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的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晏子使楚的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能說出故事的內容,能形象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深入領悟晏子和楚王的形象,把自己的理解傳達給同學,在口語交際、合作能力等方面能得到提高。
3.通過合作探究,提高整合資料的能力,并能結合文本談談兩者的聯系和區別。
二.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三.教學步驟
(一)導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哪篇課文?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楚國,去欣賞外交家晏子的風采。
(二)整體感知: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在我們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現在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再次感知課文,不過這次可是帶有任務的。
問題: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的內容。
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太好了,來我們為自己出色的朗讀鼓鼓掌。
(三)我的舞臺:過把導演癮
這篇課文故事性比較強,很適合于合作表演,但是這節課老師想帶領同學們去嘗試另一種合作學習的方法,那是什么方法呢?請看大屏幕。過把導演癮。跟同學說戲,可以說言、語動、作神態……,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的方法,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更好的凸現人物性格。這種方法我們平時用的比較少,希望同學們能大膽的進行嘗試,按我們平時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活動,看清要求,注意小組分工協作,組長做好筆記。
同學們討論的非常熱烈,下面哪一組先來過把癮。
學生導演,學生點評,老師適當也點評。
(四)各顯神通: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像晏子這樣愛國的,古往今來比比皆是,數不勝數,這種精神也一直被人們津津樂潰成為人們談論的永恒話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
話題:說說古今愛國的小故事
要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
能進行資料整合并能找出與課文的聯系和區別
小組推選代表發言
同學發言,同學補充發言,老師總結。
同學們合作得太好了,既能整合好資料,又能聯系課本找出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我聽出來了,聯系:都是愛國,不同:愛國所表現的方式不同。有轟轟烈烈的,有默默無聞的,有勇敢的,有智慧,還有無私奉獻的愛。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總結得更好,我真感動,我為你們雄辯的口才,廣博的'知識,更為你們對語文學習投入的那份熱情感動。正如同學們所說,翻開中國的歷史,處處可見愛國的壯舉,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關天培永戰外敵,從劉胡蘭面對鍘刀,大義凜然到葉欣、鐘南山在特殊戰場上的視死如歸,還有戰斗在各條展現的人們,他們用自己不悔的青春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得贊歌。同學們做為學生你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得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呢?誰來說說?
同學發言,老師總結。
(五)思維火花
同學們說的很全面,下面我們再次回歸課文,用簡潔的語言對晏子進行評價。
學生發言,老師總結。
靜下心來,思考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本節公開課比預想得要好,整節課流程清楚,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學習方法,做到了師生互動,同學們能積極投入,踴躍發言,其中學生在課堂中綻放的生命活力肯定感染了不少聽課的老師。回顧這節課,感慨頗深,現談幾點,以釋情懷,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賜教!
首先,我感覺學生的狀態特別的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朗讀,不管是個人朗讀還是集體朗讀,讀得非常好,讀出了楚王的趾高氣揚、驕傲自大及對齊國的蔑視和嘲諷;讀出了晏子的機智聰明、不卑不亢,聽同學們的朗讀仿佛晏子就活靈活現得站在我們面前。
第二,在“過把導演癮”環節中,同學們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合作過程中,同學們能開動腦筋,“導”的形式是花樣翻新,這是老師始料未及的,如:有一小組采用故露破綻的方式,導演先不導,演員先表演而表演的同學又用方言說,最后導演再說戲,并特別強調如果不是劇情的需要,表演時必須說普通話,這種方式用心良苦,可見同學們確實動了腦筋。我認為,不管這節課結果如何,同學們的這種創造性發揮是應當肯定的。
第三,在小組交流探究時,同學們確實得到了能力的鍛煉。比如,同學們學到了如何整合資料,學到了如何根據要求找出與文本的聯系和區別,我想,如果學生們每一節課都能學到一點,那么,學生們的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次,這節課有幾處疏漏之處:
第一,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時,有兩個同學發言,我只是簡單的肯定了第二同學的發言而沒有指出第二位同學的概括好在哪里。
第二,在同學們導演過程當中,對學生的點評略顯粗糙,應重點點出同學們要重點點評導演而不是點評演員。
第三,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沒有仔細的考慮問題的深度。第四,由于時間緊,學生們小組活動的時間太少,沒有讓學生們放開手腳,這是最遺憾的地方,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注意這點。
總之,我覺得開一節課很難但又能學到很多東西,也許正是這點才吸引我鼓足勇氣去嘗試。確實也是如此,在整個備課過程中,由于對教案反復修改,反復推敲,因而對新課程標準領會得也更加深刻,這是我感觸頗深的。另外,在整個備課過程中,我真正的感覺到了集體的力量和智慧!
晏子使楚的教案2
【教學構想】
認識中華文化豐厚博大的方式有很多,去博物館看實物,聽解說員講解,直觀而清晰;翻開文獻,自主去尋覓,迅速而全面,通過文字還能直接觸摸那些智慧的靈魂,可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文字的障礙。許多學生害怕文言文,再好的內容,學生走不進去,也是惘然。
《晏子使楚》是學生接觸文言文以來,第一篇較長的文本,文中故事頗具戲劇性,雙方不太友善的對話中暗藏諸多機巧:楚王聽說晏子是善于辭令之人,想借機刁難他,楚國君臣商議,決定通過誣蔑齊人為盜,進而誣蔑“齊人善盜”。這些貶損與侮辱,表面上是刁難晏子,實則矛頭直指齊國。面對楚王君臣的挑釁,晏子臨陣不亂,機警應變,巧施辯辭,應付裕如。針對楚王誣蔑齊人“善盜”,晏子引用橘化為枳的故事,類比推理出,齊人在齊不盜,入楚卻盜,正是楚地水土、地氣即社會環境造成,讓楚王“反取病焉”。
晏子這種應變的機智,不懼大國,不畏強權的斗爭精神,歷經再長的歲月,依然閃爍著熠熠光采。
我們的學生,處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開放,國與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的時代,對國際時事的關注較之建國以來任何時期的同齡人有了更大的熱情和興趣,此時看機智、愛國、頗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發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有助于他們確立美好的人生理想。
那么,我們就以內容去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再將他們急于知曉內容的積極心理不著痕跡地轉到掃清文字障礙的環節上,最終興味盎然不費氣力地攻下這一篇較長的文言文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弄清文意,積累實詞
2、學習晏子臨辱不懼,智勝強敵的精神與智慧
教學重難點:
1、課文內容的扎實把握。
2、全面了解暈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安排:
1、自主、合作學習及比較閱讀,突破重難點。
2、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外語學校是培養外交家的搖籃,作為外校人,當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風采,你最喜歡的外交家是誰,能說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嗎?(或說說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
(生答)
(師與生分享時事:最近以106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曾是風靡美國的中國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嫻熟的英文,高雅的氣度,善辯機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現征服了美國,征服了羅斯福,使得羅斯福能派“飛虎隊”援助中國人民抗日,對日起到了一定的打擊作用。)
讓我們將眼光再投射到遙遠的`諸侯紛爭、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去領略一下齊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嬰的外交風采(板書課題)。
(導語設計是針對外語學校的學生實際,能激起學生確立美好的夢想,與時事勾連能激起學生對世界的關注,極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請大家看課文。借助注釋、工具書自讀、自查、自通文意,請你將認為應積累的詞圈點起來。不清楚的地方請打上?號。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下一環節合作學習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討論①各自的疑難,仍不能解決的派代表上臺板書出來。②每人口譯一遍課文,互相訂正。
2、各小組板書出的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生答或師答。
提示:該積累的實詞如習、辱、坐、詣、徙,師要有意識地提請學生理解記憶。
(這一環節設計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由學生自主討論及借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
四、請一生讀課文。其他學生就他的斷句、讀音、語氣、語調等進行評議、訂正。并趁此時機齊讀全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的讀就是一個質量較高的誦讀,這既是對以上學習的檢驗,同時也可進一步夯實課文的理解把握。)
五、請一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給故事取名叫“晏子智斗楚王”),只有一個要求:盡量忠實于原文。學生評價,修訂。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以上學習總檢驗,之所以設計成講故事而不是直接說是翻譯,是為了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在有興趣的積極心態下翻譯全文。)
六、再讀全文,處理課后練習一、二再落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充分利用好設計科學的課后練習,系統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拓展比較:
1、其實晏子出使楚國還有兩個故事發生了,將這三件事連起來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領略他作為外交家的風采,《語文讀本》第七冊261面,師范讀,生齊讀。
請對照注釋、看懂原文、再看譯文。
2、從這兩篇看,面對楚國君臣的一再刁難,晏子是如何一一應對的呢?
