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最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5-09 10:18: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篇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14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初步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

  2、培養學生作業書寫格式規范、字跡工整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指名學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6+2834+957+3

  師問:6+28=34你是怎樣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讓板演的同學口述計算過程。

  師問:在筆算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學習新的內容,(邊說邊板書:35+37=)這道題寫成豎式怎么寫?

  生:相同數位對齊。(教師板書豎式)

  師:從哪位加起?(從個位加起)

  師:個位5加7等于幾?滿十了嗎?(個位5加7等于12,滿十了)

  師:個位滿十了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進位加法。(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2、教學例3。

  (1)邊擺邊說。教師在數位板第一排掛35根小棒,在第二排掛37根小棒。學生在畫有計數單位的'紙上擺小棒。

  師:35和37各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7是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師:個位是幾個一加幾個一,得幾個一?(個位是5個一加7個一,得12個一)

  師:幾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嗎?(十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

  師:12滿十了,在豎式里怎么寫呢?

  (2)邊擺邊算。

  師:個位5加7滿十,將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掛到十位上,說明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在豎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寫個小“1”(寫在橫線上。學生模仿老師,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這邊)

  師:個位上還有2個一怎么辦?(留在個位上)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個位寫2。

  師:十位上原來是幾個十加幾個十?后進上來的這個十怎么辦?(原來十位上是3個十加3個十,再加進上來的1個十,一共是7個十。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十位寫7)

  (3)看豎式敘述計算過程。

  師:35加37,個位5加7得12,滿十向十位進一,在個位寫2;十位上3加3再加進上來的1得7,在十位寫7。找上、中、下各一名學生看豎式口述計算過程。

  (4)仿例練習:56+37=93。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4頁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練習二的6~9題。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時首先計算個位,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兩個數先相加在與個位上進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計算結果。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三部分內容: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軸對稱、平移和旋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二年級學生的能力差別比較大,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也有不同的層次,對空間圖形的理解水平參差不平,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課時目標也應有不同的要求。本單元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變換,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教學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體,注重實踐活動的豐富多樣性,幫助學生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能在不同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可以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數學思考: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問題解決: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4、情感態度: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點:

  從實物對稱抽象出軸對稱圖形,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第二課時

  平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2、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在格子圖中數物體移動距離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問題

  今天這節課,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來研究平移這種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運動方式。(出課題)

  1、交流預習內容

  昨天晚上同學們自己預習了平移這個內容,小朋友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說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并提出問題,學生互相幫助解決)

  2、舉生活中的例子。

  ①剛才小朋友們說了自己預習時了解到的有關平移的知識,那現在你們能給大家舉一些生活中你認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體演示給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組里做,讓小組的朋友評價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臺來表演給大家看)

  老師在中間插一些平移的畫面,介紹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剛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條直線的平移,那還有不按照直線運動的平移嗎?(學生上臺表演)

  注意:讓學生展示多種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過程中讓臺下的學生評價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斷題:找出這些運動中全是平移的一組。(在全是平移的一組中,加入一個沿曲線平移的物體)

  判斷的時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組,然后重點討論全是平移的一個組。這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通過這組判斷你發現了什么?

  4、小結平移的本質

  剛才你是怎么樣判斷一種運動是不是平移?平移運動是怎么樣的運動,你可以說說你的想法嗎?(先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想法)

  5、練習:魚圖(提要求時強調: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圖中數移動距離

  1、課件出示:房子(煙筒上有一只小鳥,屋檐上有一只小鳥)

  請你觀察房子做了什么運動?(平移)

  (配音)移動后煙筒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5格(對)

  屋檐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4格(錯)

  誰說得正確呢?(學生討論)你覺得它為什么出錯呢。

  2、移動房子

  整座房子移動了多少格?(讓學生發表意見,說說自己是怎么數的)讓學生對他的做法進行評價。

  3、出示:房子向右移動圖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動()格

  4、學生自已動手開書完成其他。

  5、練習:動手完成p43第1題。

  三、用平移的知識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通過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畫面。

  3、人們在生活中運用了平移,你們覺得你能運用平移改進一下我們身邊的東西,來方我們的生活嗎

  教學反思:

