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工作計劃最新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工作計劃最新,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工作計劃最新1
一、指導思想:
為了加速青年教師教材入門、成才,成為教學上的主力軍;充分使他們具有獨立駕馭教材的能力,并能夠靈活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優化課堂結構,實施素質教育,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新任青年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努力為學校建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二、培養對象
35周歲以下(含35周歲)的在職青年教師;正式進入明招小學教學工作不滿三年的教師。
三、任務及目標:
(一)政治素質要求:
1.青年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做學生良師益友,塑造教師高尚人格。
2.青年教師要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組織的政治理論、教育理論、師德規范、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學習,認真做好有關紀錄。
3.青年教師要積極參加縣市和學校組織的有關評比、競賽等活動,并力爭取得好成績。
4.黨員青年教師要發揮好模范作用,自覺與非黨員青年教師交朋友,協助支部共同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二)專業素質要求:
(1)班主任工作:
第一階段:新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師,要在有經驗教師(另行安排)的`具體指導下,逐步熟悉班主任常規工作及要求,較快掌握本班學生及其家庭狀況,了解本班的特點、優勢和劣勢,能組織班內常規教育活動,處理班內一般問題,開展學生思想工作。
第二階段:要了解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規律并能運用其中的規律指導工作,能較順利地樹立起班風、學風,較圓滿地組織班內教育活動,自覺地開展學生思想工作,解決好班內一般問題,所帶的班集體秩序穩定。
(2)教學工作:
第一階段:新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要逐步了解所教科目的教學大綱、教材,能表述本學年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常規要求,熟知教學環節,能進行教材、單元(章節)的一般分析(能指出整體知識結構、重點、難點等),初步掌握教學語言、板書設計,能寫出合格教案,做一般的公開課。
第二階段:要較熟悉所教科目的教學大綱、教材,準確表述本學年的教學任務及要求,基本掌握教學的幾個環節,熟悉課堂常規,較自然地使用教學語言、設計和運用合格板書,能較好地進行教材、單元(章節)分析,會“說課”(即闡述一堂課教學任務的實施方案及教材內容的分析處理等),能較順利地舉行公開課。
四、培養途徑和方法:
1、發展規劃:每人寫出自己具體的“發展規劃”。
2、組織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師德修養、課改培訓、新課標培訓、班主任工作、現代教育技術、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提高等內容。
3、理論學習:培養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每學期至少要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書籍,要做好讀書筆記,并寫出心得;每學期至少要到圖書館借閱五冊以上的圖書。
4、教學反思:每周在教案中寫好教學反思。反思內容字數不限,重在記錄感悟,總結得失。
5、師徒結對:在原師徒制的基礎上,做好對師傅、徒弟工作的考核,對優秀的師傅和成長快的徒弟給予獎勵。
6、參與管理:青年教師任班主任者,接受被指定的有經驗的班主任幫帶指導;未任班主任者,均擔任一個有經驗的班主任的助理,見習班主任工作。
7、教學展示:積極參加縣市舉辦的各種活動,每學年組織一次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武活動,對獲得榮譽的教師,學校給予獎勵。鼓勵青年教師主動請纓,向學校提出申請,開設公開課。
8、交流提高:組織青年教師相互交流,探討教學體會、暢談教學感受、傾訴教學困惑、研究解決方法、介紹成長經歷;或就某個專題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校給他們創造學習和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9、參觀學習:學校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特別是充分利用白洋學區的教學教研活動資源。
10、學歷進修:督促新任青年教師認真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繼續教育”等活動。
11、召開座談:
⑴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聽取有關學習、工作、生活方面意見,總結交流教學實踐中的得失、體會、業績;
⑵指導教師、行政領導研討會,就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專題進行意見交流,總結經驗,完善培養措施。
12、建立檔案:專項教學檔案包括:
(1)青年教師的聽課筆記、評課記錄;
(2)匯報課、考核課、業務競賽的內容;
(3)各項比賽的成績和記錄;
(4)各項檢查考核評估結論及其記錄;
(5)每學期教學成績及競賽輔導成績;
(6)青年教師本人的發展規劃、總結;
(7)學生調查結果;
(8)青年教師參加培訓的有關情況和成績等;
(9)班主任工作筆記及評價結論等。
五、考核:
每學年考核一次,考核起止時間為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具體分值如下:
(1)參加培訓:參加暑假的業務培訓通過考核,取得合格證書的得10分。
(2)普通話等級:達標得5分。
(3)電腦等級考試:達中級以上得10分。
(4)論文:
教育教學論文匯編或發表:校級每篇得10分、縣級每篇15分、市級每篇20分、國家級的每篇得30分。
(5)課件評比:
縣級:一等獎10分、二等獎6分、三等獎4分;
市級:一等獎15分、二等獎12分、三等獎10分。
(6)優質課評比:
縣級:一等獎20分、二等15分、三等獎10分;
市級:一等獎30分、二等獎25分、三等獎20分。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工作計劃最新2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育部、中央組織部等六部委《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實施“強師工程”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意見》及《廣東省“強師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實際,特設立“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為扎實推進該計劃實施,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目標任務
“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旨在培養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學科(術)帶頭人的后備人才。該計劃納入主要目標任務是20xx年—20xx年,重點資助500名左右35周歲以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該計劃的實施,進一步引導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立德垂范、愛崗敬業、潛心育人,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勇于探索科學難題,加快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后備人才的培養,促進高等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推進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二、資助對象
