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6-08 09:02:0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媽媽懷孕的過程和感受。

  2.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萌發更愛媽媽的情感。

  3.感受媽媽對寶寶的那種愛,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向媽媽了解懷孕時的過程和感受,收集一些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書籍、資料。

  2.媽媽懷孕時的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欣賞媽媽懷孕時的ppt

  2.說一說媽媽懷孕時是怎樣的。

  二、了解生長過程

  1.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生長的.過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通過臍帶進行呼吸并吸收營養逐漸長大,9個月后,寶寶就出生了。)

  2.小結:我們都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在媽媽肚子里住了9個月,并且慢慢長大。

  三、 模仿體驗

  1.幼兒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塞上枕頭,步行、爬樓梯、奔跑等。

  2.小結:我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媽媽很辛苦,現在我們長大了,懂得了要更愛媽媽。

  拓展延伸:

  寶寶會在媽媽肚子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在紙上畫下來,并說一說。

  活動建議:

  1.家園互動,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孩子了解媽媽懷孕的過程和感受。

  2.可以借鑒“長高”的詩歌,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媽媽、爸爸把我們帶大很艱辛。

  3.在語言區里提供有關書籍,了解媽媽的生育過程和寶寶的生長過程。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⒈讓幼兒通過親自參與活動,知道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懂得自己的身體是在不斷生長的。

  ⒉培養幼兒能夠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發展自我意識。

  ⒊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⒋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⒌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入園時的身長圖和體重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幼兒剛入園的身長圖和體重表,引起幼兒觀察,并進行討論。

  ⒈這些圖片上的娃娃是誰?(貼有照片的幼兒外形)

  ⒉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體重的小稱砣)

  小結:這些都是我們剛上幼兒園時保健老師給我們量身高,稱體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個小砣就表示那時我們的身高和體重。

  (二)通過操作活動對比,讓幼兒感知其中變化,了解自己在長大。

  ⒈小朋友,現在你們的身高和體重有沒有變化?

  ⒉請幼兒現場量身高稱體重,再貼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稱砣。

  ⒊請幼兒在觀察對比,了解其中變化。

  小結:剛才我們發現小朋友在原來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長越高,說明小朋友長高了,小稱砣越來越多,說明小朋友變重了。我們長大了。

  (三)通過討論,知道我們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本領。

  “現在,我們長大了,在幼兒園學會了哪些本領?”(從生活自理能力、學習、游戲等方面去討論)

  小結:我們長大了,學會自己吃飯,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會講故事,會念兒歌,拍皮球,玩各種游戲,今后我們還會長大,學會更多的本領。

  (四)親子活動

  建議家長在家中一角,為孩子做兩顆生長樹,一棵記錄身高的變化,一棵記錄體重的變化,并定期為孩子測量。

  活動評價:

  ⒈知道自己在不斷地長大;

  ⒉逐步學會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肥皂的多樣性,知道肥皂的不同作用。

  2、知道生活中如何正確使用肥皂。

  活動準備:

  1、幼兒從家中帶來不同種類的肥皂:香皂、透明皂、藥皂、旅游皂、液體皂等。

  2、新式肥皂的幻燈片。

  3、肥皂架子。

  4、幼兒提前了解自帶的肥皂。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認識肥皂種類的多樣性和肥皂的作用。

  1、猜一猜,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有一樣東西,只要你和它交上朋友,它就會讓你變得講衛生愛清潔,而且我們天天都用它,這樣東西是什么呢?

  2、幼兒能用有節奏的兒歌說出肥皂的名稱和作用。

  設計提問:你帶的是什么肥皂?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3、經驗提升:知道肥皂的種類很多,而且每種肥皂都有它的專用性。

  二、感知肥皂的形狀、顏色、氣味、大小等的特點和多樣性,增加幼兒對肥皂的喜愛之情。

  1、設置問題情境,請幼兒幫助選肥皂,學會看包裝認識肥皂。

  設計提問:

  (1)你能幫我選一塊芒果味的、黃顏色的香皂嗎?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經驗提升:在肥皂的包裝盒上藏著肥皂的許多小秘密,我們可以根據包裝上的畫面和文字找到自己想要的肥皂。

  2、多種感官感知肥皂的特點,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樣的肥皂。

  設計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你手里的肥皂是什么形狀、顏色、氣味、大小的?

