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1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觀看奶奶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3、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5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吃什么來慶祝節日的?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誰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與阿姨、奶奶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1)幼兒分組與阿姨、奶奶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阿姨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
(2)與幼兒交談:通過看包粽子、學習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6、師生共同小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是我國特有的節日,我為我的國家感到自豪。
活動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本活動我們以繪本故事灌入始終,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通過粽子、龍舟、香包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然后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PPT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動中看來,孩子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我們桐城人們端午節有吃杏子、鴨蛋、綠豆糕、掛艾葉菖蒲驅毒避蟲的習俗。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最后讓孩子們品嘗了粽子,孩子整堂活動還是比較投入的。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2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過的傳統節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的經驗,體驗端午節的民俗氛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
(2)交流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重新站上講臺,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學校里上公開課,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做準備。在一番對課文和相關資料的細致研讀后,大致的教學思路逐漸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講的東西很多,但要上好課顯然不宜面面俱到。本著一課一得的`有效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學習精彩的場景描寫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案并付諸實施。
臨到上課時,教室后面坐著的一排老師讓我的學生們多少有些緊張,我自覺準備還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勵他們。整節課基本上順利地按計劃進行,也基本達到我所預期的教學目標。但課還沒上完,我已經有了遺憾之感。因為臨場發揮的能力和經驗的欠缺,交流討論場景鑒賞和實踐場景描寫兩個板塊完成得比較倉促,未能達到應有的程度和水平。
現在想來,這些應該算是我對自己的教學所做的最原生態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聽了各位前輩和同仁的評價之后開始的。他們在給予肯定的同時,給了我很多切實有力、極富啟發性的指點。我歸納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語文課應該實現內容的深化理解。孔子有言:文勝質則野,質勝文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我想,為人、為文固然要追求文質兼美,上課也應該以此為旨歸。而我這節課在處理內容和形式時有些偏頗,執著于窮盡對描寫手法的鑒賞,而對課文本身的核心內容有所忽略。《端午日》中流動的是濃郁的湘西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也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體現,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而我卻未能加以強化,這是一處不容忽視的敗筆。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內容的傾向,多配的動畫圖片有點喧賓奪主。
第二,語文課應該實現方法的落實掌握。本課中,我著重以《端午日》的場景描寫為例子,系統地總結了文中所體現的各種描寫方法。遺憾的是,我在講授這個環節時沒有進行強化總結,這使得學生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流于倉促和浮泛,對這幾種描寫方法的認知不夠扎實。在隨后的對追鴨競賽的場景描寫中,有的學生就沒有能夠有意識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練習。
第三,語文課必須重視語文特有的感悟體驗。在本課中,我在強化方法的指導的同時,弱化了對朗讀的要求。我想,語文課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導,更要有朗讀感悟,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上課時當把二者有機結合,以理解促進朗讀,用朗讀體現理解。
再次回望開公開課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種無形的壓力,然而也深知這幼兒園大班社會端午節教案及反思三篇這篇文章共11272字。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3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
2、了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于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插艾草、劃龍舟的圖片,各種粽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為什么要劃龍舟呢?老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結束活動。
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了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四、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5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粽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粽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才故事里說了什么?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粽子呢。吃粽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粽子的風俗。
從粽子的味道、形狀、粽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游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游戲,并分享游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著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愿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里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粽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粽子,編彩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看圖片、采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6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經驗準備:
幼兒有過端午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采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么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后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后,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活動反思:
在近期的業務學習中,園長曾指出我們老師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缺乏時代性和時尚性,活動設計不能很好地貼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確平時可能過分地依賴“學習”一書,把以往比較重視的節日教育等方面都拋之腦后了,有的時候也只是在晨談活動中偶爾提起一下,以為孩子記住節日的名稱和日期就行了,卻不曾想到,就在這一次次不重視中,孩子喪失了無數獲取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機會。因此,趁端午節來臨之際,趕快糾正自己之前的錯誤做法,設計并實施了這樣一次端午節活動。
