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小銜接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
課時: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分清“>”“<”的方向
教學過程: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參觀森林運動會,看看動物們矯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圖片
師:現在,咱們看的是拔河比賽項目,看,哪一對要贏了?
生:大熊貓一隊的。
師:大家一塊兒看看,這兩隊隊員有什么不同?
生:熊貓隊的隊員多,大象隊的隊員少,不公平。
師:熊貓隊幾名成員?大象隊幾名成員?大家比一比,3和2誰大誰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們寫作:3>2,2<3.一塊認識認識“>”“<”,看圖,幫“>”“<”找回家
認識大于號小于號了嗎?老師這有一段口訣,一塊記一記好吧,“大于號,小于號,帶著兄弟來報道,大口在前是大于號,尖尖在前是小于號,大于號,小于號,嘴巴朝著大數笑。”
<學生記一記>
<練習>
師:現在,這邊的拔河比賽開始了,這一次比賽公平嗎?
生:公平。
師:為什么?
生:每一對都是兩名。
師:對,很好,左邊一隊兩名,右邊一隊也是兩名,2等于2,我們可以寫作2=2。“=”等于號
<練習>
小結:
我們認識了大于號,小于號,等于號,例如:5>3 ,2<6,4=4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2
課時:第3課時
教學內容:1~5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教學重難點: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多種分法,掌握1~5的組成
教學過程:
<2的分解和組成>
師:小朋友們,喜歡笑臉嗎?看看老師手中有好多笑臉,咱們一塊用笑臉玩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師:首先,老師先拿出2個來,我找一個小朋友把這兩個笑臉分別放到兩個碟子上。
學生放笑臉
師:瞧,這位小朋友把笑臉分開了,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有一個笑臉,也就是說,2分成了1和1,(幻燈片演示)
師:我再找一個同學將這兩個碟子里的笑臉放到一塊兒。
學生放笑臉
師:他把紅色碟子里的一個笑臉和藍色碟子的一個笑臉放在一塊,就變成了2個笑臉,也就是說,1和1組成了2(幻燈片演示)
學生動手寫一寫,練一練
<3的分解和組成>
做游戲,老師手里拿著三個笑臉(兩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臉讓小朋友們去猜。從中體會3的分解。老師再將自己兩手中的笑臉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導小朋友們去理解3的組成。(幻燈片演示)
學生動手寫一寫,練一練
<4的分解與組成>
師:2和3會分解了,小朋友們會不會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將4個笑臉放到2個碟子里面。(連續找三個小朋友)
學生嘗試的放,老師對每一種方法進行解釋。幻燈片展示。
再讓三個小朋友將分好的'笑臉分別放在一起,幻燈片展示
學生動手練一練
<5的分解與組成>
師:接下來,我們要將老師手中的五個笑臉分發到兩個盤子里面,那個小朋友自告奮勇,主動來發一發。
學生發(四種方法)
老師如上強調5的分解與組成。
小結:數與數之間都是有邏輯關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數組成。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3
4.它們有兩個房子,一個紅色的,一個黃色的,你們覺得這8個小伙伴應該怎樣住呢?
(都住在紅色的房子里)
(紅色小朋友住紅房子,黃色小朋友住黃房子)
5.噢,那我們看一下8位小朋友是不是這樣選擇房子的呢?
(PPT播放紅色圖形寶寶回家,回紅房子)
6.它們找到自己的家了么?
