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觀察水》教案

時間:2024-10-16 11:45:23 秀雯 教案 我要投稿

《觀察水》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水》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水》教案(通用10篇)

  《觀察水》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

  2、體會人體感官在認識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觀察水要有順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2、培養學生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礦泉水,牛奶,池塘水、有色飲料等(粘的液體),透明玻璃、毛玻璃。分辨演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礦泉水。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如果沒有水我們能活多久?關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嗎?你想怎樣來研究水的秘密?

  板書各種感官的名稱。

  引入課題

  板書:觀察水。

  二、用感官觀察水

  有這么多的方法,誰能安排一個合理的觀察順序?為什么這樣安排?

  現在,請兩個同學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記在同一張紙上,比一比,哪一組發現的秘密最多?

  學生實驗,師巡視。

  匯報觀察結果。師選擇性板書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等相關的學生用語。

  三、再用感官,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

  同學們運用鼻、舌、眼睛、耳朵、手發現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發現更多的水的秘密嗎?

  出示牛奶,有色飲料等,它們與水一樣嗎?只要比一比就能發現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

  請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飲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樣的。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

  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們與水一樣嗎?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透明)

  請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樣的。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

  總結:誰能說說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水是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東西。)

  通過比較,我們學到了更多的水知識。再比一次,同樣是水,礦泉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認識周圍的水環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況。)

  四、區分常見液體中的水

  今天我們研究了水,現在能把水找出來嗎?大家試試看。

  出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學生上講臺找一找,說說理由。

  是不是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直接聞或嘗?

  五、拓展

  實驗探究水滴大小與流動快慢的關系。

  分別將1滴、2滴、3滴、4滴、5滴水滴在塑料盤的同一“起跑線”上,慢慢傾斜塑料盤到一定角度,看看哪種水滴跑得快?

  觀察實驗并思考:

  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動塑料盤?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跑線”上?

  六、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

  我們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樣研究水的?

  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們應愛護自己的身體。

  《觀察水》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學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觀察研究水的物理性質;

  通過比較的方法進一步認識“水”;

  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交流、樂于發現探索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體會人體感官在認識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觀察水要有順序,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和材料準備: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水的性質特點。

  教學難點:水是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下一課時將作主要研究)

  注意點:觀察要有一個合理的順序;

  課前準備(每組):礦泉水、牛奶、有色飲料(芬達)、透明玻璃、一次性塑料杯、塑料吸管、黑瓶子(分辨演示:黑瓶子內裝:沙子、 醋、牛奶、醬油、糖水、酒、礦泉水、食用油);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板書篆體的“水”

  2、古代的人通過觀察水,發明了“水”字,我們今天也來認真地觀察水,看看會有什么發現呢?

  板書:一杯水的觀察

  [評析:從篆體的水字入手,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便吸引到課堂中來,學生對于這個字的觀察和猜測也經歷了一個簡單的研究過程。把科學的理念和古代的燦爛文化有機結合,有新意。]

  3、用感官觀察水

  1、每組桌上都有一杯水,你準備用哪些感覺器官來觀察這杯水呢?

  2、學生匯報;

  3、按學生說的順序板書;

  4、這么多方法,可老師只給你一杯水,誰能安排一個合理的順序?

  5、老師調整板書順序;

  6、馬上要開始實驗了,組里可以分工合作,定兩個人記錄。好,開始實驗吧!

  7、學生實驗,老師巡視;

  8、學生匯報;

  9、到現在為止,你認為水是一種怎樣的東西?

  師選擇性板書: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

  [評析:運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是這個學期重點要訓練的內容。讓學生先自由地發表想法,說說準備用什么感官來觀察一杯水,然后老師再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觀察是要按一定順序的。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課堂上有所提高和收獲。]

  再用感官,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

  教學過渡:

  教師:(出示玻璃)這個東西也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透明的呀,它也是水吧?

  學生:不是。是玻璃。

  1、那玻璃跟水究竟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我們可以繼續用感覺器官,把玻璃和水進行比較,這樣就能有更多的發現。

  板書:比較

  2、接下來我們就用比較的方法繼續觀察和研究水;

  老師這里有幾組東西,小黑板出示:

  實驗一:玻璃和水比較;

  實驗二:牛奶、芬達和水比較;

  實驗三: 兩個瓶子里的東西比較(有一瓶是水)

  3、各組可以自由選擇做哪一組實驗,要求運用感覺器官進行比較,發現水和這些物體在哪些方面有不同點?其中實驗三不能打開瓶子。如果覺得實驗有困難,可以參考老師的實驗提示卡。各組組長上來領實驗器材、和提示卡;

  4、學生做比較實驗。老師巡視;

  5、各組交流;

  (1)實驗二請一個小組整個小組匯報。(組內成員互相補充,其他組有什么新發現也可以補充。)

  (2)實驗一以答記者問的形式交流。

  (3)實驗三,老師請其他組的一位代表采訪做實驗三的同學,看他們是如何不打開瓶子就知道是水的;

  6、老師:大家真聰明!很會做實驗,很會研究,真像一個個小科學家呀!

