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教案 (通用1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伯牙絕弦》教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伯牙絕弦》教案 1
【教材解讀】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它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
故事蕩氣回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鐘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 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沒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設計理念】
如何優化小學文言文傳統教學方法是小學文言文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決定學習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對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怎樣才能激發學 生的興趣?在《伯牙絕弦》教學中,我采用情感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時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體會感情雙線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講的方式,讓學生在情感引導中完成學習內容。
【重難點】
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音樂《高山流水》、課外拓展。
2、學生準備:搜集了解伯牙的相關資料。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友情。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激發情趣
同學們,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今天,讓我們繼續走入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伯牙絕弦”故事,相信,他會帶給你歷久彌新啟迪。還記得故事寫了哪兩個人嗎?(板書:俞伯牙、鐘子期)打開書,自由讀一讀這個故事,注意讀出古文的韻味和節奏。
二、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出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A:誰來讀一讀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個字讀懂的?(善是什么意思?)
B:誰能讀出他們的特點?(應該注意哪個字?)
C:伯牙和子期一個善于彈琴,一個善于聽琴,(板書:琴)你們從文中找一找,還有哪些句子也告訴了我們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
D:你們找到了哪些句子?(生讀勾畫的句子。)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A:仔細讀讀這句話,想想你是怎樣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的
B:預設1、整句話理解,誰還能結合具體字或詞談一談?
預設2、
①善哉,哉是語氣詞,善哉用現代的話說說就是什么?(妙啊,好呀,棒極了。)這個善和前一句的善字意思一樣嗎?
從這個詞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誰能讀出你的理解?
細心的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這句話中還有一個語氣詞是什么?(兮)為什么一句話中連用了兩個語氣詞?(強烈的贊嘆)讓我們帶著強烈的贊嘆來讀一讀這句話。
②峨峨,伯牙的琴聲使子期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泰山?(雄偉、高大、挺立)讀出你看到的情景。
③志在高山,從哪個字體會到琴技高超?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C:同學們,讀古文就應該向剛才那樣,從字里行間去體會它的.味道。
【出示: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A:看看這句話,再看看上一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B:他們在句式和寫法上完全相同,下面,你們就用剛才學到方法,自己大聲讀讀這句話,看看你從這句話中又是如何體會到伯牙善彈,鐘子期善聽的?
C:兩人一組,讀句子并交流感受。
D:指名讀句子,說感受,指導朗讀。
E:伯牙的琴技如此高超,他的琴聲中除了峨峨的高山,洋洋的江水,也許還會有(課件出示:清風徐徐、明月皎皎、波光粼粼)
現在,我就是伯牙,你們就是子期。
當我彈琴志在清風時,你會對我說:(提示:誰能仿照書上的話來夸夸我?)
當我彈琴志在明月時,你會對我說:
當我彈琴志在波光時,你們會對我說:
誰還能自己說說這樣的贊嘆?
F:好一個善彈的伯牙,好一個善聽的子期,這就是--
【出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知。】
A: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B:子期聽懂的僅僅是伯牙的音樂嗎?他還聽懂了什么?
C: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伯牙琴聲子期能懂,伯牙心聲子期也能懂,(板書:心)這樣的朋友才能叫--知音(板書:知音)
D:能得子期這一知音,伯牙的心情如何?(喜悅、激動)誰來讀出這種感覺?
E:下面,就讓我們在高山流水的樂曲中一同分享知音相伴的樂趣吧!(課件播放:高山流水)
【出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A: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向這高山流水一樣相依相伴呀,然而不幸的是,子期死了,于是,伯牙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誰來讀讀文章最后一句話?
B:他為什么這樣說,這樣做?他碎的只是琴嗎?短的只是弦嗎?
C:此時,他的心情又是如何?(悲傷、悲痛欲絕)誰能讀出他心情?
D:失去了唯一的知音,此刻,他最想對子期說些什么?在書上寫一寫,可以用現代文,也可以用古文。
E:誰來讀讀你寫的話?再讀讀書中的話。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教師結語:“相識滿天下,知音只一人”伯牙絕弦使得高山流水成絕唱,高山流水依舊在,人事已全非,只是這山水中平添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話。后人由于伯牙絕弦的傳說,就認為彈琴時弦斷,則聽眾中必有知音在場;或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也常用高山流水比喻樂曲高妙或知音難覓。關于這個故事,還有很多傳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去查閱相關的資料。
四、板書設計
伯 牙 絕 弦
琴 心
俞伯牙 鐘子期
知 音
《伯牙絕弦》教案 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讀懂課文。
3、通過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通過學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學生聽《高山流水》音樂
2、聽完音樂,你有什么感受呢?
3、伯牙學琴多么艱辛呀,彈琴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他為了一個人,卻從此不再彈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伯牙絕弦》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吧!(板書課題)
二、解題質疑
1、絕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絕弦呢?
2、許多古文都能從題目上了解課文大意,看了課題,我們知道這篇古文主要講生:(A:伯牙再也不彈琴了)(B:伯牙弄斷了琴弦)的故事。
3、學到這里,聽了《伯牙學琴》的故事,你有什么疑問呢?(引導學生聯系《伯牙學琴》的故事提問:伯牙學琴那么艱難,為什么就這樣絕弦了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2遍。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3、指名讀,評價。
4、師范讀
5、生再讀課文,根據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6、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奏。
7、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四、小組合作學習
1、師:課文讀得很有古文的韻味了,我們現在就來讀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們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學生通過自學,合作學習,弄懂課文意思,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課文意思。
五、深入學習
1、伯牙為何要絕弦呢?(板書:鐘子期死)
2、為何鐘子期死,伯牙要絕弦呢?好不容易苦練學會的琴技就這樣斷了?(因為他太傷心了,因為他失去了知音)(板書:知音)
3、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4、從哪里看出鐘子期是他的知音,劃出相關句子。(24句)[課件出示句子]
5、指名讀。
6、從此文段中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課件出示句子]
7、了解四個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聽中的善字可以理解為擅長、善于的意思;兩個善哉是表贊嘆之義。指導讀好贊嘆的句子,深化理解。
8、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風、皎皎明月、依依楊柳[出示課件詞語]于是你怎么贊嘆?
9、一起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聽琴。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楊柳、志在白雪子期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說句子。
10、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課件出示句子]
理解這句話,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贊之,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這就叫──知音。而不論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還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風,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這就是真正的知音!
11、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在遇到鐘子期前,有沒有人贊美伯牙呢?你想那些人會怎樣贊美伯牙?鐘子期又是怎樣贊美的呢?
