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鼓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鼓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鼓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⒈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結構,能用動作表現樂曲的節奏。
⒉體驗與同伴合作造型、共同擊鼓游戲的快樂。
⒊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⒋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把音樂截成A、B兩段)、節奏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節奏
⒈今天老師帶來一段關于敲鼓的音樂,我們來聽聽,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你可以把你身體的某一部位當成鼓,聽著音樂用小手來敲一敲鼓。
⒉這段敲鼓的音樂你聽了有什么感受?
二、我的身體當小鼓,動作表現樂曲的節奏
⒈那我們聽著這首歡快的`樂曲來玩敲鼓游戲吧!我們的身體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鼓,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當小鼓呢?
⒉引導幼兒感受A段樂曲,并隨音樂節奏敲擊身體的某一部位。
⒊出示A段節奏圖,現在我們來看著圖有節奏的敲鼓,你們知道一面鼓表示什么嗎?怎么敲?
⒋對了,一面鼓敲一下。我們再來敲一次吧!
⒌還有哪個部位可以當鼓?我們再來試一下。(看圖譜有節奏的敲)
⒍愿意再來一下嗎?你喜歡哪個部位當小鼓就敲哪哦!
三、兩個朋友鼓。體驗與同伴合作造型
⒈剛才我們是自己的身體當小鼓,現在請你們把你們的兩只小手兩當成2只小鼓,在接下來的音樂里請你們的兩只小手擺造型好嗎?
⒉請你們先來聽一聽、看一看哪段音樂是擺造型的?一共擺了幾個造型?
⒊看圖欣賞B段音樂,哪里是擺造型?一共擺了幾次造型?最后一次和前3次有什么不一樣?那最后一次我們要這么做?集體嘗試一下。鼓槌圖表示什么?擺的好的造型的鼓老師才會來敲。
⒋請你想想你的2只小鼓可以擺什么造型?
⒌聽B段音樂嘗試用兩只手表現鼓的造型。(2次)
⒍你們愿意當鼓嗎?請兩個小朋友合作來表現這兩只鼓。請你和你的朋友商量一下,在擺造型的時候要做什么造型?
⒎聽B段音樂嘗試兩個鼓的合作變現鼓的造型。老師在敲鼓處敲打造型好的鼓。(2次)
四、我們來敲鼓,體驗共同擊鼓游戲的快樂
⒈我們來聽著音樂玩敲鼓游戲吧!前面一段你們的身體當鼓自己敲,后面一段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當鼓老師來敲。準備好了嗎?
⒉完整表現音樂2遍。
⒊可以請個別幼兒嘗試當B段的敲鼓人。
鼓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非洲鼓高、中、低音三個基本音的演奏方法。
2.嘗試根據圖譜學習演奏歌曲《小寶貝》,體驗非洲鼓打擊樂活動的`樂趣。
重點:根據圖譜演奏歌曲《小寶貝》,體驗參與非洲鼓活動的樂趣。
難點:跟隨音樂節奏變化演奏樂曲。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非洲鼓若干、音樂《小寶貝》、紅藍手環人手各一個。
2.經驗準備:已聽過樂曲《小寶貝》,對音樂旋律節奏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問好,介紹音樂名稱。
二、認識了解非洲三個基本音,介紹圖譜中對應的動物圖案,并練習演奏。
1.低音:用犀牛表示,唱“咚”;用左右手練習。
2.中音:用斑馬表示,唱“嘟”。用左右手練習。
3.高音:用小鳥表示,唱“噠”。用左右手練習。
三、四個基本節奏型分解練習:《小寶貝》
四、跟隨音樂完整演奏歌曲《小寶貝》
五、活動結束。
鼓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會認簡單的圖譜,學敲《新年到》的鼓點。
2.在談話中,學念童謠的過程中,感受新年歡樂氣氛。
3.在游戲中學會敲鼓,提高幼兒學敲鼓的興趣和增強對音樂的節奏感。
活動準備
竹鼓、鼓棒、圖譜。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一)教師示范性打節奏,幼兒模仿。
(二)與小鼓做游戲:鼓聲響,跳的高,鼓聲輕,跳的低。
(三)可以隨鼓聲的輕重、快慢,幼兒做不同的動作。也可以讓幼兒來想象一下快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慢的時候又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二、學習童謠
(一)談話
1.小朋友:“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將迎來一個最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嘛?”
