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樂頌》教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歡樂頌》教案 1
活動目標
1、欣賞世界名曲,感受歌曲的雄偉氣勢、歡快的情緒及歌詞的美。
2、探索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并體驗二聲部合唱的美。
3、在欣賞活動中發揮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按歌曲內容設計的圖畫一幅、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完整播放一遍歌曲
師: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們聽到這首歌想到了什么?心里感覺怎么樣?
2、教師以故事的.形式簡要介紹音樂家貝多芬的生平、簡歷,讓幼兒初步了解音樂家的事跡,激發熱愛音樂家并喜歡音樂活動的情感。
3、再完整的播放一遍,讓幼兒注意聽清楚歌詞,了解歌詞的內容。
(1)師:你們聽到歌中唱了什么?
(2)展示畫圖,讓幼兒觀察理解歌詞內容,并結合語言活動(欣賞教師的朗誦)進一步感受歌詞的美。
4、完整欣賞音樂,讓幼兒隨音樂拍手,進一步熟悉旋律,感受歌詞的美,加深對歌詞內容的理解。
5、欣賞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進一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歡快的情緒及富有震撼力的特點。激發幼兒今后學習二聲部合唱的興趣。
(1)欣賞并隨音樂演唱。
(2)欣賞并隨音樂用單音節哼唱稱詞。
(3)欣賞兩個聲部的合唱,感受合唱聲部豐富的色彩及其表現手段,體驗合唱的音色更加和諧好聽。
6、幼兒隨音樂自由起舞。
活動建議
1、本活動可分三次進行,第一次欣賞歌曲,第二次學唱歌曲,第三次自由創編舞蹈表演動作。
2、可結合語言活動、環保主題教育活動進行。
3、教師帶領幼兒合唱此歌,并在節日中進行表演。
《歡樂頌》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歌曲創作的背景及貝多芬對人類音樂的偉大貢獻,認識串鈴、雙響桶、三角鐵、沙錘、碰鐘5種樂器。
2、能力目標:
①在學習中聯系創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
②培養學生小組合作運用樂器自編合唱的能力。
3、思想目標:
①了解歌曲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當人們都成為兄弟時,人類才能得到幸福;
②培養學生樂觀、勇敢、堅強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學習他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格,并且運用樂器編小合唱。
教學難點:跨小節的切分節奏,要唱足時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學用具:電子琴、多媒體課件、串鈴、雙響桶、三角鐵、沙錘、碰鐘
教學方法:討論法、啟發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見一位音樂圣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教師彈奏《獻給愛麗斯》片段,請學生說出是誰的`作品。
2、提問:
①你還聽過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為什么被稱為“樂圣”?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3、現在老師就帶大家走進美妙的音樂殿堂,去了解一下這位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偉大作曲家——貝多芬。
二、走進音樂圣人——貝多芬
1、課件講述小故事——令人落淚的歡樂頌。
2、通過聽故事談談你對貝多芬的認識。
3、結合課件簡介“樂圣”貝多芬的生平。
三、走進名曲——《歡樂頌》
1、欣賞《歡樂頌》
①結合課件通過欣賞《歡樂頌》的演出盛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提問:聽完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學唱《歡樂頌》
①提問: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這首歌?
