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精選16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以欣賞《勞動最光榮》為主線,把欣賞、拓展、創造等形式,貫穿在整個教學中,在音樂欣賞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感受音樂的美。首先是情景式感受,創設學習情景是認知的有效途徑,它可以起到激發學生的興趣, 引導學生去學習教學主題及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紐帶作用。所以,我將節奏兒歌《快樂的美發師》作為導入部分,讓學生在兒歌情景表演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并且懂得雖然美發師的勞動很平凡,但是只要自己努力勞動一樣是十分光榮的。
其次在教學中我以聽為先導,讓學生真正學會“聆聽音樂”。本課教學的主教材是《勞動最光榮》,在聽賞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聆聽有童聲演唱的《勞動最光榮》,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再聽由木琴演奏的《勞動最光榮》,感受木琴獨特的音色,從而知道它正因為具有清脆、明亮的音色所以能更好的表現勞動時歡快的情緒。
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口動,讓學生說說歌中哪些小動物是十分光榮的。體態動,讓學生表演歌中小動物勞動的動作。手動,讓學生通過自己演奏來感受木琴的清脆,音色的明亮,使學生從動中體會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幸福。
所以,在這節課中我認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過情景,聽覺,動覺來感受歌曲活潑的歡快情緒,從中也使學生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光榮。
在音樂欣賞中創造也是十分重要的, 音樂本身就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表演校園勞動的情景時,讓學生回憶真實的勞動體驗,啟發學生自己創編勞動的項目,模擬勞動時發出的聲音,以及創編勞動時產生的節奏和動作,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合作表演來培養他們分工合作的精神。 但是,二年級學生的小組活動能力還不是十分好,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我及時地幫助和指導,帶領學生一起探索學習。但在創作內容安排上有點過多,時間短,學生有些無法及時完成創作內容,是本節課教學的一個遺憾,所以,我應該及時調控,根據實際情況減少創作內容或者延續到下一節課繼續進行。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2
在這節課中我通過情景,聽覺,動覺來感受歌曲活潑的歡快情緒,從中體會勞動快樂,勞動的光榮。
在音樂欣賞中創造也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它對于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由于音樂本身的非語意等特點,它必然能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同時也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欣賞木琴演奏的《勞動最光榮》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敲擊和即興為歌曲伴奏,來感受木琴的音色。其次在表演校園勞動的情景時,讓學生回憶真實的勞動體驗,啟發學生自己創編勞動的項目,模擬勞動時發出的聲音,以及創編勞動時產生的節奏和動作,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合作表演來培養他們分工合作的精神以及激起每個學生的創造熱情。
音樂的豐富多彩決定了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課堂,必須學習課外的內容來拓展學生的視野,為使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有更深層次的拓展,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勞動是可以帶來快樂的,從而感悟到這樣的勞動是十分的光榮。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領悟到勞動還具有很多作用,如勞動可以鍛煉身體,勞動可以創造財富。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3
歌表演融思想性和趣味性,音樂性和舞蹈性于一體,是最簡易的音樂和舞蹈的綜合藝術形式,也是學生最易接受的一種表現方式,它把無形的聲音同無聲的形態動作結合在一起,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歌表演以歌為主,動為次,在教學中應做到動、靜交替。動作不宜過大,應以不影響歌唱為限度,將重點放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當然,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歌表演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法。就拿一年級而言吧,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識字不多,在學習唱歌時掌握歌詞有一定的困難,我根據歌詞內容,分角色設計優美而又確切表達歌曲情感的表演動作,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歌詞,并在理解、記憶歌詞的基礎上,以形象生動,優美的歌舞動作進行演唱,使演唱更富有情感的表達性。
課后,我就布置了回家為爸爸媽媽邊唱歌邊干活,并且請爸爸媽媽寫回值得家庭作業。沒想到這次作業取得的效果超出我的預想。對我本身也是一個激勵。在評價的過程中我發現也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盡量去挖掘教材,分析教材,設計一些結合生活實際,符合音樂課特點激發學生興趣的音樂課后拓展作業。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4
