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合集]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寓言三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從寓言學習做人的道理。
2.了解寓言的特點。
3.間接學習閱讀寓言的方法。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故事領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2.難點: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預習指導]
1.查字典,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庇護(bi4)愛慕(mu4)凱歌(kai3) 粘(zhan1)自吹自擂(lei3)大模大樣(mu2) 張牙舞爪(zhang1)妒忌(du4)
2.查工具書,解釋下面的詞語:
(1)庇護:原指包庇,袒護;含貶義。本課指保護。保佑;含褒義。
(2)愛慕:本課指因喜好而追求。
(3)粘:本課指緊緊地附著在物體上。
(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5)大模大樣:形容傲慢、滿不在乎的樣子。
(6)張牙舞爪:形容猖狂兇惡的樣子。
(7)洋洋自得;自己感到十分得意或舒適。洋洋:得意的樣子。
(8)不可一世:自以為在當代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9)護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也作忌妒、嫉妒。
3.熟讀課文,思考自讀提示。
一、創設情境,導人新課:
請一人講守株待兔的故事(或刻舟求劍)然后讓學生簡評故事發生的可能性及.寫作意圖,教師引入寓言這個話題導入新課。
二.教師介紹作家作品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編的寓言經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于世。兩千年來《伊索寓言》在歐洲文學史上和對以后寓言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三、教師講解寓言知識
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諷喻或諷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同學們通過《寓言三則》的學習,掌握閱讀寓言的方法,課外讀一些寓言故事,擴大視野。
四、學習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5
1.分角色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討論下列問題:(學生先思考再全班交流)
(1)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目的是什么?表現他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現他愛慕虛榮的性格。)
(2)后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這個想法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他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命不凡。)
(3)這個寓言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第一段講故事,第二段議論點出寓意。)
3.講解:第一段講故事運用表達方式的特點:
以敘述為主,間用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間用描寫,為了增強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學性。
4、小結
本文短小精悍,構思精巧。寫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有伏。正當赫耳墨斯的虛榮心越來越旺盛,卻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語,陡然之下便顯然而止。用反襯手法,作了辛辣的諷刺,點出了自命不凡愛慕虛榮者的一文不值。
五、學習《蚊子和獅子》10分鐘
1.朗讀課文
2: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則寓言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學生自由發言討論,教師歸納:
相同點:結構相同。都是第1段講故事,第2段議道理。
不同點:(l)情節不同。《赫》采用三問三答,把情節推向高潮。《蚊》寫了兩件事。第一件是蚊子與獅子戰斗,戰勝了獅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蛛網粘住了。
(2)寓意不同。《赫》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蚊》諷刺那些取得一些成績就得意忘形的人。
(3)表現手法不同。《赫》把神當作人來寫。《蚊》則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4)表達方式不同。《赫》主要用語言、動作、心理描寫,表現赫耳是斯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運用語言描寫,表現蚊子勇敢機智,邈視強大的敵人。描寫兩次吹喇叭的動作,第一次表現蚊子的勇敢,第二次表現蚊子得意忘形。最后用間接引語,寫出蚊子的反省。
六、學習《濃煙和煙囪》5分鐘
思考:煙囪和濃煙的性格特點分別是什么?
從不自吹自擂,永遠默默工作 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七、讀完三則寓言,猜想一想,寓言所寫的幾個不同的角色,同社會上哪些人的特性有相似之處?