其實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孩子的發展,同時也是對老師的信息量和知識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只有當老師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不誤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動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資料,尋找到一些課件,希望通過這些資料,讓孩子更好地獲取到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整個活動,因為自己事先做的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對孩子的回應比較游刃有余,同時對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較到位。
縱觀整個活動,我覺得涵蓋的知識量是比較大的,所以每一個點并沒有挖得很深很透,對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環節最后我沒有實施,把它當做之后的一個延伸活動來進行。
從孩子的表現來看,他們的興趣很高,能夠投入到活動中,通過這個活動,他們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過程,這兩個點是他們比較關注的,我想如果把這些環節設計成幾個小活動,可能會更好,畢竟對于中班孩子來說,在一個活動中解決太多的問題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是我考慮不周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7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于托班幼兒年齡較小,為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環境創設
1、科學區: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三、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粽子、香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四、活動安排: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的家長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折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等等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等端午節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此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9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條件優越,擁有幾代人的關愛,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懂得關愛他人,分享意識較弱,情感比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開展了語言活動《粽子里的故事》,活動中,我以粽子為核心,運用有趣的語言游戲―聽、說、接龍、悄悄話等,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鼓勵孩子大膽的表現表達、樹立自信、體驗快樂、學會分享并獲得更多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3、傳遞敬愛老人的情感,培養助人為樂的美德及分享意識(好聽的、好吃的、好玩的要與大家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看、聽、說將圖片內容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活動準備;PPT課件、“粽子”、字卡、圖片及各種彩色紙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粽子里的故事》
1、觀看PPT,鼓勵孩子們大膽猜測故事內容及名字。
2、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常識,切入有關粽子的話題進行討論。――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時候吃的?喜歡吃什么味道的?
小結: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這一天人們就會吃各種美味的粽子。
二、觀看PPT,欣賞故事前半部分
1、老奶奶會請誰吃粽子講故事呢?孩子們,你想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
2、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么辦呀?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小結:因為動物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只有我們人才可以講故事。
三、以“吃粽子講故事”的形式,開展語言游戲
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蔣老師的粽子里也有故事,來吃吃蔣老師 的粽子,看看羅老師的粽子里有什么故事?
1、出示粽子(一):聽(“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聽“小鳥”講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說(“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看圖片講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龍(“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詞語接龍
4、出示粽子(四):悄悄話(“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悄悄話怎么講?(輕輕講,用心聽)
如果我講的悄悄話要讓最后一個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從第一個開始,一個一個往下傳,然后,讓最后一個小朋友告訴大家我說的是什么?)
四、繼續觀看大家分享PPT,欣賞故事后半部分
師:到底是誰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講故事呢?我們繼續來聽聽看......
五、活動延伸:包粽子
孩子們,你們會包粽子嗎?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給你想送的'人吧。
教學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條件優越,擁有幾代人的關愛,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懂得關愛他人,分享意識較弱,情感比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開展了語言活動《粽子里的故事》,活動中,我以粽子為核心,貫穿整個過程,讓孩子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通過有趣的語言游戲:“聽”、“說”、“接龍”、 “悄悄話”。幫助孩子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鼓勵孩子大膽表達并獲得更多的情感。
活動中,我始終堅持把問題拋給孩子,啟發他們去尋找答案,如:“悄悄話”游戲,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怎么玩,而是說:“如果我對他講了悄悄話,要讓最后一個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這樣,孩子就通過想、說,獲得游戲規則。整個活動,內容豐富,采用了繪本的情景來開展“聽、說”訓練,傳遞了敬愛老人的情感,培養了助人為樂的美德,體驗了共同分享的快樂。
總之,孩子在活動中體驗了快樂,收獲了知識,活動目標得以有效的達成。但是,活動中孩子的表現有時也讓我措手不及,今后,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讓教學活動更豐富有趣,更完美。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 10
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于參加家務。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活動準備:
視頻(端午節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里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助老師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粽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粽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可是你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系,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了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放視頻)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范,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于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采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老師: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反思
在設計活動的的時候想到剛剛過去的端午節,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由于自己本身也沒有包過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難是易。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端午節教案及反思08-29
大班端午節教案及反思(精選11篇)05-31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1-12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5-19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01-14
端午節幼兒園大班教案03-19
幼兒園大班教學教案及反思01-13
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02-15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