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教案實用[1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長與山海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記敘的順序。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刻畫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
1、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畫人物的方法。
3、正確認識阿長性格中的缺點。
4、對重要語句深刻含義的理解和主題深度的把握。
【教學難點】
1、正確認識阿長性格中的缺點。
2、對重要語句深刻含義的理解和主題深度的把握。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相信同學們一定了解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為在初一時,我們已經學習了從中選出的一篇優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今天,我們再學一篇選自《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
二、解題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阿長與〈山海經〉》是一篇情思雋永、蘊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里,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尋找《山海經》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⑴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學生聽讀。
要求:
① 邊聽邊給生字、生詞作記號。
② 給段落標上序號。
③ 用符號標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④ 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人物、思路、所寫的事情等。
⑵ 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具體研習:
⑴ 明確目標。細讀課文化,研習以下幾個問題。
① 文章選取了長媽媽哪些事情作為寫作材料,這些材料表現了長媽媽怎樣的品格風貌?
② 這些材料是按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⑵ 學生研習,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研習,可以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要求將討論的要點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并與原文相結合作評、點、批、注。教師通過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注意研習情況的信息反饋。
⑶ 研習效果反饋。(學生發言,教師點撥,板書重點內容)
問題①: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這樣幾件事:
A、交待“阿長”的來歷;
B、阿長喜歡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態;
C、她懂得許多規矩;
D、講“長毛”的故事;
E、給“我”買《山海經》。
問題②(點撥提示內容):
作者在安排材料時,是以作者少年時代對長媽媽的感情為線索貫穿全文的,其變化過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這種“層層剝筍”的方式,使長媽媽的形象在先抑后揚、對比映襯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問題③(點撥提示):文章圍繞長媽媽選擇了5個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變化為線索安排,使長媽媽的品格風貌表現得非常突出。開頭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簡練的筆法介紹了長媽媽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旨在說明她是一個沒有社會甚至連真實姓名也不為人們所知的平凡勞動婦女。接著第3–5段,從“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寫了長媽媽喜歡“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間擺成一個“大”字的睡態,刻畫了她質樸而嘮叨、略帶粗野的性格。第6–12段,著重從“我”的“不耐煩”去寫長媽媽懂得許多規矩,如說人死為“老掉了”,不能進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說這些“瑣碎之至”的規矩,意在說明長媽媽有著跟千百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勞動者一樣的特點:質樸的品質和迷信的缺點。第13~18段:隨著感情的變化,作者又從“我”對長媽媽產生的“空前的敬意”,來寫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從而提示了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筆一轉,寫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長媽媽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給“我”買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帶畫的《山海經》,展示了她的“偉大的神力”──“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從而突出了她對“我”的關心和體現出來的熱情、仁慈、樂于助人的品質。而長媽媽高潔的靈魂也就在這“剝筍”式描寫里,在由表及里、淺而深的認識過程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現: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質樸、善良、慈愛的勞動婦女。作者在充分展現了長媽媽的品格風貌之后,在文章的結尾以深厚的感情抒發了自己對她的懷念之情。
四、課堂小結
解說:這一環節主要是對學生在研習中的表現進行總結,好的現象進行表揚,給予鼓勵,對不良現象要明確指出,并要求改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根據習題三,析讀課文中買《山海經》的部分。
2、課外閱讀(朝花夕拾)。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情況
二、研習課文
1、研習目標:
⑴ 指導學生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⑵ 品味本文的.語言。
2、具體研習:
教師出示目標后,由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對相關文字進行評、點、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還想互相提問,排除相互干擾,遇到問題舉手,由教師幫助解決。教師巡回輔導的同時注意收集各種信息,使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提示,具有針對性。
3、研習反饋:
學生發言,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提示。
目標①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
⑴ 描寫法:
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著重選擇了兩個生動的細節:一是她在“向人低聲絮說些什么事”的時候,還要“豎直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長媽媽質樸、略帶粗野的性格在這些細節中刻畫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如元旦時,她教“我”說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作者通過“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充滿歡欣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真誠的祈求,表現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海經》后,“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⑵ 對比、映襯法:
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目標②品味本文的語言:
本文的語言有的含義深刻,有的詼諧幽默,有的感情濃烈,細細品味,妙趣無窮。
如:“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種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了,倒應該我退讓。”這是“我”聽了長媽媽給“我”講了長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應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兒童的心理來認識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實際上是對長媽媽的愚昧迷信以一種苦笑進行諷刺。整段文字寓莊于諧,增添了幽默風趣之感。
再如,當長媽媽給我買回了《山海經》之后,這又使我產生了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段文字中“發生新的敬意”。是對長媽媽能做成“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偉大神力”──中華民族“最值的寶貴的民魂”:對青少年的關心愛護和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的歌頌。
又如:“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這段文字里對刑天“執干戚而舞”再次描寫,既前后照應,又表現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視天帝,死而不屈,表現了極強的反抗精神,而“我”酷愛刑天,正曲折地表現了魯迅不屈服于20年代圍攻他的黑暗社會勢力的斗爭決心,使文章具有了“自敘傳”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感和戰斗力。
三、課堂總結
1、對兩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
2、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總結。
3、對學習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四、拓展遷移,布置作業
寫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2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
這是一篇紀實性的文章。教學的重點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點、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文章中傳神的描寫。教師可精心設置一個課堂教學的主問題,引發對全篇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位“長媽媽”,她給魯迅講的故事使我們對百草園更產生了一種神秘感。其實關于“長媽媽”還有很多有趣而令人感動的事情呢!同學們想了解嗎?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
二、漫談感受。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自行解決。
2、如對課文有不理解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討論解決(如果學生不能解決,教師可適當點撥,但不宜過于深入)。
3、談談自己讀完此文后的感受(不限話題)。
同學們的話題可能涉及:文章先抑后揚的寫法;阿長的性格特點;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師歸納。
三、討論形象。
設問: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要求:說出理由或舉出例子)
討論、交流,教師歸納補充:
1、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粗人,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對“我”管得很嚴,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床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
2、是一個很不幸而又熱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淳樸、善良而又迷信:連姓名都不為人所知,不識字,沒有文化;“青年守寡”,在別人家做女工,一年只能告假幾天回家;對生活并無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頭,順順流流”;相信兒童金口,鄭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初一睜開眼就向她祝福。
3、是民間文化的載體,知道許多“規矩”:有迷信的成分,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也有落后的成分,如認為孩子拔草、翻石頭就是頑皮。更多的是有益的成分,如要孩子恭喜、吃福橘,是吉利文化;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是珍惜勞動果實;不要從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鉆過去,是講究形象;不說“死掉”而說“老掉了”,是避諱修辭;而關于長毛的傳說,則是珍貴的歷史資料,有助于我們認識太平軍。
4、是一個傾心關注孩子的人,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要孩子干凈、安全、有教養,總是為孩子操心(討論這一點,要求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最令人感動的是為“我”買來《山海經》———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想“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而且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關心“我”,因此她也不會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經》的心情,這表明此時“我”對阿長心存隔膜乃至輕視的心理;后來,阿長為我買來《山海經》,“使我發生新的敬意”,“別人不肯做”,即是別人沒有阿長那樣知“我”心,沒有阿長那樣熱心,而且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要跑多少路,打聽多少地方,別人“不能做”,“她卻能夠成功”,因此作者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這件事,使作者又驚又喜,感激不盡,也令讀者為之肅然起敬。
四、體會感情。
1、設問:作者對阿長的感情變化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討論、明確:不大佩服—產生敬意—憎惡—感激(新的敬意)—懷念這是文章的線索。
2、設問:1 — 17段對阿長多用抑筆,大寫他如何“憎惡”“討厭”阿長,但在這些充滿貶義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阿長的同情與懷念嗎?