12、師小結:只有鐘子期能聽懂他的琴聲,最能明白伯牙內心深處的表白這就是知音。知音相聚,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快樂、激動、興奮)
13、指導朗讀。(自由讀、分組讀)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歡聚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歡樂!的確,多么歡樂的相聚,多么難忘的時光!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4、知音之死:
[課件出示句子]學生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過去的生活中了,沒有知音,無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經不堪承受。這種無人能夠傾訴的痛苦,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指導朗讀)
六、拓展,回味絕弦
1、師:子期死后,伯牙到他的墓前悼念。面對子期的墳墓,伯牙寫下了一首短歌:
出示短歌,師范讀:(伴低沉悲涼的古典音樂)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你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伯牙此時的心情?(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3、師: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想到與子期在一起的種種歡樂,又怎能不加倍地想念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呢?你能通過讀體現伯牙與知音相遇的喜和痛失知音的悲嗎?指名同學分別喜和悲。
七、熟讀成誦。
1、播放《高山流水》樂曲,齊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八、總結:
自古以來,良朋易求,知音難覓,伯牙子期,人遇知己,琴遇知音,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知音佳話,至今,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這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
板書:
25.伯牙絕弦
知音
鐘子期死
《伯牙絕弦》教案 3
教學目標:
1、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獨有的語言特點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能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用自己的話初步講講這個故事。
3、通過朗讀,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感受藝術(音樂)的美好。
2、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解題質疑,引入課文。
初讀課題后,學生理解“絕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課題提出疑問。
二、讀準字音,初知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
2、檢查初讀情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聯系注釋,讀懂文意。
1、指導學生聯系注釋嘗試疏通文意,并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在學生講述時,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重點詞句“善”“志”等。
3、學生練習朗讀,讀出文言文韻律。
四、深入體會,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為何絕弦?
(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1、學生自學:你是從哪些語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劃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與流水時,善聽的子期能準確聽懂伯牙的琴音所傳達的心聲。
學生練習朗讀,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師生共讀,表達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離世之悲”
借助馮夢龍《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部分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學生練讀,體會伯牙失去知音的復雜情感。
對比朗讀,再次體會知音離世之悲。
五、回味誦讀,升華文心。
1、善鼓的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2、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3、師生誦讀全文。
《伯牙絕弦》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藝術的魅力”這一主題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話,77個字。這篇課文語言精粹,簡潔流暢,適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古文意蘊,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審美樂趣。
知音相逢,千載其一,伯牙絕弦,蕩氣回腸。古人與學生雖相隔遙遠,但文字中所傳遞出的真摯情感卻跨越時空,叩擊著我們的心靈,值得我們在讀中體驗、讀中感受、讀中理解。
峨峨群山,仁者之樂,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為流傳不衰的文化經典,“高山流水覓知音”所傳遞出的,不僅是摯友間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共鳴!這就需要我與學生一起,透過語言文字,去觸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潔的情懷;通過組合閱讀,感受文化經典在歷史長河中的恒久魅力。
學生在五年級時,對于“文言文”這種“古代書面語”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閱讀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達形式,使學生在走進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難。
作為第二課時教學,就需要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誦讀、感悟、對話、拓展中,含英咀華,披文入情,提升語感,感受意蘊。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在自讀自悟中,豐富對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通過組合閱讀[1],形成對“知音”內涵的理解,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能根據注釋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觸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借助課外資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義。
教師準備:相應課件,組合文本。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二)體會知音情深
1、閱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知音深情:
(1) 知志。
出示:
以伯牙之藝,而獨一子期能知其志。——《呂氏春秋》
(2)指導讀出伯牙、子期的志向。
(3)師生對讀,烘托情感:
當伯牙志在高山時,唯有子期會對他說——(生讀)
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唯有子期會對他說——(生讀)
(4)課文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發現?
(5)再次創設情景引讀,感受生命之交。
師讀:當伯牙“志在高山”時,已聽不到子期說——
生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讀: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已聽不到——
生讀: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讀寫結合。
5、緊扣“絕”字,感受文言文的語言。
(1)交流對 “絕”字的理解。
(2)從“絕”字中發現文言文語言的特點。
(3)再讀課文,感受文言文語言魅力。
(三)組合閱讀,觸摸知音文化。
1、出示詩文,表達感受。
2、自讀詩句,積累語言。
3、背誦課文。
板書: 25 伯牙絕弦
志
知音 千古絕唱
課文:
伯 牙 絕
① 弦
伯牙善鼓
②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③,鐘子期曰:“善哉(zāi)
④,峨峨
⑤兮(Xī)
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
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①絕:斷絕。
②鼓:彈。
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④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⑤峨峨:高。
⑥兮:語氣詞,相當于“啊”。
⑦洋洋:廣大。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一讀,說說句子的意思。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3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資料袋
俞伯牙、鐘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于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于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1)學生自由讀。
(2)創設情境,感受知音深情。
(3)生生合作讀。
3。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知音”內涵。
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組合閱讀”是組合閱讀教學的簡稱,指為實現一定的閱讀教學目標,從文體、文本、作家、時代等不同層面選擇多篇與教材相關的文章,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引導學生構建課內外文本之間的聯系。使學生以發現性的思維方式感受語言文字表達的情感,探討解決閱讀中的問題。進而促進學生的閱讀力和閱讀品質的提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積極的閱讀態度,使學生在閱讀中經歷有意義的閱讀過程,感受閱讀的快樂,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五、板書:
伯牙絕弦
知音
心靈相通 志同道合
心有靈犀 志向相同
《伯牙絕弦》教案 5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能力目標:能根據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情感目標: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教法、學法
教法: 運用“以讀代講”法, “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同學們,今天你們能夠坐在這里展示才華,我想你們班的素質一定非同凡響,老師先為你們做個小測試,看看你們當中的誰將來有可能成為文學家。我們知道中國的語言文字最有情味,從文字中,我們能讀出顏色、聲音、畫面、情節,甚至能讀出味道來。我給你一個詞,你能讀出什么呢?請注意看——“徐徐清風”(你展現的畫面真迷人,讓我們感到了清風的柔美。你將來肯定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皎皎明月”(你的確讓我們看到了白玉盤似的明月。)(你能通過想象,讀出文字中的情節,你很有創作的天賦。)——“裊裊炊煙”(繼續努力,你有望成為文學家)( 你和文學家有緣,透過你的語言,我們看到了農居生活的閑適,作吸氣狀,我還聞到了噴香的米飯味兒。) “鳥語花香”(你不但讀出了一幅群鳥齊鳴、百花吐艷的畫面,還帶領我們走進了花的海洋,聞到了花的芬芳。你將來肯定能成為文學家,) “高山流水”(你很有文學家的潛質,你真棒,你讀出了一幅高山流水圖,靜態的大山、動態的河流相映成趣。)不過,當老師看到“高山流水”這個詞時,我讀出來的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伯牙絕弦》,因為高山流水覓知音就是講的伯牙絕弦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二、板書課題。
誰來讀題,(生讀,)不夠自信。讀準“弦”。(生再讀)好,清晰響亮,字正腔圓,像他這樣齊讀課題。《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還記得我們以前學文言文的方法嗎?生談學習方法。(大家說的方法都很好,我們可以反復誦讀加揣摩,或者聯系上下文,借助書下注釋,工具書等等,)師小結:今天,我們就繼續用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讀來品析文言文。
三、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把課文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第一次讀感覺如何?