在《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音樂教育越來越注重面向全體學生,老師越來越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以學生的愛好為動力,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關注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態度,更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勞動最光榮》(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這課時布置的拓展作業。我在上課之前,就有些顧慮,擔心現在的這群小學生在家嬌生慣養的,是父母眼中的小王子,小公主。他們平時勞動習慣很差,連平時教室的值日衛生打掃的'也不是很干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他們來講已經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更不用說要幫助別人了。枯燥地說教愛勞動對他們吸引力不大,怎么辦呢?我懷著這樣一種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教室。
課堂上,在引導學生創編歌詞的這一環節,學生的發言恰好提醒了我,激發了我的靈感,何不換一種具有激勵性的方法,鼓勵學生自覺自愿地去為家里人做一件事。把勞動教育與愛心教育和我們的音樂學科結合在一起,把枯燥的說教轉化為實際的行動與獎勵,這樣也讓學生有機會去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愛。于是,我就布置了回家為爸爸媽媽邊唱歌邊千活,并且請爸爸媽媽寫回執的家庭作業,在完成這個作業的過程中,我發現接受任務時孩子們是愉悅的,完成任務時孩子們是興奮的,得到獎勵時孩子們是驕傲的。他們在整個過程中處于主動、積極、快樂的狀態。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接受了從小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自然也就完成本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5
勞動最光榮以其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在街頭巷尾廣為傳唱。孩子們耳濡目染,在幼兒園常常是一人唱,大家和,而且唱得有板有眼,盡管他們對歌詞似懂非懂,但依然樂此不彼。
整個活動我抓住理解歌詞、感受樂曲歡快的旋律及體驗歌曲情緒變化這三方面進行欣賞。所以在目標的安排上我也遵循了以上三點進行制定:
(1)欣賞歌曲,感受樂曲歡快的旋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大膽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3)激勵從小幼兒愛勞動,保持樂觀的心態,做一個快樂的娃娃。
整個活動因為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出發,從生活中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內容,所以孩子們興趣較高,在活動中也顯得比較主動、積極。在活動能夠中,老師和幼兒的關系的平等的,整個活動氛圍是輕松的、快樂的,但整個活動安排的"量"較多,以至于在體驗歌曲情緒這一環節中幼兒體驗得不夠深入,教師引導得也不夠。可以將感受樂曲歡快的旋律和體驗情緒相結合,進行分段欣賞,讓幼兒一段一段欣賞,教師分段營造氛圍,進行分析、讓幼兒創造性地去表現,這樣就可以為后面的'完整體驗作好鋪墊了。
活動中,我讓幼兒仔細傾聽、觀看老師表演,看看老師的表情和情緒將會有什么變化?幼兒反問:"老師,什么叫情緒?"孩子的問題卻將我難住了,在活動能夠中沒有給予正確的答案。活動后,覺得有些專業術語在活動中可以不必出現,"情緒"一詞解釋起來比較抽象,孩子可能不易理解,如果活動中教師不用說出,就不會造成這種尷尬的局面了。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6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洗手絹》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自然,有音樂課的特色。首先我先讓學生聽一首《勞動最光榮》然后讓學生聽哪個小動物懶惰、哪個小動物最勤快,讓學生做出勞動的動作,小學生天性就是愛動、愛玩、這樣使學生很快的走入了音樂課堂,這樣緊緊抓住了低年級孩子的學習和心理特點,將一些學習內容用圖畫或情境表現出來,如:讓學生模擬勞動的場面,并發出勞動時的聲音進行節奏配合訓練;將歌詞用具體的圖形卡片表現,貼在黑板上組成了一張完整的畫,幫組學生記憶歌詞;把歌曲中的空拍放入歌曲營造的具體情境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空拍。這樣的教法處理形象、直觀,不但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唱歌曲的時候,我用的'是教唱法,由于學生比較小,首先讓學生讀一遍歌詞,這樣學生初步對歌曲有個印象,然后一句一句和老師學歌曲,把重難點講解的非常清晰,聽得出來學生牢牢的掌握了歌曲。
最后環節加了一個為歌曲伴舞伴奏的環節,讓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個手絹,學生也各自編創了舞蹈進行歌表演,進一步感受歌曲,也使學生懂得了勞動是最最光榮的事情。
整節課充滿了童真童趣,雖然課前教師的準備工作很細致很辛苦,但換來的卻是學生40分鐘的快樂學習,聽著學生純真的笑聲,看著學生的張張笑臉,我真的很欣慰的、很快樂!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7
1.歌曲具象,讓幼兒“動心”
幼兒的學習是心靈的接觸,因為只有心靈方能達到心靈,知識的傳授也不能脫離心靈的軌道。當幼兒“動心”后,才能直接觸及幼兒的理智和心靈,從而作用于對事物的認識,對自身的反思。
要讓幼兒對歌唱活動“動心”,首先要有意識地選擇一首能激發幼兒“動心”的歌曲。“勞動最光榮”的音樂用節奏、裝飾性變奏的手法發展為A+A′的結構,旋律用五聲音階宮調式,活潑明朗,節奏鮮明。但整個歌曲較長,作為歌唱活動開展就必須截取,A部分:“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歌詞具體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兒好模仿,對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聲的、象形的歌曲特別感興趣的年齡發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讓幼兒“開心”