7.那剩下的黃色圖形寶寶是不是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呢? (PPT播放)
8.剩下的黃寶寶也回到了自己的黃色房子里,咦,家住在紅色房子里的`寶寶有幾個?(4個)家住在黃房子里的有幾個寶寶?(4個)所以4+4=?(8)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家了么?(找到了)
9.圖形寶寶回家睡了個美美的覺,它們現在想去自己的好朋友家里玩耍,它們的好朋友有兩個房子,一個大一點,一個小一點。
10.哎呀,這可怎么辦呢?這么多的寶寶該去哪個房子玩呢?小朋友幫他們出出主意吧。 |(一起去小房子)
11.哇,房子這么小,大哥哥大姐姐好像連門都進不去呢! (一起去大房子)
12.一起去大房子,8個兄弟姐妹擠在一個房間里,小弟弟說:“我的屁股都被擠在外面了呢 (小的去小房間,大的去大房間)
13.咦,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哦,我們一起看一下弟弟妹妹是不是去了小的房間呢?(PPT展示小圖形去小房間)
14.還剩下三個大哥哥大姐姐,它們舒舒服服地進了個大房間(PPT展示)
15.PPT展示數字5.3.5個小朋友住在了小房間,3個大姐姐大哥哥住進了大房間,你們和他們都找對了房間。
16.打開課本,指導完成課本上的圖形分類(做一道題發放一次幼兒用貼)
17.指導完成第3頁數糖果,并指導幼兒說出哪個動物分到的糖果比別人的少(小豬)它有幾顆?(4顆)小兔和小狗分到幾顆?(1顆)
18.在黑板上講解給花瓶涂色,四個花瓶,分別裝有5朵、6朵、5朵、4朵小花(幼兒數數后的到的結果)
19.師示范把有5朵小花的花瓶里面的小花涂上顏色(師發蠟筆)
20.幼兒自己完成幼兒用書給花瓶涂色
21.作業安排:數學練習冊第3頁
22.結束教學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4
活動名稱:比較高矮長短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品有長有短;
2、知道長和短是比較出來的;
3、學習比較
活動準備:
長短不一的鉛筆3支
活動過程:
一、認識長短
1、出示3支鉛筆,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有長短。
2、小組合作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比一比
3、動手比一比,看看誰長誰短。
4、匯報比較結果。
二、鞏固練習
做幼兒用書第4頁,將鉛筆按照從長到短的順序寫出編號。
活動名稱:比較高矮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品有高有矮;
2、知道高和矮是比較出來的;
3、學習比較
活動準備:1-5的數字卡片活動過程:
一、認識高矮
1、請高矮不同的兩個小朋友站到前面,認識“高”和“矮”。
2、請5個高矮不同的幼兒上臺,其他人比較高矮。
3、引導幼兒請最高的小朋友取數字1,第二高的小朋友取數字卡片2,依次為5個小朋友編號。
二、鞏固練習
做幼兒用書第5頁,按動物的高矮編號。
活動名稱:比較粗細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品有粗游戲;
2、知道粗和細是相比較而言的;
3、學習比較
活動準備:彩色圓柱體(紅盒)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將彩色圓柱體取出散放于桌子上
2、取最粗和最細的圓柱體,分別命名“粗”、“細
3、將其他的彩色圓柱體按照從粗到細的順序來排序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6頁,將圓柱體、樹、繩子按照從粗到細的順序排列。
活動名稱:比較寬窄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品的寬窄
2、知道寬窄是相對而言的
3、學習比較
活動準備:長度相同、寬度不同的彩色紙活動過程:
一、認識寬窄
1、將長度相同、寬度不同的彩色紙排列到桌子上
2、取最寬的與最窄的進行比較,分別命名“寬”、“窄”
3、將其他的彩色紙按照從寬到窄的順序排序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7頁,將長方形按照從寬到窄的順序編號。
活動名稱:比較薄厚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品的薄厚;
2、知道薄和厚是相對而言的'
3、學習比較
活動準備:薄厚程度不同的書活動過程:
一、認識薄厚
1、將薄厚不同的書排列到桌子上
2、去最薄的和最厚德書進行比較,分別命名“薄”、“厚”
3、將其他的書按照從厚到薄的順序排列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8頁,將書本按照從厚到薄的順序寫上編號,并區分衣服的薄厚。
活動名稱:間接比較活動目標:
能夠對事物進行間接比較;活動準備:重量板活動過程:
一、間接比較輕重
1、出示三個重量板,編號分別為
2、請幼兒感知。
3、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2比3重,1比3輕,所以2最重?3最輕?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9頁,比較動物運動會中誰跑的最慢,比較輕重中誰最輕,誰最重。
活動名稱:按特征排序活動目標:
1、能夠觀察事物的規律;
2、能夠按照物體的規律排序
活動準備:紅、黃、藍色的珠子各5個活動過程:
一、按特征排序
1、出示珠子,按照紅、黃、藍的順序排列2遍
2、請幼兒觀察珠子排序的規律
3、請幼兒按照規律,將剩余的珠子進行排列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10頁,找出圖形和小動物的排列規律,把空格里缺少的添起來
活動名稱:按關系排序活動目標:
能夠發現同一種事物之間的聯系并能夠排序活動準備:不同長短的紅棒、數字卡活動過程:
一、按長短關系排序
1、出示長短不同的紅棒,散放于桌面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找到最長的一根,并在其上面放數字1
3、依次對其他紅棒進行排序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11頁,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對水果進行排序;按照青蛙的生長過程排序
