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銷售工作總結
隨著服裝行業的發展,服裝銷售的渠道和模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革和創新,迄今為止,各種新的銷售渠道逐漸明晰,對服裝銷售的增長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服裝生產和銷售企業來說,了解國內服裝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有利于企業營銷工作的順利推進。
一、我國服裝銷售渠道的模式
2005年,我國服裝市場銷售額將近5000億元,其中:城鎮約為3500億元,農村為1500億元左右,城鄉之間的比例大約維持在3:1弱一點的水平,這和快速消費品3.6:1有著相似程度。這種比例之下是更為詳實的比例與結構,不同檔次的服裝對于選擇適合的銷售通路,并進行有效的渠道模式設計意義重大。
綜合下來,商場、超市、服裝批發市場、專賣店、折扣店等都是服裝銷售的重要場所,這些主要的場所之外,創造性的其他銷售終端也還存在空間,比如網上購物、比如店中店等等。
一個服裝企業如果沒有對自己的企業資源、市場營運資源、消費趨勢有足夠了解的話,那么很可能制定的是與強敵直接競爭性的戰略規劃。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前的奢侈品開始進入普及階段,從而將不同的企業銷售價值區分開來:品牌與時尚、實用與成本是兩個主要的分支,是謂頂級品牌和行業巨頭。一個在于創造足夠的時尚與流行,靠品牌拉動消費;一個是順應市場需求,靠市場和渠道的充分拓展實現戰略突進,短時間成就高的市場份額。在頂級與巨頭之間是廣闊的混合模式,需要技巧和跟隨策略,主要是借力順勢。
目前在中國的服裝行業,產業空間還是很大的,關鍵問題是怎么充分的認識自己的資源現實,找到很好的企業價值提升路徑,從圖中看到,品牌道路空間沒有規模道路空間大,也說明了中國服裝市場發展階段的規模特性,發達國家的服裝發展空間態勢與我國現階段的相反,他們是品牌的空間要大于規模的空間。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出來,利用資本與產品結構,創造性的實施渠道聯合或者整合方式,在銷售環節建立母子集團公司或者股份公司的形式,可以做大做強自身的企業品牌,這種模式在五糧液身上體現非常明顯。發展初期,企業要從產品生產與銷售商變成品牌與銷售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五糧液的企業價值的快速升值,與其多樣的經營方式是分不開的。在中國現階段,營銷同質與過度導致這樣的產業錯覺:大即是強。
(一)服裝批發市場
目前服裝批發市場的發展有四個特征:
1.服裝批發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直接消費者,這部分消費者主要為城市工薪階層、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是處于消費階層的中低部分。
2.從前簡陋的"大棚式"服裝批發市場競相改造,這些商廈式的服裝批發市場在硬件上幾乎不亞于百貨商場,但在軟件環境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商廈式的批發市場仍采用攤位形式,往往缺乏試衣間,每逢節假日更是人滿為患。
3.發展規模快速化,好多批發市場從原來的地攤式經營逐漸轉化為規模化、專業化經營,面對消費者也發生了質的轉變,有的甚至成為全國服裝的批發基地。
4.傳統的批發市場走的是低價位的路線,以此求得銷售量的提升。那么從目前來看,少數服裝批發市場逐漸走上了品牌化的經營道路,創造出批發市場特有的品牌服裝之路,當然還面臨著價格上的問題,畢竟批發市場走的是低價格的路線。
目前就服裝批發市場規模來說,年成交額百億元以上的服裝批發市場不下于10家;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鎮的低收入人群是批發市場的忠實客戶。其次,作為中低檔服裝渠道的服裝批發市場,整體上具有以下優勢:低廉的價格、豐富的款式品種、款式翻新速度。
(二)大型百貨商場
百貨商場仍是服裝銷售重要的渠道。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05年,排行前100家商場的服裝月度銷售額為49.02億元,平均月銷售額在5000萬左右;其中前20名商場銷售額為21.57億元,占全部銷售額的44%,平均銷售額在1億元人民幣,說明盡管各地服裝批發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大型百貨商店仍是服裝服飾類商品銷售的主要渠道,特別是中高檔服裝和品牌服裝的銷售,仍然以百貨業態為主要渠道。