課堂討論、交流:“憎惡”“討厭”是兒時的心理,魯迅在具體描寫中卻流露著同情與懷念。魯迅透露了阿長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適合兒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奢望,但求“順順流流”,魯迅在具體的描寫中飽含同情。
3、讀課文最后兩段,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懷念、感激之情。
五、探究寫法。
1、詳寫與略寫。
設問:文章哪些部分詳寫,哪些部分略寫,這樣詳略結合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明確:(詳寫與略寫的內容略)略寫的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并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是文章的動情點,成為作者情思的觸發點,同時構成文章內容的高潮。這樣寫,重點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傳神的描寫。
設問:文章對阿長的描寫有些什么特色?
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第一,善于抓最富有特征的一兩點來寫。如寫阿長“切切察察”的樣子,既繪形又繪聲。
第二,善用比喻。一個“大”字的比喻,形象地寫出阿長的睡相。
第三,善用修飾語。如寫阿長的叮囑,用“鄭重”一詞,寫阿長因我不開口說恭喜的神情,用“惶急”一詞,準確地寫出阿長的神態。
小結:魯迅的描寫之所以特別出色,功夫在于選擇、提煉,寫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外貌、動作、語言,這是在我們的寫作中需要學習和加強的。
六、交流體會。
學生自主發言,將自己在學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的體會告訴給同學們,交流一下。
教師總結:阿長的形象;作者的感情;詳略結合的寫法;傳神的描寫。
七、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三、四題。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
本文篇幅較長,教師可抓住文章的重點,關聯全篇,引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理清脈絡。關于寫法,則提倡由學生自主發現并在寫作中效仿。采用板塊式教學思路。
教學步驟:
一、初讀課文,掃清障礙。(生字及難句理解)
二、重點研讀,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談一談:文章中阿長的形象最為動人,作者最為動情之處是在課文的哪一部分?說說理由。(結合課后練習三重點討論、講解22 — 26段)
齊讀22 — 26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2、速讀全文,尋找關鍵詞句,概括作者對阿長的感情變化過程。
三、問題研究,形象分析。
1、結合課后練習二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感情。
2、探討一個問題,體會傳神的描寫對表現人物的作用:魯迅怎樣描寫阿長?表現了阿長怎樣的性格特點?
四、學用結合,指導寫作。
1、結合課文討論詳寫與略寫結合的好處。
2、口頭作文,說一個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要求既能表現人物的整體情況,又能鮮明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提示:除了注意詳略寫之外,還應注意傳神的描寫。)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
學生對“阿長”這一人物并不完全陌生,知道她只是一個保姆,課文標題卻將她與《山海經》放在一塊,這很奇怪。這一創意就以學生獵奇的心理作為突破口,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采用人物理解和感情變化作為教學的雙線結構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誘發閱讀期待。
導入語設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長媽媽”只是魯迅的一個保姆,用那時的話說,就是一個下人,沒有文化。她與《山海經》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呢?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一疑問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研讀,尋求問題答案。
分別讀課文1 — 5段、6 — 18段、19 — 26段、27 — 29段、30 — 31段,了解各部分表現的阿長的特點及魯迅對阿長的感情。
三、小結,歸結人物形象及文章線索。
【資料整合平臺】
○《魯迅生平史料匯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課文擴讀材料
幾件小事葉至誠父親也有管著我的事,譬如讓我遞給他一支筆,我隨手遞過去,不想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里,父親就跟我說:“遞一樣東西給人家,要想著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筆,是不是脫下筆帽就能寫;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轉來,倘若沒有筆帽,還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子這一些更是這樣,決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對著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遞任何東西給別人,總是把捏手的一邊交給對方,報紙書本也讓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沒把門帶上,父親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夾著了嗎?”次數一多,不必再用這么長的句子,父親只喊:“尾巴,尾巴!”就這樣漸漸養成了我冷天進出屋子隨手關門的習慣。另外,父親還告誡我開關房門要想到屋里還有別人,不可以砰的一聲把門推開,砰的一聲把門帶上,要輕輕地開,輕輕地關,我也從此遵循到現在。
后來我想:父親不管我的,都是只關系我個人的事,在這方面,父親很講民主,給我極大的自主權,有時候在我喜愛的事情上幫我一把,譬如為我兒時的集郵冊頁的榆木夾板雕刻篆字題簽,給我們手足三個修改文章,等等;而父親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間的關系的事,在這方面,父親反反復復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們中間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時時處處替他人著想。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掌握課文的生字生詞,整體感知課文。
2、長是準確把握阿一個怎樣的人,體會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的主張。
3、 學習用一兩件事真實、生動、傳神地寫熟悉的人物。
重點:
領會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領會作者圍繞人物特點選擇典型材料的方法。
預習形成:
一、引入:有誰還記得我們初一學過的,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記得這故事是誰講的嗎?我們今天來學習魯迅先生專門寫她的一篇文章。板書課題:阿長與《山海經》。在學習課文內容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遍生字生詞。
二、檢查預習:
(一)注音:
擄( )去 震悚( ) 惶( )急 瘡( )疤( )
詰( )問 懼憚( ) 粗拙( ) 疏( )懶 駭( )
(二)為下列詞語中加括號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號內。
1、莫(名)其妙 ( )
A 名字 B 說出 C 名譽 D 有名的
2、(念)念不忘 ( )
A 惦記,常常地想 B 念頭 C 讀 D “廿”的大寫
3、(疏)懶 ( )
A 分散 B 不親密 C 粗心 D 不熟悉
4、煩瑣之(至) ( )
A 極 B 以至 C 到 D 至于
三、 自主學習,請大家將課文仔細地閱讀一遍,解決下列問題。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3、“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為什么會產生“新的敬意”?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4、“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5、文中哪句話抒發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6、劃出描寫阿長的句子,判斷這些句子運用了哪幾種描寫方法?
四、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1、分析“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處,寫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2、 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劃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態度的詞句,對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3、作者敘述的幾件事情中,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五、檢測反饋:
1。指出下列句子描寫人物的方法。
(1)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拋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2)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把握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3)“哪里的話?!”她嚴肅地說,“我們就沒有用嗎?我們也要被擄去。”
2。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現長媽媽的性格特點的?在該句后打“√”
(1)她生得黃胖而矮。( )
(2)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著什么事。( )
(3)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母親去了。( )
(4)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 )
五、課外延伸:
在你童年的記憶中,有沒有接觸過類似課文中所說的作者幼年吃福橘的“規矩”?如果有,請簡要概括“規矩”的容,寫出你當時的感受,談談你現在對他的看法。
阿長與《山海經》學案 第二課時
設計人:郝希鳳 20xx、10、23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分析阿長這一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
(2)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文章先抑后揚的寫法。
【預習目標】
1、布置自讀課文,要求讀準以下字音,并注音。
擄 悚 絮說 惶急 瘡疤&nbs
p; 詰問 渴慕 霹靂 辟頭 畫舫
2、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用“阿長是一個 的人”說話。可以用課文中的詞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從外貌、身份、細節、性格等各方面說。
【拎出線索】
1、問:者對阿長的感情怎樣?邊聽邊標出課文中表示作者對阿長感情的詞句。 并總結作者對阿長情感變化的過程。
一、品味細節
1、讀課文,要求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原因。
提示:我們知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作者的感情變化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說,這些事情就是我感情變化的原因。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聯讀課文,用簡要的話概括出這些事情。
2、這些事中哪些地方寫得最細,最精彩。請找出來,用“ 寫得好,它寫出了 ”的句式進行品析并發言。 (不少于2處)
二、想象創新
我們假設阿長現在還健在,她讀了魯迅這篇文章,會對魯迅說什么? 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與人物性格特征,放飛想象的翅膀,賦予人物新的時代特色,代長媽媽說些話。
三、自主學習,完成下列問題:
閱讀文章“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最為心愛的寶書”回答下列問題。
1、當“我”聽到阿長買了《山海經》后,是怎樣的一種精神狀態?請用原文回答并指出這句話所用的修辭方法。
2、“我”對阿長產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對阿長的評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人不肯做”中“別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偉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山海經》,體現她對“我”的________,而“我”認為“________”,也就從來沒有對阿長說起《山海經》的事,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現了“我”對阿長的________,這些都為下文________設下了伏筆和懸念。
四、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1、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該句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句中的“這”指代________________。
2、這四本書,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樣說?