討論(答案不限)
八、小結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閱讀寓言,要透過簡短的故事情節發現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九、作業
課后練習一A類
寓言三則 (第二課時)
處理課后練習二: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先擬稿再口頭交流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寫續篇
2.《蚊子和獅子》安排一個不同的結局
[說課精要]本文三篇分別采用精讀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指導閱讀,重點是讀好一篇,做個示范。因為是快班,所以要抓主要問題,而且重視口頭表達和.寫作的訓練,把讀寫結合在一起。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滕王閣序》的寫作背景。
2.了解《滕王閣序》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賞《滕王閣序》的景美。
4.培養學生欣賞古代散文的能力。
5.訓練學生能將名句改寫成優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討論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網絡篩選信息法、總結歸納法
2.研究創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寫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是學生體味山川美景,欣賞千古名句,感受音韻美感,領受美的熏陶。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觀豁達的情懷
教學方法:
1.討論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網絡信息篩選法、總結歸納法、改寫法
2.利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教材處理:
《滕王閣序》是一篇記述盛會的序文。是初唐文學家王勃一揮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親途中,到達洪州,正好趕上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滕王閣成,宴請賓客,閻都督聽說王勃之才,因此邀請王勃參加。
作者用生動的文筆,由地理風貌到自然、人文景觀,再到宴會,層層鋪敘,突現了滕王閣的壯麗,描繪出歡飲娛樂的場景;并且即景生情,抒發了他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在表現技巧上,文章的詞藻極為豐富華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時人和后人的贊賞。文章多用典故,簡練含蓄。結構也很緊湊,前后互相呼應,脈絡十分清楚。
《滕王閣序》能成為千古傳頌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學時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確立本課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為:
1.欣賞《滕王閣序》的景美。
2.欣賞千古名句,體味名句之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出示一段中學生創作的文言習作:
悲哉秋心,蕭條凄瑟,西風颯過,萬木咸荒。葦葉紛下,蕪桿遷黃。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觸目生涼。離人頻顧,羈客成傷。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騷辭,從風流蕩,魚雁聞聲,中心惶惶......
(孔立新主編《高考狀元作文》P271,文匯出版社)
教師引入:
大家相信嗎?這段文字出自一位17歲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這位同學參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氣息的作文獲得了高考作文滿分的好成績!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語文閱卷中心組組長王光祖先生對他的作文評價是:思想嚴密,層次清楚,語言老到,體現出良好的語言素養。
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文章其作者則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少年,這就是王勃的《滕王閣序》!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初通文意,力爭有所印象。
2、初步理解,打好導讀教學的基礎。
A、知文體:
從寫作目的看,《滕王閣序》是一篇序。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名《滕王閣詩序》《宴滕王閣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從行文特點來看,《滕王閣序》又是一篇駢體文。駢文,是魏晉后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其特點是:講求對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對;多用典故,講求藻飾。
B、知背景、作者:
滕王閣在江西南昌贛江之濱,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所建,歷代屢有興廢。為三大名樓之首,現樓高25米,為明三暗五層結構。詩文以王勃的《滕王閣序》和《滕王閣》詩最著名。
王勃(649—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祖父是隋朝學者王通。王勃六歲即寫文章,十四歲便科舉中第。沛王李賢聞其名聲,邀請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后又因殺官奴而犯罪,父親也受連累貶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親,途經南昌正趕上當地都督在滕王閣上設宴。王勃在宴會上賦詩并寫下了這篇著名的'《滕王閣序》。隨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驚悸而死。本文遂成為他的“絕唱”。
C、再讀課文,力求讀準::
①四字句的讀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D、知結構:從內容上看,文章可分為幾部分?
明確: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扣“餞”,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三、布置學生活動:根據上述思路,熟讀和背誦全文,并依據注釋先自譯課文(課后繼續)。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畫家的“著名”。 讀好人物的語言,
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
2、過程與方法:品味詞句以及人物的言行,通過朗讀、想象,體會畫家和牧童的人物特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的語言,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
教學難點:
從人物對話中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1課,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戴嵩是一位什么樣的畫家?
師:作為著名的畫家,他的畫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那他是怎么畫畫的呢?請大家讀讀第二段,找一找。
二、品讀課文、體會人物。
1、①出示: “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
A、找出兩個表示畫畫技巧的詞讀一讀
B、出示一幅畫,指哪部分是濃墨涂抹,哪部分是輕筆細描?
C、“一會兒??一會兒”飄紅,讀句子體會戴嵩畫的快。
D、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子。
2、戴嵩畫的也同樣出色,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它們是怎么夸贊的呢?請你自由的讀3、4段。
(1)讀商人、教書先生夸贊的話。
A、圍觀的人是怎么夸贊的?