  (2)經驗提升:不同的`肥皂它的形狀、顏色、氣味、大小是不一樣的。

  (3)你喜歡哪種肥皂?

  (4)經驗提升:因為每個人喜歡的肥皂不一樣,所以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肥皂。

  三、欣賞課件,認識新式肥皂,進一步了解肥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幼兒看課件認識蛋糕肥皂、棒棒糖肥皂、不銹鋼肥皂、竹碳肥皂等。

  2、經驗提升:很多的新式肥皂看起來更漂亮,用起來更方便,對我們的健康越來越有好處,所以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肥皂。

  四、結合生活經驗學習正確使用肥皂的方法。

  設計提問:

  1、你每天都用肥皂嗎?什么時間能用到肥皂?

  2、說一說你是怎么使用香皂洗手的?

  3、說兒歌學習正確使用肥皂洗手的方法:

  (打開水管濕濕手,拿起肥皂打一打。兩只小手搓呀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頭搓搓,搓出滿手肥皂泡。打開水管沖一沖,小手洗得真干凈。)

  4、經驗提升:在使用肥皂的時候,我們既要節約,不浪費肥皂,不把肥皂泡在水里。又要正確的使用肥皂,讓肥皂把我們的小手、小臉、身上、衣服上洗的干干凈凈的,去掉身上的臟東西,殺死身上的細菌,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清潔,越來越健康。讓我們和肥皂做好朋友,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以對數字有一定的感知,但對數字的排列組合接觸較少,針對這一情況,我從中班的主題活動中選擇科學活動《編車牌號》,讓幼兒在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排列組合的過程中,探索數字排列組合規律。運用車牌及編車牌,讓幼兒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探索數字排列組合規律,并嘗試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2、 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汽車牌照一張,熊爸爸和車的圖片一張。

  2、 兩人一套數卡,筆和長方形小紙片若干。

  3、 幼兒練習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假如小朋友自己家的`車現在正開在馬路上,怎樣很快在馬路上奔馳的汽車中尋找到自己的車?

  1、 除了分辨汽車的牌子、外形和顏色,還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車?(引出汽車牌照)

  2、 (出示幾張汽車圖片)看看車牌上有什么?

  二、猜車牌號,學習3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熊爸爸買了一輛新車,車牌上有123這三個數字,請你猜猜熊爸爸的車牌號會是什么?

  2、幼兒兩人結對合作,用三張數卡進行排列組合,一人擺數卡,一人記錄,一張小紙片上記錄一種排列方法。

  3、每對幼兒上交一張車牌號,教師把上交的車牌號展示在黑板上,請幼兒看看車牌號有沒有重復,還有不一樣的車牌嗎?

  4、把開頭數字相同的兩組車牌放在一起,讓幼兒尋找數字排列組合的規律。

  三、游戲:《車牌拼拼拼》

  請3名幼兒上臺做數字寶寶1、數字寶寶2和數字寶寶3(胸前貼上數字卡片),下面的寶寶根據老師出示的車牌喊出“車牌拼拼拼,車牌xxx”,數字寶寶快速的按車牌數字的順序站好。

  四、編車牌號,練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出示幼兒練習)森林車隊買了 6輛小汽車,請你用數字456給它們編車牌號。要求3個數字在每張車牌上都出現,并且車牌號不能重復。請幼兒邊操作邊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列出來。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與蠶寶寶的零距離接觸中,感受其可愛之美。

  2.在師幼互動的輕松氛圍中,建構起關于蠶的外形、習性的粗淺知識。

  3.愿意接受新事物,對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

  聯系好活動地點,水果一藍,小背簍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一、到鄉下奶奶家作客

  (激發積極性)鄉下的奶奶請我們去作客,去看看她養的蠶寶寶。

  二、瞧,蠶寶寶

  (自由觀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蠶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

  1.你好,蠶寶寶。

  (熱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

  2.自由觀察、交談。

  (1)教師在參與觀察中獲取指導信息,向幼兒提供觀察建議,使幼兒的觀察更細致。

  (2)傾聽幼兒之間的交談,適時引導幼兒對蠶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進行重點觀察和思考。