②試用學生提出的方法學唱,解決難點。
③全體齊唱,相互評價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
④教師指揮,全班有感情地齊唱。
四、拓展、延伸、運用
1、教師出示沙錘、串鈴、雙響桶、碰鐘、三角鐵,學生齊答這些樂器的名稱,并找個別同學示范演奏方法。
2、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將《歡樂頌》這首歌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這些樂器自編合唱。
3、分組上臺表演,相互評價。
4、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合唱要“動”起來,要有創新,應在隊型和變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結
1、用一句話說出你了解的貝多芬。
2、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
作業布置:我也可以是貝多芬
根據老師所給音符,加上拍好和節奏,試試你的創作能力。
《歡樂頌》教案 3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活動準備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游》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后向幼兒發出啟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并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里頭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只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采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提問"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為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
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表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
四、嘗試游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
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愿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游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
2、熟悉游戲以后,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游戲活動結束評價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五、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
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
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很高,孩子們對于歌曲的重難點掌握的比較好。在形象的圖譜的提示下,合著音樂的美妙的旋律,幼兒較快的學習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歡樂頌》教案 4
活動目的:
1、感受并學習用歌聲來表現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
活動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驗準備:
《歡樂頌》作品介紹。
活動過程指導:
一、欣賞音樂:
欣賞管弦樂隊演奏的錄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輝煌的情緒。
欣賞童聲演唱的《歡樂頌》,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再次感受其熱情奔放的音調和振奮人心的節奏。
二、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對歌曲的'聯想。
三、學會合唱;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嗚"音演唱,教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一部分幼兒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兒唱"嗚"音,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努力保持聲部之間音量的均衡和協調。
四、創編動作表演唱;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簡單的手部動作。
跟隨音樂邊表演邊進行合唱練習。
活動反思:
整堂課有兩個知識目標,但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合理。其中在知識目標體會歌曲情感,正確演繹歌曲中。整堂課的音樂出現的頻率還是少了點,時間還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譯方面,情感處理的還不夠詳細。如果能從貝多芬的生平事跡,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調動學生的情緒,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多去演唱或是聽老師范唱,讓學生的情感隨音樂進入平等、互愛的境界。這樣可能學生在最后演繹出來的效果會更好的。二是在講旋律的進行方式樂理知識時,老師講的稍微多了點,其實這里可以讓學生之間以多參與討論、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既可以提高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講音階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如我們可以把音階中的每個音看成是一級一級的樓梯,形象地向學生介紹音符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強弱處理方面,老師也不需要講得太多,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聽音樂,教師可以吹奏笛子,讓學生辨別強弱的地方,這樣學生演繹起來更容易點。一堂課下來,我覺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
《歡樂頌》教案 5
活動目的:
1.感受并學習用歌聲來表現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樂頌》歡快的節奏。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驗準備:《歡樂頌》作品介紹。
活動過程指導:
一.欣賞音樂:
欣賞管弦樂隊演奏的錄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輝煌的情緒。
欣賞童聲演唱的《歡樂頌》,再次感受其熱情奔放的音調和振奮人心的節奏。
二.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對歌曲的聯想。
三.學會合唱;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嗚"音演唱,教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一部分幼兒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兒唱"嗚"音,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努力保持聲部之間音量的均衡和協調。