(1)教師的清唱。隨著電教設備、多媒體的投入,老師的清唱似乎“難得一求”。 中班幼兒還沒有能力視唱,聽唱便成了他們學唱歌的唯一途徑,歌唱活動首先得讓幼兒聽清楚演唱的內容是什么。在清唱時,教師走近幼兒、走進幼兒,字正腔圓地和幼兒面對面唱歌,通過教師自己的范唱將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以幼兒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現出來,由內而外,以情帶聲,讓幼兒感受到歌唱時“彈”的魅力,從而產生情緒、情感的共鳴,促使幼兒與教師一起歌唱。
(2)圖譜的運用。對于中班幼兒來說,他們更能接受直觀的事物。圖譜教學在歌唱活動中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更具體、更形象地展現歌曲的結構、內容,由于“勞動最光榮”的歌詞無規律可循,“突出順序法”能有效地幫助幼兒解決記憶困難,促進幼兒積極動腦、主動學習。在傾聽了教師的清唱后,“你聽到了什么?”針對幼兒的回答出示對應的圖譜;再次傾聽教師的演唱后(伴奏很輕),給圖譜按照歌詞的先后順序排隊;幼兒嘗試演唱后,找一找“你最喜歡哪句?”“哪句你覺得有困難?”對于“喜歡”的,圖譜具有提示歌詞的作用,對于“困難”的,則直接點擊圖譜,大家一目了然。圖譜運用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提供了充分自主學習的機會,引導幼兒在樂中學。當然,運用圖譜應關注其科學性,不是每個歌唱活動都需要利用圖譜,只有教師適宜地選擇、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
(3)“腳手架”的'拆除。在這個活動中,圖譜在于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可謂“腳手架”之一,引導著幼兒一步步達到教學目的。但教師時常只架不拆,當幼兒達到一定的“冗余度”時,我們要試著拆除“腳手架”。在多數幼兒熟悉了歌曲后,教師逐漸隱去圖譜,每一次的隱去,對幼兒來說都是一次有意義的挑戰,都是建立在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不停頓地把幼兒的能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新的更高水平,從而達到聽音樂演唱的目的。
3.積極互動,讓幼兒“舒心”
“上課并不像把預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紙樣擺到布上去。問題的全部實質就在于,我們的工作對象不是布料,而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嬌嫩的心靈的兒童。”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能夠接住孩子丟給我們的球,并以一種讓孩子想要繼續與我們“玩”的方式把球拋回給孩子,因此,我們必須具備彈性的教學機智,在與幼兒的互動中,共同感受活動的驚奇與歡樂。
“你聽到了什么?”→隨機出示相應的圖譜;“你最喜歡哪一句?”→試著把它唱出來;“哪句你覺得有困難?”→“誰能幫助他(她)?”在一系列有效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中,教師注重互動的參與“密度”,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我是一個有能力的孩子”,他們充滿自信與自豪,在不經意間,從a點到達b點,再邁向c 點……最終達到活動的最高點。
在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師緊緊遵循《綱要》所提倡的“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和“教師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的理念,緊緊抓住幼兒的“心”。“聽一聽,找一找”中有匹配成功的樂趣;“學一學,唱一唱”中有自主學習的快樂;“試一試,合一合”中有同伴合唱的喜悅。
在設計、組織老教材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只有通過認真解讀教材、解讀幼兒,以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為導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幼兒教育網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8
《勞動最光榮》是湘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第11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一課。本課是要求學生掌握人物動態速寫的造型基礎課。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學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們更加直觀形象的接受知識。是“示之以形、動之以情,愉快教學、快樂學習”的美術教學模式完美顯示。
上課伊始,我從聆聽一首《勞動最光榮》開始的,伴隨著音樂還呈現出了一幅幅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然后提問學生看了以后有何感受?學生的回答都很好:勞動很光榮,很辛苦,是件快樂的事情。從視屏中的勞動場景慢慢引進到了我們生活中,同學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呢?學生的回答還是很積極地,需要使用哪些勞動工具?并且把這些工具呈現在了黑板上,但是課后我覺得教師直接在黑板上示范勞動工具會更好,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會更好。
《我們愛勞動》通過感受,使學生體會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同時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及表現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地,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回想、模擬、欣賞的方法,讓學生對于人物的運動規律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的強化學生們心中的印象,我讓學生進行模擬,通過模擬不但使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而且為學生更好的表現人物打下了基礎。接著,我就在黑板上出示學生最常見的和孩子們自己也參加過的.一些勞動畫面如《擦桌子》《拖地》等。