生:這些詞語讀起來不順口;
生:難讀……
2、師:短短的五句話但不好讀,不好懂,(我們先來看看生字,開火車讀字組詞。生字認識了,再把課文讀一遍。)讀不好沒關系,跟老師一句一句讀。可以看大屏幕上,老師是怎么停頓的,(師讀生跟讀,)同學們也畫出停頓符號,自己再讀讀吧,
3、(指生讀)誰能第一個讀給大家聽,(生讀)真是讓我嘆為觀止,第一次讀就這么正確通順。(一生讀停頓讀得好)了不起,第一讀正確不算,還讀出古文的味道來。同學們,我們也來讀讀,除了讀正確,我們也要讀出古文的韻味來(生齊讀)
四、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師: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誰來說說,生說大意。(你很會讀書)(你的理解能力真棒)那“伯牙絕弦”的意思就是?(預設答案:伯牙再也不彈琴了。)(真不錯)師: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預設答案: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是什么讓一代琴仙摔琴斷弦,終身不復鼓呢?讓我們深入課文尋找答案,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學交流一下。
2、生談讀懂的地方。(提醒學生不要重復別人的話,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品質。)引導學生說說每句的意思。
3、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很強,但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你發現這個字了嗎?
師: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4次。)
意思一樣嗎?
師:前面的兩個“善”是什么意思?喜歡,善于。后面的兩個“善”可以怎么說?(預設答案:啊!好啊!)
師:用現代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預設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厲害!……)
師: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師:一個“善”字竟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思,可見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需要仔細品味的。
(一)細品文本。
1、請看“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何以見得?
2、生找有關句子,師出示句子,生理解。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說)(想象力真豐富。)我看到了一座高山。我看到了巍峨的山峰。(你真會用詞)我看到了雄偉的泰山(在你的描述下,我也看到了,謝謝你!)……這么多的.畫面,古人僅用一個峨字就表現出來了。看來古人講話真是簡約而不簡單呀。用你們的朗讀表現泰山的巍峨吧!師引讀這句。(夸獎的不夠強烈呀!)(聽了你的贊嘆,伯牙激動呀!)
細心學生發現另外一個語氣詞了嗎?(兮,請生讀)為什么一個句子連用兩個語氣詞?
生:因為鐘子期強烈感受到伯牙琴聲中泰山的巍峨。是呀,如此動聽的琴聲,子期就這樣贊嘆。生讀。
同學們在字里行間中體會到了子期的善聽?那么,這個句子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出示第二個句子: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師:你的江河讀的特別突出,能說說原因嗎?生:江河跟上面泰山一樣,也是贊美。(生再讀)
師:聽出了江河的浩蕩之情。(抽生)你那洋洋兮也讀的特別好,能說說原因嗎?生:江河都是很長呢。志在流水是伯牙心里想著,鐘子期把他聽出來了。(生再讀)
師:聽的出你是在真心誠意地贊美伯牙,還有誰來贊美伯牙?指生讀。
那同學們想想伯牙只是在用琴聲表現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寬廣嗎?(指名答)想想詩人寫詩為了什么?
師:古人也常以琴言志,將自己的心聲、志向融入琴聲中。他表現高山就是訴說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遠大,表現江河就是說自己擁有江河般的胸懷。伯牙是在用琴聲表達自己浩浩然的鴻鵠之志和坦蕩蕩的君子情懷。明白了這些,你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吧。
4、師:既然伯牙是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同學們想一想,還會表現什么呢? 生:猜想。(你想像的真美呀!)現在你們就是子期,也來寫上幾句,贊贊伯牙吧!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風。(好極了)
5、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好皎潔的月色呀!)當伯牙鼓琴志在楊柳,------- 善哉,依依兮若楊柳!(是那么的柔美)當伯牙鼓琴志在芳草 ------善哉,萋萋乎若芳草!
小結:好一個善鼓琴的伯牙,好一個善聽的子期!是呀,高山也罷,流水也罷,悲傷也罷,開懷也罷,真所謂,
伯牙所念—— 生:鐘子期必得之。(板書:所念、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這就叫——知音! 板書:知音
6、師:其實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下,他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生答)
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吧:伯牙在楚國做宮廷樂師。一天,楚王君臣飲宴,請伯牙彈琴助興。伯牙彈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彈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寫的紅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風、雨、雷、電等變幻多端的海上風光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他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首優秀的樂曲,卻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絲毫興趣。楚王聽了這首樂曲連連搖頭說:“太嘈雜了,換首別的彈彈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張,換了一首《高山流水》。這時,楚王君臣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聲中已昏昏睡著了。伯牙又氣憤又傷心,在這所謂的上流社會里,藝術竟然遭到如此的踐踏。他心中產生了疑問——天底下究竟有沒有知音?
是呀,雖然聽者無數,但無人真正聽懂他的琴聲,可以想象,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時,沒有人能向子期那樣贊曰——
當他鼓琴志在流水時,沒人贊曰——
所以他一個人來到山澗排遣內心的寂寞和孤獨,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地、此人——鐘子期,卻能聽懂他的琴聲。
伯牙苦苦尋覓的知音找到了,此時他的心情如何?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他最想對子期說什么?(引導學生說文言文。)知我者,子期也。
師:是啊,知音相遇,是心靈的交融,讓我們讀課文的前4句,感受他們久逢知音的快樂與激動吧。學生齊讀前四句。
7、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這就是真正的知音。可是世事難料,第二年春天,當伯牙帶著這份歡樂與激動再與子期相約時,得到的卻是子期不幸染病而亡的噩耗。出示句子,指名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生理解句子。你讀懂了什么?
8、子期死了,這對伯牙來說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的音樂再也無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無人能明白。意味著他要回到以前孤獨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這種痛苦,所以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出示句子: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19、他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前程都絕斷了,他萬念俱灰,恨不得追隨子期于地下,又哪里在乎這琴這弦呢?