  學生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比較熟悉,我重點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抽屜的抽拉是平移現象,汽車運動是平移現象等,力爭表達準確。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并學會借助工具來驗證銳角、直角和鈍角。

  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進一步建立幾何圖形的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用角來創造美麗的圖案,進一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大三角板、磁鐵、一條大紅領巾、實物鐘、小黑板(五角星、3個孿生角)、剪刀、課件、一張簡筆畫。

  學具:一幅三角板、剪刀、水彩筆、四張卡紙(畫角、簡筆畫)、一組(7個)角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今天謝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瞧:

  (課件出示:一個角。)

  師:那你們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生答。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角的影子。

  瞧:國旗上有4個角,而且都是直角。你們還能找出其它地方角的影子嗎?

  學生邊找邊介紹。(大部分找出的都是直角。)

  師:剛才同學們找出了許多直角的影子,你想把它畫下來嗎?

  學生動手畫,引導學生說出畫角的工具。畫完后,同桌驗證。

  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畫直角的過程,并且邊畫邊介紹。

  二、創設情景,比較認識銳角和鈍角

  1、從實物中,比較抽象出兩類角。

  師:剛才同學們從我們的教室里找到了許多角的影子。現在我們再一起來找找紅領巾上角的影子吧!

  出示紅領巾。

  師:誰到上面找一找紅領巾的什么地方有角的影子?

  學生上臺邊比劃邊介紹。(注意引導學生簡潔、準確地描述角。)

  師:這3個角有什么特點呢?

  生1:下面的這個角好象是直角。

  生2:下面的角比直角大。

  師:那么該怎么判斷它是直角還是比直角大呢?

  引導學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判斷,得出結論:比直角大。

  師:真棒,同學們在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懂得借助工具來判斷。那你們能夠再借助這個工具來畫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角,請一個學生上臺畫在黑板上,邊畫邊介紹。

  板書:比直角大的角。

  師:那左右的兩個角的大小有什么特點?

  生1:這兩個角一樣大。

  生2:這兩個角都比直角小。

  師:是的。這兩個角都比直角小。那你們會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嗎?動手試一試。請一個學生上臺畫在黑板上,邊畫邊介紹。

  板書:比直角小的角。

  2、銳角、鈍角的概念。

  師:像這類比直角小的角,我們的數學家用簡潔的語言稱它為銳角。請同學們跟著說一遍,再看這個“銳”字怎么記?

  而像這類比直角大的角,我們的數學家也用簡潔的語言稱它為鈍角。請同學們跟著說一遍,再看這個“鈍”字怎么記?

  現在請同學們為你們剛才畫的角寫上名字。

  3、從實物中來辨別,找銳角、鈍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角可愛跟我們捉迷藏,瞧這個鐘面上的角藏在哪兒?

  出示鐘面,生上臺介紹。(注意引導學生用簡潔語言來完整,準確地描述,如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組成的角度是一個銳角。)邊比劃邊描述。

  教師再撥出3-4個鐘面(有銳角、直角、鈍角)讓學生來辨別。

  師: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把銳角、直角、鈍角給辨別出來了。那么,現在我們再一起從五角星的身上來找出角的影子。

  小黑板出示五角星,學生上臺邊找邊比劃,并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來描述角。(懂得五角星的身上有10個角,5個銳角、5個鈍角。)

  師:你們真厲害,銳角和鈍角藏在一起的時候,也能這么快地給它們找也來。

  4、建立銳角、直角、鈍角三者之間的表象。

  師:看來,同學們對角的3兄弟的樣子已經有了較深的印象。讓我們閉眼來想它們的樣子,并用手畫出來。

  師說名稱,學生書空。(銳角、直角、鈍角)

  學生張開眼睛,說一說剛剛書空的感覺:角的開口越來越大。

  三、鞏固練習,豐富感知

  1、判斷。

  師:同學們,認識了銳角、鈍角之后,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請同學們從組長拿一張自已喜歡的角,游戲的規則是這樣的:先看謝老師創造的角,然后請跟我是同一類角的同學,帶著卡片上臺來并一起說出角的名稱,同時臺下與臺上的同學要互相檢查看有沒有找錯朋友的。

  師生互動,玩游戲。

  師:同學們可真好,為這些角都找到了朋友。可是謝老師這里有3個孿生兄弟,它們找不到朋友,你們能幫它們辨別出來嗎?