我們來列個表看看。
師給出對比項,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完成。
明確:
楚王
晏子
刁難目的
應對技巧
設小門迎接戲弄其矮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使楚不入
笑齊無人指晏子不配為使
齊人多巧移話題
使不肖主以退為進
誣齊人為盜指責齊人善盜
引“化橘為枳”指出比喻、類推
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反取其辱
不辱使命
(這一設計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比較中有助于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編寫得較好的《讀本》資源。)
八、作為現代人,作為有志于做一名報效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確實無比敬佩幾千年前的這位外交家,請你對這位古人說一句話:
晏子,我要學習你
提示:高尚的愛國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藝、冷靜機智的外交風采等等。
(學生在科學的方法及井然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最終還是要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每一堂語文課都需關注的,最后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針對外語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與古人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教學后記】:
文言文教學也能用時事激趣:
有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是“我要學”,而初一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多持“要我學”的被
動心態,如何將這種消極的心態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心態?老師們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么方法激趣呢?是老師講故事,還是營造古文化的氣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文言文也能與時事相聯,從與時事的勾連中激起學習的欲望與趣味。因此這一課教學步驟的第一環節導入非常重要,在你最喜歡的外交家及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件或外交人物問題的導引下,進一步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此時引出兩千多年前的晏子,學生就有了“我要了解他”的積極心態了。
雖然這個環節花了將近6分鐘時間,事實證明它是非常值得的。后面的誦讀以及字詞、文句疏通的學習在這種積極心態下就有了順利進行的良好前提。
合作學習前自主學習的時間一定要充足
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形式,要讓它落到實處,必須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真正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合作解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通過獨立思考解決,此時的老師僅需要給學生方法上輕巧的點撥,以及學生學習后予以適當的總結。
用好《語文讀本》讓知識技能得到有效拓展
在自主合作學習以及對課后練習進行探究后,學生對晏子在此次外交事件中的表現有了清楚的了解,對他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此時教師順勢提出晏子使楚的另外兩個故事,在全面了解晏子外交風采的心理指引下,學生們興致極高地來到了《語文讀本》里,這樣的拓展就有效多了,通過比較、歸納,他們就有了與晏子對話的愿望。雖是相隔兩千多年,晏子的精神一樣滋養現代的孩子們去樹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養健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上是同學生們共同學完《晏子使楚》后的三點感想。
晏子使楚的教案3
學習目標:
1、利用工具書及課文頁下注讀懂課文內容。
2、結合人物個性化的語言,理解人物形象。
3、結合課文內容,學習晏子機智勇敢、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教學設想:
1、預習要求:
第一課時:
①借助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
②熟讀課文,嘗試翻譯全文;
③溫習小學里所教的白話文《晏子使楚》。
第二課時:
自由合作,準備上課分角色表演。
2、這篇古文疑難詞句不多,教學中應充分相信學生,通過他們的獨立、自主和合作學習來疏通文義。教師做好組織即可。
3、加強朗讀,通過反復讀、分角色朗讀,積累詞句,理解內容,培養學生文言語感能力。
4、本文故事性強,可通過讓學生復述故事情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可采用演課本劇的形式,通過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晏子、楚王等人,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
5、教法學法: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教師適當引導、點撥。
6、課時安排:兩課時
7、教具準備:投影儀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語: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德國大詩人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評家狹路相逢,兩人面對面站著,批評家說:“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趕緊讓到一邊,微笑著說:“我正好相反。”可見巧妙的語言能讓人轉敗為勝,由被動走向主動。今天我們來學習《晏子使楚》這篇課文,請大家仔細品味晏子過人的智慧、犀利的語言。
2、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晏子,并講述有關他的故事。
教師視學生介紹情況,作適當補充。
(這對學生并不難,因為學生小學里曾學過白話文《晏子使楚》,其中有三則有關晏子使楚的故事。)
二、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能力。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要求讀出人物的語氣。
三、理解大意,培養自讀文言文能力。
1、學生獨立學習
看注釋,借助工具書,譯出大意。
(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2、教師巡視,作好個別輔導。
3、學生合作學習,先四人小組質疑、釋疑,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師出示投影,幫助學生突破、積累重點詞句。
四、復述課文,加深理解
1、教師提出復述要求(鼓勵創造性復述)。
2、學生自由復述。
3、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五、課后學習
1、識記文中字的讀音和釋義。
2、把文中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一、學生朗讀,再次感知課文內容。
二、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教師設疑導學
投影下列思考、討論題
①晏子在楚國嚴辭反擊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設計該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領會晏子維護祖國尊嚴的愛國情懷。)
②如果你是晏子,當時你會用什么話來回答楚王?比較一下,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種好?為什么?
(設計該題的目的是:體會晏子思維的敏捷,回答的巧妙,并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③晏子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喜歡嗎?說說理由。
(設計該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結合文中人物個性化的語言,理解人物形象。)
2、學生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3、教師組織交流歸納。
三、語文活動——“晏子模仿秀”
1、學生上臺分角色表演。
2、師生點評(以鼓勵為主)。
四、課后學習
1、背誦課文。
2、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交家機智善辯的故事,講給同學、老師、家長聽。
附板書設計:
橘化為枳→水土異也→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于齊不盜,入楚則盜
晏子:維護國家尊嚴、機智善辯
晏子使楚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抓住“尊重、侮辱”這兩個詞展開教學,使學生體會晏子的聰明才智和愛國情懷。
2、學習課文,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理解晏子反駁楚王的話的意思。
3、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含義,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義,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教學準備】
1、晏子反駁楚王的話。
2、晏子說的三個分句的學習和欣賞(舉袖成云、揮汗如雨、摩肩接踵)。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后來,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
2、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4、5自然段,出示自學思考問題:
⑴ 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讀一讀
⑵ 晏子是怎樣反駁的?劃出句子讀一讀。
⑶ 晏子反駁的語言哪句最精彩,為什么?
二、自主研讀、體會智慧
生自學,師檢查自學情況。
課堂交流,隨即點撥,指導感情朗讀。
1、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什么?出示巧填詞語:
舉( )成( )、揮( )如( )、摩( )接( )
在句子中找出與這三個詞語相應的意思。(演一演的形式朗讀。)
2、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教師:這一席話反映了晏子對敵斗爭的高超藝術。“很為難”表現在“撒個謊”與“說實話”的選擇上,但這種為難只是“裝”出來的,說明晏子早已胸有成竹。晏子這樣做是要楚王主動讓他把要說的話說出來,使自己處于有利的地位,使對方陷入被動。
3、“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訓練:
“最不中用”指_____。因為____,所以___________。
教師小結:
面對著自己的尊嚴和國家的榮譽,晏子大義凜然,再次回敬楚國:齊國人多得快要裝不下了,怎能無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經地先貶低自己,再貶低楚國:我無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資格訪問的是你們楚國這樣的下等國!真是精彩之極的對話。
4、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訓練:
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_____________。
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
教師小結:從這不卑不亢、不急不躁的話語中我們能感覺到晏子的質問聲,同時晏子幽默的話語讓楚王有苦難言,尷尬萬分,甘拜下風。
三次交鋒,一心設計侮辱晏子的楚王只落得個:____________。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
三、內化形象、扮演角色
1、說說晏子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
板書:
能言善辯
師小結:晏子臨危不懼、口齒伶俐、熱愛祖國、足智多謀、 能言善辯。
2、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
(交流朗讀情況。)
3、分組合作學習,排練課本劇。
(請兩組同學上來表演。)
四、課外延伸、拓展閱讀
1、想象一下,晏子完成了使楚的任務后,楚王是怎樣送他出城門的?
2、晏子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有關他的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外收集閱讀。
【板書設計】
11、晏子使楚
訪問狗國鉆狗洞 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下等人訪問下等國 楚王只好陪笑
楚國水土生盜賊 楚王只好賠不是
贏得尊重 反被侮辱
晏子使楚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侮辱、安居樂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4、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重難點:通過朗讀體會晏子語言的巧妙,并從他機智的回答中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討論“使”字的意思。“使”是“出使”,就是一個人代表一個國家去訪問另一個國家。
2、提問:本課寫的是誰,代表什么國家,去訪問哪一個國家,主要會見了誰?
二、初讀全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
2、說說文章大意。
三、體會晏子出示楚國所處的困境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打算怎樣“接待”他?
四、抓關鍵詞,理清脈絡
1、楚王的想法實現了嗎?(為什么?找出體現楚王打算落空的句子。
讓學生通讀全文,畫出帶有“只好”的三句話。
(1“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第2節);2 “楚王只好陪著笑”(第3節)3“楚王只好賠不是”(第4節)。)
五、品讀故事、體會晏子的智慧
(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課件)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明確推理過程。
(1)推理性填空:只有訪問狗國才鉆狗洞,現在楚國要晏子鉆狗洞,那么( )。
(2)完成作業: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鉆狗洞。”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 ) 那么( )
(3)如果晏子不采用這種說話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該怎么說? 想想這兩種反駁的方式哪一種好?為什么?(討論、悟理)
4、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后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
5、反饋誘導。我們來看晏子究竟是怎樣說的?
小結: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讓我們一起冷靜地來讀讀晏子的反駁。
6、接待的人把話傳給了楚王,楚王聽了只好??(指導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哪一個詞語集中體現了楚王毫無辦法。
7、齊聲朗讀第二自然段,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
第二課時
一、繼續品讀故事、體會晏子的智慧(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1、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文中的句子轉變成四字詞語:揮汗如雨、舉袖成云、摩肩接踵、欺君之罪等。
2、面對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真是既緊張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國的小記者,你們愿不愿意用表演來再現當時的情景?(四人小組,要把你們當時觀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動作、神態、語氣通過表演體現出來。)
3、學生表演,師生相機點評。
二、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
學生自讀、自悟,自由交流學習體會。
三、分析人物
1、師: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2、指名回答。
四、發展智力、加深對晏子的認識。
1、誰能想出比晏子更好的辦法來對付楚王的侮辱?
