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日月明》「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日月明》「教學反思」1
創設情境愉悅識字。《語文課程標準》在一年級上冊“識字寫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說會意字的特點、游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松、自然的狀態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現構字規律,掌握漢字結構,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自己在語言上還不夠吸引孩子,上課氣氛還不夠濃厚,還有一兩個同學在課堂上不夠專心聽講,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課堂上多磨練,我相信付出總會有收獲。
《日月明》「教學反思」2
《日月明》一課全部是會意字,讀起來朗朗上口。在課堂上,不僅讓學生記住字形,更要讓他們根據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明白造字規律,感受我國漢語言文字的魅力。于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是我追求的目標。
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魚,羊,小,土,大"等已學過的獨體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驕傲地說:"這兩個字能合成一個字,你知道它讀什么嗎?"我故意拖長聲音,學生馬上接上:"明!"我因勢利導:"'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陽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來就是明."我表揚這位學生,并乘機激勵學生自主要求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其余的內容.于是我放手讓學生小組學習,我到各小組中指導,和他們一起討論.
匯報時,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就“滅”字就有許多中說法,有的說:"老師我知道'一'就像一張浸水的被子,蓋在'火'上,火就'滅'了."有的說:“火小的時候人們蓋上土,把火撲滅,上面的一橫就像是土。”還有的說:“上面一橫像水,因為消防員都是用水滅火的。”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消防知識,孩子們靈活的思維令我嘖嘖稱贊。
有的還把手放在眼前,邊說邊比劃著,說:"手放在眼上就是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將這些把自己想到地說出來,唯獨沒人說"休"字.我因勢利導:"人干活累了,靠在樹邊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約而同地說.于是,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樹,一個靠在大樹上躺著的人,學生看了馬上笑了,因為一個簡單的簡筆畫就讓他們感受到了我們的祖先造字的偉大。
在朗讀教學中,采取自由讀、對讀,邊拍手邊讀等多種形式反復讀,在讀中不斷和生字見面,鞏固生字,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在充分朗讀后我就讓學生在自己認識的漢字中尋找會意字,有些學生找出了一些,我又讓他仿照課文的形式編成韻文,這時我發現學生不能像課文那樣說,比如“雙”字,他們就說:“二個又字”,我又引導,后面學生才說“二又雙”。
這節課上得很輕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個"旁觀者",只是時不時給學生們點撥一下.課堂主要交給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體現了輕松愉快,自主探知,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魅力。
由此突破一年級學生不敢張嘴,不敢說話,找不到交際話題的難點。讓他們在輕松、愉快、自如的語言環境下,生生互動,鍛煉敢說、想說、樂說、會說的語言交際能力。
《日月明》「教學反思」3
第一學段對識字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所以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識字量大,幾乎每一課都編排了十幾個生字。識字編排很有特點,往往是一篇小韻文中包含十幾個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課來說吧,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可以說并非易事。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一面反復閱讀教材,領會其特點,設計了以“明、鮮”兩字引路,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的大思路;一面又翻看了《漢字的演變》一書和《古代漢語詞典》。通過學習、查閱,我把握住了會意字的特點,將較難理解的“眾”、“森”等字制作成了課件。一切準備就緒,望著大塊的學生主動學習設計,我真是不知道課堂上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
第二天,我帶著滿腦子的疑慮走進了課堂。當我以課件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么?”時,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鮮’應表示更好吃了。”有的還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鮮’就代表好吃,還很有營養。”他們的主動與活躍漸漸驅散了我心中的疑慮,帶給我驚喜。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時,主動學習意識強烈,敢想,敢說,尤其問題意識濃厚,如有的學生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平時最調皮的宮翔宇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么上邊不是‘水’字呀?”他這一問,我還真是沒想到,我誠懇地夸獎他:“你可真善于觀察、思考,這個問題老師還真沒查到呢?”還沒等我說完,李小西則高高地舉起了手,在我的示意下,他站起來說:“我知道!‘一’表示一個大蓋子,蓋到火上,火就能滅。”他們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膽地發問著實又給了我一個驚喜。一節課在極為融洽、民主,學生熱情高漲的氛圍中愉快地進行著,使教者與學者都身心愉悅。
激動之余,不由得提起筆將興奮記下:首先,作為一名面對新課程挑戰的教師要學會去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的辦法后,再回到課堂。一個四肢不勤,頭腦懶惰的教師是永遠走不進新課程的。同時使我深深感覺到自身的知識儲備太少,還這么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自己要多讀書,多積累。因為課改下的課堂很難預料會出現什么樣的突發情況,一旦需要,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也只有“厚積”才會“薄發”。
其次,使我更加認識到:老師立足于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指導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丟開老師這根“拐杖”,自己獨立前行。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說,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興趣。
第三,作為今天的教師應該擺脫掉“弟子不能賢于師”的說法,以及好為人師的指導。在教學中要保持一種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索的心態,嘗試著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
第四,教師也要學會傾聽,要認真地傾聽孩子們的發言。只有這樣才能對他們做出正確的評價,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稚嫩的心。這節課上宮翔宇說:“老師,‘眾’上邊的一個人是領頭的,下邊的兩個人是跟在他后頭的。”因為著急快點進行教學,我就沒有聽清,錯誤地指導道:“你說的是‘種地’的‘種’,不是這個‘群眾’的‘眾’,應該這樣寫。”隨即板書了一個“種地”的種。孩子悻悻地坐下了,一臉的不高興。課下,是其他同學告訴我,我才知道的。于是我向宮翔宇真誠地道了歉,才得以沒有傷害到孩子,否則我的一句錯誤評價將對這個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呀!
