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電能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1
教材分析
本節是第七章電功率的第一節電能,教材沒有給出電能明確的定義,而是從社會日常生活生產中常見的獲得電能和使用電能的例子來引出電能和學習電能的,突出了科學與社會和生活的關系。教材從電能的來龍去脈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學習電能。教材舉了大量的例子,用了大量生動活潑的圖片來說明電能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深刻地體味到物理學在促進人類社會現代化中起著的重要作用。然后從不同家庭使用電能多少的不同,電能有多少,來引入電能的單位,從而介紹單位的換算關系。在此基礎上介紹電能的測量工具──電能表。介紹電能表的時候先說明怎樣讀數,再給出電能表銘牌上的一些參數及其意義,給學生進行學習與探究以一種途徑和方法上的指導。然后緊跟時代步伐,介紹新型、現代化的電能表,把現代新技術及時地引進教科書。教材最后從量度能量轉化的多少的角度給出功的概念。還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說明: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或消耗了多少電能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結果很自然的得出功的單位和能的單位一樣。
在新教材中是第一次單獨列一節來比較全面系統地學習能。新教材中“能”是一個重要的物理知識,它是貫穿整個新教材內容的一條主線。“能”的概念在聲學、物態變化等內容中有提及,但都不夠全面、系統和深入。新教材在處理“能”這一知識上有了新的突破,不僅僅把“能”作為新教材一條鮮明的主線,在內容安排上更是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觸“能”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這一實際,重視學生的生活經歷在學習科學知識時的作用,光學習能量,然后從量度能量轉化的角度來定義功,這樣一來把功定義為“用來量度轉化或消耗了多少能量”,這樣比舊教材對功的定義,就更具有科學性和普遍性,體現了能量是比功更基本的概念。而舊教材在處理能和功上,在學習能的知識之前,先從機械功給出功的概念,此時只能生硬的把功定義為“功等于力乘以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即“W=F·L”,至于為什么要這樣來計算功,教材再沒有解釋和說明。學生更是覺得非常突然而難以理解和接受。新教材作了光電學后力學的安排,而且在電能這一書里給出了功和能的關系──功是用來量度轉化或消耗了多少能的物理量。這樣安排以后在后面的力學部分學到機械功以及做功與內能的改變的時候,學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得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電能的各種來源與應用;
②知道電能及電功的單位;
③會使用家庭電能表。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調查、查閱資料收集電能的各種來源和各種應用的知識,學習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
②通過小組的討論與交流,課堂踴躍發言,了解電能對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初步認識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②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探究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學知識,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重點:從電能的各種來源與各種應用來學習電能。
難點:功和電功的概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課前利用各種條件收集整理有關電能的各種來源和各種應用的資料,記錄家中電表銘牌上的信息。
板書設計
第一節電能
一、電能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來源與應用
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電能的優點:來源廣泛、容易輸送、使用方便。
二、電能的單位
度、千瓦時(kw·h)、焦耳(J)
1度=1kw·h=3.6×106J
三、電能的測量
測量工具──電能表。
讀數方法:一段時間內電能表的計數器上前后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內用去的電能。
四、電功
功是用來量度轉化或消耗了多少能的物理量。
功的單位:與能一樣。
電功: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或消耗了多少電能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
教學流程
課前調查→情景引入→課堂小組討論、交流→學生交流成果、展示資料、發言→引導閱讀自學→討論發言交流→設疑、引發思考、討論交流→發言交流→引入功和電功的概念→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會使用電能表正確讀數,能結合實例理解電功。
2.經歷對電功的探究,體會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提高思維變通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節約用電的意識,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功的概念
難點:對電功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生活場景:思考家庭中一個月需要交多少電費?由學生的回答引出交多少電費的依據——供電部門通過電能表來計算電費。提問學生對電能表了解多少,由此引出課題——電能表與電功。
環節二:新課講授