  小黑板出示了三個很相似的角。

  讓學生會借助三角板的直角來判斷。

  2、創造角。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有辦法,這么快就把3個孿生兄弟給辨別出來了。那么,現在請同學們用聰明的腦袋來想辦法創造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以借助身邊的物品來創造。

  學生邊展示,邊介紹自己創造角的方法及角的名稱。(如:我用兩根鉛筆創造了一個銳角。)

  師:剛才看了同學們創造的角。謝老師也用剪刀創造了一個角,誰來幫我介紹一下。

  生:謝老師用剪刀擺出了一個直角。

  師:(直角變銳角)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時兩條邊張開的角度變怎么了?

  生:變小了。

  師:這時成一個什么角?

  生:銳角。

  再回到直角,演示由直角變鈍角。學生說出變化和角的名稱。

  學生拿出剪刀,按照老師說的名稱來變。

  小結:原來3種角是可以轉換的。

  3、小組合作,從生活中找角并判斷。

  師: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再找找3種角的影子,練習第一題。

  請4人小組分工合作,每人選一幅自己最熟悉的圖來找,并用水彩筆描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

  四、活動激趣,靈活應用

  師:同學們,可見角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有用,而且它還能創造出美麗的圖案。

  瞧,出示一張簡筆畫,你們想用角也來創造美麗的圖案嗎?

  小組合作創造,展示并介紹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角。

  小結:角很美。

  五、總結并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兩位新朋友,(揭示課題)它們有什么特點?當它們長得很像時你可以怎樣來辨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能判斷平年、閏年。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交流、討論、計算培養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讓學生感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天數。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

  xx

  教學過程:

  一、創設引思

  2、觀看孫悟空贈送的禮物-年歷片,激疑引思。"這上面有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秘密,你們快把答案找出來吧!"

  3、燈片出示思考題,同時師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大、小月

  同桌同學交流觀察結果,老師請學生回答發現

  (1)1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時28天,有時是29天。

  總結:習慣上將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幾個大月?

  哪兩個連續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幾個小月?

  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叫它"平月"。

  2、如何記憶大、小月呢?

  先組織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計算全年天數

  問: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嗎?

  學生回答,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哪種算法最簡便,再用計算器算出得數,匯報結果。

  問:為什么一年會有兩種天數?主要原因在哪?

  歸納: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們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們叫它"閏年"。

  問:為什么會有平年、閏年之分呢?

  問:閏年比平年多幾天?多的這一天放在哪個月?

  區分平年、閏年主要看什么?

  4、判斷平、閏年

  持有1900年年歷的同學有爭議,老師及時發現,并說明:遇到整百年份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年、月、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練習:說一說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課外知識拓展

  關于年、月、日的知識,除了剛才所學的,你還知道哪些?說給大家聽聽。

  三、理解運用

  1、小明滿12歲時,只過了三個生日,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動手操作

  放申奧實況的錄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愛國思想。

  璧合將不完整的20xx年歷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兩人交流討論,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歷卡。

  四、課后延伸

  同學們,你想知道有關年、月、日的更多秘密嗎?那就課后查資料研究吧!

  學習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27—28頁練習五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會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語言表達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對應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教具準備:

  課件、卡片。

  預習作業:

  預習課本第26頁第4題

  你是怎么列式

  每個式子什么意思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式子:意思:

  3×5=153個5總共是15人

  15÷3=5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數學王國去玩,你們想去嗎數學王國的國王聽說咱們要去,非常高興,他托老師給大家帶來好多小禮物,他說:只要誰積極動腦思考、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就把禮物送給誰。你們想要嗎(隨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有趣的.思維訓練題)不過,去拜見國王的路上有很多困難,你們怕不怕”

  三、復習整理,鞏固新知:

  (一)活動一:向數學王國進發

  1、師:為了順利地見到國王,讓我們先做做操,把身體鍛煉好吧!拍手操背誦1——9的乘法口訣。

  2、師:聽,列車開過來了,讓我們乘坐列車出發吧!(課件出示小火車,每節車廂是由一道道填空題組成,并伴隨著火車的'聲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二)活動二:進入數學王國