五、課外拓展
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曲動人的樂曲又彈給何人聽?于是伯牙就扯斷琴弦,把琴箱摔向祭臺,吟誦著為子期寫的挽歌(幻燈出示,伴著音樂師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師:他用這種“為知己者死”的方式悼念知音,讓我們帶著伯牙深深地傷痛和悲愴讀最后一句。(指導學生讀出悲痛、悲愴的氣概。)
六、背誦課文
師:從同學們的眼神中,老師看出來,同學們已經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可全文卻只有短短的77個字,這就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短短的77個字,寫出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安慰伯牙、贊美伯牙、或是鼓勵他嗎?將你此刻內心的想法寫出來。(學生動筆寫感受。然后交流。)
《伯牙絕弦》教案 6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25課,請一位同學讀課題,最后一個字怎么讀?誰再讀? 大家一起讀。 (設計意圖:“弦”字的正音,建立在對學情的預知,因為“弦”字音很難讀準,必須強化。)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篇古文。我們先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因為是古文,再加一條:根據提示讀出恰當停頓,按自己的語速去讀,讀好了就坐正。多媒體出示
(設計意圖:“老套的初讀要求”真正做到,很不容易,要課課落實才能培養學生嚴謹的自學意識與能力。)
2、檢查讀書
(1) 誰讀第一句。預設:口齒清楚、聲音響亮!
(2)誰讀第二三句?預設:哉和“兮”老師用紅色標示強調,都是語氣詞,這樣的詞后邊一停頓,一延長,古文的味道就出來了。聽老師讀 自由練讀。誰再來讀。
(3)誰讀第四句。預設:有一處重音強調要讀好--------“必”得之
(4)誰讀最后一句。預設:要讀好”謂/世/”這里的連續性,語氣停頓 。
3、就這樣,語速放慢,適當停頓。我們齊讀。讀的有點意思了,感到自己越讀越好的請舉手。把掌聲送給自己。
(設計意圖:第一句預設看是評價語,實際是讀書基本要求。以此為“榜樣”,學生知道該怎樣努力達到要求。后幾句的預設,目的在于教師心中有數。教師的主導如何體現?此處留有點撥的可能。若學生達到,教師不需贅言;若學生達不到,教師則進行精當的點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教師要在備課時進行這樣的預設。)
三、說說課文大意。
1、課文讀得有點基礎了,同學們可以根據課文下方注釋,聯系上下文,自己去試說每句話的意思了。 (設計意圖:學生先學。“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學生能力從何而來?不是教師教出來,學生要有踏踏實實的自學過程。)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設計意圖:巡視不是無所事事,是快速把握當下學情,班級上中下三個層次學生學力如何?進度效率如何?難點在何處?通過巡視實現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把握。教師要思考原先預設是否需要調整?通過巡視、調查、調整以使下一步分層教學更有針對性。)
3、我們來交流一下:多媒體出示。
(1)第一句。這句關鍵要理解哪一個字?組個詞理解--善于。善于近義詞---擅長。
(2)第二句。(這里又出現兩個“善”字。屬于一詞多義的詞語,大家要聯系上下文理解。善哉何意?泰山有了解嗎?泰山古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在當時享有“五岳之首” “天下第一山”的稱號。
(3)第三句。注意這里的古文中的江河是有特指的。長江、黃河。
(4)第四句。必得之的“必”是什么意思? 都的`意思,連起來再說5)最后一句。聯系上下文可以推斷“復”是什么意思?再。不復鼓呢?
4、同學們剛才較好地理解了這篇古文,真棒!運用借助注釋說句意,聯系上下文進行了理解的方法。今后閱讀古文,也可這樣進行。
(設計意圖:每句都有相應的預設,有的是方法滲透,有的是背景資料補充,有的是古文特指知識講解,有的是與課文重點相關關鍵詞語的強化,還有的是連詞成句的示范。預設之,以達心中有譜,教學交互,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教學實效。)
四、學習想象
1、大家剛才較好地理解了古文,就為下面深入學習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請快速用波浪線畫出最能體現鐘子期是伯牙知音的語句。來讀讀你劃的句子。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下手”才知深淺。)
2、找準了,現在我們邊練讀句子邊想象情境。請一位同學讀子期的贊嘆,咱倆要配合好!怎么配合,你要聽懂我的心思來讀你的感嘆。多媒體: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高山—-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志在流水-志在流水
《伯牙絕弦》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變通地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出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二、教學重點
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三、教學難點
理解知音真意,感受知音文化。
四、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寫出文中主人公的姓名。
2、聽寫詞語“善鼓琴”“善聽”,玩味“善”字。
3、檢查朗讀情況,注意節奏和語速。
(二)初識文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誰能說一說古文大意?
(三)故事串文
1、教學“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必得之”。
有一年中秋,伯牙出使楚國,船至漢江口卻迎來了風雨天氣,與同在山中避雨的樵夫鐘子期偶遇。倆人越談越投機,于是,伯牙情不自禁地操起瑤琴,鼓起曲來……
(1)指導朗讀好“善哉”。
(2)出示伯牙的資料。
(3)想象伯牙的琴聲中還會表現哪些動人的情景?
(4)理解“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偶遇知音,伯牙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子期卻能心領神會。于是,他們暢談了整整一宿呀!
(5)在這樣一個無眠的`夜晚,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次日清晨,二人面對青山結拜為兄弟,因伯牙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在漢江口灑淚而別。
(6)此時,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人約定來年中秋在此團聚。
(7)指導朗讀
2、教學“子期死……終生不復鼓”。
一年后,伯牙如約來到漢江口,誰知迎接他的卻只有一塊冰冷的墓碑,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指導朗讀。
(2)再解課題。
(四)深悟“絕弦”
1、出示“短歌”,再悟絕弦。
2、情境朗讀。
(五)回味“絕弦”
1。背誦。
2。拓展。
《伯牙絕弦》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能力目標:能根據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情感目標: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三、教法,學法
教法:
運用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具: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古文引路,揭示課題。
課前同學們背誦了很多首古詩、詞、曲,很有節奏。我們還學過一篇文言文叫《楊氏之子》,誰愿意給大家背一背,會的同學可以跟著小聲的背好嗎?
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古文,能說說你對古文的感受嗎?看來每個人學的時候感受是不同的。古文雖然有點難,但覺得挺有意思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題目是《伯牙絕弦》一起讀。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進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歡文言文。
這篇課文只用了77個字,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人故事,現在我們就一同走進這個故事好嗎?
(二)初讀感知,體會韻味。
1、自由讀課文,把子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文,其他同學仔細聽,也可以跟著默讀。
(教師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讀dé。還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讀書時有沒有讀不好的句子?)
3、齊讀課文。要注意剛才提到的幾個字,注意停頓和節奏。
4、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在兮和若后邊停頓很好,最后一句我和你們讀的都不一樣。師范讀,學生跟著讀)
小結:有進步,看來古文多讀幾遍就不難了。古文要讀出節奏和韻味來也不難,只要我們在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就能讀好。可以用/畫出停頓。我想如果你們理解了課文內容,會讀的更好的。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1、理解課題
讀課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理解絕和絕弦的意思。總結學習方法: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機械的翻譯應該學會變通)
伯牙為誰而絕弦?(板書:鐘子期介紹:俞伯牙和鐘子期都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伯牙為什么絕弦呢?