教師介紹電能表的概念,并實際展示電能表,引導學生思考電費的多少表示什么?電費的多少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結合電子式電能表,先讓學生觀察實物圖,思考表上的數字分別代表什么含義。教師介紹含義并強調額定電壓和基本電流的概念。引導學生觀察電能表的讀數,介紹電能表的計量單位,學生總結供電部門計算電費的依據。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的家庭中交的電費不一樣,引出電功。教師可以列舉點亮的小燈泡、給電熱器通電、給小電動機通電、給電視機通電等例子,讓學生思考電能轉化為哪些能。學生總結是因為電流做了功,所以才有了能量的轉化,即電能的消耗,得出電功的概念。
教師講解電功的表達式,強調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并補充它的推導公式,即通過歐姆定律得到的變形公式,注意使用范圍。
學生活動:比較兩個燈泡的亮暗(在一定時間內,電流做的功越多,燈泡就越亮)
設計并進行實驗:1.將兩個電阻不等的'白熾燈串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比較兩個燈泡的亮暗和兩只電壓表的示數;2.將兩個燈泡并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比較兩個燈泡的亮暗和兩只電流表的示數。
實驗分析:串聯時,通過燈泡的電流相等,電阻較大的電壓越高,燈泡越亮;并聯時,通過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電阻較小的電流越大,燈泡越亮。
介紹電功的單位:
國際單位:焦耳,符號為J,1J = 1VAs;常用單位:千瓦時,符號為kW·h,1kW·h=3.6×106J。
環節三:鞏固提高
展示教材中習題,小組內完成。
環節四: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內容,課后思考電功已經會算了,那如何計算電功率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能的單位是焦耳(J),另一個單位是千瓦時(kWh)。
2。知道電功的單位是瓦(W)或千瓦(kW)。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使用家庭電能表,能利用電能表做簡單的計算。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能表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初步的綜合能力。
2。通過電能表的應用,培養學生用理論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電能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充分認識電能的重要性,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節約能源的良好意識。
2。通過了解各種各樣的發電廠及新型的電力能源,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勤奮學習的極大熱情。
●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家庭電能表及對電能重要性的理解。
●教學難點
家庭電能表的使用,對電能、電功單位的理解。
●教學方法
演示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電能表、電池、小燈泡、開關、若干導線、小電扇、電動玩具車、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錄像資料:風車田的風車發電或者請同學們看章首圖。讓一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章首語,將同學們帶入意境,引入本節內容。
二、進行新課
1。電能
[師]風車田的風車是用來發電的。哪位同學能簡要地回答剛才的那個問題:
風車發出的電是由什么能轉化來的?
風力發電有什么好處?
[生]風車發出的電是(由于風吹動風車轉動)由風能轉化來的。
[生](經過討論)風能利用起來簡單,主要是沒有環境污染。
[師]除了我們剛才了解的風力發電外,同學們還知道什么可以發電?
[生]還有火力發電,是用煤來發電的。
[生]還有水力發電,例如三峽工程建成后就可以發電。一些小水電站也都是利用水力發電的。
[生]核電站。我們國家有大亞灣核電站和秦山核電站。
[生]太陽能發電。
[生]潮汐也能發電。
[生]電視上還講過地熱,有些廢料垃圾還能發電。
[生]各種各樣的電池。
播放錄像資料:介紹各種各樣的發電設施,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可能還有許多尚未開發的新能源能變成電能,等待著同學們,利用你們的智慧,利用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的知識去開發、利用,為人類造福。
今天的人們,已經離不開電了。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見電能在工作。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知道的用電的地方有哪些,電能是怎樣工作的?
[生]電能讓電燈泡發光,電能通過燈泡轉化成了光能。
[演示]
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連接電路,合上開關,小燈泡發光。
[師]請一位同學觸摸通電的小燈泡,說說有什么感覺?
[生]通電的小燈泡發熱了。
[生]電能還能轉變成熱能。如電飯鍋、電爐、電熱水器…
[演示2]電風扇通電轉動。
[演示3]電動玩具車裝上電池,合上開關,電動玩具車會運動起來。
[生]電能還能轉變成動能。如電風扇、電動車。
[生]還有城市里的電車、電力機車,最近流行的電動自行車…
[生]家里的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爸爸用的電動剃須刀,媽媽用的電熨斗、電吹風等都要用電才能工作。
[生]工廠里機器運轉要用電,農村的抽水機、磨面機也要用電才能工作。
[師]同學們了解到的用電的地方涉及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電的領域會越來越多,電對我們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在大力開發無污染、低能耗的電力資源的同時,一定要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
我們去市場買菜要說買幾斤(克、千克),老師或同學們用的桌子有多長,我們可以量出是幾米、幾厘米。用了多少電該怎樣量?