  3.師幼互動

  (1)問:你認識蠶寶寶了嗎?(關于蠶的外形特征等)重點:蠶的體形及特點,蠶的呼吸方式(了解氣孔),蠶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兒隨意發言,教師捕捉與重點內容有關的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引導(如:▲找找蠶的鼻子?▲沒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訴你一個蠶的小秘密吧:蠶沒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點——氣孔來呼吸。▲找找氣孔。)。

  教師小結。

  (2) 問:為什么叫它們蠶寶寶呢?(關于如何理解稱呼蠶為蠶寶寶)問:它的名字是蠶,可是我們都叫它蠶寶寶,你認為是為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肯定每個不同的答案(如:可愛、長得小、軟軟的等)。

  (3)問:還有什么問題要問?(關于蠶的生活習性等)有可能提的問題:蠶匾,蠶網及其作用,蠶的生長等。

  教師鼓勵幼兒提問,引導幼兒用較合理的語言來組織問題。

  三、蠶寶寶的午餐(采摘桑葉,嘗試喂蠶)

  1. 采桑葉

  (1) 師:蠶寶寶肚子餓了,要吃飯了,它們的飯是什么呢?

  (2) 組織幼兒至附近的桑樹地。

  (3) 幼兒嘗試采摘桑葉。教師提醒幼兒從葉柄處采摘。

  2.喂蠶寶寶。

  (1)請奶奶介紹鋪桑葉的基本方法。

  (2)幼兒自由給蠶寶寶喂桑葉。

  (4) 觀察蠶寶寶吃桑葉。

  四、奶奶的禮物(激發再次探索的欲望)

  1.問:再過幾天,蠶寶寶會有什么變化?

  (1)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蠶寶寶會越長越大還是會有其他變化呢?奶奶會送幾條蠶寶寶給我們飼養,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2.將奶奶的禮物——蠶寶寶帶回幼兒園。

  3.將蠶飼養在自然角,進行觀察記錄直至剝繭成棉。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中班科學《瓶中吹氣球》,這一活動的靈感來源于幼兒喜愛看的少兒電視節目“小小智慧樹”,里面蘊含著許許多多的貼合幼兒生活而又有趣的科學知識。因此,為了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瓶中吹氣球的興趣,讓幼兒發現在瓶中吹氣球與瓶中空氣壓力之間的關系,積累科學知識,經歷分析、嘗試到判斷的過程。我預設了本次活動,在活動中我預設幼兒的想法,經歷三次嘗試與分析,活動流程為:經驗的回顧(吹氣球)——分兩次探索得出瓶中吹大氣球的秘密——借課件提升“瓶中吹氣球”的科學原理——“瓶中吹氣球”比賽——延伸到日常生活。在本次活動中我主張讓幼兒自己去探究,與幼兒、與材料進行充分的互動,在不同的探究中發現、分析得出不同的問題。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整個過程,從而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在瓶中吹氣球與瓶中空氣壓力之間的關系。

  2、能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并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3、關注身邊的科學,體驗科學發現的樂趣。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通過動手實驗與記錄,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將瓶中的氣球吹大。

  活動難點:

  理解在瓶中吹氣球與瓶中空氣壓力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氣球的瓶子若干(包括無洞、少洞和多洞)。

  2、幼兒記錄紙、記號筆人手一份。

  3、課件《瓶中吹氣球》(其中包含教師的記錄表和原理動畫)。

  4、氣球,底托,差氣球工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氣球,幫助幼兒掌握吹氣球的正確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氣球)師:看看,張老師帶來了(氣球),你們都吹過氣球的吧!

  2、請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吹氣球。

  師:說說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結:吹氣球時要嘴巴貼住氣球口,然后用力,還要連續不斷地往氣球里吹氣,才能把氣球吹大。

  (分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氣球的出現讓幼兒有將它吹大的欲望。而且這個環節以這種形式調動起幼兒已知經驗,這樣幼兒就能更好地掌握吹氣球的方法,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二、分批投放材料,讓幼兒探索得出氣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師:如果把氣球套在(瓶子)上,還能吹大嗎?(記錄下幼兒的猜測)去試一試就知道了。(第一次投放材料:小瓶無洞)

  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幼:吹不起來。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沒有空氣等等。

  師:我們試下來發現瓶子里的氣球都沒有吹大。討論:那為什么氣球在這些瓶子里吹不大呢?