2、理解大意
自瀆課文,試著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
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
班上匯報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其他的組可以補充。
哪句話你的理解和他們不一樣?
理解善哉表示感嘆,用現在的話還可以怎么說?哉和兮都是語氣助詞,沒有具體的解釋。善在課文中出現幾次,意思一樣嗎?
(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現象。)
誰能用贊嘆的語氣讀這句話?練讀
剛才他你們說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彈出來,哪個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書:志)還有哪個字也是這個意思的?(板書:念)(教師小結同意不同字的現象,說明中國的漢字多么豐富哇!)
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同桌聽,看誰講的生動?
3、感悟知音
伯牙為什么絕弦呢?
他們是什么關系?(好朋友,知音)從哪兒能感受到他們是知音呢?
看圖:此時兩個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了。他們互相的欣賞著,互相的贊美著。
善聽的子期僅僅從伯牙的音律中聽出高山流水嗎?還聽出了什么?(像山一樣的志向,像海一樣的胸懷)
想象說話
善彈的伯牙不僅能用音樂表現出高山流水,還能表現很多美好的景物。就讓我們在音樂中想一想好嗎?
播放音樂《高山流水》
你就是善聽的子期,你能試著把你聽到的,想到的,用課文中的方式表達出來嗎?
5、點明中心
無奈世事難料,鐘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齊讀最后一句話,用一個詞來概括伯此時的心情。能夠感受到什么?(感情深厚)
我們再讀這句話的時候感情就不同了。讀書就是要讀出不同的感情來對嗎?
這句話是故事的結果,也點明了中心思想。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1、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我找到了一首俞伯牙在鐘子期墳前寫的悼念詩。
2、出示詩學生讀
3、后人感動于他們的情誼改編了一首同樣感動的樂曲〈高山流水〉。讓我們在樂曲中再一次的朗誦課文,能背下來的可以跟著背。
總結:這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伯牙絕弦》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二、教學重點:目標2
三、教學難點:目標3
四、課前準備:課件、音樂欣賞
五、教學過程:
(一)板書文言文題目,直接導入。
1、板書:伯牙絕弦
同學們,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呤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大屏幕出現課題《伯牙絕弦》)
2、釋題――大屏幕出示
“伯牙”俞伯牙,春秋時代的琴師。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為“琴仙”。絕:斷絕。“伯牙絕弦”講述的是俞伯牙因為鐘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的故事。比喻知己喪亡后,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以此為題,直接點出課文內容,簡潔明了。
(二)教學設計
1、復習文言文學習方法。
⑴反復朗誦。⑵根據課后注釋和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⑶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節奏和重音的讀法。(全班讀、男生讀、女生讀、個別讀)
3、根據課后注釋和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內容。(討論回答)
4、感知內容。
⑴文言文寫了誰和誰(板書:伯牙、子期)。他們倆互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從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為知音?(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板書:善鼓琴 善聽,所念必得。
5、品讀體味,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
假如現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怎樣贊嘆?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見皎皎的明月了嗎?你將如何贊嘆?
6、口味知音之情。
正當伯牙為遇到知音而高興時,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伯牙悲痛欲絕。難一句話表現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齊讀)板書:絕弦之死
伯牙為什么把琴摔了,終身不彈琴?(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板書:知音難得。
7、深悟知音。
⑴為了追悼知音,伯牙寫了一首短歌(大屏幕出示短歌)
師領讀,學生齊讀。
⑵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答以前那無人理解的生活中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人們根據這個動人故事,編寫了一首同樣動聽的樂曲。曲名叫《高山流水》,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首曲子。
⑶聽完曲子你感受到什么?你們是從動聽的音樂和優美畫面去感受的,你們感受到伯牙用琴聲表達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的情操了嗎?你們感受到他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間的智慧了嗎?
8、升華感悟
⑴讀完這課,你們有什么感受?
⑵小結
⑶請學生收集到古今交友名人名言。老師出示大屏幕的名人名言。
學生齊讀。
9、有感情背誦文言文。
《伯牙絕弦》教案 10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高山流水》的樂曲 課件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1、師:我們來做一個文字游戲,老師說一個“楊柳依依”,你們也說幾個這樣的詞。
課件出示:“清風徐徐 楊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煙裊裊 ” 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引導學生歸納:都是描寫美麗的`自然景物)
2、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這些詞語,對寫作一定有幫助。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文言文《伯牙絕弦》。
3、師生共同釋題。
伯牙:晉國上大夫,琴藝高超。絕:斷絕。弦:琴弦。
4、質疑:一代琴師為何從此不再彈琴?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奏。
4、師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三、讀懂課文內容
1、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學會用自己的話讀懂意思等)
2、師:說說課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學生自學,弄懂課文的意思。
4、通過學習,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的?不懂的可以同學再交流。
(在生與生的交流中,教師作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意思,并繼續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5、出示課件:“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意思一樣嗎?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6、質疑:后面的“善哉”中的“善”可以怎么說? 相當與現代的什么?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總結: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第一次是擅長;后面表示贊嘆。
7、學到此時,我們能理解“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的含義了嗎?
8、課堂練習:選字填空(善的不同用法)。
《伯牙絕弦》教案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素材導入的方法。
2、進一步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
3、學會在Flash中插入音樂。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在Flash中導入素材的方法。
2、學會在Flash中插入音樂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Flash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求知探索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進一步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學會素材導入的方法以及如何為動畫添加音樂。 難點:
掌握在Flash中插入音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動畫制作基礎知識。
硬件準備:多媒體教學工具。
軟件準備:MacromediaFlash8。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前兩節課,我們完成了動畫“圖形總動員”的制作。那么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Flash,圍繞“伯牙絕弦”這個故事做一個圖、文、聲并茂的動畫。
二、課堂學習
(一)準備相關素材
可以從網上下載所需的圖片、音樂素材,并將其命名為“伯牙絕弦”、“高山流水”。
(二)新建Flash文檔
啟動MacromediaFlash8,新建一個Flash文檔,并將其保存為“伯牙絕弦。fla”。
【操作演示】略。
(三)為動畫插入圖片
1、利用“矩形工具”在舞臺上繪制兩個矩形。
【操作演示】略
2、插入圖片“伯牙絕弦”
【操作演示】執行“文件”→“導入”→“導入到庫”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已經準備好的圖片“伯牙絕弦”,單擊打開按鈕。
然后將圖片拖入到舞臺中,并使用“任意變形工具”,調整圖片的大小和位置,使其處于舞臺的合適位置,然后鎖定圖層。
(四)為動畫添加文字
1、插入“文字”圖層,選擇“文本工具”,并設置好屬性。
【操作演示】插入新圖層,并重命名為“文字”,選擇“文本工具”,在屬性面板中將文本方向設為“垂直,從右向左”,設置好文本的'顏色、字號以及字體。
2、在舞臺的合適位置輸入文字,并調整好位置。
【操作演示】略。
我們可以看到文字是從右向左垂直顯示的。在Flash中通[本文來源于教案頻道/]過設置“文本工具”的屬性,可以改變文字的格式,例如可以模仿古人的習慣書寫文字。
(五)為動畫插入音樂
教師講解Flash8支持哪幾種類型的音頻文件格式。
1、將“高山流水”音樂文件導入到庫中。
【操作演示】執行“文件”→“導入”→“導入到庫”命令。將已經準備好的音樂文件“高山流水”導入到庫中。
2、為動畫添加音樂
【操作演示】插入圖層,并重命名為“音樂”,選中“音樂”圖層的第1幀,在屬性面板中的“音樂”項選擇剛剛導入的“高山流水”音樂文件,然后設置“同步”選項為“開始”,重復次數為1。
(六)保存、測試動畫
動畫制作好后及時保存文件。測試動畫,查看動畫效果。
【操作演示】略。
三、課堂活動
1、將全班同學隨機分成幾個活動小組,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
2、通過網絡搜集合適的海浪聲音素材,然后將聲音插入到Flash文檔中。
3、活動結束后,對大家制作出的作品進行綜合評比,推選出做得最優秀的作品并進行展示。組長根據制作過程中的記錄,相互之間交流制作經驗。
(具體活動計劃可參考“活動室”中的內容。)
四、課外探究
上節課,我們為小表情的每個狀態添加了適當的文字。想一想,要是我們給每個狀態添加不同音樂,是不是更加逼真、更加有趣呢?