本課的重點是勞動動態的把握,難點是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在突破重點、難點的過程中我采取了欣賞、討論、教師示范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形象直觀的接受知識。“動態線”這一知識點在講解透露中我采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的方法,學生更能加形象的理解。此外,本課教學還體現了一個人文性:熱愛勞動,要幫家長做家務。在課堂中這一關鍵點我潛移默化的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美術教學的人文思想得以體現。
總之,本課教學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這就要求我認真反思,認真總結,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改進,不斷提高。而美術新課改又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所以,我們每一個美術教師需更加努力,在課改的洪流中才會百尺桿頭更進一步。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9
《勞動最光榮》這是一首非常有童趣的歌曲,學生興趣很足在演唱的時候,在教學中,我利用利用談話導入,激發一年級學生興趣,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真實的感受一下勞動的辛苦與快樂,我這堂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開心的音樂課堂中學習所要學習的音樂知識,寓教于樂
在我們平常的音樂課堂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老師的課堂教學幾乎都是按照自己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特別在示范課、教研課、觀摩課上,教師課前用心良苦準備的“教案”成了一雙“無形的手”,控制著學生,就好象把一群孩子圈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整個課堂成了孩子們身上一把沉重的枷鎖,孩子們的自由完全被老師所控制,這樣的課堂只是為了成就一個老師,違反了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有點本末倒置。老師教學突出“以師為本”, 過分地強調預設與封閉,有意執行教案,漠視教學生成,冷落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孩子們心理世界的差異,把教學僅僅看成是執行教案的過程,具有非常強的目的性,將原本充滿激情的教學過程人為地變成了知識的簡單傳授過程,整個課堂就好象回到了奴隸社會,老師是奴隸主,學生是奴隸,老師說什么,學生就跟著做什么。精神自由飽受摧殘。《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育要關注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充分調動他們的主體意識,為他們創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條件,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期實現學生在真正生活世界中人格的完善,精神的豐富。”由此我們可以了解新課改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因此,隨著新課程地不斷深入實施,在我們音樂教學中,營造一種使孩子個性得到真正凸現,調動學生的整個精神自由世界的新型的學習環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構建開放和諧、動態生成的音樂課堂尤為重要。筆者認為,變預為生成,運用動態生成式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教學方式,它可以還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的課堂,讓他們乘著歌聲的翅膀在藝術的課堂展翅自由飛翔。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0
品德課倡導教學要來源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捕捉學生感興趣的教育資源,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學生品德的培養遵循的是一種生活的邏輯,教師作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和引領者,要通過創設情境和活動體驗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和領悟。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形象生動地講清觀點,是品德課教學的重點。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從學生抽象思維不發達的特點出發,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把道理寓于實際生活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淺出。
1.整體把握教材,調整教學目標。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在小學品德課中多次涉及勞動教育,一上《讓我自己來吧》,一下《今天我當家》,二下《我們生活的地方(社區)》,三上《生活中的你我他》,三下有《可愛的社區人》,三下《了不起家鄉人》等課,都滲透了勞動光榮、勞動者受尊重的情感教育。但是,上述課文并沒有專門指導學生認識勞動的重要作用和偉大意義,沒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樹立“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思想意識。要實現本單元教學目標,首先必須進行正確的勞動意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愛勞動”的思想意識,因此,我重組教材,抓住《誰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課的關鍵詞“勞動、創造”,結合本單元的序言部分,作為整個單元的第一課時,對學生進行“愛勞動”的良好行為品德教育,使他們懂得勞動的偉大意義,感受到勞動著是幸福的`,激發他們熱愛勞動的情感,養成熱愛勞動的行為習慣。