B、誰來扮演商人夸贊戴嵩的畫?抓住“絕妙之作”指導學生朗讀商人的話。
C、知識淵博的教書先生又有什么評價?指導朗讀教書先生的話。
D、讀帶有“稱贊、贊揚、夸贊”的三句話,體會到用到近義詞可以使文章生動,積累三個近義詞。
E、模仿書上夸贊的話,自己來夸夸戴嵩的畫,再用上“詞語加油站”里的詞夸夸。 F通過大家的夸贊感悟“紛紛夸贊”的意思。
三、 讀議結合,理解人物品質
1、看圖思考:就在人們紛紛夸贊的.時候,一個牧童擠了進來,他說了什么?
聽了牧童這炸雷般的喊聲,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2 、戴嵩是怎樣表現的?讀戴嵩的話,讀出和藹的語氣,通過句子對比(少了“很、請”),體會到戴嵩是個虛心的人。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自讀第五自然段,找出牧童的話,讀一讀,,填一填:
3 、戴嵩到底錯在哪里,讀牧童的話,并填一填。
從牧童的表現,讀出牧童是一個( )的孩子。.
4、分角色朗讀五、六自然段.
5、小結:戴嵩虛心聽取了小牧童的意見,以后每天都到鄉村觀察兩牛相斗的情形,后來再次畫了“斗牛圖”,(課件出示) ,《三牛圖》《歸牧圖》這兩幅名畫,也是他畫的。
四、拓展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畫技高超并且虛心接受他人意見大畫家戴嵩,還有一位大膽指出他人錯誤的小牧童,他們都很了不起,值得我們學習。,孩子們,再看看老師的課題,有需要改的地方嗎?是啊,小牧童那樣大膽那樣了不起,我們可不能小瞧他,我們也要把“牧童”寫大(修改課題字體大小)。
五、歸類指導寫字:
1、在這節課里,小朋友們說得這么好,讀得這么好,相信你寫字一定也很不錯。
要寫好字,首先得像小牧童一樣細心觀察,看看這四個字,
(課件出示“抹、擠、拱、批”)你發現了什么?
2、交流:都有提手旁,是形聲字,左右結構。
都是左窄右寬。
3、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末”上橫長,下橫短。
板書設計:
21畫家 和 牧童
虛心細心
勇敢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理念:
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想像和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重視朗讀指導以朗讀為主,在讀中成誦,在讀中受到美的教育。
教學目標:
1、認識“傘、紅”等八個生字,學會“木、開”等五個生字,培養自主識字的習慣。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5、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樣子。
2、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愛。
教具準備:
根據課文內容制作的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準備帶你們去大森林游玩,你們高興嗎?
(課件出示“森林圖片”:小明友們,你們好,今天,我想送一件禮物給小朋友們看看,你們猜猜是什么?)
師: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樣的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4課《雨后的森林》。引出課題。板題、讀題。
師:大樹爺爺告訴我們,它已經把圖片印在我們的課本上了,大家快來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認生字詞。
1、提出要求,輕聲自讀課文,把每個字音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忙。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有沒有不識的字寶寶呢?(課件出示字寶寶,: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和我朋友嗎?)它可要下去看看,它給誰帶來了驚喜。(把卡片分發給學生。播放《找朋友》歌曲)
4、(課件出示字寶寶:誰是我的好朋友,把我介紹給大家好嗎?)
學習“傘、紅、果、葉、圖、畫、祖、國、木、開、水、耳、雨”等字。
(請手執生字卡的小朋友到臺前來介紹:我的朋友是……)
教師將生字逐一貼到黑板上。
師:調皮的生字寶寶一個一個地跳到黑板上來了。它們站在一塊,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認出它們。
隨機指讀生字。
男女同學輪流讀。
全班齊讀。
4、課件出示兩個字寶寶。
(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和我們交朋友?)
