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說明文的特點,理解說明文的順序;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列圖表(列數字)、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引用、作假設等。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第一,內容上的科學性。說明文的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以確鑿的材料為依據,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征、本質及規律,具有嚴密的科學性。 第二,結構上的條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時往往是比較復雜的,為了給讀者以明確的認識,說明其特征時必須有一定的條理和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程序順序也是時間順序的一種)、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這種說明順序往往體現在文章的結構層次上,所以閱讀說明文時,理清結構層次與把握說明順序是一致的。 第三,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文的實用性很強,語言表達“失之毫厘”,其結果就會“謬以千里”,所以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無誤,給讀者以科學的認識。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說明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門學科的教科書、科普讀、知識小品、解說詞、說明書等都是說明文。可以說,說明文和我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2、理解科學小品是一種用文學來介紹科學知識的文藝性說明文; 教學重點: 1、感知課文,按要求篩選信息,了解荔枝的生態及其生產情況; 2、學習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的說明順序,并了解其作用; 3、領會本文準確地運用語言和引用古代詩文加強說明效果。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解題: 1、賈祖璋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他創作、編寫、翻譯了二十九部生物學著作。現任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賈祖章先生雖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現在終日伏案著述,陸續寫出了許多優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都選自他的《生物學碎錦》。 1.朗讀黑板上的幾個詞語 紅繒紫綃醴酪龜裂粗糙絳囊果臍貯藏枕藉吹噓萌蘗啖 二,課文分析 這篇文章準確、翔實地說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實以及貯運,對荔枝的習性、產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紹,并對我國荔枝生產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本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10段),分三個層次說明荔枝的形態和果實。 第一層是第1段,以小學學習《荔枝圖序》向老師質疑為引子,引出“荔枝”這個話題。第二層是第2~5段,主要寫荔枝的外部形態(外殼、顏色、果形、大小)。第三層是第6~10段,主要寫荔枝的果實(膜、肉、核、花)。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荔枝果實,采用由外向內的說明順序。 第二部分(第11段~14段),主要介紹荔枝生產的有關情況。 第11段寫荔枝的產地分布,用“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證明荔枝原產于我國;用南越王向漢高祖進貢荔枝,證明荔枝的栽培在我國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第12段用現在知道的13種講荔枝的古書,特別是“蔡譜”,更有力地說明荔枝原產地在我國。第13段為說明荔枝“喜溫暖”的習性,“成都、福建是它生長的北限”, 第14段引用蘇軾的詩句,古詩今用,意在于今。古代能享受荔枝的只有楊貴妃之流,今天我們發展荔枝生產,要造福于廣大勞動人民。 從全文看,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 1,快速閱讀課文,說說課文分別介紹了荔枝的哪些內容。注意每段的關鍵句子,找出關鍵詞來歸納。 引用白居易《荔枝圖序》,引出話題,總領全文 外殼:龜裂片、片峰(粗糙) 顏色:深紅色或紫色 形狀:心臟形、卵圓形、圓形 大小: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荔枝的生態 殼膜:白色 果肉:顏色、味道、肉質、制作 貯藏:不耐貯藏(與果實關系密切,附帶介紹) 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產 產地 :中國南部 果譜:種類、內容、荔枝品種 移植:習性、古荔枝移植情況 產銷: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滿足需要 ,2,分析課文是按何種順序進行說明的。 明確: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 3,體會本文說明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前面我們學習了這篇文章說明的內容,分析了文章的說明順序。作為一個研究語言的文科學生,我們更要緊的是研究文章是怎么說的,是用什么方法來達到說明的目的的。 恰當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能使文章準確、形象、生動。 1.本文涉及到了哪些說明方法,請找出相關的句子驗證? 一是舉例子,有歷史的,有現實的,也有來自調查材料的。 來自現實的,如“廣東產的‘三月紅’和‘桂綠’等”;“海南島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一些稀奇的品種,如……‘龍牙’,……‘珍珠’。”等。 來自調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廣東調查得知,有鵝蛋荔和丁香大荔,重達四五十克”; 來自史籍和科學專著的,如“據記載,南越王尉佗曾向漢高祖進貢荔枝”;楊貴妃吃荔枝的事;“四川合江產的‘楠木葉’,《四川果樹良種圖譜》說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國果樹栽培學》則說大的重六十克”等。 二是打比方,在生動的比喻中寄托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直接比喻說明,如說明荔枝殼面形態時,說“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像龜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銳如刺”;說明荔枝的果形時說“荔枝呈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介紹優良的荔枝的種子時說“形狀很小,有似丁香”;在說明荔枝外殼的色澤時說“把它比做‘絳囊’、‘紅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詩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樹以至成片的樹林,那就成為‘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的絢麗景色了”;“舊記載中還有一些稀奇的品種,如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等”。 三是列數字,準確、科學。 在介紹荔枝的成熟期,果實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貯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數與結實數,我國栽培荔枝的歷史,古籍中所載的荔枝的品種時,都運用了數字。 如:通常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三十天左右。(作用:準確、客觀、具體……) 四是畫圖表,形象、生動,直觀。 五是引用,有故事、史料、詩文,共征引資料二十余條,從唐宋明清至今。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看看課文的引用說明。 這篇文章的文學性很強,主要是體現在大量引用古代詩詞典故上。下面我們找一些這樣的例子,說說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什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1)詩歌散文 白居易《荔枝圖序》、郭明章《荔枝》、鄧肅《看荔枝》、徐勃《詠荔枝膜》、杜牧《過華清宮》、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文征明《新荔枝》、蘇軾《食荔枝》、陳輝《荔枝》 (2)史書記載 南越王向漢高祖進貢荔枝;《三山志》 (3)科學專著 《四川果樹良種圖譜》、《中國果樹栽培學》、蔡襄《荔枝譜》、陳鼎一譜 引用的作用: (1)充實文章內容,豐富讀者知識; (2)使文字生動活潑,具有文學韻味,引起讀者興趣; (3)寓科技知識于文學描寫,使讀者可由文學欣賞而獲得科學知識。 附與課文相關的詩文: 1、明朝陳輝《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 2、徐勃《詠荔枝膜》: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 3、白居易《荔枝圖序》: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三.小結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豐富的知識,饒有興味地介紹了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既有一般說明文簡明準確的特點,又有清新怡人的詩意,知識與思想并重,詩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學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案】相關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優秀教案設計08-26
有關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3篇05-13
同州南亭陪劉侍郎送劉先輩,同州南亭陪劉侍郎送劉先輩趙嘏,同州南亭陪劉侍郎送劉先輩的意思,同州南亭陪劉侍郎送劉先輩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和韋尚書答梓州兄南亭宴集,和韋尚書答梓州兄南亭宴集張九齡,和韋尚書答梓州兄南亭宴集的意思,和韋尚書答梓州兄南亭宴集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南,南袁易,南的意思,南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南歌子,南歌子張泌,南歌子的意思,南歌子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