活動名稱:自創規律排序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按照規律排序的能力
2、能夠自創規律排序
活動準備:紅、黃、藍三顏色的珠子若干活動過程:
一、自創規律排序
1、出示紅、黃、藍三顏色的珠子
2、引導幼兒自創排序規律并依次將珠子排序
二、鞏固練習:
幼兒用書第12頁,對圖形、小花及水果自創規律排序。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1-10的數數、1-10的認識與書寫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讓小朋友在活動中能夠熟練的掌握1-10的數數,
認識并能書寫1-10
2、讓小朋友通過動手操作、用眼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通過小朋友之間合作游戲、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課時:第2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含義
2、初步理解10以內的序數,讓小朋友知道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數詞,能用第幾表示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4、注意傾聽各活動中的規則,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課時:第3課時教學內容:比長短教學目標:①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操作,學會比較一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②培養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④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時:第4課時
教學內容:1~5的分解與組成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課時:第5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教學目標:
1、認識“>”“<”“=”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義。課時:第6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平面圖形、學會分類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球形.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圖形.2.認識頂點、邊和角,并進行點數。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課時:第7課時
教學內容: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2.讓學生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學生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6
課時:第1課時
教學內容:1-10的數數、大小長短的比較、1-5的認識與書寫
教學目標:1、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夠熟練的掌握1-10的數數,
會比較大小長短,認識并能書寫1-5
2、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用眼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
能力。
3、通過學生之間合作游戲、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數一數:
師:讓學生觀察圖片,分別找出圖片中的有關1到10的物體
學生觀察圖片,找物體,數數
師:說數字歌,找數字。(1像鉛筆,細長條;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賣菜;6像哨子,笛笛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道。9像勺子,來盛菜;10像燈籠,掛得高。)
師:讓學生練習,手口一致的數數
學生看著圖片,數數
比一比:
<比多少>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數一數,圖片中蘋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蘋果多,還是梨多。
學生比較,回答
師:數一數自己鉛筆盒里的鉛筆有多少?與同桌比一比,看誰的鉛筆多?誰的鉛筆少?
學生數鉛筆、比較
<比長短>
師:老師手中有兩根繩子,比一比,哪根長,哪根短
學生比較
師:展示圖片,讓學生比一比,圖片中哪根鉛筆長,哪根鉛筆短。
學生比較
<比高矮>
師:展示圖片,比較長頸鹿和小白兔的個子,誰高誰矮
學生比較
做游戲,同桌之間比較個高個矮,聽老師指令,個高的坐下來,(反復)
<比遠近>
師:展示圖片,幫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學生找路
師:找到距離我最遠的同學,最近的同學。
1~5的認識:
出示卡片,1~5,1像鉛筆,細長條;2像鴨子,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賣菜。
帶著學生寫一遍,學生練習。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10的數數,學會了比較多少,比較長短,比較高矮,比較遠近。(分別再舉例子復習)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7
眼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幼小銜接”是孩子面臨的第一個轉折,廣大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做好各種準備呢?