(1)學習“小傘、紅果、綠葉、圖畫、祖國、木耳、下雨、撐開、水珠”等詞讀詞(帶拼音)
(指名讀,師范讀,學生練習讀,再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2)去掉拼音讀詞。
齊讀、領讀、開火車讀。
師:(你們的火車開得可真快,把字寶寶全給拉跑了,它們躲到哪去了。原來它們全都跑到課文里去了。)課件出示帶課文的圖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 思考:寫了森林中哪些好吃的東西?(學生答)師板書
2、再讀(喜歡哪個就讀哪句)
3、學生匯報時指導朗讀(根據學生的描述順序,課件出示蘑菇、木耳、紅果、葡萄的'特寫圖,相機板書與貼圖)
(1)紅果枕著老樹:枕著讓學生到前面做動作理解,體會把紅果比作人,把綠葉比作枕頭,體現紅果大而可愛。怎么讀出對紅果的喜愛。(學生讀,指導,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蘑菇撐開小傘:通過看圖理解,說蘑菇像什么?體會蘑菇的可愛。
(指名讀,再讀,男生讀,女生讀)
(3)木耳爬滿老樹:爬滿你知道了什么?(木耳特別多)
(指名讀,再讀,分組讀,齊讀)
葡萄滴著水珠:體現葡萄晶瑩透亮,惹人喜愛。學生看圖理解。
(指名讀,齊讀)
師:大森林向我們展示了這么美的畫面,不過,老師覺得,你們能把森林讀得更美。愿不愿意把這四句美美地讀一遍。(課件重新出現帶有四句話的畫面。)
全班齊讀。
4、理解課文的最后兩句。
朗讀最后兩句話。討論:為什么說森林是彩色的圖畫,是祖國的寶庫?(相機板書)
寶庫里還會有哪些珍貴的東西呢?
森林那么美,那么可愛,我們應該怎樣讀?誰能把森林的美和可愛讀出來?(強調讀出“彩色及寶庫”二詞)
5、朗讀全文。(課件回到首頁)你們愿意把整首詩朗讀表演給大樹爺爺欣賞欣賞嗎?
五、拓展延伸,想像積累。
(1)師:森林這么美,這么可愛,你們想對森林說什么?
(2)師:大樹爺爺看得可開心了,他還邀請了森林寶庫中的一些寶貝們來呢?瞧;
(課件出示小鳥,小鹿、小野花、小猴)大樹爺爺想請小朋友們都來當當小詩人,為這首詩歌補寫上幾句,你們愿意嗎?)(課件出現空行詩句)
生看圖編詩句。(師引導學生從擬人化方面編)
六、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語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由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分別代表本國兒童其同簽定的一項公約,表達了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條約一開頭就點明了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接著,文中表達了他們對戰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兒童為了維護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會和平。
二、教學要求:
1.本文語言流暢,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討論交流,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兒童們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讀、討論、感悟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學習本課生學詞。
教學重點難點:
在朗讀、討論、感悟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準備:查找有關劉玲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1、引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課前查閱了《兒童和平條約》了嗎?知道的請舉手。
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情況。
教師簡要介紹和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
2、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①學生自讀課文
②個別學生讀課文
③學生齊讀課文
三、討論學習課文內容
1、讀了課文,你覺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沒有戰爭、破壞、仇恨,人類應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創美好的生活。)
3、你從這個條約,想到了什么?