  師:是不是瓶子不夠大呢,張老師也不知道,這樣吧,我再給你們些大點的瓶子去試一試。(第二次投放材料:中、大瓶有洞無洞均有)

  師:有的氣球吹大了,有的還是沒有吹大,怎么會這樣呢?這里一定有秘密,你們再去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

  師:秘密是什么?

  幼:瓶子底下有洞洞。

  小結:原來,瓶中的氣球能吹大,秘密就是瓶子上有洞洞。(點出洞洞)

  (分析:從“吹氣球”到“瓶中吹氣球”,難度逐漸加深,激發了幼兒在瓶中吹氣球的興趣,從而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預設幼兒的需要,以幼兒為主體,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讓他們在親自試驗中建構認識: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氣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氣球與瓶子的大小沒有關系,瓶上有洞洞的氣球才能被吹大,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點。)

  三、借助課件,揭示“瓶中吹氣球”的科學原理。

  1、引導幼兒自由說說其中的原因。

  師:為什么有洞洞的瓶子氣球能吹大,沒有洞洞的瓶子氣球吹不大呢?

  2、播放課件,總結科學原理。

  師: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聽聽電腦小博士是怎么說的。

  (分析:此環節通過幼兒自由說說原因、“電腦小博士來告訴你”,發揮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作用,借助形象生動的課件,幫助幼兒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讓幼兒體驗了發現的樂趣。能更好地向幼小的幼兒揭示“瓶中吹氣球”的科學原理,便于理解和內化。還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使科學活動不再枯燥。)

  四、引導幼兒再次探索,通過比較得出瓶上洞洞的多少與吹氣用的力度成反比關系。

  師:我給你們每人準備了兩個瓶子,一個套紅氣球,一個套綠氣球,哪只顏色的氣球吹大更容易些呢?為什么?去試吧!(第三次材料:紅綠氣球,洞多洞少)

  師:誰愿意把你的記錄和發現來分享一下!

  小結:哦,原來紅氣球更容易吹大,因為瓶子上的`洞洞(多)(點出很多的洞洞),綠氣球的瓶子上洞洞(少),吹大氣球就吃力些。

  (分析:第二環節中只有少部分幼兒吹到了有洞洞的瓶子,成功將氣球吹大。為了給每一位幼兒成功吹大氣球的體驗,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賦予幼兒探索的空間,給兩個大小一樣的瓶子進行一次吹氣球比賽。通過實驗和記錄發現紅色氣球的瓶子吹起來更省力。最后通過觀察瓶子身上的秘密來培養幼兒良好的探究習慣。)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通過做實驗發現了瓶上有洞洞可以將瓶中的氣球吹得大大的。那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也可以可以將瓶中的氣球吹大呢?回家后和爸爸媽媽想一想,也去試一試,如果成功了也可以把你們成功的秘密告訴大家哦!

  (分析:最后教師拋出的問題: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也可以可以將瓶中的氣球吹大呢?通過這個問題與活動延伸自然銜接,讓此次活動有了很好的擴展。同時又提供了一次親子之間、家園共育的機會。)

  活動反思:

  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試試、比比的過程中發現瓶上有洞瓶中的氣球就能被吹大,在探索發現中了解瓶中吹氣球與瓶中空氣壓力之間的關系,從而能更加關注起身邊的科學,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及學習如何去探究科學奧秘。這次的活動從“吹氣球”到“瓶中吹氣球”,難度逐漸加深,激發了幼兒在瓶中吹氣球的興趣,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猜想與排除,最終建構了認識: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氣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氣球與瓶子的大小沒有關系,瓶上有洞洞的氣球才能被吹大,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揭示出來的奧秘不該就這樣被擱置停留在原地,所以又增加了瓶中吹氣球比賽這一環節,使得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去體驗成功,并在此基礎上又一次提升了科學認知。在這次的探索活動中教師雖放手但不忘指導,在幼兒遇到瓶頸之處,幫助幼兒縱向探究從而使幼兒的認識得到升華。活動過程中,幼兒在探究之時,由于瓶中吹氣球的有趣現象,很容易就轉移了幼兒的注意力,所以個別定力不足的幼兒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醒他完成任務。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瓶、罐等裝上不同東西所發出聲音的不同。

  2.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給每位幼兒提供經過裝飾的紅瓶子、綠瓶子(一個內有黃豆、米,一個沒有;兩個瓶子都有蓋并蓋好);黃豆、沙、米、紙等若干,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發現兩個瓶子的'不同之處。

  1.引導幼兒觀察兩個瓶子,提問:它們一樣嗎?

