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吆喝》教學設計
《吆喝》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積累生字詞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分析把握文章結構,學習介紹繁雜事物的方法技巧。揣摩語言,感受作者濃濃情味。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風民俗;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
教學重點:
1、分析文章的結構,學習本文在材料安排及過渡方面的技巧。
2、品味有北京特色的語言,感受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1、分析文章結構。
2、品味特色語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談北京印象。(意圖:初步感受北京地方特色,3-5分鐘)
二、整體感知
速讀課文,請用文中語句給"吆喝"下定義,看誰說的最完整最順暢。
(意圖:通過學生的速度,篩選和對語言的組織,快速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5分鐘)
三、理清結構
1.看誰找得快:在文章中找一找明確提到內容的吆喝有多少種?
友情提醒:引號一般表示引用。聲音的延續是破折號常見作用之一。
(意圖:較為簡單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2-3分鐘)
2.看誰分的妙:請自選角度給這些吆喝分類,并在文章中找到語句作為你分類的理由。
(意圖:通過分類,引導學生關注穩重的過渡銜接句。5分鐘)
3.看誰理得清:如此多的吆喝,作者是怎樣安排的?
方法提示:很多文章在行文過程中常用一些關聯詞或關鍵句表示句與句、段與段間的邏輯關系。要理清結構,常常用以下的小辦法:辨明重要的文句(包括總起句、過渡句、前后呼應句、以及反復出現的語句等)
審辨標志性詞語(包括順序詞、過渡詞、關聯詞、時間詞、類別詞、范圍詞以及反復出現的同義近義詞等)。
(意圖:通過三個活動,讓學生體會文章結構的巧妙并學習一點理清文章結構的方法。3-5分鐘)
四、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過渡:那一聲聲吆喝,讓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北京城?請至少用上一個四字短語。
(意圖:按要求說話,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3分鐘)
1.品品文中哪個吆喝最讓你喜愛?
(意圖:通過賞析吆喝內容,品味特色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愛、懷念之情。5分鐘)
補充說明:①民俗文化:指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它首先是社會的、集體的,它不是個人意義的創作,即使有的原來是個人或少數人創立和發起的,但是它們也必須經過集體的同意和反復的履行,才能成為民俗。其次跟集體性密切相關,這種現象的存在,不是個性的,而是類型的或模式的。再次,它們在時間上是傳承的,在空間上是播布的。
②藝術:人類以創造美為主要目的的技術及其產品。藝術需要技術,但不僅僅是技術。它具創造性。藝術來源于生活。
③讀蕭乾的《北京城雜憶》,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70年前的北京的色、香、味,頓時縈繞而充滿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長時間的含淚的微笑!--冰心
2.議議文章開頭和第七節未寫到吆喝是不是作者走題了?
(意圖:通過討論,明確行文的安排有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決定。)
3.想想縱觀全文,在聲聲吆喝背后,是作者怎樣的情懷?
拓展閱讀:①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舊的北京之間,以撫今追昔的心情,來抒寫我的一些懷念和感觸。"--蕭乾《北京城雜憶》
②近來我又想:一個城市要趕上時代,有些東西就得忍痛犧牲掉。什剎海吃不著河鮮了,七月節也不再放荷燈。要現代化,就得扔掉些東西。然而也不能全扔光了啊!"--蕭乾《北京城雜憶》
五、課堂小結
寫吆喝,寫的是深情懷念、使命責任;品吆喝,品的是百態人生、民俗風情;學吆喝,學的是關注生活熱愛生活。
【《吆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吆喝》教案04-01
吆喝的作文02-26
吆喝優秀教案03-07
《吆喝》優秀教案01-02
吆喝聲作文07-07
街頭的吆喝聲作文08-25
難忘的吆喝聲作文08-29
(集合)街頭的吆喝聲作文10-17
吆喝課后反思范文1500字03-11
天下最美吆喝聲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