2.在新年里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新年的呢?
(二)學年童謠
1.教師完整念一遍。(進行相應的提問)
2.幼兒一句一句跟念數遍。
3.幼兒完整的念一遍。
三、學敲鼓點
(一)出示圖譜
請幼兒來說說每個符號的敲法,請個別幼兒來示范。
(二)幼兒自由練習
請幼兒看著圖譜先自由練習一下。教師巡視、觀察。
(三)交流、討論
請幼兒把自己在練習中的難點說出來,大家一起來解決。
(四)教師梳理、集體練習
在幼兒自由練習的`情況下,教師及時梳理出幼兒的難點,進行集體教學。
1.分句教學。
2.難點重點分析。
四、幼兒表演
幼兒一邊看圖譜,一邊念童謠,進行竹鼓表演。(要求動作盡量準確,要有敲鼓的架勢。
五、延伸活動
與小鼓做搶椅子游戲。
課后反思
1.在開始部分采用游戲導入,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在這一環節鞏固幼兒已學的節奏,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節奏感。
2.在學敲鼓點環節,先集體復習每個符號的敲法,然后讓幼兒自由練習,從中發現自己認為的難點,再集體梳理,這樣幼兒在學習鼓點就不會那么被動,而是主動的來克服難點。在整節課中幼兒的自主性學習有很好的體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大環節比較清晰,但是承上啟下的語言不夠精煉。重點提問不夠突出,幼兒難點回答到點上來。在認識單個的鼓點符號上,部分幼兒掌握的比較好,有部分幼兒在自由練習時不知道做什么事情了。沒有達到預期想象中的效果。
鼓大班教案4
(一)活動目標:
認識加號"+"和等號"=",學習列加法算式。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教師演示材料:實物玩具娃娃3個,梨子圖片5張,"+""="的圖卡、1-5數字卡。
(2)幼兒每人每人一份寫有分合式的燈籠、2-10的數字掛鉤。
(3)分組活動材料:
情景圖若干、集合圖若干、分合圖若干、寫有2-5數字的刺猬、寫有5以內加法算式的果子卡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玩游戲"掛燈籠",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分解。
師:小朋友們先看自己手中燈籠上的分合式,算出答案,然后掛在相應的數字持鉤上,比比誰掛得又對又快。
2、教師用實物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理解5以內數的加法含義。
(1)師:老師先買了2個玩具娃娃,又買了1個玩具娃娃,老師一共買了幾個玩具娃娃?
(2)小結:2個玩具娃娃加上1個玩具娃娃,一共有3個玩具娃娃。教師邊說邊列出算式。
告訴幼兒:"+"叫"加號",表示把東西合并起來,東西變多了。 "="叫等于,表示左邊的兩個數加起來是右邊的這個數。
(3)引導幼兒正確地讀算式"2+1=3"。
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口述應用題列算式計算。
(1)教師邊演示圖片邊口述應用題。
(2)幼兒根據教師口述的應用題列出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3)交流分享:說一說你列的式子。
4、出示教育掛圖《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列式計算。
(1)師:圖上有什么?先請一個小朋友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再請另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計算。
(2)每個幼兒根據圖中特點,用數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5、幼兒分組活動,鞏固5以內數的加法知識。
情境圖:根據情景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集合圖:根據集合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分合式:根據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送果子:根據果子卡片上的算式計算出得數后把果子貼在相應號碼的刺猬身上。
幼兒操作后分享交流。
(四)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投放分組活動的材料,供幼兒練習。
家園共育:請幼兒在家里根據家里的物品編加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鼓大班教案5
設計背景
針對小班的小朋友,他們對音樂的認識非常的簡單。就是跟著音樂哼唱,甚至是字眼都吐不清楚,所以我們針對這個小故事讓小朋友們記住一些簡單的詞句,和簡單的故事內容。同時運用音樂讓小朋友提高想象力的動作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故事中狼、兔媽媽、小兔的對話。
2、愿意在集體中進行表演,感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唱準旋律、激發幼兒喜歡參加表演。
難點是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要分角色來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媽媽,并且嘗試用不同的表演來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房、樹、草、花),小兔形象各一個。
2、“小兔乖乖”的音樂一首。
3、小兔頭飾若干,狼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欣賞小兔乖乖的音樂導入,讓小朋友感知故事大概內容以及引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件禮物,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放音樂——小兔子乖乖。
(2)小朋友聽了這個音樂后,能不能告訴老師,歌曲中有哪些小動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內容,讓小朋友感知故事的整體情節。
3、出示教具(背景圖、小兔形象),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邊回答老師的問題邊出示教具。
(1)兔媽媽有幾個寶寶,分別叫什么名字?