  2.引導幼兒在玩中比較自己手中的瓶子,發現:一個瓶寶寶會發出聲音,一個瓶寶寶不會發出聲音。

  3.集中家里:為什么一個瓶子會發出聲音,而另一個卻不會發出聲音呢?

  引導幼兒打開瓶蓋觀察,了解裝有東西的瓶子會發出聲音,而沒有裝東西的瓶子不會發出聲音。

  二、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出聲音。

  1.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不會發出聲音的瓶子也能“唱歌”(發出聲音)?

  2.出示黃豆、米、沙和小勺子,與幼兒一起協商如何讓空瓶子“唱歌”:擰開瓶蓋→用勺子舀豆、米、沙→輕輕放進瓶內→擰緊瓶蓋。

  3.幼兒探索、操作:幼兒自由選擇蠶豆、米等,用勺子“喂”瓶寶寶吃豆、米、沙,然后擰上瓶蓋。

  4.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勺子把材料放進瓶子里后搖一搖,試一試是否能發出聲音。

  5.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子發出聲音了嗎?

  三、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然后搖動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1.幼兒再次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瓶子里發出的聲音不同。

  引導幼兒嘗試把另一種東西放在瓶中,搖一搖、聽一聽,比較前后兩次操作時瓶子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2.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體在瓶中發出聲音的不同: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這一次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分別請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兒上來并讓其他幼兒聽聽、猜猜。

  協助幼兒把兩個瓶子中東西分別倒出來,集體驗證。

  四、唱一唱:體驗成功的樂趣。

  1.引導幼兒根據《大雨和小雨》的音樂嘗試改變搖動瓶子的力度。

  2.幼兒跟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并搖動瓶子為音樂伴奏。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 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 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的準備。

  (1) 教師應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2) 幼兒已認識一些常見的.操作材料。

  2. 物質材料的準備。

  (1) 八寶粥瓶子人手一個(里面裝有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杯子人手一個。

  (2) 每組一盆水,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活動過程:

  1. 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將一杯水倒入八寶粥瓶子里,請幼兒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實驗證明.

  (2) 出示另一個瓶子(里面裝有毛巾),猜猜看結果是否一樣,并驗證.

  (3) 集體討論水到那里去了?

  2. 引導幼兒自己變魔術,尋找原因.

  (1) 鼓勵幼兒像教師一樣變魔術.

  (2) 打開瓶蓋,發現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 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3.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一至兩種,再次實驗.

  4. 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結果記錄在圖表上.

  5. 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讓我們在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的.

  活動延伸:

  回家后,繼續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尊重,呵護幼兒與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著力培養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幫助幼兒養成凡事多問一個為什么,多動手,多實驗,多交流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尊重事實,尊重他人,樂于合作的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 了解小手的作用及重要性,懂得愛護自己的小手。

  2 讓幼兒對實驗感興趣,進而逐漸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3 通過了解自己的小手,萌發幼兒好奇,好問,樂于嘗試等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讓幼兒自己通過實驗多角度感知手的`重要性。

  難點: 沒有小手的幫助不方便。

  活動準備

  1 蘋果一個

  2 皮球一個

  3 椅子一把

  4 《幫我學科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吸引幼兒注意。

  教師提出問題:請小朋友把小手舉起來,說說小手能做什么?鼓勵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基本環節:

  1、教師出示蘋果放在桌子上,提出問題:小朋友把手背后,不用手,能吃到桌子上的蘋果嗎?(能或者不能)

  2、教師針對有的幼兒說能,有的幼兒說不能,進一步引導:“你怎么知道能?”“你怎么知道不能?”

  3、教師分別請幾名猜想不同的幼兒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做實驗,觀察結果。

  4、初步結論: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體驗,沒有小手的幫助不方便。

  5、擴展實驗。鼓勵幼兒嘗試不用小手拍皮球,畫畫,搬椅子,穿鞋等。然后說說不用小手做這些事情方不方便?