那么,讓我們在上一節課“益智園”的基礎上,給小表情的每個狀態添加適當的文字吧!
《伯牙絕弦》教案 12
教研特長:善于在日常教學中總結得失,不斷提高
一、教材分析: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它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
故事蕩氣回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鐘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沒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注釋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因此本課教學目標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的豐富意象和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難點是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這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所以學習本文首先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要注意停頓恰當其次,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義差別不大,有助于培養學生借助注釋,自主讀懂課文的意思教學時主要采取以下步驟:
(一)、學生嘗試讀文,根據讀文情況教師可示范讀文,指導學生恰當停頓,讀好兩個表示感嘆的語氣詞哉、兮,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二)、課文讀通順后,請學生根據注釋、插圖并聯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教師加以點撥,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三)、了解課文內容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中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交流對知音的感受和體會安排學生聆聽《高山流水》,欣賞渾厚、流暢的旋律,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四)、作業中拓展交流古今中外關于交友的名言佳句,體會人們對友情的珍視
(五)、注重自讀自悟讀得充分,讀得入情,讀出文章的韻味
(注:教材分析主要來源于人教版語文第十一冊《教師教學用書》根據實際情況有改動)
二、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秀的傳統的的語言文化
三、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本課時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秀的傳統的的語言文化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高山流水》錄音
學生準備:充分預習,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初步把握節奏結合課下注釋、課后資料袋,想一想是否讀懂了這個故事,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教學過程:
1、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給出詞語高山流水,師生共同讀詞引入課文
板書課題伯牙絕弦,生讀指導生讀準弦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指導讀懂文言句子的方法
[設計意圖:
此環節的談話設計,從詞語快速過渡到學文中來,拉近文本和學生的距離,同時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學的展開]
2、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解題:課題伯牙絕弦,怎么理解?圍繞課題,學生質疑?(如伯牙為什么而絕弦?為誰而絕弦?)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學生提出疑難,師生共同活動指讀,合作讀,齊讀,教師范讀達到能順暢地讀課文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環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讀的空間,力求通過朗讀激發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教師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韻味的范讀,把學生帶入到語言文字的情景之中,點燃了學生熱愛閱讀文言文的`熱情]
3、聯系注釋,讀懂文意
最喜歡讀哪一句,為什么?師生共同交流,理解句意
(1)引導學生發現:善,一字多義
(2)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你就是善聽的子期,當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時,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山?當伯牙彈琴,志在流水時,你有看到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指導朗讀
(3)欣賞音樂,拓展語言:
引入語言拓展訓練:俞伯牙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止表現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伯牙的琴聲也許還會表現很多景象,鐘子期會如何贊嘆?聽音樂,用ABCC的形式說出畫面深入理解無論伯牙志在,志在,志在,子期都一定能得之而贊之,這真是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板書:所念必得之)
此時的伯牙心情如何?帶著理解讀出知音歡聚的融洽和歡樂
(4)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理解重點句子和重點詞語,感悟人物之間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同時通過進行拓展練習,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與鐘子期是人生知己]
4、深入體會,品味文情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伯牙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默讀背景故事回顧重點句子,體會知音難得(相識滿天下,知音有幾人?到底有沒有知音?誰是伯牙的知音?當他志在高山時,鐘子期會贊曰,當他志在流水時,鐘子期會贊曰,正是聞弦歌而知雅意,鐘子期聽的是琴聲,懂的是志向,是胸懷,他們不是一般的朋友,是知音)
可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子期因病而亡,伯牙痛失知音拓展延伸: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出示詩歌,師生感情朗讀《短歌》: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伯牙此時什么心情?(帶著自己的理解讀)
欲將心事付瑤琴,弦斷有誰聽?伯牙此時還有什么心情?(帶著自己的理解讀)
齊讀最后一句,理解伯牙為什么而絕弦以及知音離散的痛苦和悲憤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補充資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無邊孤寂和懷念之情,讓學生為伯牙痛苦絕望的悲涼之情發出了深深感嘆,理解千古知音最難覓,如果遇到了知音,我們應該珍惜]
5、升華文心,熟讀成誦
短短的77個字,卻帶著我們領略了人生的喜悅和悲涼,無論是琴藝高超的伯牙,還是聰慧敏感的鐘子期,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文言的魅力用簡練的文字塑造豐富的形象,抒發真摯的情感,讓我們的心靈永駐芳華千百年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成為真摯友情的代名詞后人根據這個動人的故事,編寫了一曲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讓我們伴著這一曲動聽的《高山流水》,背背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結合古文特點的滲透,讓學生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夠把對傳統文化的吸收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最后熟讀成誦,達到
其詞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
6、布置作業:
想一想,反思伯牙子期的故事,你贊同伯牙的選擇嗎?
寫一寫,你想對伯牙說點什么?
做一做,搜集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宣布下課
板書:
伯牙絕弦
伯牙所念
(知音)
鐘子期
必得之
《伯牙絕弦》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秀的傳統的的語言文化。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感受藝術(音樂)的美好。
2、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難點: 伯牙絕弦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通過朗讀,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高山流水》錄音或flash動畫。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1、師:有一個故事千古傳誦,流傳至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伯牙絕弦》,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們以往學的都是現代文,也就是白話文,今天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歡。
播放古箏曲《高山流水》片段;這首古箏曲是不是動人心弦?關于這首樂曲的創作,有一個傳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釋課題。
解題質疑:
⑴ 學生通過課前的查資料簡介伯牙,老師做適當的補充:伯牙,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琴師。(可結合參考上的伯牙學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鐘子期。
⑵ 理解絕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讀懂環節進一步理解。)
⑶ 質疑:如:伯牙為什么絕弦?絕弦說明什么?