可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暢所欲言進行,讓學生說說從電視和報紙上看到、聽到的存在戰爭、饑餓的地方,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學生們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維護的,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四、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
第二課時
1、學生交流讀后感
可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和平的理解,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學生讀課文,互讀,指名讀,齊讀,自讀。
3、學生生字詞
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學習中,重點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多加指導。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筆寫成),懼(右邊是八筆)。
4、布置作業 :書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 兒童和平條約
沒有戰爭、破壞、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創美好的生活
教學后記:
將鄧雅云同學收集道德關于劉玲同學代表全中國少年兒童簽定《世界兒童和平條約》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條約的內容。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說說“名字里的故事”。通過本次活動,學生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感悟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與疼愛。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把了解到的信息講清楚。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要有禮貌地回應,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及交際素養。同時,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教學目標:
1、能與同學說說名字的含義或來歷,了解名字里面隱藏的故事。
2、把了解到的信息講清楚。(重點)
3、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重點)
4、初步學習將自己聽到的新鮮事講給父母聽。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在家問問長輩,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或故事;也可以了解家中其他人名字的含義或故事;還可以了解知名人物名字的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稱叫“點兵點將”。老師的手指點到哪個小朋友,哪個小朋友就響亮清楚地把自己的名字報出來,好嗎?
生:好!
師:(手指指向班中任意一個小朋友)
生1:王思博。
生2:張敏銳。
……
師:老師發現,你們的名字真好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各自的名字吧。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創設游戲的情境,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心理氛圍,讓學生愿意說。通過“點兵點將”的游戲,讓學生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名字,因勢利導,引出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
二、教師示范,指導交際
師:聊什么呢?請小朋友讀讀書本中的第一段話,想一想,我們可以說什么?
生:(自由朗讀)
師:誰來說說,我們可以聊什么?
生1:說說名字有什么含義。
生2:還可以說說名字里的故事。
師:有好多同學已經迫不及待要來介紹自己的名字了,不急。想聽聽老師名字的含義嗎?
生:想。
師:老師叫吳迪,我的名字是爸爸給起的.。爸爸希望我長大后成為一個有本領的人,能天下無敵,就給我取了這個名字。但我名字里的“迪”可不是“敵人”的“敵”,而是“敵”的同音字“迪”。
師: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想說什么?
生1:老師,你的名字真好聽。
生2:老師,看來你爸爸對你的期望很大。
師:同學們真有禮貌,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那現在你能說一說,剛才老師是怎樣介紹清楚的?
生1:老師說了自己的名字是什么,是誰起的。
生2:老師接著說了自己名字的含義。
生3:老師最后還說了自己名字里的一個字。
師:同學們聽得真仔細。我們在介紹的時候,要把了解到的信息講清楚。
設計意圖:通過讀題,讓學生初步知道本節課交際的內容,培養學生審題的習慣。但如何說,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示范是比較好的方法。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了解介紹自己名字的順序與方法,便于學生模仿練習。更主要的是,教師的示范與學生后面的評價構成了一次真實的交際,在學生的練習中引出本次交際的要素,便于明晰訓練目標。
三、學生練習,引導互動
師:現在你能像老師一樣有順序地、清楚地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嗎?自己先練一練。
(生自由練習)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
生:我叫王思博,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希望我多動腦,多思考,還希望我多學習,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師:謝謝思博同學,讓我們知道了你名字的含義。哪位同學也來有禮貌地回應一下?
生1:你介紹的時候聲音真響亮。
生2:你說清了自己名字的含義,希望你將來真的能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師:大家在聽的過程中,有沒有特別感興趣或不理解的內容,也可以向思博提出來。
生1:王思博,我想知道你的“博”是哪個字?
