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及復習
2010年語文S版五下第五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1 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秦、邸、熏、汴”4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這三首詩,默寫《示兒》。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課前查閱一下關于這三位詩人的資料——他們生活時代的情況,他們寫的其它憂國憂民的詩篇等。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秦、邸、熏、汴”4個生字。 2.學習《出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自學《題臨安邸》、《示兒》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誰記住了本單元的主題?為什么稱為“赤子情懷”,這三首古詩分別表達了赤子怎樣的情 感呢?我想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所了解。 (二)新課 1.學習《出塞》 (1)讀古詩,有韻味 ①讀正確、通順。 A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出塞》。打開書104頁。板書;讀古詩 自由讀兩遍這首古詩,注意在讀第一遍時可以查字典、看注釋讀準字音;讀第二遍時注意讀準停頓 ,把古詩讀通順。 B這首古詩有好幾個多音字,你能讀準字音嗎?你能結合注釋,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讀音嗎? 引導學生讀準: 還(huán):回來。未還:沒有回來。 將(jiàng):將領。飛將:漢代著名將領李廣。 教(jiào):讓。不教:不讓。 除了多音字,還有一個生字,誰來讀一讀,說說你怎樣記這個字?“秦”字查什么偏旁?(禾) ②讀出古詩的韻律。 同學們,這首詩是幾言詩?誰還記得七言詩怎樣讀,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律?(前四后三)板書;有 韻味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自己讀,指名讀。 (2)知作者,解詩題 想一想,讀好了古詩,接下來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題目的意思。)板書;知作者,解詩題。哪位 同學能帶領大家學習? 引導學生答出; 、俪鋈旱竭叿谰上去戎守邊疆。 、谕醪g:唐代詩人,善寫七絕,多邊塞詩。 教師準備資料: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開 元進士。他在當世就以詩著名,被稱為“詩家夫子”。其詩尤以七絕見長,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 勢雄渾,格調高昂。其中《從軍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別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絕句是這 一詩歌體裁的最高水平。 (3)明詩意,悟詩情 ①明詩意: A了解了詩的作者和詩歌的題目的意思,接下來你打算怎樣學?(可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小組學習 、與老師交流等方法學習)(板書:明詩意。) B自學古詩 提出不懂的問題 C請同學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詩的第一句,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落筆,描繪了從秦漢對就存在著的明月邊關的景象:注意詩中 “關”,此處指邊關。首句是將兩種不同事物(明月,邊關)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時代(秦,漢),應解 作“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還是秦漢時的邊關”,不要講成“秦月照漢關”。這句詩的意思是:明月照耀 著邊關,自秦漢時一直如此,至今沒有什么變化,而邊患依舊沒有消除。 第二句是哀嘆遠離家鄉的士兵不能回歸故鄉和家人團聚。 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飛將:漢代飛將軍李廣。這兩句是說,假如有李廣那樣的名將戎守邊關 ,匈奴的軍隊就不敢越過陰山南下入侵了。 D請1——2位同學 ②悟詩情; A學古詩,僅僅知道意思是遠遠不夠的。你還要怎樣學? 引導學生認識到通過想像,體會詩歌的意境。板書:悟詩情 B教師引導:凡是歷史上膾炙人口的詩歌,都有著獨特的思想藝術魅力。王昌齡這一首《出塞》被稱 為有名的邊塞七絕,歷來評價很高。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 絕句,也列它為第一。我們就展開想像,品一品,這首詩的絕妙。請你邊讀邊想像,你看到了什么?聽 到了什么? C品讀悟情: a秦時明月漢時關 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塞。 教師引導:明月、邊關簡單的敘述與勾勒,沒看出怎么絕妙呀?再讀讀,看你有什么新發現? 引導學生關注;秦時明月漢時關 教師補充資料: 出示: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漢(公元前206——公元23年)作者的朝代——唐朝(618— —907)作者王維(698——756),請你根據這組數字,估算一下邊關受匈奴外敵的侵擾有多少年?你感 受到什么?你再讀這句時應該怎樣讀?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所體會的那樣,詩人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三字加以修飾, 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都讀讀,讀出時代的久遠 。 b萬里長征人未還 你還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像:秦漢時的邊關,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戰爭一直持續不斷。