四.創編動作表演唱;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簡單的手部動作。
跟隨音樂邊表演邊進行合唱練習。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很高,孩子們對于歌曲的重難點掌握的比較好。在形象的圖譜的提示下,合著音樂的美妙的旋律,幼兒較快的學習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小百科:《歡樂頌》其實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第九交響曲》是于1822年秋天開始進入創作階段的。但貝多芬卻幾乎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醞釀、來籌劃。
《歡樂頌》教案 6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游》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后向幼兒發出啟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并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里頭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只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采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提問"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為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
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表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
四、嘗試游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
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愿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
2.熟悉游戲以后,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游戲活動結束評價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活動延伸:
1.學習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
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
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活動反思:
整堂課有兩個知識目標,但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合理。其中在知識目標(1)——體會歌曲情感,正確演繹歌曲中。整堂課的音樂出現的頻率還是少了點,時間還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譯方面,情感處理的還不夠詳細。如果能從貝多芬的生平事跡,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調動學生的情緒,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多去演唱或是聽老師范唱,讓學生的情感隨音樂進入平等、互愛的境界。這樣可能學生在最后演繹出來的效果會更好的。二是在講旋律的進行方式樂理知識時,老師講的稍微多了點,其實這里可以讓學生之間以多參與討論、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既可以提高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講音階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如我們可以把音階中的每個音看成是一級一級的樓梯,形象地向學生介紹音符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強弱處理方面,老師也不需要講得太多,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聽音樂,教師可以吹奏笛子,讓學生辨別強弱的地方,這樣學生演繹起來更容易點。一堂課下來,我覺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
小百科:歡樂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huānlè,形容內心十分開心,高興。語出《莊子
《歡樂頌》教案 7
活動目的:
1.感受并學習用歌聲來表現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驗準備:
《歡樂頌》作品介紹。
活動過程指導:
一.欣賞音樂:
*欣賞管弦樂隊演奏的錄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輝煌的情緒。
*欣賞童聲演唱的《歡樂頌》,再次感受其熱情奔放的'音調和振奮人心的節奏。
二.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對歌曲的聯想。
三.學會合唱;
*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嗚"音演唱,教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一部分幼兒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兒唱"嗚"音,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努力保持聲部之間音量的均衡和協調。
四.創編動作表演唱;
*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簡單的手部動作。
*跟隨音樂邊表演邊進行合唱練習。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歡樂頌》教案 8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感知理解歌曲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2、探索用兩種表現方式,表現歌曲逐漸熱烈的情緒。
3、能與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體驗歌曲歡樂的氛圍。
【活動準備】
1、根據歌曲內容準備相關圖片一幅。
2、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3、幼兒會演奏《歡樂舞曲》。
4、打擊樂器:碰鈴、鈴鼓、圓舞板等,幼兒人手一件樂器。
【活動過程】
一、歌唱活動:畢業歌。
教師引導幼兒隨著音樂有表情地演唱《畢業歌》。
二、看圖欣賞歌曲《歡樂頌》。
教師出示圖片,啟發幼兒看圖說說:畫面上有什么?它們在做什么?
師:下面,老師把小朋友看見的畫面跟朋友說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請大家仔細聽。
師:你聽到了什么?帶領幼兒看圖念歌詞。
教師隨著音樂帶領幼兒念歌詞。
欣賞歌曲錄音《歡樂頌》,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輕輕地眼唱。
三、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隨著鋼琴伴奏的音樂,嘗試著眼唱歌曲。
幼兒歌唱,教師退出。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唱歌,才能表現出歌曲越來越熱烈的氣氛呢?