生2:我的“博”是“知識淵博”的“博”,也是“博士”的“博”,博士都是知識淵博的。
生3:謝謝你。
設計意圖:要掌握交際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實踐。教師由扶到放,在指名學生介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禮貌地回應,同時讓學生明白回應除了夸獎、感謝,還可以提出問題,將回應的范圍擴大。
四、小組交流,分享互動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抓住講話的主要內容來介紹,還能有禮貌地回應。那接下來我們趕緊在四人小組內互相說說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合作學習的要求。(1、依次說說自己名字里的故事,說時能抓住主要內容。2、在同學說完后,有禮貌地回應一下。3、四人交流后,用打星的方式互相評一評。抓住主要內容的一星,有禮貌地回應的再得一星。)
(分四人小組練習)
(師巡視,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給每一位學生的交際創造了條件,保證了每位學生的練習機會。通過學習任務單,明確了合作內容,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運用打星、扣住交際要素的互評,更能提高本課口語交際的實效性。
五、集體交流,拓展練習
師:請各小組匯報交流成果。說說各自的得星情況。
師:請小組上臺展示。
生1:我的名字叫王瑞雪。因為我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大雪,我爸爸就希望“瑞雪兆豐年”,所以給我起了“瑞雪”這個名字。
生2:我的名字叫平靜,因為我是一個女孩子,正好我姓“平”,爺爺希望我安安靜靜的,不淘氣,所以給我起名“平靜”。
生3:我的名字叫李德馨,我出生在藝術世家,父母希望我將來在藝術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所以就取了成語“德藝雙馨”中的兩個字作為我的名字。
生4:我的名字叫劉暢,因為我姓“劉”,父母希望我的一生都順順利利的,沒有挫折,所以取了“流暢”的諧音“劉暢”。
師:請其他小組對他們的交流進行評價。
(生評)
師:你有沒有了解到家里其他人或者知名人物名字的故事,能不能給我們講講?
(生互相介紹)
師: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一個故事,每個人的名字都寄托著父母對我們的期待與關愛,通過了解小朋友的名字,我們還發現了漢語言文字的秘密與趣味。讓我們好好愛自己的名字,好好珍惜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今天回去后,與家里人說說,你從同學的講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鮮事。
設計意圖:通過集體展示,檢驗匯報活動成效,同時再次運用師生評議、生生評議的方式,強化本次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適當的拓展練習讓課堂內容更為豐富,再次激發了學生交際的興趣。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寫上中下結構的生字,借助拼音,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調查能力和計劃能力,提高學生寫字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活動,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從小掌握正確的書寫規則,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難點:
學習填寫小調查、小計劃的表格。
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語文活動》中,我們學習了寫在左中右結構的字,很多小朋友寫得非常漂亮,今天,我們學習寫上中下結構的字,看看誰是“小小書法家”。
(二)萬花筒:練習上中下結構的字。
1、生字卡片出示“意、害”兩個字,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
2、學生自行選擇喜歡的一個字練習書寫。
3、小組討論交流監察院的書寫順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書寫時要先上再中最后下,注意安排好三部分的比例關系。比如:“意”在占格上,上中下一樣多,但注意強調臥鉤的寫法。而“害”字中間的“豐”要占得寬些。
4、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寫好另一個字。
5、學生練習自己收集到的上中下結構的字。
6、小組匯報交流,師生相互評議,選出“小小書法家”。
(三)百寶箱:讀讀背背古詩。
1、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讀出詩歌的節奏感。(課件出示古詩)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播放課件,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意境。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指正。
4、舉行朗讀邀請賽。,表演賽。
5、采取多種形式背誦詩歌。
6、課后你還積累了哪些古詩?請學生背一背。(對積累得多的進行鼓勵,表揚)
(四)大舞臺:我能幫他做什么。
1、剛才同學們的表現很不錯,你們能將這種表現帶到“大舞臺”上嗎?
播放課件,揭示活動的內容,理解什么樣的人需要幫助。(有困難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
2、學生觀看錄像,看看小女孩調查的事件。(出示課件:小女孩的調查和計劃表)學生分組,仔細閱讀,想想這個小女孩的計劃對自己有哪些啟發。
3、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在我們的周圍需要幫助的人。教師相機鼓勵學生要多多觀察,樂于助人。
4、小組合作,共同填寫。(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5、學生分組匯報自己的調查計劃表格,師生評議。
(五)總結談話,結束新課。
同學們,通過過次語文活動,我們不僅學會了書寫上中下結構的字,會讀會背古詩,還學會了怎樣填寫調查、計劃表并按照計劃去付諸行動,我們的收獲真不少。希望同學們今后能更積極地參加語文活動,獲得更多的知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精選)語文教案09-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2-05
語文教案07-21
(經典)語文教案07-30
語文教案[精選]08-24
(精選)語文教案10-02
【經典】語文教案11-03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小學語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