  誰來總結一下,到目前為止你認為水是一種什么東西?

  [評析:三個對比實驗的設計既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進行自主地選擇,也使學生的研究能夠更加深入,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觀察。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得到最大的收獲,所以我讓學生從三個實驗中任選一個實驗。后面的交流使學生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三個實驗,可通過其他組的不同形式的匯報和相互交流也能從中收益。在一個個對比實驗中,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增強,對水的認識也逐步完善起來,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概念是在實際的實驗中逐步生成的,而不是老師強加給他們的,增強了知識的實踐性。另外,由于是第一次接觸對比實驗,提示卡給實驗有困難的同學提供了幫助,真正體現了教學的層次性。]

  鞏固加深認識,課堂延伸

  1、今天同學們運用感覺器官研究了水,發現了水的不少秘密。現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這些瓶子中間只有一瓶是礦泉水,誰能把它找出來?

  2、出示瓶子,請一位同學上來。

  (1)能先不打開瓶子嗎?

  (2)注意點: 聞:指導聞的方法。

  嘗:不是什么東西都可以嘗的哦。

  (3) 表揚獎勵。

  3、今天我們的研究用了身體的哪些器官?

  4、人體的器官真神奇呀,幫助我們發現了很多奧秘,我們可要愛護自己的身體。

  5、水的秘密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繼續研究。可以做實驗(但是要注意安全哦),可以看書查資料,還可以上網。

  [評析:最后的游戲性實驗無疑使學生興趣盎然,不管能否找到那瓶水,學生都經歷了探究的過程,而且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深遠的,說不定有的孩子課后還會找別的液體繼續探究。老師最后的總結也不是終止這堂課的研究,而是把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課雖然結束,新的研究也許又將開始。]

  四,教后思考:

  通過前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能用不同的感覺器官進行觀察,本課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兩種或幾種液體的比較,通過比較進一步認識事物。三年級的學生以直接興趣為主,他們的觀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吸引,探究的開展隨興所至,探究過程簡單、短暫且不嚴格,這需要教師引導他們向更深層次研究,引導他們進行深入觀察,從而發現更多水的秘密。整個課堂教學的`設計是開放性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盡量體現《科學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充分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1、 體現“科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中心”這一基本理念,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三年級科學課上冊教材將將著重點放在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以學生有系統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這個單元提出讓學生學會運用感覺器官,在實驗條件下進行觀察,讓學生在探究中培養科學能力和科學素養,并能體驗從中的樂趣。

  2、 體現探究活動的整體結構效益。本課試圖通過良好的結構組織起來的科學探究活動發揮結構的整體效益,有利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本課的探究活動都是以四個觀察活動的形式展開的,前一個活動是尋找基本的性質,形成初步的概念,后三個活動是思維的碰撞,是運用多種感官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液體進行比較,體現探究活動的層次性和嚴密性。

  3、 教學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通過兒童身邊的一些液體進行科學的探究,使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走近課堂,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

  《觀察水》教案 3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2、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

  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并能判斷什么樣的物質是液體。

  4、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認識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水是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進一步認識水是怎樣的液體。

  教具:

  1號抽屜:每組各一杯可樂、醋、糖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

  2號抽屜:培養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礦泉水

  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課題 板書:水

  二、用感官觀察水

  1、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比一比,哪一組發現的秘密最多?

  2、學生實驗,師巡視。

  3、匯報觀察結果。師板書: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

  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

  1、剛才同學們運用鼻、舌、眼睛、耳朵、手發現了水是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沒有顏色的。請大家拿出1號抽屜中的1號杯,與水比較一下。水是怎樣的。

  2、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4、你們說水是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東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點,你是怎么解釋呢?拿出1號抽屜的玻璃,比較一下。

  5、學生討論、交流。

  6、學生做水流動實驗。

  7、水與玻璃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說(硬或軟,形狀上有區別)

  師:玻璃是什么形狀?(學生說長方形)

  師:那么水的形狀又是怎樣的呢?

  8、學生實驗、討論、匯報。

  9、小結。板書:沒有固定形狀。

  10、總給什么叫液體。

  四、區分各種各樣的液體

  1、你是如何判斷它們是液體的?大家試試看

  2、學生實驗

  3、出示:醋、糖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區分杯子中的液體?

