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教學反思隨筆一
教育教學反思隨筆一
(2015年10月)
時至今日,我已伴隨著這個班的孩子達到五年的光景。從三年級開始,我就對這個班的教育教學產生了很嚴重的焦慮情緒。現在,他們是六年級的孩子了。從行為習慣各個方面都有所長進。只是,有些孩子的秉性真的是不太好,遏制自身的發展也太嚴重了。以前,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不知道為什么“性相近、習相遠”的差距如此之大。直到今天在讀書時,發現了下面的文字,才有點撥開迷霧的感覺。
《周哈里之窗》中是這樣說的“從嬰兒開始,我們通過行動,以及行動獲得的反映,來構建我們的世界模型。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價值觀、做事模式形成了。但是,這種自發形成的模式非常的盲目,有可能僅僅是一次別人錯誤的反饋,而導致我們深刻的印象,并影響到相關的行為。比如,一個兒童在興致勃勃的幫助媽媽洗碗,如果一個心情不好的母親,也許會讓孩子得到這樣的的反饋:A、洗碗弄濕了手和衣服,要生病。B、洗碗弄臟了衣服,讓媽媽更加辛苦C、洗碗打破了碗,越幫越忙。如果母親情緒不好,反映激烈,就會在缺乏正確判斷力的兒童心理埋下“洗碗不對”的概念,并導致未來拒絕一切洗碗的工作。對每個人的自我認識來說,必然有一些這樣的錯誤的反饋導致的錯誤的價值觀存在。作為成人,有了相當的判斷能力,通過自我觀察,仔細思考,逐漸增加新的了解,改變那些過去通過錯誤渠道獲得的錯誤價值觀和做事模式,對個人的成長和提高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看過這段文字后,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的孩子會做出種種出乎我們意料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或多或少都有過錯誤對待他們的情況。我們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誰也無法離開情緒的困擾,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的孩子在不知道是非對錯的情況下又遭遇了我們錯誤的態度和教導。孩子們的認知就會出現偏差,就會產生錯誤思想,繼而引發一系列的錯誤言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做出更正引導,就會產生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直至孩子成年以后。所以,老師一定要謹言慎行,在不知道怎么說的時候,最好不要說。即便說的時候,也一定避免情緒化。
【教育教學反思隨筆一】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教學反思隨筆(通用10篇)12-27
物理教學反思隨筆05-02
音樂教學反思隨筆05-02
引用教育教學隨筆04-25
找規律教學反思隨筆05-02
英語教學的反思隨筆05-02
英語教學反思隨筆05-0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隨筆04-29
語言教學反思隨筆05-07
教育 教學反思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