開展討論活動。
帶領幼兒根據討論出來的一個或者兩個方案,進行歌唱活動,表現歌曲走越熱烈的'氛圍。例如:分聲部逐層累加、加入舞蹈動作、加入襯詞、加入打擊樂器的方式演唱不口表現歌曲。
五、打擊樂:歡樂舞曲。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歌聲和動作表現歡快熱烈的氣氛,下面,我們用樂器,大家一起來演奏《歡樂舞曲》。
教師帶領幼兒使用樂器,演奏打擊樂《歡樂舞曲》。
《歡樂頌》教案 9
教學目標:
1、了解本節課的欣賞歌曲《歡樂頌》的創作背景及音樂大師貝多芬對人類音樂藝術的偉大貢獻。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模仿、感知和創新并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及肢體間的協調能力。
3、通過學習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課型:綜合型
教學重點:
1、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了解貝多芬、學習貝多芬與社會與疾病、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生觀。
2、感受4/4拍子的強弱規律并能應用到歌曲當中去。
教學難點:
1、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弱拍起的唱法,注意節奏的穩、準。
2、在歌曲中能夠唱出強弱感覺。
教學方法:
分組競賽的情境式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電子琴、錄音機、實物幻燈。
教材及學生分析:
《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中第四樂章的合唱部分。詞取自德國大詩人席勒于1785年所寫的同名詩。把聲樂放進交響樂里,在貝多芬的那個時代是一種大膽的創造。由于原唱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且聽的不是很清楚,為了不使學生有枯燥的感覺,我在網上下載了學生樂于接受的黑鴨子組合演唱的《歡樂頌》給學生欣賞。初一的學生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為了使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我設計了四輪竟賽貫穿整節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為了附和學生愛唱流行歌曲的心理,選取了《陽光總在風雨后》這首健康向上、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加入本節課培養學生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
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重視音樂實踐,并向我校教改課題《情境式教學法》靠攏,創設一個有吸引力的主題音樂,我選用了初中一年級音樂課本第三課的欣賞必聽曲目《歡樂頌》和學生們喜歡的流行并健康的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進行教材的重組和加工,并在整節課中始終貫穿分組競賽的情境式的教學模式,積極與學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在欣賞歌曲中引領學生加入動作感受4/4拍子的強弱規律。
《歡樂頌》教案 10
教學案例《歡樂頌》
【課型】
綜合欣賞課
【教學課時】
一課時(50分鐘)
【教學對象】
高一年級
【教學用具】
鋼琴、音響、多媒體教學設備等。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與學唱《歡樂頌》使學生了解“樂圣”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
的創作風格。
(2)激發學生二聲部合唱的能力,培養學生與他人合唱和自身協調能力。
(3)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情
趣。
【教材分析】
《歡樂頌》選自貝多芬著名的《第九交響曲》終曲合唱。作品以宏偉的構思,氣壯山河的力量,頌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主題和歡樂、神圣的理想世界。《歡樂頌》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有領唱、重唱、合唱,通過多次主題的變奏來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頌揚了和平、友愛的境界。
【教學重點】
欣賞與學唱歡樂頌
【教學難點】
二聲部合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聆聽兩個音樂的片斷,思考這兩首作品的曲作者是誰。同學對這位音樂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命運》交響曲主題、《獻給愛麗絲》片段)
三.作曲家、作品介紹
1.說說這位音樂家是誰。以及對他的了解。
(貝多芬,他被稱為“樂圣”,他在青年時期耳朵失聰。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他是音樂史,也是整個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樂家之一,他的名字跟莎士比亞、達?芬奇一樣家戶喻曉。貝多芬的交響音樂有著英雄史詩般的氣質和不揭的動力,
三、五、七、九交響曲與輝煌的第五鋼琴協奏曲,如大江大河般奔騰咆哮一瀉千里。他是跨兩個世紀,連接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兩個派流的大師。貝多芬用音樂與厄運抗爭,用音樂抒發對大自然的愛,用音樂舉起自由、平等、博愛的大旗,憧憬人類友愛、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2。(出示貝多芬的圖片),有沒有聽過他的《第九交響曲》?對它有多少了解?給你印象最深的旋律又是什么呢?
(它帶有些宗教色彩。是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的作品。聽過《歡樂頌》,而且
會唱主旋律的部分。作品大約創作于1819到1824年間,是貝多芬全部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D大調,4/4拍。這是一首龐大的變奏曲,充滿了莊嚴的宗教色彩,氣勢輝煌,是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典范之作。通過對這個主題的多次變奏,樂曲最后達到高潮,也達到了貝多芬音樂創作的最高峰。樂章的重唱和獨唱部分還充分發揮了四位演唱者各個音區的特色)。
四.欣賞《歡樂頌》
1.聆聽合唱作品《歡樂頌》,在聆聽感受音樂時,思考里面含有哪幾種演唱形式?(播放音樂)
領唱、獨唱、重唱、合唱。
2.這首曲子是1824年貝多芬耳聾時創作的,也是他精神和物質很困苦時所作的不朽之作。作品體現了他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歡樂頌》其實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首演時,他親自指揮獲得成功。
3.學習《歡樂頌》的主題部分。
(播放音樂,并出示歌譜)
五.學唱《歡樂頌》
1.分出兩個聲部的同學。給兩分鐘時間大家練習自己聲部的`歌譜。師:好,先請高聲部的同學來唱譜。
2.在鋼琴上彈奏高聲部旋律
高聲部的旋律是較熟悉且容易,低聲部的同學唱的時候要注意兩個音5和7的音準。
3.請低聲部的同學來唱譜,注意音準和節奏。
(在鋼琴上彈奏低聲部旋律)
4.一起來合唱譜子。在唱自己聲部的同時,注意聽另一個聲部,并感受整個音樂的效果。同時,要用高位置演唱,精神飽滿。(鋼琴伴奏)
(鋼琴伴奏)
5.老師指揮,學生唱
六.創作表演
1.把四拍子看成二拍子演唱,縮短時值,使歌曲更具律動性。
2。加上以前學過的聲勢作伴奏。跺腳、拍腳、捻指、拍手。一拍做一個動作,聲音跟聲勢動作要一致。
3。一個學生指揮,其他學生唱加上聲勢動作,老師彈琴
六.小結
認為在這堂課中學到了什么?