  4、學生上臺,并說理由。

  5、是不是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直接地聞或者嘗。

  6、學生說,師小結。

  五、總結。

  板書:

  水

  看 沒有氣味 沒有顏色 沒有味道 透明

  聞 水平面 氣泡 放大 變彎 溶解 沉浮 重量

  嘗 會流動 沒有固定形狀——液體

  摸

  聽

  《觀察水》教案 4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5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觀察方法,了解物體具有重量、形狀等屬性之后學習對水進行觀察和描述。本課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活動:

  1.觀察比較水和洗發液的相同和不同;

  2.觀察比較水、洗發液和木塊的不同;

  3.學習描述、記錄觀察比較結果。通過以上三個活動,一方面使學生發現水的無色、無味、透明的特征,進一步學習眼看、鼻聞、手摸的觀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動性,無固定形狀。教材在活動1選取乳白色洗發液與水對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區別;活動2洗發液、水、木塊被裝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對比液體和固體形狀的不同特點。

  【學生分析】

  經過前四課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一些常見固體在重量、形狀、顏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課還學習了根據物體不同的特征進行分類,了解不同的分類標準有著不同的分類結果。學生在進行分類活動的同時對物體的自身屬性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本課需要學生運用之前學到的觀察比較的方法繼續觀察水的主要特征,為后面認識空氣特性做必要準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無顏色、無氣味、會流動、透明等。

  2.水和洗發液一樣,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習觀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聞、手摸等方法比較水與洗發液、木塊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2.能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能用語音簡單描述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在教師指導下能夠對信息進行整理和分類。

  4.在教師指導下能夠回顧和反思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科學態度目標

  1.愿意傾聽他人觀點,樂于講述自己觀點。

  2.樂于參與小組合作探究,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活動。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認識到水是珍貴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難點:水無固定形狀,形狀是物體的重要特征,也是固體與液體的主要區別。

  【器材準備】

  水、乳白色洗發液、不同形狀的透明容器、木塊、活動手冊、觀察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聚焦

  導入:教師出示一瓶礦泉水,請同學們說一說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關于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請同學們一起來觀察。(板書:觀察一瓶水)

  (學生觀察礦泉水)

  設計意圖:激活學生對水的認知和激發新的興趣,了解學生對水的`概念掌握情況。

  二、觀察比較水與洗發液

  1.觀察方法的研究

  出示洗發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標簽),請學生猜一猜里面裝的是什么(學生可能會猜是沐浴露、洗手液,適當表揚生活中善于觀察的同學,告訴學生是洗發液)。怎樣比較觀察水和洗發液?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前幾節課學習中用了哪些觀察方法

  學生提議可以用眼睛看、鼻子聞、手摸……(因為洗發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師要及時提醒不能用“嘗”的方法,強調任何場合都不能用“嘗”的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礦泉水與洗發液并回答老實的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交流觀察方法,教師提示注意事項和安全要求,再次對前四課觀察活動做了鞏固和發展。

  2.學生觀察水和洗發液的不同和相同

  (1)看一看

  教師提問:大家一起來觀察水和洗發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學生分組觀察并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它們顏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過什么方法知道。

  (乳白色與無色,透明與不透明,對比觀察)

  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匯報。

  (2)聞一聞

  教師提問:水和洗發液還有什么不同?怎樣才能知道它們的氣味不同呢?

  學生提議聞一聞。

  教師示范聞的標準操作方法,并指出這樣做對安全的重要意義。

  (聞的標準操作方法:打開瓶蓋,左手持瓶身,右手從瓶口上方將空氣扇向鼻子,聞到氣味即可蓋上瓶蓋。)

  學生動手操作并匯報。

  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匯報。

  (3)摸一摸

  教師提示:水和洗發液除了顏色、氣味不同,它們用手摸起來一樣嗎?怎樣證明洗發液要比水光滑?

  再用拇指摸一摸。

  教師講解手摸對比方法:用玻璃棒在洗發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樣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進行對比。

  學生動手操作并匯報。

  教師板書:記錄學生的匯報。

  3.總結水與洗發液的異同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過程和觀察的結果,并總結水和洗發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記錄在班級記錄單上。

  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能流動

  洗發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動

  (播放課件,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交流得到觀察比較的方法。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分步驟完成對水和洗發液的觀察比較任務,得到觀察比較結果。學生匯報、教師匯總,最后完成班級記錄單的填寫。這里觀察比較是為了更準確地發現水和洗發液的自身特點。最后的總結,一是為強調觀察結果,二是為對水和洗發液各自的特征做完整表述。

  過渡: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水和洗發液有相同之處也有著很多不同。如果把它們和木塊比較又會有什么發現呢?