《日月明》「教學反思」4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日月明》是一篇短短的韻文,課文目的在于認識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在抓住字形、吃透字義的基礎上理解掌握漢字,讓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激發學生參與識字的熱情。
我對《日月明》的教學,還得從一次教學“筆”字說起。
師:(出示一支毛筆)這是什么?(毛筆)毛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讓學生摸一摸)
生:毛筆桿是用竹子做成的,筆尖是用動物毛做成的。
師:所以“筆”自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竹”和“毛”組成“筆”字。
生:“竹”做部首時,叫竹字頭,下面兩筆變成兩點。
反思:“筆”字是一個會意字,出示一支毛筆進行形象教學,當時學生興趣很高,再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讓學生利用多個感官去識記這個生字,即記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義。而且后來我聽寫時全班56位同學正確率達100%。于是我想,像“筆”這樣的會意字,在一年級的生字教學中還有很多,我何不照此法去教學其它的會意字?于是在《日月明》中我這樣做:
讓學生熟讀韻文之后。
師:(出示“看”圖)這只調皮的小猴子,手放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生:它的“手”放在眼睛上方正向遠處看著什么呢!
師:哦,把“手”放在“目”上就表示“看”字了。誰也來“看”一下?(學生表演“看”的動作)
生:所以“看”是由“手”和“目”組成。
師:所以兒歌里怎么說的?
生:手目看。
師:這“手”可別擋住眼睛啊。
生:我知道,豎鉤要變成撇。
(反思:由于一年級學生剛從整天游戲、蹦蹦跳跳的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學習,無論是在上課時間上,還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上都是很難適應的,這就使得很多孩子出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盡量的讓孩子在課堂上動起來更有利于“幼小”銜接。于是在教學中我會抓住能讓學生動起來的機會,讓孩子在“動”與“笑”的同時形象地記憶、理解知識。)
師:(出示一支點燃的蠟燭)(此時剛才還興奮不已的孩子們一下子安靜下來,眼睛睜得大大的,吃驚地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
師:結合著“滅”字,請一位小朋友把這燭火滅掉。
生1:(拿著一塊尺子走上前來)我用尺子蓋在火上面。(做尺子蓋住燭火的動作)火就滅了。
生2(激動地舉起手):我知道了,尺子像“一”,下面燃著的燭火是“火”,尺子蓋住了火,火就滅了。我記住了“滅”,一火滅。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謝謝你。
(反思:一些小實驗、小演示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都是十分神秘,十分有吸引力的,特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里我讓學生演示“滅”的過程,即有效控制了剛才由于做“看”而激動的局面,同時還讓孩子們通過他們自己的發現記住了字形,明白了字義,這樣學生記憶的時效性會大大增強。)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看、滅”這兩個字,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學的?(先看圖說圖意領會字義,再將圖意和兒歌結合起來記憶字形;還可以把字表示的字義演示出來。)下面,我們同桌合作、用這樣的方法學習、記憶另外幾個生字,好嗎?
(學生合作學習后交流)
生:我來說“尖”字,我畫了一個尖尖的東西。
師: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外形和你的畫有點像?
生1:筆尖、雞嘴。
生2:谷堆、寶塔。
師: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發現了嗎?