五、課外拓展:名著導讀。書目:《西游記》、《水滸傳》、《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
(1)請從上述書目中選擇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對其中你喜歡的一個人物進行簡要評析。
作品:《 》 人物:
人物性格: 相關故事:
(2)談談你閱讀課外讀物的方法以及該讀物帶給你的收獲。
六、作業、
在你的童年中,有沒有想阿長這樣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同人?你怎樣看待他們?請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詰問、惶急、疏懶、渴慕、深不可測、情有可原”等詞語。
⑵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體會描寫的作用和方法。
⑶整體掌握課文,了解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標:
⑴體會語句的深層含義,掌握蘊含的思想感情。
⑵理解本文圍繞人物特點合理布置資料的特點。
⑶學習本文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寫法。
3、德育目標:
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潔美。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示人物主要性格以和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難點】
領悟這篇回憶性散文的雙重眼光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教學方法】
1、復述法:
在這篇回憶性散文里,魯迅追憶了兒時的保姆阿長,抒發了真摯的懷念之情。文章篇幅較長,圍繞阿長記敘了幾件事,學生自讀,然后用自身的話概括復述課文內容,理清寫作思路。
2、討論探究法:
文題把阿長和《山海經》連在一起,她與它有何關系呢?學生快速閱讀,提出疑難,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究,教師啟發、點撥,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和示范朗讀磁帶、投影儀。
【課時布置】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掌握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七年級時學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其中為百草園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還記得嗎?這位長媽媽是魯迅家里的一個女工,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魯迅的作品中幾次提到她,甚至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阿長與〈山海經〉》,大家有興趣來讀讀嗎?
設計二(從不識字的女工阿長與《山海經》有何關系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阿長”這個人物曾經在哪篇文章中出現過呢?(學生回答:《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給魯迅講美女蛇的故事。《山海經》則是我國古代的地理著作,書中保存了一些流傳廣泛的神話傳說,如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作者把阿長與《山海經》連在一起,她與它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閱讀課文去探個究竟。(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多媒體顯示:
本文節選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魯迅散文集。在《莽原》上發表時題作《舊事重提》,編集出版時改用現名。共收入1926年創作的回憶性散文10篇。這本散文集以一個側面表示了魯迅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
《朝花夕拾》各篇以記人為主者有三,即《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范愛農》。《藤野先生》記師恩,《范愛農》記友情,《阿長與〈山海經〉》則記作者兒時的保姆。三、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可就詞語含義、段落大意、內容質疑、分析評價等內容圈點批注。
投影:
根據語境,解釋加粗的字詞:
⑴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
⑵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⑶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⑷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⑸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
教師明確:
⑴客氣。
⑵害怕著急。
⑶神秘不可揣測。能夠理解的。
⑷害怕。
⑸渴望羨慕。
師生一起探究疑難文句:
⑴ “謀死我那隱鼠”是怎么回事?
在《狗·貓·鼠》一文中,說到隱鼠:“這類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動,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懼人,我們那里叫它‘隱鼠’,與專住在屋上的偉大者是兩種。”有一回,隱鼠“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踢死了”。幼時的魯迅以為阿長是故意“謀死”隱鼠的。
⑵橘子為什么稱“福橘”?
福建產的橘子,故稱“福橘”,為取吉祥,江浙的民間有在大年七年級早晨吃“福橘”的習俗。
⑶ “偉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
神力,神奇之力。課文兩處說“偉大的神力”,都是兒時的感覺,魯迅現在這樣寫,前一處有調侃的意味,后一處則有贊頌的`意味。
⑷ “仁厚黑暗的地母”是什么?
地母就是地神。中國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說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長埋在地下,魯迅祈禱地神賜福于她,讓她的靈魂得以永安。
⑸ “郝懿行疏”是什么意思?
郝懿行是清代的經學家。“疏”是“分條說明的文字”。
⑹文中遠房叔祖的太太曬衣服時為什么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尸!’”?
這里的“死尸”是“不中用”的意思,是罵珠蘭的枝條連一根竹竿都經不起。
2、速讀課文,列出閱讀提綱,概括復述要點。
考慮: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的是什么?
明確: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謂,稱謂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和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方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說“去掉了”等;她給“我”講長毛的故事,為“我”買《山海經》。重點是寫她給“我”買來了《山海經》。
復述要點提示:
稱謂的來歷長媽媽的一些壞毛病(切切察察、睡相不好等)長媽媽的一些令人厭煩的規矩(吃福橘等)買回《山海經》。
3、以小組為單位推舉代表進行復述課文競賽,師生評議。
考慮: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略寫?為什么這樣布置?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學點
1.圍繞中心選取材料;選取材料詳略得當。
2.學習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于平凡的人物,如何選取典型的材料表現其人品美。
難點:通過觀察和感悟生活,透過生活現象,挖掘深刻的主題。
二.課時安排
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時目標:閱讀課文,看全文是怎樣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詳寫,哪些材料是略寫,體會作者緬懷思念長媽媽的深沉感情。
(一)導入新課
可由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導入到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認真默讀課文,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幾件事情,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為什么這樣寫?
2.從本文的題目看,文章可分哪幾部分?(可對照《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3.阿長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對阿長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可看出作者對阿長抒發了怎樣的懷念之情?
4.作者是怎樣引出《山海經》的?
閱讀要求:
1.讀書前仔細閱讀“預習提示”“課后練習”及教師提供的“閱讀提綱”,抓住本文寫作的`重點;
2.閱讀時把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圈點出來,借助工具書自己解決。
3.默讀時看到有注釋的地方,要認真讀注釋,并結合具體的語境,掃除閱讀障礙。
4.默讀時將你最喜歡、最能給你啟發和力量的句子標記出來,然后在旁邊作批注。
(三)課外作業
要求課外再次閱讀課文,同桌之間互相復述阿長的故事。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6
知識與能力:
1、識記重點字詞,回顧作者。
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3、整體把握課文,了解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
4、理清寫作思路,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5、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 及詳略得當的寫法;
情感與價值觀:
6、感悟作者對阿長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選取典型事例真實、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復述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先抑后揚”寫法及刻畫人物的事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出一學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么?是誰寫的?
魯迅簡介: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 用“ 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 》、《華蓋集》等。 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 史上的不朽杰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最吸引人的情節莫過于場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了。魯迅先生還專門為場媽媽寫了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一、 整體感知:請同 學們通讀課文,劃 出生字詞。思考:圍繞阿長課文寫了幾件事?
1、 解決生字詞。憎惡( ) 絮說( ) 劈頭( )灸瘡疤( ) 懼憚( ) 詰問( )震悚( ) 粗拙( ) 齋( )孤孀( )擄( )去
惶( )急 霹( )靂( )疏( )懶駭( )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他的奧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深不可測:深得難以測量。比喻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從情理上可以原諒。
惶急:恐懼、著急
詰問:追問、責問。
懼憚:害怕
五件:
① 喜歡切切察察。
②擺成“大”字的睡相
③令人厭煩的規矩,教“我”不少道理。
④講“長毛”的故事。
⑤ 為“我”買《山海經》 。
最能表現她愛孩 子、關心“我”的是 買《山海經》。
3、注意結合課文情節來說。一個 的阿長。
梳理:一個下人阿長,一個保姆阿長。
一個粗俗的阿長
一個饒舌、多事的阿長
一個無知、愚昧的阿長。
一個善良的愛孩子的阿長
一個下人阿長,一個保姆阿長。這是她的身份,她 有名字嗎?一個粗俗的阿長,這是從習慣方面。比如:睡相呈“大“字、說話是伸出二指的樣子。
一個饒舌、多事的阿長。她管我很嚴,告我的狀,而小孩子是不喜歡別人管東管西的。
一個無知、愚昧同時又很淳樸的阿長。“長毛”故事。
一個善良的阿長,買《山海經》。這是從品質方面。
要善于擴展思維,學會多 角度看問題。
4、通過這些事,作者寫出當時對阿長是什么感情?文章從整體來看,作者對阿長是什么態度,什么感情?這樣的寫法叫什么?欲揚先抑。作者是不是為了揚,故意編點不好的事?