(A對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B體會到了二聲部合唱的魅力。C會唱《歡樂頌》的低聲部。等)
在音樂課上,不僅學到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課得到一種鍛煉。在學唱的同時也學到了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情趣。
《歡樂頌》教案 11
計劃意圖:
歌頌講授慣有的“三步曲”―練聲、范唱、學唱,使全部講授歷程死板單調,幼兒的“三性”受到約束。怎樣變更幼童謠唱的努力性,施展進修的自動性和締造性,在歌曲《高興頌》的講授中,我接納了圖譜講授。《高興頌》旋律美好,但歌詞四大句的內容無一反復,幼兒不易影象。我計劃了此圖譜,把歌詞、音高、節拍融在圖譜中,形象、直不雅。沖破了以往“注入式”、“填鴨式”的講授模式,較大地變更了幼兒進修的“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活動目標:
1、經由過程引誘幼兒圖譜,資助幼兒明白歸納清算歌詞,并能用身形行動締造性地表示.
2、用高興生動的情緒演唱歌曲,表達對大天然的喜好之情,并控制附點四分音符的`準確唱法.
活動預備:
1、活動配景圖一幅,節拍譜二張,圖譜一張.
2、標記標記多少,《遠足》、《高興頌》磁帶,灌音機。
3、幼兒人手一份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室。
幼兒在《遠足》歌聲中高興的邊行動邊進入。
二、練聲、節拍型訓練。
引誘幼兒看節拍譜,模擬動物啼聲:
①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題,并明白歌詞內容。
1、幼兒園教育隨筆出示圖譜,引誘幼兒。
①師清唱,邊唱邊指圖譜。
②提問:a、聽了適才那首歌,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幼兒答復,師指圖譜)
b、表明腳跡:由于我們各人何等快活,又唱歌來又跳舞,以是留下了一些腳跡。
2、完備朗讀歌詞。
四、控制歌詞內容。
1、用種種行動締造表示歌詞內容。
①個體幼兒表示。
②自由組合表示。
2、先生指圖譜,幼兒坐下平靜完備朗讀。
引誘幼兒用種種差別的行動邊朗誦邊打出節拍。
五、熟習旋律,學唱歌曲。
1、完備觀賞樂曲一遍。(放灌音磁帶)
2、用象聲詞“啦”唱,熟習旋律。
3、幼兒自指小圖譜,聽音樂學唱。
4、師生配合指大圖譜唱。
5、出示標記“”、“唷保引誘幼兒唱好頓音、連音和強音暗號。
6、趟哂淄謠曲名稱。
7、合唱:
①幼兒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詞。
②幼兒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詞。
六、竣事:
幼兒手持發話器,邊唱歌邊走出活動室。
《歡樂頌》教案 12
教學內容:歡樂頌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歡樂頌?讓學生了解歌曲表達的中心思想——只有當人們都
成為兄弟時,人類才能得到幸福;培養學生樂觀、勇敢、堅強的精神
品質。體會博愛,自由,平等,友愛,勇敢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點: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學習他與社會與疾病
與命運抗爭到底的偉大人格,博愛的理解和詮釋。
教學難點:跨小節的切分節奏,要唱足時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歌曲感
情的理解和表達;
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創設情景、引出新課
播放《歡樂頌》片段。
1、聽到剛才的旋律有同學可以告訴老師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嗎?