  1、師:進入數學王國,先要進行測試,只要我們都做對了,就能順利進入下一站,你們有信心嗎好,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最細心,能順利進入大門。現在做課本26頁的第6題。

  2、課件演示校對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動三:走“迷宮”

  師:歡迎小朋友進入下一站。看這是一座“迷宮”,走“迷宮”的規則是:自己在“迷宮”的外圍找到入口和出口,按著一定的順序走。說說你是按什么走的(課件可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切換。)

  (四)活動四:算對了,“kitty貓”就和你做朋友。課件出示課本第26頁第5題。

  (五)活動五:看誰先到家。(練習五第11題。)

  四人小組競賽,派代表匯報。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迎接你們啦(課件出示“kitty貓”),“kitty貓”夸大家今天表現得很好,都是愛動腦筋,聰明的孩子,希望你們繼續努力,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上獲得更大的收獲,有信心嗎

  五、完成《隨堂練習》

  課題: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課型:新授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一、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取整數)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重點難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36+28+17=

  65-25-21=

  說一說你的計算的方法。

  2、猴媽媽摘了52個桃子,小猴把它們運回家,運了兩次后,還剩多少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

  2、說一說圖中告訴我們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來25人,車上有多少人。

  B、再算現在有多少人。

  C、列綜合算式。

  還有其他算法嗎?

  3、總結算法:

  說一說,在做加減混合計算時應該怎樣做?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相加滿十要進位,不夠減時要退位;有時可以用簡便寫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課題: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 )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取整數)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透事物相互聯系的思想,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能推導出3的乘法口訣,并理解每句口訣表示的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在數學游戲中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小棒、投影片。

  教學方法:

  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輛車需要3個輪子,2輛車呢?3輛—9輛分別需要多少個輪子?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訣。

  二、數一數

  請同學們獨立地數出輪子分別用了多少個?邊數邊填表。

  指名匯報,并引導學生說出你是怎么數的。

  啟發學生說出表格里的數個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個3;第二格表示2個3......第九格表示9個3。

  三、擺一擺

  請同學用小棒擺三角形。擺個三角形,試著列一道算式,編出一句口訣。

  學生完成邊擺邊數邊說的活動。

  說一說。

  指名匯報。

  教師及時板書:1個3;1×3=3;一三得三。

  2個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訣讀一遍,檢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對了。

  觀察: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討論: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呢?與你的伙伴說一說。

  交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

  記一記

  請同學們選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記一記。

  老師與同學對口令記口令。

  任意兩組“開火車”記口訣。

  自由讀口訣,比一比,誰能最先背出口訣就可以得到老師的金牌。

  游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九( ) 一三( )

  二三( ) 三三( )

  三六( ) 三三( )

  四、練習

  填空。

  6×2=( ),讀作( )乘( )等于( )。表示( )個( )相加。

  7個3相加是( ),再加1歌是( )。

  3個6相加,寫成加法算式式是( ),寫成乘法算式是( )。

  9×3=( ),3×9=( ),用的口訣都是( )。

  連線

  2×4;4+4+4;3×5;3個3。

  2×3;4個2;6×3;5個3相加。

  5×5;3×2;2×3;3個6。

  3×4;五五二十五;3×3;3+3。

最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內容:

  課本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1、2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同時為以后學習時、分、秒的認識及相關計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面時間,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1. 通過1分1分數的方法,準確讀出某一時間。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手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 “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時間嗎?(教師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時半表示時間,還有些同學能用8:10的形式來表示時間。 師: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出示現在的時間鐘面),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 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說一說。

  二、直觀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著4是幾分?為什么?

  C、分針指著7是幾分?為什么?

  D、分針指著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為什么?這里剛好是經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說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1時。 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9時25分時,9:25)

  (2)看鐘面寫時間。(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9時2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寫作:“3:05”)。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拔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拔鐘,另一個同 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拔鐘。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一連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最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二年級09-29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教案02-01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3-03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21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02-06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薦】02-06

【薦】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6

【推薦】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