(三)連鎖專賣的品牌經營店
專賣的品牌經營店在眾多的服裝品牌銷售中最具親和力,以其新穎的款式、統一的門戶設計、賞心悅目的購物環境贏得了現代人的認可。通過這種模式的經營,既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又提高了銷售額。
(四)服裝超市與折扣店
目前服裝超市與折扣店能否成為主銷渠道尚難定論,但其的確已成為服裝市場上一道新的風景線。超市供應的服裝在款式上往往不流行,價格較實惠,質量一般也有保證。還有一些品牌服裝主要是想借助超市的人氣來提高知名度和提升業績,其價格和打折活動同商場、專賣店往往一致。
至于折扣店,則既有品牌優勢、又有批發市場的優惠價格,但大多數折扣品是過季的,而且在花色和型號上難以有保障。
(五)展會成為服裝銷售的又一渠道
隨著服裝產業經濟的發展,不少服裝品牌把展會作為業務拓展的渠道之一。展會除了具有市場推廣功能外,還有著獨到的銷售功能,在展會上聚集了眾多的品牌和買家,可以談合作意向,達成經銷合同,也可以尋找到加盟商等,其影響力不可小視。除此之外,不少展會也吸引了普通消費者。
當然還要提醒服裝企業注意,參展不是目的,后續的跟進服務與市場開拓十分重要,是服裝展會成果的一個延伸,使得意向客戶轉化成為真正的經銷商。
(六)網上購物/電視購物
新技術與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的變化,直接導致網絡購物或者電視購物的快速增加。網上購物主要針對無紙化辦公的女性人群,主要是產品形象和流行元素;電視購物其陳述式的銷售方式對于一些具有特定功能或者形式的服裝產品特別有效。
這兩種方式與百貨商場一樣,屬于終端平臺決定產品價格的情況,平常的產品用這種方式銷售就可以達到300%-500%的溢價能力。對于某些價格便宜的衛視,相對于其他媒體的昂貴費用,這也是比較合算的方式。
中國現在有上億的網民,網絡普及速度越來越快,普及速度也加快了奢華產品的更新與普及速度,以前上百元的服飾,現在通過這樣的渠道達到400-500元已經是比較平常的事情。
當然這種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產品銷售處于不可控狀態,產銷協調的壓力會比較大。隨著消費文化的持續深化,更多的人會傾向于選擇獨特的服飾產品,因此怎么把企業的戰略、消費者需求以及新的銷售途徑結合起來,是一部分企業可以嘗試的銷售途徑。
目前在美國,網上購物最大的是食品,其次是服飾。
(七)店中店
相信一說起店中店模式,很多人會想到商場中開放的服裝柜臺,其實,這里的店中店模式其經營思路是與常規的截然相反的。
頂級品牌與實用成本不但是整個服裝產業的戰略道路,更具體的體現在對現有終端的利用思路上,商場是高檔品牌的戰場,商場不但是一個銷售的終端,更是一個平臺,一個被諸多想做品牌的企業用金錢哄抬起來的整體的品質平臺--進入商場,消費者面對的是與街邊店截然相反的體驗--這里的服裝質量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唯一有問題的是價格高了。
英昂曾經為浙江一個不知名的品牌在上海的大商場成功的實施了錯位經營,當年實現上百萬的盈利。這里面涉及的品牌設計、產品設計等等都不是問題,關鍵是產品形式,而這些又最終是與企業的終端策略結合在一起的。
(中國大學網)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服裝銷售的工作總結01-10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06-15
服裝銷售的工作總結07-06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06-27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精選]07-10
(精選)服裝銷售工作總結10-13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03-24
服裝銷售的工作總結03-09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08-04
服裝銷售工作總結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