2、學生小組討論、點評。
五、拓展閱讀:讀晏子的故事《鳥》。
附板書:
11、晏子使楚
進城門 狗國 狗洞
見楚王 訪問下等國家
赴酒宴 水土不同
晏子使楚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教學晏子三次擊退楚王侮辱,維護尊嚴的事例。
2、學會推理,學懂晏子反駁楚王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
2、交流,引導:
(1)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齊讀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書:尊重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同學們,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像這句也一樣,你讀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在這之前是怎樣的?出示投影:
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后板書:侮辱
(3)指名男女同學分讀這兩句話,“學貴有疑”讀了以后,我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何變侮辱為尊重?(板書:打?)誰能簡單來說一說:
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
1、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來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自由說------指名說
1、同學們可真認真,把長長的一篇課文就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用“”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里鉆進去。
這句話有點復雜,再讀一遍,相信第二遍會更好!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板書:鉆狗洞——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指導朗讀這句話,特別指出:瞅、冷笑
讀重音,真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跟著他的樣子,一齊讀這句話,這句話楚王是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板書:沒人才——
第三次機會讓給平時班上不太回答的同學來說。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板書:沒出息——
是啊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匯還真多!
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板書:反擊
四、學習晏子反擊:
1、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學生交流)。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覺讀得太平淡了,誰能體會晏子當時的心情和當時的場面,給他加一個修飾詞語,來讀一讀。投影出示:
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說:“這是個狗洞……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好的,同學們都答得很出色,反復地讀了以后,同學們思考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狗洞,楚國讓我鉆狗洞。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是狗國
2、晏子給予有力的回擊以后,結果如何?讀,貼
楚王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3、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
4、小結,學法: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懂后二次反擊,變換一下學習方法,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討論上面的習題;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等人訪問下等國。
2、我是最下等人,訪問楚國。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淮南自然條件好,產柑桔。淮北自然條件差,產枳桔。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在楚國當強盜。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上臺完成練習,由于臺上舞臺較小,下面的同學暫且做在《作業本》82頁上面。
五、點評:這些都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是他們的專利,老師相信下面的同學也一樣做得很好。下面我們讀一讀三處表示結果的話。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好),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王。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作自受
……
六、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1、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3、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七、聰明人的題目:
有一次,愛國將領吉鴻昌在街上走,一美國人走過來傲慢地說:“我去過一島,島上就缺中國人和豬這兩樣東西。”吉鴻昌聽了,不緊不慢地說:“。”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板書: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擊)————結果
鉆狗洞 是狗國 只好打開城門
沒人才 下等國 只好賠不是
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陪著看
晏子使楚的教案7
一 導課
1作者說自己是晏子,穿越時空來到今天,給同學們講自己出使楚國的事情,看誰最聰明?表現最好?板題《晏子使楚》。
2分析使的意思
(1) 使 是什么意思? 出使,派遣去。
(2) 什么人可以出使別的國家?
(3) 出使的時候代表了什么?
(4)為什么要出使?
3(1)如果我到你們家去做客,你高興嗎?
(2)你會怎樣招待我?如果我到你家去,那可是你的榮幸!
(3)二楚王卻不是這樣想的,他想干什么? 板 趁機 侮辱
(4)過了幾次招?他侮辱了我幾次?
(5)結果怎樣? 板 尊重
4穿越時光隧道,穿越到70頁,看我那天的表現吧!
二授新
〈一〉 第一次楚王怎樣侮辱我的?默讀第二段。
1請生概括
2師譬喻:如果你現在要進教室了,我把門一關,讓你從墻上開的一個小洞里鉆進來,你的心情如何?此刻我跟你們一樣生氣。楚王的做法體現了什么?侮辱不尊重
3我用什么話來反擊?請生有感情讀。
4他這句話說白了是什么意思?(如果楚國是狗國,我就從這個狗洞里鉆進去。)
5結果怎樣? 尊重 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迎接
6處王此時的心情從哪個詞語反映出來的?(只好吩咐)
7這件事反映出晏子的什么?板 聰明才智
8表演 過渡語 楚王并不甘心,又挑起第二次侮辱
〈二〉 分角色讀:劃 神態詞、動作詞
1 冷笑是什么態度?
2聽到這話晏子的神情怎樣?嚴肅說明什么?
3晏子說的這段話運用了什么手法?(夸張)是什么句式?(排比)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4既然你........你來呢?哪個詞說明楚王的'態度?(打發)我們一般都會打發什么人?這又體現了什么?(侮辱)
5串詞:晏子是怎樣反擊的?讀他說的話.
6他為什么要故意笑?(嘲笑)
7楚王為什么只好陪著笑?
8結果?(贏得尊重)
9再次反映了什么?(聰明才智、口才好、思維敏捷、愛國)
〈三〉 楚王仍不甘心,又可以安排酒席來侮辱晏子,(表演讀)
1正當他們吃得很高興的時候,就有五是壓著齊國的盜賊從他們面前走過,你們不覺得奇怪嗎?這說明了什么?
2從楚王的表情看他的心情。
3晏子的神情怎樣?(面不改色)
4淮何意?邊說邊畫。
5水土指什么?(風氣)
6最后結果怎樣?(只好陪不是)(尊重)
〈四〉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一個人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到別的國家去,就代表了自己國家的形象,所以請大家為自己的祖國增添光彩吧。像晏子一樣愛國吧!
晏子使楚的教案8
學習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學習晏子機智勇敢,不辱使命,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3.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義。
●重點: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能流暢翻譯全文。
2.學習文中人物的藝術性語言。
預習導學
1.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知識卡片,請你補充完整。
《晏子春秋》是記述 春秋 末期 齊 國著名政治家 晏嬰 言行的一部著作。大約成書于 戰國 末期,是后人假托晏嬰的名義所作。這部書多側面地記敘了晏嬰的言行和政治活動,突出反映了他的 政治主張 和思想品格。
晏嬰,字 仲 ,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萊州)。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
2.《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 三 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 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 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 高超的語言藝術 。
3.文中哪一句話將故事推向了高潮?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一句把故事推向了高潮。
4.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酒酣(hān) 吏二縛一人詣王(fù)
橘生淮南則為橘(jú)(huái) 寡人反取病焉(guǎ) (yān)
5.自讀課文,完成下面圖示。
晏子使楚的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認10個會認字,練習寫好8個會寫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晏子是怎樣機智地駁倒楚王,維護齊國的尊嚴的,體會晏子的話語中所表現出的聰明和機智。
3、任選文中的一個小故事,分小組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處理材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晏子的話語中所表現出的聰明和機智。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課文朗讀磁帶。
學生提前做好預習。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引入課題。
1、老師講述“周總理機智應對美國記者維護祖國尊嚴”的故事。
一次,周總理接受一位美國記者的采訪。記者見桌上放著一支派克牌鋼筆,便不懷好意地說:“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生產的鋼筆呢?”周總理笑了笑說:“提起這支鋼筆,那可說來話長了。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筆,是一位朝鮮朋友抗美的戰利品。我無功不受祿,就想拒絕,哪知朋友說,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生產的這支筆。”
2、引導學生談感受。
3、引入課題,板題、讀題、解題。
二、檢查預習。
(一)小老師檢查預習生字的情況。
1、認讀生字、生詞。
末訪侮辱囚
楚賠罪吩咐晏子
2、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并畫下來。
3、指名朗讀帶生字的句子。
(二)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聲音響亮,并做到“四不”。
(三)評議,相機正音。
如:瞅了瞅嚴肅臨淄
淮南柑橘枳
(四)同桌相互檢測讀文情況,相互正音。
三、感知文意。
1、聽課文朗讀錄音,想一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交流。
3、用上生字卡中的部分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練習寫字。
1、師指導寫“矮”字。
2、學生練寫。
五、作業。
1、練習寫好其他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閱讀類似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說一說: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晏子是一個聰明、機智、愛國的人?邊讀邊畫記重點的句段,還可以在旁邊寫批注。
2、交流匯報,相機指導朗讀體會。
老師引導學生緊扣3~5自然段中的晏子和楚王的對話,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
如:“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國。”
(1)想一想,填一填:
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
若要我從這兒進去,()
(2)交流批注。
(3)讀一讀這一段對話。
又如:第4自然段。
(1)將句子未說完的意思表達完。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說明:這個國家()
(2)想象楚王當時的感受。對比楚王先后的神態動作。
(3)用成語概括下列句子。
大伙兒把袖子一舉,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碰著腳。
(4)交流批注。
(5)分角色朗讀對話。
……
3、分角色朗讀全文。
三、拓展延伸。
1、閱讀故事《為了他人的尊嚴》。
2、交流與尊嚴有關的格言。
如: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不會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席勒,德國)
四、作業。
1、將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父母聽。
2、摘抄好詞好句。
第三課時
一、聽寫:
矮小訪問末期
關押犯罪賠禮
二、表演課本劇。
1、再次感受人物性格。
2、任選課文中的一段故事,分小組進行表演。
3、選一兩個小組在全班表演。
4、評議。
5、師生合作表演。
三、完成課堂練習。
晏子使楚的教案10
《晏子使楚》實錄與點評—— 第一課時
主題:尊重
步驟:對晏子的尊重,走向對人的“尊重”的思考;
對人的尊重,導向對國家的“尊重”的思考;
對國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
第一課時
一、抓課題,隱含主題
生:背古詩……最后背《墨梅》。
師:“不要花開好顏色,只要清氣滿乾坤。”看你們,坐得大大方方,規規矩矩,說得更是字正腔圓。我呢,也是這樣精精神神、大大方方地站在同學們面前。這樣吧,彼此之間鼓勵一下自己,送給自己牌匾上的一句話。(出示:規圓矩方。學生齊讀。)
[看似簡單地交流,其間,教師那充滿深情的語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了他們探究的欲望,正所謂“入境始與親”。]
師:注意觀察“矩”字,和你平時寫的有什么不同?
