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荊門送別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渡荊門送別》教學反思
原本《渡荊門送別》的設計是采用常規思路,即誦讀--分析--背誦,只要半節課就可完成任務。但這次想在寫作方面花點工夫,就用了一節課時間。誦讀全詩后,要求學生說說究竟是誰送誰?還沒布置完,已有學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叫了起來。可當我抽小組匯報的時候,多數說成是“故鄉水送行舟”,只有一個小組回答是“故鄉水送詩人自己”。問他們的根據,都能抓住文本“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句,就是不知道作者在這里借水傳情含蓄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戀之情。可見,詩歌教學中,不容忽視詩歌語言含蓄跳躍的特點。
其次是在講頷聯“山水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和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時,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描繪其意境。有的學生還能加進自己的想象把四句二十個字的詩,描繪出一百來字的畫面。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這樣一來,一節課就過去了。雖然說時間花得較多,但我自認為這堂課還算是能令人滿意的。
可見,在閱讀課中哪怕是詩詞教學中,展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滲透作文教學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這需要教師花很多的心思去設計、引導。
教學反思:
【《渡荊門送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渡荊門送別09-09
渡荊門送別教學反思范文05-02
渡荊門送別賞析10-09
李白渡荊門送別原文及翻譯05-06
渡荊門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渡荊門送別擴寫200字09-27
李白《渡荊門送別》教案設計02-17
渡荊門送別擴寫作文(通用17篇)10-10
唐詩三百首之李白:渡荊門送別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