  三、觀察比較水、洗發液和木塊的不同和相同

  1.不同

  教師把洗發液和水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瓶子里讓學生與木塊對比觀察。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1)它們放進容器的方式不同,水與洗發液能流動,木塊不能流動。

  (2)水和洗發液的形狀隨容器形狀發生變化,沒有固定形狀,木塊的形狀不隨容器的變化發生改變。

  教師板書學生觀察結果。

  (播放課件,讓學生觀察三個圖片并思考問題)

  2.相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水、洗發液、木塊有沒有相同之處。

  學生觀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觀察上面的現象,發現盡管水和洗發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狀不同,但它們仍然有形狀,只是形狀不固定。

  教師板書:它們都有形狀。

  (播放課件,看圖思考問題)

  3.總結水、洗發液與木塊的不同和相同

  教師請同學根據板書總結它們的不同和相同。

  學生發表觀點:我們發現盡管水、洗發液的形狀可以變化,木塊形狀不變,但它們都有形狀。

  (播放課件,回顧探究過程,反思探究結果,總結固體、液體的不同)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圖在于使學生觀察發現液體沒有固定形狀的特點。因為水與洗發液都能流動,所以倒入不同形狀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狀。課堂上演示將液體倒入容器的過程,目的就是讓學生觀察液體從原有形狀變成現有形狀的現象,而木塊只能擺放進容器,形狀不發生改變。這一演示操作會有助于學生理解液體沒有固定形狀,進一步認識到盡管在形狀上不同,但不管固體還是液體都有形狀,如此就指向“形狀是物體重要屬性”這一概念

  四、完成班級觀察記錄單和活動手冊

  1.教師請一位同學到臺上執筆,全班同學一起根據觀察結果共同完成班級記錄單。

  2.教師指導學生根據班級記錄單,完善自己的活動手冊第1課內容。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信息進行整理和分類,用圖表進行信息交流。從課堂環節二、三開始教師幫助學生記錄觀察結果,課堂環節四有同學將自己的觀察結果整理后形成班級記錄單,再從班級記錄單中抽取相應信息填寫自己第1課的活動手冊,使各節課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

  3.拓展延伸

  回家后完成活動手冊上“看誰流得快”活動。

  (播放課件,完成信息的整理和摘錄)

  【板書設計】

  觀察一瓶水

  《觀察水》教案 5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內容的基礎上,初次接觸“物質世界”的內容,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水作為研究的切入點。水是組成世界萬物的重要物質,可以說我們的一切都離不開水,但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水雖然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觀察水的活動就是嘗試著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實驗器材進行觀察活動,將學生腦海中的零星認識提升到水的內涵屬性層次上,能準確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從而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情趣,培養學生勇于探究的科學態度。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過程和方法:

  1、能通過眼、耳、鼻、舌等多種感官來認識水的性質

  2、初步學會設計各種方法,快速準確地在幾種液體中鑒別出水

  3、能對實驗做出猜測,并通過實驗結果進行驗證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認識物體的科學方法

  2、知道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探究過程中能夠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尊重別人的意見

  2、愿意與同學交流看法,學會傾聽,善于從同伴的發言中發現問題。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認為讓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認識水的各種性質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選擇工具,制定方案把水運到一米以外的空水槽中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師用的實驗材料:牛奶、白酒、糖水、冷開水各一杯,燒瓶、大燒杯、方便袋、水槽、量筒、量杯、滴管等。

  2、學生用的實驗材料:海綿、抹布、水、粗細不等的水管、漏斗、膠管等,還有每組兩個水槽、一燒杯水和幾根筷子。

  五、說教學過程

  說為了真正達成課時目標,體現新課程學生為主體、探究為核心的理念,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猜謎激趣,探究觀察方法。

  教師先出示四杯液體。提問: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在四個杯子里裝了些東西,請大家仔細觀察,猜猜杯子里裝的是什么?學生說出自己所想的答案后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觀察方法:用眼睛看,教師適時板書。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現象,確定了一只杯子里裝的是牛奶,可是其它的三個杯子里的物體看上去差不多,所以無法確定,引導學生想出另外的觀察方法,即用鼻子聞和用舌頭嘗,教師邊板書邊提示:聞到的是氣味,嘗到的是味道。在指導正確的聞的方法后指名學生上前聞和嘗,要求學生說出自己聞到的氣味和嘗到的味道,學生確定杯中液體名稱后,教師揭示正確答案。然后小結出觀察物體常用的科學方法,特別強調觀察不了解的物體時為了安全,只能用眼睛看,不能隨便聞,更不能隨便嘗。這樣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激情,科學的方法由學生提出來,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也為下一步正確觀察水和概括出水一般特點做了鋪墊。

  (二)分組觀察,形成水的認識。

  教師導入:下面我們就用剛才總結出的觀察物體的方法仔細觀察水(板書:水)的特點。在提出觀察活動的要求后組織學生分小組開展觀察活動,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在小組活動時教師巡視,表揚做得好的小組。活動結束后全班交流。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板書出水的一些特點,交流結束后,引導學生用一句話總結出水的特點?即水是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這個活動看起來簡單,但由于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在小組活動中教師要加強行間巡視,引導學生分析出水的特點,做好實驗記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得出科學的結論。

