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漢中市陜飛二小呂芳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這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過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三個事例"飛蛾奮力掙扎逃生"、"小苗頑強地從墻縫里鉆出來"、"傾聽自己的心跳聲"引發出對生命的深刻思考,闡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在文章結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要讓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表達了自己
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小中見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間都飽含著作者對生命的沉思,對生命的渴望,是本冊教材中培養學生通過朗讀能力、抓住關鍵詞句來品味語言的意識和能力的重要課文,目的是繼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來體會"讀書要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生活經驗來仔細思考含義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圍繞主題進行資料搜集、觀察、實踐探究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自己的探究結果、體驗和感受的能力,為本單元習作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
1、情景體驗,轉換角色,理解生命的堅強。
2、讀中感悟,思中感悟,體會生命的可貴。
3、在生活實踐中談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生命的真實存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充分閱讀文本,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
2、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培養學生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生命的短暫與可貴,懂得珍惜生命,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并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感悟人生,關愛生命。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程改革與主題構建的宗旨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情感態度與正確價值觀的導向。尤其生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也是不同的。不但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要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建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真正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內涵和意蘊,并能聯系生活實際,獲得對人生獨有的情感體驗和有益啟示,展現教學預設和動態生成的和諧課堂。并以此調動學生對整體感知單元教材的興趣,培養學生從總體上感知、把握單元學習內容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單元學習主題進行探究的欲望。
【教學過程】
一、靜心感受,導入新課
1、我們用30秒的時間用自己的方式來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存在。
是的,活著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2、直接揭題,板書課題,讀題。
3、視頻創設情境,感受鮮活的生命。
⑴奔跑的駿馬,發芽的豆苗。綻開的花朵。
⑵除了這些,生命還是什么?
4、正因為有了這多姿多彩的生命,才有了這豐富的世界。那么在臺灣女作家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又是什么呢?
設計意圖:本設計著眼與對文本含蘊的充分挖掘,以"生命是什么?"這個問題為學習中心和重組學習內容的主線,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思維。使學生的聽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形成"未有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文中的哪幾件事情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反饋:
文中哪幾件事情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要求學生概括成四字標題)
隨機板書: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
【設計意圖】本環節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讀通、讀順全文;然后再經歷"學生與文本初步的對話",通過對全文事件的鏈接,達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以"文中哪幾件事情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為切入點,根據交流情況進行板書,提綱挈領,凸現教學目標,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
三、精讀課文,感受生命
1、這是三件極其細小、極為普通的事情,但作者卻通過這三件小事向我們傳遞了她對生命的感悟。你是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含義?請劃出相關語句。并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復品讀,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這叫批注,是閱讀過程中的一種學習方法。
2、交流討論、體味語言文字,教師于交流中指導學生朗讀。(根據學生需要,隨機出示學習內容)
為什么這些不起眼的平常小事會給作者強烈的震憾?(源于她對生命的熱愛)
(第二自然段)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⑴創設情境,轉換角色
飛蛾呀,飛蛾,只要我稍一用力你就會死掉,你明白嗎?
飛蛾呀,飛蛾,你為什么要極力地掙扎?
創設情境和學生對話,讓學生體驗到飛蛾求生欲望的強烈。用小飛蛾的口吻講述面臨險境時的心理活動。
教師小結:小飛蛾的"掙扎"是在生命面臨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
⑵換詞比較:
"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
(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如果是跳動說明已經逃掉,而且是很容易就逃掉,就表現不出求生欲望的強烈。躍動表達心情急切。掙扎的很不容易,總之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欲望"。)
⑶"強烈"的是?"鮮明"的是?"震驚"的又是?
因而作者接連用了三個"!"來表現對飛蛾強烈求生欲望的驚嘆,這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學生齊讀課題:生命生命
⑷指導朗讀:
讀出對生命的強烈渴望之情。
⑸語言概括:
這是一只_的飛蛾,我感受到生命因_精彩。
(第三自然段)
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⑴抓重點詞語感悟:(這是一顆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種子,通過哪些詞語體會到它的頑強)
學生討論發言。(尊重學生的體驗)
重點引導"竟然"、"竟",
(2)教師小結:"竟然"包含著意想不到的一種敬佩的情感。(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境啊);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還能茁壯成長,那頑強的生命力讓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使作者對它肅然起敬,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⑶帶上你的感受讀讀這段:
指導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深深敬佩之情。
⑷研讀概括:
這是一棵_的小瓜苗,我感受到生命因_精彩。
(第四自然段)
⑴剛才我們都通過各種方式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存在,為什么一次小小的心跳也能給作者深深的震撼?這個詞和前面的"震驚"一樣嗎?
補充作者的相關資料,集體交流。
杏林子:本名劉俠,自12歲起,患"類風濕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到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小學畢業后便因病輟學。
⑵現在你們對這個"震撼"有了新的體會了嗎?
作者承受著病痛的折磨,這種折磨是常人難以想象。作者很有可能會感到活著是一種負擔,還不如死去,但是當作者發現小飛蛾強烈的求生欲望時,當她看到一顆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泥土的磚縫中茁壯生長時,當她親耳聽到自己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聲時,作者陷入深深思考。
(出示)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齊讀句子。
⑶"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杏林子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讓我再次走進她的生命歷程去看看吧!
出示補充材料:(杏林子的主要成就)
【設計意圖】按照課程標準,學生應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情景體驗,在讀中揣摩、感悟、體會語言所承載的知識、情感、文化、思維,從而表現出對語言本體的學習,而不應拘泥于教材對材料展現的邏輯順序,以及結果分析展開教學過程。因此,以這一材料為載體,以"讀-品、讀-思、讀-悟"為基本學習活動程序,并擬定了一個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隨時調整的框架,讓學生通過不同角度感悟和表達生命的意蘊,使學習程序螺旋式重現、上升,使他們比較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并促使其語文素養(朗讀水平、讀書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理解真諦,品味生命。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自己讀讀這一段話,你能結合杏林子的生平來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嗎?
⑴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⑵生命是短暫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我們卻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去創造無限的生命價值,使生命穿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2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2
《生命 生命》教學反思04-09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5
小學語文《生命生命》教學教案02-01
《生命的藥方》教案設計08-26
《生命橋》教案設計01-18
生命話題生命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