(2)兔媽媽是怎么樣讓小兔子開門的?說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那么大灰狼呢?
(3)小兔子聽到是媽媽的聲音時是怎么回答的,聽到大灰狼呢?
4、教師簡單復述故事內容,讓小朋友再次感受故事的內容。
5、請能力較強的小朋友來扮演故事中的動物,表演故事的內容。
6、結束: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的角色,教師分別扮演兔媽媽、大灰狼的角色一起來做:“小白兔跳跳”的游戲,以分辨兔媽媽與大灰狼的聲音,強化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與熟悉,并讓小朋友在游戲中愉快的結束本次活動。
延伸活動:
學唱“小兔子乖乖”這首兒歌,能分辨兔媽媽與大灰狼的聲音,并知道小兔子的回答,讓幼兒感受到快樂。
鼓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夏季的來臨,掌握夏季的季節特征。
2、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夏季炎熱、干燥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降溫工具,并簡單了解人們夏季防暑降溫的方法。
活動準備:
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老師給小朋友講《小狗不熱了》的故事。
二、展開
1、認識夏天的基本特征小朋友們,剛才老師故事中講的小狗一會兒戴涼帽、搖扇子,一會又喝桔子水,吃西瓜、吃雪糕,這是說的什么季節的事呀?(夏季)
(1)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了嗎(夏季)
(2)你們是怎么知道夏季來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覺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討論)小結:夏季十分炎熱,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種類比以前多了,昆蟲多了,樹葉也更茂密了。
2、讓幼兒知道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這么熱的天該怎么辦。
(1)如果我們現在出去跑一圈,就會滿頭大汗的,夏天這么熱,我們該怎么辦呀?誰能想出一些好辦法,讓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不會這么熱?
(2)小結:在戶外時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長時間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陽傘,下午2點鐘太陽最熱,在很熱的夏天,要盡量減少這個時間外出。
3、引導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能使自己涼快?
(1)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自己過一個涼快的夏天呢?比如你吃什么能涼快一些?你怎樣做能使自己涼快一些?和你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們比一比誰想的辦法有多又好。”
(2)幼兒講述想出的涼快的辦法。
三、結束
1、引導幼兒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樣過才涼爽。
2、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讓幼兒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讓幼兒知道在游泳的時候,一定要爸爸媽媽跟著,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附:故事《小狗不熱了》
小狗黃黃去旅行,心里高興極了。黃黃起了一個大早,背上自己的旅行箱九出發了。
哎呦,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啊,沒走一會,黃黃頭上的汗珠就滴答滴答落下來了,把黃黃穿著的小背心都濕透了,這可怎么辦呢?黃黃忽然記起自己的旅行箱里還有一頂太陽帽呢,趕快拿出來帶上,哇,涼快多了。
可是沒走一會兒,又熱了起來,黃黃又從旅行箱里拿出了自己的小扇子,上下一扇,真涼快。走著走著,黃黃覺得口渴難耐,又拿出了自己帶著的桔子水,哇冰涼的桔子水喝下去真痛快,黃黃覺得自己舒服多了,聰明的黃黃已經不熱了。
鼓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掌握的節奏型拍奏。
2.能夠在三色鼓上進行低音、中音的拍奏轉換。
3.培養幼兒對非洲鼓及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及拍奏方法。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用身體聲勢律動嘗試拍奏(ta)的節奏。(教師示范)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用身體聲勢律動嘗試拍奏(titi)的節奏。(教師示范)
3.根據節奏譜,引導幼兒用身體聲勢律動嘗試拍奏的節奏型拍奏。(教師示范)
二、嘗試拍奏三色鼓。
1.了解三色鼓的中音區和低音區,并嘗試拍奏中音區和低音區。去分兩種音色的不同。
2.對照節奏譜音符顏色的不同進行三色鼓重低音的轉換練習(紅紅黃紅紅黃)也就是(低低高低低高)的轉換。
三、演奏樂曲《娃哈哈》
1.出示演奏圖譜,引導幼兒識譜。
“有一群新疆小姑娘在跳舞,小老鼠想要拍著三色鼓為她們伴奏,小老鼠拍的是的節奏型,現在我們就一起跟著小老鼠,為新疆小姑娘伴奏吧!”。
2.邀請幼兒拍奏樂曲《娃哈哈》
鼓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知音的強弱變化,并創編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動作,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2.通過游戲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習有節奏地米粒跳舞。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鼓 米粒 圖譜 記錄紙(畫成鼓面的形狀)大大的鼓面
活動過程:
一、節奏練習。
1.老師出示小鼓:“小鼓唱歌時聲音是怎么樣的?”