  (三)實驗演示,認識液體特征。

  實驗一:把燒杯中的水逐次倒入其他形狀的容器中。

  三年級的學生是剛剛接觸到科學實驗中的儀器,對許多儀器都不認識,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去比較、去認識。教師首先出示一個燒杯,介紹名稱,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它的特點,通過比較了解燒杯口的作用,在倒水過程中依次介紹量杯、量筒、燒瓶、漏斗的名稱和作用,這樣做,雖然要費一點時間,但是一方面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了實驗的儀器,初步了解儀器的作用,這個時間一定要舍得花。在倒水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水的形狀的變化,倒水結束后,水沒有固定形狀的這一特點的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實驗二:用一個有洞的方便袋裝水,水從破口處流出。

  師操作后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一定能說到看到水從袋子的洞口處流到了水槽里,揭示水容易流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出其它的方法來證明水沒有固定形狀和容易流動的特點并交流,學生的思維立即就會被激活,想出很多的方法,如把水滴在桌上用嘴吹,還有用筷子攪拌燒杯里的水等,適時出示“液體”這一概念,再練習用一句完整的`話描述水。即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這樣就使學生從對水的零星認識提升到水的內涵屬性層次上,將前概念發展到概念水平。

  (四)開展比賽,拓展運用性質

  根據了解的水的特點,老師拋出問題:在不直接搬著有水的水槽往空水槽里倒的情況下,把水槽里的水運到1米以外的空水槽里。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由小組代表交流搬運方法如用燒杯舀、用毛巾吸、用手捧等。如果學生想不出方法時出示其它的實驗裝置,引導學生說出運水的方法和運水過程中的注意點。然后開展運水比賽,比賽前提示比賽要求:既要比運水的速度,還要比在運水過程中合作中的默契度,在實驗小組領取相應的實驗材料后開展運水比賽,比賽結束后及時小結比賽活動,表揚先進小組。搬運水的活動,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水的流動性,間接了解有關虹吸現象的初步知識。活動中學生能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帶來的快樂,同時使教學氣氛達到高潮。

  (五)課堂小結,引導后續研究。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取了知識,滿足了情感的需求,研究的熱情高漲,因此在教師小結本節課的內容后,引導學生課后能繼續觀察、研究水,把自己的發現記下來,這樣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認識水的另外的一些性質。如果學生有了親身經歷的研究活動,他們的思維一定會更加開闊,今后在課后開展研究的興趣會更濃。

  當然,以上只是我根據個人的理解對教材進行初步解讀后形成的教學預案。三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相關的知識基礎將會對本節課的教學帶來一些不確定性,如何成為學生探究活動的有效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激勵者,在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中尊重學生學習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成為本課教學的最大挑戰。

  《觀察水》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認識物體的科學方法。

  2、通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

  3、知道什么是液體?

  過程與方法

  1、會利用多種感官從多種液體中找出水。

  2、能利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發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尊重別人的意見。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3、培養學生敢于合作交流,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水的各種性質。

  難點:選擇器具將水運到遠處的空桶中。

  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器材:空果凍盒4個、牛奶、糖水、酒、水

  2、演示器材:塑料袋、不同形狀的杯子4個

  3、游戲材料:小杯子1個、長短不一的接水管2根、塑料桶2個、秒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

  認識水的`重要性,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知道動物、植物的生存離不了哪些東西嗎?

  2、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出課題并板書:觀察水

  二、分組找水、了解特點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自身實踐,把認識物體的經驗上升到用科學方法的層次,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

  1、談話: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四種不同的液體,分別是水、糖水、酒和牛奶,可忘了貼上標簽。你們能用自己的方法給它們分辨出來并帖上標簽嗎?

  2、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

  (1)先在小組內討論使用什么方法。

  (2)觀察過后在小組內交流并貼上標簽。

  3、學生討論、匯報。

  4、教師引導小結:

  先用眼睛看找到牛奶,再用鼻子聞找出酒,最后用舌頭嘗分辨出水。這里我們用到了認識物體的常用科學方法:看、聞、嘗,當然還可以摸。但以后要注意,在不了解物體時千萬不能隨便聞、嘗、摸。(板書:眼睛看、鼻子聞、舌頭嘗、用手摸)

  5、談話:我們大家都找出了水,可依據水的哪些特點呢?現在請同學們觀察分辨出的水,把你的觀察方法和結果寫下來。

  6、學生組內觀察并記錄。

  7、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并板書: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

  三、實驗演示,認識液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準確的表達能力。

  1、談話:現在請大家觀察講桌上的四杯水,都是什么形狀的。把你的結果寫在書上或畫在書上。(出示裝滿水的不同形狀的杯子)

  2、學生觀察匯報。(水可以是各種形狀的,取決與盛水的容器形狀,也就是水本身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板書:沒有固定形狀)

  3、談話:是這樣的嗎?我們在來做個實驗。

  4、演示說明:將杯子中的水倒入塑料袋中,并利用不同的方法變化樣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塑料袋是正方形的則水是……;如果塑料袋是球形的則水是……;如果塑料袋是像小貓一樣則水像……。

  5、將塑料袋弄個洞,讓水流進容器。

  6、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水在流動。)還有哪些物體是容易流動的呢?