生1:上面小下面大。
生2:“小”和“大”組成了“尖”。所以,兒歌里寫著:小大尖。
生3:“小”的豎鉤變成豎了。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小”字做部首時要變豎鉤為豎。
生:我畫了兩幅畫,一幅只畫了兩棵小樹,另一幅畫了許多小樹。前面這幅表示“林”,因為樹很少只算小樹林;這一幅表示“森”因為很多樹就是大森林。我記住了:二木林,三木森。
師:你畫得真棒,記得也很好。
生(搶著說):大家看,我畫了一個人靠在大樹下休息。這就表示“休”,我給大家講講,這個人走了很遠的路累了,就靠在樹下休息,這棵樹可以用“木”來表示,所以“人木休”,我認識了“休”字。
師:但要注意,“人”作為偏旁時要……
生(搶著說):變成單立人。
師:很對,而且你畫的圖也非常精美。
生(高興地):我要表演“男”字,我是男生,(跑到講臺上,做著挖地的動作)我在田里用力干活。在家里,一般是我爸爸干重活,經常在田里用力地挖土。所以,田力男。
(下面的同學也高興地一起“干起活來”,嘴里還念著:田力男。)
(反思:我實在沒想到孩子們的發現會如此精彩,在學生的笑聲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學習的輕松與快樂。我想,上一年級的語文課,要使它有激情,其實就是讓學生動起了,讓課堂快樂起來。)
師:說得真精彩,看來小朋友們已經學會了借助圖或者動作領會字義,還結合兒歌記憶字形的方法。希望小朋友們今后遇到會意字,也能運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現在我們再來讀一讀,記一記剛才咱們學的這幾個字。
反思:
一、借助事物形象,激發兒童識記生字的興趣。
表意性是漢字的一個重要特點。課文通過一句句富有韻律的兒歌來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從而讓學生發現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但是卻沒有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因而,在教學時我除了讓學生根據兒歌記住字形以外,還借助圖片、小演示等讓學生明圖意,悟字形,曉字義。在圖、演、文、字聯系的過程中,學生們得心應手,他們或看實物,或看圖意,或聯系生活,或親身表演,讓漢字和形象緊密地結合,饒有興趣地悟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加深了對字形的記憶,對字義的理解。
二、注重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無論是何種教學,對學生的教育都應該是一個“扶”到“放”的過程,因為對于學生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學習對他的一生都將受益非淺,所以我在學習完“筆、看”這兩個會意字后,引導學生總結識字的方法,讓學生運用方法,自主學習會意字“尖……”。在整個教學中,我讓學生用眼睛看,使他們學會觀察;讓他們張開嘴說,使其在暢談獲得更多學習方法;讓其放開手腳演,使他們親自感受到識字的妙趣……不僅把學習的時間交給了學生,同時還把學習方法教給了他們。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還獲得了有益于終身的學習方法。不要小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經常注意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本領會越來越強。
三、體現識字快樂,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那么首先這個學習應該是充滿快樂的。也許有人會認為,整堂課鬧哄哄的,學生光去玩了,肯定學不好。其實不然,低年級的孩子無意注意力強,就該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在無形中他記住了該記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是通過自己去發現,用他自己的方法去記憶的。在發現的過程中,學生會調動自己的多個感官,提取自己生活記憶的材料幫助記憶、理解知識,其記憶持續時間會比強制記憶持續的時間要長得多。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在這氛圍中他學會了學習會意字的方法,又將繼續用自己學到的方法使這份“快樂”持續下去。每個人都喜歡參與快樂的活動,孩子們更是如此,四十分鐘的課堂,使孩子們全部主動參與學習,其
課堂實效性可想而知,同時這份“快樂”對于一年級上冊400個生字的記憶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日月明》「教學反思」5
《日月明》一課包含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及三個會寫字,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還要工整的寫字,可以說并非易事。學習本課前,我根據文本特點、學生實際情況、課標要求將課文學習目標設定為: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在熟讀課文的同時認識13個生字。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同時我將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預設如下:1、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2、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設計了以“明、鮮”兩字引路,學生合作學習其它會意字的思路。我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么?”時,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有的還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他們主動的學習,帶給我驚喜。 當同桌合作學習完之后就是集體反饋交流,你發現了什么秘密?由扶到放的這一過程,由于我沒有做好恰當的鋪墊,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后集體反饋環節學習其他會意字時產生了困難。1、模模糊糊的知道前面幾個字的字形相加就是最后一個的字形了。2、對于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前面的字形的意思的組合就是最后一個字的意思,基本上沒有領會。
這時我立馬補上,帶領孩子一起理解。如教到“田力男”時,我告訴孩子們,古時候男人們都在田里耕種,女人則在家紡織,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很多男孩子驕傲地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我笑笑說:“那平時班上有體力活,我們的男孩子就要多出力哦。”一陣歡笑;教到“滅”字時,平時最調皮的任意提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么上邊不是‘水’字呀?。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馬上給同學們看滅的來歷,圖片上可以看出是拿一床棉滅火和一根樹枝滅火,這平鋪的棉絮和樹枝就像是火字上面的“一”。
通過反復的炒“回鍋肉”,學生基本上理解到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而課后雙橫
線中的13個生字已無需課后去單獨集中想辦法識記了,課文學完后,我采取了開火車的方法,復習鞏固所學生字。