2.節奏游戲練習:師交代鼓和小朋友玩歌唱接力游戲的玩法。
3. 師再次敲鼓:小鼓唱歌什么特別的地方?
二、創編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動作。
1.出示米粒,猜測米粒在鼓上會發生什么變化,并進行驗證。
2.啟發幼兒創編米粒跳動的動作,教師進行記錄。
3.出示圖譜,聽音樂和鼓聲學學圖上米粒跳舞的動作。
4.聽音樂,讓孩子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三、看圖演唱歌曲。
1.讓孩子說說圖上的內容。你看懂了什么?
2.聽老師點圖演唱一遍。
3.幼兒看圖學唱一遍。
四、玩游戲《鼓上的小米粒》
1.交代游戲規則,重點強調音樂停地時候,誰站在鼓后面就由誰敲鼓。
2.聽音樂玩游戲,聽鼓點用有趣的動作表現出來。
教學反思:
在幼兒操作感受鼓點的震動方面沒有顧及全體幼兒,只有部分幼兒上來操作了,其他的`幼兒都是旁觀者,并沒有親身體驗。《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本來,我也想多準備些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但我擔心孩子們會亂,米粒撒在地上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而取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想想,只為了讓教學保持有序而扼殺了孩子們的探究欲望,真是得不償失。在最后的游戲環節,原本可以請幼兒三五成群結伴游戲,其中一幼兒當敲鼓人,其他幼兒當小米粒,然后互換角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游戲的快樂。當時只考慮到教學的不要把時間拖得太長,而略了生生互動,這也是在以后的活動中應該引起重視的。
鼓大班教案9
活動的前身是建構式課程中的《鼓兒變變變》,音樂選編自民間舞曲《蘄族舞》,樂曲節奏清晰,結構工整,形象鮮明,有利于幼兒感受旋律的節奏。活動中的層次呈遞進性,從“身體鼓”到“朋友鼓”,再到“架子鼓”。但第一次的試上結果讓我非常糾結,對之失去了信心:音樂活動失去了快樂的感覺,孩子不快樂。是活動內容不適合,還是我的教學策略有問題?靜下心來反思,屬后者。沒有給孩子往上攀的支架,須在以下兩方面作調整:
1.經驗的拓展。孩子們對鼓的接觸機會不是很多,甚至零接觸。應該各種鼓(或者鼓的圖片)、鼓表演讓孩子們欣賞,讓孩子們去嘗試打鼓,親身體驗打鼓的.那種情緒、那份快樂。
2.圖譜的。因為音樂沒有跳躍、舒緩不同的節奏,所以孩子們根本分不清哪兒是“身體鼓”,哪兒是“朋友鼓”,對音樂的立體感感受不強,導致老師教得累,孩子學得累,失去了音樂活動該有的氛圍。圖譜的,幫助孩子了解樂曲的結構、樂句等,在做相應動作的時候有個。
附:《會變的鼓兒》第二次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⒈根據樂曲的結構做擺造型、敲鼓等動作。
⒉體驗與同伴合作造型、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⒈關于鼓的知識經驗:部分鼓的認識、欣賞打鼓表演或自己有打鼓經驗。
⒉節選民間舞曲《蘄族舞》。
⒊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⒈我的身體變小鼓。
⑴引導幼兒將自己的身體部位變小鼓。
師:誰來為客人老師介紹一下你認識的鼓?它有什么特點?
師:今天我們來玩敲鼓的游戲,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當小鼓呢?