生:“矩”的筆畫都是橫平豎直的。右邊的“巨”里多了一點。
師:想像一下,為什么要在“矩”里多加一點?
生:是不是要強調自己規矩多一點?
生:是要告訴自己一定嚴格要求吧。
師:這個“點”正如同學們說的一樣要規矩多一“點”兒。對外呢,要更要講規矩,懂禮節。比如對這個人(晏子)——本來他叫晏嬰,為什么稱“晏子”?
生:古代有貢獻的人的尊稱。
師:我是女性,假如竇老師是古代值得尊重的人,那就叫我“竇子”?(笑)
生:啊,我明白了,是指對古代有貢獻的男人的尊稱。
[牌匾的解讀既營造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又巧妙地組織了教學,引出了本課教學的課題。]
師:晏子的故事很多。
生:我知道《二桃殺三士》,《越石父》。
師:還有《金壺箴言》等。同學們可以讀讀《晏子春秋》,你會知道得更多。今天,我們就走進晏子的一個故事——“晏子使楚”。(題目出示,學生讀出)
[介紹晏子的同時也介紹相關的作品,很自然地把課外讀物引入課堂,把小課堂置于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之中,大氣。這跟竇老師的主題教學是一脈相承的。]
師:“使”是——(生答“出使”);“楚”指——(生答:楚國)。讓我們讀讀課文。
生: “春秋末期……顯顯楚國的威風。” (讀一二自然段,內容略)
師:自評一下自己讀得如何?
生:還不錯。(學生表情得意)
師:的確不錯,比如“大夫”,現在我們讀dàifu,過去我們讀dàfu。你讀得很準。
生:“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師:誰來評價一下讀得如何?
生:“我在這兒等一會兒”。這句有兩個“兒”,兒化音,你讀得也不錯(該生對著剛才朗讀的同學說)。
生:“晏子見了楚王……楚王只好陪著笑。”
生:剛才讀的時候“臨淄”的發音要準一些;“晏子拱了拱手”,不是“拱拱手”。
師:大家很注意聽。讀人家的書一定要讀正確,不能丟字落字。我理解剛才這位同學,她在創造性朗讀呢。請你再規范讀一次,以后表演或復述的時候你就可以盡情創造啦。(該生又讀,讀正確了)。
生:“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學生評議,讀得很流利。)
師:注意,這里出現了兩個成語,是哪兩個?
生:“面不改色”和“得意洋洋”。(要求學生把這兩個成語畫下來。)
師:通過全篇朗讀,我們發現,第一次,楚王讓晏子鉆狗洞。第二次呢?
生:楚王瞅了晏子一眼,冷笑齊國沒人了;第三次,楚王諷刺齊國人在楚國偷盜。
師:晏子作為使節出使楚國,按理,雙方一定要做到講規矩,各方都要規矩多一點。然而卻沒有得到尊重。
師:但,不管怎么樣,最后的結果呢?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讓學生再齊讀課文的最后這句話,并板書。)
師:尊重的意思就是——(生依次說出“敬重”、“佩服”之意。)
師:那“不尊重”呢?
生:尊重。(同學們啊了一聲,該生一下子明白了)是瞧不起的意思。
生:侮辱,蔑視。
師:“不敢不尊重”呢?
生:尊重晏子了。
師:那就直接寫了唄,為什么還要用上“不敢不”。
生:不能不尊重。(教師讓學生把“不能不”送進句子中變成“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必須尊重晏子了。
[在教師的牽引和巧妙地點撥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不但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而且牢牢地把握了文本的重點,緊扣“不尊重”和“不敢不”通過換詞訓練,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語文味極濃。]
師:那楚王佩服晏子的什么呢?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認為楚王是不得不尊重晏子的才華。
師:晏子靠什么來表現他的才華?
生:表現在晏子說的那些話,也就是說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辯的口才。
二、依文字,鋪墊主題
師:那好,三個故事中,任選一個,找出晏子的話,給大家讀讀,看看晏子的話給你什么印象。(學生自由讀。而后發言)
生:我說說第二個故事中晏子的這句話:“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云;人們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沒有人了呢?”甩一把汗,真的就下一陣雨?袖子舉起來,真的就一片云?用夸張手法啊。楚王不是說我們國家沒人嗎,這樣一來,楚王沒話說了。
師:晏子的語文修辭手法用得真好(笑)。這是古文中晏子的話“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摩肩接踵而在,何為無人。”后人從中概括了三個成語,結合課文,看看是哪三個。
生:有“張袂成陰”,意思是“大伙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云。”有“揮汗成雨”,意思是人們都甩一把汗,就能夠下一陣雨。
師:快把這兩條成語寫在課文相應的意思下面。一邊寫一邊記在心里。還有呢,誰再說。
生:“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這句話的就是“摩肩接踵”。還可以說成“比肩繼踵”(另一個學生脫口而出)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讀別的書讀到的,我平時看書看得多。
師:唉喲,你真用心。謝謝你給同學們提的醒兒,要多看書,注意積累。同學們趕快把這同一意思的兩個成語寫下來。也要工工整整地寫,一邊寫就一邊記在心里啊。
[既有詞語的積累,又有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一舉多得。]
生:第二個故事中晏子還說了這句話:“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晏子的理由真充分,你想啊,先說我們國家的規矩,然后再說我最不中用,最后呢,就得出結論——“楚國是最下等的國家”所以只好我就來了。
師:晏子的話里有“所以”,既然有“所以”,那就必然有——
生:“因為”。
師:用上“因為”說說這句話。
生:因為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師:這個“因為”還可以放在哪里說?
生:“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因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生:晏子說話真有藝術,避免了“因為”重復使用,語言不羅嗦,理由還充分。
生:我說第一個故事中晏子說的話:“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晏子綿里藏針,他的言外之意是既然給我開了一個小門,像狗洞一樣,那我就將計就計,把它說成狗洞,推理出楚國是狗國。這樣聽著好像很有根據。
師:那就請你給同學推理一下:(課件打出)“訪問正常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狗洞),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狗國)。”(學生填出,大笑)
生:我說第三個故事中晏子的話:“大王難道不知道嗎?橘樹種在淮南,結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楚國的水土使人容易做盜賊吧!”晏子用生活中的現象說明環境水土不同,植物生長就不同的道理,人呢,也是這個道理。我覺得晏子的知識真豐富,拿這個比喻反駁楚王,挺好。
生:晏子的意思是楚國的風氣不好才使人變成盜賊。他沒明著說,而是做了個比較,不能說是比喻。
師:這叫類比推理。后人把晏子的話當作典故。老師給同學配的補充教材中就有這句話。
生:我知道了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教師讓學生把這句背下來,提示今后可以適當用上。)
師:請總評晏子的語言。
生:晏子口才非常厲害,口齒伶俐、能說會道。
生:晏子運用夸張、類比,打比方、推理等方法,讓自己的語言有理有據。
生:晏子驗證了一句話: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師:你可真會運用語言,讀到補充教材上的這句話,在這里評價晏子,就不僅僅是積累這句話了,而是運用語言,表達你的觀點。(學生回過頭來讀“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時語氣很堅定。)
三、品文學,深化主題
師:不過,請同學們再看看晏子的有些話,難道都是事實?他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嗎?
生:也是。他從墻角挖的洞,就說是狗洞,然后推理出,既然是狗洞就是狗國,的確有一些狡辯的意思。
生:另外,晏子說自己國家上等人訪問上等國家,下等人訪問下等國家,也不一定有這個規矩。
師:謝謝同學們的思考。今天的一位外交官卻這樣認為(課件打出):
晏子的語言,雖給人的感覺是有理有據,但感覺是在做語言游戲。逞口舌之能進行外交對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也獲得不了真正的尊重。
—— 某外交官。
師:對此,你怎么看?請自己默讀,靜靜思考一下,發表如下觀點:(板書以下)
(贊成/ 不贊成/ 說不準)
生:我說不清。這位外交官考慮外交的.含義,晏子如果得罪了楚王,楚國和齊國之間就會有矛盾,所以,晏子必須“繞口令”。不過外交官的話也有道理,晏子有點逞口舌之能。
生:我懷疑這位外交官有些忌妒晏子的才能。(眾笑)
師:有意思,我相信,你理解的妒忌是說晏子在你的心中——
生:神圣不可侵犯的。
師:人家有不同的意見,你就說是忌妒,是嗎?(教師表情帶有不同意該生意見)
生:……是。(學生撓頭,不好意思了)
師:我尊重你的意見,但,我更相信你的觀點不一定代表最后的觀點。
[正是課堂的民主平等,才會得以支撐學生袒露真實的心路歷程。老師巧妙的引導正是教師育人的高妙之處。]
生:我覺得每個人說話是通過大腦來思考的。在那種情況下,他有智慧,才能說出一番話,我認為晏子的口才也是智慧。晏子能隨機應變,把楚王說得啞口無言,最后不得不佩服晏子。
生:我贊成。晏子有做語言游戲的感覺,你想啊,真正的外交對話能那樣嗎?就是楚王逼的,要是我的話,我就保持一份沉默。
生:我不贊成。晏子不是在耍嘴皮子,他既為自己的祖國贏得尊嚴又不傷害對楚王的尊重,他的做法令我佩服。要是我的話,我說不出來。那位外交官司怎么能這樣說呢?