資助對象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的在職、在崗優秀青年教師。已入選省級以上人才工程(含高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及國家級培養對象),不列入本計劃資助范圍。
三、計劃實施期限與規模
計劃實施期限為20xx年—20xx年。20xx年計劃資助200名左右,20xx年—20xx年每年資助100名左右。
三、申報條件
(一)本科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申報條件
1、具有高校教師資格、博士學位和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資格,年齡35周歲以下(至申報當年1月1日),身體健康。
2、具有高尚的師德和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嚴謹,協作精神好。
3、已入選“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校級培養對象或納入學校學科(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培養計劃,并獲得學校的重點支持。
4、具有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在本學科領域內某方向有深入研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5、近五年來系統講授過本學科1門主干課程或2門以上課程,教學效果好;獲校級以上教學獎勵,或有2次以上學年度教學質量評估被評為優秀,或指導的學生在省級以上專業(專項)比賽中取得三等獎以上成績。
6、近五年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與校級以上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網絡教育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實驗教學示范—2—中心以及重點學科建設。
7、近五年主持過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并在核心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的本專業系列論文3篇以上,或從事科技開發、產學研合作以及其他社會服務工作,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8、在同等條件下,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優先推薦。
(二)高職院校優秀青年教師申報條件
1、具有高校教師資格、碩士以上學位和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資格,年齡35周歲以下(至申報當年1月1日),身體健康。
2、具有高尚的師德和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嚴謹,協作精神好。
3、已入選“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校級培養對象或納入學校專業帶頭人后備人選培養計劃,并已獲得學校的.重點支持。
4、具有本專業系統、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和技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5、近五年來系統講授過本專業2門以上課程,教學效果好;獲校級以上教學獎勵,或有2次以上學年度教學質量評估被評為優秀,或指導的學生在省級以上專業(專項)比賽中取得三等獎以上成績。
6、近五年主持或作為骨干成員參與校級以上精品課程、示范(名牌、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等建設,或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專業建設。
7、近五年主持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并在核心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的本專業系列論文2篇以上,或從事新產品、新工藝開發、產學研合作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或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第1)。
8、在同等條件下,雙師型教師優先推薦。
四、工作程序
1、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每年發布申報工作通知,實行限額申報。
2、學校組織申報工作。申報人下載并填寫《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申報書》。
3、學校對申報人的資格進行審查,并組織專家對申報人的學術水平、教學科研能力以及申報項目的可行性和創新性進行認真評審,擇優遴選、推薦,并提出推薦意見。推薦人選須在本校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上報省教育廳。
4、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對申報人資格進行初審,審查合格后,組織專家進行評審。
5、省教育廳根據專家評審意見,確定入選名單,并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發文公布入選名單及資助項目名稱。
6、各學校與入選人員簽訂培養計劃合同書。
7、省財政廳下達經費到各相關高校。
五、支持措施
1、省教育廳、財政廳以項目形式對入選人員提供人才項目經費資助,自然科學類30—50萬元,人文社會科學類15—30萬元。入選人員培養期三年,資助經費一次性下達。
2、學校成立培養指導小組,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結合學校學科(專業)發展、入選人員專業情況,制定科學的培養方案,加大培養培訓力度,提升其專業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
3、學校支持入選人員參加學術活動、組建學術團隊,優先給入選人員安排或協調使用實驗室、儀器設備以及圖書資料等;定期聽取入選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培養指導,督促入選人員實現培養目標。
六、日常管理
1、“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納入強師工程高等教育“育英培青“工程,由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和各高等學校共同組織實施。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負責本計劃的整體規劃、人選選拔、期滿考核及績效評價等工作;各高校負責人選推薦、培養、日常管理等工作。
2、入選名單公布后,入選人員與學校簽訂《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合同書》(簡稱《計劃合同書》),明確培養的目標任務和支持措施。
3、《計劃合同書》規定的建設目標、內容、進度安排不得隨意調整。如確需調整或變更的,應向省教育廳提交書面申請。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工作計劃最新】相關文章: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總結01-14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計劃12-17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計劃01-28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工作計劃(精選22篇)04-29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的工作計劃(通用28篇)01-17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工作計劃(通用10篇)04-28
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工作總結01-29
培養指導青年教師工作總結11-23
青年教師指導與培養計劃(精選6篇)09-24