2。電能的單位
[師]電能的單位是什么呢?
[生]聽見家長說過這個月用了多少“度”電,電能的單位是“度”吧。
[師]“度”就是電能的單位,它的學名叫千瓦時(kWh)。物理學中更常用的單位是焦耳(J)。
1度=1千瓦時(kWh)=3。6×106焦耳(J)
[投影]
●將一個蘋果從地面舉到桌面所需要的能量大約為1 J。
●普通的手電筒通電1 s,消耗的電能大約也是1 J。
●微波爐工作1 min消耗的電能大約為60000 J。
(同學們把焦耳換算成千瓦時,看看是多少)
1度(1千瓦時)電的作用:
可以煉鋼1。6 kg
生產化肥0。7 kg
采掘原煤105 kg
可以使電車行駛0。85 km
一次灌溉麥田330 m2
機織棉布11 m
從以上的這組數據,同學們能切實感受到一度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也更應該明白我們在生活中節約每一度電的必要。
3。電能表
[師]在生活中,我們稱質量時要用秤,量長度時可以用尺。通過上面的學習,同學們已了解了電能的單位是“度”。如果想知道某一電器在一段時間內到底用了多少度電,該用什么,如何測量呢?
[生]電工每月都去家里查電表,算每個月用多少度電交多少電費,所以用電多少是用電表測量的。
[師](鼓勵同學這種觀察生活、認真思考的好習慣)同學所說的電表就是電能表,也叫電度表。用電器在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就是用電能表計量出來的。
出示電能表,學生觀察。(可以用投影儀將實物投影放大,便于學生觀看)
[師]哪位同學注意過家里的電能表,把你的了解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家里電器開著的時候,中間的圓盤會轉動,圓盤上面的一排數字也會跟著變。
[生]圓盤轉動時,變化最快的是最后一位數。使用的電器越多,圓盤轉動得越快,上面數字變化得越快。
[師]很好,希望同學們都能像他們一樣注意觀察、關注身邊的事情,做生活的有心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大家的學習、生活會很有用。
[師]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從這塊電能表上我們還能得到什么信息。(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大家可以大膽地發表你自己的見解。
[生]電能的單位是“度”即“千瓦時”,表的最上面一行標出了“kWh”,這是要說明這塊表是電能表,表上測出來的數字是以“ 千瓦時(kWh)”為單位的。
[生]數字盤上一共有五位數字,但最后一位是在紅色框里的,它應該和前面四位數字不一樣,是不是類似小數的寫法,紅框表示小數點,紅框里面的數是小數點后面的數?
[生]在紅框內的數字右邊,緊挨著數字有一個小標尺,紅框右邊的邊上有一條白線指著小標尺。
(用電器功率較小,電能表圓盤轉動很慢,最后一位數字也看不出變化時,從小標尺對應的白線位置,能說明電表的轉動。可以讓學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仔細觀察。課堂上不做要求)
[生]圓盤的兩端有箭頭,指示圓盤的轉動方向。在圓盤上有一段涂著顏色,是為了電能表轉動時能看得清楚、醒目。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并且能根據學過的知識分析、思考問題很可貴,希望大家繼續努力。
確實如同學們分析的,電能表計數器示數盤上最后一位是小數點后面的數字。一般可以不讀。
[投影例題]
例1:幾個同學家電能表的示數如下,請你將它們的示數讀出來。
例2:如果一個月后,三位同學家的電能表示數分別變為如下圖所示,則這三位同學家這一個月分別用了多少度電?
[生]甲同學家用電23 kWh
[生]乙同學家用電23。6 kWh
[生]丙同學家用電58 kWh
[師]哪位同學能講講他們是如何知道這樣的結果的?