可能有的同學知道這首《歡樂頌》是那位音樂家的作品有的不清楚。那么,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見一位音樂圣人,他就是《歡樂頌》的.作者:你們想知道他是
誰嗎?
老師:好,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同學們請看!我會給出不同
的條件,我們就根據這不同的條件來猜猜看。
第一個條件:他是一位音樂家,出生于是1770年12月16日。
在1782年—1792年是他的創作的豐碩時期。有六首歌曲,三首前奏曲和鋼琴奏
鳴曲。兩首小提琴曲,一首小步舞曲,一部康塔塔。
第二個條件: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781年——1787年譜寫成的三首鋼琴奏
鳴曲。
老師:有沒有同學猜到?那好咱們繼續看第三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他生于萊茵河畔的波恩。爺爺是男低音歌手,歌劇作曲家和指
揮家,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他曾因戀受失意而煩惱,影響到肝臟,致使聽覺失
聰。1802年他意識到耳病無法治愈時,曾經打算自殺,但是由于對音樂的熱愛
和追求,終于克服了精神危機,寫出了明朗的《第二交響曲》。
學生:貝多芬。
2、提問:①你還聽過貝多芬的哪些作品?答:如交響曲《英雄》、《命運》;
序曲《哀格蒙特》;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
②他為什么被稱為“樂圣”?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答: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后32首帶有編號)、
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圣。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人民的痛苦和歡樂,斗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的斗志,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3、現在老師就帶大家走進美妙的音樂殿堂,去了解一下這位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偉大作曲家——貝多芬。
二、走進音樂圣人——貝多芬
1、課件講述小故事——令人落淚的歡樂頌。
2、通過聽故事談談你對貝多芬的認識。
3、結合課件簡介“樂圣”貝多芬的生平。
三、走進名曲——《歡樂頌》
1、欣賞《歡樂頌》
①結合課件通過欣賞《歡樂頌》的演出盛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提問:聽完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答:歡樂頌的主旋律貫穿始終。這便是這部偉大的曲子所要歌頌的主題——歡樂,一個簡單卻又優美的旋律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
2、學唱《歡樂頌》
①提問: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這首歌?
②試用學生提出的方法學唱,解決難點。
③全體齊唱,相互評價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
④教師指揮,全班有感情地齊唱。
3、分析作品
老師:首先,來看一下它的節奏是怎樣的?
學生:歡快的,高興的。
老師:很好,它是個快板,全曲都體現了“歡樂”的主題。那么樂曲是什么調的?
學生:G大調。
老師:音樂風格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通俗易懂,節奏歡快流暢。
四、小結
1、用一句話說出你了解的貝多芬。
2、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了哪些精神?
《歡樂頌》教案 13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歸納整理歌詞,并能用體態動作創造性地表現。
2、用歡快活潑的情感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并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正確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1、活動背景圖一幅,節奏譜二張,圖譜一張.
