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法律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進法律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走進法律教案1
一、本教學設計意圖:
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
2、能力目標:①逐步形成按照社會要求規范約束自己活動的能力。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2、難點:生活離不開規則
三、教學方法:互動式、討論法、探究法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標內容精選與我的生活密切相聯系的規則、規矩,制作。
2、學生準備:看教材、預習本內容。
六、本安排的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一是針對同學們對“規矩”“法律”的認識和態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認識,只看到“規矩”和“法律”約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認識“規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條。二是,青少年學生情緒容易波動,做事易沖動的特點。
2、解讀程的依據:
“成長中的我”中“學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部分,學會懂得規矩、規則,自覺約束自己。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
1、問題調查導入:(設置六個問題)
①去別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規矩嗎?
②你不管什么情況都能按秩序就餐嗎?
③上學時你遇到紅燈時會自覺停下等待嗎?
④假如你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怎樣處理?
⑤平時你能自覺地對自已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反省嗎?
⑥你會有意識地看一些有修身養性的書嗎?
引出:
一、 我們身邊的規則
1、什么是規則
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
2、規則的作用:
出示:1823年,在英格蘭一所大學的一場足球比賽中,一位隊員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動作:他跳起用手接住隊友的傳球,直奔對方球門,把球扔了進去。雙方對這個進球是否有效爭執不下,因為當時沒有規則可依。后,為了防止出現類似的問題,英國足協制定了“不許用手觸球和持球跑動”的足球規則,并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規則,一直延續至今。
議一議:
1、為什么會制定“不許用手觸球和持球跑動”的規則。
2、假如沒有裁判執法,賽場上會出現什么場面?假如裁判執法不公正,會出現什么結果?
走進法律教案2
一、本課教學設計意圖:
1、知識目標: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
2、能力目標:①逐步形成按照社會要求規范約束自己活動的能力。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2、難點:生活離不開規則
三、教學方法:
互動式、討論法、探究法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根據課標內容精選與我的生活密切相聯系的規則、規矩,制作課件。
2、學生準備:看教材、預習課本內容。
六、本課安排的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一是針對同學們對“規矩”“法律”的認識和態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認識,只看到“規矩”和“法律”約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認識“規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條件。二是,青少年學生情緒容易波動,做事易沖動的特點。
2、解讀課程的依據:
“成長中的我”中“學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部分,學會懂得規矩、規則,自覺約束自己。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問題調查導入:(設置六個問題)
①去別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規矩嗎?
②你不管什么情況都能按秩序就餐嗎?
③上學時你遇到紅燈時會自覺停下來等待嗎?
④假如你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怎樣處理?
⑤平時你能自覺地對自已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反省嗎?
⑥你會有意識地看一些有修身養性的書嗎?
來引出:
一、 我們身邊的規則
1、什么是規則
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
2、規則的作用:
出示材料:1823年,在英格蘭一所大學的一場足球比賽中,一位隊員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動作:他跳起來用手接住隊友的傳球,直奔對方球門,把球扔了進去。雙方對這個進球是否有效爭執不下,因為當時沒有規則可依。后來,為了防止出現類似的問題,英國足協制定了“不許用手觸球和持球跑動”的足球規則,并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規則,一直延續至今。
議一議:
1、為什么會制定“不許用手觸球和持球跑動”的規則。
2、假如沒有裁判執法,賽場上會出現什么場面?假如裁判執法不公正,會出現什么結果?
公開——規則——公平
現場比賽
看誰了解的規則多:
全班分六個大組:每個組說一個方面,從衣、食、住、行、學習、文體娛樂等幾個方面進行對抗賽。
請兩個同學對各組發言進行講評,然 后老師小結
3、規則的分類;
①紀律、規章。(有紀律處罰做保障,在一定范圍內適用)
②道德。(靠輿論、習慣和信念的力量,力求人們遵守。)
③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普遍約束力。)
輕松一下:猜一猜,下面這些交通標志代表什么意思?
小結:小到一個小家庭有嚴格的家教,一個學校有良好的管理秩序,大到一個國家國泰民安、社會安定這些都離不開人們遵守一定的規則,所以生活離不開規則。
現代社會中,沒有法律是難以想象的。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二、 生活離不開法律。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
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的總稱。
2、法律的特征:
①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具有強制性
③具有普遍約束力
讓同學們看幾幅漫畫(課件)
①“聲控”
②老師體罰學生、受罰學生不敢上課
③明孝陵免費開放,游客踐踏世界遺產
請用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識來解釋以上行為:然后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說說如何遵守法律。
圖片一:家庭生活方面
圖片二:學校生活方面
圖片三:社會生活方面
④讓同學看教材89頁,當自已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維護。
3、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國家治理離不開法律,法律是國家生活的保障。
總結
走進法律教案3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規則約束著我們,如果少了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呢?法律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何種重要角色?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話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 認識到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進而培養尊重規范,尊重法律的觀念。
2、 了解并掌握法律對人們有規范和保護兩方面的作用。
三、出示嘗試題
1、 社會生活規則的作用
2、 社會生活規則的分類
3、 法律的顯著特點
4、 法律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5、 我們應樹立怎樣的法律意識?
四、合作探究
任務一 我們身邊的規則
任務二 生活離不開法律
任務三 閱讀課本第89至90頁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后回答
1、 你或你的家人有過類似經歷嗎,如果有,請與同學分享
2、 如果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情況將會怎樣?
歸納總結:法律具有的保護作用
五、課堂小結
【走進法律教案】相關文章:
走進法律之門10-01
法律教案12-16
走進美術教案02-28
《走進紐約》教案08-26
《走進麗江》教案11-05
《走進大自然》教案02-22
《走進信息世界》教案03-06
走進物理世界教案08-26
走進畫圖世界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