欲揚先抑,可見作者構思巧妙。
三、小結:我們這節課掌握了生字詞,理清了文章中寫 阿長的幾件事,領會了作者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那么,《山海經》究竟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和保姆阿長有什么關系,作者語言的精妙表現在哪里?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了解課文的記敘線索。
3。總體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3分鐘)
導入語: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一篇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里面有位講美女蛇故事的長媽媽還有印象嗎,這個長媽媽在魯迅先生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魯迅先生還專門為她寫了一篇文章。在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今天讓我們通過學習《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來全面地了解這個有趣的人物。
板書標題、作者,簡介作者和題目。
1、魯迅:
(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2、《山海經》
《山海經》是我國第一部描述山川、物產、風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神話傳說的大匯編。全書共十八篇,分為《山經》和《海經》兩個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為綱,記述了許多當地的神話傳說。如《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黃帝擒蚩尤》等神話傳說。
3、介紹背景資料
阿長(?~1899),魯迅稱她為長媽媽,浙江紹興東浦大門樓人。她是魯迅兒時的保姆。
長媽媽的夫家姓余,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叫五九,是做裁縫的,她有一個女兒,后來招進了一個女婿。
魯迅對長媽媽懷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幾篇文章回憶到與長媽媽有關的往事,其中《阿長與〈山海經〉》是專門回憶和紀念她的。
二、學生自己查字典,掌握下列詞語。
駭擄悚煌急瘡疤詰問渴慕霹靂煩瑣懼憚
三、仔細研讀課文第1—5自然段,并思考長媽媽的名字,長媽媽長什么樣子,長媽媽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明確: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可以了解到長媽媽"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對"我"管得很嚴,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床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這些描寫真切生動,作者采用戲謙謔的口吻來描寫,又顯得很風趣,刻畫出長媽媽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的性格特征。
四、仔細研讀課文第18自然段到28段,并思考,這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分析買山海經這件事,并從中體會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
買《山海經》的起因是什么?
“我”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
“這渴慕是從一個遠房的叔祖惹起來的。”
當阿長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認為和她說了沒什么用處,但既然來問,又不好不說。可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說明“我”對從她里得到《山海經》沒抱希望,只是說說而已。
當阿長說:“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我似乎遇著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
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感動,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樣一個不識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由此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
“我”為什么因此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我”對她根本沒抱希望,她卻給“我”弄來了最想要而又最難弄的《山海經》,這在孩童的眼里,似乎“有偉大的神力”。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很大的震動,讓“我”產生過感激和“新的敬意”;而且也確是當時“我”渴慕已久的。
綜前所述,作者詳寫買《山海經》的事件,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同學們,你們能說說作者為什么要詳寫這件事嗎?
這件事更能表達作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也能表現長媽媽對一個孩子真誠熱情的幫助和關愛。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并對長媽媽其人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作者對長媽媽的描寫以及通過詳細地敘述長媽媽為作者買《山海經》這件事來了解作者對長媽媽的態度和感情,下節課,我們將貫穿全篇課文來了解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以及長媽媽的生動的人物形象。
七、作業。
課后練習四,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一兩件事,盡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通過細節表現人物特點,標題自擬,字數在4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對文章作進一步理解。
2、復述課文,分析長媽媽的性格。
3、理解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學習長媽媽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的性格。
教學重點:重點了解阿長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文章的特色和敘事手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3分鐘)
教師:長媽媽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長媽媽喜歡饒舌多事、不拘小節。那么,長媽媽還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學習新課。
(—)請學生分角色朗讀6—17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
1、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元旦除夕吃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2、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一舉動寄托了她怎樣的愿望?
明確: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看著我"?quot;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焦急的神態躍然紙上。而當"我"說:"阿媽,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
欣喜之態溢于言表。作者雖然認為這是"元旦辟頭的磨難",但正是這"磨難"中,寄托著長媽媽怎樣善良真誠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
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3。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買山海經這件事
1、這里,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提問:文中哪些地方抒寫
了作者這種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2、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明確:最后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
3、請你說說: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指名回答)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變化為線索的。
2。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略寫哪些,重點詳細寫哪些。有什么好處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長毛"的往事最后寫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是課文記敘的重點。
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并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
3、作者先寫討厭、憎惡,但結尾又寫“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抒發出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你是怎樣理解作者的感情的?在作者眼里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本課難點)
“先抑————后揚”的手法,在對比互襯中刻畫人物形象。(難點突破了)
阿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可讓學生根據幾件事討論歸納,不要求全面,說到一點就表揚。
阿長是個饒舌、多事、有許多繁文縟節,愚昧無知、略帶粗野,但又爽朗、熱情、樂于幫助別人,她有著淳樸、寬厚、仁慈的美德,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時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等,讀后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后,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補充:(為什么文題是“阿長與《山海經》”,而文中卻寫了幾件似和《山海經》無直接聯系的事?記敘文的中心是作者通過記敘人和事體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貫穿著文章始終,是文章的靈魂。作者是根據中心思想來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記敘文的詳略安排,是根據中心來確定的。對表現中心意思有較大作用的,為了突出重點,就要詳細描述;與中心意思有些關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寫得簡略些,詳略配合得當,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達中心意思。略寫往往是記敘文中的烘托部分,沒有略寫,文章內容就會呆板,頭緒就會不清,情節就會不連貫。如果說詳寫是紅花,略寫就是不可少的綠葉。如文中略寫的“我”不大佩服阿長的三件事就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的作用。)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題三。
2、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一兩件事,盡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
板書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內容(幾件事)人物性格特征
a、愛說閑話(表現阿長)→饒舌、多事
b、“大”字睡相令人討厭、憎惡
c、我所不耐煩的規矩有許多繁文縟節
d、“長毛”的故事愚昧、無知、淳樸
e、買《山海經》(詳寫)→熱情、樂于幫助別人
總之(歸納):長媽媽是——勞動婦女
刻畫人物:“先抑——后揚”,對比、互襯
(1)寫的幾件事(2)文章的線索,作者的感情變化
a、愛說閑話→不大佩服、
b、“大”字睡相→討厭、不耐煩—
c、我所不耐煩的規矩→非常麻煩
d、“長毛”的故事→空前的敬意(善良的諷刺)
e、買《山海經》→產生新的敬意(買書)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記敘的順序。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刻畫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畫人物的方法。
3、正確認識阿長性格中的缺點。
4、對重要語句深刻含義的理解和主題深度的把握。
教學設想:
針對教材的特點,尊重認知規律,體現教師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地位。可采用“導讀法”;也可采用“整體感知一重點的研讀一揣摩遷移”三步走的模塊式;也或采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講講、讀讀、議議的方法。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我相信同學們一定了解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為在初一時,我們已經學習了從中選出的一篇優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今天,我們再學一篇選自《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
二、解題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阿長與〈山海經〉》是一篇情思雋永、蘊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里,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尋找《山海經》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
三、研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課文。
1、初讀課文。
要求:①邊讀邊給生字、生詞作記號。②給段落標上序號。③用符號標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人物、思路、所寫的事情等。
2、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二)具體研習。
1、明確目標。細讀課文化,研習以下幾個問題。
(1)文章選取了長媽媽哪些事情作為寫作材料,這些材料表現了長媽媽怎樣的品格風貌?