一、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
從學習環境看: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觀、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學教室一般由課本、黑板、桌椅、多媒體展臺等教學設施構成,對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從學習方式看: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課程。 從師生關系上看: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而在小學,老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要比幼兒園老師相對減少。
從教學方法上看:幼兒園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小學則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課堂大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從行為規范上看: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喝水、上廁所、說話、玩玩具,在升入小學以后都不再被重視。孩子在上課期間,抱臂坐正,不隨便 說話、發言先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的一日行為規范中。
二、不少家長面對幼兒入學初期所表現出來的不適應,簡單地將原因歸結為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所限,沒有意識到自身對幼小銜接的消極態度。據了解,家長主要存在以下錯誤認識:
1.輕描淡寫,漠不關心
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質所限,不注重自身與幼兒的心靈溝通與交流,不關注幼兒在園期間的發展變化,不配合教師所開展的主題活動,不參與幼兒園舉辦的'專題家長會,更不和幼兒聊任何有關入學的話題。這就使幼兒感受
不到來自父母的重視與關懷,更談不上主動發展了。
2.簡單粗暴,施加壓力
個別家長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把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歸結為調皮搗蛋,經常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嚇唬幼兒:“一天到晚就知道調皮搗蛋,我不管你,到時候老師會好好收拾你。”“連十分鐘也坐不住,到時候你就等著讓老師罰站吧!”聽到這些語言,幼兒對小學還有什么向往與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懼與不安了。
3.重視知識,忽視習慣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的入學準備就是提前認字、學習拼音、學習英語、學會算題等知識技能,卻忽視了對幼兒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更忽視了諸如觀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的有關知識技能,反而降低了學習興趣,不利于入學后的學習興趣激發與能力的持續發展。
三、各項準備工作
1、物質準備:文具切忌玩具化
入小學,必要的學習用具不可缺,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實用的學習用具。現在商店里賣的文具盒花樣很多,顏色鮮艷,但文具盒最好是簡單實用大方的,不要讓過于繁瑣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課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鉛筆、尺子、橡皮、削筆刀是文具盒里必備的。4-5支鉛筆,在不削的情況下就夠用一天了,提倡用簡單實用的橡皮和削筆刀。一年級的新生,文具比較容易丟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鉛筆款式和顏色都一樣,分不清,所以建議家長買上標簽紙,寫上孩子的姓名,纏在鉛筆頂端,貼在文具的上面。
買書包時還要掂一掂書包的重量,過重不利于孩子身體發育,所以要挑選既輕又結實的書包。
關于本子,家長大可不必提前購買,新生報名時,老師會告訴家長準備幾個。有的孩子很浪費,舊的本子還沒有用完,
就扔掉用新的,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節約用紙。可以把孩子沒有用完的本子裝訂起來,用來當練習本。
2、生活準備:學點簡單勞動技能
有的學校會在開學前,或者開學第一天開展入學教育或者新生家長會,屆時學校會對作息時間、功課表、各科的學習要求等廣而告之。孩子可以在這一天提前認識學校,包括學校都有哪些規定,各項設施都有哪些作用,廁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現在獨生子女的生活,家長包辦的比較多,入學前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書包、文具盒、書籍、書桌),每天晚上睡覺前,將第二天要用的鉛筆削好,所用的物品準備好;本子、書角揉皺了,要學會抻直;用過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等。
入學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還要分擔班級和學校里的一些勞動任務,所以平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參加。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8
課時:第2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義。
教學重點:理解“>”“<”“=”的意義
教學難點:分清“>”“<”的方向
教學過程: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參觀森林運動會,看看動物們矯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圖片
師:現在,咱們看的是拔河比賽項目,看,哪一對要贏了?