⑵引導幼兒感受A段樂曲,并隨音樂敲擊身體的某一個部位。
師:我帶來了一段音樂,請仔細聽一聽。
師:感受如何?鼓的表演經常在迎春晚會、過節等時間進行,象征著歡騰喜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讓我們跟著音樂在小鼓上快樂地打一打吧。(出示第一條圖譜,跟著圖譜打節奏)
⒉我的小手變小鼓。
⑴出示第二條圖譜,比較不同,引導幼兒用手掌夸張地擺高低鼓的造型。(引導幼兒手掌向前、向上或側向,平整)
⑵教師哼唱B段,引導幼兒將樂句與圖譜匹配。
師:鼓的造型變了幾次?每次發出幾下鼓聲?
⑶教師哼唱,幼兒嘗試造型。
師(以采訪形式):請問你為什么快的完成了三個造型,在哪個地方應該想好下一個動作?
⑷隨B段音樂教師造型,個別幼兒敲鼓。
師:我來試試你的方法好用不好用,誰來負責敲鼓?
⑸隨B段音樂個別幼兒擺造型、敲鼓。
師:他們合作得則樣?好在哪里?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⑹幼兒隨B段音樂做鼓的造型動作,教師敲鼓(引出結尾音樂,并出示相應的圖譜)。
⑺比較造型的不同位置,并跟著老師的哼唱嘗試。
⑻引導幼兒隨B段音樂完整造型、敲擊。
⒊我的朋友變小鼓。
⑴引導幼兒兩兩變成“朋友鼓”,嘗試隨B段音樂造型、敲擊。
師:你知道你的鼓是誰嗎?鼓手應該在哪個地方馬上站到你的鼓的面前準備?為了保持我們鼓表演的一致性,每次鼓造型后擊鼓幾次?讓我們來試試。
⑵引導幼兒隨A、B段音樂表演“朋友鼓”。
⒋我們是套架子鼓。
⑴引導幼兒幾人合作變成“架子鼓”。
師:你們見過架子鼓嗎?有很多鼓面,有高有低,我們怎么來造型呢?
⑵邀請一組幼兒嘗試擺架子鼓造型(4秒時間完成造型),尋找造型時存在的問題。
⑶教師哼譜,4組幼兒嘗試擺架子鼓造型。(引出“會變的鼓”名字)
⑷幼兒嘗試“身體鼓”、“朋友鼓”、“架子鼓”的完整表演。
⑸撤走圖譜的完整表演。
⑹2遍或3遍的連續表演。(解決架子鼓打完后立刻回座位準備身體鼓)
鼓大班教案10
游戲目標
1.讓幼兒感知音的輕重變化。
2.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小動物在鼓上跳躍的形象,訓練幼兒思維的獨創性。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游戲準備
打鼓一個,黃豆若干。
游戲規則或玩法
1.引導幼兒觀察,激發興趣。
(1)鼓面上放一些黃豆,老師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觀察黃豆變化。
(2)放音樂,老師根據音樂的強、弱擊鼓,重點感受:音強則黃豆跳得高,音弱則黃豆跳得低。
2.幼兒學做小黃豆,聽音樂的'強弱跳動,老師敲鼓提示。老師讓幼兒表現音樂輕重及動作有創造性的幼兒示范表演給大家看。
3.鼓勵幼兒想想,除了黃豆會在鼓上跳,還有什么動物也會在鼓上跳?怎樣跳?造型、動作怎樣?
(1)一名幼兒擊鼓,其他幼兒創編小動物在鼓上跳,并能表現出輕、重音及動物獨特的動作,音樂一停,即定格某種動物造型。先讓一名設計者帶領全班幼兒聽音樂表演。
(2)教師評價:請剛才表演有創新的幼兒擊鼓,其他幼兒繼續創編動物在鼓上跳舞。
(3)請幼兒三人、四人、五人成一組設計不同的動物跳的動作,鼓一停,即擺出各種造型定格。
游戲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為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鼓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 通過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2、 感知音樂中強弱、快慢的變化并用肢體表現。
活動準備:
小米粒、音樂磁帶、小鼓。
活動過程:
一、 跟著鼓唱歌。
1、 小鼓是怎樣發出聲音的?
2、 教師用鼓槌敲擊小鼓。請幼兒跟著鼓槌唱歌。教師有節奏地敲鼓,幼兒用象聲詞“咚”唱出鼓的節奏
二、 鼓的聲音哪里來。
1、 鼓的聲音是振動發出來的,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看到鼓在振動呢?