[生]用某同學家電表現在的示數,減去一個月前電能表的示數,就是該同學家這一個月的用電量。
例3:例1中如果電工師傅按50度的電收取丙同學家的電費,該同學家電表的示數應該是多少?說說你的想法。
[生] 原來的表盤示數加上這一月的用電量就是現在的'示數。
[師](充分肯定同學們的表現)現在請同學們繼續關注電能表,了解幾個重要參數。
[生]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 V,電能表一般用在家庭中。“220 V”是指這種電能表的額定電壓是220 V,應該在220 V的電壓下使用。
另外幾個參數,學生可能不容易明白,教師應引導學生看書P31幫助了解這方面知識。
●“50 Hz”指電能表應在50 Hz的交流電路中使用。它是一只交流電能表。
●“10(20) A”指這個電能表的額定電流為10安培。正常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應不大于10安培。短時間應用電流允許大一些,但不能超過20安培,否則會損壞電能表。
●“600 revs/kWh”指電能表轉過600轉,說明接在電路里的用電器消耗的電能是
1 kWh。
[師]同學們了解到的參數是我們觀察的這塊表的參數,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電能表的參數并不完全一致。
(出示不同參數的電能表讓學生觀察或投影不同參數的電能表表盤圖)
[師]同學們通過比較,你能發現什么?
[生]其他的基本一樣,只有額定電流有的是5(10) A;轉數有的是1200 revs/kWh,有的是1500 revs/kWh,說明消耗1 kWh的電,轉盤轉過的轉數不同。
[師]有沒有同學想過,為什么電流參數和轉數有的不一樣,而電壓和頻率的參數都是220 V和50 Hz呢?
[生]是不是因為家庭電路的電壓就是220 V,交流電的頻率都是50 Hz,所以表上的參數基本都是220 V和50 Hz。
[師]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查資料或走訪有關人員了解不在家庭電路上使用的電能表和家庭電路中使用的電能表有沒有區別。
例4:例2中,如果甲、乙、丙三位同學家的電能表上分別標出600 revs/kWh、1200 revs/kWh、1500 revs/kWh。則這三位同學家
(1)用電器均消耗1度電的時候,電能表轉過的圈數分別是多少?
(2)電能表均轉一圈,消耗的電能分別是多少焦耳?
(3)一個月電表分別轉多少圈?
學生討論,演算,三名同學板演分別計算甲、乙、丙三位同學家的情況。
解:(1)三同學家用電器消耗1度電,電能表轉過的圈數分別是600轉、1200轉、1500轉。
(2)電能表轉過1圈,用電器消耗的電能分別是:
甲: =6×103 J
乙: =3×103 J
丙: =2。4×103 J
(3)一個月三同學家電表轉過的圈數分別是:
甲:600 revs/kWh×23 kWh=1。38×105 r
乙:1200 revs/kWh×23。6 kWh=2。832×104 r
丙:1500 revs/kWh×58 kWh=8。7×104 r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同學們對現在普遍使用的電能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P32了解另外一種電能表。
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新式的電能表?
[生]IC卡電能表有許多優點,比如說它不用工人師傅每月查電表,節省許多人力,還能避免出錯,省去了收電費時的許多麻煩。
[生]IC卡中的金額用完后,電能表便能切斷電源,能完全杜絕少數人光用電不愿意交電費的現象。
[師]同學們表現很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還會有更先進、更完美的電能表在同學們的手中制造出來。
在本節課的開始,同學們看到電燈發光,感覺了燈泡發熱,已經知道電能轉變成了光能和熱能。看到電風扇、玩具車通電后運動,已經明白電能轉變成了動能。電能是經過什么樣的過程轉變成其他形式能的,請大家關注“電功”。
4。電功
[師]同學們看書后,說說你的理解。
[生]電能是通過電流做功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過程是電流做功的過程”。
[生]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
[生]用電器消耗了多少電能,電流就做了多少功。
[生]電功的符號是W,單位是焦耳(J),也可以是 kWh。
例5:例2中,甲、乙、丙三同學家一月消耗的電能分別是多少焦耳?電流做的功分別是多少?(用字母表示出來)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分別是多少?
[生]一月內消耗的電能,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電流所做的功完全一樣。
W甲=23 kWh=8。28×107 J
W乙=23。6 kWh=8。496×107 J
W丙=58 kWh=2。08×108 J
三、小結
師生共同小結:
電能:來源、應用、單位、測量(電能表)及電功。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本節練習側重聯系生活實際、開放性的題目,難度并不太大,學生一定要親自完成。強調在觀察電能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12-29
電能教案12-17
初中物理實驗教案02-20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03-01
初中物理教案11-10
初中物理《力》教案04-02
初中物理的測量教案08-03
初中物理力的教案01-10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