生:大熊貓一隊的。
師:大家一塊兒看看,這兩隊隊員有什么不同?
生:熊貓隊的隊員多,大象隊的隊員少,不公平。
師:熊貓隊幾名成員?大象隊幾名成員?大家比一比,3和2誰大誰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們寫作:3>2,2<3.一塊認識認識“>”“<”,看圖,幫“>”“<”找回家
認識大于號小于號了嗎?老師這有一段口訣,一塊記一記好吧,“大于號,小于號,帶著兄弟來報道,大口在前是大于號,尖尖在前是小于號,大于號,小于號,嘴巴朝著大數笑。”
< 學生記一記>
< 練習>
師:現在,這邊的拔河比賽開始了,這一次比賽公平嗎?
生:公平。
師:為什么?
生:每一對都是兩名。
師:對,很好,左邊一隊兩名,右邊一隊也是兩名,2等于2,我們可以寫作2=2。“=”等于號
<練習>
小結:我們認識了大于號,小于號,等于號,例如:5>3 ,2<6,4=4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1-10的數數、1-10的認識與書寫
第1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讓小朋友在活動中能夠熟練的掌握1-10的數數,認識并能書寫1-10
2、讓小朋友通過動手操作、用眼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通過小朋友之間合作游戲、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課時:
第2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含義
2、初步理解10以內的序數,讓小朋友知道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數詞,能用第幾表示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4、注意傾聽各活動中的規則,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課時:
第3課時教學內容:比長短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操作,學會比較一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②培養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④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時:
第4課時教學內容:1~5的分解與組成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課時:
第5課時教學內容:
認識“>”“<”“=”教學目標:
1、認識“>”“<”“=”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義。課時:
第6課時教學內容:認識平面圖形、學會分類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球形.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圖形.
2.認識頂點、邊和角,并進行點數。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課時:
第7課時教學內容: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學生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學生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根據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用數字與標記記錄分類的結果。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用書附不干膠(一) 黑板畫紅色圓形和黃色方形,四盆花 教學PPT 4頁 蠟筆36支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小伙伴,其中有兩個有顏色的寶寶,你們找到它了么?(紅圓圓,黃方方)
2.它們有很多很多的兄弟姐妹,它們一起出來玩耍,結果玩到太陽落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回家么?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通過用不同的方式來統計食品的種類和數量。
2.感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田田幼兒園一周的食譜。
2.記錄紙、記錄板、計數條、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田田幼兒園一周食譜,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2)師:今天,請你們來統計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食品并記錄,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4)師: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畫圖、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2)師: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3)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4)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5)師: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食品。
師:一起看看,我們需要進哪種食品?
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食品最多,哪種最少。
4.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看,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統計。(觀看幼兒身高、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統計圖表等)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活動拓展
幫助教師統計班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回家統計生活用品等。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1-10的數數、1-10的認識與書寫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讓小朋友在活動中能夠熟練的掌握1-10的數數,認識并能書寫1-10。
2、讓小朋友通過動手操作、用眼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通過小朋友之間合作游戲、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課時:第2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含義。
2、初步理解10以內的序數,讓小朋友知道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數詞,能用第幾表示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4、注意傾聽各活動中的規則,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課時:
第3課時教學內容:比長短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操作,學會比較一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②培養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④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課時:第4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課時:第5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
1、認識“>”“
2、知道“>”“”“
課時:第6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平面圖形、學會分類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球形.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圖形.2.認識頂點、邊和角,并進行點數。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
課時:第7課時
教學內容: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2.讓學生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學生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愿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1、褲子比一比。
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教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么?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并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比褲子。
教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2、褲子排一排。
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教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并講述自己的想法。
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后說一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方法。
沿著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3、給物體排排隊。
討論活動規則。
教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說一說。
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4
教案欄目每天為您提供優質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語言、音樂、美術、游戲等多個全面的類別,是幼師們的充電加油站,更多名師公開課視頻、高清PPT課件、配套資料等你來學習交流。通過猴子媽媽買水果的情境活動,引導幼兒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活動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加減法。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小猴子和猴媽媽、桃子、香蕉及5以內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題pp圖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學習得數是0的減法?