生:我說不清楚。晏子說的的確是有依據的顯示出了自己的智慧,但外交官說“晏子是在做語言游戲,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也許外交官說的也是對的,所以我說不清楚。
師: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權利。我們尊重你們的意見。有的同學不贊成,有的贊成,有的說不清。我們的確要思考:越說不清就越需要我們去說說看。如果說晏子的話感覺是語言游戲,那么,晏子的智慧肯定不僅僅停留在語言的技巧上,那么,晏子的真正智慧在哪?
師:好,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晏子說的這些話。我們先看這句話:“這是個狗洞……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晏子是怎么說那番話的?(學生說,教師加上“晏子看了看,說”。)
師:注意這個“看了看”,為什么不說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
生:這能表現晏子思維敏捷,隨機應變能力強,壓根兒就不用太長的時間想招兒。
生:不用想了想,只是看一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生:其實,“看了看”說明晏子是親眼所見事實之后才說的話,如果用“想了想”,就不知是不是“看了看”才說的。其實,這個“看了看”也包括“想了想”。
師:原來這“看了看”藏著這么多意思啊。同學們再拿出《胯下受辱》。當無賴叉開雙腿,讓韓信從他褲襠下鉆過去的時候,也是——
生:韓信也是“看了看”。
師:那么,晏子的“看了看”和韓信的“看了看”究竟有什么不同?
生:晏子“看了看”是想辦法,韓信“看了看”也是考慮鉆過去還是不鉆過去?這受辱是對晏子和韓信都是一種考驗。不過,韓信看到的是無賴欺負他一個人,而晏子不僅看到楚王侮辱自己,還看到了楚王侮辱他的齊國。
師:你有多高?
生:1米40。
師:看課文,課文寫晏子身高五尺。古代一尺相當于八寸。估算一下晏子多高?
生:一米四幾左右。
師:“左右”用得好。(和該生的個頭比較一下),也就這么高。
生:晏子是矮了一點(笑)。
生:矮是爹媽給的,模樣不好是天生的。你說我沒學問,我可以學,但這樣侮辱我,還借著我的個頭侮辱我的國家,要是我會很憤怒。
師:可課文卻是“晏子看了看”,沒寫出晏子的憤怒。
生:韓信雖然看了看,但他沒像晏子那樣去反駁。因為韓信是一個忍辱負重、大智若愚,有非凡氣度的人,他可能是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一個鍛煉。所以韓信能成為一個將領。(教師順勢和學生讀《胯下受辱》最后一段話。)
生:無賴在韓信心里,根本不算回事。因為韓信有自己的志向,無賴只是針對韓信個人,所以憑韓信的性格,韓信忍受了侮辱。晏子呢,如果楚王侮辱是針對晏子個人的話,說不定晏子也會像韓信一樣做,可是,晏子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使節,所以,晏子不能像韓信那樣忍氣吞聲,他選擇了馬上反駁。
師:好啊,從晏子的“看了看”,你看到了晏子的什么呢?
生:晏子真了不起,太有智慧了!
生:我覺得晏子的智慧是很冷靜,而且也勇敢。你看,他受到楚王侮辱后,鎮定自若,看了看,就想出這么好的辦法。
師:是啊,沉著是睿智的保證,勇敢是贏得尊重的前提。看似簡單的“看了看”,讓我們看到了小個子晏子的大智慧。也就是從這“看了看”,才使晏子的話有了底氣,這是超越了晏子脾氣和性格的勇氣!回過頭來讀這句話。(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下面的兩個故事中,晏子的語言背后,體現的智慧究竟在哪?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聯系上下文讀讀晏子的話,看看這語言的背后究竟藏著什么力量。
《晏子使楚》實錄與點評——第二課時
師:請同學們交流。大家注意傾聽,看看他的見解與你有哪些相同與不同,可以補充,可以升華。
生:我說第二個故事。你看,楚王嘲笑齊國沒人,就是說齊國沒有人才,怎么派你這么個拿不出手的人來了呢。晏子是“拱了拱”手說,既是禮貌,又是不卑不亢。也許在“拱了拱”手的時候,低頭想對策,但不讓楚王發現。(板書“有禮”)
生:請同學們注意,晏子用夸張的方法說自己國家人多的時候,確是“嚴肅地說”的,你看,本來夸張的事實就不是真正的,可晏子嚴肅地夸張,就不得不相信齊國的人多。
生:還有,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回答楚王的。這是故意的,讓你楚王先得意,一會就讓你啞口無言。同時,還是給楚王足夠的面子。
生:再有,不但如此,晏子還說“敝國有個規矩”,不但把自己國家放在低處,還要說,不但我講規矩,我們國家也懂規矩,不像你,作為一個國王竟然這樣不懂規矩。
師:那意思就是晏子和齊國做到了“規圓矩方”了。哈哈。再讀讀晏子說這句話的前后表現,看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晏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故意笑了笑”。我認為晏子故意笑了笑,是晏子笑楚王太狂妄了。但只是笑,不是發脾氣。這就不是正面在諷刺楚王,他是在拐彎抹角地譏笑楚王。
生:“故意”是說我們有目的地去做給別人看的事,所以,剛才晏子是“看了看”,現在是“笑了笑”,說明他緩解緊張的氣氛,笑得非常輕松。
生:晏子的笑也是自嘲呢。晏子承認自己個子矮,不中用,因為不中用的人派到下等國家,所以說楚國是一個下等的國家。
師:而我們的國家人才多啦!用剛才學的成語,那叫——
生:張袂成蔭,揮汗成雨,比肩繼踵。
師:我們看了多少廣告,你看那些形象代言人,什么漂柔洗發廣告的靚女啊,什么雅戈爾西服廣告的酷男啊,總之一句話,要做廣告代言人,那得——
生:帥。而且要是國家外交官更是風度翩翩。可晏子個子就這么高,要形象,沒形象,要個頭,沒個頭。
師:楚王啊楚王,你笑吧,你冷笑,嘲笑吧,你不是說我不中用嗎?這是敝國的規矩,就讓我這不中用的人——
生:訪問你這樣的國家。(大笑)
師:我就笑著和你說,一點都不生氣。(笑)大膽想象,當時晏子的表情會是什么樣?
生:晏子一臉得意。
師:但沒有忘形。那就請你得意地說。(該生讀“敝國有個規矩……”)
師:表情沒跟上去。注意,要通過聲音讓我們感受到晏子的得意,當然要有表情更好,這有促動思考的作用。(該生真的得意洋洋地讀起來。掌聲)
生:幽默地笑。
師:我們可要聽聽你的幽默啊!(生幽默地讀起“敝國有個規矩……”來,還加了笑聲。掌聲熱烈)
師:你的幽默富有創造,聽你的聲音,我們感到胸藏大智慧的矮個晏子的笑聲,真是一笑解千“丑”,一笑解千愁。
生:晏子是笑里藏刀(笑)。
師:這個詞我們要好好斟酌。你先想想,究竟笑里藏著什么。
生:我覺得晏子有點故意傻笑,他是裝出來的。(該生表演朗讀。)
生:我覺得可能是冷笑,因為楚王你冷笑我,我的笑是反攻、回敬。
師:那就是說,這“冷笑”中是一臉嚴肅,請讀。(該生的朗讀很有特色。)
師:就是這笑了笑,笑得那么輕松,那么瀟灑,那么自信。談笑間——
生:檣櫓灰飛煙滅。
師:用今天的時髦詞,那叫笑傲——
生:江湖!(笑聲)
師:就是這笑了笑,我們感到,小個子的晏子也是瀟灑倜儻,風度——
生:翩翩,氣質非凡。(掌聲)
生:晏子喲,才1米4左右,我很丑——但我很溫柔,我魅力無窮。(眾大笑)
師:剛才你說晏子笑里藏的是刀(對著剛才說“笑里藏刀”的學生說),晏子笑里藏著的究竟是什么?
生:是劍!(大笑)
生:(老師做了一個思考的表情)是晏子的智慧。
師:所以,晏子的話才透著他的骨氣!
生:我想談第三個故事。楚王故意叫武士押著齊國的囚犯從晏子面前走過,想讓 晏子難為情。哪知晏子面不改色,非常冷靜,而且用舉例的方法反駁楚王,楚王又失敗了。
師:好,晏子是“面不改色”說這些話的。你發現的好。晏子不改的是什么?
生:不改的依然是那份沉著和從容。(讓學生用沉著的語氣說晏子的那句典故“橘生淮南……”。)
生:晏子一次次面對楚王的侮辱毫不膽怯,一次次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
生:不改的是他對國家那種熱愛的情懷。當楚王這樣侮辱齊國的時候,他面不改色地和楚王對話,可以說做到了有禮有節。
師:那就是說晏子由勇氣,到骨氣,上升到民族氣節。
生:因此,我認為不改的是他作為使節的這一重大責任。
師:謝謝同學們給我的啟發,我明白了,晏子還是原原本本的晏子。他什么都沒有改變。是晏子的智慧和自重,贏得了自己的尊嚴,以及國家的尊嚴。總之,晏子作為個人也好,使節也罷,不改的是他的氣節!(板書“有節”)晏子一次次受到侮辱,都面不改色,誰改了?(采取引讀的方式)第一次,楚王讓晏子鉆狗洞,結果只好——
生:吩咐打開城門,迎接晏子。
生:第二次,楚王冷笑說齊國沒人了,怎么讓晏子來。結果在晏子精彩的反擊中,楚王只好陪著笑。
生:楚王說齊國人在楚國偷盜,晏子用類比推理,結果楚王只好賠不是。
師:相同一個“只好”,不同的是楚王越是侮辱晏子,就越一次次沒面子,最后只好——
生:賠不是。
師:(課件)“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想象一下,楚王會怎么賠不是?