(2)這些材料是按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2、學生研習,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研習,可以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要求將討論的要點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并與原文相結合作評、點、批、注。教師通過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注意研習情況的信息反饋。
3、研習效果反饋。(學生發言,教師點撥,板書重點內容。)
問題①: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這樣幾件事:A、交待“阿長”的來歷;B、阿長喜歡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態;C、她懂得許多規矩;D、講“長毛”的故事;E、給“我”買《山海經》。
問題②(點撥提示內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時,是以作者少年時代對長媽媽的感情為線索貫穿全文的,其變化過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這種“層層剝筍”的方式,使長媽媽的形象在先抑后揚、對比映襯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問題③(點撥提示):文章圍繞長媽媽選擇了5個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變化為線索安排,使長媽媽的品格風貌表現得非常突出。開頭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簡練的筆法介紹了長媽媽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旨在說明她是一個沒有社會甚至連真實姓名也不為人們所知的平凡勞動婦女。接著第3–5段,從“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寫了長媽媽喜歡“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間擺成一個“大”字的睡態,刻畫了她質樸而嘮叨、略帶粗野的性格。第6–12段,著重從“我”的“不耐煩”去寫長媽媽懂得許多規矩,如說人死為“老掉了”,不能進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說這些“瑣碎之至”的規矩,意在說明長媽媽有著跟千百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勞動者一樣的'特點:質樸的品質和迷信的缺點。第13–18段:隨著感情的變化,作者又從“我”對長媽媽產生的“空前的敬意”,來寫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從而提示了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筆一轉,寫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長媽媽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給“我”買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帶畫的《山海經》,展示了她的“偉大的神力”––––“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從而突出了她對“我”的關心和體現出來的熱情、仁慈、樂于助人的品質。而長媽媽高潔的靈魂也就在這“剝筍”式描寫里,在由表及里、淺而深的認識過程當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現: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質樸、善良、慈愛的勞動婦女。作者在充分展現了長媽媽的品格風貌之后,在文章的結尾以深厚的感情抒發了自己對她的懷念之情。
四、課堂小結
解說:這一環節主要是對學生在研習中的表現進行總結,好的現象進行表揚,給予鼓勵,對不良現象要明確指出,并要求改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根據習題三,析讀課文中買《山海經》的部分。
2、課外閱讀(朝花夕拾)。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情況
二、研習課文
1、研習目標。
(1)指導學生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2)品味本文的語言。
2、具體研習。
教師出示目標后,由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對相關文字進行評、點、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還想互相提問,排除相互干擾,遇到問題舉左手,由教師幫助解決。教師巡回輔導的同時注意收集各種信息,使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撥提示,具有針對性。
3、研習反饋。
學生發言,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提示。
目標①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
A、描寫法: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著重選擇了兩個生動的細節:一是她在“向人低聲絮說些什么事”的時候,還要“豎直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長媽媽質樸、略帶粗野的性格在這些細節中刻畫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如元旦時,她教“我”說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作者通過“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充滿歡欣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真誠的祈求,表現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海經》后“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對比、映襯法: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目標②品味本文的語言。
本文的語言有的含義深刻,有的詼諧幽默,有的感情濃烈,細細品味,妙趣無窮。
如:“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物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了,倒應該我退讓。”這是“我”聽了長媽媽給“我”講了長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應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兒童的心理來認識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實際上是對長媽媽的愚昧迷信以一種苦笑進行諷刺。整段文字寓莊于諧,增添了幽默風趣之感。
再如,當長媽媽給我買回了《山海經》之后,這又使我產生了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段文字中“發生新的敬意”。是對長媽媽能做成“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偉大神力”––––中華民族“最值的寶貴的民魂”:對青少年的關心愛護和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的歌頌。
又如:“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這段文字里對刑天“執干戚而舞”再次描寫,既前后照應,又表現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判逆精神的神,他蔑視天帝,死而不屈,表現了極強的反抗精神,而“我”酷愛刑天,正曲折地表現了魯迅不屈服于20年代圍攻他的黑暗社會勢力的斗爭決心,使文章具有了“自敘傳”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感和戰斗力。
三、課堂總結
1、對兩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
2、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總結。
3、對學習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四、拓展遷移,布置作業
對看課后練習四,寫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讀感知課文,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帶有感情色彩詞句的含義,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3.了解長媽媽的性格,理解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與尊敬,體會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文章,把握文章內容安排的詳略。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魯迅先生除寫到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那么,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學生自己查字典,掌握下列詞語。
驚詫、遷徙、敬佩、疊映、綿延悠長
率先、警醒、湍急、滋養、堅持不懈
三、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的是什么。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在紙上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他同學可做補充。
教師歸納。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后寫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事。
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為什么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為“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了解,長媽媽的外貌黃胖而矮,而且她還有一些毛病,但這些并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四、仔細研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l-5自然段。
2.提問: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長媽媽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小組交流意見,然后回答。
4.教師總結式歸納。
明確: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可以了解到長媽媽“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對“我”管得很嚴,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床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這些描寫真切生動,作者采用戲謙謔的口吻來描寫,又顯得很風趣,刻畫出長媽媽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的性格特征。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并對長媽媽其人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作者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地再現了長媽媽吸引人的地方。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學生分角色朗讀6-17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
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元旦除夕吃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一舉動寄托了她怎樣的愿望?
明確: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看著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焦急的神態躍然紙上。而當“我”說:“阿媽,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態溢于言表。作者雖然認為這是“元旦辟頭的磨難”,但正是這“磨難”中,寄托著長媽媽怎樣善良真誠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全班齊讀第18-28自然段。
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里看到過,后來一直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房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又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教師講述:在“我”渴慕得到繪圖的《山海經》,遠房叔祖找不到,別人又“不肯真實地回答我”,自己去買又沒有機會的時候,長媽媽卻神奇般地買到了。這是多么令人驚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識字,她連書名都說不準,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我們可以想象幼小的魯迅此時那種激動而又敬佩的心情,”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宛然可見。
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盡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一個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抒寫了作者這種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明確:最后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
請你說說: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
三、總結全文。
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時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等,讀后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后,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題三。
2.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一兩件事,盡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10
《阿長與《山海經》》課文
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都這樣稱呼她,似乎略帶些客氣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長。我平時叫她“阿媽”,連“長”字也不帶;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我們那里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記得她也曾告訴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后來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于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
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系。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長媽媽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熱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罷?……”
母親聽到我多回訴苦之后,曾經這樣地問過她。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席。她不開口。但到夜里,我熱得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想,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許多規矩;這些規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自然要數除夕了。辭歲之后,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意使用。睡在枕上,看著紅包,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刀槍,泥人,糖菩薩……。然而她進來,又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了。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么?你要記著,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說別的話!說過之后,還得吃一點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么,一年到頭,順順流流……。”
夢里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我忽而記得了
“阿媽,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歡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驚之后,也就忽而記得,這就是所謂福橘,元旦辟頭的磨難,總算已經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給我的道理還很多,例如說人死了,不該說死掉,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此外,現在大抵忘卻了,只有元旦的古怪儀式記得最清楚。總之:都是些煩瑣之至,至今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生過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對我講“長毛”。她之所謂“長毛”者,不但洪秀全軍,似乎連后來一切土匪強盜都在內,但除卻革命黨,因為那時還沒有。她說得長毛非常可怕,他們的話就聽不懂。她說先前長毛進城的時候,我家全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煮飯老媽子看家。后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那老媽子便叫他們“大王”,據說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訴說自己的饑餓。長毛笑道:“那么,這東西就給你吃了罷!”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還帶著一條小辮子,正是那門房的頭。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后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輕輕地拍著胸脯道:“阿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
我那時似乎倒并不怕,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個門房。但她大概也即覺到了,說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
“那么,你是不要緊的。”我以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灸瘡疤。
“那里的話?!”她嚴肅地說。“我們就沒有用么?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墻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
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那時就極嚴重地詰問,而且當面叫她阿長。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這渴慕是從一個遠房的叔祖惹起來的。他是一個胖胖的,和藹的老人,愛種一點花木,如珠蘭,茉莉之類,還有極其少見的,據說從北邊帶回去的馬纓花。他的.太太卻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將曬衣服的竹竿擱在珠蘭的枝條上,枝折了,還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尸!”這老人是個寂寞者,因為無人可談,就很愛和孩子們往來,有時簡直稱我們為“小友”。在我們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書多,而且特別。制藝和試帖詩,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卻只在他的書齋里,看見過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籍。我那時最愛看的是《花鏡》,上面有許多圖。他說給我聽,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現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這樣的圖畫,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尋找,他是很疏懶的。問別人呢,誰也不肯真實地回答我。壓歲錢還有幾百文,買罷,又沒有好機會。有書買的大街離我家遠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間去玩一趟,那時候,兩家書店都緊緊地關著門。
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于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三月十日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了解課文的記敘線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本文篇幅較長,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住課文內容,然后再著重研讀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卜事,分析課文時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學重點,做到納舉目張。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 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本課。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魯迅除寫了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那么,長媽媽是萬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板書標題、作者,指定學生簡介作者。
二、檢查預習。
三、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后寫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是課文記敘的重點。
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為什么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為“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并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長媽媽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長媽媽喜歡饒舌多事、不拘小節。那么,長媽媽還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學習新課。
(-)分角色
朗讀6-17自然段。
思考: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
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1.元旦除夕哈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一舉動寄托了她怎樣的愿望?