2.針對學生實際,調整教學材料。
品德與社會的最大特點是生活性,而在這個環節中出現的“啃老族”說明了教師必須要走入孩子的生活中,要善于根據實際生活的變化、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家庭狀況來調整補充教材內容,給孩子一個最實際、最直接的指導,也正是我們教學中所要力求達到的來源生活、用于生活,貼近生活。
3.要隨時抓住生成性進行深究,從更高的層次認識勞動的價值。
這節課沒能引導學生展開“富有的人,為什么還要辛勤勞動”的討論,留有遺憾。
通過此次教學,我深刻地認識到《品德》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做一個有心人,有意識地去積累各類教學資源。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從學生生活中來,到學生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1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經驗,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關注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方式來組織教學,以學定教,是我聽課后最大的`感悟。
陳老師執教的《勞動最光榮》,針對中班幼兒的數學理解和操作能力的差異,進行了假設性引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陳微老師及時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做到隨機指導。在擺弄操作材料時,驗證自己的估測,在小組操作中嘗試不同層次要求的操作練習,體驗成果,遷移經驗。高質量的教材,教師適當的引導,精煉的語言,使孩子們的語言和思維同步,讓孩子們的自然測量能力得到更大的發展。
實施《指南》中提到,教師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這一點在陳微老師的數學活動《勞動最光榮》中就從分的體現了出來。活動中陳老師特別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在指導幼兒操作過程中陳老師對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對于操作掌握熟練地幼兒,陳老師要求進行換位再操作。其實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陳老師對于這整節課的把握是非常好的。
《勞動最光榮(面積的自然測量)》反思:陳老師運用故事的載體引出面積的測量方法,再利用鋪一鋪,數一數,比一比的方法,使深奧難懂的面積測量變得有趣,易懂。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個體的差異,對能力弱的孩子嘗試一個探索,對能力強的孩子嘗試兩個探索,這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2
本歌曲是一首描繪勞動生活的創作歌曲,歌曲節奏整齊,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為主,旋律鏗鏘有力,采用重復的手法模仿勞動號子的音調,生動地描繪了大家喊著號子齊心協力、努力勞動的情景。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情景,首先聆聽歌曲范唱,接著繼續聆聽,并讓他們跟著音樂按照教材上的圖示輕敲桌面,感受歌曲的強弱規律;緊接著提問:“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都參與了哪些勞動?用動作展示出來”。這時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模仿擦桌子、掃地、拖到等動作,還有的孩子模仿擦汗的動作。隨著音樂孩子們一邊演唱一邊表演,歌聲鏗鏘有力,動作惟妙惟肖,形象極了,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能夠獨立演唱歌曲了。
接下來,讓孩子們徒手模仿木魚和碰鐘的敲擊動作,跟隨音樂為其伴奏。在此活動中,“酷帥”的宋志豪又有了新的創編,他用左手五指并攏虛握拳當作“木魚”,用右手的食指當作“小木槌”,跟著音樂的節奏“敲擊”起來,那自信、快樂的模樣可愛極了!在他的帶動下,孩子們跟著音樂一邊演唱一邊“敲擊”。下課的鈴聲響起,他們大聲地唱著“嗨喲加把勁喲┉”,用力地“敲擊”著“木魚”高高興興離開了教室。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3
在聆聽歌曲之前,我先請學生講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引起學生聽音樂的興趣。接下來就開始聆聽樂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1、初聽全曲,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聽完樂曲后,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有的說聽到錘子敲打的聲音,有的說聽到鉆石發光的聲音,有的說聽到小矮人勞動時發出的“嘿嘿”的聲音。
2、播放動畫片片段,復聽全曲
在觀看影片時提醒學生關注音樂,通過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學生就能更理解音樂。
3、第三次聆聽,結合自己的理解,表演小矮人勞動時的情景
通過前兩次的聆聽感受,學生已經能初步體驗音樂的情緒及表現的勞動情景,在這一次的表演中,學生把小矮人勞動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想趁著學生激情還高,引入下一個學唱歌曲的環節。不料學生還沒等音樂完全結束就嚷著再來一次。學生是因為好玩,還是因為別的呢?在這個時候我是應該給學生再聽一次,還是按照我的'設計學唱歌曲了呢?我在今天這節課中選擇了學唱歌曲,但學生的情緒并不是很高,這樣對我的教學就有了影響。在下節平行班的課中不知道會遇到什么問題,期待著。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4