已有多少士卒血灑沙場 ,至死未歸;又有多少戰士仍然戍守著邊關,不能歸來。 看到這,你怎樣讀? 還是這句詩,讓你仿佛聽到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匈奴人不斷燒殺搶掠的馬蹄與戰馬的嘶鳴聲、百姓痛苦的呻吟聲、戍邊戰士們的怒 吼、兩軍交戰武器碰撞的聲音、詩人對邊關戰士發自內心的深深的同情之聲。 教師小結;詩人就是這樣,把我們帶到萬里以外的邊塞,引進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去回憶、體驗、思 考。戰爭給秦、漢以來近千年歷代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感受到這些,你會怎樣讀? c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教師引導:既然戰爭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劇。那么,怎樣來制止、結束這個悲劇呢?你還聽到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 希望有像飛將軍李廣那樣的名將來率領廣大戰士打敗敵人,奪取勝利,使敵人從此不敢再來侵犯。 教師引導;你體會出作者抒發的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你怎樣讀這兩句詩? 還有不同的讀法嗎?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學生讀不出,教師讀。強調“但使”二字。) 引導學生體會出:這兩句詩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 音,使人尋味無窮。 你能把詩中含著的意思讀給大家嗎? 總結學法;你是怎樣體會出句子深層的含義?(先看字面上的意思。再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的深 層含義。) 。4)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①品味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谀銜鯓幼x,表達出詩人這復雜的情感?自己讀,指名讀,背誦。 (5)總結學法,拓展閱讀 、倏偨Y學法: 回憶我們剛學的古詩,我們怎么學的? ②你能試著用剛剛學到的方法分小組選讀其中一首古詩,試著品一品這首詩,感受詩人的情感嗎 ?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奂w交流,匯報 。6)布置自學 你能用這種方法自學下面兩首古詩嗎?自己記寫生字,提出不懂的問題。 作業:背誦古詩、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歌的情緒和意象,感受詩人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自由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后借助課文注釋,試著說說兩首詩的大概意思。(教 師板書詩題:題臨安邸示兒) 2.指名朗讀古詩,一人讀一首。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這課還有兩個生字,你能記住嗎? 4.全班齊讀兩首古詩,邊讀邊想: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讀后交流: 相同: 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詩人。隨機讓學生說說對南宋的了解,教師隨機補充南宋王朝貪圖安逸、屈膝求 和、不思收復失地的史實。 、诙急磉_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不同: 、僖粋寫的是南宋的權貴,一個是北宋遺民——詩人 ②一個借寫景來表達情感,一個直接訴說自己的心事。 (二)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1.學習《示兒》 、龠^渡:邊塞自古多戰事。宋朝,匈奴人終于攻破北宋首都汴梁。北方大片土地淪陷,誰了解這段 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北宋遺民在做什么? 、谥该首x《示兒》,讀后說說題目的意思。 、壑该f說詩的大意。 ④想像,體會詩的意境。 再讀詩,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展開不同想像: 滿頭白發的詩人在重病中,費力地爬起來,想著不能親眼看到滿懷悲憤,用顫抖的雙手寫下這首詩 。 詩人重病在床,臨終前費力地說出這首詩,作為遺囑,說完就帶著遺憾死去,但死不瞑目。 看到、聽到這,你會怎么讀? 、萁處熞龑В涸娙岁懹螌戇@首詩的時候,中原已經淪陷整整65年了。同學們,65年啊,780 個月啊,近二萬四千個日日夜夜呀! 詩人從20歲,一直盼到85歲。這65年每一天作為北宋遺民是怎樣度過的呢?出示:《秋夜將曉出籬 門迎涼有感》。讀一讀,你看【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及復習】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01-13
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05-17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7篇01-13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12-26
(熱)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05-25
《第五單元教學設計》教案04-08
(合集)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15篇05-24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通用54篇)04-28
(優秀)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15篇05-23
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匯總(1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