明確: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看著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焦急的神態躍然紙上。而當“我”說:“阿媽,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態溢于言表。作者雖然認為這是“元旦辟頭的磨難”,但正是這“磨難”中,寄托著長媽媽怎樣善良真誠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護“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3.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齊讀第18----28自然段。
這里,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指名學生復述買書的起因。
經過、結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里看到過,后來一直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房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又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了“殘’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宛然可見。這就是魯迅筆下的長媽媽,她雖然多事饒舌,有些令人厭煩的規矩,但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盡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抒
寫了作者這種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明確:最后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
請你說說: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
(三)小結
1.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變化為線索的。
2.為什么文題是“阿長與《山海經》”,而文中卻寫了幾件似和《山海經》無直接聯系的事?記敘文的中心是作者通過記敘人和事體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貫穿著文章始終,是文章的靈魂。作者是根據中心思想來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記敘文的詳略安排,是根據中心來確定的。對表現中心意思有較大作用的,為了突出重點,就要詳細描述;與中心意思有些關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寫得簡略些,詳略配合得當,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達中心意思。略寫往往是記敘文中的烘托部分,沒有略寫,文章內容就會呆板,頭緒就會不清,情節就會不連貫。如果說詳寫是紅花,略寫就是不可少的綠葉。如文中略寫的“我”不大佩服阿長的三件事就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的作用。
《阿長與《山海經》》教學反思
《阿長與〈山海經〉》是第二單元第一課,在整個單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課前我仔細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亮點。現將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本課教學之初我由學生初一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引入。緊接著請學生解釋評價課文標題,讓學生學會擬題。再在整體感知課文之后讓學生說課文寫了哪些事?學生踴躍發言,回答說:“寫了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外形的特點、以及作者討厭她的一些事例,最主要講了她給作者買《山海經》這件事,最后寫作者對她的懷念。”
這節課并不是根據我的預設教案來上的,而是根據當時的學情臨時確定的。我認為這節課上的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在合作學習中自己主動去思考。
在整節課中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其余的時間都由學生來參與,所有問題都在學生主動思考、醞釀中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要將問題設計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系。
從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到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松。
第三、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
如提問: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她買到書后心理是怎樣?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覺得有話說、有意思。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他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討厭阿長的地方正是作者兒童心理的正常表現。阿長學識、地位的研討正揭示了她為何有這些令人討厭的舉止的原因。她如何給我買到了書,把想象的空間交給了學生,也展示了阿長熱情關心孩子淳樸的性格。這節課留給我的印象是比較深的,它將給我今后的教學以啟迪,讓我不斷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11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魯迅嗎?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們初一的時候學過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大家還記得《從》是選自哪部集子嗎?對,是《朝花夕拾》。《朝》是一部回憶散文集,一共有十篇,里面記錄的都是魯迅他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包括回憶他的親友,同學和老師。那其中呢就有一篇回憶他的保姆的文章,他的保姆叫?長媽媽。大家還記得長媽媽嗎?她可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哦,她在我們學過的《從》里講過一個什么故事?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給百草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好了,那阿長出了會講故事之外,她還有什么特點呢?她在魯迅的心中又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呢?我們來看今天要學的《阿長與山海經》,請大家翻開書到29頁。
(板書:、作者)
《山海經》,大家知道是什么書嗎?好,那大家喜歡聽神話故事嗎?有沒有聽過“精衛填海”的故事?那“刑天舞干戚”的故事呢?刑天,他可是一位很有反抗性的猛將。話說他的頭被天地砍掉了,可他不服啊,所以他就以他的肚臍眼作為嘴巴,不停的說話,還不停的揮舞著手中的斧頭和盾牌。神奇吧?那《山》呢就收集了很多象這樣的神話。所以以前吶,《山》在孩子們中的流行度絕對不會亞于現在《哈里波特》在全世界的暢銷。
二、主體
1、好,介紹完這些呢,我們就要正式開始課文的學習了。是這樣,老師想把大家分成兩個隊,來個公平競爭。(123小組為第一組隊,567小組為第二隊,4小組前3位到第一隊,后3位到第二隊。)現在,就開始我們的第一項比賽──攻克字詞。老師先宣布比賽規則:當老師提示開始時,就請愿意接受挑戰的同學舉起手來,老師會選擇舉得最快的同學回答,其他同學就請安靜的等待下一次機會,這里一共有十二道題,哪個組回答得又快又準,就算哪個組贏。聽清楚了嗎?