  6、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說出手的重要性。

  三、 教師請幼兒翻到教材第一頁 ,說一說要怎樣愛護小手?(常剪指甲。不咬小手。天冷給小手戴上手套。那鋒利的東西要注意安全。)

  四、結束。教師:“小朋友都知道怎樣愛護小手了,小手很高興,小朋友來親親自己的小手,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小班第二學期孩子們已經了解了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沉下去,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浮起來。而且對鹽溶解于水的現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基于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對科學知識有探究的愿望,愿意去嘗試。因此我將二者相結合設計了這次活動,讓孩子自己動手試驗,自己參與探究。感知鹽不僅溶解于水還能增加水的浮力,讓孩子初步了解科學的神奇。提高了孩子主動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發展幼兒的動手觀察力和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活動重點:通過活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活動難點:幼兒動手操作,成功地讓雞蛋浮上來。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關于物體沉浮、溶解的初步經驗。

  物質準備:教師:裝有水的透明杯子一個,雞蛋一個,攪拌棒一支,鹽一杯;視頻《死海的秘密》。幼兒:裝有水的透明杯子、雞蛋、小勺子人手一份。鹽每組一份,毛巾每組一條。

  活動過程:

  一、魔術“蛋寶寶浮起來”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材料,幼兒觀察雞蛋在水里的沉浮 師:小朋友們,這里有一杯水,雞蛋寶寶要去水里游泳了,你們看,蛋寶寶會游泳嗎?(不會,沉到水底了) 2.教師演示魔術“蛋寶寶浮起來” 今天張老師要為大家表演一個魔術。這個魔術可以讓蛋寶寶在水中浮上來。這是我的魔術粉(鹽),我要把它倒進去,用魔術棒攪一攪。(用攪拌棒慢慢攪拌,邊說“變變變”直至蛋浮起來) 提問:蛋寶寶怎樣了? (浮起來了)

  二、是什么魔術粉讓蛋寶寶浮起來?引發幼兒猜想與假設 1.幼兒猜測,魔術粉到底是什么?你覺得我的魔術粉是什么?(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從魔術粉的顏色、形狀等方面提示幼兒) 2.教師設置懸念,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剛才有的小朋友猜的是鹽、有的猜的是糖、有的猜的是味精,其實你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份魔術粉呢!等會兒請你們自己去看一看,或用手指占取嘗一嘗到底是什么?

  三、幼兒實驗,讓“蛋寶寶浮起來” 1.交代實驗要求每組的桌子中間都有一份魔術粉,每個小朋友的位子上都有一杯水和一個雞蛋,請小朋友將雞蛋輕輕放入杯子中,再用勺子舀進魔術粉,輕輕攪拌,注意魔術粉要放得足夠多才會成功哦!2.教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觀察指導幼兒輕輕攪拌,注意魔術粉的用量。引導幼兒間相互觀察、交流實驗的結果,感受新奇發現的樂趣。(討論交流分享)

  四、交流實驗結果

  揭示魔術粉的真實身份 說一說水里加入什么魔術粉使蛋寶寶很快浮上來?(鹽)

  2.引發幼兒對鹽溶解于水增加水的浮力的'思考 我們知道鹽加入水里會溶解,為什么鹽在水里溶解了,雞蛋寶寶就能很快浮上來呢?(自由討論)

  3.介紹詞語:浮力 那是因為鹽溶解在水里,增加了水的浮力,浮力增大了,雞蛋就能浮上來了。

  五、知識遷移

  1介紹“死海的秘密” 師:地球上有一個神奇海洋叫“死海”。很久以前有個將軍抓了一群士兵,想把他們放到死海里淹死,可是士兵都浮在海面上,沒有沉下去,結果一個都沒淹死

  2.幼兒觀看視頻“死海的秘密”。

  3.知識遷移:提問:在死海里的人為什么不沉下去呢?你發現了死海的秘密了嗎?

  4.教師與幼兒總結:原來,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才能使沉在水下的蛋寶寶浮上來。同樣,死海的海水里含有大量的鹽,所以士兵們都浮上來了,沒有淹死。

  六、延伸活動今天的發現可真神奇啊,鹽的作用真奇妙,它還有很多奇妙的地方等我們來發現呢,小朋友如果有新的發現一定要跟我們分享哦!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的教案10-07

中班溶解科學活動教案10-05

中班學期科學活動教案03-10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8-2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彩虹教案08-20

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05

中班科學活動《落葉》教案10-0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10-06

中班科學活動《滾動》教案10-06

中班花的禮物科學活動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