2、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出示米粒,介紹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動就會跳舞。
3、教師邊演示邊講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輕,米粒跳得低
三、 跳舞的小米粒。
1、 教師邊唱歌曲邊敲鼓。
問:鼓上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
小鼓敲得響,米粒怎樣?
小鼓敲得輕呢?
2、幼兒跟著音樂節奏打節拍
3、幼兒試著跟唱歌曲
四、游戲:我是鼓,你是米粒。
地板代表鼓,全體幼兒蹲在“鼓”上,個別幼兒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兒扮演米粒,邊游戲邊唱。敲鼓的人用腳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輕,扮演米粒的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直觀地感知振動與發生的關系,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他們在活動中游戲、表演、創編,展現出了自信心。這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機會,“小米粒”在舞蹈時既有節奏,而且表演很豐富、很多樣化,孩子們用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
鼓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振幅的大小與頻率的關系。
2.嘗試用強弱的變化來演唱并用肢體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小鼓 2.米粒 3.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在實驗中感知音的產生及振幅與頻率的關系。
(一)感知音的產生。
1.出示鼓。這是什么?它會唱歌嗎?歌聲會是怎么樣的?仔細聽一聽。教師用鼓槌敲擊小鼓,請幼兒說一說:“小鼓發出什么聲音?”(咚咚咚)集體說一說:“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3. 教師再次敲鼓,辨別聲音的大小。“小鼓發出的聲音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一會兒響,一會兒輕)
4.討論:鼓的聲音哪里來的?(鼓的聲音是鼓面振動起來才發出來的)我們怎樣才能看到鼓在振動呢?
(二)感知振幅的大小與米粒跳動的關系。
1.出示米粒。誰來了?怎樣讓米粒跳起來?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體學說:“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2.如果小鼓敲的響,米粒就跳的怎么樣?如果小鼓敲的輕,米粒就跳的`低?(教師演示)集體學說:“小鼓敲的響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輕米粒跳的低。”
3.鼓上的小米粒在干什么?集體學說:“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二、學習歌曲
1.結合圖譜學習歌詞。
2.告訴幼兒歌名,欣賞歌曲。
3.分句練習,跟隨琴聲學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4.幼兒隨琴聲演唱。
5.嘗試用強弱的變化來演唱。(1)討論:小鼓敲的響,米粒跳的高,應該怎樣來演唱?(重一點)小鼓敲的輕,米粒跳的低?應該怎樣來演唱?(輕一點)(2)幼兒嘗試練習。(3)集體演唱。
三、學習用肢體動作表演歌詞內容。
1.集體邊唱邊表演。
2.自由結對表演。
四、活動小結:
今天不但學會了歌曲,還學到了很多知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大小與用力有關,用力大,聲音響,用力小,聲音輕。
鼓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象,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志、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打開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郁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們說我該怎么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補好了。怎么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游戲—撕洞洞。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準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游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后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游戲。
三、嘗試想象創作。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涂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添加想象。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么?(請個別幼兒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鼓大班教案14
課題生成:
這個活動設計靈感來自于舞蹈《虎門將子》中的道具–鼓。在排練時,孩子們這個捶幾下,那個拍幾次;跳舞時,聽著強勁的鼓點,很興奮,很有勁兒。大班幼兒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促使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鼓是我國民族樂器中的奇葩,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幼兒園的孩子接觸較少,教師也一知半解,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幼兒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特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各種鼓,了解其名稱、形狀以及制作材料和演奏方法,知道鼓是我國民族樂器的一種。
2、啟發幼兒初步欣賞并感受中國鼓樂所表現的內容及情緒。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錄像機、電視機、兩盤錄像帶。
2、戰鼓、手鼓、5寸扁鼓、腰鼓、撥郎鼓、鈴鼓若干。
3、課前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鼓的知識。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鼓聲震天》錄像帶,引導幼兒了解鼓是我民族樂器的一種。并了解鼓的形狀、特點及打擊方法。
(1)放錄像,請幼兒觀賞。
教師:”老師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像,大家要認真看,仔細聽面是什么內容?”