  7、根據學生回答后板書:容易流動

  8、小結:像水這樣沒有固定形狀、容易流動的物體叫液體。(完成板書)

  四、團結合作

  設計意圖:

  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帶來的快樂,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1、談話:下面我們做一個小游戲。(出示物品,提出要求:哪一組能把這個塑料桶中的水運到另一個塑料桶中,當然不能直接倒。)

  2、學生分組討論方法。

  3、全班匯報(用管子吸、用小杯子舀)

  4、哪一種方法好呢?

  5、分組近距離演示,測時間。

  6、距離較遠,哪種方法快呢?學生預測后再試一次。

  7、小結:近距離用杯子舀的快,遠距離用管子吸的快。

  五、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2、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補充。

  《觀察水》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學會用多種感官認識水、并能在觀察中發現水的性質。

  (2)能用語言、文字描述觀察水的結果。

  (3)初步認識物體的方法,能夠在多種液體中快速鑒別水。

  (4)能區分什么是假設,什么是事實。

  2.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學會做溶解實驗,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知道水能產生毛細現象,了解毛細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過程中,能夠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尊重別人的意見。

  (2)喜歡研究與水有關的事情,愿意與同學交流看法。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燒杯、滴管、蠟紙或錫紙(鋁箔),方糖(或食鹽)、木筷子、墨水、曲別針(或小釘子);醬油、牛奶、白醋、糖水(或鹽水)、雪碧、水六種液體及熱水等。

  2.學生準備:

  紙巾(或手紙)、硬幣、白紙、水杯、調料袋、塑料瓶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上一節課研究了生命離不開水,那么為什么生命離不開水呢?讓我們通過實驗,揭開它的`奧秘。

  2.揭題。

  (二)自主學習:

  1.觀察水,描述水。

  (1)請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儀器或身邊的可利用的物體,觀察一杯水,你對這杯水有什么新的發現。我們比一比,哪一組發現的水的奧秘多,把你們的發現用文字或圖畫記錄下來。

  (2)學生分組活動。

  (3)教師鼓勵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樣的?當被水濺出來、灑出有什么現象?水滴在別的物體上,會發生什么現象?當越來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時,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現象?幾滴水從空氣中落下時,呈現什么形狀?

  (4)學生分組匯報交流。要求從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樣的物體。

  2.辨認水。

  (1)師出示六杯液體,請學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師介紹辨認方法:“一看、二聞、三嘗”。不認識的物體不能隨便嘗,以防中毒。

  (2)分組活動。

  (3)匯報交流。

  3.認識水的溶解現象。

  (1)研究糖水。糖水是怎么做出來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變化?

  (2)研究溶解。學生匯報后,教師強調同學們說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學上叫做溶解。

  (3)研究固體、液體、氣體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它既有好處也有壞處,說說生活中溶解的應用。

  4.認識毛細現象。

  (1)師演示實驗:窄紙巾的下部插入帶色的水中,先猜猜會發生什么現象?再試試結果怎樣?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交流。

  (4)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水往上爬的現象?

  (5)師生共同小結:科學上把不沿著縫隙往上爬的現象叫做“毛細現象”。

  5.認識水的表面張力。

  (1)師演示實驗:

  往硬幣上滴水,大家共同數一數,直到水溢出時,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再從多個角度去觀察水面,你能發現什么?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交流。

  (4)師生討論。得出“水的表面張力”的概念。理解“張力”的意思。

  (5)書上P27下方的圖中的實驗。

  (6)學生共同研究這些問題。

  (三)課后作業;

  1.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能夠溶解在水里?它對人們的生活有益,還是有害?

  2.完成P27下的兩個研究實驗。

  《觀察水》教案 8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尋找寶藏,不過尋找寶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們得通過認真的觀察、思考、小組合作動手實驗,獲取到有用的信息,才能最終獲得寶藏哦!有沒有信心克服所有的難關?