最后,我把《日月明》中的會意字和《口耳目》中的象形字做了對比復習。把語文本體性的知識,連成網絡鏈。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首先,在識字過程中,可以適當滲透些識字知識與識字方法,漢字中有大量的會意字,讓學生掌握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對于初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生字時一定要將字音、字形與字義結合起來教。這樣,學生就能很快認識并運用這些字,并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學生產生濃厚的識字興趣,他們才會到生活中去主動識字,把所學字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其次,我感受到我的語言是不夠兒童化的,教學語文顯得僵硬呆板。環節之間的過度也不自然。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直提不起來。
第三,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說,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興趣。雖然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我的引導卻不夠,特別是由扶到放的這一合作學習的銜接鋪墊,我做得不夠好,才會使學生后面的學習產生困難。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感受到了對于年輕教師的語文教學而言,是師生相互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學生出現新問題,帶領老師前去學習,去探索,去解決,老師又把自己所學傳授給孩子。而不是單方面的老師教給學生知識。
于我而言,語文教學之路曲折而蜿蜒,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進。但是,我相信,前進的方向是光明的??
《日月明》「教學反思」6
王云樹 《日月明》一課共有13個生字,其中11個生字是會意字,所編排的韻文也朗朗上口,易讀易記,所以在備課時我個人認為學習會很容易的。但在實際上課時,學生的表現距離我預期的效果有很大差距。細分析,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首先,因為本課都是一些會意字,在備課時認為學生借助韻文在讀書過程中就能明白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所以對于本課的生字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高估了學生的實際水平。
其次,在處理本課生字上與以往相比過于倉促,學生認讀時間短、形式單一,以至于拿出某個生字,還有部分學生不認識。
鑒于以上不足,再來教學這樣的會意字,我會做好以下工作:
1、首先結合韻文讓學生明白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以“明”為例,先引導學生了解“日”、“月”所表達的事物,再進一步引導太陽也好,月亮也好,它們都會發光,給人帶來光明,所以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
2、結合漢字字形“表意”的特點進行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意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樹上歇歇腳,就是“休”字。聯系字義識記和分辨字形這種方法比較簡便,經過一段時間的示范引導,學生就能基本掌握。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他們就能自主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3、拓展延伸。漢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將抽象的字符變得有意思起來,在結合漢字的構字特點、
基本規律的同時,增強識記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這一課,學完文中的會意字,還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認識的、熟悉的還有哪些類似的字。如:三口品,三日晶等等。
識字教學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不容易,對老師來說更是一個挑戰,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找準突破口,帶領學生扎扎實實識字,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
《日月明》「教學反思」7
日月明教學反思
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并掌握一些識記漢字的方法。
備課時,我考慮到本課課文沒有情節,不知學生會不會感到枯燥?雖然課文短小、瑯瑯上口,但是學生會不會掌握后就對他不感興趣了?要怎樣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對課文感興趣,并能主動地學習,更能以課文為“磚”,拋磚引玉,激發學生喜歡識字,在課外更主動地學習漢字。
于是我設計了教學過程:
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魚、羊、小、土、大”等已學過的獨體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驕傲地說:“我能把這兩個字合成一個字…….”我故意拖長聲音,靈活的學生馬上接上:“明!”我因勢利導:“‘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陽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來就是明。”我表揚這位學生,并乘機激勵學生自主要求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其余的內容。于是我放手讓學生小組學習,我到各小組中指導,和他們一起討論。日月明教學反思
匯報時,鈺欣搶先舉手:“老師我知道‘一’就像一張浸水的被子,蓋在‘火’上,火就‘滅’了。”他還運用了消防知識。有的說:“手放在眼上就是看。”還把手放在眼前,邊說邊比劃著。……大家七嘴八舌地將這把自己想到地說出來,唯獨沒人說“休”字。我因勢利導:“人干活累了,靠在樹邊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哲宇舉手說:“老師,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明是左右結構,塵是上下結構。”我乘機表揚了他:“哲宇真聰明,能積極動腦筋,發現了別人沒發現的秘密。”并擁抱了他,學生們羨慕不已,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創新意識、認真觀察品質的教育。日月明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得很輕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個“旁觀者”,只是時不時給學生們點撥一下。課堂主要交給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體現了輕松愉快、自主探知。
《日月明》「教學反思」8
興趣是促學的動力,是成功的先驅。小組合作學習要想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首先應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合作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教學目標中,有這樣一條: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種喜歡和愿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行動中去激發,去培養。我在教《日月明》這一課的生字時,我先將生字卡片一一掛在黑板上,讓孩子們四人一小組合作,想辦法記字,孩子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只聽見一會兒這個說:“我會記這個字。”一會兒那個說:“這個字是班上的名字。”學生興趣濃厚,個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我又問孩子們:“誰來說說你交了哪個朋友了?”孩子們紛紛舉手,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老師,我記住了晶,我可以給它編兒歌:三日晶,亮晶晶。”另一個孩子迫不急待站起來:“我還可以給晶打個謎語: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來。”……多么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快樂,源自喜歡!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這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孩子求知識是何等重要!