生:楚王苦笑著說:“我原來想取笑……”。(生苦笑著讀)
生:楚王嘆了一口氣說:“我原來……”。(生讀略)
生:楚王后悔地說:“我原來……”。(生讀很有味道)
生:楚王慚愧地低下頭說:“我原來……”。(生讀略)
師:(抓住該生追問)堂堂一國之君,你為什么說人家慚愧地低下頭說?
生:楚王能在大庭廣眾前承認自己錯誤,說實話,楚王畢竟是一國之君呀。
師:能夠在大庭廣眾面前承認錯誤,可愛之中也透著可敬,好難得的一國之君啊。(師用了幾種不同的語氣范讀,掌聲)
生:說不定楚王會說,我再也不狂妄自大啦 ,你真聰明,我認輸啦!(一片掌聲)
生:這是因為晏子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據、有禮有節,才導致這個結果,不然楚王不會這么受教育的。
師:是啊,世上沒有一邊倒的真理,強者不可以恃強,弱者也不可以示弱。弱者贏得尊重,不是靠施舍,不是靠等待,需要個人的實力爭取。
師:我們感到:一個人(板書)要獲得尊重,不僅要講外在的道德智慧,更要有內在的實力。(回扣這句:“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師把這句話的句號變成嘆號。引導讀自己的味道。有的強調“尊重”,有的強調楚王的態度……)
[摒棄技術化痕跡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跟人物形象作跨越時空的對話后,有效地張揚了個性,文本的語言成了學生自己內心情感的發抒。]
師:晏子的使命最終勝利完成。雖然一波三折,但我們從中深深感受到作為個人的他,贏得了歷史的尊重,所以,參考書這樣評價晏子使楚的意義——(課件:“晏子在這次外交活動中表現出的智慧,給齊國贏得了尊重。”)
晏子使楚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學習晏子機智勇敢,不辱使命,維護國家尊嚴的精。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難點:語言藝術特點;[教學時數]二課時;[教學過程];總十五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作者簡介:字平仲,春秋時政治家,從公元前556年。
二、朗讀課文。
三、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晏子使楚。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學習晏子機智勇敢,不辱使命,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難點:語言藝術特點。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總十五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作者簡介:字平仲,春秋時政治家,從公元前556年開始,他繼承父親的官職,在齊靈公、莊公、景公時歷任卿相,掌管齊國政治,講究禮儀,以節儉力行著稱。由于晏嬰的節儉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嬰就為后來墨家所推崇。《晏子春秋》這部書,柳宗元認為它很可能是墨子之稈有齊人者為之,大約是戰國中期墨家學派的人收集有關晏嬰的言行,編輯成書的。它文學性很強,有不少記敘生動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二、朗讀課文
三、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補充解釋
習辭:善于辭令何以也:用什么辦法以:用為其來也:王引之《經傳釋詞》:為其來也,言于其來也。
何坐:犯什么罪避席:離開坐席,表示鄭重。
實:果實熙:同嬉,戲弄,開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左右:身邊的大臣們。
所以:表示xx的原因。
2、逐步掌握文言文學習的規律。
⑴實詞、虛詞的積累。如對課文注釋中的詞語要多讀、多記,不斷溫故知新。
⑵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的辨識、理解。
通假字:熙,同嬉,開玩笑。一詞多義:之、使
古今異義詞:何坐坐盜避席其實(它的果實)所以(??的原因)
倒裝句:曷為者也(為何人)何以也(以什么辦法)
在晏子將要出使楚國的時候,楚莊王聽到這個消息后對他左右的近臣說:聽說這個晏嬰是齊國善于辭令的人,現在他要到我們楚國來,我想羞辱他,該怎么辦呢?有一個人說:這樣吧,當他來的時候,我就綁著一個人從您的跟前走過。然后您問被綁的是什么人,我就說是齊國人;你問為什么被綁起來,我就說是因為偷東西。
晏子到了楚國,楚王在宮里設宴招待他。喝酒正酣的時候,有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來見楚王。楚王問:被綁著的這個人是誰?官吏回答:是齊國人,因為在我們這里偷東西。這時楚王看了看晏子,問道:你們齊國人都是善于偷東西的嗎?晏子站起來回答道:我聽說,橘子生在淮南的時候為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變成枳,雖然它們的葉子相似,但是結出來的果實則全然不同。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同罷了。老百姓在齊國的時候安分守己,不偷東西,可是到了楚國便偷東西了,難道不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人善于偷東西嗎?楚王聽完笑道:賢能的人是不能戲弄的,我這是自取其辱啊!
四、當堂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課后練習三。
總十六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教學晏子三次擊退楚王侮辱,維護尊嚴的事例。
2、學會推理,學懂晏子反駁楚王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
2、交流,引導:
(1)出示,齊讀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書:尊重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在這之前是怎樣的?
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后板書:侮辱
(3)指名男女同學分讀這兩句話,學貴有疑讀了以后,我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何變侮辱為尊重?(板書:打?)誰能簡單來說一說:
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
1、在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來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自由說——————指名說
1、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用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里鉆進去。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
(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板書:鉆狗洞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指導朗讀這句話,特別指出:瞅、冷笑
一齊讀這句話,這句話楚王是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板書:沒人才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板書:沒出息
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
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板書:反擊
四、學習晏子反擊:
1、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學生交流)。
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說:這是個狗洞??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反復地讀了以后,同學們思考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狗洞,楚國讓我鉆狗洞。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是狗國
2、晏子給予有力的回擊以后,結果如何?
楚王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3、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
4、小結,學法: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懂后二次反擊,變換一下學習方法,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討論上面的習題;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等人訪問下等國。
2、我是最下等人,訪問楚國。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淮南自然條件好,產柑桔。淮北自然條件差,產枳桔。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在楚國當強盜。
3、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上臺完成練習,
五、點評:這些都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是他們的專利,老師相信下面的同學也一樣做得很好。下面我們讀一讀三處表示結果的話。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好),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王。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作自受
六、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1、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3、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七、聰明人的題目:
有一次,愛國將領吉鴻昌在街上走,一美國人走過來傲慢地說:我去過一島,島上就缺中國人和豬這兩樣東西。吉鴻昌聽了,不緊不慢地說:。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晏子使楚的教案12
一、說教材
(一) 教材簡析
《晏子使楚》是浙教版義教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最后一篇課文。本單元的重點是引導同學在閱讀時要注意理解和揣測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先想字面上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理解含著的意思。《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雖然離我們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但文章中的思辯之美能給我們以親切自然的感覺。本文主要寫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依仗著國勢強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身的聰明才智,運用了針鋒相對、將計就計、順水推舟等高明的戰略,一一加以反駁,維護了個人和齊國的尊嚴。讀來膾炙人口,令人回味無窮、發人深省。
(二)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理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自身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自身作為一個大國使者和作為強國齊國的尊嚴。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簡單的邏輯思維的過程。
3、激發同學為維護國家尊嚴而挺身而出,舉理力爭的愛國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個性特點,并朗讀好相關的句子。
(四)教學難點
晏子反駁楚王中這些句子的邏輯性的思維結論。
二、說學情
(一)同學對歷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節,而忽略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同學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
(二)文學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同學已有較好的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缺乏文學中的籠統思維能力。教師要很好利用這類具有思辯之美的文章,讓同學認真解讀,掌握難點,努力突破,以提高同學的籠統思維能力。
三、說教法
(一)推導法:
在解讀晏子三次反駁楚王的句子時,教師可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在課件中分別先后給出(大前提、小前提)前面的兩個句子,然后引導同學得出結論。從而得出結論,讓同學感悟到晏子作為一個使者的精明和才智。
(二)誦讀法:
為了讓同學能很好體會到當時楚王的橫蠻霸氣、盛氣凌人;體會到晏子的冷靜睿智,又針鋒相對,不受欺侮的.人物特點,教師只有認真引導同學細讀人物的語言和其前面的提示語,才干很好感悟到人物內心精神世界的情感脈動。
(三)剝筍法:
在教學晏子三次反駁侮辱的故事導讀過程中,可采用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的結果到分析理解個別的句子,詞語的方法進行。然后再串聯起三個故事,進行總體的再現領悟。例如:首先理解掌握每則故事分別講什么主要意思,最后結果又是怎樣的?三個故事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從“只好”的結果來分析,楚王是步步退卻,晏子卻一次比一次更淋漓盡致的在反駁,最后,楚王“只好”落得個“賠不是”的下場。由于這種強烈的首尾反差,能很好地引領同學去深究細摳,在深入的研讀中,找出個中原因,得到人生的啟迪。
四、說學法
(一)聯想與想象:讓同學通過聯想和想象,獲得籠統思維品質的培養;感受當時國與國之間外交斗爭的激烈舌戰。
(二)朗讀與討論:
對人物的對話,要讓同學反復的朗讀,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和發現。在教學晏子三次反擊侮辱的過程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讓同學在學會學習方法的過程中,給同學發明一個自主、合作、討論的學習空間。
(三)再現與扮演:
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使同學與文本對話,從而在閱讀課文后有所領悟,可以讓同學通過自身的閱讀理解進行扮演。我們不求同學扮演的優劣,但小朋友在扮演中的自我理、解感受。教師可以創設:拍三集電視連續劇的情景,激發同學的扮演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再現文學形象。
五、說教學過程
(一)設計思路:
從總體感受、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入手;然后師生一起探究原因,選取一個故事內容認真導讀,明確因果聯系;再通觀全文,進行情景再現,加深對全篇文章的理解、掌握,加深對人物個性的掌握。
(二)教學用具:
自制多媒體課件一個。(要求是:移動式的一個三段論。)
例:
(1)狗國,開狗洞。
(2)訪問狗國,我得鉆狗洞。
(3)楚國是狗國。
(三)具體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
(1) 啟發談話,回顧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再讀課文第一大段。
(2) 考慮:當時的楚國是怎樣一個國家?想象當時的楚王又是怎樣一個國王?楚王要侮辱晏子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國勢強盛、顯顯威風
2、整體閱讀
(1) 快速閱讀第二大段,考慮:楚王侮辱晏子共使出幾招?