(2)出示戰鼓,向幼兒介紹其名稱,形狀及制作材料。
“電視中小朋友敲打的鼓叫戰鼓,鼓是什么樣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請幼兒上來看看、摸摸,感受一下鼓的外形及材料征,是做什么用的。
教師小結:”戰鼓是我們國家古代打仗時常用的,它屬于哪種樂器。鼓基本上是扁圓形的,鼓身向外凸出,用木頭制做的,紅色的油漆;鼓面是牛皮制成的,用鉚釘固定在木頭上,鼓正面,是圓形的。”
(3)向幼兒介紹打擊方法及演奏特點。
①”你們知道怎樣使它發出好聽的聲音嗎?誰來試試?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有什么感覺?”請幼兒上來敲敲、打打。”為了使戰鼓發出響而好聽的聲音,我們用鼓錘來敲打鼓1
幼兒探索學習幾種簡單的打擊節奏。
②幼兒自由討論聽到咚咚的鼓聲有什么感覺?體驗鼓沉、雄壯有力,讓人感到有力量,想跳起來……
2、向幼兒介紹幾種不同鼓的名稱以及演奏方法,比較相同點與不同點,初步引導幼兒感受鼓樂所表現的情緒與內容。
(1)”除了戰鼓,你們還見過哪些鼓?叫什么名字,它是怎樣演奏的。”依次根據幼兒所說,出示手鼓,腰鼓、5寸扁鼓、鈴鼓,告訴其名稱,請幼兒上來打打、敲敲、拍拍、搖搖,體驗不同演奏奏方法。
小結:”鼓有多種多樣的,它是我們國家常用的民族樂器,漢族人民喜愛它,少數民族的人民也喜歡敲敲。瞧,這是手鼓維吾爾族人民使用的,它只有一面鼓面,周圍有一圈小鈴片(邊示范用手擊打幾下,并做些簡單的舞步);這叫做5寸扁鼓,京戲和說書人常用的道具(示范打擊幾下)。要說最有名的數皇腰鼓,系在腰問,邊打邊跳;還有許多有趣的鼓,下面,請小朋友看電視錄相,里面都是有關鼓的內容,請小朋友注意看有什么鼓,是怎樣演奏的。
(2)幼兒觀看《中華鼓舞》錄像帶,了解我國民族樂器–鼓多。讓幼兒從中初步感受歡樂、熱烈的情緒與內容。
提問:”你在錄像中看到了哪幾種鼓,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敲的。”
教師小結:”我們國家的鼓很多很多,剛才小朋友都看到]像,也說出了一些鼓,有威風鑼鼓,朝鮮族的長鼓,藏族的熱巴佤族的木鼓,土族的太平鼓,它們都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的勞動活、娛樂中創造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聽到鼓聲使人感至快、振奮、有力量、有干勁,我國人民都喜歡在過年、過節、豐收的時候打鼓、唱歌、跳舞,表達喜慶、歡樂之情。
3、幼兒使用各種鼓,為樂曲《擁軍花鼓》配伴奏,進一步垂鼓樂所帶來的歡樂氣氛及熱烈的情緒。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自己拿一面你喜歡的鼓,我們來為多《擁軍花鼓》配伴奏。”教師彈鋼琴,幼兒配伴奏。
活動延伸:
將各種鼓和音樂磁帶放置在音樂角,供幼兒游戲中繼續握鼓樂。
最大限度的發展。通過觀看《中華鼓舞》節目,了解我國鼓之多,激發了幼兒民族自豪感。透過激昂、有力的鼓點體驗到中華民族開拓進取、奮發上進的民族之魂。最后的集體合作為《擁軍花鼓》樂曲配伴奏,更加調動了幼兒使用樂器的積極性,滿足了積蓄著的表現和探索的欲望。
專家點評:
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在過多關注世界的先進文化之后,開始關注傳統文化。民族的、民俗的、傳統的,又成為現代文化的補充與底蘊。21世紀,是一個國際交流、交融的世紀,如果每個國家都對孩子們進行民族傳統教育,那么即使無國度的交流馬上來臨,中國的兒童也始終是中國的兒童,因為,他們了解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希望類似的活動多出現。
反思與討論:
想一想,還有哪些民俗文化教育的內容可以挖掘?
