
橋教學反思6
前一天下午三點,接到電話第二天要去xx鎮小上一堂課,三位老師,同課異構,課文題目是五年級下冊《橋》,有點慌。時間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接到電話我還慢條斯理的請假,安排好課,放學回家還像客人一樣去吃了晚飯,吃了飯我還到菜地田野逛了一圈。我自己都覺得悠閑。可守鍵的原因還是,文本太難處理。
回來的晚上,我一直在看各種設計,一節課,第一課時,我都不知道該怎么分配這四十分鐘。課文重難點很清楚,感受文章語言文字特點和感悟老漢的形象。我想讓設計出彩,正是這樣的念頭,讓我忽略了很多東西,甩掉了環境的鋪墊,直接切入主題。因為我不知道第二年考量我的不是設計的出彩,而是表現的沉穩。設計可以很樸實,但是老師的素質要體現出來,要達到他們拿得出去的標準。正是這種方向的偏離,我看到了自己最大的弊病。
第一,平時上課對自己語文課堂的語言要求不高。口頭語較多,這一點,在你不自信的時候會表現得特別明顯。特別是在這樣心里沒底的情況下,緊張會讓你的許多小毛病都鉆出來。我不得不說,這一次真的挺緊張,因為在前一天11點多,我還在斟酌文本的取舍。課件的制作已經被我撇到不知道什么時候了。因為準備得不夠,所以不自信。
第二,課文內容的選擇上,很冒險。作為第一課時,我要在前15分鐘處理好字詞、文章的主要內容。后十五分鐘重點品讀老漢的形象,最后10分鐘根據品讀完成課堂作業本上的`而一個小練筆。上完后我自己也覺得環境的烘托沒有讀,學生很難走進老漢,感受他的形象。可是當我覺得太多人回去選擇前面環境描寫的句子感受下說語言特點的時候,我就想當然的把它撇掉了。真當是舍本逐末啊!幸好這是我自己上完課之后就后知后覺的。
第三,板書,還要再練。一手好字,可以讓一個語文老師提高許多分。可我,態度認真點,寫的好點,態度不認真就隨便了。以前教高中真好,可以帶點草或有自己的特色,可是到了小學,要寫一首漂亮而有特色的正楷字,我還要練上三年吧!
所有的反思都回到了語文老師最初應該努力的方向,漂亮的朗讀,漂亮的板書,還有漂亮的設計。我要做的還有好多。
【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橋教學反思04-26
《橋》的教學反思04-20
《橋》教學反思10-13
《橋》教學反思(精選20篇)09-30
《橋》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10-28
12橋之美教學反思01-04
《家鄉的橋》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22
《七彩橋》教學反思11-0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