(2) 讀后交流
(3) 討論三次侮辱晏子的結果如何?讀“只好”的三個句子。
板書:只好,開城門,陪著笑,賠不是
(4) 再連讀這三個結果,考慮楚王的態度有什么變化?
小結 楚王是步步退卻,直到“賠不是”。
3、賞讀第一個故事
(1) 一個依靠國勢強盛,霸氣十足的楚王為什么會在最后向晏子賠不是呢?細讀第一個故事,說說其中的原因?
(2) 理解“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一句的含義。
(3) 課件出示:得出楚國是狗國的結論。
(4) 讀好這個句子。
(5) 想象說說:當時接待的人向楚王報告時的情景。
(6) 齊讀這個段落。
4、賞讀第二個故事
(1) 見面后的楚王又是如何對待晏子的?晏子又如何應對的?細讀課文。
(2) 交流匯報:理解:瞅、冷笑、嚴肅、裝著為難、拱了拱等句子。
(3) 重點理解:描寫人多的三個句子。試說成語:遮天蔽日、揮汗如雨、摩肩接踵。
(4) 解讀:說說:故意笑了笑和陪著笑的兩個“笑”有什么不同?
(5) 課件出示: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既:
A 訪問上等國家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派下等人去。
B 我是最不中用的人。
C 楚國是最不中用的國家。
5、賞讀第三個故事
(1) 自學課文:考慮楚王又想如何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樣反駁的?
(2) 合作交流說說句子含義。
(3) 課件出示:類比推理的三段論。
既: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到了淮北結出又小又苦的枳。
齊國人在齊國豐衣足食,到楚國就做起強盜。
楚國是個強盜之國。
(4) 結論。理解:“水土不同”一詞。
(5) 個別朗讀。
6、小結再現
(1) 通讀三個反駁的故事,你覺得晏子是怎樣一個人。
機智、善辯
(2) 請你們合作表示,自由分組整備。
7、表示深化
(1) 分三組分別扮演,同學自由選擇一個自身喜歡的角色。(整備拍攝三集電視連續劇)并給出每集電視片片名。片名應該是開放的。
(2) 讓同學說說:人們看完這個電視片你想讓大家明白一個什么道理?(結論也應該是多元的)
8、課后作業。
晏子使楚的教案13
1. 認真讀課文,劃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組三個詞語標在書上。認讀二類字(晏、淄、敝、臣、枳)。
2. 再讀課文,并識記會寫田字格中的一類字(肅、押、嘻、賠、淮、橘、柑、罪)。
3. 三讀課文,畫出重點詞語,通過查字典初步理解詞意(侮辱、安居樂業、面不改色) 。
4. 再讀課文,能簡單說出文章大意及自己的初步感悟,體會“侮辱”和“尊重”這兩個詞語的含義。
5.試著排演課文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熟練運用。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內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3.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4.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中心,抓住主要的內容,復述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重點]
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如何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熟練運用。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尊嚴
(課件1:晏子圖片)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維護了自己國家的尊嚴,他就是――板書:晏子。
2.生介紹搜集的有關晏子的資料和故事。(老師補充出示課件2)
3.完成板書----使楚。讓學生講講意思。
4.過渡:晏子出使楚國時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練習讀課文。
2. 檢查自讀情況
a、抽讀生字詞卡片(指名讀 開火車讀 齊讀) (課件3)
b、理解詞義:誰來當小老師說說你已經懂得的詞!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囚犯:被拘禁的人。
面不改色:臉上不改變顏色,形容沉著鎮定。
安居樂業: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
c、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3﹑自學生字 ,交流:你覺得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簡短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板書:侮辱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文章分為了幾部分來寫的'?小組討論。
2﹑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晏子終于從大門進入楚國。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寫晏子拜見楚王,回擊楚王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寫楚王設宴設計辱齊,晏子設喻破計,維護了齊國尊嚴。
四、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短短一節課就學會了那么多知識,既掌握了字詞,又了解了故事內容。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課堂檢測]
1、形近字組詞
壓 ( ) 淮( ) 罪 ( ) 臣 ( ) 敝( )
押 ( )準( ) 置( ) 巨 ( ) 敞( )
2、把詞語補充完整
( )強盛 實( )實( ) ( )洋洋
又( )又( ) 又( )又( )
安( )樂( ) 面( )改( )
3、寫出反義詞
矮小—( ) 嚴肅—( ) 罕見—( )
4、根據意思,寫出成語。
(1)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尖。( )
(2)大伙都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 )
(3)指人的氣魄與度量很不一般。( )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內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2.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3.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時據理力爭的言行,體會“侮辱”和“尊重”兩個詞的含義。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中心,抓住主要的內容,復述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快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在小組內交流。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課件4出示):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你認為橫線上可以寫些什么?
(課件5提示:起初,楚王 ,后來晏子 ,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5、同學們真了不起,把長長的一篇課文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6、師: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二、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就叫人把城門關了,讓讓晏子從這個洞鉆進去。
(1)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1)師:該怎樣讀這句話(瞅、冷笑)。
(2)指名讀,全班讀。
(3)師:這句話表達了楚王對待晏子是什么態度?
(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
(1)師:楚王說這句話是要侮辱齊國人什么?聯系上下文解釋。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過渡:
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匯還真多!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三、學習晏子反擊
1、師: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是哪個句子?
2、指名回答。(課件6“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3、師:晏子為什么這么回答?他這么說的結果如何呢?
4、生: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鉆狗洞,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狗國。楚王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5、師: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從這次的回答中,我們又進一步體會到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他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把這種侮辱還給了楚王,讓楚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番話的確巧妙。
6、小結
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反復朗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現在請大家利用這種方法學懂之后的二次反擊,四人為一組,讀二、三次反擊的話。
7、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8、全班交流完成習題。(課件7)
A .上等人訪問上等國,下等人訪問下等國。
我是最下等人,訪問楚國。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淮南自然條件好,產柑桔。淮北自然條件差,產枳桔。
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在楚國當強盜。
所以楚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師:請大家思考,課后的第二個問題。它說的故事是文中的哪個部分?
10、指名回答。(第五自然段)
四、分析人物
1、師: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2、指名回答。
A、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辨的口才。
B、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C、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不辱使命,維護尊嚴。
[課堂檢測]
1、小組排演課本劇。
2、抓住主要內容及人物神態對話,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
3、下面的句子含著什么意思?在正確答案后打“√”。
(1)、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a我不中用,沒有什么才能。( )
b嘲笑楚國是個下等的國家。( )
(2)、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楚國的水土使人容易做強盜吧!