鼓大班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學習簡單的配節奏方法及打擊方法,體驗“打鼓”的樂趣。
2、隨音樂演奏,表現樂曲歡快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水桶、臉盆、筷子等,《加油干》圖譜、音樂《加油干》。
2、能跟著音樂旋律拍節奏。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找塊墊子坐下來。看看,這些都是什么?(臉盆、水桶),在哪里見過?原來你們家都有,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盆和桶來當小鼓來歡迎客人老師,好嗎?”師提出打擊要求:小鼓聽指揮,聽見叮叮聲小鼓不能發出聲音。幼兒做好打鼓準備。
(二)敲鼓說說歡迎詞
1、師念兒歌并用動作表示:我和小鼓玩游戲,它在前我在后,挺起小肚皮,握住小魔棒。(引導幼兒正確擺放鼓、棒。)
小鼓說話很有節奏,來試試,誰能敲出好聽的聲音。
2、幼兒自由打擊。
幼兒自由打擊后請個別幼兒演示打擊的方法,大家跟學。(鼓面、鼓邊、鼓棒) 并出示標記。
“XX小朋友敲的真好聽,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敲的.,他敲的是鼓的上面,叫鼓面并出示標記,跟他學學看。咚咚咚,很有節奏,鼓面好像在唱歌。小鼓還有其他地方會唱歌嗎?誰來試試 。”(出示鼓邊標記,幼兒跟學。)“其實我敲的也不錯,請看…師邊敲邊說,我敲的是鼓棒,(出示標記)。一起來敲敲。”
“原來敲鼓不同的地方就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現在我們來玩個看標記敲鼓的游戲。”教師點擊標記,幼兒敲出鼓聲。(個別幼兒嘗試后集體玩游戲。)
3、給歡迎詞配節奏
“你們敲的真不錯,加上歡迎的話就更棒了,聽我來說一說!”
(1)教師示范歡迎詞:老 師|老 師|中X班呀|歡迎你呀|師念兩遍,跟著我一起學,我們來拍拍節奏把。
(2)小鼓也想來說說歡迎的話,小鼓會怎么說呢?誰來幫助它?注意節奏。(個別幼兒嘗試后,集體嘗試,從鼓面、鼓邊、鼓棒三個方面展示)
(三)敲鼓唱唱歡迎曲
1、“小鼓跟我說它有點累了,讓我們的小鼓休息下吧,鼓棒輕輕放旁邊,來聽一段音樂,邊聽可以邊拍手。”聽《加油干》音樂,復習節奏。
2、“今天我把這段音樂改成了好聽的歡迎曲,請看…”教師出示《歡迎鼓陣》的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出示圖譜,“認字嗎?說說,歌名叫什么?聽我來唱一唱。”師唱改編過的歌詞:“歡迎你呀么,嘿嘿;歡迎你呀么,嘿嘿;我們大家歡迎你呀歡迎你呀,歡迎你;歡迎你呀么,嘿嘿!”
3、幼兒跟隨《加油干》的音樂唱歡迎曲,表現內心的愉悅心
4、分段配鼓,個別幼兒演示后集體跟學(師幼共同為圖譜配鼓)
“前兩段節奏比較慢,應該配上怎樣的鼓聲才好聽?誰先來試試。”幼兒嘗試后敲擊,“我們就用你的方法來試試”,(師在圖譜上配鼓面標記)“歌詞有變化嗎?唱嘿嘿時,能不能改變一下鼓聲?”(請個別幼兒嘗試后師出示標記。)“讓我們一起來敲敲看”。
“下面的節奏加快了,我們該配怎樣的鼓聲才好聽?”(幼兒嘗試后集體跟學。)
“最后一段的節奏跟哪里相同,怎么配鼓聲?誰來幫我配標記?一起敲敲看。
5、鼓聲配好了,跟我一起來演奏。師敲鼓幼兒跟學。
6、幼兒看圖譜敲。
7、跟著音樂敲二遍,第二遍要求唱出歌詞。
8、請一名小朋友當小鼓手上臺演奏?其他小朋友跟著一起敲。調動幼兒情緒,展現快樂的表情。
(四)幼兒用鼓聲向各位老師再見。
“小鼓手們都很神氣,這首歌還能用不同的方法來配鼓聲嗎?怎么配?我們回到教師里去試試。時間不早了,我們用小鼓跟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鼓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鼓03-05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鼓03-15
幼兒園大班教案:鼓(7篇)03-05
幼兒園大班教案:鼓7篇03-05
幼兒園大班教案:鼓集錦7篇03-05
《歡樂的鼓》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8-26
鼓鑄(鼓鑄)10-28
中班音樂教案:鼓陣12-16
中班音樂鼓陣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