(驚駭:書面語,驚慌,害怕。擄去:把人搶走。震悚:書面語,因恐懼而顫動。惶急:恐懼的意思。瘡疤:喻痛處短處和隱私。詰問:書面語,追問盤問責問。粗拙:粗糙,低劣。懿:書面語,德行美好。璣:不圓的珠子)
惡(多音字)模(多音字)灸──炙
經過了這場激烈的比賽,我們也就把生字生詞學完了,從大家的熟練程度看,昨天還是認真預習了,是嗎?大家還有問題嗎?沒有了,那我們就來看課文。
2、首先請同學們翻到課文的最后兩段,我們先來看看這兩段寫了什么?老師先范讀一遍。最后這句話中,“她的魂靈”是說誰?長媽媽。嗯,大家看,這句話是一句感嘆句,而且還使用了第二人稱“你”,這個你是指誰?指黑暗仁厚的地母。所以很明顯,這句話是作者對地母的呼告,(板書)呼告什么?呼告地母讓長媽媽在她的懷里永安魂靈,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在她懷里安息。那么這也就是作者表達的對長媽媽的一份強烈的祝福和祈禱。之所以要用呼告這種修辭手法,就是因為它能更好的表達感情,表達作者對長媽媽深沉的懷念之情。可是,倒數第二段又講了什么?它說阿長,我的保姆已經過世三十年了,而且還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大家想想看,魯迅怎么可能對一個連姓名都不知道的人有這么深厚的感情呢?她都死去三十多年了作者還寫文章來深切的懷念她,這是為什么?老師想這其中一定有什么事讓少年的魯迅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吧。是什么事?這,也就是我們的第二項比賽。待會老師會在兩個隊中分別抽出一個小組,然后請你們以接力賽的形式到黑板上來寫出我們這篇文章中敘述長媽媽的事件,每個人寫一件事,哪個組概括得又快又準確又精練,就算哪個組贏。※現在,先給大家幾分鐘,思考一下,可以相互的討論一下,好嗎?好,那現在開始吧。
時間到,準備好了嗎?我請第二組和第五組的同學代表你們的隊伍參加這場比賽。記住了,我們的標準是又快又準又精練。(先同學寫,然后公布正確答案,邊公布邊板書)(板書:預先準備的卡片)(公布比賽結果)
3、好,我們把文章中回憶與阿長有關的事件都概括在這了,那老師問大家:這些事件所用的筆墨都是同樣重的嗎?篇幅的長短是一樣的嗎?顯然不是的。那哪是詳寫?哪些是略寫呢?我們說,一篇文章的詳與略是根據主題來定的,也就是根據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來定。象這篇文章它主要表達的感情是作者對長媽媽深沉的懷念。那哪件事是主要為了表達這個感情的?(買山)所以買山就是需要詳寫的部分,那其他的`與中心只有次要聯系的事件呢就是略寫的了。(板書)大家看這五件略寫的事情,它們的筆墨是不是也同樣重呢?不是的,其中也是有詳有略的,對嗎?象這樣詳略得當就是一種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方法,但今天我們就不再展開講了,下節課我們再具體分析。好啦,除了這六件事以外,文章開頭的兩段還寫了什么?誰能概括一下第一二自然段?請張立青回答:講的是阿長的由來。簡單分析(板書)那最后兩自然段呢?交代的是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刻懷念,祝福和祈禱。大家看黑板,從這我們就對本文的結構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那就是:文章有兩大部分:其一是回憶與阿長有關的事(敘事),其二是對阿長的懷念(抒情)。(板書)
4、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回憶與阿長有關的事中略寫的這部分,看看通過這些事情體現了阿長怎樣的性格特點?至于詳寫的部分我們下節課再做具體的分析。看到第一自然段,咱們邊看文章邊分析。
⑴首先看一二段。剛才我們己經說過,這兩段交代了阿長的由來,說,阿長的職業就是我的保姆,阿長的外貌是“生得黃胖而矮”,她的姓名實際上并不是叫阿長,而是在真阿長走了之后因為大家的習慣而沿用下來的。那這一切說明了阿長怎么呢?、對,這里其實就說明了阿長她地位低下,是一個連名字都少有讓人知道的下層勞動者。我們再來看三四五自然段。
⑵這幾段首先寫的是阿長喜歡切切察察,這切切察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唧唧喳喳”的意思。這里有很好的細節描寫,你們看“還豎起……鼻尖”,老是引起家里的小風波,還不準我做這做那,而且還喜歡動不動就告狀。從這些描寫中,你們覺得阿長是個什么人?有什么特點?──她喜歡嚼舌根,多事,所以,饒舌多事就是阿長的性格特點之一。(板書)
然后,書中提到了阿長睡覺時,怎么樣,擺成“大”字,擠得我都沒處翻身。有人說,從一個人的睡相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大家都喜歡吃麥當勞吧,老師記得有這么一個麥當勞的宣傳片: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然后根據他們的睡相推測他們的性格。有手推下頜的是思考型,手指放在口里的是可愛型。好,大家說說看,象阿長這樣,擺成一個“大”字,似乎無憂無慮,就像武打片里的大俠一樣,這又是什么型呢?是一種什么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
⑶(請女同學讀6~12段)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阿長懂得許多規矩,到底有哪些規矩呢?[請同學概括]嗯,有這么多的規矩,那大家說,是不是吃了福橘,說了恭喜就真的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是不是進了生孩子的屋子就真的會倒霉?不是的,所以,阿長說的這些規矩是不科學的,是迷信。
好,這些規矩中除了表現阿長迷信之外,還表現了什么呢?我們先看吃福橘。吃福橘的前一天晚上,長媽媽是怎么跟我交待的啊?她“極其鄭重”的交待的。為什么?因為她覺得吃了福橘就能“一年到頭,順順溜溜”。好,到了第二天早上,一醒來,她就怎么樣?“立刻…一把…按住”“惶急…有所要求…搖著…”這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就把長媽媽焦急的神態表現了出來。之后,我說了恭喜之后,她就怎么樣?“十分歡喜…笑…塞進…”。這樣,長媽媽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這里,作者雖然認為這是“元旦辟頭的磨難”,但我們卻能看出正是在這“磨難”中寄托了長媽媽的一份善良真誠的愿望。她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一年到頭,順順溜溜”,這其中更重要的又是孩子,因為是她“塞”到我嘴里的,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加上第12段講的很多繁瑣的規矩。我們說這些事情本身是可笑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阿長教給我這些規矩的用心,和現在的阿姨教給孩子們要講衛生,過馬路要看兩邊的用心相比,是沒有不同的。一句話──為了孩子著想。對不對?那請問,從這些種種規矩中還體現了阿長的什么性格特點呢?──迷信善良(板書)
⑷(男同學讀13~17段)剛才都是老師引導大家分析阿長的性格,現在,我想請大家自己說說看,你從這一部分看出了阿長的什么特點?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自由回答)(老師小結)這部分,作者用詼諧的筆調寫了長媽媽講“長毛”的往事,寫她有偉大的神力,是真的神力嗎?不是的。那阿長所說的脫下褲子大炮就放不出來,是真的嗎?是科學的嗎?當然不是的。所以這件事在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她的無知,淳樸。(板書)
三、板書
阿長的由來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饒舌多事
“大”字睡相不拘小節
記事略種種規矩迷信善良
偉大神力無知淳樸
謀害隱鼠
詳買《山海經》
抒情祈禱祝福
四、小結
五、結束
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分析買《山》這件事體現了長媽媽哪些性格特點,之外,我們還要著重分析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的變化以及文章采用的“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六、作業
把字詞每個抄寫五遍。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掌握文中出現的陌生字詞,達到會讀、會寫、會用。
3、能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合作解決文章理解上的疑難,培養學生問題能力。
4、學習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朗讀品味,把握細節,沉浸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入領會作者對阿長的感情,建立樸素的階段意識,熱愛勞動人民。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通過細節、日常生活點滴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
2、感悟平凡生活中魯迅之真實而又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1課時
一、新課導入
魯迅筆下的長媽媽是一個怎樣的人?她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粗人,然而她卻是民間文化的載體。她懂得吉利文化,熟悉避諱修辭,珍惜勞動成果,講究自身形象。她既是一個對孩子傾注一片心血的母親,又是一個生活不幸而又熱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所以,文學泰斗魯迅對她傾注一片深情。請隨我一同走近《阿長與〈山海經〉》。
二、資料助讀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樸實感人。魯迅對長媽媽懷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幾篇文章回憶到與長媽媽有關的往事,其中《阿長與山海經》是專門回憶和紀念她的。
三、初步感知
1、生字注音。
駭(hài)孤孀(shuāng)擄(lǔ)惶(huáng)急頸(jǐng)悚(sǒng)瘡疤(chuāngbā)詰問(jié)渴慕(mù)疏(shū)懶
霹靂(pīlì)璣(jī)懼憚(dàn)矩(jǔ)懿(yì)灸(jiǔ)
2、生詞注解。
惶急:恐懼著急。
詰問:追問,責問。
懼憚:害怕,畏懼。
渴慕:迫切地羨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渴:迫切地。
瘡疤:瘡好了留下的疤,常比喻痛處、短處或隱私。
震悚:因恐懼而顫動。
情有可原:從情理上可以原諒。
霹靂:云和地面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這里指作者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面如土色:臉色像泥土一樣,形容極端驚恐。
深不可測:深得難以測量。比喻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3、整體感知。
(1)《阿長與〈山海經〉》選自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通過對兒時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保姆長媽媽這樣一個勞動婦女的懷念之情。
(2)作者的感情變化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下面請同學們用簡要的話概括出這些事情。
明確:一共寫了七件事。
①常喜歡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動
③睡覺時擠得我無法翻身
④懂得許多規矩和麻煩的禮節
⑤講長毛攻城時護城
⑥謀害我的隱鼠
⑦為我買《山海經》
四、合作探究
1、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元旦除夕吃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
這些規矩寄托著長媽媽善良真誠的愿望,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護“我”的。
2、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你想到了什么?