a齊國人到了楚國做起盜賊來,是因為他喝了楚國的水。( )
b嘲笑楚國是個培養盜賊的國家。( )
[板書設計]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擊)————結果
鉆狗洞 是狗國 只好打開城門
沒人才 下等國 只好賠不是
沒出息 強盜國 只好陪著看
晏子使楚的教案14
一、引言: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就如一塊“雞肋”,教學過程中大量的文字障礙、文言現象以其在中考中舉足輕重的分數比例,使人甩不開手腳,不敢絲毫懈怠,于是一直以來我跟很多老師一樣以考試為準繩,按部就班逐字逐句滿堂講,學生規規矩矩密密麻麻記一書,教師覺得不講解學生“學不懂”,學生覺得懵懵懂懂離開老師“啃不動”,課堂教學成了“師講生記”的固定模式。這樣的教學使文質兼美的文章靈魂頓失,渾然天成的精美結構被“肢解”成破碎的字詞堆砌學生真正成了“尋章摘句老雕蟲”。直弄得教學味同嚼蠟,學生一見文言,唉聲嘆氣,效果可想而知。鉆進了死胡同的我還常常振振有詞地埋怨:“光講素質教育、光提倡課程改革,考試制度不進行實質性的改變,一切都是表面文章、花架子。”
二、背景:
那是一次班會課,我讓學生在信里給任課老師說悄悄話,一個好生對我說:“老師,我喜歡聽您的課(除了文言文),您能否也讓它變得輕松、活潑些。”透過紙條,我讀出了學生的期待,讀出了自己的不足,原以為文言文就是這樣教的我開始思考是否還可以有別的嘗試,能夠在文字艱澀的文言文教學上進行一個突破,做到高屋建瓴,讓學生既得文章精髓又能熟練掌握詞義,從而喚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熱情,既然嘗試,干脆大膽放開,大不了這一課從頭再來。
于是我以尋找興趣為切入點,大膽轉移教學重心,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宗旨,構思一堂開放型的文言課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晏子使楚》一文首先進行了嘗試。
三、教學設想:
激發興趣的方法眾多,情境教學法是其中一種,平時教師用的最多的是假設角色的方法,假設你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會怎么說、怎么做等。這樣做學生還是旁觀者,最多是站在課本之外,指手劃腳,一旦話題結束,一部分懶惰者依然懶于思維,他們讀是有口無心地讀;看是浮光掠影地看;說是不得要領地說……這樣所設計的情景與教學內容就好像是是“山核桃”外加“鹽糖味精”,品嘗者固然可以在“包裝”的誘惑下費力砸開核桃,但難有水乳交融的效果,因此只有用恰當的鑰匙不斷擰緊學生思維的發條,讓學生全身心進入角色,入情、入境,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的動機,讓他們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我要設計一個貫穿整節課的情景,讓學生自始至終進入角色。力求:在學習內容上不再拘泥于“語文學科”,而是關注、關涉社會、人生;方法途徑上不僅開展語文活動,實現課內外相結合,而且更注重在實際情景中、社會實踐中、生活體驗中培育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達成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學習功能上,不再單單追求智育目標,而是特別注重興趣愛好,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創新意識、合作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諸因素的和諧發展。基于這點理念我找到《晏子使楚》的教學突破口:利用很多同學欽慕甚至想成為一名外交官的心理,顛倒時空,引導學生把自己融入課文學習境界,實現了學生和課文的深層次對話,整堂課以我們一群小記者跟隨晏子出使楚國為主線,設計了六大趣味活動,貫穿了理解、感悟、概括、辯論、寫作等各項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主動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新建角色——引發動機
師:(板書課題)現有的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都有一些隨從人員。為了讓人們及時了解出訪情況,其中哪一種隨行人員一定少不了?(記者)而20xx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出使楚國卻沒有記者跟隨。今天,大家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去見識見識春秋末期那變幻莫測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風云?(接著討論,讓學生明白,當記者需要:耳靈——能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眼尖——善于觀察,特別是對方的動作、神態,能通過人物的外表推測人物的內心所想;口利——要能言善辯,善于提問;手快——動筆寫報道要快。)
(二)介紹情況——熟讀感知
師: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出使楚國,先請大家自由放聲讀課文,然后向大家作個介紹(方式為自由讀課文,或用簡要的話介紹文中的有關情況),通過學生的發言、補充、爭論,就暴露出學生課文疏通中的問題,加以引導,落實重點字、句。
(三)說說話意——體會感悟
師:大家跟隨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給你們印象最深?你聽出了晏子哪些話是話中有話的?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這些話,說說你聽出了什么,你是怎樣聽出來的。這一步旨在理解內容。
(四)表演朗讀——理解表達
師:面對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既緊張又精彩。各位隨晏子出使到楚國的小記者們,你們愿不愿意用表演朗讀來再現當時晏子三次受辱與反駁的情景?要把你們當時觀察到的楚王與晏子等人的動作、神態、說話時的語氣通過表演朗讀表現出來。(四人小組選一節表演練讀)
(五)嘗試反駁——遷移應用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顯示楚國的威風,卻沒有想到被晏子反駁得啞口無言。他看斗不過晏子,卻又不甘心受辱。突然,他看見你們這班小記者,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向你們瞟了一眼,輕蔑德才說道:“哼!齊國是不是沒有大記者了,怎么來的盡是你們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記者?”小記者們,面對楚王對你們的侮辱,你們肯低頭認輸嗎?
生:(堅決地)不肯!
師:那你們將怎樣反駁?
生:(拱了拱手)尊敬的楚王,敝國有個規定:訪問文明的國家年,就派大記者去;訪問野蠻的國家,就派小記者去。我們這班小記者,乳臭未干,最沒本事,就被派到這里來了。(說完故意笑了笑。)
生:我們年紀輕輕就能出來闖天下,你們楚國有想我們這么能干的小記者么?如果有,誰敢出來比試比試!
師:楚王聽了你們的反駁,只好紅著臉說——
生;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慚愧,慚愧。
生:咳!的確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楚王)輸得心服口服。
(六)答記者問——質疑應答
師:在出使任務即將結束時,晏子和楚王準備召開一個記者招待會。愛提問題的小記者們,你們可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有什么問題就當面問問晏子或楚王。
生:請問楚王,你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驗晏子?
生:請問楚王,那兩個武士押著囚犯是不是你故意安排的?
生:請問晏子,你出使楚國前,有沒有想到楚王會羞辱你?
生:請問晏子,你為什么這樣能言善辯、機智過人……(“晏子”和“楚王”隨機應答,教師穿針引線,引導點撥。
(七)發短消息——概括評價
師:開好了記者招待會,出使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不過,各位小記者,你們跟隨晏子出使楚國已有四五天了,齊國的國王正焦急地等待大家的消息呢?還是趕快動手給齊王發一條段消息,用簡短的幾句話夸夸我們的齊國大夫晏子。最后寫上“小記者某某報道”。
(八)晏子稱贊——激勵結束
師:看到你們這班小記者這次隨行地出色表現,就連智慧超人、能言善辯的大夫晏子也不住的點頭稱贊。他捋了捋胡子說:“你們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靈、眼尖、口利、手快。我想,只要你們現在刻苦努力,多加鍛煉,將來必成大器。再過幾天,齊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國,(拱了拱手)諸位還愿意與我晏子一道出訪嗎?
五、課堂評價和反思:
教書十載,教《晏子使楚》數次,每教必有所得,此次收獲最大,不敢藏私,故將教學所得與各同仁共饗。
教師的自我評價:全班同學的興趣空前高漲,課上得像磁石吸鐵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使他們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而且開放性課堂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閃光點”,使他們自主地投入學習、高效地創造性學習。
收獲和反思:我們培養學生的宗旨不僅基礎要扎實,知識面要寬,而且要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為此,語文教學的一切活動必須為能培養主動積極地吸取知識,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能克服種種困難而解決問題的人才服務。如何倡導一種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改善課堂結構,調節課堂氣氛,這是擺在我們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由這節實驗課,我感到:
1、課堂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年輕、活潑,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的一代,因此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置身于課外,固然有他們學習狀態的原因,但也有教師課堂設計的重要因素,再老的課文,只要花心思,總能找到新角度,上出新意。因此教師不僅要鉆研教材,更要盡量尋找最切合學生實際的突破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抓住他們的心理,激發學生參與課文中發生的事件,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自主地感受、體驗和理解,同步實現內容理解和語文素養的雙重任務。
2、教師應該是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應當是精心策劃的,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成為一個連續的過程,并形成幾個高潮。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經常處于“憤悱”狀態,學生自主學習才能成為真正的可能。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時應從難度、跨度、梯度、廣度等方面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漸由已知導入未知,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飛躍。當然問題的設置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使學生可以跳一跳,摘果子,從這點上說:教師是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
3、但是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暫時還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有個別學生習慣于老師告訴答案,要他自己去自學、探究與表演、評價,很不適應,甚至不理解;個別學生學習不主動,不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學習效果自然也就不好,因此解放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做好認知調控,自覺地從“只聽不思”“不聽不思”中解放出來,積極思維,主動探索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去解決的難題。
晏子使楚的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讀通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聰明才智和善辯的口才。
3、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難點:
了解全文的主要的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我國歷的春秋時期,有一位能言善辯的政治家,他就是晏子。
學生介紹晏子。
師:晏子真名叫晏嬰,那么為什么人們叫他晏子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找到有關故事起因、經過、結果的段落。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指導“敝、臣”的書寫順序;“橘”的筆畫較多,指導學生寫好右邊部分。
3、出示詞語,強調讀好“敝國、大夫”。
4、再讀課文,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每部分內容,體會課文首尾照應的寫法。
(三)大膽質疑
通讀課文,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學生提出問題。
預設: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反駁楚王的?楚王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晏子的語言,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讀懂晏子的語言,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
1、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學習作者描寫人物語言神態的寫作方法,并用簡短的語言概括。(鉆狗洞、沒人才、沒出息。)
2、細讀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結果,從三個“只好”體會楚王的毫無辦法。提出合作討論的.問題:晏子反駁楚王的哪些話最精彩?
(二)品讀晏子
1、出示合作提示。
(1)默讀課文,找出晏子三次有力反擊楚王的話,用( )表示。
(2)從晏子精彩的語言中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
2、匯報交流。
第一回合
(1)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2)得出結論: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才( )。楚國讓我鉆狗洞,所以楚國是( )。
(3)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段話呢?(怒氣沖沖地、不卑不亢地、冷靜地。)
第二回合
(1)讀懂“大伙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摩肩接踵、舉袖成云、揮汗如雨。)
(2)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
得出結論:上等人訪問上等國家,下等人訪問( )。我最不中用,訪問楚國,所以楚國是( )。
(3)晏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言善辯。)
第三回合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1)這段話中出現了兩個“水土”,意思分別是什么?
(2)得出結論: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到了淮北變成了( ),所以淮北的條件( )。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可一到楚國,( ),所以楚國是( )。
(三)課堂小結
晏子為什么能最終獲得楚王的尊重?
板書設計: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駁結果
鉆狗洞是狗國只好大開城門
沒人才下等國只好賠著笑臉
沒出息強盜國營農場只好賠不是
【晏子使楚的教案】相關文章:
晏子使楚教案12-17
《晏子使楚》教案01-01
晏子使楚教案03-06
《晏子使楚》教案09-30
《晏子使楚》教案范文05-25
晏子使楚教案優秀08-24
《晏子使楚》教案模板05-16
《晏子使楚》教案最新10-25
《晏子使楚》教案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