師:猴子媽媽買回來2顆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誘惑,小猴子饞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還是先吃桃子吧,它一會就把2顆桃子吃光了。
(1)師:你們可以根據將小猴子吃桃子過程列一道算式嗎?(2-2=0?)
師:為什么是0?你們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2)師: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師:請你們再將小猴子吃香蕉的過程列一道算式。(3-3=0)
(4)總結規律?
師:2-2=0 和3-3=0這兩道算式,你們發現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結: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0。
2.擴展練習
(1)森林里要舉行化妝舞會了,小猴子和猴媽媽高興地去參加。門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對了才能進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題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題是: -4=0.猴媽媽和小猴子都順利拿到了門票。
(3)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猴媽媽的算式中,那個框該填數字幾?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個框又該填數字幾?
4.小猴子和猴媽媽玩累了,猴媽媽說小猴子表現好,準備給它網購禮物。你們一起看看快遞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幫它數數有多少快遞要郵寄的。(幼兒完成幼兒用書p13頁作業)
活動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內的減法計算。?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完整教案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5
1.教學課程:1:學習十以內相鄰數
2.學習二十以內分與合
2.教學重點:學習十以內的相鄰數,二十以內的分與合。 3.教學目標:1.讓家長認識到幼小銜接課程的必要性
2.讓孩子能掌算數的基本能力
4.教學準備:兩個面具(喜洋洋,懶洋洋);兒童幣,禮品小橡皮擦,鉛筆,橡皮5.教學過程:師;(教師帶著面具走進教師)小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誰啊?幼;喜洋洋
師;喔噢,小朋友真聰明,想不想跟我進羊村看看啊?幼;想
師;去羊村的路很遙遠,我們需要乘著火車去哦!敢不敢啊?(不敢的小朋友就站在后面)幼;敢
師;我的.小火車馬上就要出發了哦!(跟著老師把小手拿出來,小嘴嘟起來,跟著老師一起說滴滴滴滴篤篤篤火車出發咯)幼;滴滴滴篤篤篤火車出發咯師;羊村到啦!(出示圖片,圖片上有三棟房子)小朋友你們會說哈嘍嗎?幼;會
師;等下老師的手開始斗得時候,小朋友就開始說哈嘍嘍嘍。小朋友準備好了嗎?幼;準備好啦師;開始了哦
幼;哈嘍嘍嘍嘍(圖片翻開給他們看)
師;喔噢,小朋友們真棒,老師給你們鼓掌(一二說一二的時候寶貝們就拍兩下手哦!])小寶貝們也給自己鼓個掌吧!老師幼;一二
師;好了,小寶貝們看看圖片上面有什么啊?幼;房子
師;寶貝們知道這些都是誰的房子嗎幼;不知道
師;它們分別是喜洋洋,懶洋洋,美羊羊的家,它們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幼;是
師;那我們來看看數字和數字之間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們來看看1的鄰居是誰啊?(舉手回答老師哦)(答對了就給一個神秘禮物)
幼;二
師;這位小朋友真棒,大家給他鼓個掌吧!(一二)師;那2的鄰居有誰啊?(動作示意他們要舉手)幼;1和3師;一二
師;這么難的都沒有難到你們,哼,鄧老師太不甘心啦,老師這次要考你們一個難的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學會了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01-07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04-26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04-02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5篇)03-23
幼小銜接大班數學教案11-30
幼小銜接心得03-07
幼小銜接現狀10-06
幼小如何銜接03-30
幼小銜接初探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