二、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1、請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和平時課文的有什么區別。
師:這是一篇比較淺顯的文言文,同學們已有了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回想一下,應該怎樣學習文言文?
(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借助注釋,一句一句地讀,想一想每一句話的意思;讀懂整篇課文的意思,弄不懂的詞句和同學討論,或問老師。)
2、先讓學生試著讀一讀,談談體會。/article/
3、師: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3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4、師:讀通順了嗎?讀流利了嗎?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代文不同,要讀出節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奏。
5、教師范讀,相機指導讀發。
6、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7、學生互相交流讀,教師檢查讀,相機指導讀。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師: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預設答案:伯牙再也不彈琴了。)
2、師: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預設答案: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這句話僅僅是講伯牙終身不彈琴嗎?/soft/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預設答案: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3、師: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后交流。)
4、預設交流1:我讀懂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句話告訴我們伯牙很喜歡彈琴,鐘子期很喜歡聽。
師: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意思一樣嗎?(4次。)
師:前面的兩個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兩個善可以怎么說?
師:相當與現代的什么?用現代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師: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伯牙絕弦》教案 14
一、談話交流
1、還記得我們五年級下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嗎?《楊氏之子》學的時候困難嗎?看來只要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就能學得輕松。那應該怎么去學習文言文呢?
二、講授新課
1、出示課件圖片,師介紹人物,板書:
伯牙子期
(一個衣著華麗、羽扇綸巾。這是當時晉國達官貴人的打扮。他就是當時晉國的上大夫──俞伯牙 。一個青布包頭、兩截布衣。這是當時楚國平民百姓的裝扮,他就是楚國的樵夫──鐘子期 。)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伯牙和子期之間千古流傳的友情故事。
板書:
25、伯牙絕弦
指名讀課題。正音。
理解“絕”的意思(斷絕),那“絕弦”是什么意思?
(伯牙終身不再彈琴,徹底放棄彈琴。)
(兩個人再也不來往了,稱為絕交;作家再也不寫東西了,稱為封筆;電影演員在也不演電影了,稱為息影;我們可以用同義詞來理解詞語,這也是一種理解詞語的方法。)
2、質疑:
為什么要絕弦?
3、自由讀課文,考慮問題,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4、問生感受。教師范讀。帶同學一句一句讀。
指名讀。
(其他人注意聽,這篇文言文中有兩個語氣詞,看他讀準字音了沒?)
“兮哉”是語氣詞,用現代話來說就是──
(指名說。)
語氣詞要延長停頓一下,這樣才有一詠三嘆的感覺。
同學讀、女生讀、男生讀、指名再讀。
(最后一句能否處置好停頓?)
5、最后一句特長,那該怎么停頓?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讀、生讀、齊讀。
我們讀書時應該音停意不時,這樣讀起來味道就更足了。
6、有時,單獨的一個字也有含義。我們可以通過注釋去理解字、詞的意思。除了課文給的注釋,還有一些詞該怎么理解?請大家讀第一句,看看還有哪個詞不懂?“善”讀讀第二句,有不明白的嗎?都明白了,那就帶著你的理解來斷句朗讀。
7、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關系讀成課文中的一個詞嗎?
知音是什么意思?
(互相了解,心意相通的人叫知音。)
伯牙和子期究竟是什么人呢?
(出示表格。)
講解。
那么是什么讓這兩個身份地位相差如此大的人走到了一起,并成為知音?琴真是千里知音一琴牽。伯牙會──,子期會──
課文是怎么說這句話的?指導朗讀
8、課文從哪些句子看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聽的?
9、能不能用自身的話來說一說:
《列子湯問》有記載:伯牙會焚上一爐香,席地而坐搖琴弦。
你們當一回子期,來聽一回伯牙的琴聲。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指導朗讀。跟著伯牙的琴聲來到高高的泰山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會怎樣贊嘆?伯牙的思緒又飛到了江邊,你又看到了什么?所以你是這樣贊嘆的!
10、剛才聽到的曲子就是《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傳說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課件資料。)
三、理解鞏固
1、伯牙的琴聲中,除了她嫻熟的技巧之外,還有什么?
(情操、心胸、心聲、感受。)
當伯牙彈琴時,有人理解他廣闊的心胸嗎?
當伯牙將自身的心聲融于樂曲中時,有人明白他的心聲嗎?
當伯牙把自身的情操和感受都化為美妙的音樂時,可有人明白?
(沒有人明白。只有誰明白?──子期)
2、伯牙是當年晉國的大樂曲家,他的思緒很多很多。他把全部的情感都通過它的琴聲來昭告世人。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去表示哪些動人的場景呢?
(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楊柳、春雨、云霧、炊煙……)
當伯牙所念(春花)時,子期必得──(春花)當伯牙所念(夏雨)時,子期必得──(夏雨)當伯牙所念(秋霜)時,子期必得──(秋霜)當伯牙所念(冬雪)時,子期必得──(冬雪)這就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引導同學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
假如現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
(“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見那皎皎的明月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
(“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不論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樂曲,只有通曉音律的鐘子期能真正聽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鐘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這才是知音啊!
朗誦。男生讀寫伯牙的句子,女生讀寫子期的句子。
伯牙當時已經是楚國著名的音樂家,你說他還會缺少贊美嗎?他為什么獨獨把子期看作知音?
當伯牙聽見他人那些不著邊沿的贊美的時候,你能體會到什么心情嗎?那時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種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無數次地發出呼喚,他呼喚什么?終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身的知音鐘子期!面對如此善聽的子期,面對這樣難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他一定會對子期說什么?
知我者,子期也!這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還僅僅是一對音樂方面的`知音嗎?知音歡聚,一定非常歡樂、非常融洽,再讀課文,感受知音歡聚的融洽與歡樂。
4、短暫的相遇讓兩人成為知音。之后的離別卻又那么難舍。兩人相約第二年八月十六再相見。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了見面的日子,卻傳來子期已經去世的消息。讀課文的句子。
此時,他說這些,做這些時心情是怎樣的?