2、符號標志若干,《郊游》、《歡樂頌》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份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室。
幼兒在《郊游》歌聲中歡快的邊動作邊進入。
二、練聲、節奏型練習。
引導幼兒看節奏譜,模仿動物叫聲: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題,并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①師清唱,邊唱邊指圖譜。
②提問:a、聽了剛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師指圖譜)
b、解釋腳印:因為我們大家多么快樂,又唱歌來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腳印。
2、完整朗讀歌詞。
四、掌握歌詞內容。
1、用各種動作創造表現歌詞內容。
①個別幼兒表現。
②自由組合表現。
2、老師指圖譜,幼兒坐下安靜完整朗讀。
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動作邊朗誦邊打出節奏。
五、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放錄音磁帶)
2、用象聲詞“啦”唱,熟悉旋律。
3、幼兒自指小圖譜,聽音樂學唱。
4、師生共同指大圖譜唱。
5、出示符號“
《歡樂頌》教案 14
活動目的:
1.感受并學習用歌聲來表現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
活動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驗準備:《歡樂頌》作品介紹。
活動過程指導:
一.欣賞音樂:
x欣賞管弦樂隊演奏的錄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輝煌的情緒。
x欣賞童聲演唱的《歡樂頌》,再次感受其熱情奔放的音調和振奮人心的節奏。
二.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對歌曲的聯想。
三.學會合唱;x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嗚"音演唱,教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x一部分幼兒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兒唱"嗚"音,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
x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努力保持聲部之間音量的均衡和協調。
四.創編動作表演唱;x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簡單的手部動作。
x跟隨音樂邊表演邊進行合唱練習。
活動反思:
整堂課有兩個知識目標,但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合理。其中在知識目標(1)——體會歌曲情感,正確演繹歌曲中。整堂課的音樂出現的頻率還是少了點,時間還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譯方面,情感處理的還不夠詳細。如果能從貝多芬的生平事跡,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調動學生的情緒,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多去演唱或是聽老師范唱,讓學生的情感隨音樂進入平等、互愛的.境界。這樣可能學生在最后演繹出來的效果會更好的。二是在講旋律的進行方式樂理知識時,老師講的稍微多了點,其實這里可以讓學生之間以多參與討論、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既可以提高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在講音階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種例子,如我們可以把音階中的每個音看成是一級一級的樓梯,形象地向學生介紹音符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強弱處理方面,老師也不需要講得太多,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聽音樂,教師可以吹奏笛子,讓學生辨別強弱的地方,這樣學生演繹起來更容易點。一堂課下來,我覺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
《歡樂頌》教案 15
設計意圖:
歌唱教學慣有的“三步曲”——練聲、范唱、學唱,使整個教學過程枯燥單調,幼兒的“三性”受到束縛。如何調動幼兒歌唱的積極性,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歌曲《歡樂頌》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圖譜教學。《歡樂頌》旋律優美,但歌詞四大句的內容無一重復,幼兒不易記憶。我設計了此圖譜,把歌詞、音高、節奏融在圖譜中,形象、直觀。打破了以往“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較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目的`: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歸納整理歌詞,并能用體態動作創造性地表現.
2、用歡快活潑的情感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并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正確唱法.
活動準備:
1、活動背景圖一幅,節奏譜二張,圖譜一張.
2、符號標志若干,《郊游》、《歡樂頌》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份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室。
幼兒在《郊游》歌聲中歡快的邊動作邊進入。
二、練聲、節奏型練習。
引導幼兒看節奏譜,模仿動物叫聲: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題,并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①師清唱,邊唱邊指圖譜。
②提問:a、聽了剛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師指圖譜)
b、解釋腳印:因為我們大家多么快樂,又唱歌來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腳印。
2、完整朗讀歌詞。
四、掌握歌詞內容。
1、用各種動作創造表現歌詞內容。
①個別幼兒表現。
②自由組合表現。
2、老師指圖譜,幼兒坐下安靜完整朗讀。
引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動作邊朗誦邊打出節奏。
五、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放錄音磁帶)
2、用象聲詞“啦”唱,熟悉旋律。
3、幼兒自指小圖譜,聽音樂學唱。
4、師生共同指大圖譜唱。
5、出示符號“▼”、“︵”,引導幼兒唱好頓音、連音和強音記號。
6、吿訴幼兒歌曲名稱。
7、合唱:
①幼兒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詞。
②幼兒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詞。
六、結束:
幼兒手持話筒,邊唱歌邊走出活動室。
【《歡樂頌》教案 】相關文章:
音樂歡樂頌教案02-01
《歡樂頌》-教學教案04-25
音樂教案:歡樂頌01-31
歡樂頌音樂教案10-11
歡樂頌音樂教案02-25
歡樂頌音樂教案04-25
歡樂頌音樂教案【精】01-11
大班音樂歡樂頌教案03-08
《歡樂頌》教案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