  下面進入第一關:請你從這幅圖中找到我們生活的地球。

  請一個學生指出地球,并向大家介紹是怎么判斷那個是我們的地球的。

  地球上71%的面積是由海洋覆蓋,從太空中看起來,地球就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所以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前蘇聯航天員說我們的地球其實是一個水球。

  第二關:請你們觀察圖片,誰能說說這幅圖片說明了什么?

  人的身體中,約有70%的成分是水。水是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人類生活離不開水。

  二、觀察比較,認識水的特征

  1、從前面兩關中,大家應該已經猜到,我們今天要找的寶藏與我們的水有關。我們每天都要喝水、用水,相信大家對水都不陌生,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對水有哪些了解?

  根據生活經驗回答:(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

  看來大家對水的了解還是挺多的,我這里有3瓶不同的液體,其中只有一瓶是水,先說說我們可以用到哪些觀察方法去將它找出來?學生說,教師補充:

  a.用眼睛看;觀察他們的顏色、透明度。

  b.用手摸:用筷子蘸一滴液體,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樣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進行對比。

  c.用鼻子聞:不能直接聞,要用手扇一扇,使氣味散發出來。

  d.嘗?提示: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嘗”的方式

  2、方法都掌握了,你們都迫不及待的想動手操作了吧?可是我想知道你們打算怎樣小組合作呢?

  請一個學生簡單回答,教師補充注意事項:

  從1號瓶開始觀察,觀察時,組內每個學生都要看、聞、摸之后,并將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再觀察2號瓶、3號瓶。

  3、那就請大家小組合作將我們的水找出來吧。觀察過程中,要將你的發現和你的隊友好好交流哦!

  學生合作觀察,找出水。

  4、總結交流

  a、表揚幾個做得好的小組:動作快、記錄好、實驗過程小組配合默契…

  b、小組匯報:你們判斷找出哪一瓶是水?為什么另外兩瓶不是水?

  1號瓶:有顏色、有氣味、不透明、粘稠

  2號瓶:有酸味

  c、總結并板書水的特點

  沒有顏色、沒有氣味、透明、清爽不粘稠

  三、觀察比較液體和固體的區別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物體的形狀,比如:正方體、長方體、球體,請大家思考:水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思考討論水的形狀

  出示一瓶水,請你們說說它是什么形狀的?

  出示這個形狀的容器的圖片,請你將它的形狀畫進去。貼上預備好的形狀貼。

  將它倒入另外一種形狀的容器中。說說,現在水是什么形狀的?

  出示這個形狀的容器的圖片,請另外一個同學將它的形狀畫進去。貼上形狀貼。

  為什么放入3個不同的容器中,形狀不一樣呢?

  第四關:請將工具箱中的水、洗發液和小木塊分別放入3個不同形狀的空的'容器里觀察。(注意不要撒出來了!)仔細觀察他們進入容器的方式和進入容器后的形狀有什么不同?將實驗結果填入實驗記錄單中。

  (1)它們放進容器的方式不同,水和洗發液能流動,木塊不能流動。

  (2)液體的形狀隨容器形狀發生變化,沒有固定形狀,木塊的形狀不隨容器的變化發生改變。

  總結板書水的特點:所以水是能夠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

  請欣賞各種形狀和流動的水。

  四、拓展與延伸:水是我們人類最珍貴的寶藏

  同學們表現得都非常的棒,恭喜大家成功的獲得了我們今天要找的寶藏,那就是關于水的特點。對我們人類來說,水是最珍貴的寶藏。為什么這么說呢,請大家認真觀看下面的圖片。(介紹地球水資源緊缺的圖片。)

  總結:地球上水資源較多,但是真正能被我們所用的水是非常少的。希望大家養成節約用水的意識,保護水資源。

  《觀察水》教案 9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的第二課,原教材安排了四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用眼、耳、口、舌、手等感官初步認識水是什么樣的物體;再觀察蠟紙、餐巾紙、白紙上的水滴,進一步認識水是什么樣的物體。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溶解現象,認識到固體、液體、氣體都能溶解于水。第三部分,引導學生認識毛細現象,并啟發學生尋找毛細現象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第四部分,引導學生猜測一元硬幣能容納多少滴水,記錄猜測結果并實驗。

  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學中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過程和方法:

  學會用多種感官認識水,能在觀察中發現一些水的性質。

  初步學會用語言文字記錄和描寫觀察到的現象。

  2、知識與技能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知道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并且可以改變。

  知道水能產生毛細現象。

  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的過程中,能夠細心觀察,互相配合,尊重事實。

  喜歡研究與水有關的`事情,愿意和學生分享自己的發現。

  二、設計思路:

  《科學課程標準》倡導的一個基本理念是“用教材教”,因此我根據原教材的思路和學生的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的重組,對教學環節作了更為靈活和開放的處理:

  1、突出探究的層次性。本節課始終以“認識水的基本性質”為主線,先讓學生通過觀看魔術激發起研究興趣,接著引導學生利用感官初步了解水的性質,然后利用材料繼續研究,深化認識,最后安排“猜想——實踐”的拓展游戲,將學生的探究熱情引向課外,層層遞進,螺旋上升。

  2、突出探究的開放性。材料是學生探究活動的“靈魂”,本節課期望用豐富的、有結構的材料引起學生開放的、多元的自主探究。因此準備了以“溶解”、“沉浮”、“毛細現象”、“水有力量”為主題的“自助餐”式材料,學生可以根據喜好自由選擇、自由研究。

  3、突出教學目標的多元性。本節課在知識的掌握上,并沒有對學生提出更多的要求,而是更關注學生對于水的探究的過程,關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自始至終都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是有趣的,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收獲,不斷地有驚喜,他們愿意研究與水有關的事情,愿意將自己研究中的發現與同學們分享。

  三、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材料:水槽、墨水瓶、熱水、回形針、滴管、圓口玻璃杯等。

  分組實驗材料:(自助餐式)水槽、燒杯、醋、糖、鹽、胡椒粉、紅水、白布、餐巾紙、石塊、橘子、花生、泡沫塊、鐵塊、小藥瓶、小水車、氣球等。

  四、教學過程:

  (一)互動游戲,激發興趣。

  教師演示“水底火山噴發”實驗,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給這個魔術起個什么名字?”

  (二)引導探究,初步感知。

  1、認識水槽、燒杯,板書儀器名。

  2、分小組玩水槽中的水,利用自己的感官觀察,在觀察記錄單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觀察的發現。

  3、匯報觀察到的現象,教師相機板書重點詞語。

  (三)利用材料,深化認識。

  1、各組派代表選擇實驗材料。

  2、觀察所選材料,想一想、議一議準備怎樣玩。

  3、分組玩水,記錄新的發現。

  4、學生匯報,選擇同樣材料的小組補充。

  (四)游戲拓展,延伸探究。

  1、出示裝滿水的圓口玻璃杯和回形針。

  2、猜一猜,放入一枚回形針會怎樣?(放入,觀察)

  3、繼續猜想,放入多少枚水會一出來?

  4、鼓勵學生課后自己動手試一試,然后交流。

  《觀察水》教案 10

  教學目標

  能夠運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等)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

  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的特性,包括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等。

  能夠在多種液體中快速鑒別出水。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水的各種性質。

  教學難點:如何從多種液體中鑒別出水。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小燒杯、牛奶、糖水、白醋、清水等。

  演示器材:塑料袋、水槽、不同形狀的容器等。

  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提問或討論引出課題,例如:“水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那么你們對水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們就來通過觀察和實驗來進一步認識水。”

  二、講授新課

  觀察水的特性

  用眼睛看:水是無色、透明的。

  用鼻子聞:水是沒有氣味的.。

  用嘴嘗:水是沒有味道的。

  引導學生運用眼睛、鼻子、嘴巴等感官來觀察水的特性。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水的特性,并記錄在筆記本上。

  實驗:鑒別哪一杯是水

  將牛奶、糖水、白醋和清水分別倒入四個小燒杯中,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如何鑒別出哪一杯是水。

  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總結鑒別方法:先用眼睛看找出牛奶(因其顏色不同);再用鼻子聞找出白醋(因其有刺激性氣味);再用嘴嘗找出糖水(因其有甜味);最后一杯就是清水。

  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并記錄實驗結果。

  實驗:觀察水的流動性

  將塑料袋中裝滿水,然后倒入水槽中,讓學生觀察水的流動現象。

  引導學生討論并總結水的流動性特點。

  三、鞏固練習與拓展延伸

  鞏固練習

  提問:“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水的現象?能舉例說明嗎?”鼓勵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回答。

  出示一些常見的水現象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判斷并解釋其原理。

  拓展延伸

  討論:“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如果沒有水會怎樣?”引導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和保護水資源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如何節約用水?如何保護水資源?”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四、總結與作業

  總結

  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并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和鼓勵。

  作業

  布置實驗作業:讓學生在家中使用簡單的材料(如塑料瓶、水、色素等)制作一個簡易水鐘,并觀察其計時效果。

  布置觀察作業:讓學生觀察并記錄一周內自己家庭用水的量和用途,思考并提出節約用水的建議。

  注意事項

  在實驗過程中,要確保學生的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害的液體。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實驗活動,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

  通過以上教案的設計與實施,可以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培養他們的觀察、實驗、討論和合作能力,為他們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觀察水》教案】相關文章:

觀察水教學反思04-08

《水》教案01-15

三年級科學教案《水的觀察》04-25

《水之歌,水之思》教案04-25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04-08

關于水教案01-10

《水的組成》教案01-15

水好玩的教案01-21

水的凈化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