使人想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
3、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請復述買書的起因、經過、結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里看到過,后來一直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房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又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作者通過對阿長稱呼的由來,有不良習慣,會煩瑣規矩,講“長毛”故事,買《山海經》等事情的回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地位低下、饒舌多事、不拘小節、有點迷信、淳樸無知,但熱情善良、關心孩子的長媽媽形象,課文重點寫了買《山海經》一事,這件事作者是怎樣敘述的呢?
二、合作探究
(一)走進文本
1、探究重點情節
精讀買《山海經》一節,即18~28語段,思考并討論下列問題。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么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阿長不識字,沒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更何況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關心“我”,因此她也不會理解“我”渴慕得到《山海經》的心情。這表明“我”對阿長心存隔膜乃至輕視。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的反應是“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激動,也因此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
(3)“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因為這件事“別人不肯做”,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知“我”心,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熱心;別人也“不能做”,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誰能像阿長這么給“我”操心費事,況且阿長不識字,居然買來了。所以說,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4)“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驚,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二)探究情感變化
學生默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文章中“我”對長媽媽的感情是始終如一的嗎?如果不是,說說前后有何變化。
憎惡—討厭—不耐煩—空前的敬意—敬意淡薄完全消失—產生新的敬意—感激不盡。文章就是以我對阿長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全文的。
2、課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寫他如何“惡”“討厭”阿長,在這些充滿貶義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阿長的什么樣的感情?
課文前半部分,作者寫她“憎惡”“討厭”阿長,后半部分寫因有讓大炮放不出來的“偉大的神力”和買回“我”渴慕的《山海經》而敬她,抒發出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在充滿貶義色彩的文字后面,含有同情與懷念,有形諸文字和隱在敘事之中雙重色彩。魯迅是以兒時的心態回憶阿長的,又是以寫作時的眼光去觀照自己的兒時和阿長的。采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
3、這一情感的宣泄集中體現在哪一句上?
最后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表達了作者對阿長的深切懷念之情。它凝聚著魯迅對長媽媽的全部情思,寄托著魯迅對善良人的衷心祝愿。這時的長媽媽,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蕩在我們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懷念,這就是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4、精讀課文,用以下句式說話:
“讀文章片斷,我認識到長媽媽是個的勞動婦女。”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可以從人物外貌、身份、細節、性格等方面說。
阿長是一個黃胖而矮的人;阿長是一個連姓名都沒有的人;阿長是一個喜歡切切察察的人;阿長是一個不許我走動的人;阿長是一個迷信的人;阿長是一個善良的人;阿長是一個具有偉大神力的人。
三、課堂小結
文章自始至終就一直在刻畫長媽媽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的品質:從她“不許我走動”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曬褲子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道理及后來買《山海經》都充分體現出來。所以她雖然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著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總觀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來發生“新的敬意”,到最后發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來刻畫阿長這一封建社會的普通勞動婦女形象,刻畫出了一個淳樸熱情、善良仁慈、關愛小孩的長媽媽形象,抒發了自己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懷念。
四、板書設計
饒舌多事善良
不拘小節真誠
迷信淳樸欲揚先抑
無知熱情
樂于助人
厭煩(喜愛、感激、崇敬)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幾件事表現人物品格、風貌的寫法。
2、圍繞中心選擇恰當的材料來表現人物,材料選擇合理,詳略得當。
3、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字詞的含義、情感——表達對長媽媽的懷念與尊敬。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在初一年級我們學過的文章《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嗎?里面有個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這個長媽媽在魯迅先生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魯迅先生還專門為她寫了一篇文章,即本文。在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有全面的介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三、學生復述故事,討論探究。
1、復述課文,既可以全文復述,也可以部分復述。目的在于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2、討論探究;
a、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情?重點寫的什么?
b、每件事表現了阿長怎樣的特點和品格,分別表現了作者對阿長的什么思想感情?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安排材料的?(本課重點)
c、作者先寫討厭、憎惡,但結尾又寫“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抒發出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你是怎樣理解作者的感情的?在作者眼里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本課難點)
學生討論分小組進行,每組指定一個人負責,組與組之間又可以交流,學生可以下座位,有結果的小組可以派人上講臺寫在黑板上,其他的人又可以派人去改,不同意見可以爭論。總之,給他們充分的自由。最后,老師引導完成三個問題:
(1)寫的幾件事
a、愛說閑話→不大佩服、
b、“大”字睡相→討厭、不耐煩—
c、我所不耐煩的規矩→非常麻煩
d、“長毛”的故事→空前的敬意(善良的諷刺)
e、買《山海經》 →產生新的敬意(買書)
(2)文章的線索,作者的感情變化
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找出文章寫的幾件事之后,整體感知全文,看看作者用筆的重點是什么,(買《山海經》,這也是感情的重點,自然是詳寫的內容。)同時找到作者對每一件事的感情態度,即上述板書內容,巧妙的讓學生悟到:文章是按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組織安排材料的。這種前后感情的變化,實際上就是:
(3)“先抑————后揚”的手法,在對比互襯中刻畫人物形象。(難點突破了)
阿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可讓學生根據幾件事討論歸納,不要求全面,說到一點就表揚。
阿長是個饒舌、多事、有許多繁文縟節,愚昧無知、略帶粗野,但又爽朗、熱情、樂于幫助別人,她有著淳樸、寬厚、仁慈的美德,
四、作業
后記:
新大綱張揚“放飛學生個性”這一教育理念,也是對歷史、現實和將來作深刻思考的結果。過去,我們教育領域自古以來師生等級森嚴,師道尊嚴成了學生人身自由、身心發展的“金箍”圈,教師咳唾成珠,金科玉律,學生只好垂手聽命、仰承恩澤。教師按自己理想的'模式去塑造人,那過度的期望,過度的干預,過度的包辦,威壓著學生的個性自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學生離開僵化就走向靈活,離開依賴就走向自主,離開戒備就走向自我接受,離開被束縛就走向一種創造性。”討論給了學生自由,也給了學生創造的機會。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點:
指導學生學習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體會一些句子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讓學生找出文中刻畫人物較精彩的句子,獨立思考,進行評、點、批、注。然后各自發表見解,進而歸納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例如,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吃福橘的片段、恭喜恭喜、大家恭喜—————)
細節描寫(睡覺時的大字),體會長媽媽愚昧、善良、質樸、約帶粗野的勞動婦女特征。
二、本文語言:有的含蓄幽默,有的質樸
例如、講“長毛”的故事,“偉大的神力”愚昧迷信的苦笑,善意的諷刺、寓莊重于詼諧;吃“福橘”的片段中,體會長媽媽愚昧迷信的背后實質是對孩子健康的祝福;結尾買《山海經》,表現長媽媽關心愛護青少年,仁慈的美德——————
總之,一切讓學生去體會,歸納。獲得能力。
三、遷移鞏固:作業
課后練習四,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一兩件事,盡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
板書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
魯迅
內容(幾件事)人物性格特征
a、愛說閑話(表現阿長)→饒舌、多事
b、“大”字睡相令人討厭、憎惡
c、我所不耐煩的規矩有許多繁文縟節
d、“長毛”的故事愚昧、無知、淳樸
e、買《山海經》(詳寫)→熱情、樂于幫助別人
總之(歸納):長媽媽是——勞動婦女
刻畫人物:“先抑——后揚”,對比、互襯
后記:
教材把握好,教學重點確定恰當。尤其在以下兩大方面很值得肯定。其一,教學設計處處考慮到學生實際,著眼于“放飛學生個性”:采用“討論法”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形成多向信息交流,便于學生通過相互啟發、感悟提高,并發展健康個性,教學步驟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著眼于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步驟”中多處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思維障礙,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板書依據學生歸納、提煉而成,板書展開程序體現學生把握作品人物性格特征過程。其二,理論依據比較充分,并貫穿于教學設計的各部分內容中,較好地解說了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安排主要教學環節的理由,有說服力。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相關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案02-1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03
阿長與《山海經》 教案04-2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2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25
《阿長與山海經》的教案05-02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10-20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5-01
‘教案’阿長與山海經教案04-28
《阿長與山海經》優秀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