(悲哀欲絕。)
再朗讀。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過去的生活中了,沒有知音,無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經不堪接受。
真是: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讀
世間只有子期能聽得懂自身的音樂了,然而他已先我而去。想到自身又將孤獨苦悶,不有悲從心來。高山流水俞伯牙,瑤琴知音鐘子期。──讀
伯牙的滿腹思緒還會有誰能知曉?摔斷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讀
5、讀到著,你知道伯牙為什么破琴絕弦?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這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觸描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身的知音鐘子期。出示詩歌同學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所以,伯牙悲哀欲絕,黯然神傷,毅然決然地“破琴絕弦”,這是何等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朋友間的深情厚誼令人動容。千百年來,“知音”典故不但在華夏大地傳為美談,而且名揚海外。
6、凄美動人的一段情,演化為中華民族知音故事的楷模,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系與友情的規范,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讓我們在《高山流水》的樂曲聲中一起去領略他們之間心靈相同的情誼吧!朗讀全文。
7、總結:
后人經常用“高山流水”來表示樂曲的美妙或知音難覓。雖然我們不需要像伯牙一樣摔琴,但卻讓我們知道了如何了解朋友、珍惜友情。
【板書設計】
25、伯牙絕弦
琴
伯牙 情 子期
知己
《伯牙絕弦》教案 15
【教學目標】:
1、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獨有的語言特點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故事的興趣。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能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用自己的話初步講講這個故事。
3、通過朗讀,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讀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難點】:體會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相互理解的真摯友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講伯牙絕弦的故事,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強調“弦”的讀音。學生試讀“弦”。
3、解題質疑,理解“絕弦”,并提問學生通過什么知道的。滲透根據注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4、讓學生說一說讀了課題后有什么疑問,伯牙為什么絕弦?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課件出示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流利。
2、指名讀課文,適當讓學生評議。
3、范讀課文。感知課文節奏。
4、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出節奏。
5、齊讀課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讀。
三、讀懂課文,理解文意。
1、通過幾遍讀下來,我們已經知道課文中有兩個人物。讓學生找出來,指名說。板書:伯牙、鐘子期。
2、這兩個人各有什么愛好呢?在課文找一找。指名讀第一句話,引導學生理解“善”的意思。板書“善鼓琴”、“善聽”。
3、從課文中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自己讀課文,把你讀懂的'交流一下。
4、學生匯報,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第二、三句話。提問學生這里的 “善”表示什么呢?還可以怎么說?用自己的話替換一下。并視頻展示伯牙和鐘子期相識部分。提問: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剛才的視頻 嗎?學生匯報。
5、是啊,伯牙所想到的,鐘子期就能從琴聲里聽出來,這就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讀一讀,品一品。
6、故事的結果是怎樣的呢?誰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學生交流,視頻展示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內容,感悟何為知音,板書:知音。
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學生練讀,體會伯牙失去知音的悲傷情感。
四、深入體會,品味文情。
1、我們都知道伯牙是音樂家,在遇到鐘子期以前他的得到的只是表面的贊美,膚淺的贊美。體會伯牙遇到鐘子期時,心情怎樣?學生自由說。
2、無奈知音已去,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再次體會知音離世之悲。
3、有記載,鐘子期死后,伯牙在鐘子期墳墓前寫下了一首短歌,課件出示詩歌,學生讀詩歌,進一步感受伯牙的悲痛心情。
五、回味內容,升華中心。
1、善鼓的伯牙為什么而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讓學生說說原因。
2、學完了課文你能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嗎?
3、學生交流,指名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內容。
4、如此動人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背下來呢?自由朗讀,試背課文。
5、這的確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人根據這個故事寫了一首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音樂。
6、讓我們再次在音樂聲中誦讀全文。
六、作業:
將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伯牙絕弦》教案 16
【教材簡介】
這一課是文言文,主要講了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融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的感受,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也沒有人能成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課文層次清晰,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全文共用77個字,表達了朋友之間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為千古佳話。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懂課文:
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讀好課文:
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
4、背誦課文:
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六步教學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步: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1、談話交流:
同學們,古今中外有許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誰能說一說?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流傳千古,吟誦至今的有關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帶給我們特有的語言魅力。
2、板書課題:
伯牙絕弦
齊讀課題,讀準字音,強調“弦”的讀音。
3、解題質疑:
⑴ 學生通過課前的查資料簡介伯牙,老師做適當的補充:伯牙,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琴師。(可結合參考上的伯牙學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鐘子期。
⑵ 理解“絕弦”
(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讀懂環節進一步理解。)
⑶ 質疑:
如:伯牙為什么絕弦?絕弦說明什么?
(教學設計的主線要簡明。課始從課題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樣既檢查了學生課前預習查資料的情況,又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還起到了牽問題而統領全篇的作用 。)
二、第二步:讀通課文,感知文意
1、檢查讀書情況:
指名讀課文,從中發現問題,隨時范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讀音,讀通詞句。注意斷句停頓。
2、重點指導朗讀的`句子:
如:課件出示: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預習,檢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節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老師的評價語言要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預習落實到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三、第三步:讀懂課文,領會文境
1、學生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讀課文聯系注釋,試著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小組合作學習:
組內交流學習情況,互相補充,疏通文意。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在學生匯報時,老師相機重點指導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及“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的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⑴ 課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
請選擇“善”在文中的意思:擅長、善于;表示贊嘆。
⑵ 換位體驗:
假如你是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贊嘆的?
⑶ 創設情境,引導想象:
伯牙彈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場景,還會有哪些動人的場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綿綿細雨等。這時,子期分別是怎樣贊嘆的?
⑷ 分角色表演:
老師當伯牙,學生是子期。
課件出示: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學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細雨。學生:善哉,綿綿兮如()!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炊煙。學生:善哉,()兮像()!
……
最后讓學生連起來說,形成排比句式。再讀領悟文章所描繪的情境。
⑸ 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想,我的朋友一定明白而贊嘆,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這就是知音呀!
4、探究學習:
研究解決開課時提出的問題,初步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⑴ 伯牙為什么絕弦?
(借助課件出示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引導學生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
⑵ 絕弦說明什么?
(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做到細節飽滿才能更好進行語言訓練,進而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凸現了學生學習的層次性過程,使學生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螺旋上升,既弄懂了文意,又領會到文章所描寫的意境。)
四、第四步:讀好課文,感悟文情
1、學生練讀:
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比賽朗讀:讀出情感。
(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運用比賽的方法讓學生把課文讀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體會到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五、第五步:背誦課文,領悟寫法
1、指導背誦:
課文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全文共用77個字,表達了朋友之間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為千古佳話。邊想象邊背誦。
2、學生練背。
3、指名背誦。
六、第六步:拓展文本,升華認識
1、欣賞《高山流水》樂曲,回味動人故事。
2、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3、搜集有關的文章進行閱讀,積累有關朋友情意的語句。
【《伯牙絕弦》教案】相關文章:
《伯牙絕弦》教案03-01
伯牙絕弦教案04-25
《伯牙絕弦》教案04-25
《伯牙絕弦》 教案04-25
伯牙絕弦教案03-25
《伯牙絕弦》教案優秀08-24
伯牙絕弦反思06-07
伯牙絕弦作文08-12
伯牙絕弦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