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5的分與合》優秀教學反思
通過對《2-5的分與合》這一內容的教學活動,我深有體會:這一節課,我覺得學生學得很有趣,學生都 “動”起來,思維都“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首先我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活動內容,引發學生興奮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分桃子,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思維。動手擺一擺自己喜歡擺發,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小組動手操作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
在采用新的教學手段的今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改,學生聽”、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做法,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敢于探索,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現將我個人在教學活動中的所獲如下:
(一)在操作實踐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數的分與合教學,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實際大小,數與數的之間的關系,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的加、減的基本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所以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體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二) 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遷移能力。
要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即動手又動腦,積極主動的參與,不僅學會了知識又學會了遷移,利用遷移能力學習后邊的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遷移能力。
(三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學習的成功,這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參與,去選擇,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在此,我認為讓學生動手操作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因為動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借助直觀的活動來實現和反映其思維活動,并逐漸抽象成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因此必須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
(2)操作活動要適時、適量、適度。適時就是說并非所有的教學環節都適合動手操作這一教學方式;所謂適量就是說操作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能淺嘗輒止,走走過場;所謂適度就是說當學生的直觀認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教師要使學生在豐富的表象的基礎上及時抽象,由直觀水平向抽象水平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