《日月明》「教學反思」9
中國的漢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兩個字合起來的,本篇課文就根據漢字構字規律所編寫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讀來朗朗上口。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必須徹底摒棄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這一載體,精心設計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主識字,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一)創設情境愉悅識字《語文課程標準》
在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看圖、游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松、自然的狀態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現構字規律,掌握漢字結構,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
(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學中,我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讀懂意思;興致勃勃地去讀,讀出情感。以達到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認識漢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以獨立或隨機組合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已經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進行交流,形成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局面。這樣,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大膽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被調動起來了,從而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
(四)提煉生活仿作創新提煉生活,想象模仿,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保證。
教學《日月明》之前,我引導學生當一回“小小調查員”,通過電腦、電視、畫報、兒歌等多種途徑去了解漢字的特點,讓他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對課文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設起文本與生活的橋梁。在教學《日月明》時,我以課文為憑借,由淺入深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語文訓練,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豐富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日月明》「教學反思」10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在教〈〈口耳目〉〉〈〈日月明〉〉這兩課時,我演示幾個學生在學前接觸過的有代表性的會意字,形聲字,通過畫面與文字的演變,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生聯系。
課伊始,我先將生字卡片一一掛在黑板上,讓孩子們四人一小組合作,想辦法記字,孩子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只聽見一會兒這個說:“我會記這個字。”一會兒那個說:“這個字是班上的名字。”學生興趣濃厚,個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我又問孩子們:“誰來說說你交了哪個朋友了?”孩子們紛紛舉手,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老師,我記住了晶,我可以給它編兒歌:三日晶,亮晶晶。”另一個孩子迫不急待站起來:“我還可以給晶打個謎語: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來。”……多么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快樂,源自喜歡!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這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孩子求知識是何等重要!
這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北京嗎?
生:去過。
生:沒去過。
師: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北京有個天安門,那里的升旗儀式非常雄偉壯觀,你們看──(播放課件“北京天安門升旗儀式情景”,同時配上飽含深情的解說。)
(學生看得很認真,看完后熱烈地鼓掌。)
師: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生:太好看了!
生:我多想去看看!
師:是呀!你想去看,他也想去看,讓我們一同說出自己共同的心聲──(讀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從談論,到優美的音樂,利用課件,把北京城天安門升旗儀式的情景淋漓盡致地展示在孩子們面前,同時也激發孩子的聯想和求知的欲望,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山村的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
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隨著國歌聲的響起肅立,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
后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時,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背完課文就結束的話,學生的情感就不會深入。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朗讀,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推向高潮。
【《日月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日月明》教學反思01-20
日月明的教學反思范文09-19
《日月明》的教學反思范文10-05
《日月明》教學反思(精選5篇)03-05
《日月明》教學設計01-21
一年級《日月明》教學反思11-04
聽課日教學反思07-14
聽課日教學反思06-12
日月明教學設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