課文記敘了作者童年時代因受饑餓的威脅,被迫走上謀生道路的經過。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第一次挑煤的經過,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以此為主線,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體會到作者挑煤的艱辛,感悟作者自強自立、刻苦磨煉自己的堅強意志。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中,如果能緊緊抓住課文中心點,老師的教就能簡練,準確;學生學就能快捷,深刻。因此在教學《勞動的開端》一課時,我就緊緊圍繞“艱辛”這個中心詞展開教學,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艱辛,在讀中感受艱辛, 體會人物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教學《勞動的'開端》的第2課時中,抓住學生第一課時中質的疑“第一次勞動的感覺怎樣?”引領學生進入課文。學生在自己閱讀文本的基礎上,交流了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第一次勞動的感覺。學生對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于與文本產生共鳴。當問及作者對第一次勞動的感覺時,學生都找到了“艱辛”這個詞。“艱辛”是這篇課文的“文眼”,課文的整體內容,包括具體涉及到的體現的詞句也比較的多。而這些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悟到課文的中心。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是在學生找到文眼的基礎上,以文眼為切入點,以 “文中哪些具體的詞句讓你感受到那份艱辛的?”為引領,進入課文的中心內容,反復揣摩,朗讀,感悟中心。最后結合吳運鐸的生平,深入體會他的堅強。
不足之處,整節課局限于文本內容,未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單元的整合。可以在教授的過程中滲透以下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勞動體會。總結時可以結合導學導練的題目與《幸福在哪里》進行一個對比。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5
《勞動最光榮》是大班的一個音樂活動,通過歌曲活潑的歡快情緒,從中體會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光榮,懂得勞動使生活幸福的道理。大班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能理解歌曲所蘊含的意思。本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主動去學習歌曲,采取由聽入手,由聽展開。在聽賞教學環節中,先聆聽一遍《勞動最光榮》,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說說你聽到了歌曲里有哪些動物?孩子們對歌曲里的動物還是比較敏感的,能準確回答,第二遍欣賞的時候,我請幼兒用歌曲里的話來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么?這點還是比較困難的,許多幼兒能理解歌詞的意思,但是有些卻不能準確地唱出。第三遍幼兒看著圖譜跟著老師一起輕輕地跟唱,到最會能脫離圖譜唱,幼兒的興趣始終未減,但時整個活動下來,我也發現輔助的`手法較為單一,使得整個活動較為平淡。其實,適當給幼兒相關的學習信息,幼兒的學習欲望會更高。因此,我覺得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滲透歌曲的知識,待到教學時,似曾相識的知識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正所謂“跳一跳摘到果子”。
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似乎每一個環節都在走過場,并沒有實扎穩打。其實,只有腳踏實地的落實每一個環節,孩子們才能夠在隨著環節的深入達到我們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 篇16
本節課通過了解日常的勞動,激發學生愛勞動的情感,體會五一勞動節的意義。勞動節和勞動人民,對我班來說,都是比較抽象的。由于水平的局限,使學生不可能了解太多的勞動者和勞動行為,所以,本活動從學生日常活動出發,學生比較熟悉的勞動者,直觀地激起他們對勞動者的尊敬和愛勞動的情感,投入力所能及的勞動之中。
本課的設計和執教過程中,用新課程標準來要求和規范自己的教學,始終圍繞著“生活語文”進行教育活動,學生的'學習也始終圍繞體驗、感受、創造。老師在課堂中應是學生的“大”朋友,用孩子的語言和他們相互學習、交流,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學習的目標。
這節課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學習一個有關愛勞動的生字“澆”使學生了解到勞動是一種美德,同時勞動也是快樂和幸福的事情,培養了學生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發現勞動,提問你會做什么?你在家幫媽媽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04-12
勞動最光榮的教學反思09-19
勞動最光榮幼兒教學反思04-01
音樂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04-01
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精選14篇)04-24
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精選20篇)03-25
社會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精選11篇)04-22
音樂課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04-01
勞動最光榮教學反思(通用13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